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六讲)(论文文献综述)
李宽[1](2016)在《天然微晶石墨的浸润性及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文中认为各向同性石墨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炭素材料,在高温气冷堆、冶金铸造、半导体制备等工程领域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天然微晶石墨由小于1微米的石墨微晶随机取向排列组成,颗粒在宏观上呈现近各向同性性质,是一种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天然原料。本论文主要以高纯微晶石墨作为原料来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研究了微晶石墨与粘结剂沥青之间的浸润性问题。并且,对不同骨料和粘结剂的石墨生制品在炭化过程中的行为变化进行了探讨,评价了微晶石墨基各向同性石墨的各项性能。在本论文中,粘结剂沥青与微晶石墨颗粒之间的浸润性通过测量沥青液滴的接触角来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在高温下沥青可以完全润湿微晶石墨颗粒表面。微晶石墨良好的浸润性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密切相关。首先,微晶石墨颗粒表面暴露大量的(002)侧面,有利于其与沥青之间的浸润作用。其次,微晶石墨相对粗糙的表面结构也能增强其浸润性。最后,较高的石墨化度对微晶石墨的浸润性会产生不利影响。润湿实验结果表明,微晶石墨的晶体取向和表面粗糙度可以弥补高石墨化度带来的不利影响。微晶石墨优秀的浸润性对其在混捏过程中形成均匀的糊料,提高骨料与沥青的界面强度具有重要意义。对微晶石墨生制品炭化过程的研究发现,微晶石墨与沥青的共炭化能够提高粘结剂的碳收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不同生制品体积均经历先膨胀、后收缩的过程,密度会相应地先降低、后升高。由于界面能较弱,不同生制品的断裂均发生在骨料与粘结剂的界面处。微晶石墨基各向同性石墨样品在密度、石墨化度、强度以及各向同性度等性能均表现出优异的结果。同时发现,微晶石墨的粒度不会对最终石墨制品的石墨化度、密度和各向同性度产生明显影响,但减小粒度有利于增加各向同性石墨的抗折强度。利用平均粒度为9.6微米的微晶石墨原料,制备出的样品密度为1.75g·cm-3,强度为24.56MPa,各向同性度为1.04,各项性能均优于石油焦样品,证明了天然微晶石墨在各向同性石墨制备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王双[2](2015)在《低密度高强度炭材料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高强度炭材料由于具有许多优异性能而广泛运用于冶金、机电、航空航天、生物医学、以及新能源等工业领域,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炭素行业一般把密度大于1.70g/cm3,抗压强度60MPa,抗折强度30MPa以上炭材料归为高密度高强度炭材料。高密度高强度炭材料膨胀系数大,抗热震性能差,制备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本论文对工艺和原料进行了改进和研究,制备出工艺简单、性能优异的低密度高强度炭材料。本文先以10%浓度的硝酸对粒度为12.5μm的煅后石油焦粉进行活化,采用活化过的煅后石油焦粉为原料,改质煤沥青为粘结剂,经混捏、二次粉料制备、不同成型压力(100、150、200MPa)和保压时间(5、10、20min)下模压成型、焙烧来制备样品。在成型压力200MPa,保压时间20min时,成功制得抗压强度119MPa,抗折强度61MPa,肖氏硬度79,体积密度仅为1.54g/cm3,电阻率为58μΩ?m的低密度高强度炭材料。在同等条件下未经活化的石油焦粉制备的样品性能较差,密度为1.53g/cm3,抗压强度92MPa,抗折强度39MPa,肖氏硬度62,电阻率为70μΩ?m。本文采用12.5μm的未活化的沥青焦粉为原料,改质煤沥青为粘结剂,在成型压力150MPa,保压时间20min时,制得密度为1.60g/cm3,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99MPa和49MPa,肖氏硬度为81,电阻率为71μΩ?m的高强度炭材料。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活化石油焦粉为原料所制样品比未活化沥青焦粉为原料所制样品体积密度、肖氏硬度和电阻率低,抗压、抗折强度却高。本文以未活化煅后石油焦粉(12.5μm)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改质煤沥青粘结剂,以等静压成型制得生坯,焙烧后制备高强度炭材料。探索该原料制备高强度炭材料的最佳沥青含量。结果表明,在200MPa等静压成型,保压5min时,沥青含量为31%wt所制备的样品机械性能最好,抗压强度达到97MPa,抗折强度为37MPa,体积密度1.63g/cm3,肖氏硬度63,电阻率62μΩ?m。但与活化石油焦粉在在200MPa模压成型,保压5min时所制样品性能仍有差距。实验还发现,相同焙烧温度和成型压力下,二次粉粒度越细,样品性能越优异。
