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校膳食走市场经济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彭怀祖[1](2006)在《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自1999年全面启动至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摸索出一条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转制之路,有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声音明显沉寂下来,后勤改革难度增加、后勤服务需求暂时满足和后勤改革利益空间暂时缩减等,是其中部分原因,但从本质上而言,主要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有其特殊性,“急救章”的意味比较重,后勤服务的规律尚未被真正认识。如何从学理上审视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历史、现状,是前瞻性的提出进一步改革对策的前提条件。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市场化原则为主旨,以优化后勤资源配置为主线,在对高校后勤资源系统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理论框架。 全文共分八章,根据逻辑结构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章,涵盖绪论、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分析模型、生产资源分析等若干方面。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构作了综述;阐述了论文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型;明确了生产资源的内涵、特点及配置趋向。第二部分为第四至第六章,主要是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为三个消费资源服务的校内外生产资源的比例关系。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为案例分析、结论和建议。 本文主要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后勤资源进行分类分层研究。后勤资源可分为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两大类。生产资源分为校内生产资源和校外生产资源,生产资源又可分为资产资源和人力资源两种类型。消费资源分为大学生消费资源、教职工消费资源、学校消费资源。二是运用经济学知识,解读后勤资源的稀缺性,论述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原理,界定高校后勤服务产品性质。三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中,构建数学模型,找出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和途径。四是对高校后勤资源配置方式的路线和选择进行构画。
刘兴璀[2](2018)在《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之下的美国高校如何造就一批适应技术发展、市场自由、政治民主的高素质人才,这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搜集、访问调查、历史归纳、案例分析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主要理论、主要方法以及方法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完整的研讨,力求在真实还原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原则,植根于美国特有的文化状况、政治制度和民族特点,剖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对其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推理,以求对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提供合理借鉴。梳理美国建国以来240年的高校发展历史,其德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不断的质疑和再质疑的进程,最终形成了多元开放的体系。建国初期美国高校的德育方法继承了殖民地时期9所教派学院的宗教德育方法色彩,但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宗教教派的内部分化,单调的宗教方法严重阻碍了统治阶级倡导民主、共和、爱国的道德价值取向,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改革与宗教德育方法的有限度的调整在不断的冲突、调和中并存。直到19世纪,随着对人的智力的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实用哲学的出现,德育方法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世俗主义与宗教主义的论争演变成传授知识与教会技能之间的斗争,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方法、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和基于实用哲学的经验性方法构成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科学理性的框架。这种理性方法体系基本满足了美国精英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二战以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更多地追求以生活为目的的教育,高校德育方法领域的正规方法逐渐弱化,高校德育效果降低,乃至发生学生运动,直到70年代高等教育领域开始进行道德的反思,力图恢复和重建高校德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特色化、国际化、市场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任何一种主导的德育方法理论或实践都难以满足需要,多元开放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更新,展现了一个高效运行的高校德育方法领域。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不同程度上为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支撑着每一历史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变革的主导;人本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阐释人的道德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体现人在道德以及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提供了高校德育方法构建的人性论基础;而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主义的立场、自然主义的原则、工具主义的价值,奠定了德育的实用价值取向。在这三种理论来源基础之上,美国高校德育领域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德育方法理论流派。比较典型的就是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和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流派,这些流派内部又涌现了各具特征的理论派别,代表了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德育方法理论发展的特征。如进步德育方法理论将德育教学与社区、事务、服务和活动联系起来,拓展了德育方法的覆盖面,也有效解决解决了道德与现实的冲突;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强调“道德两难问题”、“公正团体”等德育方法,肯定了人自身的思维发展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致力于“评价”和“价值澄清”过程,通过价值教育活动策略以及具体操作方式的设计,澄清个人的道德价值观。这是三种德育方法理论立足于全面主义德育的立场,是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积极倡导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自由选择,鼓励学生在道德学习中要发扬个性,通过学生自我的积极探讨来获取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关怀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建立在“关怀”基础上开展德育教学,这两种德育方法理论充分显示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坚持人本主义的德育理念。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则强调知识路径的德育教学;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将完善人格的要素作为内容进行传授,体现了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显着特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恢复和重建的效果就是涌现了大量的高校德育方法主张,用以指导和变革高校德育具体方法的实施,尤其是近40年以来,美国高校德育专家和倡导者一直积极探索指导有效德育教学的方法,也探索出了众多的成果。例如在高校德育课堂直接教学方法方面,有道德问题论证法、探究教学法、理解性教学法、批判教学法、多元文化教学法等;在高校德育的间接学习法方面,有服务-学习法、联通主义学习法、分散式学习法、科研规范结构等;还有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倡导者提出的整合教学方法,如宽阔学习经验法、整合的学术法、跨学科学习法以及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等。这些有关高校德育方法的主张,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高校德育功能的认识,而且确立了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德育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理论付诸实践,不仅能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够真正促进目标的实现。在高校德育方法主张下的高校德育方法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关键。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形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各高校德育方法呈现各具特色、多彩缤纷的局面。但总体上离不开以讨论、讲授、渗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以网络、科研、服务体验、文化熏陶为主的日常德育方法两种形式。每一种方法都在不同的高校中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如讨论法中有新生研讨会、小班讨论、大班分组讨论;讲授包括互动式讲授、办公室时间、校园励志演讲等;渗透教学方法包括“课程串”、跨学科课程等;网络育德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放课程、MOOC等;科研育德法如伦理研究、研究伦理、绿色实验室运动、学术诚信教育等;实践育德法包括慈善服务、周末活动等;校园文化育德法如关怀社区、宗教文化、海外游学等,由此体现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多元开放的特征。