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检测管垢

红外检测管垢

一、红外线检测管道水垢(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华[1](2021)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分析》文中指出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汽车运行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汽车的整体性能。本文通过概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深入分析该系统常见的故障,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这个系统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技术,以此保证汽车出行的安全。

Yvette[2](2021)在《2021“中国国际消费电子Leader创新奖”企业组获奖作品选集》文中研究表明9月24日,"2021中国国际消费电子Leader创新奖"颁奖仪式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征集共收到来自全国64所高校、多家企业及个人的投稿作品二百余件。经专家评委评审,共评选出51件入围作品。最终,企业组和高校组各5个奖项。"中国国际消费电子Leader创新奖"由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简称"电博会")、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简称"软博会")组委会联合《设计》杂志、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硬创互联共同举办,

闫孝姮,光思辰,胡宇,陈伟华[3](2021)在《换流阀冷却系统均压电极结垢超声导波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换流阀冷却系统中均压电极结垢检测是直流输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当前人工筛查的检测方法,有较大的盲目性且易造成系统漏水等故障。因此提出基于超声导波回波特性的在线结垢检测方法。选取频散小、传输距离长的L(0,2)模态导波作为激励信号,将电极结垢视为多孔介质并计算其特征参数,构建了流-固-声多物理场作用下的均压电极结垢检测模型,确定了最佳超声激励频率并仿真研究了0.2~1.0 mm厚度水垢对声波信号的反射与吸收特征,分析了L(0,2)模态导波与水垢交互过程中的模态转换过程,进而搭建实验系统,开展了水垢厚度为0.1~0.8 mm的实验验证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0,2)超声导波回波特性的在线结垢检测精度达0.1 mm,为换流阀均压电极结垢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吴德权[4](2020)在《微纳多孔铝基超滑涂层制备及其防护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超滑涂层/表面(Lubricant Infused Surface,LIS)是一种新型的防护技术,它模仿猪笼草捕食囊内壁,通过在微纳多孔结构中灌注低表面能润滑液,形成光滑疏液膜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防覆冰、防环境介质附着等性能。然而,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由于LIS中润滑液的流动性、涂层设计或制备缺陷,以及恶劣环境的长期作用等因素,润滑油层容易流失,导致基底受到腐蚀介质侵蚀,微生物附着,冰霜形核等威胁。为了增强LIS的防护作用、延长其寿命,本研究以微纳多孔铝为基底,研究了系列灌注材料,包括液相、固相、固液混合相、固/液转化相等不同体系,并研究配套的灌注工艺,得到一系列新型多功能LIS。探索了 LIS“自修复”、“再填充”、“自分泌”等机制,并研究其在耐腐蚀、防冰、抗菌等方面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真空灌注法,实现了液体矿物润滑油对深孔(50 μm)阳极氧化铝(Anodized Aluminum Oxide,AAO)纳米孔道的填充。深孔灌注超滑涂层(LIDN)相比于浅孔LIS具有更持久的耐腐蚀性能、机械稳定性能。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阐释了 LIDN自修复机制,动电位极化曲线(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PDP)评价了自修复效果。摩擦实验表明,LIDN具有低摩擦系数(0.12),且在30 min反复摩擦过程中,电位稳定,表面依然完好。结果表明,厚AAO多孔层及储存在纳米孔道内充足的润滑油,共同赋予了 LIDN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EIS)测试结果表明,LIDN相对于浅孔LIS,低频区阻抗模值(|Z|0.01Hz)在85天浸泡过程中稳定保持在4×108 Ω·Cm2,耐腐蚀性良好。通过Cryo-SEM观察及EIS定量分析LIDN在1 M NaCl溶液中长达210天的浸泡过程,其失效过程可以分为表层油膜匀速流失阶段与孔内润滑油缓慢流失阶段。2、在液态硅油基础上,通过添加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制备得到磁流体,灌注于AAO中,得到的磁流体灌注超滑涂层(Ferrofluid Infused Surface,FIS)。该涂层通过独特的动态防护性能及再填充功能,以增强耐蚀防护性能及稳定性。在磁场作用下,FIS表层油膜可以动态组合,控制液滴粘附与滑动。EIS研究发现,磁场下FIS在1 M NaCI溶液中浸泡80天过程中Bode图低频(0.01 Hz)及高频区(103-104 Hz)阻抗模值-频率曲线几乎重合,表明磁场可以有效增强纳米孔道锁油能力。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表明,FIS孔内润滑油流失后,可以通过磁场引导磁流体重新填充。PDP研究证实,填充修复后的FIS腐蚀电流密度迅速降低,防护性能恢复至初始状态(1.02X 10-9 A·Cm2)。基于有限元模拟分析及微生物附着实验表明,失效后的FIS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孔内剩余润滑油可以在纳米孔道内重新聚集形成动态表面,有效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附着。3、进一步,通过将聚二甲基硅氧烷、Fe3O4纳米颗粒加入润滑油,制备磁响应油凝胶填充超滑表面(Magnetic Lubricating-gel Filled Surface,MLFS)。孔内凝胶呈微纳多层级孔隙结构,孔隙分布规律为底部孔大,上部孔逐渐小而多。该结构使储油空间最大化,又减少了磁响应振动过程中油的流失。EIS研究表明,凝胶体系的超滑涂层在1 M NaCl溶液中浸泡120天后低频阻抗模值保持109 Ω·cm2,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在交变磁场作用下,MLFS孔内油凝胶振动,挤压油囊分泌润滑油,及时补充涂层表面流失的润滑油膜,促使粘附液滴滑移,进一步增强防护性能。自分泌的润滑油,使得失效涂层抗霜抗冰性能得到提高,冰附着力由37.8 kPa下降至4.1 kPa。MLFS物理振动冲击及润滑油分泌二者协同作用,可使己经形核附着的冰块去除。4、超滑涂层液态油膜依然存在失效风险,通过将低熔点可可油与Fe3O4纳米颗粒混合,灌入多孔AAO基底,制得可固/液转换的超滑涂层(Nanoparticles&Lubricate Inftused Surface,NP-LIS),兼顾了固体润滑油的稳定性与液体润滑油的流动性。EIS研究表明,固态NP-LIS在1 M NaCl溶液中浸泡120天仍然具有优异的屏蔽性。红外线照射后,固态表面温度从-10℃上升至约45℃,融化而成的液态油层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122°,滑动角4.8°)及自修复性能。反复磨损-加热修复测试及水流冲刷测试中,液滴在修复后的NP-LIS表面接触角和滑动角保持稳定。固态NP-LIS同时具有优异的防覆冰功能,红外照射涂层表面融化后,冰附着力降低至0.32 kPa。光热效应及润滑效应两者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 NP-LIS除霜除冰性能。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善超滑涂层微纳结构,将单一的液态润滑油体系逐渐转变为固液混合、固液转换体系可以进一步增强涂层稳定性。通过添加环境响应材料可以精准可控修复超滑涂层失效,并增强超滑涂层的防护功能。

