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热镇痛类药物应用注意(论文文献综述)
邓王[1](2019)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药物化学基础》课程作为中职药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带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提高其教学效果,对培养优秀应用型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强目标性和实践性,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二者进行融合优化,构建了适用于中职教育的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并将其在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与应用。综合分析了分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通过分析中职药剂专业标准、《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标准,以及实习学校《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论述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制定其实施方案,具体环节为:调查摸底、学生分层分组、目标分层、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动态调整,并详细论述了各环节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昆明市卫生学校2017级药剂专业班进行近一年的实践应用;实验期间,进行了前、中、后三次测试和三次问卷调查及一次期末统考;分析实验班的测考成绩、学习兴趣和态度、合作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总结所取得的效果及研究的不足。结果表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合作意识、个人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减少了学生的两极分化,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符合中职《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目标要求,切合现代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郝文利,李培锋[2](2006)在《解热镇痛药的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解热镇痛类药物包括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1抑制剂)、非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抑制剂和一氧化氮释放型NSAIDs)。文章分析其国内外市场状况,并指出临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常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提出了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发现新结构类型的高活性化合物仍是主攻方向,而且开发NO-NSAIDs也会成为降低NSAIDs的不良反应,增加其疗效的途径之一。
石力夫[3](2015)在《解热镇痛药的特点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1什么是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除乙酰苯胺类外,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故又称解热镇痛抗炎药),有的还兼有抗痛风作用。但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不同于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故又分别称为非甾体抗炎药和非麻醉性镇痛药。2解热镇痛药的作用特点有哪些?本类药物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酶(环氧酶,COX)使体内PG合成减
王珠劳,李新平,王林[4](2009)在《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郭辉[5](2020)在《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肝胆外科护士疼痛知识水平,探讨肝癌患者术后疼痛体验及镇痛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构建科学、规范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为临床疼痛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于2019年6月7月,调查辽宁省大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69名肝胆外科护士,了解其疼痛知识水平;采用目的抽样法,以自制的半结构访谈提纲为研究工具,于2019年6月8月,访谈辽宁省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0名肝癌术后患者,探讨其疼痛体验及镇痛需求;借助SPSS20.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Nvivo11.0对半结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提炼研究主题,结合文献回顾,经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构建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2.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应用Delphi法,选取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医学、临床药学、临床麻醉学及临床心理学领域2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采用SPSS20.0对咨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等指标,结合专家意见,对条目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确立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结果1.肝胆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平均得分为(18.81±4.21)分,平均正确率为47.01%,其中,问卷各维度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疼痛一般知识(51.41%)、疼痛评估知识(48.32%)、疼痛药物知识(46.10%)、疼痛干预知识(40.29%);2.经半结构访谈,提炼出以下三个主题:患者经历了强烈的术后疼痛,镇痛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患者对疼痛护理管理的开展充满期望;3.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96%和9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第一轮咨询中,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范围为4.155.00,满分率范围为35%100%,第二轮咨询中,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范围为3.945.00,满分率范围为11%100%;第一轮咨询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000.296,平均值为0.101,第二轮咨询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000.192,平均值为0.076;第一轮咨询的维度、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肯德尔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238、0.242、0.223、0.195,第二轮咨询的维度、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肯德尔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333、0.290、0.253、0.221,P<0.05,专家意见趋向一致。经过两轮咨询,最终形成包含4个维度、14项一级条目、43项二级条目、105项三级条目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满足肝胆外科护士与肝癌患者对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的共同需求;2.构建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明确了肝胆外科护士应执行的各项疼痛护理任务,可规范护士疼痛护理行为,指导临床疼痛护理工作的开展;3.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包含4个维度、14项一级条目、43项二级条目、105项三级条目,医疗机构可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对护士开展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疼痛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疼痛管理水平;护士可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于术前、术后及出院后,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以提高镇痛效果,加速机体康复。
