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谈如何当好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谈如何当好县委书记

一、县委书记谈怎样当好县委书记(论文文献综述)

徐雷[1](2018)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县委书记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因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必须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而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推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也是学界政界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干部成长有关理论来研究县委书记成长问题。论文主要由绪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第一,在绪言部分,首先,论述了选题的价值。本文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由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注为切入点和逻辑起点,从着眼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需要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引出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现有关于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对县委书记成长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第二章至第四章沿着“干部如何成长为县委书记、干部成长为县委书记后当好县委书记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应该怎么办”的思路展开分析。具体来说,在第一章“县委书记成长理论”中,运用干部成长理论等知识,从县委书记成长概念的界定、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等方面来进行县委书记成长的理论分析。其中,在“基本概念”上,主要对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成长与成长规律进行了界定;在“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上,主要从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上,主要从党的事业要求、人民群众期望、岗位职责要求、个人发展需求等四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上,主要从成长为县委书记、当好县委书记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第二章“成长为县委书记”中,总结了干部如何成长为县委书记,得出了三点规律性认识,包括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三个方面。其中,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上,主要从顺应时代的要求、契合地域的需求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上,主要从强劲有力的外部推动、充分持久的个人努力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上,主要从长时间的任前积累、多层级多序列的历炼、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打磨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第三章“县委书记履职过程中的风险点”中,提炼了干部在成长为县委书记后当好县委书记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和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两个方面。其中,在“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上,主要从地方政治生态的“异化”、干部制度存在漏洞、亲情的“绑架”、“问题上级”的误导等四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上,主要从理想信念的动摇、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的缺失、群众观念的淡薄、组织观念的弱化、工作职权的错位、政绩观出现偏差、廉洁意识的丧失、生活追求的低俗等八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第四章“推动县委书记履职的对策建议”中,主要从组织和县委书记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了如何推动县委书记履职,分别为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和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其中,在“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上,主要从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净化地方政治生态、加强组织培养、完善干部制度等四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上,主要从基础性履职条件和拓展性履职条件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其中,在基础性履职条件上,主要从坚定的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烈的群众观念、严格的组织观念、明确工作职权、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廉洁意识、良好的生活作风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拓展性履职条件上,主要从敢于担当的魄力、突出的领导才能、扎实的基层调查、丰富的知识积累、顽强的意志决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三,在结束语部分,主要阐述了县委书记的成长条件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使得研究县委书记成长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研究县委书记成长规律永远在路上。