邹凯然[5](2020)在《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锅炉作为消耗燃料向外输出热能的密闭设备,在发电、传热、供汽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为防止腐蚀造成的严重事故,要求锅炉运行环境的pH在保持10以上,这使得锅炉,尤其是热水锅炉(进水和补水管控不严)在运行过程中传热面易产生结垢问题,垢层在传热面上沉积会降低传热效率,极大增加锅炉能耗。因此,评价锅炉结垢程度和开发性能优异的锅炉阻垢剂对锅炉的安全、节能、保护环境及确保工业设备维持高效稳定的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锅炉结垢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垢重法和垢层测厚法,测量过程都需要锅炉停炉所以无法实现对锅炉结垢程度的实时测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参考用于测量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设备结垢程度的污垢热阻原理,建立了一种通过测量传热界面的污垢热阻,进而实时评价锅炉结垢程度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的锅炉模拟传热装置,建立传热模型并用污垢热阻法测量不同水质下传热过程中污垢的沉积。结果表明:模拟装置加热器传热面上的污垢热阻随控温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垢行为最终达到沉积-脱附平衡,经计算此时的污垢热阻为7.24=10-3m2·K/W。这之后污垢热阻处于上升下降的往复循环,不在有大幅度的上升。然而根据锅炉标准要求,当污垢热阻超过8.4=104m2·K/W时,则说明锅炉结垢严重,已达清洗要求。由此可见该模拟装置能很好模拟锅炉结垢过程,且污垢热阻法适用于锅炉结垢的评价。为验证污垢热阻法在实际锅炉体系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小型电加热锅炉的实际运行,通过测量加热管壁温变化来监测其结垢行为。绘制了不同温度下污垢热阻随温度升高和降低的变化曲线,以评价不同实验条件下(pH值、硬度)污垢热阻的变化。结果表明,拟合曲线能较好地表征污垢沉积随加热时间的变化且与模拟装置的监测结果一致,当水质pH维持在10左右时,促进锅炉结垢。污垢热阻法相对于传统的锅炉结垢测量方法具有无侵入性、操作简单和可实时测量等优点。为解决当锅炉给水pH>10所导致的锅炉结垢问题,通常需要加入阻垢剂,利用阻垢剂的螯合、分散作用减缓垢层的沉积形成。聚环氧琥珀酸(PESA)及其衍生物以其无毒无害、绿色可降解和优异的阻垢性能得以在锅炉阻垢方面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以L-胱氨酸改性PESA,合成一种新型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L-Cystine-PESA),表征了新型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探究了L-Cystine-PESA的阻垢性能、分散性能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L-Cystine-PESA的用量为12mg/L时阻碳酸钙垢率可达96.85%、阻磷酸钙垢率可达86.67%,均较商品级PESA有所提高;且分散氧化铁性能较PESA提高了近20%。将L-胱氨酸与牛磺酸作改性剂将氨基酸和磺酸基结构引入聚环氧琥珀酸的分子链中合成了三元共聚阻垢剂(LC-T-PESA),当PESA:L-胱氨酸:牛磺酸的质量比为8:1:1时合成产物的阻垢性能最佳,LC-T-PESA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阻碳酸钙垢率可达96.98%,阻磷酸钙垢性能也明显改善。用污垢热阻法对合成的L-Cystine-PESA和LC-T-PESA用模拟装置进行污垢热阻实验,在用量为10mg/L时阻垢率分别为58.30%和68.75%。测定的阻垢率与碳酸钙沉积法测得的相比要低30%左右,这是因为污垢热阻法的实验时间更长且随时间的推移实验体系的成垢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结果表明污垢热阻法可用于评价锅炉阻垢剂阻垢性能的优劣,且实验过程和装置设计相较于传统的碳酸钙沉积法更符合锅炉的结垢行为,理论上对锅炉的阻垢剂性能测评更具参考价值。