史武超[3](2014)在《核石墨用黏结剂煤沥青的改性研究》文中认为核石墨是满足反应堆应用需求的一类特殊的炭素材料,用作核裂变过程的快中子慢化剂。核石墨是高温气冷堆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研制高性能的核石墨成为世界上发展高温堆国家的重要任务。和一般的炭素材料相同,生产核石墨的主要原料包括焦炭和煤沥青(CTP),其中焦炭是骨料,而煤沥青作为黏结剂在核石墨中相当于黏结“桥”,对核石墨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核石墨对煤沥清的性能要求包括低软化点、合适的QI、TI值和高的残炭值等,其中沥清改性是获得高性能沥青的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就是用对苯二甲醇对煤沥青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机理,研究改性工艺、组成与性能之问的关系以及改性前后煤沥青的炭化行为和炭化后的抗氧化行为。其中首次对煤沥青改性前后的炭化过程及改性前后煤沥青的炭化产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对煤沥青改性前后分别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炭化,并首次研究了煤沥青从低温到高温和不同时间炭化后炭化产物的微晶结构变化规律和造成改性前后的煤沥青炭化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使用FT-IR分析、1H-NMR分析和TG-DSC分析等研究了煤沥青的改性机理和热行为;然后研究了温度、时间、交联剂和催化剂含量对改性沥青(MTP)的残炭率、软化点以及密度等性能的影响;用SEM、XRD等对沥青改性前后炭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分析以及最后用SEM、TG等分析研究改性前后的煤沥青炭化后的抗氧化行为。通过研究发现,改性反应机理为质子催化下的碳正离子的亲电取代反应;改性煤沥青具有较高的残炭率,达到了黏结剂的要求;煤沥青改性前后的炭化产物结构有序化的过程是一个由无定形碳到微晶的生成和微晶杂乱定向平面分子重新排列成有序化的非常复杂过程。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相比未改性的煤沥青也有一定的提高。裂纹的存在降低了CTP炭化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同时说明炭化产物的各向异性越好,抗氧化性越强。因此,改性后的煤沥青满足作为核石墨黏结剂的要求,并为制备性能优良的核石墨提供了实验依据。
狄成瑞[4](2012)在《高密度石墨增密工艺及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石油焦坯体、中温沥青为基本原料,采用多次浸渍焙烧的工艺,制备出了高密度石墨。借助热重-差热分析(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分析比较了各个增密工序对制备高密度石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它们影响制品性能的内在机理。实验证明,石油焦在氮气保护气氛下焙烧能有效提高坯体的结焦量。200℃之前,石油焦坯体物化性质变化不大,只是软化、热分解等行为引起的坯体轻微膨胀;200~600℃之间,坯体内部各种反应进行的最为剧烈,体积收缩的也最大;600℃之后,坯体结焦完成,体积基本无变化,并基于石油焦TG-DSC曲线及体积收缩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制定了石油焦的焙烧曲线。通过对焙烧前后的石油焦进行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测试,发现焙烧后石油焦碳元素的百分含量提升,而氢元素、氧元素以及硫等杂质元素的百分含量减少;石油焦的-OH基、C-O基等基团减少,而-C≡C-H基大量出现,因而可以推知,焙烧后的坯体基本形成了简单的炭网结构。同时,石油焦宏观方面表现为坯体体积收缩,强度提高,但由于气体排出形成的微孔及裂纹,气孔率增加,密度略有下降。分析浸渍原理可知浸渍的效果与浸渍剂本身的性能、浸渍工艺参数密切相关,而浸渍工艺参数又影响着浸渍剂的性能。本文利用正交实验法快速有效的确定了浸渍工艺中三个重要参数的最优值—浸渍温度200-C,加压1.5MPa,保压60min,试验结果还表明浸渍温度、压力、保压时间对浸渍效果影响的能力逐渐减弱。中温沥青的TG-DSC曲线表明其热性能与石油焦相似,故多次焙烧曲线也应与石油焦的焙烧曲线类似,但不同的是其升温速率略有提高,最高温度略低。通过多次浸渍焙烧,坯体的致密性、机械强度等性能逐渐提高,但是浸渍焙烧到一定次数后,样品性能提高的幅度逐渐减小,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四焙三浸是最优次数。根据石墨化过程的机理制定了石墨化曲线,将最高温度设为2400℃,并通过热力学中的吉布斯函数验证了石油焦在2400℃保温其石墨化过程能自发进行。对石墨化后的样品进行能谱分析、电镜扫描、红外光谱测试发现其元素含量、结构等发生了明显改变:碳元素含量进一步提高,硫等杂质元素基本被排除干净,样品得到纯化;样品的表面变得更加致密,颗粒更加细化,气孔也有所减少;石墨化后的坯体苯环及-C三C-键增多,因此坯体结构由杂乱的无序二维结构已经大部分转为有序的三维石墨结构。测试样品的物理机械性能表明随着浸渍焙烧次数的增加,石墨化后的样品致密度及机械强度逐渐增加,四焙三浸的样品其体积密度达到1.72g/cm3,抗弯强度为19MPa,电阻率只有13μΩ·m。相对焙烧品而言,石墨化后的样品其电阻率降低了60%,真密度提高了5%以上,线膨胀系数降低了33%左右,但抗弯强度、硬度有所降低。另外,本课题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样品的石墨化度,并进一步分析了石墨化度与线膨胀系数,真密度之间的关系。
