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民主共决的思想与实践

德国社会民主共决的思想与实践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共决制的思想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清[1](1992)在《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剖析——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共决制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社会民主党中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政治民主多少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奋斗目标应是经济民主。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宣言把经济民主说成是一切经济目标的本质,其主要内容是指生产者对生产活动过程产生影响,与资方共享决定权。当然,共决制思想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下子冒出来的,它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从这一思想的提出、发展变化还是从其在实践中的

葛贺[2](2020)在《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广泛传播。民主社会主义是欧洲社会民主党(包括英国工党、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社会党和瑞典社会民主党)思想观点的总称。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典型代表——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特别是其经济思想能够反映出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的特点、内涵和实质,这有助于我们树立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划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边界,也为我们在比较中提高中国经济治理效能提供参考和借鉴。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理由和意义。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首先,对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考察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再次,研究了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重点研究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废除“铁的工资纪律”思想、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经济改良思想、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以及新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作用思想。最后,分别从恢复期、腾飞期、危机期和发展期等四个时期对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从经济发展理念、所有制结构、分配政策和平衡政策等四个维度详细论述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对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评析和借鉴。首先,对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所具有的以价值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目标、适合客观现状的经济建设政策和具有平衡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给予积极评价。其次,客观地指出了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包括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渐进改良式的发展战略的不彻底性和高水平福利政策对经济社会的拖累三个主要问题。最后,对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予以批判与借鉴。

赵永清[3](1992)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共决制的思想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社会民主党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比较普遍,即认为历史发展到现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政治民主多少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奋斗目标应是经济民主。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宣言就把经济民主说成是一切经济目标的本质,其主要内容是指生产者对生产活动过程

薛新国[4](2006)在《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新议》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对市场体制的选择,一方面导致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跟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人们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关注程度。后者的现代版实际上表达了对受新自由主义支配的市场机制的扬弃态度;并且,它是通过对国家职能的再认识来完成对市场机制负面后果的批判和纠正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在一定程度突破了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理念,形成了对传统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某种超越,不能不引起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深切重视。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是在社会民主主义国家观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国家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一种支配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人类共同享有的组织体。超阶级性和人性化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两个显着特征。民主社会主义否认国家的阶级性,是为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服务的。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改良、反对革命的国家观所依据的前提条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发生的变化。 表现在民主和专政问题上,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把民主超阶级化,认为民主和专政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政治范畴,无产阶级专政妨碍了人性的自由发展。 表现在国家与经济关系上,过去社会民主党都较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功能,现今社会民主党主张重新界定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减少国家干预,放松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强调国家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掌舵者”而非“划船人”。福利国家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表现形式之一。 表现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并不存在永久的界限。国家应当而且能够在更新公民文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双方应当开展合作,每一方都应当同时充当另一方的协作者和监督者。 表现在国家与全球化关系上,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全球化的进程对当代的民族国家,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主权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主体。 当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国家观,不仅与以资本主义市场

刘卫东[5](2013)在《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公共产品包括了基础教育、社会医疗,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等基本社会福利,涉及到人们基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近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围绕着公共产品如何生产、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制度选择的研究由此而生。本文认为,中国的公共产品供需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选择”的历程,它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公共选择过程,不是以个人主义为社会的中心,而是以一种集体主义的形式出现,这种集体选择,包括决策的形成,选择制度的构建,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原则上的一种选择,它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的累加,而是最优策略的集体决策方法和社会意志的表达。