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二七”精神发扬光大(论文文献综述)
姜晓悦[1](2019)在《《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题目原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演讲结束后,对该文作了修改、补充,1月15日完稿,并以这个题目发表在同年2月15日名为《中国文化》的创刊号上(延安出版),随后,在1940年2月20日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该文章时,题目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这篇着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作了阐述,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1952年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作了修改,收入人民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此文版本众多,可以分为1949年10月以前以及1949年10月以后两个部分研究。本文尽可能的列全《新民主主义论》的各类版本,包括:1949年10月之前与1949年10月之后的版本、少数民族版本、外文版、伪装本以及节选本。依据时间分段选取其中较有意义或改动较大的版本进行校勘与分析,并就其中某些版本及修改情况作一阐述及研究,探讨了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进行修改的原因,对其修改进行思考,并认为修改后表述及提法更合理、准确、科学;修改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更鲜明;修改后某些表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某些修改是因社会及形势发生变化。最后从理论及实践意义两方面出发分析《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更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王倩[2](2019)在《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渊明经历代文人的阐释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而对于该符号意义的定型与扩充,元初南方士人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元初南方士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异族统治的耻辱、华夏文明的危机、社会地位的沦丧、生存处境的窘迫,于耻事二姓、严辨夷夏的儒家精神与忠义守节的遗民情怀的影响下交游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而陶渊明也成为这一群体不约而同推崇与效法的对象。他们以前人、时人对《陶渊明集》的整理、抄写、校订、刊刻本,与陶诗选集、苏轼《和陶诗》以及前贤评陶文献为媒介,认识、理解陶渊明,从而对其人其诗进行评价与接受,这主要表现在:对《陶渊明集》的注释、文学创作上的接受(如拟陶诗、和陶诗、题陶画诗、同题集咏以及创作上的“偷语”“偷意”“偷势”)、理性的解读、人格与诗论上的借鉴。而和陶诗作为陶渊明接受的特殊方式,亦受元初南方士人追捧,以至于和陶文人层出不穷。元初南方学陶文人数量众多,和陶、学陶形式多样,全面深刻,掀起了陶渊明接受史的又一高潮,慕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元初南方普泛化的精神取向。元初南方士人从小受理学熏染,普遍重视主观修养的提升,因而强调学陶应先从其人品入手。文人们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与地域性、时代性精神,且陶渊明人格内涵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存在着,以至于对陶渊明人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很多共性之处,这主要集中在“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任真自得的闲适心境”“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上。这样一来对陶渊明其人的推崇便成为了元初南方士人的一种风气,因此陶渊明真正参与士人时代精神建构。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经历遭际、文化思想等存在差异,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与接受也有出入,因此个性特征不容忽视。如方回将渊明躬耕归隐、固穷守节品质同躲避朝廷内乱的意图相连,对前贤关于陶渊明忠义精神、桃源理想的讨论进行更正,此外在评价“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时提出“自形役自身”“心即境”的创见,并由此反思自身失节行径与宽慰沉重内心。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人品的目的在于欲借渊明品质正社会风气并构建时代精神标准与典范人格,欲借渊明忠义精神强化对故国社稷的忠诚、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华夏文明与儒家文化的扞卫。可是,他们于动乱时局、思想渊源、社会风气、人生观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与陶渊明人格相左的现实人格,即“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谋身求名的重利思想”“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这制约他们真正获得渊明思想精髓。因此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程度并不高。元初南方士人因仰慕陶渊明人格,进而好其诗歌,自然接受其审美思想。因所面临的诗坛现状与文学使命趋同,加之往来酬唱互动,元初南方士人的美学趣味相契合,从而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风韵之美”两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从诗学思想与和陶诗等诗歌创作中加以吸收。他们对陶渊明诗品的普遍推崇,使得“平淡有味”诗品成为元初南方的审美风尚,这意味着陶渊明真正参与了南方士人诗学的建构。此外,个性解读亦不容忽视,如刘将孙从诗歌发展史与晋人风度的角度解读渊明自然诗品、将渊明冲寂诗风归结为“养气”、借《停云》诗阐发陶诗好比兴寄托而言近旨远的美学特征,并由此提出“天趣说”“清气说”。这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价值。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诗品的直接意图在于个人诗歌审美理想与创作的更正与完善,但根本目的在于看清元初诗坛弊病后欲为其寻找突破口,即:起五言古诗之衰,纠律诗现时之弊。这使得陶渊明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进一步证实与巩固了陶诗在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然而,由于未学得陶渊明精神胸腑以及元初诗坛弊病的复杂性,元初南方士人非仅守陶诗一家而是转益多师,从而形成与陶渊明诗品相左的诗学思想,如诗史精神、崇尚雅正、讲求诗法,这必然对阻碍对陶诗的接受。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踵武前贤,承旧出新,继往开来,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首先,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总结性,即继承元前接受成果,从而贯通陶渊明接受史。