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景师副行长在中国农业银行政工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1](2015)在《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文中指出公债作为一种新的财政收入形式为中国近代政府所长期使用。晚清政府以“息借商款”形式为财政筹募资金开创了中国近代政府发行公债的滥觞。此后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更是多次以公债作为调节财政收支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近代政府公债的运行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撑。由于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特别是完备的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迟滞,政府大多数时候摒弃“公募法”,采取间接募集法由金融机构特别是华资银行业来负责公债的发行、承募及偿还。以近代金融史长时段演变轨迹来管窥近代公债的发行历程,银行业与公债演进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关系。近代政府公债无论是对于政府财政本身功能的拓展还是对银行的经营与制度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是“公债”本身所呈现的问题,“就债论债”居多且多以政府层面和财政角度出发去阐释,对于“公债与金融”这一主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本文更加关注于近代公债“观念”——“行为实践”——“制度变迁”的演进轨迹,力图通过“经营公债”的视角窥视近代银行业在公债发行、整理、政策调整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引起的制度变迁。具体则是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分析,从银行业视角,来进一步观察公债政策乃至制度的建立与调适的过程。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角度继而审视近代银政关系以及近代国家信用构建的历史镜像。从“公债”知识传播与观念源流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公债及其制度内涵自清末西学传播热潮之中传入中国。“公债”知识经历了古今词义转换与中外对接历史过程。公债知识在中国的引介、传播对晚清政商界人士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近代公债与金融演变轨迹上看,外债与外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均早于内债与华资银行。在这一独特背景下,清末政府举借外债进一步刺激了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随着晚清政府公债的实践与新式华资银行的成立,早期华资银行正式启动了对政府公债的经营。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的具体实践受到了国家公债政策、银政制度安排以及近代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公债制度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华资银行业在民国时期政府公债承销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债对银行业的影响可以从其对银行业的发展作用角度进行考察。实证分析证明公债对近代银行业资力以及盈利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对银行数量的变动并不构成直接影响。在具体经营过程之中,华资银行在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之上与政府展开了复合型博弈。同时经营公债对其本身业务制度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与近代商业性质银行相对应的是,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发展与政府公债亦存在密切的关联。公债成为了国家创立中央银行重要的原始资本来源。中央银行亦获得政府授权经理公债、公开买卖公债以及参与对公债的保管等具体事务。受限于近代中国特殊的金融发展环境,从效应上看,近代中央银行以公债调控金融市场的具体实效较为有限。公债风险是近代华资银行经营公债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计量实证进一步表明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面临着市场与政治的双重风险。银行业对公债经营的风险应对主要是从投资的选择以及内控制度的构建着手。为合理规避公债风险,银行业在调整自身经营、对政府债务政策发声、谋求信用保障之余,其自身亦进行了多层组织搭建与制度设计。近代华资银行业在经营公债之中还积极参与了政府三次公债整理。其中银行公会是公债整理的重要力量,银行公会积极协助银行业与政府进行交涉、同时联络商人团体共同参与公债整理并谋划公债基金的稳固,在公债整理之中发挥着联动作用。从制度变迁角度看,近代华资银行在经营公债过程中直接促进了近代公债法制建设以及国家公债基金制度的建立与演进。银行与政府协商博弈建立了新的公债管理组织,在制度创新上集中体现在银政“债权共同体”的构建。从债权信用角度上看,银行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存在紧密关系,对推进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的构建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自始终在于对信用秩序的追求。而在其具体经营公债过程之中推进了中国近代国家信用的构建与金融制度的变迁。
王莹莹[2](2014)在《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聚焦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同时,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历史研究从精英走向大众,回归平民和日常。将生活史研究引入到教育历史的研究,关注农村教师的生活史,也成为教育史研究的理论诉求。因此,回溯历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研究,对于农村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研究以地处中原的稻村为个案,以扎根基层的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考察、口述史、教育叙事等方法与途径,对该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考察,并对农村教师生活样态的变迁与农村教育政策、教师政策,乃至和国家地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导论阐明了研究的缘起,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的主要概念“农村教师”和“生活史”以及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阐明研究的价值、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力争对全文的构思及写作进行宏观的涵盖。第一章通过对稻村所在的方县、一棵树镇和稻村及村小的介绍,对该村教师生活的主要场域进行呈现。这是研究稻村教师生活史的前提。第二章还原了20世纪40到50年代,国家政权更替中稻村教师生活的历史场景。这一时期,稻村的教师们面临着社会和政治的重大转折和国家的现代转型。以白德全为代表的近代塾师退出了稻村教育的舞台,中国乡村社会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也随着国家权力的强力渗透,而逐渐被消解。以李仲德、白宗贤、白宗文为代表的稻村新教师,成为稻村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第三章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农村教师生活的场景。“教育革命”成为这一时期所独有的话语,教育沦为政治的附庸。人与人的关系和情感充斥在政治斗争中,影响着农村教师政策的运行,成为左右乡村教师命运、决定其去留的重要因素。稻村的教师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被政治权力控制,成为被改造的对象,几乎集体沉默,进一步丧失了独立人格,为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长期无法消弭的隐患。第四章主要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世纪之交,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展和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调整,稻村的民办教师们面临的不同人生际遇。