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有几种拼写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关海英[1](2019)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学习作为英语学习的三大法宝之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多部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现如今,部分英语教师常采用常规的词汇教学方法,缺乏高效的教学方法;部分学生常困惑于英语单词的拼读和拼写,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拼读法基于单词“音”“形”之间的内在规律,对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进行系统地研究,以期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教学目标,并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拼读法最早应用于欧美国家初学英语的幼儿中,产生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近几年传入我国,被学者们相继研究应用,产生了较强的示范作用。真正应用于实际英语课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自然拼读法应用于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单词的拼读、拼写产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自然拼读法较常规教学法能否提升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2)自然拼读法较常规教学法能否提升学生拼写单词的能力?(3)自然拼读法较常规教学法能否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研究通过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明确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运用自然拼读教学法对学生词汇学习产生的结果。研究对象为滕州市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分别将其设置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研究。实验班采用自然拼读的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常规的词汇教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拼读法较常规教学法更适合运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之中,能更好的提高学生拼读单词和拼写单词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自然拼读法对于英语词汇教学是有效的。
崔瑶[2](2018)在《自然拼读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如何迅速并且准确地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者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初中生在单词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机械记忆以及记忆单词效果不佳等问题。笔者把国内和国外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分析和研究作为依据,试图找到促进初中生学习英语单词的方法,解决学生单词学习遇到的难题,并且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然拼读法是国外非常流行的英语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将字母的发音与拼写联系起来,高效地记忆单词的一种方法。自然拼读法被我国大陆地区引进有超过十年的时间,学者们相继对自然拼读法进行相关的研究,自然拼读法对我国英语现代英语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产生的作用不容小觑。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语音意识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作为支撑,对自然拼读法进行了研究,探讨自然拼读法是否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产生影响并且研究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应用自然拼读法,促进学生拼读单词,拼写单词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问题:1、自然拼读法是否能提高初中生的单词拼读能力?2、自然拼读法是否能提高初中生的单词拼写能力?3、自然拼读法是否能激发初中生学习单词的兴趣?本研究采取实验研究法,笔者选取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初中的七年级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有50人。问卷调查和测试卷是研究工具。在实验中,对照班学生采用常规方法学习单词,然而实验班的学生采用自然拼读法学习单词。实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学生单词拼读和拼写能力进行前测,为正式实验做准备。