其次,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具有突破性,从受众而言,慕陶、学陶已成为一种文学风气;从接受方式而言,除致力于和陶诗与田园诗的创作外,还开创了具有时代性的习陶方式,如同题集咏与题陶画诗;从接受内容而言,对于前代士人轻视或忽略的陶渊明人品与诗品亦作有充分阐释与效法,从而真正实现陶渊明接受的全面性;同时元初南方士人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真正落实到心灵、行为与诗论、创作上,并形成一股时代潮流,从而从实践上真正发挥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真正证实与巩固了陶渊明的典型地位。此外,元初南方士人熔铸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人格对陶渊明进行重构,将其忠义气节延伸至对民族气节与华夏文明、儒家文化的坚守,从而进一步将陶诗的地位与价值推向更高境界。最后,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影响性,对于元中后期、明清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切入点、接受重点、观点形成、接受意图与人格精神与诗学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武艳敏,左新粮[3](2020)在《新时代“二七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以郑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后,工人运动成为我党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武器。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在这次京汉铁路大罢工中,我党领导人提出了对于后世有着重要引导意义的"二七精神"。如今距离京汉铁路大罢工已有将近百年的时间,然而"二七精神"依旧能给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带来无限的精神支撑和启迪,必须对其进行更加广泛、更加有效的宣传与推广。以郑州市为例,探析了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
康琦[4](2019)在《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宋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嬗变,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宋私家园林园记文献的解析,对园记中的私园造园风格进行系统研究,解答与绘画关系密切的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是否也发生了转变。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全宋文》和国图中华基本古籍库,共收集两宋私家园林记400篇,并针对所收集到的园记文献运用科学的拆分比较、归纳总结、统计对比、精选等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园林文献和少量的考古资料、园林遗迹作为旁证,总结出两宋私园造园风格概貌,并发现其具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通过综合考察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迁,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初步勾勒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概貌。具体包括:①营建背景:两宋巴蜀地区私园持续兴盛;选址类型与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出的六种一致;园主身份有五类,其中士人始终是造园主力;造园目的有五类,以寄意林泉为营建初衷者最多。②造园要素理法总结:山石造景理法有筑室见山、因山构室、人工掇山三种;水景利用,或借景自然或人力造设;建筑布局中平舒点缀型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筑类型中亭、堂的使用最为普遍,多建台与楼阁也是一大特色;园林观赏植物尤以松竹柏与观花植物为盛,种植方式以品别种列为主。③园林空间组构类型有广水无山、高台(亭)临水、背山面水或临水面山、两山间水、峰间萦涧、以建筑、植物为主六种类型,应用贯穿两宋始末。④园林生活精彩纷呈,主要包含个人栖居、宴宾交游、家族团聚三类;“隐”与“乐”则为两宋私园的核心思想内蕴。(2)研究发现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具有共性,同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且认为该流变是一种持续的渐变而非两宋之际的突变。具体表现为:①营建背景流变:造园高峰从北宋末年转为南宋开朝;造园重兴区域由中原转向江南;南宋私园选址城市地的数量明显减少,山林地、村庄地和江湖地明显增加;宗室贵族营园的比例增多;兴教后世、观物明理的私园比例上升。②造园要素理法流变:南宋私园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掇山能主之人也由文人主导变为山匠参与;城市私园造设水景的比例极大地提高,且愈发注重对动态水景的欣赏;因高就下进行建筑布局的私园比例上升,船形建筑与藏书楼阁的应用也在北宋后期逐渐增多;观花植物的应用愈发兴盛,植物象征意义也进一步理性深化,杂艺散植的种植方式应用也略有增多。③“两山间水”成为北宋私园新辟的主流空间组构类型,“峰间萦涧”则在南宋得到极大地发展,并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④南宋私园中妓乐百戏和教习子弟的园林活动增多;隐逸思想始终与社会环境联动变化,“三乐”中的名教之乐上升为两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物之乐则为宋代新见。(3)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①两宋以前的园林实践与园林思想均对两宋私园风格产生影响,其中尤以中唐以降所确立的“中隐”思想和“壶中天地”空间指导原则为最。②两宋地理环境资源的嬗变对造园风格的流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③两宋的文官政治国策、士人党争、权相政治、对外军事失利对造园主体士人心态影响甚大,进而影响了整体造园风格的形成;同时理学思想、土地制度、商品经济与城市变革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两宋私园造园风格的形成与流变。
邱铁鑫[5](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柯子刊[6](2014)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少华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至今已翻译90余部作品(含合译本),独译村上春树作品41部,出版5部文集、2部学术着作。林译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引发了“村上春树热”,进而还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林少华在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至今为止,国内外对林译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日本学者根据西方译论对林译做出的评价,与国内学者对林译做出的评价大相径庭;林少华作家和学者的身份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线,但实际上,林少华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影响了他的翻译观和翻译实践,很大程度上帮助林少华奠定了其翻译家的地位。凡此等等,都说明林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在合理吸收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译论”为观照,对翻译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的前期研究、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部分的论述提供必要的铺垫。