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睢宁县徐洪河灌区土壤盐渍性状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1](2014)在《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定位及管理政策》文中研究指明为更好的确定分区水土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政策,从宏观和战略等方面,指导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参照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和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相关成果,本文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淮河流域三级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要求,采用定性和定量主导因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主导因子专题图的空间叠置法和专家咨询决策等方法对三级区划进行部分细化,从管理的角度探讨各个分区生态环境特点和水土保持功能及其重要性,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及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与技术依据。1.淮河流域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的划分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淮河流域三级区划的基础上,借鉴和继承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区成果及其定性定量指标,结合淮河流域遥感土壤侵蚀调查的地貌分类等其他相关资料,确定了以地貌、土壤种类、平均海拔(县级)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为主导指标,以水土流失类型及比例、年均降水量、林草覆盖度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为辅助指标的划分指标体系,划分出11个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具体如下:(1)沂蒙山中低山丘陵类型区(2)沂沭泗河中下游山前平原类型区(3)黄泛风沙平原类型区(4)伏牛山中低山丘陵类型区(5)伏牛山山前平原类型区(6)淮北平原类型区(7)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类型区(8)淮河上中游南岸山前平原类型区(9)淮河下游平原类型区(10)淮海丘岗类型区(11)江淮丘陵类型区2.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的功能评价定位在分析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淮河流域自身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水质维护、人居环境维护、洪水调蓄、岸线保护等8类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借鉴水土保持区划导则中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分区进行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定位,具体如下:(1)沂蒙山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区(2)沂沭泗河中下游山前平原农田防护与土壤保持区(3)黄泛风沙平原防风固沙与农田防护区(4)伏牛山中低山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区(5)伏牛山山前平原土壤保持与农田防护区(6)淮北平原农田防护区(7)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区(8)淮河上中游南岸山前平原土壤保持与农田防护区(9)淮河下游平原农田防护区(10)淮海丘岗土壤保持区(11)江淮丘陵土壤保持区3.不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分区的水土保持管理对策与建议结合淮河流域自身特点划分出不同类型区并对各个类型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定位,进而系统分析了各个类型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存在问题,对此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和生产建设水土保持监督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建议,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张洋[2](2013)在《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土流失分布面广,类型多,土壤侵蚀强度及危害程度差异极大,对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也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划分重点防治区,其目的就是实行分区防治,分类指导,有效开展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为落实新水保法,江苏省开展了新一轮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本文在江苏省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苏省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选取划分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定量指标权重,用因子加权求和法构建定量划分模型,最后利用ArcGIS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获得最终划分结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指标体系。对于重点预防区,定性指标包括水资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生态维护区;定量指标包括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平原沙土区面积比、人口密度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指标权重依次为0.3359、0.1410、0.2100、0.1771和0.1360。对于重点治理区,定性指标包括水土流失严重的平原沙土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区;定量指标包括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丘陵山区面积比、林草覆盖率、人口密度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指标权重依次为0.2071、0.1763、0.3198、0.1692和0.1275。(2)江苏省重点防治区定量划分模型。对于重点预防区的划分,计算公式如下:E1i=0.3359×[林草覆盖率得分]+0.2100x[平原沙土区面积比得分]+0.1410×[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得分]+0.1771×[人口密度得分]+0.1360x[建设用地面积比得分]E1i为第i个基本划分单元的重点预防区划分综合指数。对于重点治理区的划分,计算公式如下:E2i=0.1763×[林草覆盖率得分]+0.2071×[丘陵山区面积比得分]+0.3198×[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得分]+0.1692×[人口密度得分]+0.1275×[建设用地面积比得分]E2i为第i个基本划分单元的重点治理区划分综合指数。(3)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利用ArcGIS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到的划分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最终划分成果。江苏省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总面积35929km2,占江苏省总面积34.96%。其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21934km2,占江苏省总面积21.32%,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3995km2,占江苏省总面积13.64%。