马正立[2](2018)在《新常态下中共县委书记成长机理研究 ——基于场域、机制与角色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县级政治是中国政治的缩影,一个县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作为县域的“一线指挥官”,县委书记起到让“最后一公里”畅通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有效保障县委书记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县委书记队伍整体能力,仍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在个体意义上,县委书记的成长过程所呈现的各种情况,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也是不可逆的;在群体意义上,县委书记的成长过程总是会受到相似因素影响,这些相似影响因素经过概括抽象和提炼分析后,可以为县委书记成长提供理论支撑。为此,关于县委书记成长问题,本文主要基于环境(成长场域)、制度(成长机制)和个体(成长角色)的视角来分析,并着眼于群体意义的共性成长特征。在横向上,本文基于成长场域、成长机制与成长角色的研究框架;在纵向上,本文分别从历史性与时代性角度来考察分析县委书记成长状况,并考察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影响因素、成长风险及其可能的诱发因素。从县委书记成长过程来看,县委书记自身的本能欲望和心理是成长风险发生的源头,成长场域内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是成长风险发生的外动力,政治生态的不良状态是成长风险发生的起点,成长机制方面的不健全是进程推动,这共同构成了县委书记成长异化的逻辑起点、运行过程和腐败终点。以此为基础,本文从优化县委书记成长场域、健全县委书记成长机制、塑造县委书记成长角色三方面,来探索化解成长风险方法,从而为确保县委书记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对策。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与变迁分析部分。本部分主要从成长机理分析着眼,并结合变迁的历史性分析。具体来说,本部分主要基于三大理论,分别从成长场域、成长机制与成长角色三方面入手,梳理县委书记成长状况变迁过程。第一,在成长场域方面,本文在大量文献梳理、问卷数据分析和实践调研基础之上,基于皮埃尔·布尔迪的场域理论,以结构要素、关系要素、文化要素为分析框架,阐释不同时空条件下县委书记成长中各种影响要素的互动过程。本部分主要着眼于县委书记成长的三大场域(县域场域、工作场域与生活场域),这三大场域的划分是基于县委书记的特殊身份(公共角色与私人角色的二重性),及其在特定成长场域过程中所履行的角色义务,以及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县委书记成长场域变迁的内在逻辑,以及不同时期成长场域内县委书记的整体成长状况。第二,在成长机制方面,本文从理论分析与变迁过程两个角度,来研究县委书记成长机制。理论分析部分主要研究县委书记成长机制构件互动作用,与县委书记对成长机制的能动作用。变迁分析部分主要阐述了各个阶段县委书记成长机制的指导原则变迁,并分析了县委书记成长机制的逻辑基础变迁过程,也就是人伦性逻辑—结果性逻辑—正当性逻辑。第三,在成长角色方面,本文以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以及米德的角色理论为基础,研究县委书记成长角色,分别从理论分析与变迁过程两个角度展开。本部分揭示不同时空背景下,县委书记成长角色过程的优秀典型案例,以及分析1995年与2015年所评选出的“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的成长规律,从而为县委书记角色塑造过程提供宝贵经验。第二部分是现状考察与实证分析部分。在成长场域、成长机制与成长角色的理论性与历史性分析基础之上,本部分分析县委书记成长的时代性。新常态下,虽然我国在促进县委书记健康成长方面不断做些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一套有效机制,县委书记素质和能力不断获得提升,但是根据新常态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县级政权所面临的新形势,县委书记成长仍可能面临一定风险,与新常态的现实要求与群众的心理期望相比,角色扮演过程仍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部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来研究县委书记成长影响因素,并考察县委书记的成长情况,对县委书记群体可能存在的成长风险与潜在风险诱发因素这两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关于县委书记成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调研方法,初步分析影响县委书记成长的可能因素,确定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通过个别访谈案例再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明确县委书记成长机理。其一,在县委书记成长场域方面,影响成长因素主要从县域成长场域、单位成长场域、生活成长场域三个方面进行调研与测量。其二,在县委书记成长机制方面,影响县委书记成长的机制要素集中于考核评价、薪酬激励、教育培训与关爱保护方面。本部分主要从成长促进机制和成长保障机制两个方面入手,来对各个机制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其三,在县委书记成长角色扮演过程中,影响成长因素主要从县委书记自身的价值、人格、心态、心理、作风与能力六个维度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分析新常态影响县委书记成长与角色扮演的个体因素,考察成长潜在风险。第二,关于县委书记成长潜在风险研究方面,本文基于结构-过程理论,分别从成长场域、成长机制与成长角色,来分析可能导致县委书记面临成长风险的诸多要素。其一,从结构角度来看,县委书记成长发生在特定场域内,也就是成长场域,即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县委书记个体成长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场域要素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成长场域要素对县委书记成长会产生一定影响。成长场域要素优化便对县委书记成长起到助推和催化作用;反之,则起到负面作用,甚至将县委书记引入歧途。为此,本文从结构、关系与文化层面来分析可能带来县委书记成长风险的潜在因素。其二,从过程角度来看,县委书记成长需要组织培养、激励、约束与监督,与此相关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薪酬保障、保护防范、权力制约、监督与惩戒制度等,共同构成了县委书记成长机制要素。这一系列的成长机制要素共同构成成长促进机制与成长保障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科学的成长促进机制能激发县委书记干事创业的内心动力,务实管用的成长保障机制可以为县委书记成长构筑一套“免疫”系统。新常态下,成长机制存在的弊端也是县委书记可能面临的成长风险潜在因素。其三,从成长角色角度来看,县委书记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多重伦理困境。个体角色扮演的多样化和身份认同的多元化,以及公共权力和个体人格的二重性,会导致县委书记经常处于利益冲突、角色冲突、责任冲突的“多难抉择”,使其在多重伦理选择中难以理性权衡而走向成长异化之路。第三部分是对策分析与总结归纳部分。本部分基于以上对县委书记成长的理论性、历史性与时代性分析,进一步探索化解县委书记成长风险与挑战的有效策略,分别从成长场域、成长机制与成长角色来展开。在场域优化方面,本文为县委书记成长提供资源保障;在机制健全方面,本文提供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基础;在角色塑造方面,本文从角色培养与养成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明确角色培养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角色塑造的基本路径、角色养成的有效策略等。总之,本文把握新常态对我国县委书记角色期待,优化县委书记成长场域,构建成长机制,塑造符合新常态角色期待的县委书记成长角色,从而形成县委书记健康成长的常态化。