首先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前期研究进行综述,提出需继承和发扬传统译论,并以传统译论作为理论基础解决实际的翻译问题。接着指明林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介绍林译研究的现有成果。然后论述将林译置于传统译论下进行研究的理由。最后阐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概括并提炼其核心内容。首先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论述的中国传统译论做出了界定。接着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由语言、文字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语言决定并反映思维方式,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文字,思维方式最终可以由文字体现出来——入手,依据这一理论,“六书”造字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象形思维、会意思维、形声思维)即可视为汉民族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汉语语境下的“外译汉”翻译实践,把思维方式与传统译论两相结合,归纳出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为(诚于译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译以致用、文章正轨),并对这五个核心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体系化探讨。第二章对林少华的身份进行认定。首先探讨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文学观,突出文体在林少华翻译观、文学观中的地位,然后理顺翻译观与文学观、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翻译与创作共用一套思维方式,文学观、翻译观、创作和翻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套循环系统,文学观、创作在先,对翻译观、翻译产生影响,而翻译又影响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创作又进一步强化并巩固了文学观,文学观继而影响翻译观,如此循环反复。第三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诚于译事”为观照,结合相关材料,夹叙夹议,从林少华知识构成(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百科知识)、林少华对翻译对象的选择、林少华对译本的锤炼(手抄译文、研究原作、修改译文)、多方认可这四个方面,最后得出林少华作为译者,对待翻译事业的确做到了诚心诚意。第四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为观照,从林译书名和译文两方面出发,将林译与他译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林译书名赋予“原象”以“新象”,形不同,神相似,意相同;译文通过精心斟酌译词,恰当使用成语、灵活安排句式,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的内涵与精髓。第五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译以致用,文章正轨”为观照,从言辞中,发现林少华通过翻译想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用“古汉语”丰富现代汉语,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二是再现村上原作文体特色,两个目的并不矛盾,而是并行不悖的。从句长、四字格、叠音词三方面来考察林少华的创作和翻译,发现创作和翻译中都明显含有这三种文章元素,说明翻译的确受到了创作的影响,实现了文章化,富有文学性艺术性。而带有文章元素的林译文体,从句长等角度而言,又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简洁、节奏、异质性”的文体特色。与此同时,林少华和村上春树都崇尚简洁、节奏,并与主流文学文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二人在文体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即是二人文体的契合。文体的契合是文体再现的重要条件,为文体再现提供了重要保证。总而言之,带有一定创作风格的林译实现了双重目的,并逐步走向经典化,既“译以致用”,又“以文行远”。第六章围绕林译评价论争展开。首先按时间顺序对各位学者的林译评价(包括林少华自身对译文的评价)进行客观评述,然后主要从“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两方面对学者们的立论依据进行详细地评析,最后站在“顺译”的立场上,对林译做量性分析,得出林译乃“形神兼备的顺译”。第七章探讨林译中的误译问题。首先对孙军悦、谢建梅、施小炜三位研究者公开发文指出的林译中的误译进行分析,并指出误译的类型及成因,接着阐述研究者及林少华本人对误译的评价,最后以传统译论为观照,西方译论为参照,考察林译中的误译问题,仍可得出“瑕不掩瑜”的结论。接下来是结语部分。首先全盘扫描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中国传统译论符合中国翻译实际,将民族思维方式移植到传统译论的探讨中,可得出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以此观照研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实践,可知林少华堪称“才子型”与“学者型”兼具的翻译家,继承并实践了中国传统译论。他对待翻译事业,诚心诚意。翻译过程中,象形、会意、形声三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让林译既能跳出原作语言表层结构形式,又不至于偏离原作太远,还能准确传达原作的主旨内涵,同时兼顾原作文体,而且译文的遣词造句尤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接着阐述了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译论、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翻译家及其文学翻译等问题,最后对论文的不足进行说明,并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附录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林少华翻译作品目录,为笔者首次编写,按照出版社进行分类,兼顾译作出版时间顺序,涵盖了林少华目前为止所有译着。第二部分是孙军悦论文,此文在日本期刊发表,国内较难读到,故全文录入,可为其他研究者参考之用。第三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的采访稿,里面详细记述了林少华对文学、翻译、误译、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的认识,是研究林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第四部分是林少华翻译手稿,清晰地再现了译文的生成过程,亦是林少华“诚于译事”的重要证明材料。第五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创作与翻译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的统计,这一量化统计为证明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六部分是笔者从上海译文出版社得到的对译稿,可清楚地表明林少华和出版社为保证译文的准确所付出的努力。