阚国坤[3](2010)在《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旱改水,是指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旱地改造为水田,将原来种植的旱作物改为水稻。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在1953-1983年领导广大干群艰苦奋斗推行旱改水农业开发活动,系统分析兴起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实践经验,进而,深入地探讨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农村经济生活与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总结探索这项以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成效,并以此展示苏北地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懈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出结论是旱改水促进了苏北形成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水土条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长期农业旱改水开发的基础上。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苏北农业旱改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稻麦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活动兴起背景及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及农业合作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充满活力,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农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很迫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其二是苏北地区过去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水灾导致群众饥荒,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民众在影响较大的沂、沭两大骨干河流上进行“导沂整沭”和“导沭整沂”治理工程,打响了新中国治水第一仗。很快解除灾害,而后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变。为实施旱改水创造了基本条件。其三是苏北实行旱改水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土壤及降水条件均属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其四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穆子、山芋、玉米、大豆、高粱等旱作物为主耕作制度,为了这种多灾低产面貌,在实践中先后试验种植了马铃薯、甘薯、水稻等高产作物。苏北地区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每年洪水涝害发生时期,也正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旱改水田种植高产作物水稻,实现了水稻生育期与当地降水高峰期、温度高峰期的基本同步,实现了种稻治水抗灾,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且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旱涝保收,能够有效利用瘠薄土地,改良盐碱土壤及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民众喜食等优点,是成为符合旱改水条件的首选作物。因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农业上推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耕作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活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取得显着的成效。按照旱改水实施时间大致经过: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四个阶段,到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干群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实现改善民生目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其中值得记取的教训是受到1960-1962年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天灾加人祸使得旱改水刚推开就在一些地方被迫下马,导致大面积回旱,人为破坏了与稻作相关的水利设施,使得干群对旱改水是谈虎色变,回旱导致了群众生活艰难。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苏北地区农村只在初期影响较大,尔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农业上大力推行“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时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将江淮水通过江苏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输送到最北端的徐州丰沛县,有效保障了发展旱改水水源供应。同时因旱改水需要的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增多,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苏北地区旱改水获得迅猛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苏北地区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稳步发展,水稻保持在较高面积。在没有稻作种植技术的苏北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旱改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没有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持续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推广的组织管理。领导始终重视与支持并亲自参与旱改水,甚至对旱改水中遇到问题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级负责,定时、定人办法子以一一解决。当时苏北旱改水地区经济十分贫困,群众无力拿出经费来推行旱改水,政府采取下拨经费及给予优惠贷款等方式解决所缺的经费予以支持。