通过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全面的德育方法体系,形成开放多样的德育方法实践模式,而且注重采用最新技术更新方法系统,保持其先进性;同时,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方法发展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弊端,忽视了其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产生反面道德影响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缺陷,积极构建高校大德育课堂,融合直接德育课、德育渗透课以及各种跨学科德育课,推进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等,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张杰[3](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对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稳定连续的政策,而不再像北京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常因政权更替而具有间断性。但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救济帮扶政策等角度阐述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内容范畴、方法举措、历史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力图从根本上去把握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国民党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国民党对青年学生的管制力,并向社会输送具有“共和精神”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党化教育和训育,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党义教育课程和训育管理举措,使“三民主义”理论和国民党党义的灌输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训育机关围绕训育目标,依照训育原则,组织实施对学生的训练、教育,试图让学生时时处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之下,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国民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而认可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操行的培养,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操守行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团体两种组织形式。学生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学习了知识,联络了感情,但过度的学生自治权力有时又对学校日常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专科以上学校制订操行考查规程,随时考查学生的操行,并评定等级或酌予操行成绩,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借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学生资助和就业管理,旨在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抗战时期,许多大学迁移至西部,产生了大批流亡大学生。政府为适应战时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争取这部分青年向国民党政府靠拢,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贷金、公费以及战区学生优待等资助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高校一方面积极向政府请求补助,另一方面也设立本校奖学金,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发起筹款运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救济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学生个人主观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疲软;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的缺乏,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此外,社会用人机制不科学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高校亦成立职业介绍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貌,一些教育家摒弃封建教育观念,积极引入西方教育理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管理思想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新陈代谢。但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高校沦为统治阶级教化学生的工具,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官僚作风的束缚,管理制度的欠科学性,管理机制的被动性以及经费支持的不力,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
深圳大学膳食科[4](1995)在《对高校膳食走市场经济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目前,高校伙食管理正面临着市场物价高,学校经费投入少,经营服务难度大,设备需要更新,房屋需要修缮,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但要求学校多给经费是不可能的,要求学校给创收条件也是有限的,只有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发展第三产业,才符合校情和高校后勤的实际,它是高校后勤改革,解决后勤膳食管理经费不足的必然出路。高校膳食如何适应新形势,创造新经验,闯出新路子?深圳毗邻港澳,做为特区,其外资、独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等类型的企业
石磊[5](2018)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肇始于李岚清副总理任职期间,解决了当时因政府投入不足,学校后勤发展滞后,师生不满意带来的诸多问题。改革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后勤社会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师生对于后勤服务水平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故本研究课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为研究目标,希望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进而解决问题。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一章通过搜集、整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国内外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方向。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二章将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和政策变革的行程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供给模式(1951年---1978年),建国初期在大的环境背景下,供给式后勤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的促使下,供给模式也暴露除出了不少问题。第二个阶段为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年---2000年),承包责任制是在市场经济提出后我国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三个阶段为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年---至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情况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文章用大量的篇幅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第三阶段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分析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沿革、相关政策、成绩与问题等。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与第五章,归纳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分析出现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数据分析,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议,主要从政策文本、政策执行和政策监督3个环节来进行阐述。政策文本的完善: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和明确监督监管责任;政策执行的完善包括引进社会化企业参与、强化对政策本身的认识、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等;政策监督的完善包括完善各种监管制度、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和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如果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之路奉献绵薄之力,则不胜荣幸。
张继红[6](2014)在《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之法律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并有增长的趋势,表明目前高校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对策缺乏实效性。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和化解,决定着高校的稳定与和谐,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高校必须重新反思和构想其防治对策。我们应在客观审视现有防治对策之利弊的同时,从宪法和行政法的视角,构建有效化解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体系。目前,从法律视角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对策加以研究的成果较少,也不够系统。而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化解机制方面的研究正蒸蒸日上。因此,将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移植于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化解过程中,必然会增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对策的实效性。而且,对于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有积极的意义。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高校与学生之间冲突的集中体现,它有其正向的积极功能。如: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为高校自我调整提供了契机,具有促进高校持久稳定的功能。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有助于激发高校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重要的冲突平衡机制,有助于实现校生关系的动态平衡。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高校稳定的“安全阀”。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学生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从法学视角来看,是高校学生在制度内的公力救济救济不能时,采取的制度外群体自力救济。