曹雨杨[7](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肖霄瑶[8](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文中提出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劳动,也最热爱劳动的一个时期。因此,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延安时期的“劳动光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中国传统劳动文化融合后产生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以1935年—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陕甘宁边区实录》《中国工人》《中国妇女》《中国青年》等珍贵史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文献的梳理整合,力求系统、客观、全面地分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文献研究法——笔者通过对1935年至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珍贵史料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整合,以便系统、客观、全面地得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历史研究法——不同历史时期会展现出不同的理论景观,所以必须秉承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思想加以解读,必须将其置于“延安时期”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因此,将本文的参考文献及其受众置于当时的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当中,如此才能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客观全面分析;运用分析归纳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并非只是针对单独群体的理论,而是对于不同的劳动群体具有不同的劳动理念,笔者在认真阅读延安时期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侧重点上的选取,通过对资料分类整理,划分出工农劳动研究资料、妇女劳动研究资料、青年劳动研究资料三类。使研究更具体并更有针对性。本文主要由八大部分组成:一是绪论部分,分析了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二是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形式,在宏观层面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延安时期劳动观;在微观层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及中国传统劳动文化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提供了理论渊源;三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内容;四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五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本文选取了工农劳动群体、妇女劳动群体、青年劳动群体三类劳动群体进行研究;六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四类特点;七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旧中国劳动问题的破解,包括劳资问题、妇女劳动问题等;八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通过研究,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对于延安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从而证实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传播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二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除了有“二源”理论支撑背景之外,还有现实与意识层面的外部因素;三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四是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陈金龙[9](201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历史演进》文中指出纪念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相伴随。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纪念活动,注重塑造政党形象、动员组织群众参加革命,已具有组织开展纪念活动的策略意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纪念活动成为国共党争的工具、塑造苏维埃政权与红军形象的载体、协调中苏关系的纽带、联通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桥梁。但这一时期的纪念活动,存在"左"的偏差。抗日战争时期的纪念活动,主要围绕抗战动员、协调国共关系、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争取国际支持等方面展开,对于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解放战争的纪念活动,主要服务于解放全中国的政治动员、谋划新中国建设与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权威。
郭佳[10](2020)在《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红色文化自诞生至今,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追逐中国梦的辉煌历程。同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红色文化也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发展红色文化,将对于我们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成就了它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遗存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深入挖掘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增强民众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助力中原崛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郑州市红色文化为研究视角,选取三处具有代表性的郑州市红色文化基地,对其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市红色文化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更好地发展郑州市红色文化探索路径和对策。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选题背景,阐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详细叙述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包括红色文化的内涵、相关经典论述、红色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红色文化的价值。第三部分选取郑州市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处:郑州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竹林镇,探索其发展历程和保存现状,分析其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及当代价值。第四部分总结出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并分析其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促进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对策,从做好科学发展的统筹规划、强化红色文化保护力度、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制定措施促进红色文化健康发展,以期对其他地区红色文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让“二七”精神发扬光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二七”精神发扬光大(论文提纲范文)