这些教师大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教育,属于被文化大革命所耽误的一代,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上了鲜明的印记,他们在精神层面逐渐背离了传统的乡村文化。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的社会认同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一些教师离开学校,成为商海弄潮儿,或从事其他职业。但大多数教师藉由对教师身份的认同,默默坚守,最终在机会来临之时,成为公办教师,摆脱了亦教亦农的尴尬身份。第五章考察了稻村小学在21世纪的没落与乡村教师的坚守。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村小处于教育资源分配的金字塔的最底端。稻村的学校历经“五三制”改“六三制”和“撤点并校”的冲击,以及“南水北调”风波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逐渐走向没落。仅剩下田华新等乡村教师,撒播希望的种子,成为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结语部分通过对前面各章进行回顾,发现稻村教师生活变迁的内在本质,并探究农村教师个体与国家、社区之间的关系。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演变成为影响农村教师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乡土社会的“人情”“关系”正是国家各项政策运行的土壤。扎根于此的农村教师,自觉亦或不自觉地对这些政策进行相同或者不同的个体选择,应对着生活中的种种事件。
郑涛[3](2013)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大量失地农民,同时出现了严峻的失地农民问题。在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的中国需要严肃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今天,对这一庞大群体予以关注,系统研究其利益诉求,探寻其利益诉求表达不畅的成因,寻求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有效途径,推动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及时有效回应,无疑是紧迫和必要的。本文以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以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为研究主线,以城镇化理论、物质利益理论和人民主权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与成因、基本构成与特点、表达方式的选择与成因为叙事脉络。因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属于失地农民问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导论部分对失地农民问题包括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的现状、背景、基于本文研究相关视角下值得关注的研究空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考察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谱系,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说、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关系,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产生,描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规模、增速与分布,闸述了城镇化何以成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直接推手。同时,勾勒了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对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关系的考察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论文全面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本构成与主要特征。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主要内容包括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政治利益诉求、教育文化利益诉求、身份认同利益诉求。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导、多元利益诉求并存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格局已经形成,并已成为当前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制度供给为视角,本文考察、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顶层设计成因。研究认为,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缺陷是造成我国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原因,也是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制度成因,是顶层设计的缺陷。权利贫困是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在这一视角上,本文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权利拥有和行使的实际状况,认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利贫困。具体表现为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以及失地农民获得救济权利贫困。以利益相关者困境为视角,本文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治理格局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村委会、基层政府、基层人大、政党以及大众传媒都身处利益相关者困境,造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这些理论上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代言人的普遍“不在场”,既无法阻止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又把失地农民推向了利益维护和争取的亲历亲为者处境。本文探讨了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现状和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成因。研究认为,失地农民之所以更经常地选择非正常渠道进行利益诉求表达,寻求利益诉求回应,其直接原因在于利益诉求表达不畅,制度化表达低效或无效,非制度化表达具有“相对有效性”,根本原因在于权利贫困境遇下,失地农民无法对相关机构作出及时有效回应产生压力。我国政府面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有效回应机制不仅远未建立,而且缺乏强大的压力使之逐步建立和完善。论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读了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问题。通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读乌坎事件,对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与回应作出了描述。一方面从本研究的逻辑理路对乌坎事件进行审视,把乌坎事件放在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与回应的框架内进行研究、比对,以印证本文在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方面的研究是否符合逻辑进路;另一方面,通过对乌坎村利益诉求现象的研究,回应本研究的一个核心结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将虚置的公民权利回归于公民,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对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讨论。具体表现为有序推进城镇化,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以构筑减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础,赋予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保证失地农民获得权利救济,促进体制改革,推动利益相关者走出困境,实现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身份的回归,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回应渠道,提高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