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分析如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高校行政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冲突的集中体现;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源是高校自身管理权的滥用导致学生权利的受损;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依章程治校。总之,我国立法对群体性事件、乃至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能力才是决定高校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种制度化能力取决于高校的民主化程度、高校学生组织的发达程度和多样性、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平衡程度。通过2005年——2012年八年间的调查数据呈现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并对比1989年——2000年之间的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新变化,并挖掘这些新变化、新趋势的诱因和根源。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体系的构建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如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由以政治性诉求为主,转为利益性诉求为主。从“维稳”话语体系,到“和谐校园”话语体系,开始注重构建和谐的校生关系。高校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治观有所转变,由重视事后应对转为重视全程防治,由单一保卫部门处置转为高校各方力量联合应对。高校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由政治性手段开始向法理性手段转变。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现有防治对策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存在诸多法治缺陷。然而,事实证明,我们要构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对策体系,在强调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运用法律、道德、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来实现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与化解。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现有防治对策主要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中应对机制;善后处置机制。现有防治对策的法治缺陷有:现有防治对策体现的单向度的、压制型管理理念和模式,不利于和谐校生关系的确立。现有防治对策透明度差,不利于校生协商沟通。现有防治对策规范化程度低,制度与法制建设薄弱,不利于维护学生权利。学生权利救济机制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权利的有效保障。构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体系:首先,主要包括一些治理理念上、国家立法、高校校内立法等方面的对策,如,高校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治理模式应由“压制型”转为“回应型”;完善高校章程,保障学生权利,制约高校管理权力,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章程以外的一般校内规章制度,使其依法而立,保持其和我国教育行政法制体系的一致性;完善学生校内申诉等权利救济途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其中,高校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回应型治理模式的具体实现机制包括:以学生权利为本位,切实保障学生的参与权;建立校生协商机制、有效运用非强制行政手段服务于学生;重视学生的程序性权利和实体性权利的保障;注重高校信息公开;构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行政问责机制。其次,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法律防治对策包括:构建高校校生协商机制;保障学生对高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权;高校信息公开;构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行政问责制。总之,治理理念、立法手段和具体实现机制等法律防治对策综合运用,方能有效调整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关系,实现和谐校生关系,最终促成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依法防治。
江文清[7](2004)在《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文中提出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对高等院校的各种形式投资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积累所形成的资产,是整个社会国有资产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并由其归口管理,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而各高校拥有占用使用权。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部分高等教育活动市场化的趋势,结果是相当部分高校国有资产将进入市场化经营管理,并在经营管理中实现保值增值。但高等教育在我国作为“准公共产品”,这决定了高校国有资产不全是经营性的,相当大部分国有资产只能是非经营性的,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的发展和办学的经济效益。而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较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和途径还有可能增多,流失速度也可能加快,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将会给国家、高校造成更大的损失。 虽然,有关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文章时有见诸报刊,但其数量之少和研究领域之窄是有目共睹的,且多为工作经验交流之文章,时至今日没有多少知名学者对其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也未有系统性的成果发表。我国加入WTO后,国外高等教育的进入,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问题将会越来越重要和突出,亟待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模式和体制,理顺国家、高校、校企、教职工四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国有资产的性质和经营管理的范围,实现保值和增值,以保证高校既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又要结合社会需要,发挥应有的经济效应。面对新形势的要求,需加强对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进行深入系统性的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历史的观点、改革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问题,采用以实证性社会调查为收集资料的基本手段,通过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分析,使研究的成果更加科学合理。 本论文首先对作为整个论文研究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的属性、高校国有资产的内涵界定、高校国有资产的特征、高校国有资产的种类、高校国有资产的形成途径等。其次,论文研究了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历史沿革、管理体制的现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国有资产产权存在的问题和权属的管理。再其次,分别研究了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着重研究了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架构和模式设计以及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考核和评价。接着,研究了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重点研究了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目标模式、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评价和考核等问题,并对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有偿使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紧接着,分析了高校国有资产“非转经”问题,其中包括“非转经”的主要方式、“非转经”存在的问题、“非转经”的治理。接下来,在高校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的研究之外,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土地问题和后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在高校土地的管理和经营一章中,主要对高校土地的概念及使用权特性、高校土地使用现状、高校土地使用权在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土地的管理和运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国有资产管理一章中,研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着重研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最后,也是本论文的重点和核心之所在,论文特别用了大量的篇幅针对前面各章节研究分析问题的现状、成因和研究的对策思路等,为达到高校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保值增值的目标,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主要是高校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体制的创新,提出了高校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高校内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建立了分类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的制度;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营管理;规范和加强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安排;重视高校国有资产“非转经”问题和高校土地问题的制度安排: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创新改革;以及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等。 本论文与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相关同类型研究成果比较,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1.首次对高校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和研?