第二阶段是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自然拼读法,促进单词拼读和拼写能力的提高。第三阶段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单词学习水平进行测试,检验自然拼读法是否能促进学生单词拼读能力的提高;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的提高;是否能培养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实验持续三个月。最后对数据分析和整理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接近8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超过70%的学生形成了学习单词的方法。研究结论:自然拼读法能提高初中生的单词拼读能力和拼写能力,并且该方法激发了初中生学习单词的兴趣。建议教师使用自然拼读法教授词汇。
李文欣[3](2013)在《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现象的词库音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在生成音系学理论框架下对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音系现象的历时研究。这一弱化元音出现在古英语晚期,在中古英语中具有音位地位,在中古英语晚期消失。这里的“早期英语”是对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的统称。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在英语的音系和形态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该元音的出现是古英语演变为中古英语的标志。它的出现一方面造成了古英语词干构成成分的消失和屈折后缀中元音对立的消失,这是导致古英语屈折系统平化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它的出现使古英语音系中的一系列规则呈现晦暗状态并消失,最终导致音系表达式发生改变。第二,这一元音的脱落与中古英语时期重读元音所发生的一系列音长变化关系密切。对这一弱化元音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该研究有助于揭示英语历时演变中音系是如何影响形态系统的;第二,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日耳曼语族语言中弱化元音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第三,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验证音变是否具有目的性。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早期英语的词重音模式;2.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表达式和音系规则;3.该弱化元音的消失过程;4.该弱化元音与中古英语音长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所涉及的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古英语高元音删除、西日耳曼语辅音双化,中古英语弱化元音脱落、同位置辅音丛长化、闭音节短化和开音节长化等。本文以Kiparsky(1985)提出的词库音系学理论作为研究工具,运用Hayes(1987,1989)提出的音节理论和Hayes(1995)提出的节律理论对这早期英语的音节和音步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的词库层面是由前缀定义。根据其对主重音的影响,前缀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定义词库的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由第一类前缀构词界定,相应的音系层面具有循环性。第二层面由第二类前缀界定,相应的音系层面不具循环性。每个词库层面都有各自的音步类型和音步划分规则,第一层面中的音步属于音节左重,第二层面的属于莫拉左重。中古英语词库中的重音模式呈现多元化,这是中古英语和古英语词库的主要差异,中古英语词库中本族语词汇的重音模式并未发生改变,仍占主导地位。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底层形式是一个空元音,只有根节点和喉上节点,没有部位节点和从属于部位节点的终端成分,音系范畴由[+sonorant,-consonantal]定义,根节点与一个莫拉相连。弱化元音的脱落发生在两个韵律层面上:音段特征脱落和莫拉脱落。借助早期中古英语语言地图数据库,本研究对这一弱化元音的脱落过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弱化元音的脱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中古英语时期(十二世纪初到十四世纪初):由弱化元音单独构成的后缀,在这一时期普遍发生脱落,脱落过程不受词干重量限制;词干末尾位置的弱化元音也发生脱落,但是受到词干重量的限制——只有重词干末尾的弱化元音才发生脱落。这一时期弱化元音的脱落发生在词库第二层面。第二阶段是晚期中古英语时期(十四世纪中到十六世纪初):轻词干末尾的弱化元音发生脱落,这一过程发生在词库第一层面。中古英语时期的元音音长变化包括:同位置辅音丛长化、闭音节短化和开音节长化。研究发现:这些变化属于音节弱化的附带现象,触发音长变化的原因是弱化音节中莫拉的脱落,而且这些音长变化都发生在词库第二层面。同位置辅音丛长化的发生是由于音节弱化导致“响辅音+塞音”结构与音节节点分离,构成音节外成分,无法参与节律划分,从而导致前面重读音节中的短元音发生长化。开音节长化的发生是由于轻词干末弱化元音发生莫拉脱落,导致弱化元音所在音节无法参与节律划分,造成重读开音节中的短元音发生长化。这两种长化现象都是为了满足音步的双莫拉要求,都属于补偿性长化。闭音节短化是由于词缀中弱化元音莫拉发生脱落,导致音节重新划分,将词缀辅音与词干末辅音置于同一音节中,从而造成该音节中的长元音发生短化,因为在词库中不允许出现超过三个莫拉的音节。此外,伴随这一现象的还有响辅音后塞音的清化现象。研究发现触发这一现象的条件是:过去时后缀辅音位于音节中的第三个莫拉之下,并且第二个莫拉下面是响辅音。在中古英语晚期,闭音节短化和塞音清化由词库第二层面上升到第一层面。