陈白灵[6](2012)在《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用药原则)》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某院临床实际情况,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谢恒韬[7](2018)在《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在临床很多病人常常表现为自发痛、异常性疼痛、诱发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然而目前针对这种慢性神经痛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研究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病机制对于获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瞬时反应通道(TRP)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脊髓水平胶质细胞的激活引起的炎性反应以及神经损伤后由外周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l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敏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药在镇痛方面的研究广为报道,其中多种中药在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的效果显着,但机制不详。本研究拟通过制备pSNL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多途径探讨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确切镇痛作用及对疼痛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具体的镇痛分子机制,为葛根素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为更好的防治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新的策略。第一部分葛根素对pSNL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pSNL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10g,随机分为4组(n=10):空白组(C组)、模型组(M组)、葛根素低剂量(30mg/kg)组(L组)、葛根素高剂量(60mg/kg)组(H组)。空白组以外的三组采用坐骨神经部分结扎(Partial Sciatic Nerve Ligation,pSNL)建立外周神经痛模型。手术后空白组和模型组连续7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两组腹腔给予相应剂量的葛根素: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7天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MWT)及热缩足潜伏期(PWL),期间记录大鼠体重,并于实验第0、3、7天检测的大鼠自主活动能力以及用冷丙酮法检测大鼠的冷痛阈值。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L4-L6段背根神经节及腰膨大段的脊髓,用于后续的检测。结果:与C组比较,M组大鼠的MWT和PWL明显降低(P<0.05),表明模型己成功建立,而与M组相比,L和H组MWT和PWL明显提高(P<0.05)。提示葛根素可缓解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行为。M组中大鼠自主活动能力显着下降,而L和H组大鼠相较M组自主活动有所改善(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改善PSNL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冷痛敏和热痛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第二部分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TRPV1/TRPA1、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TRPV1/TRPA1蛋白是否有影响。方法:最后一次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L4-L6段背根神经节,利用q-PCR和Westemblot技术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内TRPV1/TRPA1的mRNA和蛋白的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M组中TRPV1和TRPA1的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L和H组中TRPV1和TRPA1的mRNA表达有明显的下调(P<0.05)。与C组比较,M组中TRPV1和TRPA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L和H组中TRPV1及TRPA1蛋白的表达也有明显的下降。结论:葛根素可以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的大鼠TRPA1/TRPV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第三部分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以及对脊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最后一次行为学结束后,充分暴露脊髓后,取出脊髓,并放入4%多聚甲醛中后固定6~10h(或4℃冰箱内过夜),然后将组织转移到PBS配制的30%蔗糖中脱水沉底(4℃冰箱内,放24 h)。组织沉底后,用OCT包埋剂包埋组织,置于-800C冰箱中保存。用于检测炎性因子的脊髓取下后直接-80℃冰箱冻存。染色前将其切为厚度为4阿的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Iba-1和星型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GFAP的含量,用Elisa法检测脊髓内 IL-lβ,IL-6 及 TNF-α 的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M组的大鼠脊髓背角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GFAP蛋白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Iba-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L组和H组均相较于M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提示葛根素可以抑制pSNL所致的大鼠脊髓背角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的活化。与C组比较,M组的大鼠脊髓内IL-lβ,IL-6及TNF-α的含量明显增多,L组和H组均相较于M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提示葛根素可以降低pSNL所致的大鼠脊髓内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多。结论:葛根素可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下的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并可抑制脊髓水平的炎性反应。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8](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林仙军[9](2016)在《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鉴伪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中药材,通过一定的工艺得到的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主要含有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等有效成份。