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口铅锌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矿石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韩英[1](2013)在《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文中认为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是我国着名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隶属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辖区,位于华夏地块粤北曲仁盆地的北缘,在我国矿产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手段,对该矿床做了大量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并对矿床的成矿作用、控矿条件等提出不少认识,然就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机制等关键地质问题的研究仍显薄弱。本文以矿床学、层控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观察为基础,重点从地球化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成矿作用过程,最终建立了综合成矿模式。大量基础地质资料研究显示,凡口矿区主要出露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等地层。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主要有NWW向、NW向、NNE向及NE向断裂带等。沉积地层形成以后,在石炭系壶天群(C2ht)和泥盆系天子岭下亚组(D3ta)之间的部分或全部的地层缺失,形成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碎裂泥质物或劈理化岩层(即“破乱层”),北部大体呈NWW向。之后是NW向断裂带(前人认为NW向断裂带就是指F203)形成,在矿区南部的活动有可能与NWW向断裂带复合,F203可能就是二者的复合断裂,F203发育持续时间长,贯穿整个成矿期,在成矿期后仍有活动。之后为NNE向断裂带的发育,出现了F1-F1o等断层,为矿区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NE断裂带为NNE断裂带的更次一级构造,包括Flo0、Flo1、F102、F104等断层,该组断层与NNE向断裂带的交汇处是矿体形成的理想场所。赋矿围岩及矿石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显示,Fe主要来自矿区上部的碳酸盐岩地层;后期热液使矿区的含矿地层体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蚀变,影响了地层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布;不同层位的岩层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似,说明矿区各地层受到同种性质热液作用的影响。碳、氧、锶同位素研究显示,凡口矿区奥陶系(O)δ13C=-6.5%o,δ18O=14.9‰,碳、氧值最低,主要受陆源碎屑物质的影响;石炭系(C2ht) δ13C=2.17‰,δ18O值=21.9‰,碳、氧值最高,主要受地层岩性的影响;泥盆系为主要成矿层位,碳、氧、锶值随着地层蚀变程度减弱而逐渐降低,说明其除了岩性及海相沉积旋回的影响,主要受后期热液作用的影响。铅、硫同位素研究显示,矿石中的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上地壳物质,围岩铅与矿石铅应属同源;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硫同位素分布规律为: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浅色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10-170℃区间,高于200℃的流体包裹体较少,冰点温度为-2.1~-1.4℃,盐度约为3wt%NaCl,含有少量的NaCl;深色闪锌矿均一温度主要在110-150℃和110-250℃两个区间,冰点温度为-0.2--0.1℃,盐度为0.18wt%~0.35wt%NaCl,基本不含NaCl。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较广,为170-310℃,盐度较高,主要在14wt%NaCl左右,也有盐度较低的流体,几乎不含NaCl,与形成闪锌矿低盐度流体区间相同。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2O(液相)-H2O(气相)、NaCl-H2O体系,未发现NaCl的子结晶,含少量CH4等有机成分,以及HCl、CO等气体,成矿作用过程有机质参与成矿,但参与程度较小。凡口矿床的成矿年代基本在86.8-138Ma,该阶段形成地层为白垩纪红层,对应于燕山运动晚期,该阶段形成的地层为白垩纪红层。凡口铅锌矿床的形成虽然与岩浆活动无关,但该时期与华南地区广泛发育红层盆地时代相对应,且凡口矿区的赋矿地层发生了白云石化作用,也正好与区域上发生的大面积白云石化相对应,矿区底部含铅锌的成矿流体可能这号来源于区域的红层盆地卤水。综合研究显示,凡口矿床形成于一个大的热液成矿期,该成矿期分为三个成矿阶段:早期成矿阶段主要以块状黄铁矿为主,铅锌含量极少;主成矿阶段值方铅矿闪锌矿阶段,伴随少量黄铁矿的形成;晚期成矿阶段以粗粒亮黄色黄铁矿的出现为标志,主要是成矿期残余热液作用的产物。成矿流体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矿区底部的盆地卤水,可能来源于区域白垩系红层的盆地卤水;第二类为矿区上部碳酸盐岩中的原地层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两类流体在特定的条件下,合适的场所相遇,金属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沉淀,最终形成巨大的铅锌矿体。将凡口铅锌矿床与典型MVT铅锌矿床对比分析显示,二者具有众多的相似特征,但凡口矿床具有成矿温度较高、有机质参与少、坍塌角砾岩少见、胶状或草莓状矿石结构不发育等特点与MVT铅锌矿床不同。综合来讲,凡口矿床应属于非典型的MVT铅锌矿床,只是具有其特殊性。
姚翠霞[2](2014)在《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关键成矿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摘要:此次研究区为粤北曲仁盆地北缘,紧邻诸广山—九峰花岗岩带,区内分布的以凡口为典型的铅锌矿床的地质矿化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凡口矿床较一致地被认为属于MVT铅锌矿床,但在矿床成因认识上仍存在一定差异。且受盆地地质环境和演化历程、控矿因素以及找矿技术应用条件的复杂性影响,盆地北缘区域内凡口式MVT铅锌成矿理论研究工作也变得非常复杂。故本文为了探讨研究区内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成因、关键成矿控制系统及成矿模式,融合递进成矿论与成矿系统论思想,从盆地地质及动力学环境的动态演化角度去探索与源、流、运、储及相关制约因素密切联系的多因耦合、临界转换成矿作用机制,揭示研究区铅锌矿床和黄铁矿矿床之间的矿产共存富集的耦合成矿效应。根据区域成矿背景、凡口矿区和区内其它矿区的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形成世代、矿化围岩蚀变等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认为杨柳塘矿床属于凡口式MVT铅锌矿床,该类矿床的成矿演化全过程先后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成矿期、早期热液成矿期、中期热液成矿期和晚期热液成矿期四个成矿期,罗村等黄铁矿矿床成矿全过程对应于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沉积成岩成矿期和早期热液成矿期。基于曲仁盆地北缘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综合研究成果,结合盆地演化历程及其动力学环境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认为:黄铁矿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泥盆—石炭系特定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的、富硫、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组合,成矿流体是深度演化的单源盆地流体,铅锌硫化物矿床的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基底碎屑岩含水系统,少部分来自燕山早期岩浆热液和赋矿碳酸盐岩地层;矿化剂硫来自印支期黄铁矿矿层及其所在的泥盆—石炭系特定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组合,成矿流体是基底碎屑岩含水系统、盆地碳酸盐岩含水系统及与流经区岩石相互作用的岩浆热液的混合源盆地流体。