曲宝胜[4](1990)在《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有几种拼写形式?》文中研究说明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元音字母a,e,i(y),o,u在重读开音节中按字母本身的读法发音,即a读作[ei],e读作[i:],i(y)读作[ai],o读作[(?)u],u 读作[ju:];在重读闭音节里,它们分别读作[■],[e],[i],[■]和 [■] 或 [u],详见下图表,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又有绝对和相对之分。那么英语中有哪几种形式的重读开、闭音节呢?本文试将开、闭音节的几种拼读模式归纳如下: 一、重读开音节重读开音节可分为三类: 1、绝对开音节:以元音字母结尾的单音节词或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尾的
白云霞[5](2002)在《初中英语拼读入门教学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英语入门教学是关键。针对目前银川市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在入门学习时出现的“单词不会读,记不住”等典型难题,从教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把脉就诊,对症下药,进行英语拼读入门教学实验研究,在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力图通过本教学实验探索西部地区普通中学英语入门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教学模式。 本研究以宁夏银川市第20中学初一年级(7)和(8)班的103位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英语拼读入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验,并在3个月后将其与采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初一(3)班和(5)班的105位学生进行比较。实验将拼读教学方法与初一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前四周采用音标置前教学模式,从第五周开始采用情景拼读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拼读和情景交际训练两条主线紧密联系,循序渐进,循环巩固,以拼读为“催化剂”,贯穿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以拼读能力为基础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论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初中英语拼读入门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3个月的时间,实验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学生的拼读能力、单词记忆水平明显地高于对照班,基本解决了学生单词记不住的困难。2.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3.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明显增强。4.中、下等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差生率。但对优秀学生的提高不大。通过实验还发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从忽视教学改革到重视教学改革,并加强了自身的业务学习,积极投身到英语教学改革中;校长更加关注英语教学改革,重视教师培训。 最后,作者根据实验的实施及结果,从教学、教学评价、教师方面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初中入门教学提出一些建议:1.教学方面: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以拼读为主的自学能力;重视创设情景,加强语言输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等。2.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和学生自评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及时评价;坚持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使英语测试规范化。3.教师方面: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改变教师教学观念。4.教学管理方面: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学各个环节的协调运作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
