法国文学幻灯片简介

法国文学幻灯片简介

一、法国文学幻灯片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梁海军[1](2016)在《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文中研究说明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认同和重视,国外学术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著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为什么我们西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指出“西方的单一经验”背景下形成的人文科学需要东方思想给其“自省的机会”、“解救”西方理性主义。新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既要遵循“五四”以来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注重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营养成分,也要积极把中国的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学成果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已经成为了中西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而,系统地梳理、归纳法语世界鲁迅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既是弘扬中华文学和文化在异域语境中的传承与影响力,也是引进西方先进研究方法和借鉴西方视角反思东方文明的一个价值取向。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渊源学、流传学、媒介学视域下的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特点、规律和启示,希冀进一步探索鲁迅资源的当下意义,促进全球语境下的鲁迅传播与文化的双向交流。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八章,分别从不同时期分析了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状况及特点,包括域外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对鲁迅文本与文艺理论的研究、对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研究以及文化、文学交流活动中的鲁迅形象研究等内容。第一章是“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本章简要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及创作、鲁迅的法国文学翻译活动,重点分析了法国思潮在鲁迅的文艺理论、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形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是“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本章搜集了1926至1936年间法国鲁迅作品的译介与传播资料,这时期面向法语读者的鲁迅译介与研究的主导模式是以中国留法学生为主力军的个人翻译方式,重点介绍了敬隐渔的鲁迅译介及其作用,以及徐仲年的鲁迅作品的法语译介,阐述了这期间影响鲁迅及其作品在法语世界传播的主客观因素。第三章是“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本章围绕1937至1948年间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在华传教士的鲁迅译研活动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善秉仁、文宝峰、明兴礼、欧克塔·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第四章是“‘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本章介绍了1949至1976年间鲁迅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毛主义者”和“原样派”的鲁迅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和局限性,重点分析了波伏瓦的《长征》和布拉格学派成员贝尔塔·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活动。第五章是“20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本章主要分析了1977年至20世纪末当代汉学家的鲁迅译研特点。重点分析了米歇尔·露阿、弗朗索瓦·于连等汉学家的鲁迅研究活动及其鲁迅观。第六章是“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本章对新世纪鲁迅形象在法语世界的塑造与接受情况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塞巴斯蒂安·魏简的鲁迅译介与研究成果、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以及鲁迅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第七章是“《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本章通过对保罗·让马迪、玛蒂娜·瓦莱特·艾玛丽、米歇尔·露阿和北京外文出版社的《阿q正传》法文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译者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状况及特点,揭示阿q的多面性。第八章是“论争”。本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一)关于《野草》的论战;(二)阿q还存在吗?(三)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四)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五)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对上述存在争论的问题重新追根溯源,澄清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结语部分是对全篇的总结,通过分析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和研究规律,揭示鲁迅作品在未来法语世界的发展前景、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语世界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规律。总之,法语世界对鲁迅及其著作的评价很高。20世纪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历程完成了鲁迅从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作家的历史认知,21世纪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将继续前进,逐步完成鲁迅世界文化名人形象的塑造与接受。未来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可能呈如下发展态势:一方面21世纪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继续加强鲁迅文本的民族性阅读,更为注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思想的现代性价值检验,并结合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艺理论创作机制论证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特征。另一方面研究重心将从文学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学领域,从有形的文本研究转向无形的机理研究,即鲁迅的社会学影响研究,影响对象不局限于某个种群、某个阶级,影响时间不局限于某个时代,影响范围不局限于文学、文化领域。这种影响力作用下的结果可能是有形的文本输出,也有可能是无形的人格塑造。21世纪法语世界的鲁迅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鲁迅的世界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作品产生的世界共识,还体现在其精神产生的普遍心理认知,其人格力量辐射下对社会心理机制产生的普遍约束,在世界范围内思考“理想的人性”并寻求答案。

