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爱——论鲁迅《腊叶》的主体精神

寻找真爱——论鲁迅《腊叶》的主体精神

一、真正的爱的探求——浅论鲁迅《腊叶》的主体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范国富[1](2019)在《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进一步整理与总结百年来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经验,重思和探讨新文化先贤们20世纪初提出的思想和文化命题,2019年4月12日至14日,"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东方饭店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鲁迅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开幕式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主任姜异新主持,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中国鲁迅研

李哲[2](2019)在《“无物之我”与伦理革命——《腊叶》笺释》文中研究表明在《腊叶》中,鲁迅对"叶"有三种不同的指称:一为"木叶"("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二是"病叶"("这是病叶呵!"),三则是标题中所说的"腊叶"。不同的名称关联着不同的知识话语:"木叶"是中国古典诗学独特的语汇,林庚的《说"木叶"》一文对此有精到的论述:"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①"病叶"则关联着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疾病的隐喻",有学者在论及周作人新诗时即指出:

孙尧天[3](2019)在《鲁迅研究中的“感觉主义”——以钱理群的鲁迅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1980年代之后的鲁迅研究中,钱理群的研究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将自己的生命感觉融入对鲁迅的理解之中,尤其强调与鲁迅的精神对话与心灵相通。本文将首先从鲁迅研究史的脉络,分析这种感性的解读之成为可能的历史语境,指出钱理群正是借助这种方法发掘出了鲁迅丰富的心灵世界。钱理群始终坚持这种认识鲁迅的感性方法,他与1990年代后追求专业化、纯学术的鲁迅研究界存在着明显张力。钱理群通过塑造不同的鲁迅形象,使鲁迅的精神传统以及鲁迅研究保持着与同时代的密切关系。钱理群的研究视野虽然从鲁迅扩展到20世纪知识分子精神史,但是他关注个体研究对象感性生命的方法未曾改变。

张乃午[4](2017)在《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文中研究说明语言和图像是人类表意的两大符号,二者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文学和图像的核心关系是语言和图像的关系,而语言和图像的核心关系是语象和图像的关系。因此,我们关注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需把研究的重心移至语象和图像的关系上来。本文上篇从文学语象入手,通过"文本细读"和"语象统计",具体从色彩、笔调、构图三个层面探讨鲁迅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鲁迅语象的色彩,主要包括黑色系、白色系、红色系三种主要语象群类。同时,鲁迅语象的色彩运用大胆而奇特,时而光影交错、黑白对比;时而斑斓色彩、奇崛炫目;时而动态流转、变化无常。可见,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各种色彩被串连在一起,形成一幅幅不可思议的视觉画面。鲁迅语象的笔调,主要表现出木刻式、水墨式、漫画式三种类型。同时,鲁迅在笔调的运用上开创性地将现代的"有力之美"、古典的"闲静之美"、后现代的"戏谑之美"结合在一起,三种视觉美感形态互相并置又互相矛盾地存在于鲁迅作品的内部,从而构成了鲁迅视觉美感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鲁迅语象的构图,主要表现出幽暗式、漩涡式、写意式三种类型。在构图的运用上,鲁迅开创性地将简练抽象、水墨写意、画薄式的构图方式结合在一起,三种构图方式并置,进而构成了鲁迅作品图像性表达方式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下篇集中关注鲁迅语象的图像演绎,即语象向图像的外化和延宕。通过"图像凝视",具体探讨鲁迅语象中的原型、场景和主题的图像呈现。鲁迅语象中"原型"的图像呈现,主要包括人、兽、鬼的图像呈现。艺术家们围绕三种"原型"创作了大量的图像性作品,并呈现出版画式、漫画式、水墨写意式等截然不同的视觉形象。文学的图像化并非将语言一一坐实,而是选择性地模仿语象,图像模仿语象主要通过"语图切换"的方式实现,具体包括因文生图、图中增文、图中衍文三种方式,从而实现"图像直观"。文学借助图像自我放逐,"图以载文自轻",也引起了一场关于图像接受过程中的"语图之争"。鲁迅语象中"场景"的图像呈现主要是指图像对鲁迅作品中故乡空间的重构。从学理层面来看,图像主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重置,打破语图之间的时空界限,主要表现在:预示性"顷刻"的选取,视角的融合以及场景中视觉元素的遗漏或增加。语象和图像一方面形成了 "语图融合"的态势,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诸多的"语图缝隙",图像叙事在这种思维机制中建立叙事逻辑,呈现出视觉化的故事。鲁迅语象中"主题"的图像呈现,主要包括反抗式、颓废式、温情式三种。具体来看,鲁迅作品主题和封面图像表达相统一,封面图像已经超出了外在的装饰功能,具有阐释文学主题的功能,并与鲁迅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同时,鲁迅的图像观影响着鲁迅的图像叙述实践,作为文化图像的"山海经"和作为的政治图像"幻灯片"促成了鲁迅关于图像的两重认知。鲁迅的图像情结和他的文学事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图像构成鲁迅文学的另一种讲述方式:一是对于图像价值的充分信任和肯定,二是对于文学叙述的图像化尝试。鲁迅的文学创作通过图像艺术不断的外化和延宕。进一步来看,图像艺术在文学的"大众化"进程中毫无疑问是一股强大的助推力量,从而也应当是所谓"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重要因素,以鲁迅为代表的伟大作家,他们的"现代转型"同样深受图像的助推和影响。面对"文学遭遇图像"的现实语境以及当今时代显现的"符号危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鲁迅的语图世界。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的研究,立足于"文学图像论"的文学观念,由语象和图像的关系切入,借鉴语言学、符号学和图像学的研究成果,跨越多种学科界限,通过"文本细读"和"图像凝视"进行学理分析,进而对鲁迅的语图世界进行人文阐释。

