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旱作腾飞方式探讨

长治市旱作腾飞方式探讨

一、关于长治市旱作农业腾飞途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宇[1](2020)在《城郊区雨水集蓄利用分析 ——以阳曲县河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农业用水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更加严重。降水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因此雨水资源拥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对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山西省阳曲县凌井店乡河村水资源短缺、降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对雨水集蓄并利用于农业进行研究,分析了阳曲县的降水特性;计算了阳曲县凌井店乡河村的集雨潜力;并且以设施番茄为例计算了其不同年型下的作物需水量。目的是为实验区及类似地区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涵养地下水源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指导与理论依据,形成旱区降雨集蓄高效利用模式。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阳曲县年均降水量441.3mm,具备一定的雨水收集潜力。年际间降水量变化频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不明显。通过游程分析中发现该地的旱涝具有持续性,连丰年发生的频率高于连枯年。2006年为一个降水量由少变多的突变年,45年中丰枯变化周期约为11年。(2)5~10月是雨水集蓄的最佳时期。年内降水量的75.9%集中在6~9月,8月降水量最多,且8月中旬在旬降雨量中也最大,为40mm。冬季降水极少,阳曲县的降水呈季节性变化且分配较集中,但不均匀性在逐年减弱。平均每年有68天的降水日,暴雨平均每5年发生一次。(3)试验区大棚用水就所测指标而言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适合农田灌溉。试验区集雨工程偏枯水年(P=75%)的理论潜力为3.64×105m3,可实现潜力为2.29×104m3,现实潜力为1.68×104m3;计算所得沉淀池理论规模为254m3,蓄水池理论容积为8842m3;建立了集雨容积模数为变量的大棚集雨工程的预测模型和查询表,通过查询与计算便能够确定工程的各项设计要素。(4)计算了棚外逐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与棚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棚,二者为三次函数关系:Y=-0.087X3+1.130X2-3.487X+4.606;长系列番茄生育前期、全生育期ET0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生育中期呈现轻微下降的趋势,生育后期呈现轻微上升的趋势。温室番茄奥冠8号的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均大于番茄亿家粉王,产量也多于亿家粉王,但是水分利用率较亿家粉王低。温室覆膜滴灌条件下番茄生育前期、中期、后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34、0.91、0.48。(5)长系列充分灌溉条件下温室番茄生育前期、中期、后期集水满足率分别为0.77、0.66、1,每个大棚至少提前储水11.4m3,也可适当减少生育中期的灌水定额。如果试验区所有集流面收集到的雨水均用于大棚种植,完全可以满足当地设施番茄种植一茬。

郭汉清[2](2015)在《煤基复混肥与菌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消化吸纳多种废弃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提供多种养分,对土壤肥力提高、结构改善和增产增收有一定贡献,因而得到用户青睐。本研究采用挤压造粒工艺,利用不同涉煤产业固体废弃物和多种化学肥料进行复混,自主研发而成养分含量均衡、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煤基复混肥。通过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等方式,分别在复垦区和熟土区进行了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土壤生物性状、作物生长、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以期揭示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机理,并为煤基复混肥各组分调整以及扩大煤基复混肥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全文主要结果如下:(1)以工矿区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研制并生产了Ⅰ型、Ⅱ型和Ⅲ型煤基复混肥。经检测,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GB18877-2009)。三种煤基复混肥的总无机养分分别为28.20%、25.35%、32.27%,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5.71%、19.93%、15.60%;煤基废弃物分别占煤基复混肥总量的28.49%、30.85%、31.54%。煤基复混肥可有效消纳工矿区废弃物并拓宽了工矿区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的途径。(2)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复垦区,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27.78%~72.22%、15.61%~63.90%、23.07%~76.92%、13.80%~47.36%。在N300和N390施肥水平,基质+复混肥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或菌肥+复混肥;土壤全氮含量在三种施肥类型、同一施肥水平间均无显着差异;在N120和N210施肥水平,菌肥+复混肥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含量显着低于单施复混肥或基质+复混肥;在N120和N390施肥水平,单施复混肥土壤全钾含量显着高于菌肥+复混肥。在复垦区,成熟期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较CK分别增加2.04-2.53倍、1.84-2.59倍、29.15%-41.82%。三种施肥类型、同一施肥水平间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无显着差异。菌肥+复混肥在各施肥水平有效磷含量均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和基质+复混肥。在熟土区,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5.74%~18.23%、7.87%~28.53%、14.78%~46.93%、13.41%~27.36%。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在三种施肥类型、同一施肥水平间均无显着差异。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熟土区,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在成熟期可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0.85-1.61倍、0.34-1.27倍、25.82%-46.84%。在成熟期,单施复混肥和菌肥+复混肥碱解氮含量在各个施肥水平间均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基质+复混肥。在各个施肥水平,菌肥+复混肥有效磷含量均高于单施复混肥和基质+复混肥,其中在N120和N390施肥水平有显着差异。成熟期速效钾含量在三种施肥类型、同一施肥水平均无显着差异。(3)在复垦区和熟土区,三种施肥类型条件下,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总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超高量(N390)施肥使土壤PLFA总量下降。菌肥+复混肥土壤PLFA总量在各个生育期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或基质+复混肥。在两个试验区,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各施肥水平均可促进细菌PLFA量增长,且在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超高施肥水平(N390)对细菌活性抑制明显。菌肥+复混肥各施肥水平细菌PLFA量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或基质+复混肥;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对两个试验区土壤真菌PLFA量增长有促进作用。在复垦区,拔节期和灌浆期菌肥+复混肥各施肥水平真菌PLFA量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或基质+复混肥,成熟期则在N300和N390施肥水平菌肥+复混肥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复垦区真菌PLFA量在N210施肥水平达到最大。在熟土区,拔节期和成熟期菌肥+复混肥在N210施肥水平真菌PLFA量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灌浆期菌肥+复混肥在N120施肥水平真菌PLFA量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熟土区真菌PLFA量在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大。土壤PLFA总量、细菌和真菌PLFA量均在灌浆期达到最高,表现为现灌浆期>成熟期>拔节期。土壤微生物受水热资源以及作物生长等因素影响明显。(4)复垦区和熟土区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水平。单施复混肥、菌肥+复混肥、基质+复混肥三种施肥类型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在玉米灌浆期、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总体来看,菌肥+复混肥可使微生物量碳、氮水平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5)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土壤酶活性。