蔡丽莉,崔晓燕,李敏敏,陆琰,沈杰,韩萍[6](2013)在《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文中研究指明前言同学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即将告一段落。回想一下,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演、唱、画"活动陪伴我们成长。我们学会了正确书写字母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我们学会了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我们看懂了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我们还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提示,写出简短的词句……让我们共同为知识的积累、智慧的增长而喝彩!
于辉[7](2010)在《汉语借词音系学 ——以英源借词的语音和音系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借词音系涉及语音、音系和知觉的交互作用。本文是汉语借词音系学的例证研究,以汉语中英源借词的借入情况为例,在借词音系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中英语来源的借词作一系统的语音、音系分析,考察英源借词中的辅音、元音、韵律结构的借入方式及对由音节结构、音段配置的调整引起的增音、删音现象的处理等,对不同的借入方式做出描写和解释,从中探求借用背后的机制,并验证借词音系学各家观点的适用性。词汇由英语借入汉语后,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普通一员,需符合汉语词汇的语音、音系要求,并具有与其它汉语词汇一致的形态结构、书写形式。借用由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双语人来完成,借用者根据语音在母语中的分类理解和阐释借入音段的语音信息并作相应的映射,与源语言一致的结构常常得到忠实映射,目标语没有的语音或音系表达,则会借为与源语言词汇最为“相似”的结构,但何为相似,相似是哪一层次的相似,本文认为借用者的知觉和音系知识在借用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语音相似性、知觉相似性是借用的基本条件,感知语法决定声学信号的哪些方面具有语言学的意义,借用者进而对有语言学意义的部分做进一步处理。借入前后的音段或超音段成分共享一些主要的音系特征,这些共享的特征是声学相似的基础。借用也常常是一种音系层次上的操作,据此次音位特征在词汇借用过程中不起作用,以同样方式借入,只考虑有音位区别的特征,比如英语清塞音的送气/不送气区别在借入的过程中并没有作区分,英语的流音/l,r/会映射为一个流音音位,进而表现为汉语的流音[1]等等。此外,知觉凸显性在汉语借词音系学中同样有所体现,源语言的语音表达式向目标语借用过程中,常常有知觉标识的部分会得到相应的映射,相反如果需要增加或删除词汇中的音系成分,则要考虑知觉不凸显的成分。以增音为例,底层未赋值,无标记的中元音[(?)]常常是增音的最好选择。因而,本研究认为知觉相似性、音系制约和知觉凸显性在汉语的借词音系中均担当特定重要的作用,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借用模式。在韵律的映射方面,由于汉语没有词重音,或至少在知觉层次上,借用者感知不到汉语的词重音,因而在借用的过程中不会把英语的重音和汉语的词重音对应起来。英语的重音无法映射到汉语的词重音层面,但汉语采用声调作为韵律层面的表现手段,每一个借入的词汇需要指派一个声调。考察英语词重音与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及对应程度可以发现借用者仍在音系表征的某一层次上对重音的位置敏感,声调的指派很大程度上会考虑英语的基频曲线,源词重音的[+高]特征大致借为汉语的高调特征,属于韵律上的忠实性映射。对于插入元音的声调指派方面则大多采用低调或者降调,知觉上降低元音的凸显程度,符合知觉的凸显原则。词汇借用除受语音、知觉、音系因素的制约,也受非一些语言学因素的影响,包括拼写法、方言音系,借用词汇用字的选择与语义的交互关系及词汇借用的历史、所借汉字的使用频率、借用的介质,借用者的双语程度、借词发生的社会语言学环境等等。因而,在实际的借用中,常常有不忠实性的映射,有诸多例外现象。另外,本文采用优选论分析了部分词汇的借入过程,OT理论在解释词汇的借用方面颇具优势,源于借词本身而言没有中间层面,它的内部结构是看不见的,属于非推导模式,对于借词的分析本质上适用于OT的理论框架。同时OT采取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与词汇借入的过程也相切合: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采用经典OT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词汇借入的映射过程,音系处理过程简单明了,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论对研究对象的适用性颇为重要。
张春妹[8](2017)在《用“Phonics”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课堂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阐述了利用自然拼读法中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教给学生如何看词读音和听音拼写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拼音规则,在字母或字母组合与语音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做到见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朱陈淼,倪慧敏,崔晓燕,陆琰,沈杰[9](2014)在《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文中认为前言英语的基础学习过程中,字母和语音的学习十分重要。在书写方面,26个字母有着各自规范的笔画顺序。每一个同学应该在初学时期扎实掌握,为自己的书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语音发音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每个同学学习最为纯正英语的前提和首要条件。现在,我带大家系统地复习一下字母和语音,希望同学们能查漏补缺,掌握得更好。同学们,再过几个月,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啦!在奇妙的英语世界里,我们认识了字母、听懂了语音;学会了词汇、了解了句子;读懂了故事、尝试着写作,我们收获字音母与语