为了让苏北民众尽快掌握陌生的稻作技术,在大规模推行旱改水前,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多点试验。邀请并选派农作物育种、栽培、耕作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科技专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水稻专家陈永康多次前来传播高产稻作经验,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亲自深入旱改水地区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技术指导,使得旱改水在科学指导下顺利发展。为加强苏北地区旱改水领导与技术力量,实现水稻高产,江苏省多次从南方稻作地区选派多批有领导水稻生产经验的管理干部及掌握水稻栽培技术的稻农,到达苏北地区传授稻作技术。苏北地区在推行农业旱改水缺少相关生产工具与资料,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提水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以使旱改水得以顺利实施。政府的组织管理毕竟只是推动苏北地区旱改水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农民由思想到行动的自觉参与才是旱改水发展的真正动力,采取促进干群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等管理举措,推动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逐步在实践运用,收到良好效果。推广南方插秧稻的种植技术经验是苏北地区旱改水主要内容。而对本区民众来说,插秧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物,比种植旱作物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大大增加,群众起初不适应也颇感辛苦。政府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及推广从平田整地、水稻选种、浸种、催芽、落谷、拔秧、栽插、耘耥除草、施肥、治虫、收获等一整套水稻生产技术经验,以保证水稻有效增产,实现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摆脱其贫困生活。其中,最显艰难是对高低不平的田地进行勘测整理,有计划进行灌溉沟渠闸坝等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稳定种植地块。其次是插秧。插秧是苏北旱改水地区群众较为生疏与旱作区别大的农活,也是水稻生产中费工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环节。插秧用工数比小麦、玉米田多,因劳畜力不足及技术不熟练而费工更多。虽然如此,在上下努力下,到1965年各地普遍实现插秧稻,不再种植直播稻,并逐步建立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苏北地区推广旱改水过程中始终重视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研制及推广应用,是实现不花钱增产多、收效快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不断引进推广并培育应用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奠定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基础,更新换代的水稻品种为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北地区群众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生产的技术,表现引进推广杂交稻种植上不仅与苏南同步发展而且使得水稻产量普遍超过苏南。苏北地区民众在上级支持与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旱改水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不仅使得水稻面积扩大,而且使得稻麦一年两熟的面积也扩大,实现了当初制定旱改水目标。苏北地区旱改水变革对当地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能够促进水利规划与建设一直是遵照“水随农走”的原则为旱改水服务,先后修建水库、骨干河道及跨流域调引江、淮水工程为旱改水提供水源保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行梯级河网化及灌溉站建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改变了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农业生产。使得苏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水源,有效地管理与维护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益。实现了水利条件好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而实行旱改水地方都能保持良好的水源利用条件,形成旱改水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的良好互促互动关系。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促进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改善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民众饮食结构,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使得民众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养成并增强了民众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了妇女作用等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兴修众多水库及稻田也为水产养殖提供基地,逐渐增多的水稻面积及产量为稻米相关的加工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对此,当地民众多有切身体会,诸如增产了粮食、消灭了蝗虫等。旱改水还能够调节、改善气候状况,拦蓄雨洪,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污染。改良当地盐碱土、砂姜黑等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巨大成功也为其它地区提供诸多的启示,农业旱改水是一场集中干群智慧与力量的农业生产改革。在推行旱改水过程中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干群劳动力量,促进了水利建设发展,为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走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借鉴与实践的成功之路:苏南支援苏北发展、苏北学习苏南先进技术经验。真实地反映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与实绩。旱改水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有效保障国家与区域的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探求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之路及其经验。