刘莹[6](2020)在《供热管网故障评价与预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对供热管网系统的故障评价与预警机制进行研究。现如今,供热管网系统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广泛,这就导致故障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就需要建立供热管网系统的预警机制,对供热管网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本文先建立供热管网系统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和故障专家数据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供热管网系统的故障评价方法和分级标准,最终建立供热管网系统的故障预警体系。(1)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献,论文等,建立供热管网系统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和故障专家数据库。供热管网的基本信息数据库主要是为了存储供热管网中的设备基本信息和热网运行过程中的基本运行信息。故障专家数据库主要存储供热管网系统中不同的故障类型,故障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办法。(2)利用MATLAB编程软件对供热管网系统的枝状管网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热网在堵塞和泄漏故障状态下节点,压力,流量,扬程等的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故障诊断的主要内容和故障诊断方法。(3)提出供热管网系统不同分级标准下的分级方法,将供热管网系统的故障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微故障,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并针对不同的故障分级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4)建立供热管网系统的预警机制,主要包括预警机制的主要特点,内容功能特点和预警机制的主要流程,供热管网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预警系统和预控系统两大部分,预警系统包括信息收集,识别;预警分析,评估和发布六部分;预控系统主要包括故障的组织准备,参数的日常监测,故障完善处理三部分。

陈博[7](2017)在《贯流蒸汽锅炉用水硬度试剂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进步,对于工业锅炉的使用量每年都在增加。在工业锅炉的长期使用中,Ca2+、Mg2+两种离子会以碳酸盐的形式附着在锅炉壁上,从而形成"水垢"。在贯流蒸汽锅炉进水前,需要进行离子交换,滤除Ca2+、Mg2+这两种离子,但离子交换器是有时效性的,因此需要实时检测蒸汽锅里进水的水硬度。如果进水的硬度一直过高,在锅炉内壁以及管道内壁上会容易形成水垢,严重影响整个锅炉系统使用的效率,严重时会引起爆炸,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工业锅炉用水中,对Ca2+、Mg2+这两种离子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开发一种可以实时检测蒸汽锅炉进水硬度的全自动的水硬度检测仪,本学位论文研究并设计一种可以用试剂在线检测贯流锅炉用水硬度并且可在线查询检测结果的检测系统。首先,本学位论文研究的系统通过微控制器可自动进水样、滴加化学试剂并可通过传感器判断搅拌池中是否有试剂滴加。系统可自动进行电磁搅拌,利用TCS230颜色传感器进行水体颜色的判断,根据颜色的不同从而判断出水体硬度是否合格,完成水硬度检测。本系统还通过工业串口屏设计了人机交互操作界面,操作方便。整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代替人工检测。其次,设计了颜色信号检测电路、微型蠕动泵驱动电路、电磁线圈驱动电路、报警电路、通信串口电路和电源电路。此外还通过数字滤波的算法,对颜色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对TCS230颜色传感器输出的各个颜色分量的方波数计数精确,达到了满意的控制效果,满足本系统的需求。最后,本文通过进行水硬度不同检测方法的对照实验以及系统试剂混合搅拌池的搅拌-清洗实验,验证水硬度试剂在线检测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本系统采用的化学试剂颜色判断法对水体硬度判断结果准确,试剂混合搅拌池的清洗时长约15s;试剂混合的搅拌时长约5s,时间误差范围±1s之内,满足了水硬度试剂检测系统的性能要求。

陈宏艳[8](2012)在《油田集输系统燃气加热炉综合节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热炉是原油集输加热的主要设备,本文针对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出现排烟温度高、燃烧不充分,使加热炉热能损失大、燃烧效率降低的问题,结合第五采油厂各种类型加热炉系统运行工况及特点,摸索出加热炉燃烧器的精细调节技术,开展了电子除垢仪、空穴射流等节能技术的应用试验与探讨,分析了技术的可行性,对节能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节能效果评价,通过从系统效率的影响程度、技术经济角度等方面对加热炉节能技术进行了综合优化,得到了参数精细调节、高频振荡装置、涂敷节能涂料、空气预热装置、电子除垢装置、燃气净化器、除垢药剂、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等节能措施的优先次序。确定了采取高频振荡装置、空气预热装置、燃气净化装置及涂敷节能涂料,加强加热炉的精细化参数控制调节的综合节能措施,实现了系统效率提高10.6个百分点、投入产出比达1∶3.74的效果。