李海萍[4](2010)在《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文中提出学术权力弱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被普遍认可的现状。学术权力的内涵,重要的不是从其管理内容来看,而是从其执行主体来看。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把“学术权力”界定为大学的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基于其专业特长和学术能力对大学学术事务所拥有的控制力,这是一种通俗易懂、直指高等教育时弊的理解。权力来源于权利、外在于权利、服务于权利,权利优先于权力。学术权力来源于学术权利,也服务于学术权利,学术权利是学术权力的“源头”与“归宿”。学术权力的异化会伤害大学师生的基本权益,损害大学的根本价值,导致大学组织的畸形发展,最终造成政府和大学的“双输”局面。为了解当前大学学术权力运作的具体情形,我们对近百所大学的各类学术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成员的行政背景做了详细的实证调查,结果证实了我们之前的假设:是大学学术权力机构成员资格的获得与其拥有中层以上行政职务高度相关;二是在各类型高校中均是如此,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权力并无强势表现。我们可以疏理出造成这种局面的诸多原因,如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文革遗留的各种历史问题、经济落后导致文化落后等等,多种因素都对其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影响高校的主要途径在于大学的行政化,其具体表现有:单位级别的行政化、干部任免的行政化、组织架构的行政化和日常管理的行政化。这使得大学官僚气息日盛,失去了应有的文化气息,大学也越发没有创新能力,学术腐败、权力寻租等各种现象此起彼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现代大规模的大学组织到底以何种形式运行更为合理呢?为了平衡社会各团体的利益诉求,兼顾学术组织的松散特性与现代大学组织在效率方面的要求,大学应以多元方式进行管理。在领导体制层面实行真正意义的董事会制,董事会成员以独立董事为主体;在各职能部门(如财务、人事、基建等部门)按照科层制严格管理,执行行业通用标准;在学术单位(如院系及各类委员会)则类行会制管理。
梁燕玲[5](2007)在《文化诉求与组织生命力 ——民办普通高校组织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办普通高校在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两种严峻挑战:一个是系统强大的传统拉力,会造成民办高校发展的“组织趋同”。在不断吸取各种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市场资源的同时,这些资源所附带的文化传统也进入了组织,造成对组织自身文化的冲击。另一种是组织内部资源流动性高、利益分散,会造成民办高校发展的“组织离散”。这两个现象反映的是组织自身诉求与资源供给的价值冲突。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两种努力:一是坚持自我。将领导者自身的信念与追求转化为组织的文化诉求,把符号展开为组织生活图景,引发组织成员的自觉行动;二是超越自我。提高资源获取能力,增强组织生命力。于是,那些成功组织自然吸引了更多关注。它们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理想与现实、内部与外部、个体与组织之间寻找平衡?这些问题在民办普通高校组织内部的具体表现如何?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如何?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改变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的传统研究框架,返回研究起点,解答“民办高校组织文化是什么”的问题。为此,将多案例文化人类学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通过长期、反复的现场观察和访谈等方法,从两条路径对民办高校组织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一是建立了“人物、符号、制度”之“三要素”文化描述框架,通过故事、景观、仪式、典礼、活动、行话等情节刻画,呈现民办高校组织文化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物、符号、制度、气氛、资本”之“五要素”文化研究框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描述组织发展与组织内部角色关系变化的对应关系。通过个体文化心理分析,展现组织在外部制度供给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揭示组织文化的演进路线:从“学生共同体”向“职业结合体”的转变。二是研究组织中的“人”:按照各自在组织中的位置、地位、权力,可以将民办高校组织内部个体区分为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角色关系的转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是组织发展的宗旨。因此,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和校园环境一直是这些组织内部管理的重点。另一个是教师。“聘用授课制”使教师成为这类组织发展的一种市场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连同单位制度的废除也一并消解。对于少量的专职教师来说,合同制以及专业发展困扰、成就感缺乏和组织内部的疏离感,都使得这类组织远离着被学界视为根基的所谓“学术力量”。与前二者相较,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还是组织内部强势的文化力量。他们的关系更多演绎着官僚等级制文化传统。目前看来,民办高校组织内部个体力量悬殊较大:教师是游离、边缘的角色。学生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多限于技术层面。管理者的资本存储也不足以影响组织的进程。这种情况下,领导者成为这些组织的核心。他们的个人性格都对应着迥异的领导风格,从而塑造着组织鲜明的文化性格。“拓荒型”的领导者,善于鼓动、激发组织成员的精神力量,却常疏于有效的制度建设。“分析型”的领导者,面对、处理组织问题时更注重实效,在建立组织愿景、使命感方面则显乏力。“和谐型”的领导者,善于发现和利用新资源,在形成组织特色方面则显不足。从文化看这类组织,发现的是个性,肯定的是精神,他们贡献的是独立和公正。它们的文化可能在于从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着眼,直面中国传统精神和现代工商业文明之根本价值冲突,在人类文明进程之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文化冲突中寻找自己的通路。在长时间内,领导力将依然是民办高校组织生命力的基本命题。为此,保持和完善自己的文化性格是一方面,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它不仅是组织历史成就、精神与组织生命力的相互转换,也是民办普通高校组织文化演进的节点。