王宁[5](2011)在《用天然微晶石墨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新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性能优异的各向同性石墨材料在半导体制备、核能、电火花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对于各向同性石墨有巨大的需求,但国内各向同性石墨生产起步较晚,产品质量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为解决这一状况,本文致力于寻找一种适合我国的各向同性石墨的原料和制备技术。本文对比研究了微晶石墨、鳞片石墨、二次焦和石油焦作为骨料制备各向同性石墨材料的性能,发现以微晶石墨为骨料,模压成型可以得到各向同性度1.10左右的近各向同性石墨材料,这一数据远优于鳞片石墨、石油焦及二次焦相同工艺制备的样品。除此之外,微晶石墨作为骨料制备的各向同性石墨材料还具有很高的石墨化度,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文章通过试验探索了一种混合骨料与粘结剂的新方法——沥青溶液包覆法。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混合时系统的粘度,从而使粘结剂与骨料混合的更加均匀。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细颗粒骨料与粘结剂均匀混和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微晶石墨等静压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工艺。研究发现骨料粒度配比(级配)对于样品体积密度有较大影响,在大颗粒骨料中加入少量小颗粒骨料填充缝隙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的体积密度;成型时粘结剂沥青的含量增加使样品的抗折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在试验的条件下,骨料与粘结剂的比例为10:4时样品的抗折强度最大达到25.6MPa;浸渍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样品的体积密度及力学性能,随浸渍次数的增多,样品的体积密度及抗折强度明显增加;石墨化的温度影响粘结剂沥青的结晶度,石墨化温度越高,粘结剂沥青的结晶度越高,样品强度越低。另外,骨料性质和成型方法对各向同性度影响较大。
刘颜召[6](2008)在《氧碘化学激光器尾气处理及设备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碘化学激光器(Chemical Oxygen-Iodine Laser)自1978年诞生以来,以其波长短,效率高,光纤传输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受到各国专家的关注和重视。其不仅在国防上,在工业领域同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热门话题。但同时COIL设备排放大量腐蚀性气体,给设备造成很大损害。如碘、氯等进入其配套的真空系统,尤其是碘晶体与泵体润滑油混合成油污能对真空泵造成很大影响,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在核电厂的生产中,来自核电厂废气中放射性碘的去除,特别是它的有机物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碘为易挥发元素,可对工作场所,周围环境乃至大气造成污染。检测和治理稳定碘和放射性碘的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本世纪中期以来,围绕控制放射性碘释放到环境中的问题,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现有含碘尾气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基础上,制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吸附材料选取及其吸附性能试验,最后又依据工艺参数进行了工业化装置流程及其装置设计计算。主要工作如下:1、除碘吸附剂的选择和实验。吸附材料包括无机捕集材料,活性炭类捕集材料和其他类型捕集材料。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各种类型吸附材料的性能进行比较,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吸附材料吸附性能试验。2、活性炭选择与实验方法。活性炭基炭有椰壳炭、油棕炭、杏核炭等。本文在确定选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尾气除碘后,又对不同种类的活性炭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利用碘吸附器对选好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试验。3、确定尾气处理的工艺流程。针对合同要求以及不同尾气成份的物理化学性能,本文制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尾气处理工艺路线。4、工业化装置设计计算。针对尾气处理工艺路线,进行了相关设备设计。