(1)《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1949年10 月以前的研究 |
(二) 1949年10 月以后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章 《新民主主义论》背景成文过程及主旨意义 |
1.1 写作背景和成文过程 |
1.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1.1.2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1.2 成文过程及发表 |
1.3 《新民主主义论》的主旨、意义 |
1.3.1 主旨 |
1.3.2 意义 |
第2章 《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综述 |
2.1 1949 年10 月以前的版本 |
2.2 1949 年10 月以后的版本 |
2.3 外文版本 |
2.4 少数民族版 |
2.5 不详版本 |
2.6 其他版本 |
2.7 伪装本 |
第3章 《新民主主义论》的校勘与分析 |
3.1 1949 年10 月之前的版本校勘 |
3.1.1 1940 年《解放》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异同 |
3.1.2 1947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40 年《解放》版异同 |
3.1.3 1948 年中原新华书店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异同 |
3.2 1949 年10 月之后的版本校勘 |
3.2.1 1952 年人民出版社单行本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
3.2.2 1966 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合订版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
3.3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校勘与分析 |
3.3.1 标署写作时间不同 |
3.3.2 标点不同有10 余处 |
3.3.3 文字修改 |
3.3.4 增加注释 |
3.4 1991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校勘与分析 |
3.4.1 增加注释 |
3.4.2 修改注释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论》修改的几点思考 |
4.1 对毛泽东修改文稿的思考 |
4.1.1 修改后表述及提法更合理、准确、科学 |
4.1.2 修改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更鲜明 |
4.1.3 修改后表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
4.1.4 某些修改是因社会及形势发生变化 |
4.2 《新民主主义论》修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4.2.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4.2.2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概况 |
第一节 接受环境与接受者 |
一、接受环境 |
二、接受者 |
第二节 接受媒介与接受体现 |
一、接受媒介 |
二、接受体现 |
第三节 接受的特殊形式:和陶文人与和陶诗 |
一、和陶诗现仍存的文人 |
二、和陶诗现已佚的文人 |
第二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解读与接受 |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
一、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 |
二、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 |
三、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 |
四、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 |
五、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 |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方回为例 |
一、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
二、踵武更须追渊明,心闲安乐志更坚 |
第三节 接受的文化意图 |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
一、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 |
二、谋生求名的重利思想 |
三、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 |
四、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 |
第三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 |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
一、平淡自然 |
二、风韵之美 |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刘将孙为例 |
一、其言明且清,飘萧欲通灵 |
二、渊明诗冲寂,养气超尘俗 |
三、停云思亲友,志见于言外 |
第三节 接受的诗学意图 |
一、起五言古诗之衰 |
二、纠律诗现时之弊 |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
一、转益多师 |
二、诗史精神 |
三、崇尚雅正 |
四、讲求诗法 |
第四章 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元前陶渊明接受概述 |
一、酝酿期:东晋南北朝 |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 |
三、成熟期:宋代 |
第二节 元初南方士人的总结、突破与重构 |
第三节 对元中后期及明清陶渊明接受的影响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附录 元初南方士人和陶诗辑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新时代“二七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以郑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京汉铁路大罢工与“二七精神”的内涵 |
1.1 京汉铁路大罢工简介 |
1.1.1 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 |
1.1.2 “二四大罢工” |
1.1.3 “二七惨案” |
1.2 “二七精神”的内涵 |
2 “二七精神”的时代价值 |
2.1 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现实启示 |
2.2 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经典范例 |