基于曲仁盆地北缘黄铁矿矿床、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石及相关地质体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的综合研究,结合盆地演化历程及其动力学环境研究,较系统地查定了该区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演化过程和关键成矿控制系统,认为: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存在两期关键成矿作用:虽然不同程度地遭受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改造影响,但黄铁矿矿床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单源盆地流体成矿作用,以地热梯度、褶皱变形和层间滑动构造、盆地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格局、碎屑岩—碳酸盐岩过渡界面以及沉积成岩期硫储体为关键成矿控制系统;虽然不同程度地遭受燕山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的改造与叠加,但铅锌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混合源盆地流体成矿作用,以地热异常、壳源重熔型花岗质岩浆、深部岩石脆/韧性转换界面上移、破裂变形及层间滑动构造、盆地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格局、碎屑岩—碳酸盐岩过渡界面、印支期黄铁矿矿(化)体及沉积成岩期硫储体为关键成矿控制系统。基于研究区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演化过程、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及关键成矿控制系统研究,运用递进成矿论和成矿系统论观点,厘定凡口式MVT铅锌矿床成矿系统属性为两期热液叠加成矿系统,该成矿系统以地台和缓期(海西期)相对稳定沉积环境形成的硫储体及地洼初动期(印支期)构造压缩驱动的盆地源流体形成的黄铁矿矿床作为地球化学障,经地洼剧烈期地壳高度膨胀和强烈侧向挤压的“伸展—减薄”动力环境,以热膨胀驱动为主要驱动机制的富含金属成矿元素的基底碎屑岩含水系统流体,富含矿化剂硫的碳酸盐岩含水系统流体及燕山早期岩浆热液,沿断裂、层间滑动带和岩性界面等传输通道,在特定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单元混合、汇聚成矿的产物。基于厘定的成矿系统属性、成矿物质(金属元素、矿化剂元素、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传输与汇聚机制以及关键成矿要素耦合与临界转换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了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两期热液叠加-改造多因复成成矿模式。该模式的建立并不局限于盆地浅层受的碰撞-挤压造山构造事件的影响,还深入探讨了盆地深部地质演化环境的成矿关键意义。在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关键成矿控制系统和成矿模式指导下,基于研究区该类矿床多元找矿信息耦合处理后的综合找矿信息,进行了区域多元信息找矿预测。在曲仁盆地划分了四个凡口式MVT铅锌矿床找矿远景区和12个找矿靶区,其中Ⅰ-1、Ⅰ-2、Ⅰ-3为重点找矿靶区,Ⅱ-2、Ⅲ-2、Ⅳ-2有一定找矿前景,可做进一步找矿研究。
李桂秀[3](2012)在《曲仁盆地北缘MVT型铅锌硫化物矿床黄铁矿成因标型及成矿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凡口铅锌矿床、杨柳塘铅锌矿床、罗村硫铁矿床为曲仁盆地北缘代表性矿床,同样地处曲仁盆地北缘,但矿床在规模上、矿石的组构及富集程度上却各具特点。凡口铅锌矿床为特富超大型黄铁矿铅锌矿矿床,杨柳塘铅锌矿床为中型黄铁矿铅锌矿矿床,而罗村硫铁矿床铅锌矿化极少,为单一的黄铁矿矿床。黄铁矿为三个矿床的重要或主要硫化物矿物,且黄铁矿世代存在着对应关系。故通过对比三个矿床相同成矿期、成矿世代之间黄铁矿在形貌、结构、成分上的同异性发现,曲仁盆地北缘矿床黄铁矿的形成属于相同成矿流体系统。黄铁矿矿床(罗村硫铁矿床)中受黄铁矿成矿热液叠加、改造的黄铁矿(黄铁矿石)和黄铁矿铅锌矿矿床(凡口铅锌矿床、杨柳塘铅锌矿床)受黄铁矿成矿热液及铅锌成矿热液叠加、改造的黄铁矿(黄铁矿石及黄铁铅锌矿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差别,故通过黄铁矿矿床和黄铁矿铅锌矿矿床黄铁矿石地球化学研究、黄铁矿铅锌矿矿床黄铁铅锌矿石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相关地质体及矿床同位素之间的研究为辅助手段,探讨铅锌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影响。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没有岩浆直接参与成矿;矿床硫元素主要来源于地层硫酸盐;黄铁矿铅锌矿矿床成矿热液为多源混合热液流体。曲仁盆地北缘矿床的成矿过程属于多成矿方式、多期次成矿作用叠加,多控矿因素控制的MVT型矿床。曲仁盆地北缘矿床成矿过程经历了海西期沉积成岩期黄铁矿矿化、印支期黄铁矿成矿热液、燕山早期多源混合型热液的叠加与改造,后期辉绿岩脉侵入的改造作用。
李堃[4](2018)在《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湘西-黔东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该地区已发现铅锌矿床(点)共200余处。在空间上铅锌矿床(点)大致呈NNE向带状展布,矿体赋存于震旦系、寒武系与奥陶系地层中,尤其是以下寒武统碳酸盐岩为主。该地区铅锌矿床经过多年勘查开发,积累了大量基础地质资料,然而受研究方法及测试技术手段的制约,成矿流体演化、成矿物质来源、矿石沉淀机制和成矿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此外,该地区除湘西花垣矿田分布有大型铅锌矿床以外,其它地区分布的铅锌矿床均是中小型或矿化点,大多数矿山已经受到了保有储量严重不足的困扰,因此如何在该地区寻找大型铅锌矿床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湘西-黔东地区一批赋存于下寒武统碳酸盐岩中的典型铅锌矿床进行解剖研究,查明了该地区铅锌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物组构及围岩蚀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地质学等方面的分析,系统研究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演化,查明了成矿物质来源及矿石沉淀机制,结合成矿时代探讨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并建立了成矿模式。在所建立的成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主要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建立了湘西-黔东地区区域找矿概念模型。在GIS平台上开展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与资源量估算,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建议。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主要赋矿地层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或白云岩。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为主,次为脉状与网脉状。金属矿物主要有闪锌矿和方铅矿,次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方解石、重晶石、萤石、沥青、白云石和石英等。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方解石化,其次为萤石化、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硅化和白云石化。该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温度集中在120200℃之间,盐度集中在8%20%(NaCleqv)之间,属于低温、中高盐度的流体。流体中离子成分主要为Ca2+、Na+、Mg2+、SO42-和Cl-,气相成分主要为H2O、N2和CO2,以及少量的CO、CH4和H2。流体的δDSMOW值范围为-60‰-15‰,δ18O流体值范围为0.3‰9.2‰。成矿流体具有热卤水的性质,主要来源于建造水和大气降水。与围岩碳酸盐岩相比,铅锌矿床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PDB值(范围为-4.891.50‰)略低,δ18OSMOW值(范围为13.3725.09‰)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成矿期方解石的沉淀是由于成矿流体与围岩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所致,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围岩碳酸盐岩。矿石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22.336.1‰,以富含重硫为主,表明硫来源于该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尤其是中上寒武统白云岩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沥青等有机质在TSR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变化范围较小,显示正常铅的组成特征,矿石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闪锌矿的87Sr/86Sr值(0.709150.71025)较高,具有明显的壳源锶的特征,并且与下伏地层较接近。该地区赋矿地层清虚洞组的铅锌含量较低,而下伏的青白口系、震旦系及下寒武统石排组、牛蹄塘组等地层的碎屑岩中铅锌元素含量很高,这些具有高铅锌含量的下伏地层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Pb、Zn等金属成矿物质。