朱树标,王文新,胡月星[3](2020)在《基于岗位职责的新时代县委书记胜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首先基于案例研究、深度访谈、职位分析、专家小组讨论,提出县委书记重要岗位职责和重要胜任特征要素;然后通过面向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大类6个级别14种职位1052名干部的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县委书记6个方面16项核心岗位职责,构建包含6个维度33项核心胜任特征和22项重要胜任特征的胜任特征模型;最后结合实际分析了胜任特征与岗位职责匹配以及不同干部认识的差异。

高英杰[4](2016)在《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由无产阶级的优秀分子所组成,代表了无产阶级当前和长远的利益。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立政党和指导政党开展革命、建设及改革的过程中,围绕不同时期中心任务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干部队伍工作进行创新,形成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强调在把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做好干部工作。德才兼备是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党把德才兼备的一般原则与时俱进的具体化为有针对性的标准,从理论、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方面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中心任务,强调指出,完成这些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的基础上,他就新时期干部标准、培养干部和使用干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的新发展。着眼于解决县委书记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完成2020年脱贫任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习近平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工作,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围绕这些论述,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展开研究,认为其思想经历了启蒙期、发端期、形成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着重研究了影响其思想形成的三方面因素:县委书记的经历与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和传统吏治思想的总结、解决县委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最后分析了他对县委书记提出的“四有”和“四个人”要求、成长途径和其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熊荣元[5](2014)在《县委书记的角色养成与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治”之说。在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中,县级机构一直是最重要的行政单位之一。县级政权在国家机构设置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而县委书记是一县之帅,发展的“领头羊”,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委书记成为党政机关最直接接触群众、直面现实矛盾的关键人物。从全国2800多个县级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县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县委书记作为党在县级政权的掌舵人,是中央和上级机关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地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第一责任人,他“除了外交、军事、国防”职权没有外,拥有的其他权力几乎跟中央是基本一致的。县委书记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发展、稳定、民生、安全一个都不能少”,既要上级满意,又要群众满意,同时还面临“压力大、盼理解、待培养、须监督”等现实问题。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县级政权的完备性决定了县委书记地位和作用的敏感性,它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县委书记造福一方,平庸的县委书记“一把手”成了“一霸手”,贻误一方。2008年以来,中央大规模地轮训来自基层的县委书记,体现出中央对县委书记这个群体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县委书记在当前社会发展和政治体系中重要性的提升。面对国家层面的新要求以及县委书记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对县委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本领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围绕县委书记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方面的研究也引起了广大学者和领导的密切关注。本文结合笔者曾担任过县长、县委书记,后又担任州委常委、地方高校党委书记等职务的经历和体会,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通过科学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通过科学的逻辑演绎推导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结论。本文应用领导理论、管理理论、人格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县委书记的角色影响与能力养成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探讨了县委书记的角色养成、县委书记的素质要求、县委书记的能力养成,县委书记能力提升的途径,尝试为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县委书记的职责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总结。

刘一[6](2019)在《县委书记廉政风险防范研究 ——基于十八大以来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①,习近平总书记曾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正是在这一岗位上的起步历练,为习近平总书记今后的从政之路奠定了扎实基础。县一级政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委书记是执政骨干力量,也是干部得以锻炼和成长的重要台阶。然而,近年来全国省、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县委书记腐败案件。这些被查处的县级官员有着怎样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收集了十八大以来在任期间或提任重要岗位后落马的54位县委书记腐败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发现被查处的县委书记主要存在政治纪律、思想和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和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外在监督缺位、教育缺失的问题,也有内在放弃自我要求、党性原则和纪律观念丧失的问题。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国家、中国香港、江苏等地的做法,从中找到对县委书记廉政风险防范的有益启示。最后,从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不易腐四个方面提出了县委书记廉政风险防范的对策,促使县委书记腐败问题能够得到有效防范。

袁文萍[7](2017)在《新时期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 ——以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为例》文中提出县委书记队伍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的基础。作为地方行政区域的县,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源自中国秦朝确立的郡县制。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行政区划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县制一直保留至今。可见,“县”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为稳定的一级。历朝历代对县级官员的选拔任用极其重视。当代中国的县委书记更是县级政权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人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这支队伍的建设。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县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县一级更是处在呈上启下、固本强基的战略地位。县委书记作为县一级的主要领导,权力大、责任重,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履行好其领导一县工作的使命,是目前党建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环节,其意义重大。本文以建国后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建设为例,探讨分析我国县委书记的地位和作用、林州(县)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经验,进而分析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林州(县)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对加强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启示。

