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南岸“不明年代变质岩”年代问题

杭州湾南岸“不明年代变质岩”年代问题

一、杭州湾南岸“时代不明的变质岩”的时代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其奭[1](1979)在《杭州湾南岸“时代不明的变质岩”的时代问题》文中指出 杭州湾南岸的“时代不明的变质岩”主要分布在慈溪西北约两公里处的庙山,以及镇海县西北的九龙山一带(见图)。 多年来,虽然有许多科研工作者做过不少工作,但对这套轻变质岩的时代,却众说纷

杨志坚,沈振丰,梁士奎,郭养和[2](1988)在《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铁、铜、硫矿产分布关系(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六五”期间对中下扬子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成果。采用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法,综合研究区内前震旦系基底结构、深大断裂、各期构造运动及所产生的构造类型,以及震旦纪以来的沉积建造和岩相古地理环境等,并对其大地构造单元作了新的划分,阐述了区域构造与铁、铜、硫等矿产的展布关系。文中除大量插图外,还附有地质构造纲要图.可供有关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王海邻[3](2018)在《我国东部沿海潮坪沉积中的现代生物遗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渤海湾西岸滦河入海口滨岸潮间带、青岛日照沿岸潮间带、杭州湾庵东滨岸潮间带的现代沉积中的生物遗迹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对底层沉积物性质(粒度、含水率、盐度、有机质含量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主要研究了我国东部沿海潮坪沉积中现代生物遗迹的种类、形态和产状特征、组合和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并与部分遗迹化石做了对比,从而建立了现代潮间带沉积中的生物遗迹组合。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本次研究区的潮坪沉积中发现了16种现代造迹生物,如:泥螺(Bullactaexarata)、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cingulata)、弹涂鱼(Periophthalmuacantonensis)、螃蟹(Brachyura)、虹光亮樱蛤(Moerellairidescens)、竹蛏(Solenstrictus)、沙蚕(Nereissuccinea)、海葵(Sea anemone)、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寄居蟹(Paguridae)、鸭嘴海豆芽(Lingulaanatina)、四角蛤(Mactraveneriformis Reeve)、扁玉螺(Glossaulaxdidyma)、斑玉螺(Naticamaculosa)、蝼蛄(Gryllotalpa)和泥甲虫等,他们营造了多种行为习性的生物遗迹类型,包括层面的运动迹(拖迹、爬迹、足辙迹)、停息迹、生殖迹、排泄迹,层内的居住迹、觅食迹、逃逸迹以及鸟类足迹和植物根迹。(2)通过对底层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含量、粒度分布特征、沉积物含水率、盐度等的测试和分析,发现不同性质的底层对造迹生物及其遗迹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有重要影响。(3)通过将现代生物遗迹的形态特征、产生环境与相似遗迹化石进行对比,发现与遗迹化石类似的现代生物遗迹包括似Arenicolites、似Skolithos、似Psilonichnus、似Thalassinoides、似Planolites、似Gordia、似Psammichnites、似Diplichnites、似Didymaulichnus、似Bipodomorpha等共10个遗迹属。(4)建立了滨岸潮间带不同沉积环境下8种现代生物遗迹组合,即:(1)似Skolithos-Arenicolites-Psammichnites遗迹组合可代表三角洲滨岸潮间带靠近河口和河道处水动力条件相对较高的沉积环境,多位于该沉积环境的低潮区,属咸水环境;(2)似Planolites-Thalassinoides-Psilonichnus遗迹组合产生于三角洲滨岸潮间带远离河口和河道处水动力条件相对较低的沉积环境,通常位于高潮区,属咸水环境;(3)似Diplichnites-Psilonichnus遗迹组合出现在三角洲滨岸潮间带远离河口、主要受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沉积环境,底层沉积物粒度较粗,位于中-低潮区;(4)似Gordia-Skolithos遗迹组合发现于急剧多变的海岸潮间带沉积环境,潮间带高-中-低潮区均可见;(5)似Psilonichnus-Didymaulichnus遗迹组合主要位于高潮区,属于中纬度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海岸沉积环境;(6)似Skolithos-Arenicolites-Gordia遗迹组合可指示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河口湾半咸水的潮间带沉积环境,底层沉积物颗粒较细、含水率高、底质较软;(7)似Planolites-Diplichnites-Psilonichnus遗迹组合出现于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河口湾半咸水环境的潮间带沉积环境,底层沉积物多为半固结状态并主要由灰色粉沙和含砂粉沙组成,含水率较低;(8)似Skolithos-Psilonichnus遗迹组合常产生在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河口湾半咸水的潮间带沉积环境,并主要分布于潮间带的中-低潮区,底层中的沉积物含水率高,属过饱和的汤底。(5)基于上述现代生物遗迹组合的组成、分布和底层沉积物特性分析,建立了现代生物遗迹组合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