陈迎菊[5](2014)在《创作总根于爱 ——鲁迅的婚恋生活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折影》文中研究说明在鲁迅的婚恋生活中有三个女人,琴姑、朱安和许广平。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鲁迅这些曲折而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或多或少会影响和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本文探究了鲁迅的婚恋生活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折影。第一章主要探究鲁迅与琴姑的情感经历及相关创作。青少年时期的鲁迅和表妹琴姑有过一段情感的邂逅,由于长妈妈的“搅局”,两人婚事最终议而未定,痴情的琴姑“到死都忘不了”,鲁迅未尝不刻骨铭心,这段往事成为鲁迅一段无法直面的情愫,鲁迅在《在酒楼上》和《〈淑姿的信〉序》中饱含深情地追忆和悼念了痴情的琴姑。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鲁迅与朱安无爱的婚姻生活及其在相关创作中的体现。1906年,鲁迅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安排下与朱安结婚,从此,两人开始了无爱的婚姻生活。朱安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再也爬不动的蜗牛,无尽的孤独和凄凉陪伴着她走完了一生。朱安“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的遗愿虽然荒谬与迂腐,但足见对鲁迅爱的专一。鲁迅在无爱婚姻中的切身痛苦体验对其文学创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朱安的不幸婚姻,成为了鲁迅在文学创作中反封建礼教的触点。他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中叫出了没有爱的悲哀;《祝福》和《离婚》体现了对封建势力压迫下妇女命运的关注和同情;在《我之节烈观》、《关于女人》、《关于妇女解放》、《娜拉走后怎样》、《幸福的家庭》、《伤逝》等作品中深刻揭示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抑扼杀,探索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另外,《秋夜》、《影的告别》中表达了婚姻中爱的苦闷,《孤独者》中孤独、悲怆的奋斗者魏连殳身上也有不幸婚姻中鲁迅的影像。第三章探究鲁迅与许广平的情感生活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许广平超越世俗的束缚,勇敢主动追求鲁迅,他们因志同道合、情意相投而走到了一起。从此,两人携手并肩,相濡以沫。但爱的背后,同样有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隔阂。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经历千辛万险终于修成正果,这不仅使他后期的创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还在创作中分别留下了异常珍贵的反映他们爱情生活的作品,如《伤逝》、《过客》、《腊叶》和《奔月》等婚恋题材作品,情书集《两地书》更是鲁迅和许广平执着相爱的见证。