该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成矿作用与加里东运动所引起的盆地流体运移有关。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围岩、矿石特征、矿物组合、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都较为相似,因此其矿床成因类型应为MVT型铅锌矿床。综合该地区典型铅锌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等研究结果,建立了该区铅锌矿床有机质参与下的流体混合成矿模式,即一种来自深部的富含金属物质的热卤水与另一种富含有机质、硫酸盐的建造水和下渗大气降水在成矿地点发生流体混合,导致了巨量矿石矿物的沉淀。该地区铅锌矿床受地层、构造和岩相三者的联合控制:(1)特定地层岩性组合,即赋矿地层为孔隙度大的藻灰岩或白云岩,下伏地层为相对透水的砂岩,上覆地层为相对不透水的泥质白云岩;(2)区域性断裂构造或断穹构造、背斜褶皱构造以及次生或派生的断裂裂隙构造系统;(3)台地边缘缓坡相带,尤其是中缓坡相带。在成矿模式、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的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找矿概念模型,运用特征分析法在GIS平台上开展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了2个一级找矿远景区(A1、A2)和2个二级找矿远景区(B1、B2)。利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圈定了湘西-黔东地区3个Zn地球化学块体,以1000m岩块厚度以及0.378%的成矿率预测出该地区Zn资源量为2152万吨。综合已有矿床、找矿远景区与地球化学块体分布情况,认为黔东镇远-铜仁地区应作为下一步铅锌找矿工作的重点区。
甄世民[5](2013)在《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岭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着名的钨锡铅锌矿产地,在泥盆系台地碳酸盐岩中发育着一批与岩浆成矿作用无明显联系的铅锌矿床。其成因与成矿规律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为典型研究矿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对南岭地区此类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结合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3个矿床为代表的铅锌矿明显区别于SEDEX矿床和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可以与典型MVT铅锌矿进行类比。经过对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类比发现,3个矿床为代表的铅锌矿具有相关联的成因联系。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床的S、Pb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硫同位素组成受地层影响,与成矿机制有关。Pb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且凡口、泗顶、北山的铅同位素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暗示这些矿床矿石铅的来源相似。C、O同位素研究表明,C可能主要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Sr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是流体对碎屑岩选择性淋滤造成的。利用辉绿岩与矿体的穿插关系,通过SHRIMPU-Pb方法间接测定了凡口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凡口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为100 Ma土,与华南晚白垩世的红层,以及区内铀矿成矿年代大致对应。通过对红层盆地中的白垩系盐矿中沉积石膏的Sr同位素研究,石膏的Sr同位素范围为0.7135~0.713981,与区域和矿区白云岩、铅锌矿伴生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及铀矿中萤石的Sr值具有较大的重叠,远高于同期海相沉积碳酸酸盐岩的Sr值,与现在盐湖中浓缩的卤水基本一致。这显示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可能与红层盆地发育存在深层次的成因联系。首次提出了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和白垩纪伸展环境下的富膏盐建造的红色盆地的成因联系。以全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几个典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发现中泥盆统跳马涧组和棋梓桥组之间存在广泛区域盆地卤水作用的痕迹。在碳酸盐岩的底部发育大规模的区域白云石化,西至广西兴安、北至湖南衡阳、东至赣南、南至广东英德。在中泥盆统的紫色砂岩中,发育广泛的褪色蚀变。南岭地区的MVT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白云石化带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即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通过南岭地区该类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区域白云石化的研究,结合成矿元素基本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MVT铅锌矿床是两种流体的混合,受硅钙界面控制,同期发育的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最后,对MVT铅锌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首次建立了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三位一体”地质找矿预测模型。
李波[6](2010)在《滇东北地区会泽、松梁铅锌矿床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滇东北铅锌矿集区会泽和松梁两个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会泽铅锌矿床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并结合矿床地球化学,探讨了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在对松梁铅锌矿床各种构造形迹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其断裂结构面进行力学性质分析,并详细研究了断裂构造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而绘制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图,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其中,利用红外显微测温技术对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松梁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及其隐伏矿预测是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会泽铅锌矿床闪锌矿中原生流体包裹体有五种类型:纯气相、富液相气液两相、富气相气液两相、纯液相和含子矿物多相,以气相包裹体为主。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0.2-344.5℃之间,存在两个峰值:150℃-200℃和250℃-350℃;捕获温度平均为231.7℃。盐度在1.05~18.04wt%NaCleq之间,平均为11.56wt%NaCleq,流体密度在0.8884-1.0507 g·cm-3之间,平均0.9735 g·cm-3。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中-低温低盐度包裹体,所反映的成矿流体信息局限,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则反映成矿流体的信息更为全面。会泽铅锌矿床包裹体均一瞬间压力为70-710×105Pa,平均362.7×105Pa,成矿深度为264-2681m,平均1370m。流体液相阳离子成分富Ca2+、Mg2+、Na+,贫K+、Li+;阴离子富Cl-贫F-,成矿流体为富CO2、贫CH4的Ca2+-Mg2+-Na+-Cl--HCO3--SO42型。2.会泽铅锌矿床成矿期经历了三个成矿阶段:第Ⅰ阶段成矿温度200-350℃及以上,盐度15wt%NaCleq及以上;第Ⅱ阶段成矿温度150-250℃,盐度1~18wt%NaCleq,以5-13wt%NaCleq居多;第Ⅲ阶段成矿温度100-220℃,盐度一般在10wt%NaCleq以下,平均在5wt%NaCleq。3.会泽铅锌矿床赋矿白云岩形成于较强氧化性的沉积-成岩环境,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变化范围相对较小;δEu显示负异常,δCe显示微弱负异常-无异常。松梁铅锌矿床的容矿碳酸盐岩则显示弱氧化-还原的成岩环境和标准白云岩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与碳酸盐岩相近,但变化范围较大,δEu均为正异常,δCe大多呈弱负异常-负异常。