姚洁[2](1982)在《法国文学幻灯片介绍》文中研究表明 我馆从法国进口了一套法国文学幻灯片(附有书面解说词),主要介绍十一位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的艺术生涯及其主要作品,为法国文学史课提供了生动而又形象的教学资料。我们为方便教师使用,特请法国教师将幻灯片解说词录了音,做成了盒式录音带,使其成为配套的视听教材。这十一位文学家是:1.《左拉》(Emile Zola),配有幻灯片24张;2.《艾吕雅》(Paul Eluard),配有幻灯片12张;3.《韦尔莱纳》(Paul

王晨晨[3](2018)在《夔门世界的历史书写 ——论李劼人“大河三部曲”》文中认为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有着“中国左拉”的美誉,他的系列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又被称作是“大河三部曲。”“大河三部曲”以恢弘的体制全景式再现了辛亥前夕的历史瞬间,被认为以“一种以多元视角鸟瞰社会变迁为特征的叙事模式,突出了民间社会的场景和历史意识。”“历史书写”是李劼人“大河三部曲”最鲜明的特征,李劼人以出虚入实的笔致力图呈现出历史复杂而多元的形态,而看似传统的文本背后实则是作家试图将历史资源转化为现代理念的实践。本文将重在揭示他所受到的自法国文学、巴蜀文化、五四新文学的三重影响,以及从夔门到世界,而又折返乡土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地方记忆的巴蜀世界如何演绎丰富的历史细节。以及在“大河三部曲三部曲”中作家又是如何将历史书写展开,其中有着历史真实与文学选择的博弈,并以教民冲突、红莲教案、保路风潮为历史切面直入近代中国历史冲突的焦点。“大河三部曲”中既有历史人物的原型,也有依托巴蜀的风土人情塑造出的与小说融合为一的虚构人物,这些人物无不显示出历史的复杂性与纵深感,构成了一系列鲜活的历史群像。

葛夫平[4](2004)在《简论北京中法大学》文中提出北京中法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酝酿成立的一所私立大学,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北京市档案馆所藏档案和文献资料,对北京中法大学的历史沿革作了系统扼要的介绍,并对北京中法大学的办学风格和特点、规模、地位,以及它在促进近代中法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作了具体的考察和探讨,同时分析了北京中法大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指出模仿法国的大学区制、管理和计划不周、校长李麟玉缺乏教育家的素质等是妨碍中法大学更好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

葛夫平[5](1999)在《简论北京中法大学》文中研究指明在近代中法文化交流史和中国留学史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曾写下绚丽的一章。对此,已有不少论著作了专门的研究。然而,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酝酿成立并存在30年之久的北京中法大学却几被遗忘,迄今尚无专文论述。本文利用档案和文献资料,拟对北京中法大学的概况作一初步探讨,从中展示北京中法

程曾厚,郭丽娜[6](2021)在《雨果与中国——程曾厚教授学术访谈》文中提出程曾厚教授毕生致力于雨果研究,也是《计量词汇学及其他》和《语言学引论》的作者,选评过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研究领域极为广阔。作为"执着的学者",程曾厚教授在40多年的时间中,多次赴法国走访雨果故居,进入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查阅文献,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中国视角和主体意义的雨果研究成果,获得国际研究界同行的高度肯定。程曾厚教授执着于文学研究的心路历程及其治学观念和方法,为当代治文学者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胡晓[7](2003)在《中法大学与中法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说明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时时刻刻生活在文化交流中,都从文化交流中既得到物质利益,又得到精神享受,可以说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中法大学成立前的中法文化交流,中法大学的沿革及围绕中法大学展开的中法文化交流状况,虽然将文化交流的范围限定在中、法两国之间,时间上也仅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延伸至20世纪50年代,但窥斑知豹,中、法两国间文化交流的形式,及对彼此的推动,有助于我们深层次地思考现阶段文化交流的意义,促进我们更好地做文化交流工作。文章第一部分绪论首先探讨了文化的概念问题及文化交流的进步意义,进而说明本文的现实意义。文章的第二部分中法大学成立前的中法文化交流则从文化的三个层次,即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三方面入手,分别探讨了中法大学创建前中法文化交流的一般状况,重点是这一时期的中法教育交流,从而引出中法教育交流的产物——中法大学。接下来文章的第三部分中法大学的沿革,首先研究总结了中法大学的创建缘由,进而详细介绍了北京中法大学和里昂中法大学的沿革,在此基础上对中法大学的行政管理、师资、生源、经费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的第四部分中法大学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则分别从引进法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和中法大学毕业生三方面研究了中法大学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从而阐明其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丁燕燕[8](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认为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程光炜[9](2020)在《杨绛的《干校六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际,杨绛、钱锺书夫妇分别下放信阳息县和明港五七干校,在此度过了两三年岁月。他们分属学部不同连队,但彼此牵挂,并予探望,其情其境令人心动。《干校六记》是新时期问世的第一部记述作家学者干校生涯的散文,笔意平淡,内容多是零碎生活琐事,可看作杨绛的家书,亦可看作那一代人的心灵史。笔者利用现有材料,试图从不同角度走进他们夫妇,以及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去探寻历史疑问,同时也在历史中找寻印证自己内心的答案。