涂昕[6](2014)在《从“博物学”看鲁迅》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鲁迅对“博物学”持续终生的爱好为核心展开话题,大致想要梳理以下三个问题:(一)鲁迅一生对“博物学”的兴趣体现在哪些方面;(二)他为什么如此热爱“博物学”;(三)“博物学”的视野对他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绪论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论文选题的依据,以及对“博物学”的界定;第二部分简述跟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整理论文的大致思路。第一章首先依据鲁迅本人以及周作人、周建人等人的回忆,介绍鲁迅童年时代的自然环境、自幼对花木的喜爱,以及成年以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然后从中国传统“博物”图书、近现代“博物”图书以及美术中的“博物学”三个方面分别梳理鲁迅一生的“博物学”历程。第二章分三节探讨鲁迅喜爱“博物学”的原因。第一节将从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展开我们的讨论: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开始,一直到留学日本,接触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什么归国以后,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来作为自己研究植物的参考?我们细读鲁迅早期论文《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等,会发现相较于具体的科学知识,鲁迅更看重的是滋养科学(以及音乐、美术、文学等所有人类文明)的“神思”。而“神思”并非凭空而来,它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冥契”、“灵会”的产物,也正因为此,鲁迅才特别看重我们古中国“普崇万物”的文化“本根”。在鲁迅看来,只有那些没有丢失自己的“本根”、保持了天性中最原初的一颗与万汇百物交相感应的“白心”的人,才能“神思美富”。所以,鲁迅大量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是想从本民族文化的“根柢”处寻找和体验自己最为看重的“白心”和“神思”。第二节首先探讨鲁迅早期的论文和翻译喜欢用“古字古义”,这样的态度实际上跟他后来“五四”时期倡导“白话”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个“辩证的转化”关系。与之同构的是,他对“博物学”这种“异端思想资源”的热爱,也包含着对传统士大夫主流文化的反叛和对少受实利污染的“纯白之心”的看重。接着探讨鲁迅为呵护他所看重的“白心”做了哪些努力,其中的重点是他如何尝试着将“博物学”与文学相沟通。第三节通过分析那些深受鲁迅喜爱的作品,获得这样一个发现:无论是古籍中的“博物学”还是美术中的“博物学”,鲁迅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背后是否有切身的“实感经验”作为支撑,而他本人的“博物学”实践,也一直有个人的切己经验参与其中。无论是“伪士”的空腹高心、顺大势发声,还是英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虚妄幻觉,都是鲁迅要摒弃的东西;他所愿意的,是向低的、广的方面寻求切实而宽博的实感经验,而关联着民俗风情、日用生计的“博物学”,正是通向这些经验的一个可靠途径。第三章则探讨“博物学”的视野对鲁迅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博物学”所包含的核心精神、致思方式,跟鲁迅本人有哪些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第一节第一部分讨论鲁迅由生物学的“进化论”所产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引入:为什么鲁迅如此喜欢陶元庆画在《彷徨》封面上的那个“不圆”的太阳?在鲁迅看来,“圆满”、“圆融”、“止于至善”、“理想家的黄金世界”,都是“心造的幻影”,因为在进化的链条上,一切都是“中间物”;深知自身的限度,切实地完成自己在进化的长索上应尽的一环,是鲁迅一贯的态度。第二、第三部分探讨的则是“进化学说”中所包含的万物同根同源的思想,这给了鲁迅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观察生物的生活,作为人生的参照。更进一步,鲁迅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了既包含“有生物”,也包含“无生物”的整个宇宙万象——“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万物都与我有关联、我对万物有情的广阔胸怀。第四部分则探讨所有事物相互关联的前提,是各各不同的个体,由此引出鲁迅对“个体”的尊重,对万物差异的敏感和爱惜,以及始终站在“弱小者”一边的立场。第二节首先将生物世界中个体之间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以及人与其它生物“共同进化”的“相互主体性”格局,与鲁迅的思想相互印证。然后试图呈现鲁迅“相互主体性”的意识已经渗透到他思想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这样一种关系不局限于人与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国家)之间,也应该建立在与人之外的万事万物之间。同时,他也将这种思路化用在自我意识的内部,所以我们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交流、对话、质疑、争辩;而当他把原本从属于个人内心主观的“寂寞”、“绝望”与“希望”,变作超出自身经验以外的、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主体”时,它们就获得了自身的开放性。最后一部分则将话题延伸到与“博物学”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那就是鲁迅如何看待“自然”、描写“自然”,我们试图回答鲁迅分明对自然有着精细入微的感受,为什么却故意说自己对自然之美并无敏感,且对流连于“风景名胜”的“雅人”嗤之以鼻;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文本细读,来感受鲁迅理解自然、描述自然的独特之处。