4.会泽铅锌矿床成矿物质为多来源,地层碳酸盐岩、变质基底和岩浆均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地层建造水和变质水的混合流体。会泽铅锌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期成矿作用,其成矿模式总结为“沉积成岩-玄武岩浆期后气液叠加-构造改造富集”。5.松梁铅锌矿床①号矿体构造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Li-P-Cu-Ba-Cd-Ga-Zn-V-Ag-Mn-Ge-In2→U-Sn-Th-Be-∑REE-Pb-Bi→Cs-In-Ta-Tl-Ti-Co-Nb-Mo- W-Li2-V2→Zr-Ni-Sr- Rb-Hf-Cr-Cs2-∑REE2。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和地球化学参数在轴向上的变化规律均说明其构造原生晕结构比较复杂,反映①号矿体成矿作用经历了多阶段,同时预测①号矿体深部延深较好,并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构造原生晕理想模型图。6.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主要表现为三个主因子元素组合:地层岩石元素组合因子、铅锌矿化元素组合因子和中高温矿化元素组合因子。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场的分布规律,可以反映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为成矿预测提供依据。并分别总结了松梁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和物探等找矿标志,圈定了找矿靶区,部分找矿靶区已得到工程验证。
邢波,郑伟,欧阳志侠,吴晓东,林玮鹏,田云[7](2016)在《粤西庙山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及S同位素对矿床成因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庙山铜多金属矿床是在粤西阳春盆地内新近发现的一处铜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泥盆系的陆源碎屑岩和含泥质的碳酸盐岩中。本文以矿石矿物黄铁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新技术对其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庙山铜多金属矿床中黄铁矿以富Se、Te和As,贫Ni元素为特征,其Co/Ni和S/Se比值特征指示其成因与岩浆热液型矿床密切相关;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指示其主要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以富Mn、In、Se,贫Ga、Ge、Tl等元素为特征,总体与国外一些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如Baita Bihor、Majdanpek、Ocna de Fier和Valea Seaca)相似。同时,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比值(如Zn/Cd、Ga/In等)以及相关的微量元素图解(如Ge-In,Ge-Se等)均表明庙山矿床的成因类型与矽卡岩型矿床一致。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的δ34S值较为集中(-0.4‰+2‰),平均0.69‰,具有较为明显的塔式分布特征,反映成矿物质具有岩浆来源的特征。以地质现象为基础,结合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和硫同位素数据,我们认为庙山铜多金属矿床属于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8](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冷成彪,齐有强[9](2017)在《闪锌矿与方铅矿的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的成因制约》文中研究说明冷水坑银铅锌矿田位于江西省贵溪市,是我国重要的银铅锌矿集区。矿田中产有两类特征迥异的矿体,一类为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的细脉浸染状-大脉状矿体,另一类为产于火山碎屑岩夹层中的块状硫化物矿体。然而,目前关于两类矿体的成因及联系还存在争议。本文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两类矿体中的闪锌矿和方铅矿进行了微区原位成分的测试,试图根据它们的微量元素特征约束矿床的成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产于细脉浸染状-大脉状矿体中的闪锌矿具有相对较高的Fe、Mn、Pb、Ag、Cu、Sb、Sn和Tl含量,而产于层控块状硫化物矿体中的闪锌矿具有相对略高的Cd含量。两类矿体中方铅矿的微量元素也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Ag、Sb、Sn和Au含量,而后者具有相对较高的Cd、Bi、Se和Tl。通过与国内外不同成因类型铅锌矿床的综合对比,我们发现冷水坑矿田的闪锌矿具有较低的Zn/Cd比(66131)、Cd/Fe比(0.060.31)和Co含量(多数<10×10-6),以及相对较高的Sn含量(多数>1×10-6),这些特征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闪锌矿的特征十分类似,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类似成因。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冷水坑矿田闪锌矿中Fe、Cd、Ag、Sb和Tl等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而Cu、Pb和Sn等元素主要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存在。方铅矿中的Ag、Sb、Cd、Sn和Tl等元素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而Mn、Bi和Se等元素可能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存在。此外,基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矿物对的Cd分配系数温度计,获得层控块状硫化物矿体的形成温度为238246℃,而细脉浸染状-大脉状矿体的形成温度略低,为209224℃,前者闪锌矿中相对较低的Fe和Mn含量,可能由氧逸度的影响造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冷水坑矿田两类矿体具有相同的成因机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都主要来自深部岩浆热液,温度、围岩性质及氧逸度是控制两类矿床金属硫化物微量元素差别的重要因素。
吉晓佳[10](2019)在《会泽铅锌矿闪锌矿中锗的赋存状态研究和元素替代机制探讨》文中提出会泽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我国重要富锗铅锌矿床之一,其锗储量为517吨,达到大型规模。关于会泽铅锌矿Ge的赋存状态和替代机制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详实的野外调查,结合显微镜下观察,采用EMPA、ICP-MS、LA-ICP-MS、FE-SEM、MAPPING等分析手段对矿床不同矿物进行主微量分析和微区形貌观察,获得以下研究成果和认识:1.结合野外调查和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将矿床的形成过程划分为Ⅲ期5个阶段:I期为成岩期,Ⅱ期为内生成矿期,包括闪锌矿-黄铁矿-方解石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以及黄铁矿-方解石阶段,Ⅲ期为表生氧化期。2.根据野外穿插关系,结合手标本及显微镜下观察,将闪锌矿划分为三个世代(Sp1、Sp2、Sp3):Sp1的闪锌矿为黑(深)褐色,细粒,呈块状、角砾状产出;Sp2的闪锌矿为棕色(浅褐色),中粒(粒度相对Sp1的闪锌矿较粗),以脉状、块状形式产出,Sp3的闪锌矿为红棕色,粗粒,以网脉状、团块状、斑状形式产出。3.基于EPMA、ICP-MS和LA-ICP-MS分析的矿物的主微量元素结果表明,矿区的闪锌矿为富Ge矿物,方铅矿、黄铁矿、方解石与白云石中Ge含量均低于Ge元素地壳丰度值,部分低于检出限。4.通过FE-SEM和MAPPING分析对矿物微区进行形貌观察,认为Ge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同时,对不同类型闪锌矿中Ge含量的统计分析发现,Ge元素在空间上呈无序分布,即不同空间位置产出的闪锌矿中的Ge元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时间上富集规律明显,Ge主要富集在Sp3中,Sp1中次富集,在Sp2中富集程度最低。5.通过对LA-ICP-MS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发现Ge-Cu呈现极好的线性正相关,Ge-Zn、Ge-Hg呈弱相关性,推断在矿物结晶过程中存在2Cu++Ge2+(?)2Zn2+、Hg2++Ge2+(?)2Zn2+、Ge2+(?)Zn2+的替代关系。6.会泽铅锌矿闪锌矿中Fe含量,Ga/Ge、Ga/In、Zn/Cd等比值特征指示该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并结合In-Ge、Ln(Ga/In)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证实该矿床属于与盆地流体有关的中-低温MVT型矿床。