马用浩[8](2016)在《习近平的县委书记观述论》文中研究说明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治理以及高素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县委书记观。习近平围绕如何当好县委书记,论述了县域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县委书记在党执政兴国中的地位,明确提出了县委书记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方面对县委书记进行了指导,强调培养选拔任用干部要有正确导向,要求县委书记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的县委书记观,对于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瑞瑞[9](2012)在《县委书记的角色与责任研究》文中认为“郡县治,则天下治;郡县安,则天下安。”县域的发展是县级政府的重大责任,县委书记作为党在基层政府的第一书记,是县级政府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对县域发展、民生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特别是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县域的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县委书记是党在当地执政团队的带头人;县委书记是党在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县委书记是党在当地人民中党的形象的具体代表人”,既是对当前县委书记的准确定位,也赋予了县委书记角色定位背后的责任所在,也更加明了当前对县委书记的角色责任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县委书记的角色与责任研究可以为县委书记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并结合比较研究方法,以社会角色理论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选用“利益-制度-社会-个人”的分析范式——本文的最大创新之处,以县委书记社会角色与政治角色为分析起点,在对社会角色、政治角色及其互相关系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对应分析了县委书记的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并结合现状对县委书记角色责任展开了讨论;最后以新时期下县委书记面临的挑战为背景,阐述了新形势下县委书记履行好角色责任的主要对策。

张伟[10](2015)在《习近平与县委书记谈为官之道》文中提出1月12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同200多名县委书记畅谈"县委书记经"。习近平把县委书记称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是一份殷切郑重的嘱托,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从2014年11月起,中央党校举办县委书记研修班,计划到2017年底将全国县(市、区、旗)委书记轮训一遍。习近平强调,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怎样才能当好县委书记?