王江平[8](2014)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 ——以天津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引领高校全新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中的深入变革,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社会化是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从“传统封闭自我配套”的自支撑模式逐步向“社会企业参与或承担”的开放模式转变。社会化改革可以使高校彻底摆脱繁琐的后勤事务,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和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经过近3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企业法人地位、社会企业准入机制、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等新矛盾和新问题陆续涌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如何进一步深化,应进一步采取何种措施不断加强我国高校的办学活力,如何在实现高校减负的同时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是高校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高校后勤改革现实情况,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高校后勤改革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美、日、德等国家后勤管理实践进行概括,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基调。然后,运用对比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三阶段”发展历程和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进行总结。最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理论,建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系统诊断理论框架;并采用ATLAS质性分析软件,对天津大学后勤改革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系统内在机制、系统外在表现、系统控制和系统支持等方面总结现状、发现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观点:(1)新校区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可以考虑书院制;(2)高校后勤服务产品属性定位为基本私人产品;(3)旧校区后勤服务体系系统构架中,后勤企业与社会企业性质一致,且相互竞争;(4)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完善可以分别从系统运作、系统控制和系统支持等方面着手展开。其中,人事制度改革可以考虑更积极的做法,进一步加快后勤集团改革历程。这一研究为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常芸馨[9](2019)在《格林模式下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促进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内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即身体残疾、患病、术后康复、体测不合格且体质超重或肥胖以及体质偏瘦学生占有相当比例。为了落实全纳教育理念,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构建公平、和谐校园,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实施,以及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关注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问题,开展该群体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本文基于格林健康模式,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开展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促进干预研究。以任意抽样方法,选取宁夏大学符合本文体质弱势群体概念界定的186名学生为干预对象,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3人。在前期诊断后,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实验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干预,干预主要措施是开展体质与健康知识讲座、指导学生安排每天的饮食、力所能及的运动以及作息、每天按要求填写体重、膳食、运动、作息表,每周提交一次,干预团队根据个人记录给予及时的指导。实验过程中,使用自编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身高体重、握力、单腿闭眼站立、反应时体质指标,得到干预前后信息及相关数据。具体结果如下:抽取实验对象基本信息方面特点:性别方面女生占比略高于男生,占总人数的54.84%,男生占总人数的45.16%;年龄段分布方面,19-20岁阶段的学生最多,达52.96%,17-18岁年龄段的学生最少,仅占19.35%;实验对象民族比例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占总人数的52.69%,汉族学生占总人数的47.31%。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相差不大,其中得分前三的是精力维度、情感角色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后三的是健康状况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躯体疼痛维度。服药学生占比为67.74%,远高于不服药学生;其中长期服药为5.38%;学生服药类型最多的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类药物,分别为24.73%、16.13%,其中神经镇定类药物占比8.6%。学生有既往病史学生占比50.1%,其中患过敏性疾病和呼吸性疾病最多,分别为12.90%、24.73%;家族性疾病史学生占比约45.16%,其中心肺疾病占比最高为34.41%。在饮食、作息以及运动方面,总体表现比较差,饮食方面不重视早餐,存在以零食代替主食现象;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学生占比较高为31.31%;运动缺乏主动性、运动随意、没有运动的强度、负荷方面的概念、健身项目单一,主要为走、慢跑。学生倾向性因素方面,健康知识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差;在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健康行为缺乏。促成因素方面,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健康管理方法和技能;学校运动场地、器材缺乏;食堂饭菜质量不合口味、环境简陋;除体育课外无其它体质健康资源可以利用;医生关于饮食、运动及作息医嘱过于笼统,无法实施。强化因素,舍友及家长都不能给予体质弱势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为矫正或鼓励,也即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合力模式还未形成。针对干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丰富体育保健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不仅要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体育理论教育,还要加以康复性运动技能的教育,应适时创编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保健类教材,还要从体育文化理论入手,向体质弱势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建立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参与的自信心,增强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构筑体医融合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构建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与体质弱势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教学,以指导体质弱势学生的课内外体育学习。让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通过微课、慕课、微信、QQ和微博途径进行体育学习。
蒋夏宁,张杏山,陈保珊[10](199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膳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膳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扬州大学水利学院蒋夏宁,张杏山,陈保珊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无疑会对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进行的高校膳食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带来不少新问题。一、福利性服务向经营性服务过渡──。思想观...