复垦区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在成熟期、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蔗糖酶活性在灌浆期、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水平;菌肥+复混肥较单施复混肥、基质+复混肥可以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在熟土区,三种酶活性均在灌浆期、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水平。菌肥+复混肥对提高土壤酶活性作用明显。(6)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玉米株高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因施肥水平有一定差异。复垦区菌肥+复混肥玉米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高于单施复混肥或基质+复混肥,不施肥处理(CK)对玉米株高和干物质积累形成明显胁迫;熟土区玉米株高和干物质积累在各个施肥水平间的差异较小。(7)随施肥水平增加,两个试验区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至N300施肥水平产量达到最高。其中复垦区单施复混肥、菌肥+复混肥、基质+复混肥在N300施肥水平玉米产量分别为5391.15、5957.52、5695.73 kg/hm2,不施肥(CK)处理玉米产量仅为1460.25 kg/hm2.菌肥与复混肥配施玉米产量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熟土区菌肥与复混肥配施在N300施肥水平玉米产量显着高于单施复混肥,但与基质与复混肥配施相比无显着差异。(8)复垦区玉米穗部性状(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均显着低于熟土区。复垦区玉米籽粒油脂含量呈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随施肥量增加呈减少趋势,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的籽粒淀粉含量均在N120施肥水平达到最大。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在N390施肥水平达到最大。熟土区玉米籽粒油脂含量随施肥水平增加而增加,且油脂含量总体较复垦区高。熟土区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与施肥水平高低无一致趋势,且淀粉含量低于复垦区。熟土区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肥量增加无明显趋势性,单施复混肥时,N390施肥水平的玉米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菌肥+复混肥、基质+复混肥两种施肥类型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在N12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9)两个试验区三种不同施肥类型、同一施肥水平对土壤贮水量和玉米生长阶段耗水量无显着影响;同一施肥类型、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具有明显影响。两试验区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在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且呈现为:菌肥+煤基复混肥(N300水平)>基质+煤基复混肥(N300水平)>单施煤基复混肥(N300水平)。(10)三种施肥类型均显着地提高了复垦区玉米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及利用效率,其中菌肥+复混肥在N300和N390施肥水平,氮、磷、钾吸收量及利用率最高。熟土区菌肥+复混肥在N300施肥水平,氮、磷、钾吸收量及利用率最高。复垦区籽粒和秸秆吸收氮、磷、钾量均显着低于熟土区。

黄晓阳[3](2014)在《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任务,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资源节约优先战略等国家战略的部署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科学规划是保障土地整治顺利实施的前提,土地整治分区及整治模式设计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土地整治分区研究多强调主导因素的贡献性、地域界线的完整性和行政管理的便捷性,忽略了地貌特点对农用地整治的影响,针对特定地貌类型土地整治研究较为少见;土地整治模式多注重增加耕地面积,忽略了耕地质量、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因素,影响了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的发挥。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和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的重要区域,其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黄土台塬是黄土高原地势较为平坦、表面较为完整的区域,是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产区。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黄土台塬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成因的分类体系,明确界定了黄土台塬的概念,运用GIS手段提取了黄土台塬的空间信息。系统探讨了黄土台塬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标准和依据,并从自然条件、台塬特征、限制因素3个层面,自上而下、逐级细化对黄土台塬区进行农用地整治三级分区,就各分区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黄土台塬区不同分区的自然条件及农业种植特点,提出适宜4种土地整治模式,并对各类模式的农业发展方向、适宜范围、工程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黄土台塬分布广泛,是黄土高原的重要地貌类型。黄土台塬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宁夏和甘肃5个省(自治区),涉及渭南等131个县(市、区),台塬区总面积约为318.94万公顷,涉及县域面积达2285.06万公顷,分别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5.71%和36.62%。台塬区表面较为平坦、完整,坡度一般在5°以下,水资源相对比较充足,是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产区和人口聚居地。(2)黄土台塬分布不均匀,台塬形态差异较大。以农用地整治为目的,从地貌特征、台塬形态和农业生产限制条件三类因素出发,黄土台塬区可划分为4个宏观地貌一级区、11个形态影响二级区和20个条件限制三级区。东部太行山塬区台塬分布集中、台面破碎;南部汾渭谷盆地黄土台塬区台塬分布集中、台面完整;北部陇东渭北黄土台塬区台塬分布零散、台面破碎;西部陇中宁北黄土塬区台塬分布零散、台面破碎。(3)黄土台塬区农业生产限制因素差异较大,农用地整治难度不一。总体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酸碱不平衡及土壤质地较粗是黄土台塬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普遍问题。豫西丘陵土壤改良区、临汾盆地中部土壤改良区、渭河谷盆地提质区是黄土台塬农用地整治中整治难度较小的区域,应成为近期该区域农用地整治的重点;其它土地整治难度较大的区域,应有选择性的开展土地整治。(4)黄土台塬区不同区域的农用地整治模式和农业发展方向不同。根据黄土台塬区的区域特点,提出了条田引水模式、条田提水模式、梯田蓄水模式和改土修复模式四种农用地整治模式:条田引水模式适宜靠近水源地,地势平坦,热量充足的去区域;条田提水模式适宜地下水丰富且易于利用,地势平坦,热量比较充足的区域;梯田蓄水模式适宜干旱缺水,地块小而零散,热量较低的区域;改土修复模式适宜干旱缺水,坡度较大,热量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王军锋[4](2012)在《年产小米3万吨及产品转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建设部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和晋城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意见》以及我国粮食工程建设方面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及标准等。首先,本报告全面介绍了本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晋城市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和五色土杂粮开发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对在孟匠村建设的小米综合加工项目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研,并充分按照国家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现实背景、主要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建设条件进行了论述;对产品的市场现状、前景、竞争优势和销售策略进行了分析预测;对项目建设规模、规划布局、生产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实施进度、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环境影响、消防措施、节约能源、项目组织管理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和评价,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背景及必要性、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2)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确定销售方案;(3)建设方案及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及风险分析;(5)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6)社会影响评价、综合评价及结论与建议。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654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其附加为152万元;生产期内年税前平均利润8867.5万元,税后平均利润6650.6万元;生产期内年平均上交所得税为2216.9万元,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34.9%,投资回收期2.99年,盈亏平衡点24.4%。各经济指标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极好的盈利能力、较好的偿贷能力,以及极强的抗风险能力,证实了该项目可行性。