马胜[6](2006)在《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文中研究指明经营失败是市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因而有效的破产制度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破产研究的既有理论成果为逻辑起点,以企业破产的基础理论和企业相机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石来展开对企业破产制度的考察和讨论。全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博弈论、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以及制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系统阐述和探究了企业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理论体系、企业破产过程中各相机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模式设计、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检视与改革方向等等内容。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以企业相机治理理论框架为全文的分析基准和逻辑视域,力图通过对相机治理视角下企业破产制度效率的考察和解构,检视并发现传统企业破产制度的瑕疵和不足,继而为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重构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的研究进路是,首先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既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是较少将企业破产问题放在一个全新的视域(如相机治理视域)来进行考察。其次,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破产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搭建完整的企业相机治理理论模型及理论体系,并对该模型及体系进行详尽的解构和诠释。嗣后,借助博弈论这一经济分析工具对企业破产过程中各相机治理主体之间以及相机治理主体和债务企业之间的各种利益博弈行为进行全面的追踪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破产过程中各相机治理主体的相机治理模式进行探究和设计。接着,以来自我国国有企业的证据对前述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历史演进路径及现状进行检视并给出我国企业破产制度重构方向的具体改革建议。全文主体共分七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对本文问题的缘起,国内外对该命
杨发祥[7](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王景师[8](1992)在《在中国农业银行政工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自一九九○年六月在青岛召开第四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全国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形势,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共同意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势的发展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挑战和转折。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七次年会,传达了李瑞环同志的重要谈话,为我们开拓视野和理清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原则依据。我们召开这次全系统的政工办主任会议,是以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为指导,贯彻七次年会精神,认真研究怎样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发展农村金融事业服务。因此,开好这次会议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孙芙蓉[9](1990)在《大抓落实的一年——访问中国农业银行王景师副行长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文中研究指明 同一个话题,我是采访了两次才完成的。一个月前,听说王景师副行长在政治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很能抓住人,我立即赶到会场,王副行长端坐在一些白发苍苍老学者当中,正和大
二、王景师副行长在中国农业银行政工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景师副行长在中国农业银行政工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三、本文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近代公债知识的引介、传播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公债”新知的引介与传播 |
(一) 近代以前“公债”涵义及其存在形态 |
(二) 清末西学中“公债”概念的输入与对接 |
二、清末民国政商界对公债与金融关系的认知与实践 |
(一) 早期洋务派倡导“国际金融市场举债观” |
(二) 盛宣怀等谋划建立国内公债经理机构 |
(三) 民国时期新式银行家公债经营理念 |
三、晚清国内公债的肇始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 晚清政府外债与外资银行业在华的发展 |
(二) 清末民初华资银行的建立与公债经营的初步展开 |
第二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政府公债的实践 |
一、近代银行经营政府公债的环境 |
(一) 国家公债制度安排以及政策环境 |
(二) 近代公债市场的发展及交易网络的构建 |
二、民国前期政府公债发行及银行业承购(1912-1937) |
(一) 北京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二) 南京国民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三、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影响 |
(一) 扩大了国家财政募债方式及其募债范围 |
(二) 促进近代国家财政信用的构建与演进 |
(三) 推进华商证券市场发展及其制度演进 |
第三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与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发展效应的计量实证分析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数量与资力概况 |
(二) 基于公债与银行关系的回归分析及历史解释 |
二、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复合型博弈: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分析 |
(一) 丰富银行业务范围与扩大获利渠道 |
(二) 行业利益与政治的互动与博弈:以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债运行为中心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银行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 公债与近代银行发钞、领券制度 |
(二)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抵押放款制度 |
(三)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储蓄、公债贴现制度 |
第四章 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经营及其影响 |
一、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与政府公债的关系 |
二、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的经营 |
(一) 中央银行获得授权经理政府公债 |
(二) 中央银行参与买卖政府公债 |
(三) 中央银行参与公债的保管、调换以及还本付息 |
三、近代中央银行经营公债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近代银行业对公债风险的规避与内控制度初步构建 |
一、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认识 |
(一)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风险的计量分析 |
(二) 对公债风险认识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
二、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规避 |
(一) 调整投资方向,分散公债风险 |
(二) 反对借新债还旧债,协商公债承销 |
(三) 谋求政府信用承诺与保证,筹划公债基金的建立及稳固 |
三、多层组织网络的搭建与风险控制制度设计 |
(一) 银行同业协同经营公债,组织规避风险的联合 |
(二) 搭建银政共管公债基金管理制度 |
第六章 近代银行业与政府公债整理及制度演进 |
一、近代政府三次公债整理与银行业的互动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与北京政府公债整理 |
(二) 银行业与南京国民政府两次公债整理 |
二、近代银行业同业组织与政府公债整理:以上海银行公会为中心 |
(一) 积极谋划、参与三次公债整理 |
(二) 多方谋求整理公债基金稳固 |