这种选择是中国政治体制中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中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仅是改革现有的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模式,而且是改变一种集体的选择方式,这种方式的改革,是我国政府和全体人民在寻找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政治制度的一次艰难选择,更是一次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这种制度选择,不仅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意味着我们在管理方法、方式和政府职能等方面的艰难转变,中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集中地体现了这一选择的过程,也反映了这种集体选择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对社会产品的分类和分配的思想为研究出发点,结合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中的“治理”理论,考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演进历程,分析了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产生原因、变迁诱因、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本文通过比较国外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介绍了福利型、自由市场型,社会市场型三种典型国家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问题和问题成因,在供给主体选择、主体激励、资金来源制度等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设计、制度选择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本文的视角和论文的框架,主要初步介绍了将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置于国家和政权体系下研究的观点。第二部分分析了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主要介绍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公用选择和集体选择制度、公共产品供需中的个人行为分析、制度性公共产品和技术性公共产品的分类。分析了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者对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相关理论,同时,介绍了国内同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的发展状况,首先梳理了中国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发展历程,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其次分析了“议行合一”的国家制度和政权体制下公共产品选择制度形成的机理;再次剖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政府、社会和经济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扮演;最后回顾了中国集体选择制度的公共产品的发展状况。第四部分分析中国公共产品选择制度中的问题和成因,认为中国公共产品制度选择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的公平性、制度原则的协调、制度的执行、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几个方面。形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理想主义与非理想主义的制度实践、精英政治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人性矛盾、人格化的志愿主义和非人格化制度的设计困境、结构先于制度的被动性创新等几个方面。第五部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产品公共选择制度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选取了三个代表性的国家,一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美国公共产品的公共选择制度和发展,二是高福利制度国家瑞典公共产品公共选择制度和发展,三是市场社会型的德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发展。这三个国家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分别体现了自身的特点。美国为市场主导、政府补救型,瑞典为一党独大普济式选择制度,德国为计划和市场综合的“共决制”。从这三个国家公共选择制度来看,分别对应我国共产党与多党合作执政下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的制度研究。第六部分是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完善中国公共产品选择的决策制度,健全公民需求显示制度,使公民的需求偏好能够通过畅通渠道得到有效的表达,然后再研究投票规则对公民个人偏好表示的影响,完善个人偏好的社会转化机制,设计激励公民表达需求偏好的规则。其次,在政府的决策执行方面,重构中国公共产品的决策执行方式,改革中央和地方层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控。再次,健全完善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保障。

韦幼苏[6](2012)在《德国左翼党研究》文中指出德国的左翼党(Die Linkspartei,缩写为Die Linke)正式成立于2007年6月16日,由“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成立)和“选举替代党”(2004年成立)这两个左翼政党合并而来。目前,左翼党为德国联邦议院中5个主要党派之一,2011年10月左翼党爱尔福特代表大会刚刚通过党纲和党章,是一个自称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左侧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从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成立开始算起,左翼党在20来年的时间里,从最初影响限于东部地区的政党发展成为在东、西部德国都有一定支持率的全国党、从议会外的反对党发展成为议会内的反对党、从在野党发展成为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导的联合政府的州执政党。左翼党接连完成华丽转身,的确是德国统一20多年来令人好奇的故事之一。更重要的是,左翼党作为站在社会民主党左边的极左的(far-left)社会主义政党,它的理论与政策,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状、丰富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无参考价值;同时,作为欧洲极左政党的代表,研究左翼党的历史与现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欧洲左翼力量发展的现状;最后,作为在联邦议院的成员党和个别联邦州的执政党,研究左翼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主张也是我们了解当代德国政治的一个窗口。所以,研究德国左翼党的理论与政策主张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鉴于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关于左翼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5年以前,而两党合并后的左翼党的发展状况及其理论与政策主张尚未有梳理,故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理论与实践,这既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就论文篇章结构而言,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四章。第二章叙述左翼党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从2005年参加联邦议会选举、正式成立直至今天的历史过程与主要活动。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从民主社会主义党扩大政治影响区域的渴望、施罗德政府广遭诟病的福利制度改革、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的提前到来这三个方面介绍德国左翼党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二节分别从2005年联邦选举时期的左翼党、2007年左翼党的正式成立、2009年联邦议会选举前后的左翼党、2011年左翼党通过新党纲这四种情况说明左翼党的发展历程。第三章梳理左翼党的基本理论。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论述了左翼党关于苏联东欧剧变和民主德国历史的评价;第二节介绍左翼党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包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基本价值、党的性质与地位、党的奋斗目标与任务、党的组织原则;第三节论述了左翼党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包括新自由主义与2008年金融危机、资本主义与妇女问题、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问题、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垮台、帝国主义与战争;第四节论述左翼党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的内涵、所有制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与策略。第四章详细介绍德国左翼党关于德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主张。本章共分为二节,第一节介绍左翼党的对内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德国东部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教育政策、关于网络化时代的媒民主、自由与平等,等;第二节介绍左翼党的对外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联合国的作用与改革、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扩大、关于发展合作、关于北约和欧盟的军事合作、联邦国防军和兵役、阿富汗问题,等。第五章,综合分析德国左翼党的理论与实践、现状与未来。本章共分五节,第一节分析左翼党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即: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是左翼党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发展滞后是左翼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转为德国左翼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政治机会,德国的选举制度也给左翼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第二节比较分析了左翼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绿党和德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第三节分析德国左翼党崛起的政治影响,即左翼党的兴起改变了德国的政党格局,促进了德国政治左转,推动了欧洲左翼力量的整合;第四节探讨了德国左翼党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即:左翼党缺乏执政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内各种派别力量亟待整合,左翼党还面临德国主流政党的排挤;第五节从左翼党去激进化的可能性与左翼党执掌联邦政府的可能性这两方面展望了左翼党的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作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左翼党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不同。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相比,虽然两党在内政外交上存在一些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的政策主张,但就两者的基本理论观点而言,两者几无二致。所以,左翼党本质上就是一个主张回归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政策的社会民主党。因此可以说:与其说左翼党比社会民主党更左,不如说社会民主党太右。