刘广民[4](2010)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尾水导流工程是解决徐州市区域尾水出路问题、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水质的重要工程。本文以正在建设中的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统计与分析、现场勘探与监测、遥感解译、数值模拟与计算等,对尾水导流工程方案、工程区域内重点控制单元治污方案、区域尾水资源化尾水导流工程的水环境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规划了“截流、蓄存、回用、导流”的尾水资源化工程,提出了以专线渠道为主的导流方案一和以利用现有河道为主的方案二。方案一线路全长172.61km,其中新开渠道109.39km,利用现状河渠63.22km;方案二线路全长172.69km,其中新开渠道31.16km,利用现状河渠141.53km。两个方案全线基本能实现尾水自流,同时能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清水廊道的建设。方案二能利用现状河道实现尾水的调蓄,有利于尾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尾水调度,而且方案二工程量小、配套建筑物少、工程投资少。方案一预计总投资为8.9998亿元,方案二为7.3008亿元,因此优选方案二。(2)分析了尾水导流工程区内重点控制单元污染物排放清单,阐明了区域水环境问题,规划设计了重点控制单元制污方案:①京杭运河不牢河段、京杭运河邳州段和房亭河是尾水导流工程区内的重点控制单元,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单元内氨氮和COD超标的主要原因;②京杭运河不牢河段控制单元的治污重点是建设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桃源河污水处理厂和贾汪大吴污水处理厂;京杭运河邳州段和房亭河控制单元的治污重点建设邳州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和三八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3)建立了尾水资源化利用规划:①2010年尾水导流工程控制范围内污水集中处理量为49.23×104m3/d;②综合分析了尾水水质、农业灌溉水质、区域灌溉定额和作物灌溉制度,结果表明灌溉期间尾水可全部用于农业灌溉;③制定了尾水工业回用方案,即按尾水与京杭运河水3:7的比例回用于电厂冷却水,回用规模为8.14×104 m3/d;④规划设计了4个尾水工业回用工程,并进行了尾水回用费用分析,结果表明尾水回用的成本为0.340-0.444元/m3。(4)构建了尾水导流工程输水干渠水质模型,预测了尾水导流对输水干渠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尾水会造成输水干渠的水质恶化。非汛期降雨时,各预测断面的预测水质结果均劣于所利用河道的水质现状,预测输水干渠水质均为劣Ⅴ类水。(5)以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为平台,研究了尾水导流对输水沿线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预测期内,各评价单元五年地下水水位升幅0.77~4.04m,五年渗漏量24.87~136.25×104 m3;总体上来说,河渠渗漏对地下水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五年的影响范围275~3110m;②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七评价单元可能发生盐碱化,发生盐碱化的范围为距河渠50~190m;③河渠渗漏尾水COD的影响范围较小。(6)尾水完全能满足旱作、水作的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但不满足蔬菜的灌溉用水要求。镉是尾水灌溉的控制性指标,预测在20年后可能会产生镉超标的问题。(7)提出了水环境风险预案体系。
王玉华[5](2008)在《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划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广大环境保护学者普遍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保证生态安全,关键在于保障各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得以正常、持续发挥,如森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林草植被的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湖泊湿地的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的作用等。生态功能的破坏和丧失,将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在实践中应用的实例和经验较少。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通过建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加以严格保护来实现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重要生态功能价值的,依照规定程序划定,具有明确界线,需要实施保护的自然地理区域。它强调对主导生态功能的保护,对人类行为活动采取有限禁止。本文以江苏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和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特征,并对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12类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类型,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生态公益林区、特殊生态产业区、海洋生态功能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洪水调蓄区等。提出各类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相应保护对策措施;根据划分的12种类型并结合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及范围,作为今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9.2平台和关系数据库Oracle10g建立了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数据库。运用GIS技术ArcGIS和Server9.2平台,建立了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管理。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类、评价、划分、保护对策及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江苏及其他省份开展展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周必翠[6](2008)在《宿迁市沿运灌区水资源投入产出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运河宿迁段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一部分,运河两岸的灌区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制约着国家跨流域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因此必须在沿运河两岸的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水资源。本文在充分分析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宿迁市沿运灌区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研究了灌区各行业的用水定额以及耗水程度,并将投入产出模型与线性规划相结合建立了投入产出宏观经济模型,采用计算机编程对模型进行优化,预测了灌区2010年各行业产值及其用水情况。2010年,宿迁市沿运灌区八部门(水稻、小麦、经济类、林业、牧业、渔业、农村工业、其他副业)取水量分别为:7.852、0.681、2.432、0.0681、0.1201、3.0644、0.2285、0.2287亿m3,生活用水量为1.023亿m3,生态用水量为0.5亿m3,总用水量17.199亿m3,产生污染总负荷为96341.8t。此模型的优点在于不但考虑了行业用水约束,而且能够使地区经济各部门发展相互协调,保持平衡。本文以灌区供水经济效益最大和污染物最少为目标,结合水资源约束,建立了水资源多目标规划模型。预测了2010年灌区各行业用水情况。灌区2010年总用水量为15.6亿m3,产生污染总负荷为65727t。通过对两个模型实际应用的结果比较分析,得到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投入产出宏观经济模型,而在较发达地区,应充分考虑环境的重要性,而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在今后的水资源配置中,还应考虑建立投入产出多目标规划宏观经济模型。