张权[4](2017)在《明清时期绍兴地区水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浙江绍兴府下辖的山阴、会稽、萧山三县的平原地带合称为萧绍平原。本文以萧绍平原为核心,解析明清时期绍兴地区以湖泊为主体的水环境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原因。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在考古、传说和文献的基础上定位绍兴地区,探析绍兴城市的发展历程及绍兴地区的建置沿革;并从绍兴的地理条件及区域生态的特点出发,以萧绍平原为基础,绍兴城市为中心,建构起区域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评述绍兴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绍兴气候的变迁过程。第二部分简述并分析明以前绍兴地区农业发展、人口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环境改造的历史过程。以鉴湖兴衰为时间标尺,探析前鉴湖时期、鉴湖兴衰时期、后鉴湖时期绍兴地区水环境变迁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以人口、国家、市场和气候等因素为分析对象,探寻上述三个时期绍兴水环境变迁的动力所在。第三部分考察明清时期绍兴地区的人口压力与农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明清时期,人口已经成为影响绍兴地区水环境的首要因素,所以论文阐述明清时期绍兴人口的变化历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绍兴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变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并揭示造成绍兴地区农业畸形发展的后果;论文还进而分析绍兴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以及气候和市场对该地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阐述国家权力对绍兴水环境的影响。政府针对人口、气候、市场等因素对绍兴地区水环境的影响,采取了各种措施维护本地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论文分析了三江闸修建前后,政府面对西小江水患、钱塘江改道以及萧绍平原内部水文情况的变化,所采取的一系列水利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环境变迁。第五部分以明清绍兴城市、聚落和水生植物景观为考察对象,探析明清时期绍兴地区的水环境变迁对区域景观的影响,并通过景观的变化来分析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在人对于水环境认知的改变。概言之,人口状况和国家政策是促成明清时期绍兴水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气候在绍兴地区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述各种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分析,探索绍兴水环境变迁的历史原因。从环境史研究的三个层面,即过去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模式、概念与价值观,建构出明清时期以萧绍平原为核心的绍兴地区水环境变迁的历史过程,以及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变化。

陈维[5](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郑建明[6](2007)在《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史前文化演变轨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境内的杭嘉湖与宁绍两大平原,环境相似、气候相近、位置相邻,然而其史前文化的发展却表现为差异甚大的轨迹。杭嘉湖平原与东边的上海、北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平原一起共同组成了整个环太湖地区(平原)。文化面貌从马家浜文化开始、历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时期,各地方类型大同小异,而其社会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一直表现为连续和不断复杂化的发展过程,直至良渚时期复杂社会崩溃而嘎然而止。宁绍平原则不同,这里地域面积远不如环太湖地区,但是从目前已发现的的遗址来看,文化面貌迥异:跨湖桥与河姆渡两处典型遗址,无论是在物质文化上,还是从器物所反映的其他方面,似乎没有多少相似之处或前后承袭的迹象。并且跨湖桥文化在距今6500多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河姆渡文化从第三期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很大的衰落趋势,最终在北面良渚文化的全盛时期被融入其势力范围之内。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微生境与资源条件很可能是制约两地经济形态与生存方式相互差异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经济形态与生存方式又决定了两地不同的人地关系与社会发展轨迹。环太湖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马家浜文化时期,食物结构以野生资源为主,到崧泽文化晚期,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凉干,人类赖以生存的几种主要大型动物数量锐减,再加上人类的居住环境从资源丰富的生态过渡带类型演变成资源单一的平原类型,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种类与数量锐减。而平原地区开放的环境极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与迁移,可促进人口的增长。这样人口/资源模式失衡,迫使人们寻求新的食物资源,农业开始出现。农业生产刺激了私有财产、超社群的社会协作、等级分化的出现及人口规模的扩大,复杂社会形成。在良渚文化末期,良渚复杂社会在它的中晚期逐步特化为一个神权社会,贵族为维护其世袭的特权,在非生产性的大型公共工程修筑、显赫物品制造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劳动和资源,造成社会非生产性支出激增;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密度的增长造成食物供应紧张,迫使良渚居民采取更加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在生产性劳动上增加投入。这样,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劳力投入的冲突更加严重,社会两部分能量支出失衡。气候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稳定之后,气温与降水量在这一时期跌至低谷,给良渚文化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内外因的作用下,良渚复杂社会迅速开始动荡不安,农业生产条件开始恶化,影响到粮食供应和剩余从而走向崩溃,重新回复到了原始平等社会从生态环境上看,宁绍平原呈东西向狭长分布,不仅面积较小,并且被向北延伸的余脉及北流的大小河流分割成一个个小型、封闭且相对独立的山间盆地。生态环境相对复杂,在一个个独立的盆地环境中,中间是平原,四周山陵环抱,平原内河网、沼泽密布,类似于一种生态过渡带。这种环境比单一的平原环境,野生资源更为丰富,较适合史前的狩猎采集群和早期的农耕社会以较小和相对隔绝的单位生存。从遗址出土的动植物标本、生产工具及稻谷形态等方面来年,宁绍平原在整个史前时期基本处于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中。野生资源相对丰富多样使得土地载能相对较高,人口压力较小,导致群体之间合作和依赖程度相对较弱,大规模密集劳力型的农业经济不明显,这样的人地关系自然缺乏一种促使社会凝聚和复杂化的动力。因此,在宁绍平原的整个河姆渡文化时期,聚落规模不大、数量较少,遗址与遗址之间不存在着等级分化,遗址内也不存在着功能分区。墓葬均埋葬在地面上,没有土台,规模较小,随葬品极少且主要是日用陶器,不存在玉制礼器等“显赫物品”。没有专门的仪式性场所,零星的仪式性器物发现于生活区内。居住形态主要是一种杆栏式的聚族而居的“长房子”。这种社会复杂化的物化形态反映的是一种小型、分散、平等的社会。到了相当于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时期,由于受钱塘江以北强大文化的影响,墓葬方面个别遗址中出现了规模不大的土台,但仍旧没有发现仪式性建筑和显赫物品,可能进入了初步等级化的简单酋邦社会。