王博[9](2010)在《工业循环水高频电磁场阻垢机理和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污垢的存在给换热设备的设计和运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传统的阻垢方法存在二次污染环境、作用效果差、成本高等缺点。而电磁场阻垢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无污染、成本低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基于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高频电磁场阻垢、除垢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其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总结,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设计了一套高频电磁阻垢装置,实现对主要参数进行测量,输出频率在一定范围连续可调的单一频率和扫频信号,通过开关可以转换为正弦波和方波以及三角波,以满足试验研究的要求。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自行设计了一套静态和动态循环管道系统,利用自主研制的电磁场除垢装置,以碳酸钙( CaCO3 )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循环水试验研究。通过对溶液电导率、pH值、Ca 2+浓度等相关理化参数的测量,研究高频电磁场频率对碳酸钙溶解度、结晶速度的影响。并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从微观上观察了CaCO3晶体结构的变化。同时,利用挂片法测量高频电磁场处理前后垢样的质量和形状的变化。研究表明:外加高频交变电磁场作用后, CaCO3的溶解度、结晶速度、晶体结构等都会发生明显变化,而且作用效果随着外加电磁场频率的变化而变化。高频电磁场处理后部分CaCO3晶体结构由原来的方解石变成了文石,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此外,阻垢效果还与输出频率和Ca 2+浓度有关,输出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而Ca 2+浓度不宜超过5mmol/L。最后,我们人工模拟了硬水的动态除垢试验,阻垢率可以达到71%,试验后,无论从重量和外形上都表明电磁场具有有效的除垢作用。

杨进[10](2007)在《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定位中的信号分析及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比如管道腐蚀、地质沉降和城市建设等,城市供水管网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不可避免,若不能及时发现泄漏故障管道和确定管道泄漏位置,将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目前对压力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长输油、输气管道上,研发了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漏点发现和定位方法及仪器系统。由于供水管网与长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在空间分布、构成及工作条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供水管网具有自身特点:1)管网空间分布复杂,主副及更次级管道组成一个复杂的拓扑管网系统,分支多、节点多;2)主副及更次级管道供水负荷不同,因此,在一个管网系统中的管道条件(如管内供水压力、管道材质、管径、管壁厚度、管道间接口形式和管道埋设条件等)复杂多变,主副及更次级管道条件差异较大;3)泄漏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孔、裂纹和管道接口破裂等。因此,通常用于输油或输气管道的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较难在供水管道上应用。目前,基于泄漏声信号处理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在供水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中,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泄漏声信号的传播机理、各种时延估计定位算法优化和泄漏检测仪器系统构建上,对泄漏声信号产生机理、泄漏声信号特征提取及辨识,以及解决我国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定位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做的工作或研究较少,如传统时延估计泄漏定位方法需要准确知道被测管道长度和泄漏声传播速度这两个参数,但在实际应用中,两参数存在较大误差或难以获得,常导致定位不准或错误。针对以上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流体力学和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分析了因泄漏引起的泄漏管段流场,认为因泄漏引起的管内空泡声、湍流声和湍流附面层脉动压力是引起泄漏处管道振动的激励源,分析了管道泄漏条件(开口大小、管内压力等)与空泡声、湍流声和湍流附面层脉动压力间的关系;应用薄壳振动理论研究了在上述激励源下的管道振动特性。进行了泄漏声产生机理实验,验证了管道泄漏条件与泄漏声信号间的关系。2.从泄漏声产生机理出发,分析了管道泄漏处湍流拟序结构与空泡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认为在该机理作用下,泄漏声信号产生过程具有“不可重复”的特征;由于相关函数具有分析时间序列拟序结构的能力,且近似熵从统计的角度区别时间过程的复杂性,因此,提出将信号相关分析和近似熵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泄漏声信号“不可重复”的特征,辨识管道泄漏故障发生;在实际检测现场,由于各种管内和管外固定声源噪声(如阀门噪声、工地施工噪声等)常导致泄漏误判和漏点定位错误,重点分析了管内固定噪声源(阀门噪声和接口噪声)的产生机理和特征,为复杂干扰环境下的泄漏辨识提供理论支持。将提出的泄漏信号特征提取和辨识方法应用于实际供水管道泄漏检测中,在各种管内管外干扰源下,提出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低的漏检和误检率。3.阐述了广义互相关、自适应滤波等时延估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泄漏定位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些传统定位方法在实际泄漏点定位中存在的问题。4.研究了泄漏声信号在以管道、管内流体和管道埋设介质等构成的信道中传播的特征,从而构建了新的泄漏信号传感模型;阐述了盲系统辨识基本原理,由于泄漏声信号传播信道是高阶系统,且信道间存在病态问题,因此,提出采用overlap-save和相关函数配准原理构建代价函数,解决高阶信道估计和信道间的病态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多目标函数进行全局最优化,避免梯度算法收敛陷入局部最小点,对泄漏声信道辨识进行优化。通过高阶信道盲辨识仿真及实际泄漏声传播信道盲辨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5.实际泄漏检测定位环境中,不可避免存在干扰噪声,尤其是各种突发干扰噪声,分析了该类噪声对泄漏声传播信道盲辨识的影响,提出了突发干扰噪声抑制方法;借助泄漏声信道盲辨识,研究了泄漏声传播速度与管道条件间的关系,进而获得一种不依赖声传播速度的泄漏定位方法;通过从辨识的泄漏声传播信道中提取新的定位参数,获得不依赖管道长度的泄漏定位方法。盲系统辨识与传统时延估计泄漏定位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盲系统辨识方法具有高于传统定位方法的应用优势和定位精度。6.应用多功能、高性能的数字混合信号处理器构成实时数据采集、预处理嵌入式系统,实现检测数据的分布采集;以性价比极高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为仪器系统主机,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将泄漏声信号特征提取及辨识方法、盲系统辨识定位方法应用到该技术平台上,软硬件结合,实现了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的各种仪器功能。