二、县委书记谈怎样当好县委书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委书记谈怎样当好县委书记(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的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二)县委书记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
        (三)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要求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
        (四)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推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的视角与观点
        (二)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县委书记成长理论
    一、基本概念
        (一)新时期
        (二)县委书记的成长与成长规律
    二、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二)个人因素
    三、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
        (一)党的事业要求
        (二)人民群众期望
        (三)岗位职责要求
        (四)个人发展需求
    四、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
        (一)成长为县委书记
        (二)当好县委书记
第二章 成长为县委书记
    一、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
        (一)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契合地域的需求
    二、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
        (一)强劲有力的外部推动
        (二)充分持久的个人努力
    三、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
        (一)长时间的任前积累
        (二)多层级、多序列的历炼
        (三)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打磨
第三章 县委书记履职过程中的风险点
    一、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
        (一)地方政治生态的“异化”
        (二)干部制度存在漏洞
        (三)亲情的“绑架”
        (四)“问题上级”的误导
    二、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
        (一)理想信念的动摇
        (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的缺失
        (三)群众观念的淡薄
        (四)组织观念的弱化
        (五)工作职权的错位
        (六)政绩观出现偏差
        (七)廉洁意识的丧失
        (八)生活追求的低俗
第四章 推动县委书记履职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
        (一)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二)净化地方政治生态
        (三)加强组织培养
        (四)完善干部制度
    二、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
        (一)基础性履职条件——守住履职底线
        1.坚定的理想信念
        2.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3.强烈的群众观念
        4.严格的组织观念
        5.明确工作职权
        6.正确的政绩观
        7.牢固的廉洁意识
        8.良好的生活作风
        (二)拓展性履职条件——实现履职更好效果
        1.敢于担当的魄力
        2.突出的领导才能
        3.扎实的基层调查
        4.丰富的知识积累
        5.顽强的意志决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新常态下中共县委书记成长机理研究 ——基于场域、机制与角色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预设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预设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基本界定:县委书记成长相关问题解析
    第一节 县委书记基本概念界定
        一、县委书记职位界定与特殊定位
        (一)县委书记的职位界定
        (二)县委书记的特殊定位
        二、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相关概念
        (一)新常态界定
        (二)“成长”相关界定
        (三)县委书记成长的主客观因素
    第二节 县委书记成长机理分析
        一、成长机理的构成要素之一:成长场域
        二、成长机理的构成要素之二:成长机制
        三、成长机理的构成要素之三:成长角色
    第三节 县委书记成长内外规定性
        一、县委书记成长角色载体:公共权力内在属性
        二、县委书记成长角色期待:“四种人”角色
        (一)政治角色明白人
        (二)改革发展开路人
        (三)人民群众贴心人
        (四)领导班子带头人
第二章 理论阐释:县委书记成长机理与要素变迁
    第一节 县委书记成长场域分析
        一、县委书记成长场域要素互动作用
        (一)结构要素与县委书记成长互动作用
        (二)制度要素与县委书记成长互动作用
        (三)符号系统与县委书记成长互动作用
        二、县委书记成长场域要素变迁过程
        (一)县域场域内结构要素变迁
        (二)县域场域内关系要素变迁
        (三)县域场域内文化要素变迁
    第二节 县委书记成长机制分析
        一、县委书记成长机制构件互动作用
        (一)成长机制构件对县委书记的影响作用
        (二)县委书记对成长机制构件的能动作用
        二、县委书记成长机制构件变迁分析
        (一)县委书记成长机制变迁历史背景
        (二)县委书记成长机制变迁过程分析
    第三节 县委书记成长角色分析
        一、县委书记成长角色塑造作用过程
        (一)县委书记政治社会化
        (二)县委书记角色社会化
        二、县委书记成长角色塑造变迁历程
        (一)县委书记角色塑造指导原则变迁分析
        (二)县委书记角色塑造基本逻辑转型变迁:人伦性—结果性—正当性
        (三)县委书记角色塑造优秀典型阶段揭示
第三章 现状考察: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影响因素与潜在风险
    第一节 数据统计: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影响因素与状况考察
        一、成长场域要素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一)县域场域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二)工作场域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三)生活场域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二、成长机制构件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一)县委书记成长促进机制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二)县委书记成长保障机制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三、成长角色扮演现状考察与影响分析
        (一)价值层面考察与分析
        (二)人格层面考察与分析
        (三)心态层面考察与分析
        (四)压力层面考察与分析
        (五)作风层面考察与分析
        (六)能力层面考察与分析
    第二节 考察分析: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潜在风险
        一、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价值扭曲风险
        (一)宗旨观弱化风险
        (二)政绩观扭曲风险
        (三)责任观缺位风险
        (四)地位观错位风险
        二、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人格异化风险
        (一)悖德型人格倾向
        (二)权力型人格倾向
        (三)经济型人格倾向
        (四)依附型人格倾向
        三、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心态失衡风险
        (一)贪欲心态潜在风险
        (二)补偿心态潜在风险
        (三)侥幸心态潜在风险
        (四)消极心态潜在风险
        四、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压力状态风险
        (一)职责压力
        (二)关系压力
        (三)生活压力
        (四)晋升压力
        五、新常态县委书记作风方面潜在风险
        (一)思想观念问题
        (二)不良学风问题
        (三)不良工作作风
        (四)不良生活作风
        六、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能力挑战风险
        (一)县域转型挑战
        (二)县域改革挑战
        (三)县域发展挑战
        (四)县域治理挑战
第四章 原因分析: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风险形成潜在诱发因素
    第一节 成长场域:风险形成潜在客观诱发因素分析
        一、县域场域潜在诱发成长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一)结构层面:潜在诱发县委书记负面心理因素分析
        (二)关系层面:潜在诱发县委书记行为偏差因素分析
        (三)文化层面:潜在诱发县委书记成长异化因素分析
        二、工作场域潜在诱发成长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一)结构层面:“一把手”权力大与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
        (二)关系层面:党政关系问题、潜在依附关系与人情功利化
        (三)生态层面:不良政治文化与“带病提拔”用人导向弊端
        三、生活场域潜在诱发成长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一)社交场域:生活圈子与交往关系
        (二)家庭场域:家庭结构与家风家教
    第二节 成长机制:风险形成潜在动态诱发因素分析
        一、成长促进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一)考核评价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二)薪酬保障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三)教育培训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四)保护防范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二、成长保障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一)制衡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二)监督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三)问责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因素分析
        (四)惩戒机制潜在诱发风险因素分析
    第三节 成长角色:风险形成潜在主体诱发因素分析
        一、利益冲突:成长行为困境
        (一)整体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体利益
        (二)县域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
        (三)组织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冲突
        二、责任冲突:成长角色困境
        (一)公共角色与私人角色冲突
        (二)领导角色与下属角色矛盾
        (三)家庭角色与单位角色冲突
        三、价值冲突:成长伦理困境
        (一)主体:公共性与个体性
        (二)内容:权利义务非均衡
        (三)程序:自由与限制的价值困境
        (四)目标: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第五章 场域优化: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的资源保障
    第一节 优化县委书记成长县域场域
        一、结构层面优化:良好政治制度形成的基础保障
        (一)遵循正确价值取向,塑造良好县域政治生态
        (二)优化县域治理结构,实现县域协同治理格局
        (三)转型县域治理模式,破除传统治理模式弊端
        二、关系层面整合:规范政治行为养成的基础条件
        (一)协调县域百姓利益
        (二)有效密切党群关系
        (三)构建良性官商关系
        三、文化层面建设:健康社会价值政治意识培养的基本要素
        (一)精神培育:滋养政治文化发育的根基
        (二)经济条件:促进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制度供给:实现政治文化转型的保障
    第二节 优化县委书记成长工作场域
        一、完善与良好单位政治场域对应的体制改革
        (一)改进系统:优化县委常委整体能力结构
        (二)完善机制:完善县级政治体制运行机制
        二、构建与良好单位政治场域融洽的工作关系
        (一)协调县级权力机关之间工作关系
        (二)和谐县级单位机关内部工作关系
        三、净化与良好单位政治场域融洽的政治生态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二)形成科学用人导向
        (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四)净化政治生态外部“气候环境”
    第三节 优化县委书记成长生活场域
        一、社交场域优化:生活作风建设
        (一)环境优化:营造健康生活场域人情氛围
        (二)制度体系:完善规范生活行为配套制度
        二、家庭场域优化:家风家教培育
        (一)培育廉洁家风促县委书记健康成长
        (二)引入外部措施对家庭领域实施监督
第六章 机制健全: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基础
    第一节 健全县委书记成长促进机制
        一、考核评价:为县委书记成长提供原则遵循
        (一)考核评价理念科学化
        (二)考核评价内容全方位
        (三)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
        二、激励模型:为县委书记成长提供需求满足
        (一)薪酬激励保障
        (二)精神激励保障
        (三)特殊激励保障
        三、教育培训:为县委书记成长提供能力资本
        (一)创新教育培训理念
        (二)优化教育培训体系
        (三)完善教育培训管理
        (四)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四、保护防范:为县委书记成长提供心理支持
        (一)谈话沟通机制
        (二)心理调适机制
        (三)容错纠错机制
    第二节 健全县委书记成长保障机制
        一、权力制约机制:防范县委书记成长风险
        (一)科学配权:理顺权力关系,有效限制权力
        (二)适度分权:规范权力运行,科学制衡权力
        二、行为监督机制:规范县委书记角色扮演
        (一)实现监督体系构建立体化
        (二)确保监督运行机制科学化
        (三)保证监督配套措施完备化
        三、义务问责机制:保障县委书记合理履职
        (一)塑造道德型人格,突破“问谁之责”困境
        (二)培育参与精神,弥合“谁来问责”分歧
        (三)制度伦理建设,化解“如何问责”难题
        四、违规惩戒机制:规避县委书记成长异化
        (一)完善惩戒各项流程
        (二)优化惩戒运行机制
        (三)创新惩戒方式方法
第七章 角色塑造: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的目标指向
    第一节 角色塑造原则:县委书记成长基本遵循
        一、角色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组织培养与自我养成相结合
        (二)思想培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二、角色养成的基本原则
        (一)场域优化与个体养成相结合
        (二)角色期待与个体发展相结合
        (三)角色认知与角色践行相结合
    第二节 角色塑造路径:县委书记成长资源累积
        一、价值培育:科学驾驭权力资源
        (一)正确看待利益观
        (二)树立正确事业观
        二、心智养成:有效开发心理资本
        (一)心智模式转型方略
        (二)自我心理调控策略
        三、人格发育:合理处理关系资源
        (一)理想人格塑造维度
        (二)理想人格塑造策略
        四、思维养成:科学运用领导方式
        (一)养成战略思维方式
        (二)养成辩证思维方式
        (三)养成系统思维方式
        (四)养成创新思维方式
        (五)养成法治思维方式
        (六)养成底线思维方式
        (七)养成历史思维方式
        五、能力提升:不断积累人力资本
        (一)能力要求:县委书记成长基本要素
        (二)自我提升:有效运用能力养成策略
    第三节 角色养成机制:县委书记成长有效策略
        一、角色养成系统构建:优化主客体互动机制
        (一)县委书记角色养成系统建构的基本保障
        (二)县委书记角色养成系统主客体互动机制
        二、角色养成策略分析:有效强化成长能动性自觉
        (一)找准角色定位,提升角色稳定性
        (二)把握角色风格,增强角色识别度
        (三)划出角色坐标,强化角色责任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995年“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后期16人晋升的核心指标
    附录2:1995年“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成长趋势图
    附表3:1995年“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晋升核心指标
    附录4:2015年“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基本信息统计表
    附录5:2015年“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晋升各职级年龄趋势图
    附录6:2015年“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晋升核心指标
    附表7:县委书记成长影响因子分析类目与编码关键要素
    附录8: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状况访谈提纲
    附录9:新常态县委书记成长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3)基于岗位职责的新时代县委书记胜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思路设计
三、新时代县委书记的岗位职责
四、新时代县委书记胜任特征模型
五、县委书记核心胜任特征的认识差异化
六、岗位职责与胜任特征的相互关系
七、总结