氧碘化学激光器尾气经该套工艺处理后,碘的净化系数能够达到1000以上,尾气中氯含量也低于65mg/m2,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该课题研究对氧碘化学激光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肖勇[7](2007)在《无粘结剂炭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粘结剂炭材料与传统炭材料相比,具有结构均匀致密、强度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主要采用价格昂贵每公斤达数百元的沥青中间相小球(MCMB)为原料。因此,寻求性价比适当的原材料、优化炭材料的性能是无粘结剂炭材料研究开发能否得到实际应用的关键与难点。本研究以价格低廉的普通生石油焦、烟煤和自制煤沥青“类中间相”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出了高强度无粘结剂炭材料。考察了原料粒度、挥发分和成型压力对无粘结剂炭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制品的断面形貌及其微观致密性。原料粉末经行星式球磨机研磨成超细粉,其平均粒度可达到5μm以下,使其自烧结时具有足够的驱动力。增大原料粉末的成型压力,有利于提高粉末的生坯体积密度,降低炭化烧结制品的电阻率。对于炭化烧结制品的体积密度和机械强度,成型压力存在一个临界值,低于临界值时,增大成型压力可以增大制品体积密度和机械强度;成型压力高于临界值,增大成型压力反而会使得制品体积密度和机械强度降低。生焦粉挥发分含量在15%较为适宜,制得的无粘结剂炭材料体积密度为1.59g/cm3、电阻率为65.3μ??m、抗折强度为61.6MPa、抗压强度为108.1MPa,其抗折和抗压强度是传统炭材料的3~4倍。在挥发分含量低的生焦粉中加入沥青的喹啉可溶物对其进行改性,可以增强生焦粉末的自烧结性能。本研究首次采用配煤法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其制品体积密度为1.55g/cm3,电阻率为98.5μ??m,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60.3MPa和123.0MPa。用该法制备的无粘结剂炭材料的性能比单一煤粉制备的制品好。首次采用经酸洗除灰处理的烟煤粉末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酸洗配方为30mlHF、40mlHCl、30mlHClO4时,酸洗除灰后的烟煤粉的灰分由未处理前的前的9.4%下降到1.1%,相对于原始烟煤的制品,其制品的电阻率明显降低,为84.0μ??m,制品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分别为1.68g/cm3、61.6MPa和125.7MPa。自制的煤沥青“类中间相”物质经400℃热处理,挥发分可以降到约15%,制备的无粘结剂炭材料,其抗折强度为45.6MPa,抗压强度为88.6MPa。由电镜图谱可知:挥发分含量在15%左右的生焦粉制得的无粘结剂炭材料制品,其内部颗粒结合紧密,致密化程度高;由配煤法制得的煤基无粘结剂炭材料,其内部结构均匀致密,而且不存在两相炭结构;由经酸洗除灰处理烟煤为原料的煤基无粘结剂炭材料,其内部的灰分杂质明显较少,且内部结构均匀致密。
徐世江[8](2000)在《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六讲)》文中研究指明
二、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六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六讲)(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微晶石墨的浸润性及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天然石墨和各向同性石墨 |
1.2.1 石墨的晶体结构 |
1.2.2 天然石墨的分类 |
1.2.3 各向同性石墨 |
1.3 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 |
1.3.1 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工艺流程 |
1.3.2 原料选择 |
1.3.3 成型方法 |
1.3.4 纯度 |
1.4 核工程中的各向同性石墨 |
1.4.1 石墨的辐照损伤 |
1.4.2 高温气冷堆用核石墨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各向同性石墨制备 |
2.2.1 混捏 |
2.2.2 成型 |
2.2.3 炭化和石墨化 |
2.2.4 浸渍 |
2.3 材料测试与表征 |
2.3.1 接触角测试 |
2.3.2 密度 |
2.3.3 抗折强度 |
2.3.4 孔隙率 |
2.3.5 热膨胀系数和各向同性度 |
2.3.6 热重分析 |
2.3.7 X射线衍射 |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章 沥青对微晶石墨的浸润性 |
3.1 本章引论 |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3.3 沥青对不同骨料的浸润性 |
3.4 沥青浸润性的影响因素 |
3.4.1 骨料晶体取向对浸润性的影响 |
3.4.2 石墨化度对浸润性的影响 |
3.4.3 沥青种类对浸润性的影响 |
3.5 微晶石墨的浸润性 |
3.6 浸润性对石墨性能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以微晶石墨制备各向同性石墨 |
4.1 本章引论 |