二、红外线检测管道水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线检测管道水垢(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
    2.1 冷却液温度异常
    2.2 冷冻液泄露
    2.3 冷却液温度偏低
    2.4 水温报警灯闪烁,功率下降、油耗增大
3 针对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3.1 发动机过热故障检测和维修
    3.2 冷却液温度偏低故障检测与维修
    3.3 节温器故障检测与维修
    3.4 冷却系统漏水故障检测与维修
    3.5 冷却系统腐蚀故障检测与维修
    3.6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养护
        3.6.1 水垢清理
        3.6.2 定期检修循环水泵
4 结语

(2)2021“中国国际消费电子Leader创新奖”企业组获奖作品选集(论文提纲范文)

设计创新奖获奖作品
    冷萃咖啡机
    选送单位:广东顺德柏杉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现代新型智能镂空式筒射灯
    海信电视E8G
    新型裸眼3D智能筒灯
    儿童智能语音生物孵化器
技术创新奖获奖作品
    JSQ31-16FR5BDU1
    雷神911ZERO笔记本
    雷神玄龙无线双模机械键盘KL5087
    Hi-Fi旗舰4K UHD硬盘播放机
    海信激光电视100L9F
    双腔分流“智慧”油烟:CXW-258AT125
科技创新奖获奖作品
    卡萨帝「矿泉水」净水机鉴赏家CRO800-C3U1
    海信电视U7G-Pro
    智能新型多角度光照筒射灯
    全应智能边缘控制器
    澳柯玛S+Pro冰川岩冰箱
    CEH-70PRO5(U1)
    海信电视U9G-Pro
    澳柯玛立式冷冻柜BD-156WG
    雷神银翼显示器
    初品电动清洁刷
趋势创新奖获奖作品
    [KF75/200-LE1-U1]海尔分体零冷水LE1
    TCL智能磁吸系统
    GD71-TY2多点式人体温度筛选仪
    澳柯玛“驭风”燃气灶:JZT-3Z102B
    艾易西空气消毒机
    化妆刷清洗机

(3)换流阀冷却系统均压电极结垢超声导波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充液管道超声导波传播特性
    1.1 充液管道纵向模态理论基础
    1.2 模态转换
2 纵向模态的模态转换现象
    2.1 模态转换特性仿真分析
    2.2 模态转换特性分析
3 实 验
4 结 论