陈小眉,冯雪峰[10](2013)在《中国的回信——阅读海外华人作家的故事》文中提出在有关海外华裔族群研究和离散研究中,中国性这一概念正在经受着细致的考察和检视。有学者建议将"中国性"看成是"不同个体和群体与由全球资本主义及相伴随的各种现代性产生出的力量和进程间形成的种种关系"。在这样的考虑下,诸如中国文化之类的词语就必须被当成是一连串的话语比喻,它们"是被其他文化术语持续而反复地形塑出来的";这些词语"不仅仅是在解释何为中国身份",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所谓的中国身份及对应的跨国实践,因此就有必要予以解构和研究。"我非常赞同他们的主张,即不能将中国看成是"一个总是具有优先性的本体论或认识论位置",相反我们需要看到处于"灵活性状况下的海外华裔生存经验,这些经验总是面貌各异且不断变化的,并且反过来参与了对灵活性状况的重构"。我的这篇论文将沿着这一主张继续前进,目的在于通过对海外华人故事的讨论发掘出中国跨国主义中尚未被触及的一些问题。

二、法国文学幻灯片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文学幻灯片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范围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域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性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概述
        一、鲁迅生平及创作简介
        二、鲁迅的法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 法国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一、鲁迅文艺启蒙思想的形成
        二、鲁迅科学启蒙思想观的形成
        三、法国艺术对鲁迅革命思想的熏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敬隐渔的鲁迅译介
        一、敬隐渔与罗曼·罗兰
        二、敬隐渔的译介活动
        三、敬隐渔推动了鲁迅作品在世界的传播
    第三节 徐仲年与鲁迅作品的法译
        一、徐仲年简介
        二、徐仲年的鲁迅译介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文宝峰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文宝峰的《新文学运动史》
        二、文宝峰的鲁迅观
        三、局限性
        四、影响
    第三节 善秉仁的鲁迅研究
        一、善秉仁的《说部甄评》
        二、善秉仁的鲁迅观
    第四节 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
        一、布里埃尔的《鲁迅: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
        二、局限性
    第五节 明兴礼的鲁迅研究
        一、明兴礼的《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峰》
        二、研究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毛主义者”的鲁迅译研
        一、“毛主义”简介
        二、译品的“毛主义”标签
    第三节“原样派”的鲁迅译介
        一、《原样》、“原样派”、索莱尔斯
        二、“原样派”的鲁迅译研
    第四节 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
        一、译介历程
        二、克莱布索娃的《鲁迅,生平与作品》
        三、局限性
    第五节 波伏瓦的鲁迅观
        一、波伏瓦的中国之行
        二、波伏瓦的《长征》
        三、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米歇尔·露阿的鲁迅译研
        一、鲁迅是“中国的西方学派诗人”
        二、鲁迅的《过客》与波特莱尔的《异乡人》
        三、《这样的战士》
        四、《抨击与讽刺文选:1925-1936》
        五、《女性不公正的生与死》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六、从《伤逝》到《这就是我对她所做的》
        七、巴黎鲁迅百年诞辰纪念会
        八、巴黎鲁迅翻译研究小组
    第三节 弗朗索瓦·于连的鲁迅研究
        一、于连简介
        二、鲁迅研究历程
        三、主要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
    第一节 概述
        一、背景
        二、译介历程
        三、文化交流中的鲁迅
    第二节 魏简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简介
        二、译介历程
        三、主要观点
    第三节 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
        一、创作活动简介
        二、接受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
    第一节 译介历程
    第二节 译本比较研究
        一、《阿Q正传》的法译名比较
        二、《阿Q正传》的《序》的翻译
        三、俗语典故的翻译
        四、风格的翻译
        五、词语的翻译
    第三节 《阿Q正传》的解读
        一、沃瓦论阿Q
        二、艾玛丽解读阿Q
        三、沙戴尔论阿Q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论争
    第一节 《野草》之争
        一、概述
        二、分歧
        四、《野草》译名之我见
    第二节 阿Q是否还存在?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三节 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四节 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
        一、信事件始末
        二、调查结果
    第五节 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
        一、鲁迅真的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吗?
        二、《中国国民性的讽刺性暴露》一文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一: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年表
附录二:Chronologie des recherches sur Lu Xun en francophonie
致谢