4.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炭化样品的制备 |
4.3 生制品的炭化过程 |
4.3.1 粘结剂的热失重 |
4.3.2 尺寸变化 |
4.3.3 密度变化 |
4.3.4 拉曼表征 |
4.3.5 断口形貌 |
4.4 微晶石墨基各向同性石墨的性能 |
4.4.1 微晶石墨原料 |
4.4.2 石墨化度 |
4.4.3 密度和孔隙率 |
4.4.4 强度和各向同性度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低密度高强度炭材料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见炭素材料分类与简介 |
1.2.1 炭制品 |
1.2.2 炭糊制品 |
1.2.3 石墨制品 |
1.2.4 特种石墨制品 |
1.3 炭材料的发展 |
1.3.1 传统炭材料的发展简史 |
1.3.2 新型炭材料的发展前景 |
1.4 高强度炭材料研究现状 |
1.5 炭素材料成型工艺简介 |
1.5.1 模压成型 |
1.5.2 挤压成型 |
1.5.3 振动成型 |
1.5.4 等静压成型 |
1.6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内容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主要制备工艺 |
2.3.1 磨粉和原料活化 |
2.3.2 配料、混捏和轧片 |
2.3.3 二次粉制备 |
2.3.4 成型 |
2.3.5 焙烧 |
2.4 检测与分析手段 |
2.4.1 原料主要性能检测 |
2.4.2 样品机械力学性能检测 |
2.4.3 样品微观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3章 以石油焦为原料制备低密度高强度炭材料 |
3.1 引言 |
3.2 工艺流程 |
3.3 样品性能 |
3.3.1 保压时间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
3.3.2 成型压力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
3.3.3 焙烧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
3.4 抗热震性能分析 |
3.5 样品外观形貌 |
3.6 样品差热-热重分析 |
3.7 样品XRD分析 |
3.8 样品SEM微观形貌分析 |
3.9 样品综合性能介绍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沥青焦为原料制备高强度炭材料 |
4.1 引言 |
4.2 工艺流程 |
4.3 性能指标 |
4.3.1 密度 |
4.3.2 肖氏硬度 |
4.3.3 抗压强度 |
4.3.4 抗折强度 |
4.3.5 电阻率 |
4.3.6 XRD衍射分析 |
4.3.7 扫面电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度炭材料最佳沥青含量配比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艺流程 |
5.3 性能指标 |
5.3.1 密度 |
5.3.2 抗压强度 |
5.3.3 抗折强度 |
5.3.4 肖氏硬度 |
5.3.5 电阻率 |
5.3.6 性能对比分析 |
5.4 微观形貌 |
5.5 不同二次粉料粒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5.5.1 两组样品各阶段体积密度 |
5.5.2 两组样品机械力学性能 |
5.5.3 两组样品的电阻率 |
5.5.4 两组样品微观形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核石墨用黏结剂煤沥青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煤沥青简介 |
1.2.1 煤沥青的来源与分类 |
1.2.2 煤沥青的组份与结构 |
1.2.3 煤沥青的性质 |
1.2.4 煤沥青的炭化行为 |
1.2.5 煤沥青炭化产物的氧化行为 |
1.3 煤沥青改性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思路 |
第二章 煤沥青改性机理的探讨及热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过程 |
2.2.3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族组份分析 |
2.3.2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元素分析 |
2.3.3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4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5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热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沥青的改性工艺与性能的关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过程 |