高蒙河[7](2003)在《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 ——文明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文中认为本文是在“全球变化研究”的国内外科学计划背景下,所进行的中国“考古时代”长江下游500年以内尺度区域环境的恢复性重建。 研究的具体目标,是采用考古学和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借用其他相关学科的手段和成果,以考古学遗存为对象,以长江下游为空间范围,以环太湖流域为核心区域,以距今7000-3000年前为时间跨度,探讨这一时空框架内文化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该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和格局中具有的共同性与特殊性。同时,还将考察考古地理学成为历史地理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尝试籍此充实或完善历史地理学的现有学科体系。 通过研究,重点探讨以下课题: 1、在过去以千年为尺度的基础上,采取量化手段,分析长江下游考古时代诸文化发展进程,为研究长江下游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提供400-200年尺度的高分辨率序列,绘制完成12幅该尺度内的考古时期地图,变趋势性观察为过程性研究,增加可视化效果; 2、提取遗存中的环境信息,解剖广富林、龙南和龙虬庄等典型遗址,初步建立长江下游考古时代有代表性区域和时段的人文环境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 3、探讨长江下游地区考古时代的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着重就良渚文化兴衰过程进行分析,辨证认识文化强势期的文化扩散与环境恶劣期的文化迁徙之间的原因。 4、总结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乃至文明起源过程中,是否扮演过不同于其它地区的重要角色,是否具有自身发展模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考察该地区在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或文明格局中,是否具有一般性过程与特殊性规律的双重特征。 5、以考古遗存为研究对象,拓宽历史地理研究的资料来源和利用领域,考察考古地理学成为历史地理学乃至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6、在充分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应用科技考古学的方法提取更多的信息,并讨论这些手段在考古地理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研究目标,本文首先构建了时间框架。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文化序列进行分期排队,将历时约4000年的考古时代划分为12个发展阶段,平均每个阶段约为350年跨度,其中最小跨度期可以细化到200年左右。但分期结果也表明,对于那些只经过田野调查或材料公布过于简略的考古遗存,尚无法进行如此细化的分期,这意味着本文的相关结论还存在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空间。 考古地理学的核心是对遗存进行区域性和局域性的空间特征分析。在区域性 研究中,本文全面收集了文化属性明确的757个遗址,着重对聚落量值变化、文 化埋藏重合指数、聚落密度、聚落位置移动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平面图、 柱状图、曲线图和表格化处理。图表显示,长江下游遗址群的时空分布具有不均 衡的特点。稳泽中期以前的1-5段期间,遗址数量少,空间分布呈散点状,重合 型遗址较多,历时约1600年;赵泽晚期到良港晚期的6-9段期间,遗址数量激 增,空间分布密集,单一型遗址增多,历时约1400年;马桥早期开始的10l 段期间,遗址数量骤减,空间分布又呈散点状,单一型遗址增加,历时约900年。 对局域性单一考古遗址中所包含的人地环境信息的考察,本文选取了广富林、 龙南和龙虬庄等典型遗址,分别进行了自然环境景观、人文环境景观和综合环境 景观三个方面的复原与重建。 重建自然环境景观的案例是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解析了作者曾参加考 古发掘的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分析表明,广富林遗址至少在时属7段的距今5300 年前后,已经转变为淡水湖沼环境,并逐渐进入温暖湿润时期,为人类到此居住 提供了可能性。而到了时属9段的良诸晚期,气候又变得温凉干燥,泥炭堆积反 映出当时水域有扩大的迹象,不再利于人类生存。导致土著的良港人群被迫迁徙 他处,而外来的北方人群更因为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只是短时期地在此居住过 一段时间后,也不得不迁徙而去。 人文环境景观的复原选取了苏州地区的龙南遗址加以典型分析。发现长江下 游地区有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和台基式四种建筑结构形式,前三种形式多与 乡村聚落相联系,有居址属性;后一种形式与中心遗址群的都邑有关,有宫殿属 性。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清早期,社会结构己经发生变化,阶层性分化明显, 社会性质正在向质变阶段过渡。龙南聚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向心式家庭开始解。体,离心式家庭不断增多。对典型的46口之家和墓地的案例分析表明,聚落内 部己出现了分化和贫富差别。而聚落之间,中心聚落的高等级“玉敛葬”多建筑 在经过人工修整的台墩上,一般聚落的低等级小墓多分布在自然山丘或平原上。 有迹象表明,长江下游各区域普遍不使用土筑城墙

席雅娟[8](2015)在《钱塘江主要支流及干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河流是陆源物质向海洋搬运的主要通道,对流域和海洋环境有重要影响,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区域。河流沉积物是流域内地表风化产物的混合体,既能反映源区岩石的风化特征,又能体现迁移过程中的均一化趋势,是认识表生地质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粘土矿物是组成细颗粒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作为母岩风化作用的产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地表,是河流细颗粒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河流粘土矿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地质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钱塘江流域位于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区,是东南沿海地区一个独流入海的水系,流域水动力条件和地形地貌复杂。由于不同河段水动力和地貌条件的不同,其沉积物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其干流不同河段及主要支流现代沉积物的粘上矿物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对阐明钱塘江流域河流沉积作用、干流和支流源汇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研究区干流和主要支流河流沉积物159个样品进行了粘土矿物(<2μm) XRD分析及Ph、Eh值测定,结合水动力特征,对钱塘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钱塘江流域干、支流沉积物的源汇关系。粘土矿物XRD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样品中几乎都含有伊利石(I)、高岭石(K)、绿泥石(Ch)、蛭石(V)及1.4nm过渡矿物(HIV)和蒙皂石(s)。在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上,新安江和富春江及流域内各支流以第1型为主,为伊利石-高岭石-蛭石类-绿泥石-蒙皂石型粘土矿物组合:钱塘江以第2型为主,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蛭石类-蒙皂石型粘土矿物组合;杭州湾以第3型为主,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蛭石类型粘土矿物组合。新安江、富春江及支流沉积物中几乎均含有1.4nm过渡矿物,而钱塘江和杭州湾样品中1.4nm过渡矿物很少。研究发现钱塘江干流不同河段沉积物粘土矿物含量和组合类型在空间上存在如下差异:在粘土矿物含量上,从上游到下游,伊利石、绿泥石和蒙皂石平均含量逐渐增加,高岭石和蛭石平均含量逐渐减少。无论钱塘江还是杭州湾,南岸潮滩的高岭石和蛭石含量略大于北岸潮滩,而绿泥石、蒙皂石含量略小于北岸潮滩;无论南岸还是北岸,钱塘江和杭州湾的高潮滩的伊利石和蒙皂石平均含量均大于中潮滩;而高岭石、绿泥石和蛭石平均含量则是中潮滩大于高潮滩。总体而言,钱塘江、杭州湾南岸潮滩和北岸潮滩以及高潮滩和中潮滩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钱塘江流域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分布特征主要受物源影响:将研究区十流和主要支流河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合粘土矿物三角端元图和各河段平均含量饼状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安江、富春江与流域内各主要支流物质相似;杭州湾物质受长江物质影响非常大;钱塘江沉积物粘土矿物既受到流域内物质贡献,也有来自下游由涨潮流带来的外来物质的影响。水动力条件和介质环境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受沉积分异作用的影响微弱。