李齐[7](2015)在《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国曾经给世界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也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次的辉煌和经济奇迹。在第一次出现经济奇迹的俾斯麦时代,德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也初成。此后,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在二战的废墟上,德国又创造了第二次经济奇迹,很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德国经济与整个西方经济一道,陷入了迷茫。东西德的统一,客观上为德国经济生成了一定的负担,使德国经济更加低迷。它一度甚至被称之为“欧洲病夫”。然而从2006年开始,德国的经济持续向好。即便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整个世界经济低迷,甚至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造成了许多国家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德国却风景独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政治团结,社会稳定。很多学者称之为第三次经济奇迹。自19世纪以来,这个灾难的肇事者和奇迹的创造者,如何能够经过跌宕起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大国,而且成为当今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发动机?德国如今取得的成功,到底存在着什么秘诀?虽然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前总理施密特到现任总理默克尔都认为,成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多年来德国政治、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有着怎样的历史演进过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有着怎样的启示?因此,德国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过程;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组成;从社会力量、政党及其主张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形成;从政策模式及其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殊性及其变革的路径;从过程分析的角度划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的各个阶段,并分析了其特征;从官僚体制的角度分析了决策者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的影响;从微观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细分领域的具体内容及其效果。这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图以纵横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即既强调它的整体特征、强调它的历史连续性,又突出它在其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综合影响,即把劳动力市场政策放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系统之中加以考察。在对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研究的确定性,本文界定了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政策这两个主要概念,确定在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劳动力市场政策。随之说明了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研究方法,确定本文以劳动力市场政策演变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为线索,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以系统的框架进行分析,全面说明每个历史时期系统环境的变化和因此导致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输出的变化。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历史方法和系统方法,为研究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历史演变的逻辑和总体特征,本文首先系统地展开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研究,共分为四章。在此基础上,第五章论述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概观和总体特征。最后在结论中论述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基本特征,即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随后说明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带给中国的启示,以及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将来的研究方向。具体一点说:第一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形成过程。19世纪初期的德国,仍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联邦,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是一个相对落后农业国,资本主义生产仅仅处于萌发阶段。拿破仑战争让普鲁士臣服,更让普鲁士觉醒。民族存亡的压力客观上不仅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团结,而且还促使它走上了自强、自救的道路——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民众的强烈要求,也是王权继续维持统治的唯一选择。于是改革全面展开,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现代劳动力市场。此后以普鲁士为主导的关税同盟的建立和铁路运输业的极速扩张让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这让普鲁士在1871年通过俾斯麦的强权统一德国成为可能。由于在统一前后,德国的社会处于巨变之中,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劳资间的矛盾突出,政府为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加强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第二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过程。威廉二世上台后,为了稳定社会,以继续维持统治,不得不积极应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出的要求,实施了对外扩张政策,进行了积极的社会防御,继续扩展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相关内容,并在一战期间加强了工会的力量,明确了工会的社会地位。一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政府面对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的复杂局势,继续扩展了劳动力市场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但是经济危机到来,并迅速转化为全面危机,导致了共和政府崩溃和纳粹上台。纳粹政府全面控制了劳动力市场,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完善过程。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主导了德国的事务。在冷战和东西方对峙的情况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相继成立。联邦德国在美国主导下实施了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放开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并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修改和扩展,这使得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此后,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政府输出劳动力市场政策,先后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点建设,实现了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与社会的稳定。第四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过程。联邦德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为1990年东德和西德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统一要实现东部和西部经济与社会的融合,这为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高居不下。于是政府开始调整劳动力市场政策,但问题并没有被真正解决。20世纪90年代末期,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劳动力市场政策问题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议题。在欧洲一体化的引导之下,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开始全面改革,实现了新的繁荣和稳定。第五章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演化历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从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寻找到两个逻辑,一是国家干预的历史逻辑,二是劳动力市场政策自身演变的历史逻辑。此外,通过整体的分析,说明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总体特征。结论中,论述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演变的根本特征,即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此后,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研究为当代中国带来的启示。在学习德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条件的特殊性,通过加强制度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稳步推进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变革和政策模式的转向。