《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编写组[10](2012)在《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文中提出前言同学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即将告一段落,当我们回头看看走过的学习之路,虽充满艰辛,但又收获满满。小学英语总复习是小学阶段一次全面、系统地综合性复
二、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有几种拼写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有几种拼写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自然拼读法”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依据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统计与描述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实验班单词拼读能力明显提升 |
4.2 实验班单词拼写能力显着提升 |
4.3 实验班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 |
5.4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拼读前测词汇表 |
附录2:拼读后测词汇表 |
附录3:拼写前测词汇表 |
附录4:拼写后测词汇表 |
附录5:重读闭音节单词的课例研究 |
附录6:重读开音节单词的课例研究 |
附录7:两班单词拼读前测成绩 |
附录8:两班单词拼读后测成绩 |
附录9:两班单词拼写前测成绩 |
附录10:两班单词拼写后测成绩 |
附录11:两班单词问卷调查前调查统计表 |
致谢 |
(2)自然拼读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自然拼读法的内容体系 |
2.1.1 自然拼读法的定义 |
2.1.2 自然拼读法的内容 |
2.2 关于自然拼读法的应用研究 |
2.2.1 国外自然拼读法的应用研究 |
2.2.2 国内自然拼读法的应用研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语音意识理论 |
3.1.1 语音意识理论的概念 |
3.1.2 语音意识理论与单词拼读的关系 |
3.1.3 语音意识的构建 |
3.1.4 语音意识的培养方法 |
3.2 学习迁移理论 |
3.2.1 学习迁移理论的概念 |
3.2.2 学习迁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
3.2.3 学习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四章 自然拼读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
4.1 自然拼读法应用于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
4.2 自然拼读法应用于课堂中的拼读技巧 |
4.3 自然拼读法应用到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
第五章 实验设计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调查 |
5.3.2 测验 |
5.3.3 访谈 |
5.3.4 SPSS |
5.4 研究材料与教学步骤 |
5.4.1 研究材料 |
5.4.2 教学步骤 |
5.5 数据收集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6.1 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6.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6.2.1 实验前调查问卷的分析与讨论 |
6.2.2 实验后调查问卷的分析与讨论 |
6.3 实验测试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实验测试的结果分析 |
6.3.2 实验测试的结果讨论 |
第七章 实验结论和启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局限 |
7.3 未来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词汇表 |
附录Ⅱ 两班单词的拼读成绩 |
附录Ⅲ 两班单词的拼写成绩 |
附录Ⅳ 调查问卷 |
附录Ⅴ 访谈提纲 |
附录Ⅵ 名词解释 |
附录Ⅶ 拼读规则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现象的词库音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1.2.1 词库音系学 |
1.2.1.1 词库音系学的产生 |
1.2.1.2 词库音系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原理 |
1.2.1.3 词库音系学的发展 |
1.2.1.4 词库音系学在历时语言学中的应用 |
1.2.2 韵律理论 |
1.2.2.1 音节理论 |
1.2.2.2 节律理论 |
第三节 英语的历史分期 |
1.3.1 英语与日耳曼语族其它语言的发生学关系 |
1.3.2 英语历史时期的划分 |
1.3.3 古英语语法的基本情况 |
1.3.4 中古英语语法的基本情况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古英语的词库结构 |
