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徐正余,赵敬平,吴兆龙[1](1985)在《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文中指出关于沉积盆地的分类按照形成机制分拗陷型和断陷型两类。在这两类盆地中,以断陷型盆地比较常见。断陷型盆地还可依据应力性质进一步划分为张性盆地和压性盆地两种。一、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的发育特征 1.分布规律
徐正余,赵敬平,吴兆龙[2](1983)在《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文中提出关于沉积盆地的分类按照形成机制分拗陷型和断陷型两类。在这两类盆地中,以断陷型盆地比较常见。断陷型盆地还可依据应力性质进一步划分为张性盆地和压性盆地两种。一、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的发育特征 1.分布规律
孙涛[3](2013)在《西藏伦坡拉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及岩性圏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地区作为世界上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潜在的、面积巨大的油气勘探领域。近年来,青藏地区油气勘探在我国能源战略接替基地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青藏地区发育众多的、大小不等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目前已证实伦坡拉、尼玛、洞错、沱沱河等盆地具有成油条件。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唯一获得油气突破的含油气盆地。本文立足于伦坡拉盆地油气勘探实践,在对盆地构造格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对层序结构和沉积体系分布及其演化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沉积砂体的分布和预测模式,同时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勘探成果及所揭示的油气藏分布规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对下一步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以层序地层学最新进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伦坡拉盆地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岩心以及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研究,依据层序界面特征,将古近系地层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总结了该区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以及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确定研究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流相、湖底扇和湖泊沉积等5种沉积体系。系统研究了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规律,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式,直观地再现沉积演变过程。论文系统分析了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确定伦坡拉盆地经历了初始断陷期、断陷扩张期、断陷萎缩期和隆升改造期演化过程。伦坡拉盆地发育压扭性和张扭性两种性质的断裂,其中压扭性断裂主要发育于盆地北缘,其次为南缘,呈北西西向延伸,断面北倾或南倾,他们是盆地后期改造过程中的新生断裂或由成盆期正断层反转而成;张扭性断裂主要见于盆地南缘和盆地内部,由北西西和北东东两组走向,断面北倾或西倾为主,他们可能在成盆期就已存在,由于断裂分割,伦坡拉盆地总体表现为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块)的“哑铃状”构造面貌,盆地自东向西逐渐加深。综合分析生储盖等石油地质条件,总结油气富集规律,划分了3个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预测了岩性圈闭的有利区带。指出中央坳陷带的蒋日阿错至东部的江加错及N-4井和L-5井之间地区是扇三角洲前缘相发育的地区,以及盆地西部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的地区最有可能发育浊积岩相,应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刘一茗[4](2019)在《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是在燕山褶皱期海相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经历了断陷、拗陷及构造隆升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后期的构造隆升对盆地原生油气藏有着强烈的调整改造作用。伦坡拉盆地的勘探程度较低,实际资料和理论认识也比较少,但作为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不管是勘探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伦坡拉盆地实际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料状况,充分利用研究区现有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并吸纳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勘探最新进展,补充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及相关测试分析工作,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点(钻井)-线(剖面)-面(平面)相结合,系统分析评价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储层、保存及温压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定量、动态刻画其油气生排运聚过程,并探讨油气藏的调整改造过程,最后在典型油藏对比解剖的基础上,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成藏主控因素,进而预测盆地有利油气成藏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油气地质成藏条件伦坡拉盆地以始新统牛堡组为主要烃源岩,且有机质丰度在不同凹陷不同层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横向上,各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总体上有“西高东低、北高于南”的特征,好烃源岩(TOC>0.8%)主要发育于盆地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元素分析法、显微组分分析法、岩石热解分析法和氯仿沥青“A”族组成判别法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1型为主,I型次之。