陈大营,陈振富,邱长玲,刘聿明,丁德武[7](1998)在《徐洪河工程地区水盐动态及其调控》文中研究说明灌区土壤耕层,不论南灌区和北灌区,全盐、pH、碱化度均显着下降;1m土体,全盐、pH下降,但总碱度增加;地势高亢的西灌区耕层和1m土体,全盐、pH、总碱度、碱化度均呈下降趋势。总的盐碱动向是向脱盐碱化方向发展,但低洼地段存在着潜在的盐碱化威胁,但只要对区域和耕层的水盐动态进行有效调控,工程地区不会出现沼泽化和次生盐碱化现象。
潘宏,汪恩德,何维[8](1994)在《花碱土睢宁王集实验区水盐现状分析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对实验区水盐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区尚有小面积不同程度的碱化土壤分布及危害,潜水多数为低矿化弱碱性水;地面灌溉水有弱碱化的趋势。目前,实验区排水条件较好,引南水灌溉规模不大,大面积发生次生盐碱化可能性很小.但局部地区存在发生次生碱化的可能。
潘宏,赵守仁[9](1992)在《徐洪河地区水盐动态分析及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的预测》文中认为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研究其对工程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盐动态的影响,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选择了江苏境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之一的徐洪河进行典型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以综合考察和典型地段土壤详测相结合,以水盐平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在综合分析影响水盐动态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后本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的发生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潘宏,徐盛荣[10](1991)在《睢宁县徐洪河灌区土壤盐渍性状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洪河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江苏境内主要引水线路之一,设计流量220米3/秒。规划河线由泗洪县顾勒河口从洪泽湖引水,流经睢宁县,在袁圩处穿废黄河,最后在邳县土山站附近入房亭河。1977、1978年徐洪河第二、三期工程开挖后,在废黄河以南可从洪泽湖引水到睢宁县境内的沙集乡,废黄河以北可从骆马湖经民便河引水到睢宁县浦棠乡,从而在废黄河两侧的涝洼盐碱地上建立了大面积的灌区。虽然徐洪河穿黄工程段尚未完成,但可北引骆马湖水,南引洪泽湖水,
二、睢宁县徐洪河灌区土壤盐渍性状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睢宁县徐洪河灌区土壤盐渍性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定位及管理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土流失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研究方法 |
2.4.1 资料收集与水土流失典型区域调查 |
2.4.2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的划分 |
2.4.3 不同分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定位 |
2.4.4 不同分区水土保持功能管理对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与特点 |
3.2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的空间格局划分 |
3.2.1 基础数据资料的建立 |
3.2.2 不同分区划分指标的选取 |
3.2.3 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的划分 |
3.3 水土保持不同分区生态功能定位 |
3.4 不同分区水土保持管理对策建议 |
3.4.1 沂蒙山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区 |
3.4.2 沂沭泗河中下游山前平原农田防护与土壤保持区 |
3.4.3 黄泛风沙平原防风固沙与农田防护区 |
3.4.4 伏牛山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区 |
3.4.5 伏牛山山前平原土壤保持与农田防护区 |
3.4.6 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区 |
3.4.7 淮河上中游南岸山前平原土壤保持与农田防护区 |
3.4.8 江淮丘陵土壤保持与农田防护区 |
3.4.9 淮海丘岗土壤保持与农田防护区 |
3.4.10 淮北平原农田防护区 |
3.4.11 淮河下游平原农田防护区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2.1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的划分 |
4.2.2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分区的功能评价定位 |
4.2.3 不同分区水土保持管理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I 相关基础资料 |
附件 II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内容 |
II-1 术语概念 |
II-2 评价内涵和评价指标 |
附件 III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参考权重值及指标分级标准 |
附件 IV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江苏省“三区”划分状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工作基础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 研究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
2.2.1 研究区水土流失特点 |
2.2.2 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 |
2.2.3 研究区水保工作状况 |
第三章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方法研究 |
3.1 基本规定 |
3.1.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
3.1.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3.2 划分原则 |
3.3 划分程序 |
3.4 划分方法 |
3.4.1 划分指标的选择 |
3.4.2 基本划分单元的界定 |
3.4.3 划分模型的构建 |
3.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5 ArcGIS在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中的应用 |