兽医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外感风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腺炎和轻型肺炎等。已有研究表明,其发挥上述功用的主要活性成份是: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然而,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质量标准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一种主要活性成份—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此同时,一些不良兽药生产企业,为提高所谓“疗效”,进而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往双黄连注射液中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药物,以至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然而迄今为止,对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中三种有效成份同时检测的方法以及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药物的筛查与确证方法均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完善双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有力打击双黄连注射液中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药物的情况,切实保障广大养殖户的合法权益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开展了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三种有效成份同时检测方法和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药物的筛查与确认方法研究。1.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三种主要活性成份的方法。结果表明: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在1~2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6%,并对16批次双黄连注射液产品进行实际检测,满足双黄连注射液的符合性检测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控制,也为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标准限度的确定提供了参考数据。2.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兽用双黄连注射液中非法添加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等4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方法。四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用磷酸盐缓冲液(pH值7.0)-甲醇(65:35,V:V)提取与稀释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四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9,回收率在97.8%~100.8%范围内,RSD在0.9%~4.0%之间,检测限1.0 mg/mL。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兽用双黄连注射液中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解热镇痛药性能疗药调查组[10](1973)在《解热镇痛药的评价和合理使用》文中认为解热镇痛药是常用的药物,国内生产量大,应用也极广泛。遵照燃料化学工业部、商业部、卫生部三部联合指示,在对磺胺、抗菌素两大类药物进行调查之后,于1972年5月开始进行解热镇痛类药物性能疗效的调查工作,到21个省、市、自治区,召开了工、商、卫各类座谈会、讨论会近百次。有六百几十个单位参加座谈讨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还深入到工矿、林区、牧区、居民点等基层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这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历时三月有余。同时还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经过分析讨论,现写出初步评价。限于水平,所作评价必然有不妥和错误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补充。参加调查工作的单位有: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公司、上海医药采购供应站、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新华制药厂等。东北第六制药厂也参加了部分工作。
二、解热镇痛类药物应用注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热镇痛类药物应用注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观察法 |
1.4.4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的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
2.1.2 分层教学法 |
2.1.3 班内“隐性”分层教学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成就动机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分析 |
3.1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分析 |
3.1.1 中职药剂专业培养目标 |
3.1.2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的特点 |
3.2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分析 |
3.2.1 课程性质和任务 |
3.2.2 地位与作用 |
3.2.3 课程的目标定位 |
3.3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
3.3.1 教学目标不全面、缺乏职业性 |
3.3.2 教师是课堂中心、学生参与课堂形式单一 |
3.3.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3.4 在《药物化学基础》中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3.4.1 可行性分析 |
3.4.2 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
4.1 实施步骤 |
4.1.1 调查摸底 |
4.1.2 学生分层分组 |
4.1.3 目标分层 |
4.1.4 分层授课 |
4.1.5 分层练习 |
4.1.6 分层辅导 |
4.1.7 分层评价 |
4.1.8 动态调整 |
第5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5.1 调查摸底 |
5.2 学生分层和分组 |
5.3 教学准备 |
5.3.1 教材分析 |
5.3.2 学情分析 |
5.3.3 教学资源 |
5.3.4 教学方法 |
5.4 教学目标分层 |
5.5 分层授课 |
5.6 分层训练 |
5.7 分层辅导 |
5.8 分层评价 |
5.8.1 测试内容分层:施行“一卷多层测试制” |
5.8.2 分层综合评价 |
5.9 动态调整 |
5.10 应用案例 |
5.10.1 应用案例 |
第6章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变量及控制 |
6.2.3 实验设计 |
6.3 实验过程 |
6.3.1 实验假设 |
6.3.2 实验前测 |
6.3.3 对实验班《药物化学基础》课程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 |
6.3.4 实验中测 |
6.3.5 实验后测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知识技能测试数据分析 |
6.4.2 学习态度测试数据分析 |
6.4.3 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数据分析 |
6.5 实验结论 |
6.6 实验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问卷1——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前中后测) |
附录B 问卷2——关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问卷调查(前中后测) |
附录C 《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任务设计实施方案 |