王月燕[7](2013)在《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文中提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起步于1960年代,其《鲁迅与毛泽东》显示了他对鲁迅主体精神的高度关注。文革后期,他的世界观受到冲击,在阅读马列经典着作时,他发现了辩证哲学的批判性与鲁迅的批判精神相通,为他形成独立的鲁迅观做了准备。1976年他写的《读<野草><朝花夕拾>随笔》并未摆脱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已显示了重新探寻鲁迅“心灵”的倾向。进入1980年代,他发起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并开始周作人研究,促使他形成新的独立的世界观,并决定了他讨论鲁迅“历史中间物”的理论框架。《心灵的探寻》的出版标志着他独立的鲁迅观的生成,对自我认识和世界的认识也达到新的阶段。1990年代至二十世纪初,他的鲁迅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与鲁迅相遇》一书中,他强调“感觉鲁迅”这带来了他对鲁迅独特的解读,这本书延续了钱理群论着的口语化特色,其中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与他以往的《走近当代的鲁迅》等构成互补关系,它也标示着钱理群的鲁迅作品研究体系已进向完备。另外,它紧扣“真的知识阶级”的概念讨论鲁迅的论战,反映了钱理群在新世纪的困惑和从鲁迅那里寻找精神支援的独特的处理困惑的方式。

张翼[8](2011)在《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散文诗是一种近代文体,适应近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细密的心理特征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文体。外国散文诗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与传统诗文互渗交融的文体资源和艺术积淀相会通,在五四思想解放、文学革新思潮的促成下,中国现代散文诗应运而生,独立发展,涌现出鲁迅、刘半农、焦菊隐、于赓虞、王统照、丽尼、何其芳、巴金、唐弢、陈敬容等名家名作,形成了散文诗独特的文体特征和诗性品貌,在开拓和深化现代心灵活动的审美领域上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创新成就。笔者秉承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理论方法,综合运用文艺学、文体学、文本学、修辞学等理论观点,并借鉴西方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批评方法,以诗学研究为视点和重点,综合考察现代散文诗生成的文体因缘、体性特质、诗化特点、审美价值、文体特长和局限等问题,在与研究对象的对话性阐释中探究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蕴涵。本文的诗学分析,在汲取西方现代诗学研究方法强调文本细读的同时,也借鉴中国传统注重感悟的诗学理论,力图构建散文诗文体的诗性特征与创作主体、审美传统以及社会历史语境的对话关系,从动态的角度呈现文体内部结构要素的转化、兴替以至变异,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艺术表征、个性差异和时代气息,从而透视散文诗对现代人生的审美把握已然达到和可能抵达的标度。