第一节 古英语的韵律结构 |
2.1.1 对古英语音节结构的描写 |
2.1.2 对古英语音步结构的描写 |
第二节 古英语的词重音与词库结构 |
2.2.1 古英语词重音的分布 |
2.2.2 对古英语词重音模式研究的回顾 |
2.2.3 对古英语词重音模式和词库结构的重新分析 |
2.2.3.1 古英语词库层面的假设 |
2.2.3.2 古英语词库第一层面中的音步 |
2.2.3.3 古英语词库第二层面中的音步 |
第三节 古英语中的高元音删除现象 |
2.3.1 高元音删除现象的分布 |
2.3.2 关于高元音删除现象研究的回顾 |
2.3.3 对古英语高元音删除现象的重新分析 |
第四节 对古英语中辅音双化现象的分析 |
2.4.1 古英语中双辅音的分布情况 |
2.4.2 对辅音双化研究的回顾 |
2.4.3 对古英语中双辅音化现象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古英语的词库和弱化元音 |
第一节 中古英语的词库结构 |
3.1.1 中古英语时期导致语言演变的社会语言学因素 |
3.1.2 中古英语的重音分布 |
3.1.3 中古英语的重音模式研究的回顾 |
3.1.4 词库音系学框架下对中古英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4.1 对本族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4.2 对法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4.3 对拉丁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5 英语重音模式的演变 |
第二节 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表达式 |
3.2.1 弱化元音的语音学研究 |
3.2.2 现代英语弱化元音的分布 |
3.2.3 关于弱化元音的表达式 |
3.2.4 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音系表达 |
第三节 对早期英语脱落的描述与分析 |
3.3.1 关于早期英语弱化元音脱落研究的回顾 |
3.3.2 早期英语弱化元音脱落的证据 |
3.3.3 对弱化元音脱落现象分布的调查 |
3.3.3.1 调查方法 |
3.3.3.2 数据分析 |
3.3.4 对弱化元音脱落现象的分析 |
3.3.4.1 对第一阶段弱化元音脱落的分析 |
3.3.4.2 对第二阶段弱化元音脱落的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弱化元音与元音长化 |
第一节 对中古英语元音音长变化的传统定义 |
第二节 关于元音音长变化的研究回顾 |
4.2.1 共谋理论Ⅰ——音长变化是韵律优化的结果 |
4.2.1.1 Luick的音节等级理论 |
4.2.1.2 Lass的共谋理论 |
4.2.1.3 Lahiri的“音步最大化”理论 |
4.2.1.4 Ritt的音长变化公式 |
4.2.2 共谋理论Ⅱ以及对“三音节元音短化”的反思 |
4.2.2.1 音节切连理论 |
4.2.2.2 Ohala的语音演变模型 |
第三节 对同位置辅音丛长化的描述与分析 |
4.3.1 专题研究文献回顾 |
4.3.2 对英语中同位置辅音丛前长化的数据统计 |
4.3.3 对同位置辅音丛前长化的重新分析 |
第四节 对中古英语开音节长化的分析 |
4.4.1 开音节长化专题研究文献回顾 |
4.4.2 开音节长化分布情况的调查 |
4.4.3 词库音系学框架下对开音节长化现象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弱化元音与元音短化 |
第一节 关于元音短化研究的回顾 |
5.1.1 对现代英语闭音节短化研究的回顾 |
5.1.2 对中古英语闭音节短化的分析 |
第二节 对中古英语闭音节短化的重新分析 |
5.2.1 触发短化的后缀在古英语中底层表达和所在层面 |
5.2.2 Lahiri(2009)对古英语弱动词过去式的研究 |
5.2.3 中古英语中弱动词的底层形式和所在层面 |
5.2.4 对中古英语辅音丛前短化现象的分析 |
5.2.5 对中古英语辅音丛简化和清化的分析 |
5.2.5.1 清化和简化现象的分布特点 |
5.2.5.2 对清化和简化现象的分析 |
5.2.6 过去时词缀在中古英语中后期的发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理论启示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初中英语拼读入门教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论 |
一. 英语入门教学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
二. 教与学的分析 |
三. 英语拼读入门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实施过程 |
一. 实验假设及实验设计 |
二. 实施过程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一. 学生英语学习结果统计分析 |
二. 拼读入门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影响 |
三. 结论 |
四. 效果的机制分析 |
第四部分 反思与建议 |
一. 教学方面 |
二. 教学评价方面 |
三. 教师方面 |
四. 教学管理方面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汉语借词音系学 ——以英源借词的语音和音系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1.1.1 理论的渊源 |
1.1.2 术语名称及内涵的界定 |
1.1.3 文献评论 |
1.1.4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语料 |
1.2.2 研究目标 |
1.2.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理论介绍 |
第一节 借词音系学 |
2.1.1 语音观点 |
2.1.2 音系观点 |