其次分析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将来的研究方向。系统研究方法、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将来走向的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以后继续关注前沿,收集资料,不断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深化和扩展。由于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本身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复杂深奥的特质,因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深感力不从心。不过,本文还是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一点贡献:首先,本文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发展演变的全部历史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能够展现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也能清楚展现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其次,本文具体应用系统的方法,从系统和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系统的要素在每个历史阶段和每个历史时期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演变的影响,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般性研究和微观研究,更注重劳动力市场政策及其所处系统的整体性,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总体特征和演变的逻辑。第三,根据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分析和系统分析,本文指出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根本特征是历史与逻辑的惊人一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由于德国历史的特殊性,国家一直积极干预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尽管在历史的过程中,德国的政治制度、政权、政党等都几经变迁,它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一直相对平稳、相对温和,或者说相对超脱,总是能够同时兼顾劳资两个方面的利益。究其原因,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演变的历史过程,不是某个系统要素或偶然因素能够决定的,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必然产物,这决定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王学军[8](2012)在《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论析》文中指出在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冲击下,民主社会主义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逐步陷入困境。为了扭转颓势,欧洲的社会党人选择了一条既不同于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又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改革的实质是社会党对传统民主社会主义的背离和对新自由主义的趋同。欧洲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由此演变成为社会民主主义运动。2007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党的衰落。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欧洲社会党右化、弱化、分化趋势难以避免。第一章主要探讨当代社会民主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推动了欧洲发达资本主义产业结构变革。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阶级结构的改变。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数量锐减,中间阶级人数迅猛增加。新技术革命同时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明显加速趋势。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自由主义逐步崛起,而欧洲民主社会主义逐渐走向衰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苏东剧变,更是加剧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危机。第二章主要论述“第三条道路”改革的缘起、基本政策主张、不同模式以及“第三条道路”的实质。在新自由主义和苏东剧变双重打击下,社会党在大选中接连失败。为了摆脱困境,英国工党在布莱尔领导下,率先发起“第三条道路”改革,并以此赢得了英国大选。此后,德国施罗德、法国若斯潘等纷纷推出本国版的“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在政党政策上奉行中间阶级化路线;在经济政策上主张公私兼顾、主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反对过分管制;在福利政策上主张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用积极福利替代消极福利。“第三条道路”名义上标榜超越左右之争,但实质上是对传统民主社会主义的背离和向新自由主义的靠拢。通过“第三条道路”改革,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三次转型,即彻底抛弃了社会主义,蜕变为资产阶级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第三章主要论述二十一世纪初的社会民主主义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大选中,社会党纷纷落选,社会民主主义重归颓势。2007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社会党造成了巨大冲击。社会党几乎丢掉了危机爆发后的国内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这预示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社会党趋于右化、弱化、分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教训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社会党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并没有使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倒蜕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拥趸者。这个教训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而言是极为惨痛的。中国共产党应当汲取社会党思想多元化、阶级中间化等诸多方面教训,永葆马克思主义工人党的革命本色。同时,社会党在国有化、计划化、劳资共决制、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某些具体做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孟钟捷[9](2006)在《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魏玛共和国不仅是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政权,也是第一个福利国家。其社会政策改革既包括社会保险立法与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也牵涉到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亦即“企业民主”与“经济民主”。本文关注的正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劳资关系演进。 《企业代表会法》(1920)是魏玛共和国时期劳资关系演进的重要法律文本。它继承了19世纪德国工业化以来的劳资关系演变成果,并在革命创造的时代新精神中确立了“劳动权”思想,首次在德国社会全面推动劳资共决模式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由此发生变动,工人地位通过企业代表会的活动得到提高。 在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企业代表会法》也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法规。虽然囿于诸多原因,在纳粹夺权后不久,企业代表会体制以失败告终,然而魏玛时期的这次尝试却奠定了二战之后德国社会伙伴关系形成的基础。共决权成为德国劳资关系变革的重要目标。由此形成的经济与政治领域的和谐状态正是联邦德国快速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追问19世纪以来德国劳资关系演进历史以及1918/19年革命史为何以及如何导致《企业代表会法》的出台,从中衡量《企业代表会法》在德国劳资关系变革历史中的地位,探讨魏玛共和国创建的“经济民主”之于德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教训。 本文对于1920年德国《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不仅是对于魏玛共和国历史的再认识,也是重新审视德国历史演进的一种尝试。笔者更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对当下中国企业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采用大量档案资料与德文研究着作,运用政治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将劳资关系演进的政治决策进程作为展开论述的基础。 全文共分五章,以历史进程为轴,逐一分析1918年前德国社会对于劳资关系的讨论与实践、1918/19年革命爆发之际劳资利益团体与各政党的劳资关系观、革命中的代表会运动影响下的劳资关系变革、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形成,以及企业代表会实践与劳资关系变革的失败。 第一章是全文的“前奏”,着重讨论1918年前德国社会关于劳资关系变革的争议与立法实践。一方面,从工业化之初发现社会问题开始,社会改良思想一直影响着劳资关系变革进程。用改革的方式,通过劳资共决组织,缓和劳资对立局势,被德国社会视作变革劳资关系的重要途径。1860年代后,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改良思想形成挑战。前者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彻底转变劳资关系。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一部分社会民主主义者已经放弃革命思想,逐渐认同社会改良主义,追求建立企业内部的“劳动共同体”。另一方面,无论是统一前