(4)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关于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1.2.3 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1.2.4 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
    1.5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写作框架
2 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
        2.1.2 列宁无产阶级干部队伍建设主要内容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2.2.1 毛泽东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2.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的发展
        2.2.3 江泽民与时俱进地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2.2.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2.5 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3 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与影响因素
    3.1 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
        3.1.1 启蒙于党的优良传统和教育
        3.1.2 发端于延安插队
        3.1.3 形成于地方领导工作时期
        3.1.4 发展成熟于进入中央工作以来
    3.2 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3.2.1 优秀县委书记的影响及实际工作体会
        3.2.2 对马克思主义干部理论和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总结
        3.2.3 着眼于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和中心工作的需要
4 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县级及县委书记在党和国家中的定位
    4.2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4.2.1 焦裕禄精神的主要内涵
        4.2.2 坚持做到“四有”,争取成为“四个人”
    4.3 打造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队伍
        4.3.1 加强对县委书记的培训和考核
        4.3.2 县委书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3.3 县委书记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4.3.4 县委书记要注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5 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的启示
    5.1 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一生的必修课
    5.2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5.3 把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
    5.4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配套机制
    5.5 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狠抓“关键少数”
    5.6 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5.7 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县委书记的角色养成与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领导理论
    2.2 管理理论
    2.3 人格理论
第三章 县委书记角色养成
    3.1 角色定位
    3.2 角色的责任
    3.3 角色的风险
第四章 县委书记素质模型
    4.1 素质要求
    4.2 境界要求
    4.3 能力要求
第五章 县委书记能力养成
    5.1 素质养成
    5.2 境界养成
    5.3 实践能力养成
第六章 县委书记能力提升
    6.1 加强自我革新,提升软硬实力
    6.2 开展岗前培训,强化业务能力
    6.3 注重岗位提升,适应形势需要
第七章 结语
    7.1 面临的问题
    7.2 存在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县委书记廉政风险防范研究 ——基于十八大以来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廉政”内涵和特征
        1.2.2 廉政风险
        1.2.3 腐败的概念、根源及其影响
        1.2.4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县”的基础性地位及作用
        2.1.2 县委书记的职责权限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廉政的相关理论
        2.2.2 权力监督相关理论
        2.2.3 相关理论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县委书记腐败案例及其成因分析
    3.1 县委书记被查处的案例情况统计
    3.2 县委书记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
    3.3 县委书记发生廉政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失守
        3.3.2 “不能腐”的外界环境没有建立
        3.3.3 “不敢腐”的惩戒约束机制不完善
        3.3.4 “不易腐”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对廉政风险防范的探索实践及启示
    4.1 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做法
    4.2 中国香港地区的经验做法
    4.3 江苏部分地方的探索实践
    4.4 启示
第五章 关于县委书记廉政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使廉洁从政成为县委书记的行为自觉
    5.2 构建不能腐的约束机制,把县委书记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5.3 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对县委书记从严监督管理
    5.4 构建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提高县委书记“幸福指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十八大以来县委书记被查处情况统计表