二、凡口铅锌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矿石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凡口铅锌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矿石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世界铅锌矿床的分类 |
1.2.2 MVT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凡口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1 资料收集 |
1.4.2 野外地质调查及样品采集 |
1.4.3 室内工作 |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3.1 地层 |
3.1.1 寒武系 |
3.1.2 奥陶系 |
3.1.3 泥盆系 |
3.1.4 石炭系和二叠系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2.3 “破乱层” |
3.3 岩浆岩 |
3.3.1 辉绿岩与铅锌矿化的穿插关系 |
3.3.2 辉绿岩地质地球化学 |
第四章 矿床地质 |
4.1 矿体特征 |
4.2 矿石特征 |
4.2.1 矿石类型 |
4.2.2 矿石构造 |
4.3 矿石矿物 |
4.3.1 黄铁矿 |
4.3.2 闪锌矿 |
4.3.3 方铅矿 |
4.3.4 其它硫化物 |
4.4 脉石矿物 |
4.4.1 白云石 |
4.4.2 方解石 |
4.4.3 石英 |
4.4.4 菱铁矿 |
4.5 有机质-沥青 |
4.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五章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1 主量元素 |
5.1.1 样品的采取与测试 |
5.1.2 地球化学特征 |
5.2 微量元素 |
5.2.1 样品的采取与测试 |
5.2.2 不同地层的微量元素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矿区地层 |
5.3.2 方解石 |
5.4 构造地球化学 |
5.4.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5.4.2 成矿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 |
5.4.3 稀土元素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碳、氧、锶同位素 |
6.1.1 样品的采取与测试 |
6.1.2 地层的碳、氧、锶同位素特征 |
6.1.3 矿石的碳、氧、锶同位素特征 |
6.1.4 地层及矿石的碳、氧同位素投点分布 |
6.1.5 方解石的碳、氧、锶同位素特征 |
6.2 铅同位素 |
6.2.1 样品的采取与测试 |
6.2.2 铅同位素特征 |
6.3 硫同位素 |
6.3.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6.3.2 硫同位素特征 |
6.4 氢、氧同位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矿流体 |
7.1 前人研究成果 |
7.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7.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7.2.2 流体包裹体温度-盐度特征 |
7.3 流体包裹体组分 |
7.3.1 高温下未均一的流体包裹体 |
7.3.2 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型 |
8.1 控矿因素 |
8.1.1 构造的控矿作用 |
8.1.2 地层对成矿的作用 |
8.1.3 红层盆地与区域白云石化 |
8.2 白云石化 |
8.3 成矿年龄 |
8.3.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8.3.2 成矿年龄分析 |
8.4 成矿流体 |
8.5 成矿物质 |
8.5.1 铅的来源 |
8.5.2 硫元素来源 |
8.6 与典型MVT矿床对比 |
8.6.1 与MVT矿床的相似性 |
8.6.2 与MVT矿床的不同点 |
8.7 成矿模型 |
8.7.1 MVT矿床的成矿模型 |
8.7.2 凡口矿床的成矿模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B 文中主要矿物名称及其代号 |
(2)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关键成矿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关键成矿控制系统的提出 |
1.2.2 MVT矿床研究 |
1.2.3 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研究程度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手段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具体研究程序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质简况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沉积古地理环境 |
2.2 盆地地质演化及其动力学环境 |
2.2.1 地槽演化阶段 |
2.2.2 地台演化阶段 |
2.2.3 地洼演化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典型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研究 |
3.1 凡口矿区地质特征及研究区其他矿区对比研究 |
3.1.1 地层 |
3.1.2 重要容矿层位的沉积相简略分析 |
3.1.3 矿区构造 |
3.1.4 岩浆活动 |
3.2 凡口矿区矿化特征及研究区其它矿区对比研究 |
3.2.1 矿体形态、规模及矿化就位特征 |
3.2.2 矿石化学成分 |
3.2.3 矿石的矿物组分 |
3.2.4 矿石构造和矿物结构特征 |
3.3 矿区围岩蚀变特征 |
3.3.1 硅化 |
3.3.2 赋矿地层底部碎屑岩的褪色蚀变 |
3.3.3 碳酸盐化 |
3.3.4 重晶石化 |
3.3.5 其他蚀变 |
3.4 成矿作用分析 |
3.4.1 矿物共生组合 |
3.4.2 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3.5 本章小结 |
4 曲仁盆地北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 |
4.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区域地层中成矿相关元素的丰度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带 |
4.2 矿床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4.2.1 赋矿层位岩相古地理环境与其内成矿相关元素含量的关系 |
4.2.2 赋矿层位有机质、岩性组构与其内成矿相关元素含量的关系 |
4.2.3 赋矿层位主要元素的相关性 |
4.2.4 代表性赋矿层位的部分化学成分相关性 |
4.3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紧邻和远离矿体的断裂破碎带部分元素含量对比 |
4.3.2 狮岭矿段代表性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的元素分布特征 |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曲仁盆地内部岩浆岩 |
4.4.2 诸广山复式岩体研究 |
4.5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4.5.1 矿石中主要成矿组分分带规律 |
4.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 矿物化学组成特征 |
4.6.1 黄铁矿化学组成 |
4.6.2 闪锌矿化学组成 |
4.7 本章小结 |
5 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关键成矿控制系统 |
5.1 成矿时代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
5.1.1 成矿时代 |
5.1.2 成矿流体来源 |
5.1.3 成矿金属元素来源 |
5.1.4 硫的来源 |
5.1.5 热源形成 |
5.2 成矿流体的运移、汇聚和卸载机制 |
5.2.1 成矿流体运移驱动机制 |
5.2.2 成矿流体运移通道网络 |
5.2.3 成矿元素活化运移 |
5.2.4 卸载沉淀 |
5.2.5 矿化就位空间 |
5.2.6 两期热液叠加改造 |
5.3 主要成矿因素 |
5.3.1 赋矿地层沉积环境 |
5.3.2 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
5.3.3 盆地地下水含水系统 |
5.3.4 地质构造 |
5.3.5 地层层位 |
5.3.6 地热异常和岩浆热事件 |
5.4 多控矿因素耦合与临界转换成矿机制 |
5.5 关键成矿系统的厘定 |
5.6 矿化网络节点时空分布规律 |
5.6.1 典型矿化网络节点的矿体空间分布 |
5.6.2 区域矿化网络中各类矿床的成矿时间、成因关系 |
5.7 成矿模式 |
5.8 本章小结 |
6 粤北凡口式MVT铅锌矿床成矿预测 |
6.1 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
6.1.1 曲仁盆地北缘多元成矿信息分析 |
6.1.2 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步骤及具体方法 |
6.1.3 直接找矿预测信息 |
6.1.4 间接找矿预测信息 |