(三) 搭建各界与行业公债整理互信渠道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制度的演进 |
(一)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法制建设 |
(二)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基金管理制度的演进 |
(三) 近代国家与民间债权共同体的构建 |
结语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变迁的历史性审视 |
二、国家信用、债信秩序与制度变迁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 |
(二) 教育史研究视野下移的理论诉求 |
(三) 史料发掘的迫切需要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农村教育的研究 |
(二) 农村教师的研究 |
(三) 生活史的研究 |
(四) 农村教师生活史的研究 |
三、 相关概念和范畴的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空间的界定 |
(三) 时间的界定 |
四、 研究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应用价值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一个地处中原的村落 |
一、 方县与一棵树镇 |
(一) 方县概况 |
(二) 一棵树镇概况 |
二、 稻村概况 |
(一) 村庄的地理与水文 |
(二) 村庄的历史 |
(三) 稻村的经济 |
(四) 村里唯一的学校 |
第二章 政权更迭中农村教师的新生与适应 |
一、 新教育在稻村的孕育与萌芽 |
(一) 稻甜保小的创办 |
(二) 保小的教学 |
(三) 扎根乡村的启蒙者 |
二、 困境中求生存的近代塾师 |
(一) 耕读之家:职业的承继 |
(二) 再学习:教学生涯的维系 |
(三) 保长之死:教学生涯的终结 |
(四) 重归耕读:乡村文化人的归宿 |
三、 新学校里的新教师 |
(一) 走向历史舞台的民办教师 |
(二) 多元化的角色与身份 |
(三) “五班七人”:对新学制的适应 |
(四) 从“薪粮供给制”到“货币工资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革命”与知青教师的改造 |
一、 “教育革命”中的稻村教师 |
(一) “四集体”中失声 |
(二) 整风与反右运动的冲击 |
(三) 勤工俭学的尝试 |
(四) 耕读学校的创办 |
(五) 学校下放与“戴帽初中” |
二、 知青教师与农村“知识分子”的改造 |
(一) 知青教师在稻甜大队 |
(二) “黑五类”教师的生活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欣喜与尴尬 |
一、 从“臭老九”到“光荣的人民教师” |
(一) 两位民办教师身份的“失”与“得” |
(二) 基于社会认同的职业选择 |
(三) 基于自我认同的敬业奉献 |
二、 民办教师离职之殇 |
(一) 家庭与职业的权衡 |
(二)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
(三) 主动离职的商海弄潮儿 |
三、 稻村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 民办教师的晋级 |
(二) 民办教师的转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
一、 稻村小学的衰落 |
(一) “五三制”改“六三制” |
(二) “撤点并校”的冲击 |
(三) “南水北调”风波 |
二、 坚守的乡村女校长 |
(一) 高考落榜 |
(二) 工人身份教师 |
(三) 波折的晋级路 |
(四)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国家:农村教师身份与地位的法定建构 |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初建 |
(二) 教育革命时期:停滞 |
(三) 拨乱反正时期:调整与整顿 |
(四) 乡镇统筹时期:矛盾重重 |
(五) 深化改革时期:不断完善 |
二、 社区:基于关系与人情的政策运作 |
(一) 农村教师的社会关系类型 |
(二)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消极影响 |
三、 个体:基于身份认同的策略选择 |
(一) 社会认同——农村教师的情感皈依 |
(二) 自我认同——农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
参考资料与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假说与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 |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浪潮与中国的选择 |
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
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与世界意义 |
三、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回顾 |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的产生 |
一、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产生 |
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规模 |
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增长趋势 |
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分布 |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出现 |
一、被动的改变客体:城镇化与失地农民问题的嬗变 |
二、生存问题:对变故的考量与现实的写照 |
三、就业问题:关涉民生之本与生活的尊严 |
四、社会保障问题:当下的焦虑与未知的将来 |
五、子女教育问题:沉重的负担与多重的希望 |
六、身份认同问题:游走于乡村与城市的边缘 |
七、土地征用问题:征地意愿与无奈的选择 |
第二章 利益诉求多元化: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本构成与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 |
一、不因征地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
二、及时就业有保证,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
三、拥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保持生命的基本尊严 |
四、希望政府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 |
五、合理分配土地出售所获收益 |
六、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
第二节 失地农民政治利益诉求 |
一、尊重农民在土地征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
二、尊重农民征地意愿 |
三、政府依法征地拆迁,规范征地行为 |
四、制约村委会的权力,加强对村委会的监督 |
五、拥有与基层政府平等对话的权力 |
第三节 失地农民教育、文化利益诉求 |
一、获得有效的的就业培训 |
二、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
三、满足文化生活需求 |
第四节 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诉求 |
一、失地农民出现“被边缘化”趋向 |
二、失地农民身份认同模糊 |
三、消除身份认同模糊的诉求 |
第五节 失地农民多元利益诉求格局的主要特征 |
一、直接的经济利益诉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二、政治诉求的上升并成为政治自觉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
三、教育、文化利益诉求:从隐性走向显性 |
四、清晰身份认同的诉求将日益强烈 |
第三章 制度供给不足: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顶层设计缺陷 |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法律规定 |
二、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 |
三、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二节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土地征用程序制度缺陷 |
二、土地补偿标准偏低 |
三、征地补偿支付不及时 |
四、土地征用补偿款项分配不合理 |
五、就业安置制度缺陷 |
六、社会保障制度缺陷 |
第三节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起源 |