(7)新时期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 ——以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研究动态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县委书记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县委书记的职务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县委书记的职务内涵
        二、县委书记队伍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县委书记在县域治理中的作用
        一、县委书记是实施县域治理的“一线总指挥”
        二、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队伍的建设
第二章 目前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县委书记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维护基层稳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章 林州(县)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形成的基本考察
    第一节 林州(县)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历任县委书记的基本情况
        一、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末林州(县)的县委书记
        二、新世纪以来林州(县)的县委书记
    第三节 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形成的精神和传统
        一、红旗渠精神的确立及影响
        二、县委书记团队形成的精神和传统
    第四节 县委书记优秀团队推动县域治理的绩效
        一、调整县级各方职能,完善县域治理结构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县域民主
        三、干部队伍实行聘用与考核制,推动县域治理的创新
        四、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
第四章 林州(县)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对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县委书记队伍成长的规律
        一、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是县委书记成长的基本条件
        二、正确的从政方向和奋斗精神是县委书记成长的内在动力
        三、自觉加强修养锻炼是县委书记成长的重要保证
        四、多岗位任职锻炼的经历是县委书记成长的重要阶梯
        五、独特的成长周期是县委书记成长的常规
    第二节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一、选拔和任用县委书记的原则和要求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健全激励机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四、加强县委书记队伍的培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习近平的县委书记观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县委以及县委书记的定位
二、当好县委书记的标准
    (一)“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二)当好县委书记,要做到心中“四有”
    (三)要求县委书记努力成为“四种人”
三、县委书记的基本功和工作思路
    (一)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
    (四)一张蓝图干到底
    (五)正确处置突出矛盾和突发事件
    (六)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县域治理
    (七)要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突破口
    (八)工作有具体抓手,坚持问题导向
    (九)工作标准要高,作风要实
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县委书记队伍
五、县委书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
    (二)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不搞假大空
    (四)对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防微杜渐