二、对高校膳食走市场经济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校膳食走市场经济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7 小结 |
第二章 论文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型 |
2.1 论文的概念界定 |
2.1.1 资源 |
2.1.2 高校资源 |
2.1.3 高校后勤资源 |
2.2 论文的理论依据 |
2.2.1 稀缺与效率 |
2.2.2 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私人产品属性 |
2.2.3 高校后勤垄断的成因、弊端及改进意义 |
2.3 高校后勤资源的配置模型 |
2.3.1 后勤资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
2.3.2 生产资源与消费资源的动态关系 |
2.3.3 生产资源配置的效益优化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产资源分析 |
3.1 校内外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1.1 校内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1.2 校外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2 生产资源的配置趋向 |
3.2.1 科学利用校内生产资源 |
3.2.2 战略选择校外生产资源 |
3.2.3 生产资源配置动态优化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资源分析 |
4.1 大学生后勤消费的本质特征 |
4.1.1 消费能力特征 |
4.1.2 消费水平特征 |
4.1.3 消费时空特征 |
4.1.4 消费管理特征 |
4.2 大学生消费的时代内涵 |
4.2.1 消费选择的多样性 |
4.2.2 消费价格的波动性 |
4.3 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势 |
4.3.1 消费自主性逐步增强 |
4.3.2 消费扶持性渐趋合理 |
4.4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大学生消费中的比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教职工消费资源分析 |
5.1 改革前后教职工消费格局的变迁 |
5.2 教职工消费资源的配置应主要依赖市场 |
5.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教职工消费中的比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学校消费资源分析 |
6.1 学校消费的特点 |
6.2 学校消费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
6.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学校消费中的比重 |
6.4 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南通大学校内外后勤生产资源的配置 |
7.1 概述 |
7.2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大学生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教职工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4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学校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5 案例的意义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思考与建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简介 |
读博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进程 |
一、建国初期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变革 |
(一) 高校世俗德育方法的萌芽 |
(二) 宗教德育方法有限度的调整 |
二、19世纪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确立 |
(一) 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二) 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 基于实用价值的经验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二战之后高校德育方法的曲折发展 |
(一) 战后大学正规德育方法的弱化 |
(二) 60年代学生运动与高校德育方法系统的崩溃 |
(三) 70-80年代高校德育方法的恢复与重建 |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德育方法的多元发展 |
(一) 高校特色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二) 高校国际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三) 高校市场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四) 高校技术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第三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理论渊源 |
一、自由主义的理论影响 |
(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溯源 |
(二)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发展 |
二、人本主义的理论呼吁 |
(一) 存在主义的理论思考 |
(二) 个人主义的理论担当 |
三、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石 |
(一) 经验主义的理论立场 |
(二) 自然主义的理论原则 |
(三) 工具主义的理论张扬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 |
一、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进步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 |
(三) 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 |
二、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关怀德育方法理论 |
三、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 |
第五章 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
一、直接德育方法 |
(一) 道德问题论证法 |
(二) 探究教学法 |
(三) 理解性教学法 |
(四) 批判教学法 |
(五) 多元文化教学法 |
二、间接德育方法 |
(一) 服务-学习法 |
(二) 联通主义学习法 |
(三) 科研规范结构 |
三、整合德育方法 |
(一) 宽阔学习经验法 |
(二) 整合学术法 |
(三) 跨学科学习法 |
(四) 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美国高校课堂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研讨模式 |
(二) 讲授模式 |
(三) 渗透模式 |
二、美国高校日常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网络育德模式 |
(二) 科研育德模式 |
(三) 实践活动育德模式 |
(四) 校园文化育德模式 |
第七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与启示 |
一、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 |
(一) 合理性 |
(二) 局限性 |
二、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构建大德育课堂 |
(二)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 |
(三) 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酝酿 |
一、历史背景 |
二、初步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面发展 |
一、各项管理措施协同推进 |
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衰微 |
一、战后重建分散了高校精力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化 |
小结 |
第二章 党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确立阶段 |
二、调整阶段 |
三、衰弱阶段 |
第二节“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安排 |
一、组织机构 |
二、课程安排 |
第三节 开展“党化教育”的辅助手段 |
一、加强对共产主义的防范 |
二、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 |
第四节 “党化教育”的评价 |
一、“党化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政治手段 |
二、“党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训育: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训育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目标与原则 |
二、训育制度与组织 |
第二节 导师制 |
一、实施动因 |
二、方法措施 |
三、各校推行的差异化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例 |
一、训育组织的演变 |
二、训育特色 |
第四节 训育成效与问题 |
一、训育成效 |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
小结 |
第四章 自治组织: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管理 |
第一节 学生自治组织机构 |
一、学生自治会与学生团体 |
二、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 |
第二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 |
一、经费 |
二、工作机制 |