6.1.5 评判找矿预测信息 |
6.2 曲仁盆地北缘找矿预测及靶区优选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曲仁盆地北缘MVT型铅锌硫化物矿床黄铁矿成因标型及成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MVT”铅锌硫化物矿床成矿流体系统研究 |
1.2.2 曲仁盆地北缘成矿流体研究现状 |
1.2.3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曲仁盆地北缘成矿地质特征 |
2.1 地质特征简述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地层 |
2.1.3 构造 |
2.1.4 岩浆活动 |
2.1.5 围岩蚀变及矿产分布 |
2.2 代表性矿床地质特征 |
2.2.1 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
2.2.2 矿床矿化特征 |
2.2.3 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分析 |
第三章 代表性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 |
3.1 形貌标型研究 |
3.1.1 样品测试方法 |
3.1.2 不同世代黄铁矿的共同特点 |
3.1.3 不同世代黄铁矿的形貌差异 |
3.2 结构标型研究 |
3.2.1 样品测试方法 |
3.2.2 不同世代黄铁矿的共同特点 |
3.2.3 不同世代黄铁矿的差异性 |
3.3 化学成分标型研究 |
3.3.1 样品测试方法 |
3.3.2 不同世代黄铁矿的共同特点 |
3.3.3 不同世代黄铁矿的差异性 |
第四章 黄铁矿矿床和黄铁矿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4.1 岩矿石稀土元素特征研究 |
4.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4.1.2 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图解 |
4.1.3 Q型聚类分析 |
4.2 岩矿石微量及成矿元素特征研究 |
4.2.1 微量及成矿元素标准化蛛网图解 |
4.2.2 R型聚类分析 |
4.2.3 Q型聚类分析 |
4.3 稀土微量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4.3.1 测试结构综合分析 |
4.3.2 小结 |
4.4 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
4.4.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4.4.2 黄铁矿铅锌矿矿床与诸广山矿床包裹体特征研究 |
4.4.3. 黄铁矿铅锌矿矿床与诸广山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 |
4.4.4 黄铁矿铅锌矿矿床和诸广山矿床包裹体成分分析 |
4.5 黄铁矿铅锌矿矿床辉绿岩体研究 |
4.6 黄铁矿铅锌矿矿床同位素分析 |
4.6.1 硫同位素 |
4.6.2 氢氧同位素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探讨 |
5.1 矿床成因 |
5.1.1 矿床成因类型判别的主要参量特征 |
5.1.2 矿床成因 |
5.2 曲仁盆地北缘成矿流体系统演化 |
5.2.1 沉积成岩成矿流体系统演化 |
5.2.2 黄铁矿成矿流体系统演化 |
5.2.3 铅锌成矿流体系统演化 |
5.3 曲仁盆地北缘成矿机理 |
5.3.1 沉积成岩期黄铁矿成矿机理分析 |
5.3.2 黄铁矿热液成矿机理 |
5.3.3 铅锌矿热液成矿机理 |
5.3.4 复合叠加成矿机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 |
1.3.2 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1.3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 |
2.2.2 盖层 |
2.2.3 地层特征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湘西花垣铅锌矿田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2 黔东北松桃嗅脑铅锌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3 黔东北铜仁卜口场-塘边坡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4 黔东南都匀牛角塘铅锌矿床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特征 |
3.4.3 矿石特征 |
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方法简介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成因类型 |
4.2.2 相态类型 |
4.2.3 不同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3.1 花垣铅锌矿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2 嗅脑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3 卜口场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4 塘边坡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5 牛角塘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4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4.1 花垣铅锌矿田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
4.4.2 花垣铅锌矿田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
4.4.3 塘边坡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
4.4.4 牛角塘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
4.5 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组成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元素及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简介 |
5.1.1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 |
5.1.2 稳定同位素分析 |
5.2 地层含矿性 |
5.3 铅锌矿石及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 |
5.3.1 铅锌矿石微量元素组成 |
5.3.2 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1 热液方解石的氢-氧同位素 |
5.5.2 热液方解石与围岩的碳-氧同位素 |
5.5.3 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 |
5.5.4 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 |
5.5.5 闪锌矿与地层的锶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1 成矿流体的性质与来源 |
6.1.1 成矿流体的性质 |
6.1.2 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演化 |
6.1.3 碳的来源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稀土元素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
6.2.2 硫的来源 |
6.2.3 铅锌的来源 |
6.3 矿石沉淀机制 |
6.4 成矿时代 |
6.4.1 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 |
6.4.2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5 矿床成因类型 |
6.6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7.1 控矿因素 |
7.1.1 地层因素 |
7.1.2 岩相因素 |
7.1.3 构造因素 |
7.2 找矿标志 |
7.2.1 矿产露头 |
7.2.2 围岩蚀变 |
7.2.3 单元素化探异常 |
7.2.4 元素组合化探异常 |
第八章 基于GIS的成矿预测 |
8.1 区域找矿概念模型 |
8.2 基于GIS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8.2.1 基于GIS的成矿预测简介 |
8.2.2 成矿预测方法的选择 |
8.2.3 特征分析法原理 |
8.2.4 预测单元划分 |
8.2.5 预测变量的选择与赋值 |
8.2.6 特征分析法找矿模型 |
8.2.7 找矿远景区圈定 |
8.2.8 找矿远景区评价 |
8.3 资源量估算 |
8.3.1 地球化学块体概念 |
8.3.2 地球化学块体的圈定 |
8.3.3 地球化学块体谱系图 |
8.3.4 锌资源量估算 |
8.4 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南岭地区铅锌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 MVT铅锌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1. MVT铅锌矿床的一般地质特征 |