温润芳[5](2011)在《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百年来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为个案,以结构化理论为主要理论范式,采用历史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察了近百年来山西编纂与应用乡土教材的基本情况,并对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乡土教材的相关政策、具体内容以及社会各界对乡土教材的态度,通过描述和解释山西乡土教材的产生和演变来探讨乡土教材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充实和丰富乡土教材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对笔者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从清末至今各个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概况;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例如清末的《保德州乡土志》、《平陆县图志歌略》,民国时期的《通俗国文课本》、《农业课本》、《商业课本》、《蚕桑浅说》、《大同县乡土教科书》、《民族革命读本》等乡土教材,新中国的《昔阳县农民识字课本》、《山西省地理》、《吕梁历史》、《吕梁地理》、《吕梁实用技术》、《金太谷》等乡土教材。主要是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将乡土教材的编纂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其内容、语言、体例等方面的风格特点,及其乡土教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乡土教材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历史时期山西乡土教材风格各异,使用对象也不尽相同,这是国家政策、地域文化与乡土教材编写者互动所产生的结果。在研究山西乡土教材产生和演变之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如何认识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影响和制约乡土教材编纂的因素、乡土教材的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虽然有多种认识。但是乡土教材的编纂伴随着乡土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爱乡爱国是乡土教材一直以来不变的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编写人员的变化,乡土教材不断被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复杂性,认识到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与当时的教育政策及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相联系,而且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背后都隐藏着某些认识论假设。对于乡土教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的存在,乡土教材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结合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笔者分析了当今乡土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乡土教材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乡土教材与国民教育的关系;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应该多种多样,注意综合利用乡土中的课程资源。其次,乡土教材的编纂应该体现基础教育的宗旨,传承乡土知识,尊重多元文化。再次,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乡土教材的价值,应该注重乡土教育师资的培养,将乡土教育和师范教育联系起来,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整合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

王里鹏[6](2010)在《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建国初期,是一个经济迅速恢复、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用短短的三年时间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建立了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和秩序,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又开展了“三大改造”运动,直至1956年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山西老区作为在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的贡献的地区,在新中国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经历了阎锡山统治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老区,其内部的经济、土地、产权、政治等各项制度也在发生着变革,而制度的变迁则极大的改变了山西老区的经济状况。尤其是老区的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变迁理论为深刻认识山西老区乃至新中国的制度变迁带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内含着一定的激励机制,整个制度结构在社会与经济间促进探索、实验与创新的程度上将起关键作用。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法律、规章、契约等有形的在国家或组织强力作用下实施的,非正式制度是价值观念、伦理秩序等在社会舆论和社会成员自律的非强力作用下实施的。制度变迁则是制度的替代、转换的过程。土地改革是一场经济变革,是选择变更经济制度以促进技术变迁这一做法的开端,为后来农村的制度创新与变迁铺设了一条新轨道。因为土改时,经济并无明显发展,这种情况下的制度创新就出现了人为强制的色彩,从而难以与既有的制度资源相协调。土改有一个明显的思路就是使拥有较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而其显现出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地权安排上实现了由竞争性地权向替代性地权的转变。加之土地改革是国家进行全国性制度变迁的一场初战,国家要通过给予一般农民土地财产,成功地介入经济领域,并由此找到与农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共鸣点,使一系列后续的制度变迁顺理成章,土地改革只能变成一场国家入主的强制性变迁。合作社是劳动者在合乎国家法律的前提下,遵循合作社原则实现劳动的联合和资本的联合,通过资本的集中运营和劳动的分工协作、采用按劳和按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改善劳动者经济状况的经济组织。而把合作社局限于劳动的联合中是一种认识的误区,是把合作社等同于社会大生产的一个部门,而不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内部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在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任何形式的生产要得以进行都必须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个基本要素结合起来,劳动的联合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的联合为基础。在我国农业集体化后,将财产收为公有,分配制度也陷入平均化,就使公有产权下的合作制度效率低下,最终只能被抛弃。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的经济发展正是伴随着老区一系列的制度变革而发生的,而老区的制度变迁在某种程度上又和新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体的,而国家、政府则在建国初期的制度变迁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虽和全国的情形具有同一性,但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也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从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家的强制作用日趋增强。另一方面制度变迁主要服从于国家工业化目标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而不是初级行为主体与其收益的实现和增加。同时以一种新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去替代旧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并使正式制度安排的创新与新的而不是旧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相适应。进而通过对山西老区与山西新区以及不同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比较,不但可以进一步总结得出山西老区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还可得出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制度变迁是一个互补替代的复杂过程,互补性应成为制度变迁的必备特征之一,因为制度变迁单纯替代的成本较高。全盘替代的制度变迁有着比之互补制度变迁更高的成本,而合作化时期正式制度安排和能降低其费用的非正式制度安排都处于替代性变迁中,其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就必然要大受影响。最后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对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的全新审视,从而最终总结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今天山西老区经济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1949-1956年的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从总体上讲,是一场强制性制度变迁,国家是这一场制度变迁的决策者,国家为了实施工业化战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用政策直接导致了合作制度向公有化的加速转变,而农民的私有财产则被层层剥离,其长期信奉的观念、传统和习惯也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抛弃,而代之以对新建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合作社也日益偏离了兼具公平和效率功能的组织特征,合作社内部已经涌现出的实施机制失去了创新的可能。