2.3 为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
3 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 |
3.1 利用新媒体,加强对“二七精神”的网络宣传 |
3.2 举办与京汉铁路大罢工相关的历史展览 |
3.3 将“二七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主导课堂和党校教育 |
3.4 结合城市特点,创新发展“二七”红色旅游资源 |
(4)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资料 |
1.1.1 研究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之缘由 |
1.1.2 以园记文献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之原因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两宋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
1.4.2 园记作为主要资料的研究 |
1.4.3 评述 |
2、园记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的研究方法 |
2.1 园记的收集与筛选 |
2.1.1 收集来源确定 |
2.1.2 收集方法与筛选条件 |
2.1.3 收集结果 |
2.2 园记中造园风格的研究方法 |
2.2.1 园记信息拆分与同类信息整合 |
2.2.2 共性归纳总结与个性比较分析 |
2.2.3 园记精选,文字解构与重组,提取抽象园林空间结构 |
2.3 园记中造园风格流变的研究方法 |
2.3.1 统计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
2.3.2 对比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
2.3.3 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私园营建的影响 |
2.4 研究框架 |
3 、园记中的私园背景述要 |
3.1 时代背景 |
3.1.1 私园营建时间与作记时间 |
3.1.2 两宋私园营建数量的发展脉络 |
3.2 地理环境背景 |
3.2.1 两宋疆域范围变化 |
3.2.2 两宋私园地理位置分布与变迁 |
3.2.3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 |
3.2.4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的流变 |
3.3 人文背景 |
3.3.1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 |
3.3.2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的流变 |
3.3.3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 |
3.3.4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的流变 |
3.3.5 园林记录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园记中的私园山石造景 |
4.1 宋人对山石的欣赏 |
4.2 山石造景理法 |
4.2.1 筑室见山,一览可尽 |
4.2.2 因山构室,天成自然 |
4.2.3 人工掇山,游心寓意 |
4.3 山石造景流变 |
4.3.1 南宋较之北宋,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 |
4.3.2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 |
4.3.3 掇山能主之人:从文人主导到山匠参与 |
4.4 本章小结 |
5、园记中的私园水景造设 |
5.1 宋人对水景的欣赏 |
5.2 水景造设方法 |
5.2.1 水景来源处理 |
5.2.2 多种形态的水景理法 |
5.3 水景造设流变 |
5.3.1 南宋较之北宋,城市私园水景造设明显增多 |
5.3.2 南宋较之北宋,郊野私园水景造设略有增加 |
5.3.3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动态理水手法应用增多 |
5.4 本章小结 |
6、园记中的私园建筑营造 |
6.1 宋人私园中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
6.2 建筑布局 |
6.2.1 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建筑平面形式 |
6.3 建筑类型 |
6.3.1 常见建筑类型及其位置经营 |
6.3.2 特殊建筑类型的出现及意义 |
6.4 建筑营造流变 |
6.4.1 建筑空间布局流变 |
6.4.2 建筑类型的变化 |
6.4.3 建筑构造与细部的适应调整与深化 |
6.5 本章小结 |
7、园记中的私园植物造景 |
7.1 宋人对植物的欣赏 |
7.2 植物应用种类 |
7.2.1 食用植物 |
7.2.2 药用植物 |
7.2.3 观赏植物 |
7.3 植物种植方式 |
7.3.1 品别种列,种植分区 |
7.3.2 杂艺散植,复层混交 |
7.4 植物种植技术 |
7.4.1 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 |
7.4.2 植物栽培、引种、嫁接技术 |
7.5 植物种植特点 |
7.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
7.5.2 多样的植物空间塑造 |
7.5.3 注重植物色彩与季相搭配 |
7.6 植物造景流变 |
7.6.1 植物应用种类流变 |
7.6.2 植物种植方式变化 |
7.7 本章小结 |
8、园记中的私园空间组构类型 |
8.1 空间组构类型 |
8.1.1 广水无山 |
8.1.2 高台(亭)临水 |
8.1.3 背山临水或临水面山 |
8.1.4 两山间水 |
8.1.5 峰间萦涧 |
8.1.6 以建筑、植物为主 |
8.2 空间组构类型的流变 |
8.2.1 两宋私园空间组构类型的流承 |
8.2.2 山石在私园造景中的地位变化与空间组构类型的发展 |
8.2.3 空间组构类型流变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园记中的园林生活与思想内蕴 |
9.1 园林生活 |
9.1.1 个人栖居 |
9.1.2 宴宾交游 |
9.1.3 家族团聚 |
9.2 思想内蕴 |
9.2.1 隐——政治抉择 |
9.2.2 乐——人生追求 |
9.3 本章小结 |
10、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探因 |
10.1 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 |
10.1.1 先秦园林文化萌芽 |
10.1.2 两汉隐逸风尚流转 |
10.1.3 魏晋山水风骨浸润 |
10.1.4 隋唐壶天中隐开启 |
10.1.5 五代江南蜀地幸存 |
10.2 两宋地理环境的嬗变 |
10.2.1 山水资源变化 |
10.2.2 林木资源变迁 |
10.2.3 石材资源改变 |
10.3 两宋社会变迁与士人心态转变 |
10.3.1 杯酒驱将,文官崛起,士得与君共治天下 |
10.3.2 改革变法,士人党争,中隐思想继续发展 |
10.3.3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心态转向逸豫习玩 |
10.3.4 权相遮天,迫害义士,心态转向内敛自适 |
10.3.5 理学兴盛,观物究理,心态转向寻微研深 |
10.4 两宋经济发展的变迁 |
10.4.1 族田义庄的开创与发展 |
10.4.2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市革命 |
10.5 两宋繁荣文化的渗透 |
10.5.1 皇家造园艺术对私人营园影响 |
10.5.2 山水画与画论对园林营建启示 |
10.5.3 山水散文诗词与私园相互成就 |
10.5.4 科技发展推动造园技艺的进步 |
10.6 本章小结 |
11、结论与讨论 |
11.1 研究总结 |
11.1.1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具有共性 |
11.1.2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存在流变 |
11.1.3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评价 |