(4)微纳多孔铝基超滑涂层制备及其防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超浸润表面防护机理
    2.2 超滑涂层(LIS)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
        2.2.1 LIS设计原理
        2.2.2 LIS的制备方法
        2.2.3 LIS应用研究
    2.3 LIS失效问题研究现状
        2.3.1 设计制备引起的失效问题
        2.3.2 苛刻环境引起的失效问题
    2.4 新型智能LIS及其发展趋势
        2.4.1 温度响应LIS
        2.4.2 磁响应LIS
3 深孔灌注超滑涂层(LIDN)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制备方法
        3.2.3 表征方法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IDN制备及结构特征
        3.3.2 LIDN表面疏水性
        3.3.3 LIDN自修复机制
        3.3.4 LIDN机械稳定性
        3.3.5 LIDN耐腐蚀性能
        3.3.6 LIDN长期浸泡过程
    3.4 结论
4 磁流体灌注超滑涂层(FIS)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制备方法
        4.2.3 表征方法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IS制备及结构特征
        4.3.2 FIS磁响应动态防粘附行为
        4.3.3 FIS的耐腐蚀性能
        4.3.4 FIS失效后再填充行为
        4.3.5 FIS失效后动态再防护行为
    4.4 结论
5 磁响应油凝胶填充超滑涂层(MLFS)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实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制备方法
        5.2.3 表征方法
        5.2.4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LFS制备及结构特征
        5.3.2 MLFS动态响应行为
        5.3.3 MLFS耐腐蚀性能
        5.3.4 MLFS动态防霜防冰性能
    5.4 结论
6 光响应固态油填充超滑涂层(NP-LI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实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制备方法
        6.2.3 表征方法
        6.2.4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NP-LIS制备及结构特征
        6.3.2 NP-LIS光响应行为
        6.3.3 NP-LIS响应润湿性转变行为
        6.3.4 NP-LIS机械稳定性
        6.3.5 NP-LIS耐腐蚀性能
        6.3.6 NP-LIS除霜除冰性能
    6.4 结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锅炉及锅炉结垢
        1.2.1 锅炉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1.2.2 锅炉水垢的形成、分类及危害
        1.2.3 锅炉结垢测量方法
    1.3 锅炉水处理
        1.3.1 锅炉水处理分类
        1.3.2 锅炉内加药处理
    1.4 水处理剂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1.4.1 阻垢剂的分类
        1.4.2 阻垢机理
    1.5 聚环氧琥珀酸及其衍生物
        1.5.1 聚环氧琥珀酸改性方法
        1.5.2 氨基酸在水处理剂中的应用
        1.5.3 阻垢性能测量方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设备
    2.2 污垢热阻实验
        2.2.1 污垢热阻测评装置污垢热阻动态监测装置
        2.2.2 污垢热阻法
        2.2.3 测评装置的稳定性评价
        2.2.4 阻垢性能的测量
        2.2.5 壁温记录方法
        2.2.6 锅炉实际运行测评
    2.3 L-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
        2.3.1 N-马来酰-L-胱氨酸的合成
        2.3.2 聚L-胱氨酸-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2.4 L-胱氨酸-牛磺酸-环氧琥珀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2.4.1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2.4.2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2.5 PESA衍生物结构及性能测定
        2.5.1 聚合物分子量测定
        2.5.2 聚合物结构表征
        2.5.3 聚合物阻垢率测定
        2.5.4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定
3 污垢热阻法测评锅炉结垢行为及验证
    3.1 动态测评装置的传热模型建立
    3.2 污垢热阻动态测量数据拟合分析
        3.2.1 装置稳定性评价
        3.2.2 结垢趋势监测及可行性分析
        3.2.3 污垢热阻分析
    3.3 锅炉实际运行验证污垢热阻法
        3.3.1 实际运行稳定性评价
        3.3.2 污垢热阻的变化分析
        3.3.3 污垢热阻计算分析
    3.4 小结
4 新型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4.1 L-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
        4.1.0 N-马来酰-L-胱氨酸与L-胱氨酸-PESA的红外表征
        4.1.1 N-马来酰-L-胱氨酸与L-胱氨酸-PESA的核磁表征
        4.1.2 L-胱氨酸-PESA分子量的测定
        4.1.3 L-胱氨酸-PESA的阻垢率
        4.1.4 分散氧化铁性能
        4.1.5 L-胱氨酸-PESA的缓蚀性能
        4.1.6 阻垢机理分析
    4.2 三元水处理药剂的合成与阻垢性能研究
        4.2.1 三元水处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4.2.2 三元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4.2.3 LC-T-PESA的分子量测定
        4.2.4 LC-T-PESA阻垢性能的测定
    4.3 污垢热阻法评价阻垢剂性能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及
附件