2.1.3 音系知觉观点 |
第二节 优选论 |
2.2.1 理论框架 |
2.2.2 OT的分析 |
2.2.3 OT的表达方式 |
2.2.4 OT理论中的制约条件 |
2.2.5 余论 |
第三章 英语和汉语的音系 |
第一节 英语的音系 |
3.1.1 辅音系统 |
3.1.2 元音系统 |
3.1.3 音节、音节结构及音段配置 |
3.1.4 成音节性辅音 |
3.1.5 重音模式 |
第二节 汉语的音系 |
3.2.1 辅音系统 |
3.2.2 元音系统 |
3.2.3 音节、音节结构及音段配置 |
3.2.4 声调系统 |
第三节 结语 |
第四章 汉语中英源借词的音系分析——辅音篇 |
第一节 塞音 |
4.1.1 汉英塞音的界定与比较 |
4.1.2 基于汉英塞音异同对借用模式的设想 |
4.1.3 个案分析 |
4.1.4 小结 |
第二节 擦音 |
4.2.1 汉英擦音的界定与比较 |
4.2.2 个案分析 |
4.2.3 小结 |
第三节 塞擦音 |
4.3.1 汉英塞擦音的界定与比较 |
4.3.2 个案分析 |
4.3.3 余论——关于英语中的/tr/、/dr/ |
4.3.4 小结 |
第四节 流音 |
4.4.1 汉英流音的界定与比较 |
4.4.2 个案分析 |
4.4.3 小结 |
第五节 鼻音 |
4.5.1 汉英鼻音的界定与比较 |
4.5.2 个案分析 |
4.5.3 小结 |
第六节 滑音 |
4.6.1 汉英滑音的界定与比较 |
4.6.2 个案分析 |
4.6.3 小结 |
第七节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汉语中英源借词的音系分析——元音篇 |
第一节 汉英元音的界定和比较 |
第二节 个案分析 |
5.2.1 前高元音 |
5.2.2 前中元音 |
5.2.3 后高元音 |
5.2.4 前低元音 |
5.2.5 央低元音 |
5.2.6 央元音 |
5.2.7 中后元音 |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借词音系学中的修补策略 |
第一节 增音 |
6.1.1 增音的原因 |
6.1.2 增音的位置 |
6.1.3 增音的音质 |
6.1.4 小结 |
第二节 删音 |
6.2.1 删音的原因 |
6.2.2 删音的位置 |
6.2.3 删音的优选层级 |
6.2.4 小结 |
第七章 韵律特征的借用模式 |
第一节 重音语言与声调语言 |
第二节 英语的重音 |
第三节 汉语是否有重音 |
7.3.1 感知研究 |
7.3.2 语音实验 |
7.3.3 音系分析 |
7.3.4 小结 |
第四节 声调与汉语的声调模式 |
第五节 单音节的韵律借用模式 |
第六节 双音节的韵律借用模式 |
第七节 插入元音的声调指派 |
第八节 结语 |
第八章 词汇借用过程中的例外现象及解释 |
第一节 拼写法的影响 |
8.1.1 源语言拼写形式与读音映射的错误类推 |
8.1.2 拼写形式的多种用法 |
8.1.3 汉语拼音的影响 |
8.1.4 小结 |
第二节 方言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用字的选择与语义的影响 |
第四节 结语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总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理论的探讨与思考 |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8)用“Phonics”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课堂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字母发音 |
1. 字母表的自然拼读法读音。 |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发音。 |
3. 元音字母在非重读音节中的发音规律。 |
二、字母组合的发音 |
1. 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 |
2. 常用的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 |
三、单词的拼读 |
(9)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字母与语音 |
●我知道 |
字母 |
一、字母读音 |
二、字母书写 |
(一)书写笔顺 |
(二)书写规则 |
三、大写字母的基本用法 |
四、小学英语常见的缩略词 |
1.星期名称。 |
2.月份名称。 |
3.时间。 |
4.重量、长度、容量单位。 |
5.国家、组织名称。 |
6.媒体、通讯及信息技术。 |
7.其他。 |
语音 |
一、音素和音标 |
二、元音和辅音 |
三、字母的基本读音 |
1.重读开音节(元音字母结尾): |
2.重读闭音节(辅音字母结尾): |
四、音节与重音 |
五、失去爆破与连读 |
●我会做 |
一、填空。 |
二、根据要求写字母。 |
三、选出画线的元音,在横线上打勾。 |
四、根据单词,填入正确的辅音。 |
五、填入可能的拼法。 |
六、根据音标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
七、根据音标读出下列句子,写出这些句子并译成中文。 |
词汇 |
●我知道 |
一、词汇的奥秘 |
二、词汇的分类 |
(一)名词 |
(二)代词 |
(三)冠词 |
1.定冠词的用法。 |
2.零冠词的用法。 |
(四)数词 |
数词的用法 |
1.年、月、日表达法。 |
(1)月份表达法 |
(2)日期表达法 |
(3)某年某月某日表达法 |
2. 时刻表达法。 |
3. 表示编号。 |
(五)介词 |
1.表示地点位置的介词。 |
(1)at,in |
(2)on,under |
(3)in front of,in the front of,behind |
(4)beside,near |
(5)between,among |
2.表示时间的介词。 |
(1)in,on,at |
(2)after,before |
(3)from |
(六)动词。 |
(七)形容词和副词 |
三、词汇的记忆 |
●我会做 |
一、写出下列单词的适当形式。 |
二、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类型的一项。 |