代天颖[10](2014)在《论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德国共同决定制度为借鉴》文中指出随着劳资平等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何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融入职工参与的元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之前的关于的职工参与制度的相关内容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职工参与制度亟待建立。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是传统公司治理机制的转型,通过职工参与到公司机关中,使得公司治理的单边模式转变为股东和职工双边共同治理模式。但是,要在公司治理中嵌入职工参与的元素,必须找到职工参与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使得二者在制度的结合中能够相互融洽、会通。本文即是以此为起点,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分析,归纳其不足之处。鉴于德国共同决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详述德国共同决定制度的历史沿革、法律体系及与相关制度间的镶嵌。在此基础上,探讨德国共同决定制度对我国究竟有没有借鉴意义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有借鉴意义。分析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不足,考察德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优点,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完善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因此,明确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基础和理论基础,在劳资平等的理念下提出对我国相关制度完善的建议,以期能够对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实践有所裨益。本文共计四部分,约三万五千字。第一部分对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予以阐释,首先明确职工参与的内容与法律结构,分析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与法律结构,就二者的契合点予以探讨。其次对我国职工参与制度有一个全景式的概括,发现其不足之处,明确完善相关制度的方向。第二部分对德国共同决定制度予以概括,该部分在三个层次上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探寻德国共同决定制度的发展脉源,理清该制度的思想起源和立法沿革。第二个层次是着重介绍德国共同决定制度的法律体系。第三个层次是分析德国共同决定制度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以及共决制与公司治理间的制度镶嵌。第三部分是论述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从两方面予以阐释,一方面明确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明确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这部分是在“劳资平等”理念下进行阐释的。第四部分是对完善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结合对德国共同决定制度的概括,整体上注重职工参与机制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具体是对各个机制的职能以及其他相关程序予以进一步明确。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共决制的思想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社会民主党共决制的思想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理由及意义
    1.2 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基本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过程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
        2.1.2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
        2.1.3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2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
        2.2.1 社会党国际重建的直接广泛影响
        2.2.2 本国经济的稳步复苏
        2.2.3 修正主义思潮在党内的广泛传播
        2.2.4 中间阶层占多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2.3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2.3.1 拉萨尔主义的废除“铁的工资纪律”思想
        2.3.2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经济改良思想
        2.3.3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
        2.3.4 新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作用思想
    2.4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
        2.4.1 恢复期:管制经济的继续坚守
        2.4.2 腾飞期:社会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2.4.3 危机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借鉴
        2.4.4 发展期:新自由主义经济的主流趋向
第3章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不断调整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
        3.1.1 “哥德斯堡纲领”:建设一个符合人类尊严的社会
        3.1.2 “八五大纲”:向更自由、更公正、更相助的方向发展
        3.1.3 “柏林纲领”:实现一种以人类生活的更高质量为目标的进步
        3.1.4 “汉堡纲领”:可持续的进步和质的提高
    3.2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市场经济
        3.2.1 混合经济
        3.2.2 市场与国家干预
        3.2.3 职工参与的共决制
    3.3 以公平为先决条件的收入分配政策
        3.3.1 以国家政策倾斜间接影响雇员收入
        3.3.2 以工资自治调节雇主与雇员的经济利益分配
        3.3.3 以累进制的直接税实行再分配
    3.4 以“魔方四角”为经济政治目标的总体调节政策
        3.4.1 宏观货币政策
        3.4.2 社会福利政策
        3.4.3 劳工市场政策
第4章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评析与借鉴
    4.1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4.1.1 以价值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目标
        4.1.2 适合客观现状的经济建设政策
        4.1.3 具有平衡性的经济发展战略
    4.2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问题
        4.2.1 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4.2.2 渐进改良的发展战略的不彻底性
        4.2.3 高水平福利政策对经济社会的拖累
    4.3 对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借鉴
        4.3.1 明确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4.3.2 根据时代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4.3.3 吸取德国福利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新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论
    一、国家问题在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演变和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程度
    四、结构框架
第一章 国家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国家与人性
    二、第三条道路与国家的重新定位
    三、人性化国家观的历史渊源
    小结
第二章 国家与资本主义
    一、国家与改良主义
    二、改良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渊源
    小结
第三章 民主和专政
    一、民主与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
    三、历史渊源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与市场
    一、市场与调控
    二、国家与福利
    三、历史渊源
    小结
第五章 国家与社会
    一、国家与公民社会
    二、历史渊源
    小结
第六章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一、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二、历史渊源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视角和框架
        1.3.1 本文的视角
        1.3.2 本文的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内涵解析
        2.1.1 公共产品
        2.1.2 公共选择和集体主义原则下的制度选择
        2.1.3 个人行为选择
        2.1.4 公共产品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2.1.5 公共产品的选择制度
    2.2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供给思想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共产品供给的观点
        2.2.2 列宁对公共产品选择的制度实践
        2.2.3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再认识
    2.3 中国学者对公共产品及制度的理论探讨
        2.3.1 公共产品的性质
        2.3.2 公共产品的供需均衡
        2.3.3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形成
        2.3.4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视角
        2.3.5 国内学者观点总结
    2.4 西方经济学公共产品制度选择的理论
        2.4.1 公共选择理论
        2.4.2 公共产品供需原理
        2.4.3 交易成本与制度经济学理论
        2.4.4 其他相关思想
        2.4.5 国外理论述评
第3章 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的发展状况
    3.1 公共产品选择的制度形成与发展
        3.1.1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初步建立