傅命佐[9](2005)在《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冲绳海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在大陆边缘张裂形成的、处于早期演化阶段的活动性大陆边缘弧后盆地。本文利用多波束勘测数据等精密地形资料和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冲绳海槽及其邻域的地质构造、新生代地层、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对比分析、构造地貌分类与制图研究等方法,对冲绳海槽的地壳性质、地质构造、地层结构、构造地貌特征和分布格局、形成机制、时代、演化历史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编绘了 1:500 000 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图,建立了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指出: (1)冲绳海槽的构造地貌发育、演化和分布格局,主要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琉球海沟俯冲带和台湾-吕宋岛弧碰撞带)所产生的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 (2)冲绳海槽的构造地貌格局受两组构造线的控制,形成平行于俯冲带构造线的构造地貌带和垂直于俯冲带构造线的构造地貌带,简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地貌格局。平行于俯冲带构造线的构造地貌带是弧后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以雁行式裂谷轴为中心的 ENE-NE-NNE 向构造地貌分带,垂直于俯冲带构造线的地貌分块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菲律宾海板块相对欧亚大陆板块运动速度和板块运动方向与俯冲带走向之交角的变化所导致的冲绳海槽地壳厚度和地壳性质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菲律宾海板块所驮载的大洋海岭、洋底高原等对仰冲板块的差异顶托作用。冲绳海槽的北、中、南构造地貌分块以 27°45′-28°02′N 和26°25′-26°35′N 的槽底斜坡带为界。 (3)冲绳海槽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次大的构造运动,分别称为冲绳海槽运动一幕、二幕、三幕。每次构造运动都与菲律宾海板块相对欧亚大陆板块运动方向、方式的改变相关。晚中新世-上新世初的冲绳海槽运动一幕使东亚大陆边缘的“古岛弧”褶皱隆起,在褶皱轴部形成张裂地堑,形成冲绳海槽的雏形,琉球弧地块从东亚大陆裂离;上新世末-更新世初的冲绳海槽运动二幕以大规模正断层活动和岩浆活动为特征,使早期形成的冲绳海槽北、中、南段的地堑贯通,形成统一的冲绳海槽盆地,并向西南扩展;在海槽盆地的中部形成雁行式排列的中央裂谷轴地堑带,冲绳海槽的构造地貌格局基本形成;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冲绳海槽运动三幕以正断层活动为主。 (4)目前,北冲绳海槽仍处于裂谷拉张演化阶段,中冲绳海槽处于裂谷拉张与海底扩张的转换阶段,南冲绳海槽已发生海底扩张,地堑中心已有新生洋壳生成。 (5)冲绳海槽在构造地貌上构成东海陆架和琉球岛弧的天然分界。