黄琼英[9](2007)在《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的汉语书写时期正值汉语文白交替之际,这个时期鲁迅所留下的作品,既有文言写成的,也有白话写就的,还有一种是文言、古白话、外来语等杂合而成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里呈现出许多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语言变化的节点。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以前,鲁迅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文言,但其间已现出了现代白话的因子。《狂人日记》发表以后,鲁迅的语言构成更为复杂。在对汉语发展路向的探索中,鲁迅的翻译强调“直译”、“硬译”,强调对西方语言的吸收,其带有明显西方语言特征的翻译语言让人们看到了汉语弹性的极限所在。他的文学创作实际是在对一种尚未成熟的语言形态的磨合式运用中进行的。他博采西方语言资源,同时又十分强调汉语本身的历史继承性。他对各种或新或旧的语言规则都有所偏离,通过适当的间隔和“陌生化”,使其语言充满了张力和活力。这种自觉地在历史大潮中改造语言的努力,使得鲁迅的语言发生了历史性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对于鲁迅具体语言变化的研究和描述,为我们更细致、确切地认识现代汉语的转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包罗万象的宝库。本文试图通过鲁迅作品语言变化的细致研究来考察现代汉语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为人们进一步厘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以及参与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把握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为汉语史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规范性研究、文学语言的发展路向以及现代汉语信息化处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参照。另一方面,鲁迅的翻译语言与创作语言的整体研究能较为具体、客观地展现翻译在鲁迅现代语言形成中的作用,把人们忽视已久的,鲁迅在翻译实践中对语言所作的实验、创造,以及蕴藏在语言形式里的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来。本文是以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路向,对鲁迅一生的创作语言和翻译语言的历时考察。首先从语言哲学的层面考察了鲁迅语言观的变化,然后从语言——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三个层面对鲁迅作品中的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描述鲁迅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分析语言变化的历史缘由和文化内涵,进而探讨语言变化过程背后所隐含的深刻的文化演变以及语用主体认知的变化。从语言是“载道”的工具到语言是“民族心理的指向标”观念的转变,标志着鲁迅语言观的质变。这一变化影响了鲁迅翻译以及文学创作中语言使用的策略,具体地说,就是影响到他选词、造句、构篇、修辞等语言行为。鲁迅作品中词的变化体现在字母词的大量涌现以及字形和语素组合的不稳定、义位的变化上,但总的发展趋向还是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词语的使用上,主导语言影响着鲁迅对词语的选择、对语义表达方式的心理设想和词义组合、聚合的整体构造方式。句子语序出现了文白交替的过渡形态,欧化的书面语特征比较明显,语序变得更灵活。句法方面出现了文言、古白话句法的沉淀,以及新、旧句法成分合并而形成的句法“杂合”现象,同时还有“性数体”等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主语的频繁使用以及新结构的产生,出现了句法严密化、情感化的发展趋向。句式方面有新旧句式的叠架、句式多样化等特点。鲁迅文言时期的作品与现代白话时期的作品相比,篇章的衔接机制、篇章话题结构、篇章的宏观构建机制都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书写体式标记、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微观篇章衔接机制的变化,以及话题结构推进模式、篇章结构建构机制的变化上。在修辞层面,鲁迅文言时期作品在整体上缺乏创新精神,而在现代白话时期,作家在观念上打破了许多禁忌,在语言的使用上强化了主体意识,修辞面貌也焕然一新,主要体现在鲁迅对传统比喻、用典、仿拟等辞格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体现了其哲理化思考的色彩、音韵节奏、梦、空白、梯级修辞等方面的运用上。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鲁迅的语言出现了由文言时期相对“纯粹”到现代白话时期“杂合”的发展趋势。鲁迅语言的“杂合”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鲁迅身份认同与文化心理中的巨大矛盾,以及鲁迅试图整合和超越这种矛盾的努力。所以鲁迅语言上的杂糅,是一种有意识的整合,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各种语言资源的兼收并蓄和创造性转换。鲁迅语言的“杂合”性体现了转型时期语言的复杂性以及语用主体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深重矛盾在语言上的映射。