        3.1.2 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发展
        3.1.3 公共产品计划供给制度的瓦解
        3.1.4 公共财政的确立和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演变
    3.2 公共产品的制度选择机理
        3.2.1 “议行合一”的公共产品集体选择
        3.2.2 民主集中制下的多数票原则
        3.2.3 多元主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博弈规则
        3.2.4 公民需求偏好显示制度
    3.3 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3.3.1 公共产品的独家供给方式
        3.3.2 多重主体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3.4 中国公共产品的发展状况
        3.4.1 公共产品范围不断变化
        3.4.2 公共产品绝对数量增加和平均量不足
        3.4.3 公共产品选择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并存
第4章 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现存的问题表现
        4.1.1 制度公平的欠缺
        4.1.2 制度原则的背反
        4.1.3 制度执行的乏力
        4.1.4 制度自我调整机制的缺失
    4.2 中国公共产品选择制度问题的成因
        4.2.1 理想主义的制度设计与非理想主义的制度实践
        4.2.2 精英政治主张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冲突
        4.2.3 人格化的志愿主义和非人格化的制度设计
        4.2.4 结构先于制度的被动性创新
第5章 国外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5.1 美国的自由主义供给选择模式
        5.1.1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一般规则
        5.1.2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发展
        5.1.3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特征
    5.2 瑞典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供给选择模式
        5.2.1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基本规则
        5.2.2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演进
        5.2.3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特点
    5.3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供给选择模式
        5.3.1 公共选择制度的原则规定
        5.3.2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发展历程
        5.3.3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的特征
    5.4 经验与借鉴
        5.4.1 公共产品选择制度必须彰显权利平等性要求
        5.4.2 效率优先是制度选择的基本规则
        5.4.3 公共产品供给方式选择体现政府主导意向
        5.4.4 制度健全的公民权益保障
第6章 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改革与创新
    6.1 完善公共产品决策制度
        6.1.1 健全公民需求显示制度
        6.1.2 完善个人偏好社会转化机制
        6.1.3 制定激励公民需求偏好表达规则
    6.2 提高公共产品决策的执行能力
        6.2.1 公共产品的供给要体现财权与事权对等
        6.2.2 尽快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方式
        6.2.3 实施对政府行为的效果监督机制
    6.3 强化公共产品选择权利的保障
        6.3.1 改善公民民主权利实施的制度环境
        6.3.2 提高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物质保障水平
        6.3.3 丰富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德国左翼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由来与称谓
    第二节 研究德国左翼党的意义
        1.2.1 研究欧洲国家左翼政党的需要
        1.2.2 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1.2.3 进一步了解德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现状的需要
    第三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五节 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德国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德国左翼党建立的历史背景
        2.1.1 民主社会主义党扩大政治影响区域的渴望
        2.1.2 施罗德政府广遭诟病的福利制度改革
        2.1.3 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的提前到来
    第二节 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
        2.2.1 2005 年联邦选举时期的左翼党
        2.2.2 2007 年左翼党的正式成立
        2.2.3 2009 年联邦议会选举前后的左翼党
        2.2.4 2011 年左翼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爱尔福特党纲
第三章 左翼党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左翼党关于民主德国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分析
        3.1.1 关于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民主德国的评价
        3.1.2 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及其剧变的分析
    第二节 左翼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观点
        3.2.1 关于左翼党的指导思想
        3.2.2 关于左翼党的性质
        3.2.3 关于左翼党的奋斗目标与任务
        3.2.4 关于左翼党的组织原则
        3.2.5 关于左翼党的政治地位
    第三节 左翼党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3.3.1 关于新自由主义与 2008 年金融危机
        3.3.2 关于资本主义与妇女问题
        3.3.3 关于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问题
        3.3.4 关于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削弱
        3.3.5 关于帝国主义与战争
    第四节 左翼党关于 21 世纪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
        3.4.1 关于社会主义的内涵
        3.4.2 关于所有制问题
        3.4.3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与策略
第四章 德国左翼党的基本政策主张
    第一节 左翼党的对内政策主张
        4.1.1 关于经济与劳动市场政策
        4.1.2 关于金融与税收政策
        4.1.3 关于社会政策
        4.1.4 关于德国东部发展政策
        4.1.5 关于环境保护政策
        4.1.6 关于教育政策
        4.1.7 关于妇女政策
        4.1.8 关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民主化
        4.1.9 关于网络化时代的媒体、民主和自由与平等
        4.1.10 关于文化事业
    第二节 左翼党的对外政策主张
        4.2.1 关于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4.2.2 关于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及国际组织的作用
        4.2.3 关于联合国的作用与改革
        4.2.4 关于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扩大
        4.2.5 关于北约和欧盟的军事合作
        4.2.6 关于发展合作
        4.2.7 关于联邦国防军和兵役
        4.2.8 关于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4.2.9 关于阿富汗问题
        4.2.10 关于中东和平问题
第五章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德国左翼党取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1.1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是左翼党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5.1.2 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发展滞后是左翼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5.1.3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转为左翼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政治机会
        5.1.4 德国的选举制度也给左翼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
    第二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与其它几个左翼政党的比较
        5.2.1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比较
        5.2.2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绿党的比较
        5.2.3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共产党的主要区别
    第三节 德国左翼党崛起的政治影响
        5.3.1 改变了德国的政党格局
        5.3.2 促进了德国政治的左转
        5.3.3 推进了欧洲左翼力量的整合
    第四节 德国左翼党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5.4.1 左翼党缺乏执政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4.2 左翼党内不同派别力量亟待整合
        5.4.3 左翼党仍遭受德国主流政党的政治排挤
    第五节 德国左翼党的发展趋势
        5.5.1 左翼党去激进化的可能性