张霞[10](2013)在《强潮型钱塘江河口湾及其下切河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河口湾是海岸带对海陆相互作用及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地区,且其所在的下切河谷体系可将这些地质记录较完好的保存下来。因此,对河口湾及其下切河谷体系研究可恢复陆架区古环境演化、海陆相互作用及海平面变化历史,是正确划分地层层序、建立年代地层格架及地层对比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助于未来环境和海面变化的预测。但因晚第四纪以来河口地层形成时间短、侵蚀和改造作用频繁,沉积相变剧烈,国内外有关河口湾和下切河谷体系的研究因缺少精细的沉积序列描述、系统测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而显得较为薄弱,且主要集中于对浪控和混合控型河口湾和下切河谷的研究。钱塘江下切河谷和河口湾是典型的潮控型下切河谷和河口湾,前人对其研究集中于下切河谷充填物特征、沉积相、环境演化等方面,而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与邻区长江下切河谷形成和演化的耦合关系,以及不同时期长江物质在钱塘江下切河谷内的影响和扩散范围研究较少,某种程度上仍为一个空白点。本文立足于研究区大量的钻孔资料,以SE1和SE2孔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矿物组分、有孔虫、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和AMS 14C测年等方法,对晚第四纪以来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特征、物质来源以及沉积物的“源—汇”关系进行了精细研究,重建了其地层结构、层序及年代地层格架,总结了强潮型钱塘江河口湾和下切河谷的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并与世界其它地区河口湾和下切河谷进行了对比。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自下而上可划分出天然堤相、河床相、河漫滩相、古河口湾相、近岸浅海相(或滨海相)、现代河口湾相和湖沼相8种沉积相类型,整体为一个先向上变细后又变粗、从陆相到海陆过渡相到近岸浅海相再到海陆过渡相的沉积序列。该沉积序列基本可代表亚洲冰后期下切河谷充填物的沉积特征。本文在研究区首次识别出了古河口湾相的存在,其内部潮道砂体发育。SE2孔河床、河漫滩和古河口湾相具有与近岸浅海、现代河口湾相完全不同的物质来源。前者沉积物母岩以长英质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为古钱塘江提供物源,后者沉积物主要来自中基性物源,同时有部分长英质中酸性火山岩,与杭州湾水域CH2孔、长江和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显著不同,可能与其位于河口湾近陆段,受局部物源影响较为强烈有关。冰后期以来,钱塘江下切河谷区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I型层序。层序界面在下切河谷内表现为流水侵蚀面,在古河间地位于硬黏土层的顶面,在二者过渡段则表现为河阶地河床相砂砾和河漫滩相硬黏土层的表面。初始海泛面在下切河谷内位于河床相粗粒沉积物内部;在古河间地位于硬黏土层表面,与层序界面重合。最大海泛面在靠海段位于近岸浅海相泥质沉积物中,界面处沉积物粒度最细,有孔虫种数、分异度和丰度、TOC值最高;在近陆段位于河流相沉积物内部。海侵潮流作用面主要位于古河口湾相底部和内部,海退潮流侵蚀面则主要位于现代河口湾相底部和内部。与浪控型河口湾相比,强潮型钱塘江河口湾潮流作用面发育广泛,且分布范围更广,并不局限于湾口的进潮口。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受不同类型沉积作用的侵蚀改造强烈,沉积间断发育。钱塘江下切河谷的形成和演化可分为深切(20000~15000 yrB.P.),充填(15000~7500 yrB.P.)和埋藏(7500yrB.P.~现今)三个阶段。其充填物纵向上可分为4段。第1段为海向段,从低海面时下切河谷的口门延伸至目前近岸浅海相的陆向端,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河床、河漫滩、古河口湾和近岸浅海相。第2段为近海段,从第1段内端延伸至最大海侵时近岸浅海相的陆向端,与第1段相比,上部现代河口湾相发育,且不同部位沉积序列各异。第3段为近陆段,对应于海侵末河口湾溺谷区,近岸浅海相缺失,且河口湾沉积序列在不同部位各异。第4段为陆向段,从第3段内端至下切作用的陆向端,河流沉积作用贯穿于该段的整个历史。古河口湾相中部为潮道砂体系,向陆渐变为感潮河沉积,两侧被潮坪或湖沼沉积包围,沉积物在平面上自陆向海呈现粗—细—粗的分布模式。现代河口湾相平面上自陆向海依次发育受潮流影响的河床—河漫滩复合体、粉砂砂坎、潮道—潮流砂脊系和湾口泥质浅滩沉积,并以潮间带潮滩和海滩为边界,沉积物呈现粗—细—粗—细的分布模式,与大多数河口湾常见的粗—细—粗的分布格局明显不同。钱塘江下切河谷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应、沉积过程和下切河谷形态控制。下切河谷内河床和河漫滩相沉积物主要由古钱塘江提供。古河口湾相下部沉积物仍主要来自古钱塘江,但向上口外物质逐渐增多,至近岸浅海和现代河口湾相,沉积物则主要由口外物质提供。平面上河口湾相不同部位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也不同,主要表现为近口段以河流物质为主,而海向段以口外物质为主。同时,口外物质的差异或变化也会造成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河口湾相沉积模式不同。如古河口湾时期,东海陆架主要被细砂覆盖,而现代河口湾时期,东海陆架近陆段则表现为带状粉砂和黏土沉积,这种物质差异是造成潮道砂体在古河口湾相内部发育的主要原因。钱塘江河口湾为典型的潮控河口湾,以潮流作用为主,这是其平面上沉积模式不同于浪控型河口湾的主要原因,浪控型河口湾平面沉积相分布具典型的三元结构,即湾口砂坝和潮道复合体沉积、中央盆地及湾顶三角洲。钱塘江下切河谷长条和漏斗状的形态非常有利于潮流超时效应的产生,因此形成强潮型河口湾。另外,钱塘江下切河谷下切深度较大,在湾口处最大可达125m,为充填物沉积序列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杭州湾南岸“时代不明的变质岩”的时代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湾南岸“时代不明的变质岩”的时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我国东部沿海潮坪沉积中的现代生物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新遗迹学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新遗迹学研究现状
        1.2.2 国内新遗迹学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工作量统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工作量统计
2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沉积特征
    2.1 渤海湾西岸滦河三角洲滨岸潮间带地理地貌及沉积特征
        2.1.1 地理地貌特征
        2.1.2 沉积特征
    2.2 胶州湾附近青岛日照沿线滨岸潮间带地理地貌及沉积特征
        2.2.1 地理地貌特征
        2.2.2 沉积特征
    2.3 杭州湾南岸庵东滨岸潮间带地理地貌及沉积特征
        2.3.1 地理地貌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本章小结
        2.4.1 物理沉积构造特征
        2.4.2 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3 现代生物遗迹的命名与分类
    3.1 遗迹化石的命名及分类
        3.1.1 命名
        3.1.2 分类
    3.2 现代生物遗迹的命名
    3.3 本次工作采用的现代生物遗迹命名方法
4 现代造迹生物种类与遗迹特征
    4.1 滦河三角洲入海口滨岸潮间带现代造迹生物种类与遗迹特征
        4.1.1 现代造迹生物种类及其遗迹类型
        4.1.2 现代生物遗迹组成特征
    4.2 青岛、日照滨岸潮间带现代造迹生物种类与遗迹特征
        4.2.1 现代造迹生物种类及其遗迹生态类型
        4.2.2 现代生物遗迹特征
    4.3 杭州湾南岸庵东滨岸潮间带现代造迹生物种类与遗迹特征
        4.3.1 造迹生物种类及其遗迹类型
        4.3.2 现代生物遗迹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现代生物遗迹组合与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5.1 滦河三角洲滨岸潮间带生物遗迹组合与分布及其沉积环境
    5.2 青岛、日照滨岸潮间带生物遗迹组合与分布及其沉积环境
    5.3 杭州湾南岸庵东滨岸潮间带生物遗迹组合与分布及其沉积环境
    5.4 部分造迹生物的遗迹形态特征及其底层性质
    5.5 本章小结
6 现代生物遗迹与相似遗迹化石的对比研究
    6.1 与遗迹化石Skolithos相似的现代生物遗迹
    6.2 与遗迹化石Arenicolites相似的现代生物遗迹
    6.3 与遗迹化石Thalassinoides相似的现代生物遗迹
    6.4 与遗迹化石Psilonichnus相似的现代生物遗迹
    6.5 与遗迹化石Planolites相似的现代生物遗迹
    6.6 与遗迹化石Gordia相似的现代生物遗迹
    6.7 其他现代生物遗迹与相似遗迹化石
    6.8 本章小结
7 现代滨岸潮间带生物遗迹组合的分布模式
    7.1 滦河三角洲滨岸潮间带生物遗迹组合的分布模式
    7.2 青岛日照滨岸潮间带生物遗迹组合的分布模式
    7.3 杭州湾庵东浅滩滨岸潮间带的现代生物遗迹组合模式
    7.4 现代生物遗迹组合与遗迹化石组合的对比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明清时期绍兴地区水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和问题源起
    二、相关环境史与绍兴地方史研究综述
    三、基本史料来源与文献评介
    四、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绍兴地区的区域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考古、传说与文献中的绍兴城市及绍兴地区
        一、考古与传说中的越文明
        二、绍兴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在区域生态体系中定位绍兴
        一、绍兴地区的地理条件
        二、绍兴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
        三、湖泊、河流和水环境
    第三节、生物资源和历史气候变迁
        一、历史时期绍兴地区的森林资源
        二、历史时期绍兴地区的动物资源
        三、历史时期绍兴气候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明以前绍兴地区的人类定居与水环境变迁
    第一节、国家、战争与农业:前鉴湖时代的绍兴水环境变迁
        一、农业的发展与早期国家的出现
        二、越国复兴与对吴战争
        小节总结
    第二节、人口、农业、市场: 鉴湖水系的兴衰
        一、外来移民
        二、鉴湖兴废与水环境变迁
        三、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四、区域性市场的形成
        小节总结
    第三节、人口、水利与农业: 后鉴湖时期的绍兴水环境变迁
        一、人口及其变化
        二、土地利用和种植模式
        三、地貌景观与水利工程
        小节总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明清时期绍兴地区的人口压力、农业结构和生态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及其压力
    第二节、土地利用模式与农业结构变化
        一、渔业
        二、种植业
        三、绍兴农业结构的变化
        小节总结
    第三节 、人口压力带来的生态影响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气候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节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绍兴地区的水利与水文生态
    第一节 、泄洪与遏潮: 明清萧绍平原西小江治理与区域水环境演变
        一、萧绍平原水环境
        二、西小江水患及原因
        三、改道与建闸: 西小江的治理
        四、治理西小江所反映出的治水的局限与困境
        小节总结
    第二节 、三江闸外泥沙淤积与海涂屯垦
        一、三江闸的兴建与泥沙淤积
        二、沙田与绍兴北部海涂屯垦
        小节总结
    第三节 、三江水系的变动与影响
        一、钱塘江河道变迁造成的政策转移
        二、河潮水网状态
        小节总结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水环境视野下的景观变化
    第一节 、聚落变迁与城市水环境治理
        一、明以前绍兴城市的发展
        二、明清绍兴区域水环境与聚落变迁
        三、城市生态问题与水环境治理
        四、总结
    第二节 、水生植物景观变化——以莼菜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宋时期的莼菜与湘湖水环境
        三、元明清时期的湘湖景观与诗歌记忆
        四、晚清、民国时期的湘湖水环境与莼菜生产的困境
        小节总结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
    一、自然生态与人类开发
    二、水环境变迁动力分析
    三、水环境恶化与景观变迁
参考文献