第四章 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
4.1 基础数据来源 |
4.2 划分指标体系 |
4.2.1 划分指标的确定 |
4.2.2 划分指标的分析 |
4.3 定量指标权重 |
4.3.1 重点预防区划分指标权重 |
4.3.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划分指标权重 |
4.4 定量分析划分模型 |
第五章 结果分析及区域特征概述 |
5.1 定性划分结果 |
5.1.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
5.1.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5.2 定量划分结果 |
5.2.1 水上流失重点预防区 |
5.2.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5.3 定性和定量叠置分析结果 |
5.4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区特征和防治措施 |
5.4.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
5.4.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水资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生态维护区名录 |
附录2:江苏省水十流失重点预防区名录 |
附录3: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名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苏北地区旱改水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大规模水利建设为推行旱改水创造基本条件 |
第三节 苏北具备实施旱改水的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 |
第四节 水稻高产抗灾特性符合苏北旱改水的条件 |
第二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 |
第二节 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 |
第三节 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 |
第四节 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 |
第三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实施措施 |
第一节 制定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给予拨款及贷款的财政支持 |
第三节 采取多种方式传播稻作技术与经验 |
第四节 邀请和选派农技专家与稻农指导旱改水 |
第五节 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六节 促进干群观念与行动的转变 |
第四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种稻的技术经验 |
第一节 土地整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
第二节 育秧、插秧 |
第三节 水稻田间管理 |
第四节 水稻种植方式 |
第五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及效益 |
第二节 加快当地养殖业及农村副业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 |
第六章 苏北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第二节 改变饮食结构,增强民众身心素质 |
第三节 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
第四节 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 |
第七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
第二节 改良当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
第三节 减少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
第四节 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项目概况 |
2.1 尾水导流工程介绍 |
2.2 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区自然、社会经济与环境概况 |
3 徐州段尾水导流路线方案研究 |
3.1 尾水导流路线选择原则 |
3.2 尾水导流路线方案研究内容和方法 |
3.3 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路线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区内重点治污单元控制方案研究 |
4.1 不牢河治污单元控制方案 |
4.2 房亭河治污单元控污方案 |
4.3 京杭运河邳州段单元控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资源化利用分析 |
5.1 尾水导流工程区域内尾水量预测 |
5.2 导流工程区域内尾水资源化研究 |
5.3 尾水资源化工业回用配套工程规划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输水沿线环境影响分析与预警机制研究 |
6.1 尾水导流工程对输水沿线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6.2 尾水导流工程对输水沿线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6.3 尾水灌溉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
6.4 尾水导流工程沿线水环境风险预警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工作与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管理的的概念 |
1.1.2 生态功能区划与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概念 |
1.1.3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材料收集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安全与生态区划研究进展 |
2.1 生态安全研究概述 |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和研究尺度 |
2.1.2 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3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动态 |
2.2 生态区划研究 |
2.2.1 生态区划的提出 |
2.2.2 生态区划的发展 |
2.2.3 我国生态区划的研究发展 |
第三章 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价 |
3.1 江苏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3.1.1 自然生态环境 |
3.1.2 土地利用现状 |
3.1.3 土壤侵蚀评价 |
3.1.4 水资源评价 |
3.1.5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 |
3.1.6 生物多样性评价 |
3.1.7 盐渍化评价 |
3.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3.2.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3.2.2 土地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
3.2.3 旱涝敏感性评价 |
3.2.4 人类扰动敏感性评价 |