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揭示,牛堡组二段烃源岩现今大多处于中成熟阶段(0.7%<Ro<1.3%),牛堡组三段烃源岩则多处于低成熟阶段(0.5%<Ro<0.7%)。油源对比证实,储集于牛堡组二段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烃源岩,属自生自储型,而储集于牛堡组三段的原油部分来源于牛堡组二段,部分来源于其自身,既有自生自储型,也有下生上储型。伦坡拉盆地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底扇等储集体,岩性以砂砾岩、细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及白云岩等为主,其储集物性多呈低孔低渗的特征,且不同凹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东部爬错凹陷以牛堡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物性最好,而中部江加错凹陷牛堡组二段下亚段储集物性最好。伦坡拉盆地发育牛堡组二段、牛堡组三段、丁青湖组二段及丁青湖组三段四套泥质岩盖层,其中以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和牛堡组三段下亚段盖层最为重要,其单层泥岩厚度最大可达600m,泥地比最高达0.9,排替压力最高达13MPa,具有较强的区域封盖能力,为油气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封盖条件。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地层水型以NaHCO3型为主,pH值普遍高于7,Ca2+与Mg2+成正相关关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反映该区地层水处于积极交替带内,多为开启的、氧化-弱氧化水文地质环境,油气保存条件多为较差-差级别。伦坡拉盆地受晚期断裂改造强烈,中东部发育大量张扭性质的调节断层,对原生油气藏起调整改造作用,西部则多为“通天”类型的大断裂,对原生油气藏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2.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地层对比法恢复的牛堡组顶界面剥蚀量在平面上表现为中部剥蚀量小,南北剥蚀量大,且北部大于南部的特征;应用地层对比法估算的丁青湖组顶界面剥蚀厚度在盆地西部约600m,东部约300m。伦坡拉盆地单井埋藏史曲线呈“两段式”,断陷期的总沉降速率及构造沉降速率明显高于坳陷期及调整改造期。伦坡拉盆地具有较高的古、今地温梯度,属于典型的“热盆”,受牛堡组沉积末期和丁青湖组沉积末期两次地壳抬升的影响,盆地地温场经历两期“升温-降温”演化过程。不同凹陷烃源岩热成熟史存在较大差异,蒋日阿错凹陷牛堡组一段和牛堡组二段下亚段烃源岩进入生油及生气门限的时间均早于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中-高成熟阶段(Ro=0.7%-2.0%),而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及以上层系烃源岩则表现为中东部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进入生油门限的时间早于西部蒋日阿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低成熟阶段(Ro=0.5%-0.7%)。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同一层段烃源岩开始生排油的时间早于生排气时间,且生排油率大于生排气率,但排气效率高于排油效率,排气效率多高于50%,而排油效率则多小于50%;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深部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早于浅部烃源岩,生排油气率也相对较大;牛堡组二段中亚段及其以上烃源岩层段至今尚无规模天然气的生成与排出。伦坡拉盆地主成藏期的压力和流体势平面分布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古压力在平面上呈现为“中部高两侧低”,古流体势在平面上呈现为“中南部高,西北及东部低”。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烃源岩热成熟度以及封盖能力分布对油气二次运移路径和圈闭预测的结果揭示,盆地中央凹陷带的岩性圈闭是原生气藏的有利聚集区。显微岩相学观察揭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储层发育盐水、含烃盐水及烃类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并主要呈线状、带状分布在石英微裂隙和方解石胶结物中。烃类包裹体的荧光颜色丰富,具蓝白色、蓝色、黄色及橙黄色等,定性指示不同成熟度原油的多期充注;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主峰波长存在495nm与540nm两个峰值,定量揭示盆地牛堡组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基于与烃类包裹体相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地层埋藏史图上的投点结果,确定出伦坡盆地牛堡组储层两期油气充注的时间分别为距今30-27Ma与23-21Ma,并以第二期为主。伦坡拉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地层褶皱、抬升剥蚀及地层切割作用强烈,原生油气藏形成后普遍经历了物理调整改造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大多遭受了生物降解、水洗、氧化等化学调整与改造作用,导致其原油轻质组分减小,重质组分增加,密度变大,黏度增高,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稠油藏。3.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伦坡拉盆地目前已发现的8个油藏中有7个为稠油藏,1个为轻质油藏,且现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凹陷带的断裂发育区,并具纵向分布层位多,横向运移距离长,油藏调整改造活跃的特点。基于典型油藏精细解剖,可将伦坡拉盆地油藏的成藏模式划归为“晚期破坏型”与“晚期保存型”两大类。