(5)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史前文化演变轨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第一章 总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方法论思考
    1.4 研究设计
    1.5 研究思路
        1.5.1 两地的生态环境
        1.5.2 食物结构
        1.5.3 社会结构的演进与社会的复杂化
    1.6 预期结果
    1.7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生态环境的变迁
    2.1 环太湖平原的生态环境
        2.1.1 更新世晚期
        2.1.2 全新世
    2.2 宁绍地区的生态环境
    2.3 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3.1 环境对史前文化的影响—环太湖地区
        2.3.2 环境对史前文化的影响—宁绍平原
        2.3.3 小结
第三章 食物结构的演进—兼论农业的起源
    3.1 农业起源的理论探讨
        3.1.1 西方农业起源理论综述
        3.1.2 农业起源理论探讨的启示
        3.1.3 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稻作农业起源研究
    3.2 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食物结构演进的考古学证据
        3.2.1 环太湖地区
        1. 马家浜文化时期
        2. 崧泽文化时期
        3. 良渚文化时期
        3.2.2 宁绍地区
    3.3 水稻遗存的鉴定与分析
    3.4 从生产工具看食物结构的演进
    3.5 讨论—两地农业起源与食物结构演进异同比较
        3.5.1 栽培的出现
        3.5.2 农业的发展
第四章 社会结构的演进—史前社会的复杂化
    4.1 社会复杂化的理论探讨
        4.1.1 社会复杂化的进程
        4.1.2 社会复杂化的动力机制
        1. 人口因素
        2. 食物因素—农业生产的强化
        3. 交换—贸易
        4. 战争
        4.1.3 复杂化实现的手段
        1. 经济权力的实现
        2. 军事权力的实现
        3. 意识形态的控制
        4.1.4 复杂化的物化表现
    4.2 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4.2.1 复杂化的物化形态
        4.2.1.1 遗址的聚落变化
        4.2.1.2 埋葬制度的变化
        4.2.1.3 仪式性建筑
        4.2.1.4 居住形态的演变
        4.2.2 物化形态所反映的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4.2.3 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
        4.2.4 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实现手段
    4.3 宁绍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4.3.1 宁绍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物化形态
        1. 聚落形态的演变
        2. 埋葬形式的演变
        3. 仪式性建筑
        4. 居住形态
        4.3.2 聚落、墓葬、仪式物品与居住形式等物化形态所反映的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4.3.3 宁绍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
    4.4 小结
第五章 复杂社会的崩溃及其后续发展
    5.1 复杂社会崩溃的理论探讨
        5.1.1 复杂化崩溃的内因
        5.1.2 复杂化崩溃的外因
        1. 气候波动
        2. 生产条件恶化
    5.2 良渚复杂社会的崩溃
        5.2.1 内因证据
        5.2.2 外因
        1. 气候条件
        2. 生产条件的恶化
    5.3 环太湖地区复杂社会崩溃后的原始文化
        5.3.1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
        1. 广富林遗址
        2. 钱山漾
        5.3.2 相当于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文化
        5.3.3 社会复杂化程度
    5.4 宁绍平原河姆渡后续文化的基本情况
第六章 结束语
附表
参考书目
致谢