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实质 |
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四章 权利贫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
第一节 一个研究假设:权利贫困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
一、对权利贫困的追寻:从问题开始 |
二、权利贫困的基本内涵 |
三、权利贫困:一个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 |
一、知情权的基本内涵 |
二、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现状 |
三、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造成维护权益的先决性权利缺失 |
第三节 失地农民监督权贫困 |
一、监督权的基本内涵 |
二、失地农民监督权利贫困 |
三、失地农民监督权利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四节 失地农民参与权的贫困 |
一、参与权的基本内涵 |
二、征地过程中农民参与贫困现状 |
三、我国征地过程中农民参与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五节 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贫困 |
一、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的内涵 |
二、征地过程中自主选择权的作用 |
三、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贫困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六节 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狭窄 |
一、权利救济的基本内涵 |
二、权利救济与权利拥有 |
三、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狭窄 |
第七节 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 |
一、失地农民自组织的基本内涵 |
二、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 |
三、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困境:乡村治理格局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 |
第一节 村委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身份消解与功能异化 |
一、村委会作为财产权主体使其具有了背离失地农民利益的冲动与可能 |
二、法律主体地位不平等客观上具有助长村委会侵权的负面激励效用 |
三、村委会角色的双重化使其作为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动力缺失 |
四、选举变质与自治异化导致村委会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功能残缺 |
第二节 乡镇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冲突与利益驱动 |
一、权力冲突时有发生削弱了村委会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功能 |
二、职能错位造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内在动因的缺失 |
三、经济利益驱动使地方政府具备了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动机 |
四、土地寻租刺激了地方政府及其部分成员侵害失地农民利益行为的发生 |
五、乡村治理格局使地方政府在特定意义上失去行政纠偏的自觉 |
第三节 县级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悖论与行政偏好 |
一、将县级政府也作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主体考察的依据 |
二、县级政府经济发展、政绩追求与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权力悖论 |
三、县级政府对土地征用行政裁决权的行使 |
第四节 基层人大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困境:代表性不足与身份重叠 |
一、人大代表是理论上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重要代言人 |
二、身份重叠之下人大代表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存在局限性 |
三、人大代表广泛性不足导致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功能受阻 |
第五节 政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党政决策与博弈失衡 |
一、执政党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当然的代言人 |
二、党政联合决策与博弈失衡 |
三、监督乏力使部分党员干部成为损害失地农民利益的主体 |
四、民主党派作为特定利益相关方的代言功能狭窄 |
五、执政党的各阶层利益代表者角色与力量牵制失衡 |
第六节 大众传媒的利益相关者困境 |
一、大众传媒在充当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
二、新闻媒体事业单位性质使其与政府具有内在的利益关联 |
三、利益追求使大众传媒经常失去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的自觉 |
第六章 从沉默到抗争: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
第一节 利益表达:必须直面的政治学概念 |
一、利益表达:要素与内涵 |
二、利益表达:地位与功能 |
三、利益表达:方式选择与结果的关联 |
第二节 现状扫描: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
一、普遍的选择:沉默的大多数 |
二、制度化表达:艰难的脚步 |
三、非制度化表达:走向极端 |
第三节 追根溯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行动逻辑 |
一、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沉默者的不能 |
二、低效与无效:制度化表达之伤 |
三、相对有效性:非制度化表达的激励效应 |
第七章 乌坎事件解读: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 |
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与乌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出现 |
一、城镇化背景下乌坎事件简况 |
二、乌坎事件:发生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个案和缩影 |
三、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关于乌坎土地售卖的数据 |
第二节 乌坎村民的利益诉求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 |
一、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基本内容 |
二、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制度供给不足与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完善给村委会滥用集体土地处分权以可乘之机 |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缺陷在乌坎的上演 |
第四节 权利贫困与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知情权贫困 |
二、参与权贫困 |
三、监督权形同虚设或缺失 |
四、自主选择权贫困 |
五、权利救济艰难 |
六、建立村民自组织的权利贫困 |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困境下乌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 |
一、乌坎村委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身份消解与功能异化 |
二、基层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冲突与利益驱动 |
三、基层人大、政协的不在场和事件发生前媒体的缺席 |
第六节 乌坎村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
一、普遍的选择:事发前的无人敢说“不” |
二、制度化表达:二十年漫长上访路的无效 |