1.3.2. MVT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 |
1.3.3.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及相关矿化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主要完成工作量和分析方法 |
1.6.1. 完成工作量 |
1.6.2. 室内分析方法 |
1.7. 主要研究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泥盆系岩石地层分区对比与岩相古地理演化 |
2.1.2. 泥盆系岩石地层分区对比 |
2.1.3. 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2.5.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
3.1. 广东凡口矿床地质特征 |
3.1.1. 成矿地质背景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 |
3.1.5. 成矿期次 |
3.2. 广西泗顶-古丹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
3.2.1. 成矿地质背景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 |
3.2.5. 成矿期次 |
3.3. 广西北山矿床地质特征 |
3.3.1. 成矿地质背景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围岩蚀变 |
3.3.5. 成矿期次 |
3.4. 其它考察矿点 |
3.4.1. 广东红岩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
3.4.2. 广东马口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
3.4.3. 广东西牛犁树下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
3.4.4. 广东罗村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4.1. 矿石矿物化学成份特征对比 |
4.1.1. 凡口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分 |
4.1.2. 泗顶-古丹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份 |
4.1.3. 北山-上朝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份 |
4.1.4. 矿物化学成份对比研究 |
4.2. S同位素 |
4.2.1. S同位素组成 |
4.2.2. S的来源 |
4.3. PB同位素 |
4.3.1. 铝同位素组成及类型 |
4.3.2. 铝的来源 |
4.4. C、O同位素 |
4.4.1. C、O同位素原理 |
4.4.2. C、O同位素特征 |
4.5. SR同位素 |
4.5.1. Sr同位素原理 |
4.5.2. 矿石的Sr同位素特征 |
4.5.3. 地层锶同位素特征 |
4.5.4. 锶的来源 |
4.6. 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
4.6.1. 岩相学、温度、盐度特征 |
4.6.2. 氢氧同位素 |
4.6.3. 包裹体成份分析 |
4.7. 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 |
4.7.1. 辉绿岩与铅锌矿化的关系 |
4.7.2. 区域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4.7.3. 锆石年龄测定结果 |
4.7.4. 关于成矿年代学的探讨 |
5 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床类型的厘定 |
5.1. 与喷流-沉积矿床的对比 |
5.2. 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的对比 |
5.3.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对比 |
5.3.1.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相似性 |
5.3.2.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差异性 |
5.4. 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 |
6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与MVT矿床区域分布 |
6.1. 关于MVT铅锌矿床盆地卤水来源的探讨 |
6.2. 区域红层盆地的基本特征 |
6.2.1. 红层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2. 红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6.3.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的地质痕迹 |
6.3.1.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在矿区中的表现 |
6.3.2. 盆地卤水活动在区域上的表现 |
6.4. 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分布 |
6.5. 南岭地区MVT矿床的区域分布规律 |
7 成矿作用过程研究探讨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流体的来源和运移 |
7.2.1. 铅锌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 |
7.2.2. 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演化 |
7.3. 铅锌的沉淀机制 |
7.4.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 |
7.4.1 成矿地质体 |
7.4.2 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 |
7.4.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
7.5. 成矿作用过程的时空演化 |
8 结论 |
8.1. 取得的主要进展 |
8.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滇东北地区会泽、松梁铅锌矿床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现状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研究现状 |
1.1.2.1 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1.2.2 铅锌矿床主要类型及MVT型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及选题依据 |
1.2.1 存在问题 |
1.2.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变质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
2.3.2 主要区域构造 |
2.3.2.1 安宁河-绿汁江断裂 |
2.3.2.2 弥勒-师宗-水城断裂 |
2.3.2.3 康定-奕良-水城断裂 |
2.3.2.4 小江断裂 |
2.4 岩浆岩 |
2.4.1 峨眉山玄武岩 |
2.5 大地构造演化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2.1 主要断裂特征 |
3.1.2.2 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分析 |
3.1.2.2.1 NE向断裂组 |
3.1.2.2.2 NW向断裂组 |
3.1.2.2.3 SN向和近SN向断裂组 |
3.1.2.2.4 近EW向断裂组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4.1 矿体产状 |
3.1.4.2 矿石组分 |
3.1.4.3 矿石组构 |
3.1.4.4 矿石化学成分 |
3.1.4.5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的划分 |
3.1.4.6 围岩蚀变 |
3.2 松梁小型铅锌矿床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2.1 主要断裂特征 |
3.2.2.2 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分析 |
3.2.2.2.1 NW向断裂组 |
3.2.2.2.2 NE向断裂组 |
3.2.2.2.3 近EW向断裂组 |
3.2.2.2.4 SN向和近SN向断裂组 |
3.2.2.3 断裂构造岩类型 |
3.2.2.4 构造体系的划分 |
3.2.3 岩浆岩 |
3.2.4 矿体特征 |
3.2.4.1 矿体产状 |
3.2.4.2 矿石组分 |
3.2.4.3 矿石组构 |
3.2.4.4 矿石化学成分 |
3.2.4.5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的划分 |
3.2.4.6 围岩蚀变 |
3.3 矿床对比 |
3.3.1 研究矿床对比 |
3.3.2 区域矿床总体特征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4.1 研究现状 |
4.2 样品采集及测试过程 |
4.2.1 样品选择及制片 |
4.2.2 测试仪器 |
4.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4 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 |