其中,“晚期破坏型”多形成稠油藏,如红星梁稠油藏(早期超压-断层联合封闭晚期断层破坏型)、红山头稠油藏(近源断层垂向输导晚期断层破坏型)及长山古油藏(中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抬升破坏型),而“晚期保存型”则形成常规油藏,如罗马迪库油藏(远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保存型)。综合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成藏动力学过程重建及典型油藏精细解剖等成果,提出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受烃源、储层和保存“三元”复合控制,并进而将伦坡拉盆地的勘探区带按成藏条件评价划分为I、II、III三类,其中I类区带2个,包括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凹陷及爬错凹陷,其成藏条件最为优越;II类区带2个,为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达玉山逆掩推覆带及以岩性圈闭为主的江加错凹陷;III类区带3个,包括以构造圈闭为主的鄂加卒逆冲褶皱带与伦坡日-长山褶皱隆起带及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南冲断褶皱带,其成藏条件相对较差。
杜开元[5](2014)在《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文中认为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高原中部,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是一个发育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上的具有走滑特征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同时该盆地也是西藏地区发育为数众多的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已知油气地质条件较好,勘探程度最高,并已获得工业油气流的一个盆地。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研究以丁青湖组油页岩为重点,综合分析了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特征。但对于盆地上部丁青湖组油气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存在不同认识,论文以丁青湖组沉积和油气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取得如下认识:1、进一步明确了盆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证实了盆地共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两个演化阶段,对应着牛堡组和丁青湖组地层沉积时期。研究表明丁青湖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页岩及油页岩是盆地主要的烃源岩。2、对丁青湖组烃源岩综合分析得出丁青湖组一段烃源岩为较好烃源岩,是丁青湖组的主力烃源岩,丁二、丁三段为较差-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型-Ⅱ1型;有机质成熟度较低,丁一段烃源岩大多处于低成熟阶段,丁二、丁三段处于未成熟阶段。丁青湖组烃源岩分布面积约426平方公里,厚约200米。3、丁青湖组油页岩主要在爬爬、伦坡日和蒋日阿错地区出露,综合分析认为油页岩的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矿物,油页岩具高含油率、高灰分和低全硫含量的特征。油页岩主要为好-极好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基本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环境中。油页岩有机质来源较复杂,既包含陆生高等植物也包含水生浮游生物。沉积环境为强还原和高盐度环境。通过对伦坡日丁青湖组剖面分析得出油页岩分布面积为374平方公里,厚度为69.5米。4、利用有机碳法和体积法分别评价丁青湖组的油气资源和油页岩资源,经查,丁青湖组油气资源量为0.1134×108吨和2.268×108亿立方米。油页岩和页岩油资源量为675.8×108吨和48.59×108吨。
赵文津,刘葵,蒋忠惕,吴珍汉,赵逊,史大年,熊嘉育,J.Mechie,L.Brown,T.Hearn,J.R.Guo,Seth S.Haines[6](2004)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深部地球物理结构给出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跨越缝合带的综合地球物理和地质调查研究,查明了地质上推测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深部结构和构造,提出了下述观点现有资料尚不足以证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严格意义上的缝合带,而趋向表明是一个老的弧后拉张区,在后来的印度大陆与拉萨地块碰撞挤压过程中,先是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纪地层,仅在20Ma(?)以来才转变成挤压体制,形成多条逆冲断裂;纳木错-申扎逆冲的蛇绿岩片带代表着侏罗纪洋的主要缝合带位置,在其闭合过程中洋壳与陆壳一起向北发生俯冲,并形成班戈岩带所代表的岩浆弧,在岩浆弧后出现了拉张区;下地壳向北挤压增厚,物理性质不同的上、下地壳之间相互运动而形成了一条缓倾的剪切片理化带,南北长达300km,命名为主羌塘逆冲断裂带(MQT);并使班戈岩片整体向南逆推上去,致使地壳分层增厚;在拉张期伦坡拉小地块向下运动,20Ma以后转变成压缩体制后又开始向上逆推,再加上后期的剥蚀,致使班戈深成岩体出露于地表;唐古拉山、各拉丹冬等年轻的火山岩浆带与地表显示的构造活动无直接关系,推测应是地壳深层作用引起的构造岩浆活动的显示。
何治亮,刘继顺[7](1996)在《青藏高原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查方向》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构造沉积域东段,晚元古代以来,先后经历了元古洋、古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印度洋四大演化阶段,导致了不同构造部位多成盆期和多种原型盆地的复合与叠置,构成多个潜在的含油气领域。上新世以来,强烈的挤压作用和复杂的变盆改造使高原内部油气保存与成藏条件更为复杂,保存与散失、有效与无效成藏,以及寻找相对稳定的构造区块成为评价的关键。以伦坡拉第三纪陆相盆地和羌塘中生代海相残余盆地为代表,构成了青藏高原两大油气勘探领域。