11.2 创新之处 |
11.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6)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继承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价值 |
第三节 将林译置于中国传统译论观照下进行研究的理由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界定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文化基础 |
第三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内容 |
1. 诚于译事 |
2. 案本求信 |
3. 以象达意 |
4. 译以致用 |
5. 文章正轨 |
第二章 林少华的身份认定 |
第一节 林少华翻译观 |
1. 翻译是间谍 |
2. “和臭”要不得 |
3. 让“房间”远游 |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观 |
第三节 双重身份间的互动 |
1. 文学观对翻译观的影响 |
2. 翻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三章 诚于译事 |
第一节 林少华的学识构成 |
1. 双语能力 |
2. 双文化能力 |
3. 百科知识 |
第二节 翻译对象的选择 |
第三节 译本的锤炼 |
1. 手抄译文 |
2. 研究原作 |
3. 修改译文 |
第四节 多方认可 |
第四章 案本求信 以象达意 |
第一节 书名翻译 |
1. 『五番町夕雾楼』与《青楼哀女》 |
2. 『ぁした来る人』与《情系明天》 |
3. 『风の歌を聴け』与《且听风吟》 |
4. 『ねじまき乌クロニクル』《奇鸟行状录》 |
第二节 译文翻译 |
1. 精心斟酌译词 |
2. 恰当使用成语 |
3. 灵活安排句式 |
第五章 译以致用以文行远 |
第一节 翻译之为用 |
第二节 译作中的文章元素 |
1. 句长 |
2. 四字格 |
3. 叠音词 |
第三节 文体的再现与契合 |
1. 句长标记 |
2. 词性标记 |
3. 修辞标记 |
第六章 林译评价标准刍议 |
第一节 林译评价之论争 |
1. 林少华自我评价 |
2. 孙军悦评价:“阻碍对日本的认识” |
3. 藤井省三评价:“汉语民族主义” |
4. 王志松评价:“实现文化越境” |
5. 林璋评价:“语体上的美文追求” |
6. 止庵评价:“隔译” |
第二节 林译论争之我观 |
第三节 笔者评林译:“形神俱备的顺译” |
第七章 林译误译评价 |
第一节 误译分析 |
1. 孙文中的误译分析 |
2. 谢文中的误译分析 |
3. 施文中的误译分析 |
4. 林译误译类型及成因 |
第二节 误译评价 |
1. 学者们评误译 |
2. 林少华自评误译 |
第三节 笔者评误译:“瑕不掩瑜” |
结语 |
附录一:林少华翻译作品 |
附录三:采访录 |
附录四:林少华翻译手稿 |
附录五:文学创作及译文《舞!舞!舞!》前24章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 |
附录六:出版社对译稿(部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研究背景 |
1.1.2 现实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现实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可能创新点 |
2.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宏观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2.1.2 宏观层面上的延安时期劳动观 |
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重要的理论源头 |
2.2.2 中国传统劳动文化的优秀因素是深厚滋养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 |
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 |
3.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3.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
3.4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资本增值的源泉 |
3.5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合格劳动人必须接受教育 |
3.6 对列宁妇女劳动观的宣传和发展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 |
4.1 现实背景:边区缺乏支持抗战需要的物质条件 |
4.1.1 区域层面:边区地广人稀且自身发展落后 |
4.1.2 经济层面:大力支援抗战及改善人民生活 |
4.1.3 政治层面: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后盾 |
4.2 意识形态背景:劳动文化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传播 |
4.2.1 文化层面:劳动与文化相辅相成 |
4.2.2 思想层面:思想自由化发展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化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
5.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劳动观 |
5.1.1 成立工人联盟以保障工人权益 |
5.1.2 建立延安工人合作社以团结散漫工人 |
5.1.3 改善劳动工人的生活以维持工人生产积极性 |
5.1.4 签订劳资双方平等的劳动合同并尊重工人意见和建议 |
5.1.5 提升工人的文化道德素养以丰富工人的教育知识 |
5.1.6 用农民能够接受并听懂的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生产 |
5.1.7 分配农民土地使农民具有劳动的必要条件 |
5.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妇女劳动观 |
5.2.1 解放妇女是民族解放及社会解放的重中之重 |
5.2.2 妇女必须进行劳动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
5.2.3 男同志必须要尊重女同志以保证男女平等 |
5.2.4 妇女必须参加生产合作社以保证妇女的劳动生产效率 |
5.2.5 确保妇女地位:妇联组织的产生 |
5.2.6 建立女子大学:对妇女进行生产教育 |
5.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劳动观 |
5.3.1 自觉发挥青年自身拥有的高度劳动热情 |
5.3.2 建立活跃的青年联盟以激励青年生产热情 |
5.3.3 建立陕甘宁边区学校:对青年进行劳动教育 |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特点 |
6.1 劳动与战斗结合 |
6.2 劳动与民生结合 |
6.3 劳动与教育结合 |
6.4 劳动与宣传结合 |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错误劳动观的破解 |
7.1 针对当时工业方面缺少资本和技术人才问题的解决 |
7.2 统一战线下的劳资关系及其应对 |
7.3 批判了针对妇女劳动者的压迫及剥削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
8.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 |
8.1.1 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边区经济状况 |
8.1.2 劳动妇女大众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
8.1.3 人民生活的改善,工人工资的大幅上涨 |
8.1.4 边区受教育劳动人群大大增加 |
8.1.5 边区的“二流子”得到了劳动改造 |
8.1.6 劳动者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
8.1.7 热爱劳动、热衷生产成为时尚 |
8.1.8 树立劳动模范、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 |