山西老区的经济制度变迁表明了,制度变迁不能仅局限于农业领域,要实现初级行为主体的潜在收益,即增加收入并进而实现国家的租金和产出最大化目标,就必须改变农业的劣势状态,使农业通过进入流通领域加入市场,使农业和农村通过建立工业以实现对各产业平均利润的分割。这就要求延长农业的生产链条,实现贸工农、产加销的一体化,从横向上扩大规模,以改变劣势,通过交换的扩大以增加收益,建立市场体制并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不仅是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已经证明过的,而且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马文霞[7](2006)在《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设定的要求在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实现的目标。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全面小康能否实现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出后国家农村社会调查总队确定了测评农村全面小康水平的指标,理论界和全国各地随即展开了关于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完善。山西省作为中国的内陆省份,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和东部省份的差距非常明显,针对山西省的自然地理状况研究和探索山西省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方式,对于加快山西省的全面小康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分析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的基础上,对山西省全面小康的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农村全面小康问题提出的意义,全面小康一词涵义的演变以及中国农村现阶段全面小康发展的程度;第二部分分析山西省各地区近五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山西省农村的全面小康水平,总结了近些年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三部分分析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指出其难点和重点仍然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思路,提出了山西省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乡镇企业和服务业,农村城镇化主要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此论点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所在。

武维生[8](2006)在《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2月25日,山西省吕梁市干部工作会议上宣布了郭海亮同志调离吕梁,赴山西省长治市任市委书记。这位曾在吕梁市领导岗位上供职数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原吕梁市市委书记在“十五”期间主导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传统产业新型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区域经济特色化”的发展战略,

郭志利[9](2005)在《小杂粮利用价值及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小杂粮是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以外的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医食同源,属传统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我国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不但小杂粮种类多,而且占有份额大,是世界重要的小杂粮主产国之一。 通过调查、比较研究表明,小杂粮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和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其生产成本低、产品售价高,比较效益明显;品质好、营养独特,产后加工增值显着,市场潜力大,前景看好。本文通过小杂粮与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的成本、效益比较表明,小杂粮生产成本明显偏低,产值较高,纯收入明显高出大宗作物。同时,近年来我国玉米、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相对过剩,市场滞销,而传统的小杂粮比较畅销,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小杂粮出口波浪形向前,并可利用绿色环保优势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可见,小杂粮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显着的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应充分认识和发挥小杂粮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和价格优势,大力推进小杂粮的产业化,使小杂粮尽快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大产业。突破“数量农业”老观念,树立“市场农业、比较优势”新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加工出口为龙头、示范引路,规模种植,系列开发,真正发挥小杂粮产业优势。

唐晨光[10](2001)在《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现代文艺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就是电影的发明,作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木,电影总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切都非常敏感地作出反应。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更在于它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与此同时,电影自身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在继承与超越,借鉴与创新中不断掘进与开拓,在不同民族的比较中更加珍视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并且进而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经历着从思想内容到形式表达的急剧变更。 电影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不管是记录排演的故事还是发生的事件,而纪录电影则主要是记录后者。纪录片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特殊价值,它犹如时代的多棱镜与社会的万花筒,在一系列众多的纪录片所观照出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总可以观察到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总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风云起伏和沧桑变迁。因此,在电影家族中,纪录片是人类文化的一份特殊宝藏。 美国史专家怀特在1989年的《美国历史评论》上曾发表文章提议创立“影视史学”(Historiophygra),试图让历史借助现代传媒重新走向民众,进而达到振兴历史学的目的。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讲述历史,是纪录片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纪录片,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影像中的二十世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 纪录片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也与中国社会变迁这一大背景紧密相联。本论文以二十世纪百年来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在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迁时,试图就史学与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形成一个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专着。透过它,一方面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从而为飞速发展的我国影视大众传媒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也为纪录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关于长治市旱作农业腾飞途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长治市旱作农业腾飞途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城郊区雨水集蓄利用分析 ——以阳曲县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降水特性研究进展
        1.2.2 雨水集蓄利用研究进展
        1.2.3 参考作物腾发量研究进展
        1.2.4 番茄作物需水量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阳曲县降水特性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气候概况
    2.2 数据与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年际分析方法
        2.2.3 年内分析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年际变化分析
        2.3.1 趋势分析
        2.3.2 周期分析
        2.3.3 突变性分析