第三节 校方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 |
一、制度约束 |
二、工作指导 |
三、行政管控 |
第四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评价 |
一、学生自治组织发挥了育人作用 |
二、过度自治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困扰 |
小结 |
第五章 操行:高校学生的行为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操行的培养 |
一、仪式教育塑礼仪 |
二、入学训练助适应 |
三、宿舍管理营舍风 |
四、学业管理促学风 |
五、服务社会践责任 |
第二节 操行的考查 |
一、考查操行的目的 |
二、操行的考查制度 |
第三节 操行的奖惩 |
一、奖励措施 |
二、惩戒措施 |
第四节 操行培养与管理的评价 |
一、积极意义 |
二、存在问题 |
小结 |
第六章 资助:高校学生的生活救济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学生资助的动因 |
一、流亡学生的需求 |
二、争取青年的政治目的 |
第二节 政府的资助政策 |
一、中央政府的资助政策 |
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 |
第三节 社会各界的援助 |
一、国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二、国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第四节 学校与学生的自助措施 |
一、校方的资助举措 |
二、学生的自发筹款 |
第五节 学生资助的评价 |
一、学生资助的作用 |
二、学生资助的不足 |
小结 |
第七章 就业:高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
一、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 |
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 |
三、毕业生供求不平衡 |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职业运动的爆发 |
二、就业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三、学界对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政府的就业扶助措施 |
一、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
二、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
第四节 高校的就业管理措施 |
一、安排学生实习 |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
小结 |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评析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
一、“生本理念”的零星体现 |
二、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
三、方法措施的管制性 |
四、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缺失 |
一、官僚作风束缚 |
二、管理机制被动 |
三、制度有失科学 |
四、经费支持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致谢 |
(5)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 |
1.4.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 |
1.4.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特点 |
1.4.3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企业化的区别 |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1.5.1 社会分工理论 |
1.5.2 市场经济理论 |
1.5.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6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过程 |
2.1 供给模式阶段(1951 年...1978 年) |
2.1.1 供给模式的背景 |
2.1.2 供给模式的内容 |
2.1.3 供给模式的利与弊 |
2.2 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 年...2000 年) |
2.2.1 承包责任制的背景 |
2.2.2 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
2.2.3 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
2.3 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 年...至今) |
2.3.1 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
2.3.2 社会化改革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
3.1 改革政策文本 |
3.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3.1.2 《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2012..至今) |
3.2 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 |
3.2.1 总体目标 |
3.2.2 第一阶段目标 |
3.2.3 第二阶段目标 |
3.3 改革政策的内容和方法 |
3.3.1 改革内容——高校后勤社会化 |
3.3.2 改革重点——学生生活后勤改革 |
3.3.3 改革方法——统一组建高校后勤服务集团 |
3.4 改革政策要解决的问题 |
3.4.1 通过社会化改革打破后勤瓶颈,为高校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
3.4.2 通过社会化改革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升了后勤服务层次 |
3.4.3 通过社会化改革引入后勤竞争机制,优化了后勤资源配置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问题分析 |
4.1 政策自身不完善 |
4.1.1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稳定性 |
4.1.2 相关政策不配套 |
4.1.3 政策中监督监管责任不落实 |
4.2 政策执行不到位 |
4.2.1 政策执行进展不平衡 |
4.2.2 政策执行中虚多实少 |
4.2.3 对政策本身认识不到位 |
4.2.4 政策执行机构不健全 |
4.2.5 政策执行者素质有待提高 |
4.3 监督环节不健全 |
4.3.1 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
4.3.2 缺乏权责明确的监管主体 |
4.3.3 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
第五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完善的建议 |
5.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本身的完善 |
5.1.1 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 |
5.1.2 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5.1.3 政策中明确监督监管责任 |
5.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执行的完善 |
5.2.1 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推进政策执行 |
5.2.2 提高对政策本身的认识水平,推进政策执行 |
5.2.3 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推进政策执行 |
5.2.4 提高执行者的专业素养,推进政策执行 |
5.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监督的完善 |
5.3.1 完善监管制度 |
5.3.2 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 |
5.3.3 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估体系 |
5.4 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之法律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的进路及基本框架 |
四、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及法律分析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 |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 |
二、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三、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四、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分类 |
五、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功能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分析 |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界定 |
二、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特征 |
三、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成因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其原因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呈现的特点 |
一、 2005—2012 年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调查数据 |
二、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呈现的特点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势及其产生原因 |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势 |