(6)供热管网故障评价与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供热系统故障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供热预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
        1.4.2 建立故障专家数据库
        1.4.3 供热管网系统故障的模拟,诊断方法以及评价分级
        1.4.4 供热管网系统故障预警机制的建立
2 供热管网数据库设计研究
    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介绍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2.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2.3.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3.2 供热管网系统的需求分析
        2.3.3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
        2.3.4 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
    2.4 供热管网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2.4.1 热网的基本信息数据库
        2.4.2 热用户的基本信息数据库
    2.5 供热管网故障专家数据库的建立
        2.5.1 供热管网故障专家数据库的建立
        2.5.2 热用户故障专家数据库的建立
    2.6 本章小结
3 MATLAB模拟基本理论分析
    3.1 MATLAB软件的基本介绍
        3.1.1 MATLAB概念介绍
        3.1.2 MATLAB主要特点
    3.2 MATLAB软件编程基础
        3.2.1 M文件编辑器
        3.2.2 MATLAB程序中的变量
        3.2.3 文章中MATLAB的控制流
    3.3 MATLAB软件的图形绘制
    3.4 本章小结
4 供热管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评价
    4.1 故障诊断的内容和办法
    4.2 供热管网系统发生堵塞故障时管网中压力和流量的变化规律
        4.2.1 循环水泵的参数变化情况
        4.2.2 节点的压力变化规律
        4.2.3 管段流量的压力变化规律
        4.2.4 热用户的流量变化规律
        4.2.5 热用户的资用压头变化规律
    4.3 供热管网系统发生泄漏故障时管网中压力和流量的变化规律
        4.3.1 循环水泵的流量变化规律
        4.3.2 节点的压力变化规律
        4.3.3 管段的流量变化规律
        4.3.4 热用户的流量变化规律
    4.4 供热管网的故障诊断流程
        4.4.1 供热管网运行参数推断故障类型
        4.4.2 人工检测方法
        4.4.3 供热管网故障流程分析
    4.5 供热管网的故障评价分级标准
        4.5.1 不同故障的分级标准
    4.6 本章小结
5 供热管网系统预警系统的建立
    5.1 供热管网预警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5.2 供热管网预警系统的内容和功能
        5.2.1 供热管网预警系统的主要内容
        5.2.2 供热管网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
    5.3 供热管网预警系统警情的区间设置
    5.4 供热管网预警系统的流程分析
    5.5 实例分析与验证
        5.5.1 数据库的录入
        5.5.2 供热管网系统的故障诊断过程
        5.5.3 故障的分析过程
        5.5.4 故障的信息发布过程
        5.5.5 故障的后处理过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程序代码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贯流蒸汽锅炉用水硬度试剂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锅炉用水硬度检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和器件介绍
    2.1 引言
    2.2 贯流式蒸汽锅炉
        2.2.1 概述
        2.2.2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2.2.3 水质硬度及危害
        2.2.4 水质软化方法
    2.3 水硬度检测方法
        2.3.1 EDTA络合滴定法
        2.3.2 比色法
        2.3.3 电位滴定法
        2.3.4 分光光度法
    2.4 颜色传感器
        2.4.1 颜色传感器的分类
        2.4.2 RGB颜色传感器——TCS230
    2.5 工业串口屏及微型蠕动泵
        2.5.1 DC48270B043工业串口屏
        2.5.2 工业串口屏的特点
        2.5.3 微型蠕动泵
    2.6 数字滤波算法
        2.6.1 数字滤波法概述
        2.6.2 一阶惯性滤波算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硬度试剂在线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引言
    3.2 水硬度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3.2.1 锅炉整体系统结构
        3.2.2 水硬度检测仪工作原理
        3.2.3 硬件系统组成
    3.3 颜色检测电路
    3.4 执行器驱动电路
        3.4.1 蠕动泵驱动电路
        3.4.2 电磁搅拌驱动电路
    3.5 串口通信电路
        3.5.1 上位机串口通信电路
        3.5.2 人机接口电路
    3.6 红外线收发检测及报警电路
    3.7 系统抗干扰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硬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与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4.2.1 系统主程序
        4.2.2 颜色判别子程序
        4.2.3 数字滤波算法子程序
        4.2.4 试剂进样检测子程序
    4.3 人机交互界面
    4.4 系统性能评价
        4.4.1 颜色检测实验
        4.4.2 搅拌池搅拌-清洗实验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油田集输系统燃气加热炉综合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加热炉发展历程
        1.2.2 加热炉节能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加热炉节能技术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小结
第二章 加热炉节能技术
    2.1 燃气净化装置
    2.2 空气预热装置
    2.3 防垢、除垢装置
        2.3.1 电子除垢仪
        2.3.2 应用空穴射流技术
        2.3.3 高频振荡技术
        2.3.4 除垢药剂
    2.4 涂敷节能涂料
    2.5 小结
第三章 加热炉节能技术现场试验
    3.1 加热炉参数精细调节
    3.2 应用燃气净化装置
    3.3 应用空气预热装置
    3.4 应用防垢、除垢技术
        3.4.1 电子除垢装置
        3.4.2 应用空穴射流技术
        3.4.3 高频振荡技术
        3.4.4 应用除垢药剂
    3.5 涂敷节能涂料
第四章 加热炉综合节能技术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9)工业循环水高频电磁场阻垢机理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污垢形成原因和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化学方法
        1.3.2 物理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高频电磁场阻垢的相关理论
    2.1 污垢的形成过程
        2.1.1 晶核的形成
        2.1.2 晶体生长
        2.1.3 晶体聚集
    2.2 影响污垢形成的因素