8.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当代意义 |
8.2.1 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的长远意义 |
8.2.2 促进社会主义劳动和谐关系 |
8.2.3 发挥妇女劳动者能顶半边天作用 |
8.2.4 “劳动光荣”理念的持续 |
8.2.5 尊重体力劳动与实现脑力劳动 |
8.2.6 弘扬劳模文化和英雄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纪念活动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纪念活动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纪念活动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念活动 |
(10)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创新之处 |
一、红色文化相关概述 |
(一) 红色文化的内涵 |
1. 红色 |
2. 文化 |
3. 红色文化 |
(二)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1. 毛泽东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2. 邓小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3. 江泽民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4. 胡锦涛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5. 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三)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
1. 红色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 |
2. 红色文化的非物质表现形式 |
(四) 红色文化的价值 |
1. 政治价值 |
2. 精神价值 |
3. 经济价值 |
二、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
(一) 郑州市红色文化概述 |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七”红色文化 |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文化 |
3. 改革开放新时期: 竹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红色文化 |
(二) 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 |
1. 工农主体鲜明 |
2. 凸显“中”的内涵 |
3. 开放包容 |
4. 延续性强 |
(三) 发展郑州市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筑牢中原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领导地位 |
2. 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信仰 |
3. 有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
4. 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产业优化升级 |
5. 有助于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
6. 有助于营造中原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氛围 |
三、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一) 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 |
1.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
2. 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跨区域联动发展 |
3. 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道路畅通 |
4. 发展形势向好,红色消费市场广阔 |
(二) 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 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相对偏低 |
2.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相对不足 |
3. 红色文化宣传普及力度相对较弱 |
4. 公众红色文化意识相对薄弱 |
四、促进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对策 |
(一) 做好科学发展的统筹规划 |
1. 建立完善的郑州市红色文化数据库 |
2. 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 |
3. 统筹安排城市发展规划 |
4. 结合区位优势实行联动发展 |
(二) 强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
1. 树立保护意识,注重科学发展 |
2. 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法律保障 |
3. 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保护合力 |
(三) 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 |
1.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 |
2. 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 |
3. 开展郑州市红色文化创意游 |
4. 增设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
5. 丰富开展节日活动 |
(四) 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1. 提升红色文化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
2. 联合高校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
3. 完善红色文化人才储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调查问卷结果 |
个人基本情况 |
后记 |
四、让“二七”精神发扬光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D]. 姜晓悦. 湘潭大学, 2019(02)
- [2]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D]. 王倩. 西南大学, 2019(06)
- [3]新时代“二七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以郑州市为例[J]. 武艳敏,左新粮.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4]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D]. 康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D]. 柯子刊.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D]. 肖霄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历史演进[J]. 陈金龙. 红广角, 2017(Z1)
- [10]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D]. 郭佳.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