3.2.3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温度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3.3.2 反应时间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3.3.3 交联剂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3.3.4 催化剂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煤沥青的炭化过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过程 |
4.2.3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中间相的观察 |
4.3.2 炭化温度的影响 |
4.3.3 炭化时间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过程 |
5.2.3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氧化前的显微结构分析 |
5.3.2 不同温度的氧化 |
5.3.3 不同时间的氧化 |
5.3.4 氧化前后的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密度石墨增密工艺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密度石墨的研究现状 |
1.1.1 原料选取 |
1.1.1.1 石油焦 |
1.1.1.2 超细焦炭粉 |
1.1.1.3 中间相炭微球(MCMB) |
1.1.1.4 其他原料 |
1.1.2 压制成型 |
1.1.3 浸渍与焙烧 |
1.1.3.1 浸渍 |
1.1.3.2 焙烧 |
1.1.4 石墨化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技术路线 |
2.1.1 焙烧工艺 |
2.1.2 浸渍工艺 |
2.1.3 石墨化工艺 |
2.1.4 性能测试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设备 |
2.4 分析与表征 |
2.4.1 石油焦水分、挥发分、灰分的测定 |
2.4.2 微观结构及形貌的测定 |
2.4.2.1 红外光谱(FTIR) |
2.4.2.2 X射线衍射(XRD)及石墨化度计算 |
2.4.3 性能的测定 |
2.4.3.1 体积收缩率及增重率的测定 |
2.4.3.2 真密度的测定 |
2.4.3.3 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
2.4.3.4 电阻率的测定 |
2.4.3.5 线膨胀系数(CTE)的测定 |
2.4.3.6 抗弯强度的测定 |
2.4.3.7 肖氏硬度的测定 |
2.4.4 热分析(TG-DSC) |
第三章 高密度石墨焙烧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石油焦的质量指标 |
3.3 石油焦的焙烧曲线 |
3.4 石油焦焙烧后的性能变化 |
3.4.1 熟坯的体积收缩 |
3.4.2 熟坯中元素及结构的变化 |
3.5 熟坯的形貌及物理机械性能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高密度石墨浸渍工艺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浸渍原理 |
4.3 浸渍工艺的研究 |
4.3.1 浸渍沥青的性能指标 |
4.3.2 浸渍工艺参数 |
4.4 多次浸渍焙烧 |
4.4.1 沥青焙烧曲线 |
4.4.2 多次浸渍焙烧的效果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石墨化工艺及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石墨化的机理 |
5.3 石墨化曲线 |
5.3.1 石墨化的升温速率 |
5.3.2 石墨化温度的△G函数 |
5.4 石墨化品的性能 |
5.4.1 石墨化品的元素变化 |
5.4.2 石墨化品的形貌 |
5.4.3 石墨化品的结构 |
5.4.4 石墨化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
5.5 石墨化度 |
5.6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用天然微晶石墨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天然石墨 |
1.3 各向同性石墨 |
1.4 各向同性石墨制备的工艺流程 |
1.4.1 骨料 |
1.4.2 粘结剂 |
1.4.3 级配 |
1.4.4 混捏 |
1.4.5 成型 |
1.4.6 焙烧与浸渍 |
1.4.7 石墨化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试验所用骨料及粘结剂 |
2.2 样品制备 |
2.3 各向同性石墨性能表征方法 |
2.3.1 体积密度 |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4 热膨胀系数及各向同性度 |
2.3.5 抗折强度 |
第3章 各向同性石墨骨料的选择 |
3.1 引言 |
3.2 骨料及制备工艺 |
3.2.1 骨料种类及性质表征 |
3.2.2 样品制备 |
3.3 样品性能表征及分析 |
3.3.1 样品的体积密度及制备过程中的尺寸变化 |
3.3.2 样品晶体结构分析 |
3.3.3 样品物理性能及各向同性度 |
3.4 小结 |
第4章 溶液包覆法混合骨料及粘结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沥青溶剂的选择 |
4.2.1 沥青的热失重分析 |
4.2.2 溶剂对沥青的溶解能力 |
4.3 溶液包覆实验 |
4.3.1 溶液包覆法的工艺 |
4.3.2 溶液包覆实验 |