        5.5.2 左翼党执掌联邦政府的可能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创新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形成
    第一节 拿破仑战争触发的各种压力与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一、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分裂落后的德意志帝国
        二、拿破仑战争触发的各要素压力和统治者的反应
        三、普鲁士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第二节 德国统一前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压力
        一、国内经济单元与社会单元压力的内容
        二、主要社会力量形成压力的表现
    第三节 统治者的反应与对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干预
        一、保守容克的官僚统治
        二、对压力的排斥和超越与德国的统一
        三、对压力的积极应对与劳动力市场的大发展和“福利国家化”
    小结
第二章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
    第一节 国内社会压力引导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劳动力市场政策输出
        一、国内社会矛盾导致的各种压力输入
        二、积极社会防御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第二节 国际和国内社会的交织影响与魏玛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一、国际和国内社会各要素交织形成的压力输入
        二、《魏玛宪法》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输出
    第三节 经济危机引发的全面危机与纳粹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一、经济危机引发的全面危机和压力输入
        二、全面控制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小结
第三章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完善
    第一节 国际社会主导的压力与恢复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一、国际社会主导的压力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形成
        二、对社会市场经济的解读和恢复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第二节 国内社会主导的压力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全面扩展
        一、国内社会主导的压力输入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全面扩展
    小结
第四章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变革
    第一节 东西德统一主导的压力输入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输出
        一、东西德统一主导的经济和社会的压力输入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调整和全面改革的前兆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引导下的压力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全面改革
        一、欧洲一体化导引下的压力输入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全面改革
    第三节 新的繁荣稳定和新的压力
        一、新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社会稳定
        二、劳动力市场的包容和灵活
        三、社会二重化的压力
    小结
第五章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概观及总体特征
    第一节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概观
        一、政府为排解系统压力积极干预劳动力市场的历史逻辑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在系统中自身演化的历史逻辑
    第二节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总体特征
        一、保守主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二、合作主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三、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四、积极寻求经济和社会民主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8)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基本概念
        (一) 社会民主主义
        (二) 民主社会主义
        (三)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
    二、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研究当代社会民主主义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及研究思路
        (一)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
    四、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立场和指导思想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
第一章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一) 新技术革命与西方经济社会变革
        (二)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一) 作为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
        (二) 作为经济政策的新自由主义
        (三) 作为政治哲学的新自由主义
        (四) 新自由主义的实质
    三、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低潮
        (一) 苏东剧变
        (二)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向低潮
    四、美国全球称霸
        (一) 美国的霸权扩张
        (二) 美国霸权新特征
        (三) 美国霸权扩张的结果
第二章 “第三条道路”改革—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开启
    一、“第三条道路”改革的缘起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衰落与原因
        (二) 社会党的向左自救的失败
        (三) 新自由主义横行带来的机遇
        (四) 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成功示范
    二、“第三条道路”改革的基本主张
        (一) 以中间化为核心的政党改革
        (二) 以市场化为核心的经济改革
        (三) 以民主制度民主化为核心的政治改革
        (四) 以构建积极福利为核心的福利制度改革
        (五) 以新国际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改革
    三、“第三条道路”在各国的实践
        (一) 布莱尔的新英国、新工党
        (二) 德国施罗德的新中间道路
        (三) 法国诺斯潘改革
    四、“第三条道路”改革评析
        (一) 对修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二) 对新自由主义批判中的吸纳
        (三)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开启
第三章 21世纪初的社会民主主义
    一、“第三条道路”的衰落
        (一) 衰落的表现
        (二) 衰落的原因
        (三) 社会党的反省及自我调整
    二、全球经济危机下的社会民主主义
        (一)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
        (二) 全球经济危机对社会党的冲击和影响
        (三) 社会民主党在经济危机中的立场与对策
        (四) 对社会党关于经济危机对策的评价
    三、社会民主主义的未来展望
        (一) 社会党将继续右倾
        (二) 社会党影响力将继续减弱
    四、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评析
        (一) 对资本主义的有限改良
        (二) 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的本质区别
        (三)社会民主主义无法挽救资本主义灭亡
第四章 社会民主主义的教训与启示
    一、社会民主党的教训与启示
        (一) 社会党的历史演变
        (二) 社会党历史演变的教训
        (三) 社会党历史演变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二、社会党经济建设的教训与启示
        (一)社会党国有化的教训与启示
        (二) 经济计划化的教训与启示
        (三) 劳资共决制的教训与启示
    三、社会党社会福利建设的教训与启示
        (一)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概述
        (二)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的教训
        (三)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文章结构
    四、资料说明
    五、译名问题
第一章 前奏:1918年前德国社会对于劳资关系变革的讨论与实践
    第一节 德意志帝国成立前的社会改良思想及其初步实践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改良思想
        二、个别企业家的实践行动
        三、国家的立场与行动
    第二节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的劳资关系大讨论与国家立场的演变
        一、关于劳资关系变革的不同设想
        二、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国家立场的演变与司法实践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的劳资关系演进
        一、“城堡和平”的出现
        二、战时经济中的劳资关系
        三、1916年《为祖国志愿服务法》的划时代意义
    小结
第二章 十字路口:1918/19年革命爆发之际劳资利益团体与各政党的劳资关系观
    第一节 劳资利益团体的劳资关系观
        一、工会的劳资关系观
        二、企业家利益团体的劳资关系观
        三、“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谈判进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党与团体的劳资关系观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社会主义政党的分裂