三、单项选择。 |
四、想一想,找一找规律,完成表格。 |
五、词汇。 |
(一)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
(三)用括号内代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
六、根据图片,想一想,将相应的介词写在方框里。 |
七、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填上合适的数字。 |
八、根据图片,完成下列句子。 |
九、找朋友。(读一读,将方框中的名词归类)。 |
句子 |
●我知道 |
一、句子的概念 |
二、句子的分类 |
(一)陈述句 |
1.陈述句的语序。 |
2.肯定形式的陈述句结构。 |
3.否定形式的陈述句结构。 |
(二)疑问句 |
(三)祈使句 |
(四)感叹句 |
(五)There be句型 |
1.There be 句型中be 动词有单复数变化。 |
2.There be 句型的否定形式。 |
3.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
4.some和any在there be句型中的运用。 |
5.there be句型与have(has) 的区别。 |
6.针对数量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 |
三、句子的时态 |
(一)一般现在时 |
1.基本用法。 |
2.一般现在时的结构。 |
(二)现在进行时 |
1.基本用法。 |
2.动词的变化规律。 |
3.现在进行时的构成。 |
(三)一般过去时 |
1.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
2.一般过去时的构成。 |
(四)一般将来时 |
1.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
2.一般将来时的构成。 |
四、句子的朗读 |
(一)句子重音 |
(二)句子的语调 |
●我会做 |
一、按正确格式抄写句子。 |
二、选词填空,完成祈使句。 |
三、单项选择。 |
四、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
五、根据图中汤姆所在的位置 A 点,请你告诉他如何找到想去的地方。 |
六、改错。(将错误选项的符号填入题前括号内并改正) |
七、连词成句。 |
八、改为同义句。 |
九、根据答句写问句。 |
十、情景对话。 |
阅读与写作 |
●我知道 |
阅读 |
一、阅读的技巧 |
1.快读(Skimming)。 |
2. 查读(Scanning)。 |
3. 细读(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 |
二、阅读的方法 |
(一)浅层阅读,整体了解文章大意和轮廓 |
(二)深层阅读,掌握文章要点和细节 |
(三)重复阅读,整体把握篇章结构和文章内涵 |
三、阅读材料的话题 |
四、阅读材料的体裁 |
写作 |
一、写作题型 |
(一)描写 |
(二)看图写短文 |
(三)用所给的词写短文 |
二、应用文写作的格式 |
(一)书信 |
(二)电子邮件 |
(三)贺卡 |
三、写作方法 |
四、范文赏析 |
●我会做 |
一、读读下面的小故事,你读懂它的道理了吗? |
二、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英语故事,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讲给伙伴们听吧! |
三、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 |
四、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
五、写作练兵场。 |
四、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有几种拼写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关海英. 聊城大学, 2019(01)
- [2]自然拼读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崔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12)
- [3]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现象的词库音系学研究[D]. 李文欣. 南开大学, 2013(06)
- [4]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有几种拼写形式?[J]. 曲宝胜. 英语知识, 1990(01)
- [5]初中英语拼读入门教学实验研究[D]. 白云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02(01)
- [6]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J]. 蔡丽莉,崔晓燕,李敏敏,陆琰,沈杰,韩萍.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3(Z1)
- [7]汉语借词音系学 ——以英源借词的语音和音系分析为例[D]. 于辉. 南开大学, 2010(07)
- [8]用“Phonics”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课堂实践[J]. 张春妹. 学苑教育, 2017(19)
- [9]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J]. 朱陈淼,倪慧敏,崔晓燕,陆琰,沈杰.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4(Z1)
- [10]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J]. 《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编写组.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