二、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呈现新趋势的原因 |
第三章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治对策的现状及其法治缺陷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治对策的现状 |
一、 事前防治对策 |
二、 事中防治对策 |
三、 善后处置机制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治对策的法治缺陷 |
一、 单向度的、压制型治理模式,不利于化解校生纠纷 |
二、 透明度差,不利于校生协商 |
三、 规范化程度低,不利于维护学生权利 |
四、 实效性差——以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为例 |
第四章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体系 |
第一节 确立“回应型”治理模式 |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回应型”治理模式 |
二、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回应型”管理手段 |
第二节 完善国家立法,畅通学生利益表达和权利救济渠道 |
一、 完善《集会游行示威法》和相关规定 |
二、 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 |
三、 完善《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 |
四、 完善《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五、 制定《校园安全法》 |
第三节 完善高校章程等校内规章制度 |
一、 完善大学章程,保障学生的主体权利 |
二、 完善其他校内规章制度,使其依法而立 |
第四节 构建高校校生协商机制 |
一、 国家权力出现社会化趋势,高校也应保障师生参与权 |
二、 校生协商可有效化解校生纠纷 |
三、 行政听证制度是校生协商机制的代表性制度 |
第五节 完善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一、 完善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二、 完善学生对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机制 |
三、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利益表达功能 |
第六节 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 |
一、 高校信息公开对于构建和谐校生关系的意义 |
二、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的指导 |
三、 高校信息公开与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
第七节 确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制 |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制与高校内部问责制 |
二、 相关立法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制的指引 |
三、 建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制的构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7)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主题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论文研究结构安排及内容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2 高校国有资产基本理论研究 |
2.1 产权理论 |
2.1.1 产权的概念 |
2.1.2 产权的功能 |
2.1.3 产权的基本结构和高校资产产权构成 |
2.2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2.3 高校国有资产的内涵界定 |
2.3.1 资产的内涵 |
2.3.2 国有资产的内涵 |
2.3.3 高校国有资产的内涵 |
2.4 高校国有资产的特征 |
2.4.1 资产的特征 |
2.4.2 高校国有资产的特征 |
2.5 高校国有资产的种类 |
2.5.1 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
2.5.2 按运用方式的不同,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
2.5.3 按形成方式的不同,分为资源性资产和开发性资产 |
2.5.4 按价值补偿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
2.6 高校国有资产的形成途径 |
2.6.1 高校国有资产形成途径的一般分析 |
2.6.2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形成途径 |
3 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及权属管理 |
3.1 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
3.1.1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历史沿革 |
3.1.2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现状 |
3.1.3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 |
3.2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2.1 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不顺 |
3.2.2 高校国有资产现行管理模式分析 |
3.2.3 高校职能的转变要求高校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 |
3.2.4 高校国有资产来源、构成的变化要求管理体制的变化 |
3.3 高校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 |
3.4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和权属管理 |
3.4.1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 |
3.4.2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 |
3.4.3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权的管理 |
3.5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界定与权属管理 |
3.5.1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 |
3.5.2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3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 |
4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 |
4.1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2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途径 |
4.2.1 经营性无形资产流失的途径 |
4.2.2 经营性有形资产流失的途径 |
4.3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架构 |
4.3.1 国外高校产业发展及资产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
4.3.2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基本思路 |
4.3.3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模式设计 |
4.4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考核和评价 |
4.4.1 重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考核 |
4.4.2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 |
4.4.3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4.4.4 建立规范化的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程序 |
4.4.5 充分发挥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作用 |
5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
5.1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2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 |
5.3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模式 |
5.3.1 发达国家公共财产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5.3.2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和模式 |
5.3.3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总体目标 |
5.4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探讨 |
5.5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评价和考核 |
5.5.1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 |
5.5.2 对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绩效审计考核 |
6 高校国有资产的“非转经”管理 |
6.1 高校“非转经”的主要方式 |
6.2 高校“非转经”存在的问题 |
6.3 “非转经”的管理 |
6.3.1 建立高校国有资产“非转经”的申报审批制度 |
6.3.2 建立健全高校“非转经”的监督管理责任 |
7 高校土地的管理与经营 |
7.1 高校土地的概念及使用权属性 |
7.1.1 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