附录D 《药物化学基础》课程任务设计案例(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解热镇痛药的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解热镇痛药的应用现状 |
2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
3 解热镇痛药国内外市场概况 |
4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
4.1 消化系统反应 |
4.2 造血系统反应 |
4.3 对肾脏的损害 |
4.4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4.5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
4.6 过敏反应 |
4.7 其他不良反应 |
5 应用注意事项 |
5.1 配伍禁忌 |
5.2 减少不良反应 |
5.3 了解药物成分 |
5.4 加强对各类药物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 |
5.5 加强药品分类管理 |
(3)解热镇痛药的特点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什么是解热镇痛药? |
2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特点有哪些? |
3 解热镇痛药从化学结构上可分为哪几类? |
4 水杨酸类用于解热镇痛时应注意哪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
5 为何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会引起胃出血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
6 非抗炎解热镇痛药有何特点? |
7 吲哚美辛用于解热镇痛有何特点? |
8 萘普生用于解热镇痛有何特点? |
9 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的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
继续医学教育 |
问答题: |
(4)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
1.1 水杨酸类 |
1.2 乙酰苯胺类 |
1.3 吡唑酮类 |
1.4 苯酰酸衍生物 |
1.5 吲哚类有机酸 |
1.6 芳香基丙酸类 |
1.7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 |
1.8 邻氯苯甲酸类 |
2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
2.1 注意各类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
2.2 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
2.3 确诊病症, 对症用药 |
2.4 注意服用细节 |
2.5 注意复方制剂成分, 不重复用药 |
2.6 注意交叉过敏 |
3 结 论 |
(5)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立题创新 |
4.理论基础 |
5.相关概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工具 |
4.技术路线 |
5.统计学方法 |
6.质量控制 |
7.伦理原则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切除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葛根素对pSNL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TRPV1/TRPA1、蛋白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奖项 |
后记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9)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鉴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简介 |
1.1 中药材原料 |
1.1.1 黄芩 |
1.1.2 金银花 |
1.1.3 连翘 |
1.2 活性成份 |
1.2.1 黄芩苷 |
1.2.2 绿原酸 |
1.2.3 连翘苷 |
2 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的药学研究 |
2.1 抗菌作用 |
2.2 抗病毒作用 |
2.3 解热抗炎作用 |
2.4 免疫调节作用 |
2.5 与抗生素配伍应用研究 |
3 毒理作用研究 |
4 临床应用研究 |
4.1 防控猪病上的应用研究 |
4.1.1 防控猪流感 |
4.1.2 防控猪子宫内膜炎 |
4.1.3 防控仔猪白痢 |
4.1.4 防控猪气喘病 |
4.2 防控禽病上的应用研究 |
4.3 防控犬病上的应用研究 |
4.4 防控其他动物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
5 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
5.1 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工艺 |
5.2 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
5.3 中兽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
5.3.1 质量合格的原药材 |
5.3.2 先进的生产工艺 |
5.3.4 完善的质量标准 |
6 中兽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隐性成份 |
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3种有效成份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 |
2.2 主要材料 |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4 双黄连注射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色谱分离 |
3.2 阴性对照的制备与确认 |
3.2.1 中药原材料的显微特征鉴别 |
3.2.2 三种阴性对照样品的液相色谱法确证 |
3.3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考察 |
3.4 精密度试验 |
3.5 稳定性试验 |
3.6 加标回收率试验 |
3.7 三种有效成份的液质法确证 |
3.8 实际样品测定 |
4 讨论 |
4.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4.2 流动相的选择 |
4.3 提取溶剂和提取方式的选择 |
第三章 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中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 |
2.2 试剂与耗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3.2 峰纯度和光谱相似度检查 |
3.3 线性关系考察 |
3.4 添加回收试验 |
3.5 检测限 |
3.6 耐用性 |
3.7 专属性试验 |
3.8 实际样品检测 |
3.9 阳性样品的质谱确证研究 |
4 讨论 |
4.1 提取溶剂和方式的选择 |
4.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四章 结果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四、解热镇痛类药物应用注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D]. 邓王.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解热镇痛药的发展概况[J]. 郝文利,李培锋. 动物医学进展, 2006(06)
- [3]解热镇痛药的特点与应用[J]. 石力夫.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5(03)
- [4]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J]. 王珠劳,李新平,王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05)
- [5]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D]. 郭辉.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6]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用药原则)[J]. 陈白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2)
- [7]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D]. 谢恒韬. 武汉大学, 2018(12)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9]中兽药双黄连注射液鉴伪技术研究[D]. 林仙军. 浙江大学, 2016(03)
- [10]解热镇痛药的评价和合理使用[J]. 解热镇痛药性能疗药调查组. 医药工业, 19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