        2.3.4 游程理论分析
    2.4 年代降水分析
    2.5 年内变化分析
        2.5.1 月降水分析
        2.5.2 旬降水分析
        2.5.3 日降水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雨水集蓄工程分析
    3.1 集雨工程现状
    3.2 集雨水质分析
    3.3 集雨潜力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2 计算结果
    3.4 集雨工程评价
        3.4.1 研究方法
        3.4.2 计算结果与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番茄生育期大棚雨水集蓄利用分析
    4.1 试验区概况
    4.2 试验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4.3 番茄作物系数的确定
        4.3.1 长系列番茄生育阶段的确定
        4.3.2 长系列生育期ET_(0棚)的计算与分析
        4.3.3 水量平衡法确定作物需水量
        4.3.4 棚内番茄作物系数K_(Ci)的计算
    4.4 集水量、需水量结果与分析
        4.4.1 长系列番茄生育期可集雨量、灌溉需水量、水分亏缺量分析
        4.4.2 年内番茄生育期集水满足度分析
        4.4.3 雨水集蓄利用潜力分析
        4.4.4 雨水集蓄利用效益分析
        4.4.5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煤基复混肥与菌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煤矿复垦土地研究背景
    2 煤矿复垦土地研究进展
        2.1 国内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2.1.1 国内土地复垦研究历程
        2.1.2 国内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2.2 国外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2.2.1 国外土地复垦研究简述
        2.2.2 国外土地复垦工作研究现状
    3 土壤培肥研究进展
        3.1 国内土壤培肥研究进展
        3.1.1 无机肥施用对土壤培肥的研究
        3.1.2 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培肥的研究
        3.1.3 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对土壤培肥的研究
        3.1.4 生物菌肥施用对土壤培肥的研究
        3.1.5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土壤培肥的研究
        3.2 国外复垦土壤培肥研究进展
        3.2.1 复垦土壤性状研究
        3.2.2 菌根微生物技术在矿区复垦的应用
        3.2.3 废弃物在矿区复垦土壤的资源化利用
    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4.1 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4.1.1 国内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4.1.2 国外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5 论文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5.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区概况
        1.1 古交市屯兰矿废弃物复垦区(试验区一)
        1.1.1 试验区基本情况简介
        1.1.2 供试肥料及基质
        1.1.3 供试菌肥
        1.1.4 供试作物
        1.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基地(试验区二)
        1.2.1 试验区基本情况简介
        1.2.2 供试肥料及基质
        1.2.3 供试菌肥
        1.2.4 供试作物
    2 试验设计与实施
        2.1 试验设计
        2.2 试验实施
    3 土样采集时期及分析方法
    4 试验统计方法
第三章 煤基复混肥料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煤基复混肥供试材料来源及其分析化验
        1.1.2 煤基复混肥原料分析化验方法
        1.1.3 煤基复混肥供试材料养分含量
        1.2 试验所用仪器
    2 煤基复混肥制备
        2.1 实验室煤基复混肥制备
        2.2 煤基复混肥试生产
    3 煤基复混肥养分含量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土壤养分的影响
        2.1.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2.1.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2.2.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2.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土样采集时期和采集方法
        1.4 分析项目和方法
        1.4.1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测定方法
        1.4.2 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氮(MBN)测定方法
        1.4.3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不同区域土壤微生物PLFA量的影响
        2.1.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土壤微生物PLFA量的影响
        2.1.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微生物PLFA量的影响
        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不同区域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2.2.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2.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2.3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不同区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3.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3.3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六章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1.3.1 样品采集
        1.3.2 样品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2.1.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玉米株高的影响
        2.1.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1.3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2.1.4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2.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玉米株高的影响
        2.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2.3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2.2.4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3.1 土壤含水量测定
        1.3.2 土壤贮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1.3.3 植株养分测定
        1.4 肥料利用率计算公式
        1.4.1 植株氮素吸收利用
        1.4.2 氮素利用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区玉米生育期降水量分布特征
        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2.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2.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玉米氮、磷、钾积累量及利用效率影响
        2.3.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玉米氮、磷、钾素积累的影响
        2.3.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复垦区氮、磷、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3.3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玉米氮、磷、钾素积累量的影响
        2.3.4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熟土区玉米氮、磷、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1.1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3.2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煤基复混肥料研制及其主要参数
        1.2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3 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1.4 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5 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对水肥利用的影响
    2 研究特色
    3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所参加课题

(3)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整治综合研究