(7)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 ——文明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二、 长江下游的考古地理学实践与方法
第一章 时空框架
    第一节 竺可桢分期理论的借鉴
        一、 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考古时代前期及其特征
        二、 距今5000年至3000年的考古时代后期及其特征
    第二节 长江下游地区的微观地理特征
        一、 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 西部的苏皖平原地区
    第三节 宏观视野里的长江下游周边地区
        一、 考古地理学东方沿海观
        二、 考古地理学西部内陆观
第二章 遗址分布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距今7000-6000年)
        一、 遗址数量统计
        二、 遗址时间分布
        三、 遗址平面分布
        四、 遗址垂直分布
    第二节 崧泽时期(距今6000-5000年)
        一、 遗址数量统计
        二、 遗址时间分布
        三、 遗址平面分布
        四、 遗址垂直分布
    第三节 良渚时期(距今5000-4000年)
        一、 遗址数量统计
        二、 遗址时间分布
        三、 遗址平面分布
        四、 遗址垂直分布
    第四节 马桥时期(距今4000-3000年)
        一、 遗址数量统计
        二、 遗址时间分布
        三、 遗址平面分布
        四、 遗址垂直分布
    第五节 考古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小结
        一、 从遗址时间分布看遗址量值变化
        二、 从遗址平面分布看区域遗址密度
        三、 从遗址垂直分布看遗址重复利用程度
第三章 聚落景观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与聚落考古学
        一、 中国聚落考古学趋势的形成
        二、 考古地理学结构中的聚落要素
    第二节 聚落选址类型
        一、 坡地型
        二、 岗地型
        三、 台墩型
        四、 湖泊型
        五、 复合型遗址的多态性地貌
    第三节 聚落规模和形态
        一、 聚落规模
        二、 聚落形态
    第四节 聚落等级的出现与形成
        一、 从乡村型聚落到城镇型聚落
        二、 从原始“都城”到商代佘城
        三、 聚落移动
    第五节 建筑结构与家庭形态
        一、 半地穴式建筑
        二、 平地式建筑
        三、 北有窑洞 南有干栏
        四、 台基式建筑
        五、 房屋功能区与聚落功能区的分化
        六、 向心式与离心式的家庭形态
        七、 墓地与祭坛
    第六节 聚落进化模式
        一、 连续进化模式
        二、 异化进化模式
        三、 断裂发展模式
第四章 水陆环境
    第一节 河口海岸变迁
        一、 马家浜时期的古海岸线
        二、 崧泽时期的古海岸线
        三、 良渚时期的古海岸线
        四、 马桥时期的古海岸线
    第二节 水上遗存反映的环境信息
        一、 水上交通遗迹
        二、 水井与水位
        三、 水动力的自然扰动与次生堆积
第五章 生物景观
    第一节 气候与植被
        一、 植物遗存与纺织遗物
        二、 几组典型孢粉剖面
        三、 气候演变与生态景观
    第二节 动物景观
        一、 动物考古学
        二、 渔猎、狩猎和家畜饲养
第六章 矿产资源
    第一节 尚玉的传统及其玉石产地
    第二节 青铜矿藏的发现与分布
        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矿藏带
        二、 商周王朝征伐南土与资源政治
第七章 人群迁徙
    第一节 人口考古学与文化因素分析法
    第二节 北人南下与南人北上
        一、 江苏花厅遗址的南北文化耦合现象
        二、 上海广富林遗址考古新发现的北方遗存
        三、 上海马桥遗址的多元文化因素与古DNA旁证
结语
    一、 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
    二、 根植于历史地理学的考古地理学
附录: 科技考古实验和遗存统计数据
    附录一 古代人骨DNA测试的几组数据
    附录一 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技术的初步应用
    附录三 遗址分期和分类统计数据
后记