        二、社会民主党
        三、独立社会民主党右翼
        四、斯巴达克团
        五、革命者团体
    第三节 资产阶级与保守政党的劳资关系观
        一、1918/19年革命前后资产阶级与保守政党的分化组合
        二、民主党
        三、民族人民党
        四、人民党
        五、天主教中央党与巴伐利亚人民党
    小结
第三章 新方向:1918/19年革命中代表会运动影响下的劳资关系变革
    第一节 政治性代表会运动的兴衰:劳资关系变革视野中的政治革命
        一、代表会成立浪潮
        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及其内在矛盾
        三、代表会的去政治化及其引发的政治变动
        四、权力关系的新形式与政治性代表会运动的最后风潮
    第二节 经济性代表会运动的兴起:“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之争
        一、争议的产生:政治革命中的“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
        二、争议的发展:国民会议选举之后的“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
        三、经济性代表会运动的困境
    小结
第四章 法制化: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形成
    第一节 魏玛宪法“代表会”条款的确立
        一、胡戈·普洛伊斯草案争议与宪法小组的成立
        二、“代表会”的合法性问题及其在政府中的讨论
        三、社会各方对“代表会”条款的反响
        四、胡戈·辛茨海默与“代表会”条款的最后确立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法》的出台
        一、1918/19年革命进程中的司法实践
        二、革命性企业代表会运动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压力
        三、政府内部讨论与《企业代表会法》的起草进程
        四、社会各方对《企业代表会法》草案的反响
        五、国会二读
        六、国会大厦前的流血冲突与国会三读
        七、《企业代表会法》的结构与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尾声:企业代表会实践与劳资关系变革的失败,1920—1934
    第一节 企业代表会的发展概况
        一、企业代表会的发展规模
        二、企业代表会的职能发挥
        三、实践困境的原因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的交往困境
        一、企业代表会与工会
        二、企业代表会与政党
        三、企业代表会与企业主
        四、企业代表会与职工
    第三节 谢幕:企业代表会的消亡
    小结
结语
附录
    一、文件
        (1) 1848年《工商业法》草案(摘录)
        (2) 1916年《为祖国志愿服务法》(摘录)
        (3) 1918年10月7日斯巴达克团与不来梅左派的《联合宣言》
        (4) 1918年3月斯巴达克团的《革命纲领》(摘录)
        (5) 1918年11月16日民主党的《成立号召》(摘录)
        (6) 1918年11月24日民族人民党的《成立宣言》(摘录)
        (7) 1918年12月22日民族人民党的《主席团呼吁》(摘录)
        (8) 1918年11月12日巴伐利亚人民党的《成立宣言》(摘录)
        (9) 1918年11月5日基尔临时工兵代表会中央提出的“十四点要求”
        (10) 1918年11月6日汉堡起义水兵提出的“六点要求”
        (11) 1918年11月7日慕尼黑工兵代表会提出的“八点要求”
        (12) 1918年11月8日科隆工兵代表会提出的“六点要求”
        (13) 1918年11月9日晚社会民主党与独立社会民主党关于组成联合政府的通信
        (14) 1918年11月16日执行委员会会议 恩斯特·道尔米施的发言(摘录)
        (15) 1918年11月22日 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与执行委员会之间的第一份协议
        (16) 1918年11月23日执行委员会颁布的《工兵代表会条例》
        (17) 1918年11月14日 胡戈·普洛伊斯关于未来国家政治体制的论述(摘录)
        (18) 1918年12月9日 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与执行委员会之间的第二份协议
        (19) 1918年12月14日独立社会民主党中央会议 希法亭与卢森堡的争论
        (20) 1918年12月19日第一次代表会大会 社会民主党方案
        (21) 1918年12月19日第一次代表会大会 恩斯特·道尔米施方案
        (22) 1918年12月28日《独立社会民主党质问中央委员会书》
        (23) 1918年12月28日《中央委员会对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回复》
        (24) 1918年12月29日《独立社会民主党代表退出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的声明》
        (25) 1919年2月4日《中央委员会移交权力的声明》
        (26) 1919年1月19日《关于士兵代表会在和平军队中指挥权问题的临时法令》
        (27) 1918年11月23日《企业代表会条例》(摘录)
        (28) 1919年2月3日 社会化委员会的《辞职声明》(摘录)
        (29) 1919年1月14日的《埃森协议》(摘录)
        (30) 1919年2月13日 中德地区《企业代表会临时章程》
        (31) 1919年4月8日 第二次代表会大会 关于“劳动议会”的3种不同提案
        (32) 1918年12月23日《合同法令》(摘录)
        (33) 1919年3月5日 政府关于“工人代表会”的《立法解释》
        (34) 1919年3月20日劳动部关于“将工人代表会固定到宪法中”的草案
        (35) 1919年3月26日政府会议关于代表会条款的5份草案
        (36) 1919年6月社会民主党魏玛党代会 关于“代表会条款”的提案
        (37) 1919年3月独立社会民主党党代会通过的党纲(摘录)
        (38) 1919年4月12日 人民党执委会会议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的发言(摘录)
        (39) 1919年7月自由工会纽伦堡大会 里夏德·米勒提案
        (40) 1919年3月12日“魏玛协议”
        (41) 1919年5月26日《矿区企业代表会临时工作条例》
        (42) 1919年7月23日大斯图加特地区企业代表会公告《通过企业代表会推行社会化》
        (43) 1919年7月27日哈勒举行“第一次全国革命性企业代表会大会”通过的《企业代表会的使命》
        (45) 1919年下半年马克斯·科恩关于代表会、工会与劳动议会之间关系的论述
        (46) 1919年柏林工人代表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弗朗茨·比歇尔对马克斯·科恩思想的回应
        (47) 1919年12月5日独立社会民主党党代会通过的《行动方案》(摘录)
        (49) 1920年1月14日《红旗报》上刊登的反对《企业代表会法》号召(摘录)
        (50) 1919年7月自由工会纽伦堡大会决议《工会未来积极作用之原则》
        (51) 1919年9月24日德国工业家全国联合会发布的反对《企业代表会法》决议(摘录)
        (52) 1919年德国工业家全国联合会对于《企业代表会法》草案的意见书(摘录)
        (53) 1920年2月自由工会执委会会议通过的《企业代表会选举条例》
        (54) 1920年2月10日共产党做出的《参加企业代表会选举决议》
        (55) 1933年5月19日纳粹政府颁布的《关于劳动信托人法令》(摘录)
        (56) 1934年1月20日纳粹政府颁布的《民族劳动秩序法》(新劳动法)(摘录)
    二、《企业代表会法》(1920)
    三、党派演变图
    四、大事年表
    五、人名译名对照
    六、地名译名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德国共同决定制度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概述
    (一) 职工参与与公司治理的耦合
    (二) 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不足
二、 德国共同决定制度
    (一) 德国共同决定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 德国企业委员会共同决定的法律规范
    (三) 德国公司共同决定的法律规范
    (四) 德国共同决定与公司治理间的制度镶嵌
三、 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
    (一) 中、德国职工参与制度的牵连性分析
    (二) 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
四、 对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完善
    (一) 完善工会参与公司治理机制
    (二) 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公司治理机制
    (三) 完善职工通过公司机关参与公司治理
    (四) 建构职工代表的权益保障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德国社会民主党共决制的思想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剖析——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共决制思想与实践研究[J]. 赵永清. 国际共运史研究, 1992(02)
  • [2]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葛贺.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3]德国社会民主党共决制的思想和实践[J]. 赵永清. 国际政治研究, 1992(04)
  • [4]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新议[D]. 薛新国. 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
  • [5]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研究[D]. 刘卫东. 吉林大学, 2013(08)
  • [6]德国左翼党研究[D]. 韦幼苏. 南开大学, 2012(06)
  • [7]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D]. 李齐. 山东大学, 2015(12)
  • [8]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论析[D]. 王学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9]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D].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
  • [10]论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德国共同决定制度为借鉴[D]. 代天颖.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德国社会民主共决的思想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