康孝云[10](2007)在《病叶·希望·虚妄的希望——细窥鲁迅之《腊叶》》文中研究说明《腊叶》是鲁迅《野草》中最短的一篇散文诗,然而虽短小却极富内在张力。本文试图从探讨关键词入手细窥《腊叶》,探寻其内在张力,并结合文本产生的特定历史语境,把握作品潜在的深层意蕴。

二、真正的爱的探求——浅论鲁迅《腊叶》的主体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正的爱的探求——浅论鲁迅《腊叶》的主体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2)“无物之我”与伦理革命——《腊叶》笺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腊叶》题旨辨析与“腊叶”语义考证
二、“拟古”之境的营造
三、“拟人”之物的呈现
四、“物性之变”的显影
五、“无物之我”的确立
六、结语 延宕的“伦理革命”:从“牺牲之爱”到“为己之爱”

(3)鲁迅研究中的“感觉主义”——以钱理群的鲁迅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感觉”的历史起源
二、捕捉“感觉”的可能与方法
三、在鲁迅的精神传统中

(4)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文学图像论"观念下的鲁迅研究
    一、前人研究及其问题域
    二、"文学图像论"的文学观念
    三、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的研究思路
上编 鲁迅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
    第一章 鲁迅语象的色彩
        第一节 鲁迅语象的主要色彩群类
        一、黑色系语象
        二、白色系语象
        三、红色系语象
        第二节 鲁迅语象的色彩运用
        一、光影交错,黑白对比
        二、斑斓色彩,奇崛炫目
        三、动态流转,变化无常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鲁迅语象的笔调
        第一节 鲁迅语象的笔调类型
        一、木刻笔调
        二、水墨笔调
        三、漫画笔调
        第二节 鲁迅语象的笔调运用
        一、"有力之美"与启蒙之重
        二、"闲静之美"与生命之轻
        三、"戏谑之美"与轻重之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鲁迅语象的构图
        第一节 鲁迅语象的构图种类
        一、幽暗式
        二、漩涡式
        三、写意式
        第二节 鲁迅语象的构图技巧
        一、扭曲与变形:表现主义的追寻
        二、全景与折枝:文学"写生"的尝试
        三、拼接与跳跃: "画薄式"结构的巧用
        本章小结
下编 鲁迅语象的图像演绎
    第四章 "人·兽·鬼"的图像呈现
        第一节 鲁迅语象中的"人·兽·鬼"及其图像
        一、阿Q图像面面观
        二、鲁迅语象中的"兽"及其图像
        三、鲁迅语象中的"鬼"及其图像
        第二节 图像修辞:图像对原型的重构策略
        一、"语图切换":从"语象"到"图像"
        二、"语图之争":从"文之悦"到"图之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鲁迅语象中"场景"的图像呈现
        第一节 出位之思:故乡空间的图像呈现
        一、酒肆空间图
        二、围观场景图
        三、水乡景观图
        第二节 图像叙事:图像对场景的重构策略
        一、"语图融合":图像对场景的建构策略
        二、"语图缝隙":图像对场景的解构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迅语象中"主题"的图像呈现
        第一节 另一种讲述方式
        一、反抗式:"启蒙精神"的图像呈现
        二、颓废式:"反抗绝望"的图像符码
        三、温情式:"复归闲静"的心灵图景
        第二节 鲁迅的图像观:"山海经"与"幻灯片"
        一、作为文化表征的"山海经"图像
        二、作为政治隐喻的"幻灯片"图像
        本章小结
余论
    一、图像情结与鲁迅的文学事业
    二、鲁迅研究中的语图符号学方法
    三、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的若干延展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创作总根于爱 ——鲁迅的婚恋生活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折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恨绵绵无绝期
    第一节 无法直面的情愫
        一、 正视鲁迅与琴姑的相恋
        二、 爱,悄然萌动
        三、 长妈妈好意“搅局”
    第二节 爱,已尘封记忆
        一、 《在酒楼上》中的琴姑影像
        二、 《〈淑姿的信〉序》中对琴姑的哀悼
第二章 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
    第一节 深陷包办婚姻泥淖
        一、 母亲送给的礼物
        二、 无爱的煎熬
        三、 亲人似的供养关系
        四、 蜗牛的悲哀
        五、 鲁迅与朱安婚姻悲剧探讨
    第二节 无爱的痛苦呐喊
        一、 不幸婚姻成为文学创作的推动力
        二、 叫出没有爱的悲哀
        三、 对封建势力压迫下女性命运的关注
        四、 对妇女解放的探索
        五、 《秋夜》中爱的苦闷与期盼
        六、 “影”的告别——与朱安的告别
        七、 《孤独者》中孤独悲怆的灵魂
第三章 十年携手共艰危此中甘苦两心知
    第一节 真爱终修成正果
        一、 师生相遇,情谊深厚
        二、 同声同气,难得知己
        三、 患难真情,舍身相报
        四、 携手并肩,相濡以沫
        五、 矛盾隔阂,无法回避
        六、 人生朝露,爱情长存
        七、 对鲁迅与许广平感情的评价
    第二节 爱的探求和见证
        一、 《过客》——关于爱情出路的思索
        二、 《伤逝》——鲁迅恋爱心迹的呈示
        三、 《腊叶》中“爱”的误读
        四、 《奔月》中的感情风波
        五、 《两地书》中执着相爱的见证
结语
参考文献