    2.3 高频电磁水处理装置的电磁模型
    2.4 频谱分析
    2.5 高频电磁水处理的机理
3 变频水处理装置的设计
    3.1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3.2 信号检测电路
        3.2.1 测量参数的选择
        3.2.2 检测电路的设计
    3.3 高频信号发生电路
        3.3.1 DDS 的基本原理
        3.3.2 DDS 芯片
        3.3.3 滤波模块
    3.4 功率放大部分
    3.5 软件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静态阻垢试验研究
    4.1 静态试验的目的和试验装置
    4.2 试验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4.2.1 电导率的测量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3 不同频率下的阻垢试验研究
    4.4 不同钙离子浓度下的抗垢试验研究
    4.5 电磁场处理后的记忆效应
    4.6 扫描电镜SEM
    4.7 静态试验结果分析
5 动态循环水防垢、除垢的试验研究
    5.1 动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步骤
    5.2 电磁场对溶液相关理化参数的影响
    5.3 利用人工模拟硬水进行的动态除垢试验研究
    5.4 动态试验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定位中的信号分析及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现状
        1.2.2 供水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供水管道泄漏声产生机理及特征研究
    2.1 概述
    2.2 供水管道泄漏主要形式及主要声源
        2.2.1 泄漏主要形式
        2.2.2 管道泄漏处主要声源
    2.3 供水管道泄漏段管内流场
        2.3.1 流体基本方程
        2.3.2 管道泄漏段流场数值模拟
    2.4 泄漏声信号激励源物理特征及与管道泄漏参数间关系
        2.4.1 泄漏处空泡声物理特征
        2.4.2 泄漏处空泡声强度与管道泄漏参数间的关系
        2.4.3 泄漏处湍流声物理特征
        2.4.4 泄漏处湍流声强度与管道泄漏参数间的关系
        2.4.5 泄漏处近壁湍流附面层脉动压力物理特征
        2.4.6 泄漏处湍流附面层脉动压力与管道泄漏参数间的关系
    2.5 泄漏段管道的受激振动
    2.6 管道泄漏声产生机理实验研究
        2.6.1 不同大小泄漏口下的泄漏声信号特征
        2.6.2 不同管内压力下的泄漏声信号特征
        2.6.3 不同材质管道泄漏声信号特征
    2.7 小结
3 供水管道泄漏声信号特征提取及泄漏辨识
    3.1 概述
    3.2 泄漏声信号特征分析
        3.2.1 泄漏声信号湍流特征分析
        3.2.2 泄漏湍流特征自相关函数描述
    3.3 泄漏声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3.4 泄漏声信号在管外噪声源干扰下的辨识
        3.4.1 泄漏声信号在管外噪声源干扰下的辨识基本原理
        3.4.2 泄漏声信号在管外噪声源干扰下的辨识处理结果
    3.5 泄漏声信号在管内噪声源干扰下的辨识
        3.5.1 管内阀门和管道接口噪声产生机理及特征
        3.5.2 管道阀门和管道接口噪声频域特征
        3.5.3 管内噪声源干扰下的泄漏声信号辨识处理结果
    3.6 小结
4 基于时延估计的泄漏定位方法
    4.1 概述
    4.2 时延估计泄漏定位模型
    4.3 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
        4.3.1 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基本原理
        4.3.2 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在泄漏定位中的应用
    4.4 自适应时延估计原理
        4.4.1 维纳滤波和卡尔曼滤波
        4.4.2 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
    4.5 LMS 自适应时延估计及其在漏点定位中的应用
    4.6 时延估计泄漏定位方法性能分析
    4.7 小结
5 泄漏声传播信道盲系统辨识
    5.1 概述
    5.2 泄漏声信号传播特性
        5.2.1 小口径管道及传播距离对泄漏声信号的影响
        5.2.2 大口径管道及传播距离对泄漏声信号的影响
        5.2.3 管道接口对泄漏声信号的影响
    5.3 泄漏声信号传感模型及盲系统辨识基本原理
        5.3.1 泄漏声信号传感模型
        5.3.2 盲系统辨识基本原理
    5.4 基于 OVERLAP-SAVE 和相关函数配准理论的盲系统辨识原理
        5.4.1 采用overlap-save 原理构建代价函数
        5.4.2 采用相关函数配准原理构建代价函数
        5.4.3 代价函数约束条件建立
    5.5 辨识信道的遗传算法优化研究
        5.5.1 遗传算法基本思想及数学基础
        5.5.2 遗传算法在盲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5.6 信道盲辨识仿真实验
    5.7 实际泄漏声信道盲辨识
    5.8 小结
6 基于盲系统辨识的泄漏定位
    6.1 概述
    6.2 突发干扰噪声抑制
        6.2.1 突发干扰噪声对泄漏声信道盲辨识的影响
        6.2.2 采用小波变换抑制突发干扰噪声的自适应方法
    6.3 不依赖泄漏声传播速度的盲系统辨识泄漏定位
        6.3.1 泄漏声信号传播速度理论
        6.3.2 泄漏声信号传播速度与管道条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6.3.3 不依赖泄漏声传播速度的盲系统辨识泄漏定位应用
    6.4 不依赖管道长度的盲系统辨识泄漏定位
        6.4.1 不依赖管道长度的盲系统辨识泄漏定位基本原理
        6.4.2 不依赖管道长度的盲系统辨识泄漏定位应用
    6.5 盲系统辨识定位方法扩展应用
    6.6 小结
7 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定位仪器系统
    7.1 概述
    7.2 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基本构成
    7.3 分布式数据采集单元
    7.4 检测定位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开发
    7.5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红外线检测管道水垢(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分析[J]. 张丽华. 内燃机与配件, 2021(24)
  • [2]2021“中国国际消费电子Leader创新奖”企业组获奖作品选集[J]. Yvette. 设计, 2021(20)
  • [3]换流阀冷却系统均压电极结垢超声导波检测方法研究[J]. 闫孝姮,光思辰,胡宇,陈伟华. 仪器仪表学报, 2021
  • [4]微纳多孔铝基超滑涂层制备及其防护性能研究[D]. 吴德权.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2)
  • [5]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D]. 邹凯然.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供热管网故障评价与预警[D]. 刘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贯流蒸汽锅炉用水硬度试剂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D]. 陈博. 延边大学, 2017(02)
  • [8]油田集输系统燃气加热炉综合节能技术研究[D]. 陈宏艳.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9]工业循环水高频电磁场阻垢机理和试验研究[D]. 王博. 重庆大学, 2010(04)
  • [10]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定位中的信号分析及处理研究[D]. 杨进. 重庆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红外检测管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