马鹏飞,王立成,冉波[8](2013)在《青藏高原中部新生代伦坡拉盆地沉降史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间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上。伦坡拉盆地及缝合带上其他陆相盆地的形成反映了班怒带缝合之后的再活化过程。盆地内部主要沉积了始新世-中新世牛堡组与丁青湖组两套地层,虽然后期的风化剥蚀和地表第四纪覆盖对获取野外露头资料造成了一定影响,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钻井勘探为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和沉积盆地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重建伦坡拉盆地的沉降史,本文对盆地中11条钻井剖面和1条实测剖面进行了回剥分析。沉降曲线显示盆地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沉降阶段和一个缓慢抬升阶段。初始的快速沉降开始于始新世,在区域伸展作用下上地壳破裂形成半地堑型盆地,并开始在滨浅湖环境中沉积牛堡组地层。这一过程中伴有左行走滑。渐新世早期,受构造活动之后热量传导的影响,前期快速沉降被缓慢热沉降取代,沉降中心向北东方向迁移,并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下沉积丁青湖组地层。与此同时印度板块不断向北俯冲,在挤压作用下热沉降逐渐减弱并提前结束。中新世波尔多阶基底开始构造抬升,盆地不断发生挤压变形,并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孔锐[9](2012)在《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在世界各国的推动,能源需求不断上涨,油气资源的供给就成为世界各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围绕着油气资源获得的国家行为不断地增多,由此而引发的国家间摩擦、战争等也在不断升级。世界不安定的根源就在于获得资源。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不可避免遇到油气资源的供给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近30年来的油气资源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平衡情况。尤其对打破自给自足供应状态以来的近17年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虽然中国的石油自给自足供给平衡已完全打破,但是天然气能源资源还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不过已出现失衡的苗头。中国的石油资源供给平衡表现石油资源储备量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生产需求增长速度,而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又赶不上消费需求量的增长。明显显示,石油依赖进口来达到平衡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和回归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近5年至10年的石油储备、生产、消费和进口量分别进行了相关预测,推测到2015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储量乐观估计分别为130亿吨、212亿吨,悲观估计2014年达到最高值为17.96亿吨,以后将下降;中国石油生产量将分别为2.20亿吨和2.43亿吨;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5.6亿吨和7.7亿吨左右;因此弥补国内供需不足的石油进口量将分别为3.4-3.8亿吨、5.0-5.2亿吨。如此大的石油进口量,进口安全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石油供应国数量、进口量比重和价格波动三个方面,对中国过去十年的石油进口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研究中国石油进口安全问题,要从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状态和供应国对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设计了石油进口安全问题研究的思路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近十年来中国进口石油的相关资料,利用熵权法对主要石油供应国的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地数量虽然增多,但是因为进口量比例显示仍然进口地相对集中。而且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在2015年以前,甚至到2020年以前都无法改变超过公认的警戒线水平状态。同时还显示,价格波动所造成的经济风险还无法规避。从供应国安全状态数据显示,中国石油进口安全性要不断地提高,就要尽量寻找储量、生产量大的国家,而且国家政局和周围环境尽可能平静的地区。同时还要注意从其进口的数量占其生产量的比重。保守估计,从其进口的数量占其生产量的比重不要超过20%为最好。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如此之高致使中国战略油气储备工作不可懈怠。根据中国战略油气储备的目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包括储备主体、储备时间、储备形式、储备方法、储备方式等诸多因素及其关系。同时,从历史事件看,战争及社会动荡延续的时间长者可达数年,如伊拉克战争。短者也有近半年。因此,战略油气储备应对危机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这就需要一个更加完整、系统地战略油气储备体系。应对这种长时间的石油危机,储备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可以构建接替状储备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建立矿产地勘查储备基地,利用增加资源型储备形式为石油及其成品油的储备做接替,以此得到接替状的、完整地储备基地系统。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的选址应与目前中国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优势和条件形成互补。应该重点考虑包括石油地质条件、油质条件、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问题。同时,中国的战略油气勘察储备基地的建设应该与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衡想相适应,与国防安全需要相吻合。无论从勘查储备基地选择条件,还是从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中国未来面向世界市场发展走势来看,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包括含油气具有代表性的羌塘盆地、伦坡拉-尼玛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范围。根据目前的条件,应该分两步完成中国战略油气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工程。首先,以条件最好的伦坡拉-尼玛盆地入手。无论是石油地质勘查条件还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态,以及交通状况等都是该基范围里最好的地区。同时,以目前的交通设施为基础,建立起油气储备基地的储备运输公路网,以及供应基地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局部供应网。然后,以伦坡拉-尼玛盆地为出发点,在前期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向西北的羌塘盆地最有利区块延伸建设范围,直到可可西里盆地的含油气最有利地区。形成集储备运输公路网、可再生能源供应局域网为一体的藏北油气勘查储备战略基地。