4.3.3 沥青溶液包覆法制备碳材料的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工艺条件对微晶石墨制备的各向同性石墨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颗粒配比对各向同性石墨体积密度的影响 |
5.3 粘结剂含量对石墨样品性能的影响 |
5.4 浸渍对各向同性石墨性能的影响 |
5.5 石墨化温度对各向同性石墨性能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氧碘化学激光器尾气处理及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碘的理化特性、污染途径及其危害 |
1.1.1 碘的放射性 |
1.1.2 碘的污染途径 |
1.1.3 碘的污染危害 |
1.2 除碘技术的历史回顾 |
1.2.1 碘吸附剂历史回顾 |
1.2.2 碘吸附器发展历史回顾 |
1.2.3 密封性实验 |
1.3 除碘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除碘吸附剂的选择 |
2.1 气态碘捕集方法 |
2.1.1 液体吸收法 |
2.1.2 固体吸附法 |
2.2 吸附分离基本理论和原理 |
2.2.1 吸附概念 |
2.2.2 吸附速率 |
2.2.3 吸附平衡 |
2.2.4 吸附剂再生 |
2.3 吸附剂及其研究方法 |
2.3.1 吸附剂选择原则 |
2.3.2 无机捕集材料 |
2.3.3 活性炭类捕集材料 |
2.3.4 其他类型捕集材料 |
2.3.5 结论 |
2.4 活性炭选择 |
2.4.1 选择除碘吸附剂 |
2.4.2 浸渍剂与浸渍方法研究 |
2.4.3 浸渍活性炭除碘原理 |
2.4.4 结论 |
第三章 除碘性能实验 |
3.1 浸渍椰壳活性炭除甲基碘性能实验 |
3.1.1 试验样品 |
3.1.2 实验参数 |
3.1.3 试验持续时间和结果 |
3.2 浸渍煤质活性炭除甲基碘性能实验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结果 |
3.2.4 结果分析及结论 |
3.3 煤质活性炭除稳定碘性能实验 |
3.3.1 活性炭碘吸附值测试标准 |
3.3.2 实验力法 |
3.3.3 实验结论 |
第四章 尾气中其它组分去除 |
4.1 氯气的相关知识 |
4.1.1 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4.1.2 氯气的毒性特性 |
4.2 氯气去除 |
4.3 脱水 |
第五章 吸附塔结构设计及工艺参数计算 |
5.1 设计的技术内容、范围及要求 |
5.2 吸附塔的结构设计 |
5.3 吸附剂再生方式 |
5.4 活性炭的装填量计算 |
5.4.1 气体组分 |
5.4.2 气体排放量 |
5.4.3 气体处理时间 |
5.4.4 一次排放气体的量 |
5.4.5 一次排放气体的体积 |
5.4.6 计算碘蒸气分压 |
5.4.7 计算碘蒸气饱和压 |
5.5 碱石灰装填量的计算 |
5.6 吸附塔的结构及工艺参数 |
5.7 吸附材料的装填与更换 |
5.8 筒体的设计计算 |
5.8.1 筒体设计参数 |
5.8.2 设计计算 |
5.8.3 应力校核 |
5.9 封头的设计计算 |
5.10 开孔及开孔补强的设计计算 |
5.10.1 补强及补强方法判别 |
5.10.2 有效补强范围的确定 |
5.10.3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
5.10.4 补强圈的设计 |
5.11 排污口的补强设计计算 |
5.11.1. 补强及补强方法判别 |
5.11.2 有效补强范围的确定 |
5.11.3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
5.11.5 补强圈的设计 |
5.12 支座的设计计算 |
5.13 人孔的设计 |
5.14 法兰、垫片及紧固件的设计 |
第六章 塔式碘吸附器使用说明 |
6.1 用途 |
6.2 结构特点 |
6.3 主要技术特性 |
6.4 安装与运输 |
6.4.1 安装 |
6.4.2 装卸、运输及贮存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对课题研究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着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无粘结剂炭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炭素材料的发展历史 |
1.2 炭素材料的基本性质 |
1.2.1 力学性能 |
1.2.2 热性能 |
1.2.3 导电性 |
1.2.4 耐腐蚀性 |
1.2.5 吸附性能 |
1.3 无粘结剂炭材料的研究 |
1.4 自烧结粉体的研究 |
1.4.1 中间相炭微球 |
1.4.2 生石油焦 |
1.4.3 其它种类粘结性炭质粉末 |
1.5 粉体成型的研究 |
1.5.1 模压成型 |
1.5.2 等静压成型 |
1.6 烧结炭化和石墨化的研究 |
1.6.1 液相炭化 |
1.6.2 固相炭化 |
1.6.3 气相炭化 |
1.7 无粘结剂炭材料的应用 |
1.8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实验方案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无粘结剂炭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
2.3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挥发分、水分及灰分的测定 |
2.3.2 电阻率的测定 |