(3)夔门世界的历史书写 ——论李劼人“大河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李劼人“大河三部曲”概说
    第二节 “大河三部曲”中的历史向度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二章 “大河三部曲”思想来源探究
    第一节 夔门之外:法国文学的滋养
        一、翻译的影响:从《包法利夫人》到《萨朗波》
        二、自然主义的余波
    第二节 冲出夔门:五四新文学的刺激
        一、出版的影响:以《新文学大系》为参照
        二、社团的影响: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
        三、鲁迅的影响:以文言小说《怀旧》为例
    第三节 重返夔门:巴蜀文化的调和
        一、文学地理与“风景”呈现
        二、民间立场与“声音”表达
        三、饮食书写与“川味”叙事
第三章 “大河三部曲”历史书写
    第一节 “大河三部曲”中的历史场景
        一、洋教想象下的教民冲突
        二、大众的狂欢:看杀廖观音
        三、迫近的历史现场:保路风潮
    第二节 “大河三部曲”中的历史群像
        一、“非道德”:以“蔡大嫂”为代表的女性形象
        二、“非英雄”:“郝氏父子”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形象
        三、“非极恶”:“赵尔丰”为代表的官僚形象
第四章 再论“大河三部曲”的“改写”与“重写”
    第一节 “改写”与“重写”动因
    第二节 前后文本差异
    第三节 多元文化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李劼人研究论文索引
后记

(6)雨果与中国——程曾厚教授学术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求学经历:崇尚人文,痴迷文学
学术领域和主要业绩:游走在文学和语言学之间
治学观念和方法:走进现场,感同身受
寄语后生:积跬步,至千里

(7)中法大学与中法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 绪论
    1 关于“文化”的概念问题
    2 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3 本文的现实意义
二 中法大学成立前的中法文化交流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法文化交流的一般概况
    2 近代中法教育交流
三 中法大学的沿革
    1 中法文化交流的产物--中法大学创建缘由
    2 北京中法大学之沿革
    3 中法大学海外部--里昂中法大学之沿革
四 中法大学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与地位
    1 中法大学对法国文化的介绍与引进
    2 中法大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3 中法大学毕业生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9)杨绛的《干校六记》(论文提纲范文)

题记
一其人其事
二隔离事外的《干校六记》
三“我从此不怕鬼了”
四家庭、留洋等经历
五余言

四、法国文学幻灯片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D]. 梁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2]法国文学幻灯片介绍[J]. 姚洁. 外语电教, 1982(04)
  • [3]夔门世界的历史书写 ——论李劼人“大河三部曲”[D]. 王晨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简论北京中法大学[J]. 葛夫平. 国际汉学, 2004(01)
  • [5]简论北京中法大学[A]. 葛夫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 1999
  • [6]雨果与中国——程曾厚教授学术访谈[J]. 程曾厚,郭丽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7]中法大学与中法文化交流[D]. 胡晓. 西南交通大学, 2003(02)
  • [8]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杨绛的《干校六记》[J]. 程光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10)
  • [10]中国的回信——阅读海外华人作家的故事[J]. 陈小眉,冯雪峰. 华文文学, 2013(02)

标签:;  ;  ;  ;  ;  

法国文学幻灯片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