        1.2.2 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1.2.3 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1.2.4 现有研究不足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地域分异理论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人地关系理论
    2.4 系统理论
第三章 黄土台塬区界定与提取
    3.1 黄土台塬区界定
        3.1.1 地貌分类
        3.1.2 黄土台塬区界定
    3.2 黄土台塬区提取
        3.2.1 提取规则
        3.2.2 结果验证
    3.3 黄土台塬区特征
        3.3.1 分布情况
        3.3.2 自然条件
        3.3.3 社会经济条件
第四章 黄土台塬农用地整治分区
    4.1 分区原则与方法
        4.1.1 分区原则
        4.1.2 分区方法
    4.2 分区体系
        4.2.1 分区结构
        4.2.2 分区命名
    4.3 分区结果
        4.3.1 太行山塬区(Ⅰ)
        4.3.2 汾渭谷盆地黄土塬区(Ⅱ)
        4.3.3 陇东渭北黄土台塬区(Ⅲ)
        4.3.4 陇东宁北黄土塬区(Ⅳ)
第五章 黄土台塬农用地整治模式
    5.1 整治模式设定原则与适用工程类型
        5.1.1 模式设定原则
        5.1.2 适用工程类型
    5.2 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模式
        5.2.1 黄土台塬区农用地利用方向
        5.2.2 农用地整治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4)年产小米3万吨及产品转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建设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1.4 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1.5 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人
        1.1.7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1.8 资金筹措
        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10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3.1 综合评价
        1.3.2 论证结论
    1.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2 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
    2.2 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2.1 主导产业结构和布局
        2.2.2 产业品牌建设
        2.2.3 产业发展规划
    2.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意义
        2.3.1 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2.3.2 增加农民收入
        2.3.3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2.3.4 满足社会需求
第三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区位特点和优势
        3.1.2 自然资源特点与优势
        3.1.3 社会经济特点与优势
        3.1.4 项目政策环境
        3.1.5 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特点与优势
        3.1.6 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
    3.2 项目承担单位的概况
    3.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3.1 政策环境
        3.3.2 资源优势
        3.3.3 市场优势
        3.3.4 交通优势
        3.3.5 基础设施条件
第四章 产品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 产品及原料市场供求现状
        4.1.2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4.1.3 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4.2 销售方案、策略和营销模式
        4.2.1 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4.2.2 产品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4.2.3 销售队伍和网络建设
    4.3 市场风险分析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任务和规模
        5.1.1 产品生产规模
        5.1.2 土建
        5.1.3 设备购置
    5.2 项目规划和布局
        5.2.1 规划布局原则
        5.2.2 规划布局方案
    5.3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5.3.1 生产技术方案
        5.3.2 谷子加工
        5.3.3 方便小米营养粉加工
        5.3.4 小米粥和小米乳加工
        5.3.5 小米饼干和小米锅巴加工
    5.4 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5.4.1 建设标准
        5.4.2 具体建设内容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1 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6.2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七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7.1 投资概算依据
    7.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7.2.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7.2.2 无偿资金投资方向
    7.3 资金来源与筹措
        7.3.1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7.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7.3.3 自筹资金及来源
        7.3.4 银行贷款及筹措
    7.4 资金使用和管理
        7.4.1 总投资资金使用情况
        7.4.2 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7.4.3 银行贷款使用和管理
        7.4.4 其它
第八章 财务评价及风险分析
    8.1 财务评价依据
    8.2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8.2.1 销售收入
        8.2.2 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
    8.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8.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8.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8.3.3 经营成本估算
    8.4 财务效益分析
        8.4.1 盈利能力分析
        8.4.2 清偿能力分析
    8.5 不确定性分析
        8.5.1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8.5.2 敏感性分析
    8.6 财务评价结论
        8.6.1 项目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8.6.2 贷款清偿能力分析
        8.6.3 项目敏感性指标分析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
    9.1 环境影响
        9.1.1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9.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9.2 环境保护和治理
    9.3 环境影响评价与审批
    9.4 节能原则
    9.5 节能措施
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10.1 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
        10.1.1 组织机构
        10.1.2 人员编制
        10.1.3 生产班制
        10.1.4 人员配备
        10.1.5 工资及福利待遇
    10.2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10.3 经营管理措施
        10.3.1 工程管理措施
        10.3.2 生产管理措施
        10.3.3 财务管理措施
        10.3.4 销售管理措施
    10.4 技术培训
    10.5 劳动保护和生产卫生
        10.5.1 劳动保护
        10.5.2 生产卫生
第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农业增收效果评价
    11.1 农业产业化经营
    11.2 农民增收、农业增收
        11.2.1 农民增收
        11.2.2 农业增效
    11.3 其它社会影响
第十二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12.1 主要结论
    12.2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5)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基本概念界定
    五、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七、研究计划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山西的区域概况与文化基础
    第一节 山西的地理概貌
        一、山西的自然环境
        二、山西的人文地理
    第二节 山西的文化基础
        一、山西的历史沿革
        二、晋文化的概述