7.1.2 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 |
7.1.3 高校土地使用权属性 |
7.2 高校土地使用现状分析 |
7.2.1 我国高校校园的基本状况 |
7.2.2 高校土地使用现状 |
7.3 高校土地使用权在资产核算中的问题 |
7.3.1 高校土地使用权存在不入帐的弊端 |
7.3.2 土地使用权的确认与计量 |
7.3.3 高校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
7.4 高校土地管理与经营 |
7.4.1 高校土地的管理 |
7.4.2 高校土地的经营 |
7.4.3 高校土地经营管理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
7.4.4 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空间布局抉择 |
8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国有资产管理 |
8.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8.1.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及特点 |
8.1.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然性分析 |
8.1.3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原则 |
8.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8.2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8.2.1 境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经验借鉴 |
8.2.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历程 |
8.2.3 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现状评价 |
8.2.4 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8.3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8.3.1 高校后勤产权制度的特殊性 |
8.3.2 高校后勤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
8.3.3 高校后勤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模式 |
8.3.4 授权经营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的最佳选择 |
9 建立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制度安排 |
9.1 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创新 |
9.1.1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
9.1.2 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
9.1.3 高校内部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组织架构 |
9.2 明晰产权,强化高校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 |
9.2.1 高校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 |
9.2.2 高校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 |
9.2.3 高校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 |
9.2.4 高校国有资产的资产评估 |
9.2.5 高校国有资产的产权转让 |
9.3 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制度 |
9.3.1 分类管理高校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客观必然性 |
9.3.2 高校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划分 |
9.3.3 正确处理高校国有资产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9.4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营管理 |
9.4.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 |
9.4.2 规范经营性资产运营的制度安排 |
9.5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安排 |
9.5.1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形成的管理制度 |
9.5.2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制度 |
9.5.3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处置及收益管理制度 |
9.6 重视高校“非转经”问题和土地问题的制度安排、 |
9.6.1 建立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非转经”的管理制度 |
9.6.2 重视高校土地管理和运营中的制度安排 |
9.7 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创新改革 |
9.7.1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目标 |
9.7.2 高校后勤服务的经营管理机制 |
9.7.3 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深化高校后勤改革 |
9.7.4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制度安排 |
9.8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估体系 |
9.8.1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
9.8.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估分析 |
9.8.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8)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 ——以天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综述 |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相关理论 |
2.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文献综述 |
2.3 国外部分国家高校后勤管理经验 |
第三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及现行模式 |
3.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历程 |
3.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行模式 |
3.3 各模式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天津大学后勤集团现状及问题诊断 |
4.1 背景介绍 |
4.2 后勤服务体系系统诊断 |
第五章 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
5.1 系统目标确定 |
5.2 系统构成确定 |
5.3 系统运作规划 |
5.4 系统必要支撑 |
5.5 系统控制把握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主要观点 |
6.2 未来研究方向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格林模式下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构思 |
第二章 格林模式下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促进干预方案 |
2.1 实验目的 |
2.2 干预实施方法 |
第三章 干预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对象基本信息与分析 |
3.2 格林模式下体质弱势群体诊断结果与分析 |
3.3 格林模式干预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效果分析 |
3.4 干预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文考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对高校膳食走市场经济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D]. 彭怀祖. 河海大学, 2006(06)
- [2]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D]. 刘兴璀. 武汉大学, 2018(01)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7(04)
- [4]对高校膳食走市场经济的思考[J]. 深圳大学膳食科.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5(S1)
- [5]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D]. 石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6]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之法律防治对策研究[D]. 张继红. 吉林大学, 2014(09)
- [7]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 江文清. 四川大学, 2004(03)
- [8]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 ——以天津大学为例[D]. 王江平. 天津大学, 2014(05)
- [9]格林模式下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促进研究[D]. 常芸馨. 宁夏大学, 2019(02)
- [10]市场经济条件下膳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蒋夏宁,张杏山,陈保珊. 江苏高教, 199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