(6)从“博物学”看鲁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题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简述
    三 论文大致思路
第一章 鲁迅“博物学”历程简述
    一 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1 童年的自然环境、对花木的喜爱
        2 青年时期对植物的钻研
        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二 对中国传统“博物”图书的搜求与辑录
        1 多方搜求
        2 影写与辑录
    三 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
        1 矿物学
        2 进化学说
        3 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
        4 科普读物
        5 文学中的“博物学”
    四 美术中的“博物学”
        1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及博物图谱
        2 花鸟诗笺
        3 “只有梅花是知己”
        4 域外美术中的“博物学”
第二章 鲁迅“博物学”爱好探因
    一 从“博物学”获得“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1 问题的提出
        2 鲁迅的“科学观”,本柢与葩叶
        3 “本根”、“白心”、“神思”
    二 “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
        1 “复古”与“革命”
        2 “博物学”的反叛性
        3 对“白心”的呵护,将文学与“博物学”相沟通
    三 “博物学”之切实而宽博的精神
        1 “说说较为切己的私事”
        2 “博物学”中的实地经验,向低广处看
第三章 “博物学”视野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
    一 “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1 “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2 “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4 尊重“个体”,爱惜“差异”,保护“弱小”
    二 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相互主体性”的建立
        1 个体与共生
        2 互为主体性
        3 鲁迅眼中与笔下的“自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国学部分)
附录二: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现代及外文部分)
附录三: 鲁迅收藏美术作品中的“博物学”