第二章 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历史轨迹(上)
    第一节 清末山西乡土教材的产生
        一、清末山西乡土教材产生的背景
        二、《乡土志例目》的颁布与清末山西乡土志的编纂
        三、清末山西乡土志的文本分析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演变
        一、探索阶段(1912年~1926年)
        二、规范阶段(1927年~1936年)
        三、多元阶段(1937年~1949年)
第三章 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历史轨迹(下)
    第一节 探索与调整阶段(1949年-1965年)
        一、1949年~1965年山西扫盲教材评介
        二、1949年~1965年山西乡土教材评介
    第二节 激进与扭曲阶段(1966年~1976年)
        一、“文革”时期的中小学教材政策
        二、“文革”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恢复与改革阶段(1977年~2000年)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背景分析
        二、1977年~2000年山西乡土教材评介
第四章 对21世纪以来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实地考察
    第一节 概念辨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
        一、概念辨析:地方课程与地方教材
        二、概念辨析: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三、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审视
        一、山西省教育厅对于开发地方课程的规划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地方教材评介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校本教材评介
    第三节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反思
        一、乡土教材的发展特点
        二、乡土教材在应用中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 关于乡土教材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对乡土教材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乡土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二、影响乡土教材编纂的因素
        三、乡土教材的功能
    第二节 乡土教材应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乡土教材与国民教育
        二、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乡土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编纂乡土教材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二、乡土教育师资的培养
结语
    一、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二、对本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06年~2010年山西乡土教材汇总表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教师问卷
附录四 学生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回顾
    三、研究架构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背景分析
    一、土地改革是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的序幕
        (一) 山西老区的土地改革
        (二) 山西老区土地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二、早期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为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路径依赖
        (一) 抗战时期山西老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
        (二) 解放战争时期山西老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
        (三) 建国前山西老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特点及启示
    三、早期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 解放前老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二) 解放前老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第二章 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历程
    一、土地改革后山西老区农村的新情况
    二、山西老区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创办
        (一)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试办
        (二)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争论
        (三)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山西老区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过渡
第三章 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一、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一) 土地改革——农地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
        (二) 合作化运动——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
    二、建国初期山西老区合作经济制度变迁及经济绩效
        (一) 山西老区合作经济的制度选择和路径依赖
        (二) 经济绩效分析
第四章 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的法学分析
    一、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法律分析的法理基础
    二、建国初期山西老区制度变迁的法制建设及其特点
        (一) 国家法及中央政策性法律文件
        (二) 地方法及地方政策性法律文件
        (三) 合作社章程
        (四) 建国初期山西老区制度变迁法制建设的特点
第五章 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
    一、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与苏南地区经济制度变迁之比较
        (一) 苏南地区土地改革历程
        (二) 两个地区土改异同点之分析
        (三) 苏南地区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四) 两个地区合作化异同点之分析
    二、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与山西新区制度变迁之比较
        (一) 阎锡山统治时期山西的土地制度
        (二) 山西新区土改的背景要求及历程
        (三) 两者不同点之分析
    三、山西老区合作化与国民政府时期合作化之比较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化之历程
        (二) 两者异同点之分析
第六章 山西老区制度变迁对新时期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一、新时期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山西老区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对新时期山西老区发展的启示及发展老区经济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的提出
    1.1 农村小康社会问题提出的意义
    1.2 全面小康的涵义
        1.2.1 古代的小康理想
        1.2.2 现代的小康设想
        1.2.3 农村小康的基本力量
    1.3 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
        1.3.1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关系
        1.3.2 中国农村2003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1.3.3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水平差距悬殊
第二章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的进度
    2.1 山西省农村小康进程
        2.1.1 山西省农民生活状况
        2.1.2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的指标考核
    2.2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水平评价
        2.2.1 农村全面小康水平发展不均衡
        2.2.2 农村全面小康的发展进程缓慢
    2.3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基本经验
        2.3.1 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2.3.2 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2.3.3 迁徙特困地区的居民
第三章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分析
    3.1 农民收入低,经济发展滞后
        3.1.1 农业成本高收益低,农民种养欲望低落
        3.1.2 农民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应对市场能力差
        3.1.3 农村劳动力务工难,务工环境差,劳务经济发展缓慢
        3.1.4 山西省人均耕地少,自然地理条件差