赵建成[10](2011)在《西藏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南北构造带油气显示丰富,但至今只有藏1产出工业常规原油,主要问题在于对伦坡拉盆地中深层构造特征没有落实清楚,从而构造圈闭的分布规律也难以确定,针对以上问题,本次论文报告主要利用二维偏移地震资料,同时参照二维叠加、三维地震资料对伦坡拉盆地进行构造解释,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构造成图,整体剖析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然后寻找南北构造带中深层次的构造圈闭,优选有利圈闭,提出建议井位。现今伦坡拉盆地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呈“哑铃形”外貌。北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表现为高角度逆冲,出露牛堡组地层或盆地基底;红Fr3断层下盘的原地系统表现为断块或断背斜,埋深高点在1500m左右,属中深层构造,是潜在的构造圈闭分布区;南部冲断隆起带,地层沉积薄,剥蚀严重,逆冲断层下盘保留正断系统,不利于油气保存。中部坳陷带以近南北向正断层蒋Fn10、江Fn5及推覆带前缘红Fr4断层作为边界划分为5个次级构造单元,分别为蒋日阿错凹陷、江加错凹陷、爬错凹陷、红星梁-帕隆腰玛断褶带和牛堡挠曲带。利用地震剖面和构造图在伦坡拉盆地找到圈闭构造29个,按反射层分圈闭个数为110个。牛三底和牛二上亚段圈闭特征明显,埋深高点基本也在1500m以下。典型圈闭构造主要有蒋日阿错凹陷南部的蒋3号、4号构造;江加错凹陷北部的江2、4和6号构造,南部的伦1、2号构造;爬错凹陷南部的罗1、2号构造,南部的长2号构造。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伦坡拉盆地生、储、盖、圈闭、保存条件和成藏演化过程,优选出罗1号构造的牛三底和牛二上底为有利圈闭,闭合度均为140m,闭合面积分别为8.25km2和3.75km2;江6号构造的牛二上底为较有利圈闭,闭合度240m,闭合面积2km2,建议在构造高点部署探井。
二、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3)西藏伦坡拉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及岩性圏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及在岩性圈闭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伦坡拉盆地地质背景 |
2.1 盆地概况 |
2.2 勘探开发历史 |
2.3 地层特征 |
3 伦坡拉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3.1 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3.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4 层序地层格架 |
3.5 小结 |
4 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 |
4.1 断裂特征 |
4.2 构造格局 |
4.3 反射层平面构造特征 |
4.4 剖面构造特征 |
4.5 构造演化 |
4.6 小结 |
5 沉积体系分析与储集砂体展布 |
5.1 主要研究方法 |
5.2 体系域类型归属 |
5.3 沉积相特征及展布 |
5.4 沉积充填演化 |
5.5 有利储油砂体的预测分析 |
5.6 小结 |
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与岩性圈闭预测 |
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分析 |
6.2 成藏动力学分析 |
6.3 岩性圈闭预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认识 |
7.1 主要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成藏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伦坡拉盆地油气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位置及构造区划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青藏高原演化 |
2.2.2 构造边界及邻盆特征 |
2.2.3 伦坡拉盆地构造演化 |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3.1 牛堡组(E2n) |
2.3.2 丁青湖组(E3d) |
第三章 成藏地质条件 |
3.1 烃源条件 |
3.1.1 烃源岩分布 |
3.1.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3 油源对比 |
3.2 储集条件 |
3.2.1 岩石类型 |
3.2.2 沉积环境 |
3.2.3 储层物性 |
3.3 保存条件 |
3.3.1 盖层发育特征 |
3.3.2 水文地质条件 |
3.3.3 断裂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
3.4 温压条件 |
3.4.1 地温条件 |
3.4.2 压力条件 |
第四章 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 |
4.1 构造-沉积演化史 |
4.1.1 剥蚀厚度恢复 |
4.1.2 埋藏史及构造沉降史 |
4.2 热史及热成熟度史 |
4.2.1 热演化史 |
4.2.2 烃源岩热成熟演化史 |
4.3 生排烃史 |
4.3.1 生烃史 |
4.3.2 排烃史 |
4.4 油气充注史 |
4.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4.2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
4.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4.4.4 油气充注时间 |
4.5 油气运聚史 |
4.5.1 油气运移动力 |
4.5.2 油气运聚史 |
4.6 油气调整改造过程 |
4.6.1 现今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