2.3.3 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测定 |
2.3.4 体积密度、体积收缩率及失重率的测定 |
2.4 仪器测试分析 |
2.4.1 热分析 |
2.4.2 激光粒度分析 |
2.4.3 红外光谱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章 以生石油焦为原料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的研究 |
3.1 生焦粉末性能表征 |
3.1.1 生焦粉末的挥发分、灰分、水分含量 |
3.1.2 生焦粉末的热物化性能 |
3.2 研磨工艺对生焦粉性能的影响 |
3.3 成型工艺对生焦制品的影响 |
3.4 成型压力对生焦制品性能的影响 |
3.4.1 成型压力对生焦生坯体积密度的影响 |
3.4.2 成型压力对生焦炭化烧结制品体积密度的影响 |
3.4.3 成型压力对生焦制品电阻率的影响 |
3.4.4 成型压力对生焦制品机械强度的影响 |
3.5 挥发分含量对生焦制品性能的影响 |
3.5.1 挥发分含量对生焦生坯体积密度的影响 |
3.5.2 挥发分含量对生焦制品体积密度的影响 |
3.5.3 挥发分含量对生焦制品电阻率的影响 |
3.5.4 挥发分含量对生焦制品机械强度的影响 |
3.6 添加剂的应用 |
3.7 生焦粉末炭化烧结制品的电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烟煤为原料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的研究 |
4.1 烟煤粉末性能表征 |
4.1.1 烟煤粉末的挥发分、灰分、水分含量 |
4.1.2 烟煤粉末的热物化性能 |
4.2 烟煤基无粘结剂炭材料的性能 |
4.3 烟煤混合粉末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 |
4.4 成型压力对烟煤制品性能的影响 |
4.5 挥发分对烟煤制品性能的影响 |
4.6 烟煤的酸洗除灰处理 |
4.6.1 酸洗除灰原理 |
4.6.2 酸洗除灰工艺流程 |
4.6.3 正交实验 |
4.6.4 烟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4.6.5 酸洗烟煤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 |
4.7 烟煤制品的电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煤沥青“类中间相”为原料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的研究 |
5.1 煤沥青“类中间相”原料的制取 |
5.2 煤沥青“类中间相”原料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 |
5.2.1 直接制备 |
5.2.2 加入瘦化剂 |
5.2.3 热处理降低挥发分 |
5.3 制品机械强度性能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六讲)(论文提纲范文)
6 核石墨和炭素材料的发展特点、现状和趋势 |
6.1 核石墨和炭素材料的发展特点 |
6.2 核石墨和炭素材料的发展现状 |
6.2.1 核石墨制备工艺[1] |
6.2.1.1 石墨提纯 |
6.2.1.2 石墨原材料 |
6.2.1.3 各向同性石墨成型工艺 |
6.2.2 核石墨制品 |
6.2.2.1 核石墨纯度 |
6.2.2.2 核石墨的尺寸 |
6.2.2.3 核石墨的物理机械性能 |
6.2.3 燃料元件基体石墨和炭素材料[4, 5, 6] |
6.2.3.1 燃料元件基体石墨[7] |
6.2.3.2 炭素材料 |
6.2.4 石墨和炭素材料辐照行为的研究 |
6.3 核石墨和发展趋势 |
6.3.1 拓宽原材料供应, 改进制造工艺, 降低成本, 提高石墨制品质量 |
6.3.2 发展新型核石墨 |
6.3.3 石墨辐照损伤数据库和计算模型的建立 |
6.3.4 制定核石墨的设计标准 |
6.3.5 多学科交叉, 促进核石墨研究和发展工作 |
四、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六讲)(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微晶石墨的浸润性及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D]. 李宽. 清华大学, 2016(05)
- [2]低密度高强度炭材料的制备研究[D]. 王双. 湖南大学, 2015(03)
- [3]核石墨用黏结剂煤沥青的改性研究[D]. 史武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高密度石墨增密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 狄成瑞. 山东大学, 2012(02)
- [5]用天然微晶石墨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D]. 王宁. 清华大学, 2011(01)
- [6]氧碘化学激光器尾气处理及设备设计[D]. 刘颜召. 北京化工大学, 2008(04)
- [7]无粘结剂炭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 肖勇. 湖南大学, 2007(01)
- [8]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六讲)[J]. 徐世江. 炭素技术,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