    3.2 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相对不高,农业科技利用率偏低
        3.2.1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2.2 农民人口素质不高的原因分析
        3.2.3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影响
    3.3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城乡统筹发展程度低
    3.4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3.5 区域贫富差距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四章 加快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的对策建议
    4.1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4.1.1 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农民就业途径
        4.1.2 优化第三产业资源,提高服务业质量
        4.1.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4.2 加快农业转型,缩小城乡差距
        4.2.1 山西省农业转型和城镇化进度
        4.2.2 发展县域经济是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4.2.3 借鉴典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4.3 重视教育卫生,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4.4 坚持市场导向,实现农业市场化
    4.5 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承诺书

(9)小杂粮利用价值及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同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小杂粮利用价值分析
    2.1 小杂粮利用价值概述
    2.2 几种主要小杂粮利用价值及前景分析
第三章 我国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小杂粮产业综合效益及产业竞争力分析
    4.1 小杂粮产业综合效益分析
    4.2 小杂粮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 我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5.1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小杂粮产业发展
    5.2 扶持小杂粮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深加工产品
    5.3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品牌小杂粮产品
    5.4 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国际、国内市场
    5.5 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实现小杂粮加工增值
    5.6 大力挖掘我国小杂粮生物资源潜力
    5.7 制定扶持小杂粮产业相关政策
    5.8 构建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体系
第六章 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实证研究——优质谷子晋谷34号推广与开发
    6.1 开发价值与竞争力分析
    6.2 实施方案及风险评价
    6.3 预期效益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总序: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
第一篇 诞生和萌发
    纪录片的传入及其萌发(1896年-1905年)
        1、 纪录片的传入
        2、 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
    第一章 早期纪录片映照社会的动荡(1905年-1931年)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一幅斑斓的民族奋争史
        1、 1905年-1921年的发展概况
        2、 1922年-1926年的发展概况
        3、 1927年-1931年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早期纪录片的形态特征:初始的新闻纪录
        1、 简单再现
        2、 纪录片的初始形态
        第三节 早期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的映照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一:从杂耍起步
    第二章 与时代共舞的抗战纪录片(1931年-1945年)
        第一节 抗战纪录片:一幅抗日战争烽火图
        一、 1932年-1937年:划时代变革时期
        二、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烽火图
        1、 国统区出品的纪录片
        2、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纪录片
        3、 香港出品的纪录片
        4、 日军占领区的反动纪录片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形态特征:用事实说话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二:鼓动民众
    第三章 新时代的曙光--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第一节 解放区纪录片: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第二节 时代变动中的纪录片形态特征
        第三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三:纪录胜利
第二篇 发展和扭曲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纪录片(1949年-196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走向:曲折中行进
        一、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未竟任务的1949-1953年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953-1966年
        第二节 社会背景与纪录片形态特征
        第三节 变革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四:形象化政论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第二节 纪录片的主要特色及创作经验
        第三节 “十年浩劫”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 历史与影像交织回放
        二、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究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五:为政治服务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第一节 社会在徘徊中前进的记录
        一、 新闻纪录电影
        二、 电视纪录片
        第二节 艺术复兴的最初实绩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六:政论性的回归
第三篇 突破和局限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至今)
        第一节 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
        第二节 社会与纪录片同步发展与繁荣
        第三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七:走向多元化
        一、 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
        二、 文献纪录片的审美特质
        三、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90年代纪录片审美特质
        四、 电影真实美学的引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关于长治市旱作农业腾飞途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郊区雨水集蓄利用分析 ——以阳曲县河村为例[D]. 王鹏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2]煤基复混肥与菌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D]. 郭汉清. 山西农业大学, 2015(04)
  • [3]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D]. 黄晓阳. 南京大学, 2014(08)
  • [4]年产小米3万吨及产品转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D]. 王军锋. 河南工业大学, 2012(03)
  • [5]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 温润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949-1956)[D]. 王里鹏. 山西大学, 2010(12)
  • [7]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研究[D]. 马文霞. 山西大学, 2006(10)
  • [8]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N]. 武维生. 中国信息报, 2006
  • [9]小杂粮利用价值及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D]. 郭志利.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10]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唐晨光. 南开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长治市旱作腾飞方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