三、走向极端:非制度化表达的“相对有效性” |
第八章 走向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与讨论 |
第一节 有序推进城镇化 |
一、警惕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持续产生 |
二、当前城镇化应更加注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
三、注重增强城镇对失地农民的实际有效接纳能力 |
四、合理规划城镇化目标,促进土地集约使用 |
五、重视解决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滞后于上地城镇化问题 |
第二节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构筑减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基础 |
一、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 |
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
第三节 治理权利贫困:消除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
一、赋予、落实失地农民知情权 |
二、赋予、落实失地农民监督权 |
三、赋予、落实失地农民参与权 |
四、赋予并落实拟被征地农民自主选择权 |
五、赋予、落实失地农民救济权利 |
六、赋予、落实失地农民建立自组织的权利 |
第四节 促进体制改革:实现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身份的回归 |
一、健全村委会制度 |
二、重构基层政府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与回应的内在逻辑 |
三、破除基层法院阻碍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与权益维护的困境 |
四、推动人大制度、政协制度的完善 |
五、完善决策制度、促进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 |
六、增强大众传媒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 |
第五节 提高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 |
一、提高失地农民文化水平和能力,增强利益诉求表达的主观意识 |
二、赋予失地农民表达利益诉求的话语权和得到及时有效回应的权利 |
三、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学术权力释义 |
1.1 权力的含义 |
1.1.1 "权力"的古意 |
1.1.2 "权力"释义的四种基本观点 |
1.1.3 本文对"权力"概念的界定 |
1.2 学术权力的内涵 |
1.2.1 学术权力的几种界说 |
1.2.2 本文对"学术权力"的理解 |
1.3 大学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学术权利 |
1.3.1 "权利"的内涵及与权力的关系 |
1.3.2 学术权利:学术权力的"来源"与"归宿" |
1.3.3 大学权力--何种权力与谁之权力? |
2. 中国大学学术权力现状调查 |
2.1 调查背景 |
2.2 基本情况、研究假设、假设检验 |
2.2.1 基本情况 |
2.2.2 研究假设 |
2.2.3 假设检验 |
2.3 结论及分析 |
2.3.1 调查结论 |
2.3.2 结论分析 |
2.3.3 其他支持材料 |
2.3.4 学术行政化的狂欢与学术伦理的沉沦 |
3. 大学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途径 |
3.1 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大学行政权力泛化的最主要原因 |
3.2 大学行政化: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影响高校的主要途径 |
3.2.1 单位级别的行政化 |
3.2.2 干部任免的行政化 |
3.2.3 组织架构的行政化 |
3.2.4 日常管理的行政化 |
4. 大学组织内部权力运行的改革设想 |
4.1 国外大学的基本运行模式 |
4.1.1 行会制 |
4.1.2 科层制 |
4.1.3 混合制:行会制与科层制的结合 |
4.1.4 实例分析 |
4.2 高校领导体制向董事会制变革 |
4.2.1 政府在董事会中的作用 |
4.2.2 董事会成员的来源与规模 |
4.2.3 董事会的运作 |
4.3 高校职能部门按科层制运行 |
4.3.1 理论基础 |
4.3.2 职能部门的科层制管理 |
4.4 高校学术单位类行会制管理 |
4.4.1 学术组织的特殊性不适合严格的科层制管理 |
4.4.2 目前学术管理中的"科学"化倾向 |
4.4.3 学术单位按照类行会制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文化诉求与组织生命力 ——民办普通高校组织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文化视野的独特性 |
1.1.2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及其缺位 |
1.1.3 民办高校文化研究亟待拓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组织文化研究 |
1.3.2 高等教育组织文化类型及模型研究 |
1.3.3 高等教育组织文化分析框架 |
1.3.4 方法与技术 |
1.3.5 中国高等教育组织的文化特点 |
1.3.6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研究 |
1.4 研究框架 |
1.4.1 组织文化的界定 |
1.4.2 本研究的组织文化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2 文化诉求:民办高校组织发展 |
2.1 文化诉求:身份与角色 |
2.2 角色意识 |
2.2.1 “公”与“私” |
2.2.2 “辅助部分”与“重要组成部分” |
2.3 身份认同 |
2.3.1 “谁是榜样” |
2.3.2 行事的逻辑认同 |
2.3.3 “创办者所有”与“领导者经营” |
3 没有边界的组织 |
3.1 领导者 |
3.1.1 我行我素:民办高等教育的拓荒者 |
3.1.2 沉静执着:做民办高等教育的科学探索者 |
3.1.3 隐忍自强:做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引领者 |
3.2 结盟 |
3.2.1 台前台后的支持 |
3.2.2 跟随:力量、勇气 |
3.2.3 教师:等待抑或突围 |
3.3 学生:主角的表演 |
3.3.1 如何看待这些学生 |
3.3.2 学习是个问题 |
3.3.3 “我的一天” |
3.3.4 行动的逻辑 |
3.4 气度:处变不惊 |
3.4.1 流动 |
3.4.2 叫板抑或自励 |
4 城市边缘的社区 |
4.1 沉默的诉说 |
4.1.1 “离天三尺三”:终南山麓的荡气回肠 |
4.1.2 现代化:欧亚沉默的风度 |
4.1.3 这里风景独好:别样的探索者 |
4.2 会说话的故事 |
4.2.1 民间逸事 |
4.2.2 网络故事 |
4.2.3 个人传记 |
4.2.4 组织故事 |
4.3 仪式中的表演 |
4.3.1 家长校长见面会 |
4.3.2 军训阅兵 |
4.3.3 国旗下的宣誓 |
4.3.4 团队训练 |
4.4 话语的分量 |
4.4.1 角色与称谓 |
4.4.2 高等教育组织识别的符号体系 |
4.4.3 文化诉求与话语形态 |
5 制度探索 |
5.1 学生管理 |
5.1.1 准军事化管理 |
5.1.2 黄科大的校卫队(胡翔的“生命工程”) |
5.1.3 个性化管理(静悄悄的变化) |
5.2 行政制度建构 |
5.2.1 住校制度(这里就是我的家) |
5.2.2 预警机制(昨天晚上你关机了!) |
5.2.3 多重职能的部门设置 |
5.2.4 黄科大的六个“固定工” |
5.2.5 “物质鼓励” |
5.3 制度变革 |
5.3.1 党委领导 |
5.3.2 岗位轮流制 |
5.3.3 全校总动员 |
5.3.4 部门调整 |
5.3.5 末位淘汰制 |
5.3.6 “中干联谊会” |
5.4 制度中的生活 |
5.4.1 过去的生活 |
5.4.2 历史的无奈 |
5.4.3 升本:新故事的开始 |
6 大学化:民办高校组织文化案例研究 |
6.1 独立办学(1985-1994 年) |
6.1.1 组织环境 |
6.1.2 魅力创校 |
6.1.3 齐心协力 |
6.1.4 雏形初具 |
6.2 我们是谁?(1994-1998 年) |
6.2.1 同仇敌忾 |
6.2.2 迎着太阳 |
6.2.3 自己的教育模式 |
6.2.4 同舟共济的日子 |
6.3 阵痛中的探索(1998-2005 年) |
6.3.1 多元集纳、自主发展 |
6.3.2 孤军奋战 |
6.3.3 制度建设 |
6.3.4 组织角色 |
6.3.5 乱局中的节奏 |
6.4 新起点(2005-) |
6.4.1 媒体空间的想象力 |
6.4.2 角色重构 |
6.4.3 三足鼎立 |
6.4.4 权利与责任 |
6.5 本章小结:方向与策略 |
6.5.1 家族主义和企业制度的整合 |
6.5.2 在冲突中演进 |
6.5.3 传统在制度中流传 |
7 冲突与整合:民办高校组织文化研究 |
7.1 领导:风险与决策 |
7.1.1 “风险的代价” |
7.1.2 决策 |
7.1.3 守成与创新 |
7.1.4 挑战极限 |
7.2 “二元价值冲突”:民办高校组织文化分类 |
7.2.1 “二元价值冲突” |