4.6.2 油气藏的物理调整与改造 |
4.6.3 油气藏的化学调整与改造 |
第五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1.1 罗马迪库常规油藏 |
5.1.2 红星梁稠油藏 |
5.1.3 红山头稠油藏 |
5.1.4 长山古油藏 |
5.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成藏区带评价优选 |
5.2.1 烃源岩控藏效应 |
5.2.2 储层控藏效应 |
5.2.3 保存控藏效应 |
5.2.4 有利成藏区带评价 |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伦坡拉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古-始新统牛堡组 |
2.1.2 丁青湖组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格局 |
2.2.2 盆地发展演化 |
2.3 伦坡拉盆地沉积特征及沉积相 |
2.3.1 洪-冲积体系 |
2.3.2 河流沉积体系 |
2.3.3 三角洲沉积体系 |
2.3.4 湖泊沉积体系 |
第3章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特征 |
3.1 伦坡拉盆地烃源岩评价标准 |
3.2 丁青湖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 |
第4章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特征 |
4.1 野外露头特征 |
4.1.1 伦坡日油页岩野外露头特征 |
4.1.2 爬爬及蒋日阿错油页岩野外露头特征 |
4.2 丁青湖组油页岩品质评价 |
4.2.1 含油率分析 |
4.2.2 灰分分析 |
4.2.3 全硫含量分析 |
4.3 油页岩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伦坡拉油页岩的矿物组成 |
4.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有机质丰度 |
4.4.2 有机质类型 |
4.4.3 有机质成熟度 |
4.4.4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资源潜力分析 |
5.1 常规油气资源量评价 |
5.2 油页岩资源量评价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青藏高原中部新生代伦坡拉盆地沉降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 地层年代限制 |
3.3 地层脱压分析 |
3.4 构造沉降计算 |
3.5 剥蚀量分析 |
3.6 数字模拟 |
4 模拟结果 |
5 讨论 |
5.1 沉降中心迁移 |
5.2 沉降机制分析 |
5.3 盆地发展史 |
6 结论 |
(9)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依托项目 |
1.1.1 经济背景 |
1.1.2 油气供给背景 |
1.1.3 依托项目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科学问题及创新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2.1 国外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1 美国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2 日本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3 其它国家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2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2.1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研究 |
2.2.2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立目前概况 |
2.3 问题的提出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2.4.1 战略油气储备的概念 |
2.4.2 战略管理理论 |
2.4.3 市场细分战略管理理论 |
2.4.4 相关预测方法 |
2.4.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分析 |
3.1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与产量平衡状况分析 |
3.1.1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及产量状况概述 |
3.1.2 中国油气储量与生产量平衡特点分析 |
3.2 中国油气市场供应与需求平衡状况分析 |
3.2.1 中国油气需求状况概述 |
3.2.2 中国油气供需变化特点分析 |
3.3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趋势预测 |
3.3.1 预测模型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3.3.2 生产量、消费量灰色预测 |
3.3.3 储量和进口量回归预测 |
3.3.4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预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油气市场国际供应安全状况分析 |
4.1 中国油气国际供应状况概述 |
4.1.1 中国石油进口地状况概述 |
4.1.2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
4.1.3 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变化状况分析 |
4.2 中国油气供应安全评价指标研究与设计 |
4.2.1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2.2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3 中国油气国际供应安全评价及分析 |
4.3.1 中国进口石油安全情况分析 |
4.3.2 供应国对中国进口石油安全影响水平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设计研究 |
5.1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1 战略油气储备概念的界定 |
5.1.2 战略油气储备系统设计原则 |
5.2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框架设计研究 |
5.3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管理问题研究与解决 |
5.3.1 战略油气储备类型研究 |
5.3.2 战略油气储备总量的确定研究 |
5.3.3 战略油气储备比例确定研究 |