(7)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1960-1980 年代鲁迅观的转向
    1 民间思想村落中的探索
    2 1980 年代鲁迅观的转向
二、 1980 年代对鲁迅“心灵”的探寻
    1 作为研究目标的心灵辩证法
    2 主体参预与精神自救
    3 历史中间物与自我定位
三、 新世纪钱理群的鲁迅研究
    1 形式的创新与感觉鲁迅
    2 鲁迅作品研究的新进展
    3 真的知识阶级:新的自我定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中国现代散文诗研究综述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预期目标
第一章 现代散文诗生成的中外渊源
    第一节 诗文交叉互动的文体因缘
    第二节 外国散文诗的创立和影响
    第三节 中国古典传统的发掘与润泽
第二章 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思想解放与文体解放的产物
    第二节 中国现代散文诗的理论建设
    第三节 中国现代散文诗三十年发展概观
第三章 现代散文诗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散文诗与自由诗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散文诗与小品文的异同
        一、写作视点的区别
        二、语言形式的区别
    第三节 诗文交融的文体特性
第四章 现代散文诗的语体特征
    第一节 不拘格律的节奏旋律
    第二节 修辞炼句的精巧自然
    第三节 散文诗的独语与对话
第五章 现代散文诗的诗化特点
    第一节 诗意的吟味
    第二节 意象的建构
        一、日常型意象
        二、变异型意象
        三、幻象型意象
    第三节 象征的妙用
        一、象征的"幻象"
        二、象征的暗示
第六章 现代散文诗的审美发现
    第一节 审美发掘的深度
    第二节 自我表现的张力
    第三节 审美空间的开拓
结语: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文学史意义
    一、文体独立的价值与意义
    二、文体杂交的优势与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鲁迅语言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鲁迅语言观的变化
    2.1 语言:从“载道”的工具到民族心理的“指向标”
    2.2 鲁迅的语言观与翻译的政治
    2.3 鲁迅的语言观与语言的构建策略
第三章 鲁迅作品词汇的发展变化
    3.1 词形的多元化和规范化
        3.1.1 词形的时尚化及功能的多样化
        3.1.2 字形的不稳定与规范趋向
        3.1.3 语素组合的多变与规范趋向
    3.2 词义的生成与消失
        3.2.1 义域义位的变化
        3.2.2 同形异实词的生成
    3.3 语境与词汇的语用策略
        3.3.1 文言文本语境与新事物、新现象的表达
        3.3.2 现代白话文本语境与词汇的“杂合”
第四章 鲁迅作品语法的发展变化
    4.1 句子语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4.1.1 引语组合方式及功能的多样化
        4.1.2 组合方式的过渡形态与创新
    4.2 句法的“杂合”与创新
        4.2.1 句法的“杂合”与严密化、情感化
        4.2.2 “性数格”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
    4.3 句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4.3.1 句长与长句组构成分的变化
        4.3.2 句式的叠架与多样化
第五章 鲁迅作品篇章的发展变化
    5.1 篇章衔接机制的显性化
        5.1.1 作为衔接标记的书写体式
        5.1.2 语法衔接的显性化
        5.1.3 词汇衔接的显性化和多样化
    5.2 篇章结构的多样性
        5.2.1 话题结构及其功能的多样性
        5.2.2 话题转换的蒙太奇化
        5.2.3 篇章结构深层隐喻性语法的建构
第六章 鲁迅作品修辞的发展变化
    6.1 语言成规的超越与主体性的凸现
        6.1.1 比喻的主观化、虚化倾向
        6.1.2 用典、仿拟与新意韵的灌注
    6.2 感性化的语言与哲理化的所指
        6.2.1 色彩的组合与生命的阐释
        6.2.2 音韵节奏的灵动与情感的体验
        6.2.3 梦的书写与现实世界的映射
    6.3 婉曲、空白与语言的张力
        6.3.1 梯级修辞:从绝端走向婉曲
        6.3.2 言的满格到诗意的空白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真正的爱的探求——浅论鲁迅《腊叶》的主体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范国富. 鲁迅研究月刊, 2019(05)
  • [2]“无物之我”与伦理革命——《腊叶》笺释[J]. 李哲. 鲁迅研究月刊, 2019(03)
  • [3]鲁迅研究中的“感觉主义”——以钱理群的鲁迅研究为例[J]. 孙尧天.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01)
  • [4]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D]. 张乃午. 南京大学, 2017(08)
  • [5]创作总根于爱 ——鲁迅的婚恋生活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折影[D]. 陈迎菊.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4)
  • [6]从“博物学”看鲁迅[D]. 涂昕. 南京大学, 2014(05)
  • [7]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D]. 王月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8]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 张翼.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9]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 黄琼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病叶·希望·虚妄的希望——细窥鲁迅之《腊叶》[J]. 康孝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标签:;  ;  ;  ;  ;  

寻找真爱——论鲁迅《腊叶》的主体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