(9)县委书记的角色与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2章 角色理论概述
    2.1 角色概述
        2.1.1 角色的概念
        2.1.2 社会角色的要素
        2.1.3 社会角色的特性与类型
    2.2 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第3章 县委书记角色与责任的“应然之意”
    3.1 县委书记的角色定位
        3.1.1 县委书记的社会角色
        3.1.2 县委书记的政治角色
        3.1.3 县委书记社会角色与政治角色之间的关系
    3.2 县委书记的责任
        3.2.1 县级政府的责任
        3.2.2 县委书记的责任
第4章 县委书记责任履行的现状
    4.1 县委书记的主观责任
    4.2 县委书记的客观责任
    4.3 县委书记履职不到位的成因分析
        4.3.1 利益驱动与利益冲突
        4.3.2 制度与机制因素
        4.3.3 文化方面原因
        4.3.4 个体自身原因
第5章 新形势下县委书记责任的履行
    5.1 新形势下县委书记面临的挑战
    5.2 新形势下县委书记更好履行其责任的主要对策
        5.2.1 明确角色责任,防止角色错位
        5.2.2 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制度
        5.2.3 净化社会文化氛围
        5.2.4 加大县委书记的培养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10)习近平与县委书记谈为官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在总书记心中,县委书记有多重要?
    县委书记是我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
    县委书记要做“四有新人”
习近平向县委书记释放四大信号
    信号1 :我很重视你们的工作
    信号2 :我很理解你们的疾苦
    信号3 :我对你们要求很严格
    信号4 :我要把你们全部轮训一遍
6位县委书记对总书记说了什么?
习近平是这样做县委书记的
    勇于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经济
    内外招贤纳士,助力经济腾飞
    挖掘历史文化,实施旅游兴县
    重视智力投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谦逊朴实,尊老敬贤
习近平点赞过的3位县委书记
    焦裕禄
    谷文昌
    王伯祥
中央将如何轮训县委书记?
    首次县委书记研修班 :全是2012年3月以后任职的优秀县委书记
    中央党校办学格局重大调整 :县处级重要岗位入研修班将长期固定
    县委书记“毕业留言”:研修的结束是实践的开始
全国各地县委书记的“学习心得”
    云南省马龙县委书记贺勇
    黑龙江省龙江县委书记王兆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委书记朱新
    广东省罗定(县级市)市委书记万木林
    河北省平山县委书记、西柏坡管理局党工委书记李旭阳
    江西省兴国县委书记赖晓军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委书记刘万虎

四、县委书记谈怎样当好县委书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D]. 徐雷.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新常态下中共县委书记成长机理研究 ——基于场域、机制与角色的分析框架[D]. 马正立.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基于岗位职责的新时代县委书记胜任特征研究[J]. 朱树标,王文新,胡月星. 中国软科学, 2020(05)
  • [4]习近平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高英杰.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16(12)
  • [5]县委书记的角色养成与能力提升研究[D]. 熊荣元. 云南大学, 2014(04)
  • [6]县委书记廉政风险防范研究 ——基于十八大以来案例分析[D]. 刘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新时期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 ——以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为例[D]. 袁文萍.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8]习近平的县委书记观述论[J]. 马用浩.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03)
  • [9]县委书记的角色与责任研究[D]. 张瑞瑞. 湖北工业大学, 2012(12)
  • [10]习近平与县委书记谈为官之道[J]. 张伟. 中国经济周刊, 2015(03)

标签:;  ;  ;  ;  ;  

县委书记谈如何当好县委书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