7.2.2 民办高校文化类型及特征分析 |
7.3 情感认同与自我实现: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可能 |
7.3.1 时代精神的变迁 |
7.3.2 民办高校的文化资源 |
7.3.3 中国式和谐的探索 |
结语:组织生命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2 黄河科技学院校卫队一支队二○○五年军事技能训练计划 |
附录3 关于热水问题的答复 |
附录4 开创个性化教育的新形式 |
后记: 我和他们的故事 |
(6)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2.1 文献查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
1.2.4 简单的小结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进路与方法 |
1.4.1 研究进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6 基本约定 |
2. 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基本诠释:一个分析的基准 |
2.1 从公司治理说起 |
2.2 企业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基本解释 |
2.3 相机治理视角下的最优(OPTIMAL)破产制度设计 |
2.3.1 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破产制度设计 |
2.3.2 不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破产制度设计 |
3. 企业破产过程中的博弈研究:相机治理视角 |
3.1 不对称信息与博弈论 |
3.2 债务企业与股东(政府)的博弈 |
3.2.1 模型假设 |
3.2.2 博弈模型 |
3.2.3 模型的解及基本诠释 |
3.2.4 结论 |
3.3 债务企业与债权人的博弈分析 |
3.3.1 博弈之一:审计还是不审计 |
3.3.2 博弈之二:和解整顿还是破产清算 |
3.4 债务企业、股东(政府)、债权人的三方博弈 |
3.4.1 模型假设 |
3.4.2 博弈模型 |
3.4.3 模型求解 |
3.4.4 结论 |
3.5 债务企业、职工及抵押债权人之间的博弈 |
3.6 本章小结 |
4. 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模式设计 |
4.1 相机治理模式刍议 |
4.1.1 从公司治理到相机治理 |
4.1.2 相机治理主体的选择 |
4.1.3 相机治理中的信号传递机制 |
4.1.4 相机治理的程序 |
4.1.5 企业相机治理模式 |
4.2 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
4.2.1 控股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
4.2.2 中小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
4.3 债权人的相机治理模式 |
4.4 职工的相机治理模式 |
4.5 其他相机治理主体的相机治理模式 |
4.6 基于相机治理模式的破产程序改进设计 |
5. 破产、博弈与相机治理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例 |
5.1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机制分析:一个回归模型.. |
5.1.1 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国有企业破产模式假说 |
5.1.2 回归模型设计 |
5.1.3 样本选取 |
5.1.4 回归结果 |
5.1.5 模型检验 |
5.1.6 结论 |
5.2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机制失效分析 |
5.2.1 债权人的无权地位及其相机治理机制失灵 |
5.2.2 相机治理主体的二级错位导致了国有企业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 |
5.2.3 行政干预制度,相机治理机制无法实施 |
5.3 实践证据: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破产过程分析 |
5.3.1 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破产过程描述 |
5.3.2 两个具体国有企业破产案例的实证分析 |
5.3.3 结论 |
6.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制度检视与效率重考 |
6.1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演进及实践考察 |
6.1.1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演进与检视 |
6.1.2 在既有的破产制度框架下我国企业的破产实践考察 |
6.2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
6.2.1 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
6.2.2 非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
6.3 案例研究;政策性破产与市场化破产的比较分析 |
6.3.1 政策性破产侵害债权人利益探析——来自国有企业的证据及解释 |
6.3.2 “郑百文破产重组案”剖析——一个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破产的典型代表 |
7.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重构:改革建议 |
7.1 解决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问题 |
7.1.1 建立债权人对破产企业的接管制度,确保其相机治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
7.1.2 扼制治理主体的二级错位,确保内部治理向相机治理的理性回归 |
7.1.3 减少行政干预,统一破产制度,充分发挥相机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
7.1.4 培育相机治理机制有效实施的土壤 |
7.2 企业破产制度的革命性变革:由政策性破产向市场化破产演进 |
7.2.1 政策性破产制度的特征及其固有缺陷 |
7.2.2 构筑市场化的企业破产制度 |
7.3 破产法律制度的重塑 |
7.3.1 重建破产预警制度 |
7.3.2 重新定义破产边界 |
7.3.3 重构破产清算制度 |
7.3.4 重铸和解重整制度 |
7.4 配套制度的改革 |
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
7.4.2 金融体制的改革 |
7.4.3 资本市场的改革 |
7.4.4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7.5 制定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过渡期改进措施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四、王景师副行长在中国农业银行政工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D]. 刘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2]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D]. 王莹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3]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 郑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D]. 李海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5]文化诉求与组织生命力 ——民办普通高校组织文化研究[D]. 梁燕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6]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D]. 马胜.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7]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8]在中国农业银行政工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J]. 王景师. 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2(06)
- [9]大抓落实的一年——访问中国农业银行王景师副行长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 孙芙蓉. 中国金融, 19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