4.4.1 测试方法 |
4.4.1.1 方解石 |
4.4.1.2 闪锌矿 |
4.4.2 均一温度 |
4.4.3 流体包裹体盐度 |
4.4.4 成矿流体密度 |
4.5 流体包裹体其他物化参数估算 |
4.5.1 均一瞬间压力及成矿深度估算 |
4.5.2 压力校正及捕获温度 |
4.5.3 pH值 |
4.6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6.1 包裹体的液相成分 |
4.6.2 包裹体的气相成分 |
4.7 氢、氧同位素 |
4.8 讨论 |
4.8.1 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差异 |
4.8.2 与MVT型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对比 |
4.8.3 不同阶段闪锌矿的流体演化 |
4.8.4 成矿流体性质 |
4.9 小结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 |
5.1 岩石地球化学 |
5.1.1 常量元素 |
5.1.1.1 会泽铅锌矿床 |
5.1.1.2 松梁铅锌矿床 |
5.1.2 微量元素 |
5.1.2.1 会泽铅锌矿床 |
5.1.2.2 松梁铅锌矿床 |
5.1.3 稀土元素 |
5.1.3.1 会泽铅锌矿床 |
5.1.3.2 松梁铅锌矿床 |
5.1.4 小结 |
5.2 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 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1 闪锌矿 |
5.3.2 黄铁矿 |
5.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1 硫同位素 |
5.4.2 碳、氧同位素 |
5.4.3 铅同位素 |
5.5 矿床成因 |
5.5.1 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 |
5.5.2 矿床成因 |
第六章 构造地球化学 |
6.1 研究现状 |
6.2 松梁铅锌矿床断裂构造岩地球化学 |
6.2.1 主量元素 |
6.2.2 微量元素 |
6.2.3 稀土元素 |
6.2.4 小结 |
6.3 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因子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
6.3.1 样品采集、测试和分析结果 |
6.3.2 讨论 |
第七章 隐伏矿定位预测 |
7.1 松梁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 |
7.1.1 1580~1590m中段元素组合特征 |
7.1.2 1259~1274m中段元素组合特征 |
7.1.3 1309~1332m中段元素组合特征 |
7.1.4 1209~1230m中段元素组合特征 |
7.1.5 总体特征 |
7.1.6 小结 |
7.2 松梁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平面异常特征 |
7.3 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异常-以松梁铅锌矿床①号矿体为例 |
7.3.1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7.3.2 样品采集、计算方法及过程 |
7.3.3 讨论 |
7.3.3.1 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 |
7.3.3.2 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的地质解释 |
7.3.3.3 地球化学参数的轴向变化规律 |
7.3.3.4 断裂构造原生晕模型 |
7.3.4 小结 |
7.4 松梁铅锌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 |
7.4.1 隐伏矿预测的依据 |
7.4.2 预测靶区 |
7.4.3 工程验证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奖励、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7)粤西庙山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及S同位素对矿床成因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分析测试方法 |
3.1 硫化物LA-ICP-MS测试 |
3.2 硫同位素测试 |
4 样品分析结果 |
4.1 黄铁矿LA-ICP-MS分析结果 |
4.2 闪锌矿LA-ICP-MS分析结果 |
4.3 硫同位素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成矿温度 |
5.1.1 闪锌矿对成矿温度的指示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矿床类型 |
5.3.1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 |
5.3.2 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 |
6 结论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9)闪锌矿与方铅矿的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的成因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
3 样品和分析方法 |
4 分析结果 |
4.1 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 |
4.2 方铅矿的微量元素组成 |
5 讨论 |
5.1 微量元素在闪锌矿和方铅矿中的赋存形式 |
5.2 成矿温度的制约 |
5.3 矿床成因约束 |
6 结论 |
(10)会泽铅锌矿闪锌矿中锗的赋存状态研究和元素替代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1.3.1 样品采集 |
1.3.2 样品加工 |
1.3.3 测试分析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大地构造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岩浆活动 |
2.2 矿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矿体特征 |
2.3.2 围岩蚀变 |
2.3.3 矿石矿物特征 |
2.3.4 成矿期次 |
第3章 闪锌矿标型特征 |
3.1 闪锌矿世代 |
3.2 闪锌矿晶体结构 |
3.3 闪锌矿化学成分 |
第4章 锗的赋存状态研究 |
4.1 矿物组分分析 |
4.1.1 ICP-MS结果分析 |
4.1.2 LA-ICP-MS结果分析 |
4.1.3 讨论 |
4.2 微区形貌分析 |
4.2.1 FE-SEM结果分析 |
4.2.2 MAPPING结果分析 |
4.2.3 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闪锌矿中锗的富集规律 |
5.1 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锗的替代机制探讨 |
6.1 元素相关性分析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7章 稀散元素对成矿温度及矿床成因的约束 |
7.1 成矿温度 |
7.2 矿床成因 |
第8章 结论 |
8.1 认识 |
8.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凡口铅锌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矿石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D]. 韩英.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1)
- [2]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关键成矿控制系统[D]. 姚翠霞. 中南大学, 2014(02)
- [3]曲仁盆地北缘MVT型铅锌硫化物矿床黄铁矿成因标型及成矿机理研究[D]. 李桂秀. 中南大学, 2012(02)
- [4]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D]. 李堃.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5]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D]. 甄世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 [6]滇东北地区会泽、松梁铅锌矿床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地球化学研究[D]. 李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7]粤西庙山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及S同位素对矿床成因的制约[J]. 邢波,郑伟,欧阳志侠,吴晓东,林玮鹏,田云. 地质学报, 2016(05)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9]闪锌矿与方铅矿的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的成因制约[J]. 冷成彪,齐有强. 地质学报, 2017(10)
- [10]会泽铅锌矿闪锌矿中锗的赋存状态研究和元素替代机制探讨[D]. 吉晓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