3.2.5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
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3.3.1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 |
3.3.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3.3.3 洪水调蓄重要性评价 |
3.3.4 海岸带防护功能 |
3.3.5 生态系统产品提供 |
3.3.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类指标体系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及分类评价步骤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分类类型评价的基本步骤 |
4.2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类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2 分类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层次分析模型 |
4.4 权重计算结果 |
4.4.1 生态功能价值的层次排序 |
4.4.2 区划可操作性的层次排序 |
4.4.3 总目标层次总排序 |
4.5 江苏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类类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划 |
5.1 江苏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划分 |
5.1.1 南京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2 无锡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3 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4 常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5 苏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6 南通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7 连云港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8 淮安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9 盐城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10 扬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11 镇江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12 泰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1.13 宿迁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结果 |
5.2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对策及管理措施 |
5.2.1 自然保护区 |
5.2.2 森林公园 |
5.2.3 水源涵养区 |
5.2.4 饮用水源保护区 |
5.2.5 重要湿地 |
5.2.6 风景名胜区 |
5.2.7 重要渔业水域保护区 |
5.2.8 生态公益林保护区 |
5.2.9 特殊生态产业保护区 |
5.2.10 重要海洋生态功能保护区 |
5.2.11 清水通道维护区 |
5.2.12 洪水调蓄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保护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
6.1 系统建设目标 |
6.2 系统建设原则 |
6.2.1 设计原则 |
6.2.2 数据标准 |
6.2.3 软件开发标准 |
6.3 系统架构 |
6.4 数据库建设 |
6.4.1 数据编码 |
6.4.2 数据采集 |
6.4.3 数据库设计 |
6.4.4 数据库安全设计 |
6.5 数据建库流程 |
6.6 系统界面设计 |
6.7 系统功能设计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 |
详细摘要 |
(6)宿迁市沿运灌区水资源投入产出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水资源宏观经济模型 |
2.1 投入产出方法及其模型 |
2.1.1 投入产出表 |
2.1.2 投入产出模型 |
2.2 水资源宏观经济模型 |
2.2.1 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 |
2.2.2 各部门用水模型 |
2.2.3 水资源宏观经济模型 |
2.2.4 单纯形法介绍 |
3 水资源多目标规划模型 |
3.1 多目标规划介绍 |
3.2 多目标规划模型 |
3.2.1 模型建立 |
3.2.2 模型求解 |
4 宿迁市沿运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 |
4.1 沿运灌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水文气候 |
4.1.3 河流水系 |
4.1.4 社会经济概况 |
4.2 沿运灌区供水预测 |
4.2.1 水平年、典型年的确定 |
4.2.2 供水预测 |
4.3 灌区需水预测 |
4.3.1 灌区节水灌溉 |
4.3.2 灌区农业需水预测 |
4.3.3 农村工业需水 |
4.3.4 生活生态需水 |
4.3.5 沿运灌区总需水量 |
4.4 供需平衡分析 |
5 实例研究 |
5.1 沿运灌区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
5.2 沿运灌区水资源宏观经济模型 |
5.2.1 沿运灌区水资源宏观经济模型建立与求解 |
5.2.2 沿运灌区水资源宏观经济模型结果分析 |
5.3 水资源多目标规划模型 |
5.3.1 沿运灌区用水户分析 |
5.3.2 建立模型 |
5.3.3 模型参数分析 |
5.3.4 模型求解及结果 |
5.4 模型结果比较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四、睢宁县徐洪河灌区土壤盐渍性状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定位及管理政策[D]. 王冰.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2]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D]. 张洋.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3]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关键问题研究[D]. 刘广民.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4)
- [5]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划研究[D]. 王玉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6]宿迁市沿运灌区水资源投入产出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D]. 周必翠. 扬州大学, 2008(02)
- [7]徐洪河工程地区水盐动态及其调控[J]. 陈大营,陈振富,邱长玲,刘聿明,丁德武. 江苏农业科学, 1998(03)
- [8]花碱土睢宁王集实验区水盐现状分析及预测[J]. 潘宏,汪恩德,何维. 江苏农业科学, 1994(02)
- [9]徐洪河地区水盐动态分析及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的预测[J]. 潘宏,赵守仁. 江苏农业科学, 1992(04)
- [10]睢宁县徐洪河灌区土壤盐渍性状变化[J]. 潘宏,徐盛荣. 江苏农业科学,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