(8)钱塘江主要支流及干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研究现状
        1.2.2 钱塘江流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力法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野外采样
    2.1 研究区概况
    2.2 钱塘江流域地质和岩性特征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与岩性
    2.3 气候水文特征
        2.3.1 钱塘江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2.3.2 钱塘江河口区水动力特征
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样品
    3.2 pH、Eh值分析
        3.2.1 原理与方法
        3.2.2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
    3.3 粘土矿物(XRD)分析
        3.3.1 原理与方法
        3.3.2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
4 钱塘江干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空间分布特征
    4.1 干流整体粘上矿物空间分布特征
    4.2 南、北岸潮滩以及高、中潮滩空间分布特征
5 钱塘江流域粘土矿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5.1 物源
    5.2 水流动力条件
    5.3 沉积分异作用
    5.4 介质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冲绳海槽邻域地质构造和新生代地层结构
    2.1 东海陆架盆地
    2.2 东海陆架边缘隆褶带
    2.3 西南日本(九州)
    2.4 琉球岛弧隆褶带
    2.5 琉球海沟俯冲带
    2.6 西菲律宾海盆
    2.7 台湾-吕宋碰撞带
    2.8 冲绳海槽张裂带
3 冲绳海槽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结构
    3.1 冲绳海槽的地质构造
    3.2 冲绳海槽的新生代地层
4 海底地貌分类与制图
    4.1 分类原则
    4.2 冲绳海槽及邻域海底地貌分类
    4.3 海底地貌制图
5 冲绳海槽及邻域海底地貌特征
    5.1 邻域地貌特征
    5.2 冲绳海槽地貌特征
6 讨论
    6.1 冲绳海槽的构造地貌格局及其成因
    6.2 冲绳海槽各段之间及与东海陆坡和琉球岛弧地层对比
    6.3 冲绳海槽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6.4 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
    6.5 冲绳海槽的构造地貌意义
7 结论
参考文献

(10)强潮型钱塘江河口湾及其下切河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1.1 下切河谷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1.2 河口湾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背景
    2.2 水文特征
    2.3 构造背景
    2.4 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底床形态及表层沉积物分布
    2.5 末次冰期以来东海陆架沉积速率和海平面变化规律
第三章 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特征
    3.1 地层特征
        3.1.1 SE1孔地层特征
        3.1.2 SE2孔地层特征
        3.1.3 萧3孔地层特征
        3.1.4 夹4孔地层特征
        3.1.5 乔司农场CK4孔地层特征
        3.1.6 雷甸浅气田雷5孔地层特征
        3.1.7 义盛浅气田头9孔地层特征
        3.1.8 杭州湾水域CH2孔地层特征
    3.2 沉积相类型
        3.2.1 SE1孔沉积相
        3.2.2 SE2孔沉积相
        3.2.3 萧3孔沉积相
        3.2.4 夹4孔沉积相
        3.2.5 乔司农场CK4孔沉积相
        3.2.6 雷5孔沉积相
        3.2.7 头9孔沉积相
        3.2.8 杭州湾水域CH2孔沉积相
        3.2.9 河间地及河阶地沉积相描述
第四章 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
    4.1 各沉积相矿物组成及分布
        4.1.1 重矿物组成及分布
        4.1.2 轻矿物组成及分布
        4.1.3 黏土矿物组成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序列和充填演化模式
    5.1 沉积序列
        5.1.1 A-A'剖面
        5.1.2 B-B'剖面
        5.1.3 沉积相序
    5.2 充填演化模式
        5.2.1 深切阶段
        5.2.2 充填阶段
        5.2.3 埋藏阶段
第六章 钱塘江下切河谷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特征
    6.1 下切河谷体系的定义和特征
    6.2 钱塘江下切河谷体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
        6.2.1 钱塘江下切河谷体系的地层结构
        6.2.2 钱塘江下切河谷体系的地层界面
        6.2.3 钱塘江下切河谷体系的沉积间断
    6.3 钱塘江下切河谷河口湾相沉积模式
        6.3.1 古河口湾相沉积模式
        6.3.2 现代河口湾相沉积模式
    6.4 钱塘江下切河谷体系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沉积模式对比
        6.4.1 海平面变化
        6.4.2 沉积物供应
        6.4.3 沉积过程
        6.4.4 下切河谷形态
第七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活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四、杭州湾南岸“时代不明的变质岩”的时代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湾南岸“时代不明的变质岩”的时代问题[J]. 陈其奭. 地层学杂志, 1979(04)
  • [2]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铁、铜、硫矿产分布关系(研究报告)[A]. 杨志坚,沈振丰,梁士奎,郭养和.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4), 1988
  • [3]我国东部沿海潮坪沉积中的现代生物遗迹研究[D]. 王海邻.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明清时期绍兴地区水环境变迁研究[D]. 张权. 浙江大学, 2017(12)
  • [5]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史前文化演变轨迹的比较研究[D]. 郑建明. 复旦大学, 2007(06)
  • [7]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 ——文明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D]. 高蒙河. 复旦大学, 2003(02)
  • [8]钱塘江主要支流及干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席雅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9]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D]. 傅命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04)
  • [10]强潮型钱塘江河口湾及其下切河谷体系研究[D]. 张霞. 南京大学, 2013(04)

标签:;  ;  ;  

杭州湾南岸“不明年代变质岩”年代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