5.3.4 战略油气勘查储备基地选择条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藏高原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研究 |
6.1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选择原因分析 |
6.1.1 国家经济发展均衡性需要 |
6.1.2 经济发展利用国际市场的需要 |
6.1.3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
6.1.4 满足了基地建设条件 |
6.2 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状况概述 |
6.2.1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
6.2.2 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及资源状况概述 |
6.2.3 青藏高原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 藏北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1 藏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2 藏北地区油气资源状况概述 |
6.4 青藏高原藏北油气勘察储备基地建立研究 |
6.4.1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的原则 |
6.4.2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战略发展环境分析 |
6.4.3 藏北油气勘查基地发展战略设计 |
6.4.4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管理体系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
(10)西藏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及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成果及认识 |
1.5.1 论文主要成果 |
1.5.2 论文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伦坡拉盆地地层沉积特征 |
2.1.1 新生代盆地中生代基底地层 |
2.1.2 新生代盆充填地层 |
2.2 工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区地质概况 |
第3章 地震资料解释及构造成图 |
3.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3.2 地震解释资料选取 |
3.3 层位标定 |
3.3.1 钻井标定 |
3.3.2 地表标定 |
3.4 构造解释 |
3.4.1 构造解释方案 |
3.4.2 解释中出现的问题 |
3.4.3 解决方案 |
3.4.4 解释闭合情况评价 |
3.5 构造成图 |
3.5.1 速度分析 |
3.5.2 等T_0图编制 |
3.5.3 倾角校正和时深转换 |
3.5.4 井校和构造成图 |
第4章 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 |
4.1 断裂特征 |
4.1.1 断裂总体特征 |
4.1.2 盆地北部主要断裂 |
4.1.3 盆地南部主要断裂 |
4.1.4 盆地内部主要断裂 |
4.1.5 盆地次要断裂 |
4.2 剖面构造特征 |
4.2.1 南北向主测线剖面构造特征 |
4.2.2 LE92_45联络测线剖面特征 |
4.3 平面构造特征 |
4.3.1 丁青湖组底构造 |
4.3.2 牛三底构造 |
4.3.4 牛二底构造 |
4.4 盆地构造格局与区划 |
4.4.1 总体格局 |
4.4.2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4.4.3 典型局部构造特征 |
4.5 伦坡拉盆地演化 |
4.5.1 区域构造演化 |
4.5.2 沉积充填演化 |
4.5.3 构造演化 |
4.5.4 伦坡拉盆地形成机制讨论 |
第5章 有利目标选取 |
5.1 生、储、盖条件 |
5.1.1 烃原岩条件 |
5.1.2 储集岩条件 |
5.1.3 盖层条件 |
5.2 构造圈闭统计及描述 |
5.2.1 蒋日阿错分区 |
5.2.2 江加错北分区 |
5.2.3 伦坡日分区 |
5.2.4 长山分区 |
5.2.5 罗马迪库分区 |
5.3 典型含油气构造分析 |
5.3.1 红星梁含油气构造 |
5.3.4 罗马迪库含油气构造 |
5.4 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
5.5 有利构造圈闭的选取 |
5.5.1 罗马迪库构造有利圈闭 |
5.5.2 红星梁构造有利圈闭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J]. 徐正余,赵敬平,吴兆龙.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2)
- [2]以伦坡拉盆地为例推论青藏高原陆相第三系盆地及其石油地质条件[A]. 徐正余,赵敬平,吴兆龙.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 1983
- [3]西藏伦坡拉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及岩性圏闭研究[D]. 孙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4]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 刘一茗.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5]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D]. 杜开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 [6]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深部地球物理结构给出的启示[J]. 赵文津,刘葵,蒋忠惕,吴珍汉,赵逊,史大年,熊嘉育,J.Mechie,L.Brown,T.Hearn,J.R.Guo,Seth S.Haines. 地质通报, 2004(07)
- [7]青藏高原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查方向[J]. 何治亮,刘继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02)
- [8]青藏高原中部新生代伦坡拉盆地沉降史分析[J]. 马鹏飞,王立成,冉波. 岩石学报, 2013(03)
- [9]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D]. 孔锐.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10]西藏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研究[D]. 赵建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