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内因、外因及其作用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论文文献综述)
袁优利,徐国平[1](1983)在《从内因、外因及其作用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文中指出 本文的论题是受到毛泽东同志哲学着作中有关论述的启迪而确定的。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发表此文,以示纪念。辩证法经常强调“事物的自己运动”、“事物自身发展的必然性”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自己运动”或“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仅仅属于每一个别事物的内部矛盾性,即内因,它们同时也应当属于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即也属于外因。离开了内
刘会贵[2](2011)在《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文中提出今天,在微型地球上,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由于缺乏各类杰出人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华夏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和发展直到今天仍然处于不自由状态。为此,构筑良好的文化场域,提升名师的职业幸福,涵养众多的杰出人才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二良策。本研究所谓的名师即教育情操高尚、教育思想先进、教育手段独到、教育业绩卓越、教育英名远扬的杰出教师,包括占教师总数约20%比例的区县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家等。幸福,从最一般的意义讲,指主体在其人生观的指导下对客体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体验。幸福的三要素指主体、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体验。无论西洋文明还是东亚文明,其幸福思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坚持感性快乐主义幸福观,类坚持理性完善主义幸福观,宗教禁欲主义幸福观乃是理性完善主义幸福观的极端形式。幸福观指主体关于幸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阶级社会,幸福观具有阶级性、时代性,主要包括个人主义幸福观和集体主义幸福观两类。幸福感指主体对客体给予自己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感受状态,它是幸福的表现方式,其一般表现为沉静体验,高端表现为高峰体验,异化表现为约拿情结。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同时也是人生发展的条件。名师职业幸福指其育人理想得以实现的舒畅心理体验,它源于对自己育人成就的愉快体验,具有精神性、创造性、给予性。本研究被问卷调查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为75.91,在21-105的取值范围中,75.91的平均幸福指数处于微弱的上等水平,但绝对数不高,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名师在职业心境方面的职业幸福感指数失分最多,失分率达32.30%;其次为身体健康因素,其失分率为31.63%;第三为精力充足因素,其失分率为31.55%;第四为职业满足(职业兴趣)因素,其失分率为29.60%;第五为松弛与紧张因素,其失分率为24.04%;最后为情感控制因素,其失分率为23.60%;6因素平均失分率为27.71%。考虑到名师由普通教师发展而来,本课题专门开展了名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幸福的比较研究,其结论是,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显着高于普通教师,在制约主体职业幸福感的6项因素方面,名师均优于普通教师。考虑到许多名师纷纷转行到公务员队伍,因此,本课题专门开展了名师与公务员处级干部职业幸福的比较研究,其结论是,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显着高于处级干部,在6个职业幸福感因子中,名师与处级干部在精力充足、职业满足(职业兴趣)方面,差异不显着;在身体健康、职业心境、情感控制、松弛与紧张方面,名师都优于处级干部,差异极其显着。个人幸福的实现至少涉及个人的实践活动、个人的实践结果、由文化场域决定的个人幸福系数。因此,个人幸福的实现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条件一:活动本身自成目的;条件二:活动结果价值自足;条件三: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场域。从内因看,名师职业幸福的内部制约因素具体包括名师自身的“心”(心态)、“健”(健康)、“德”(道德)、“才”(才能)、“力”(努力)等要素。因此,名师进一步提高自己职业幸福水平的内部修炼措施在于: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心态境界,有效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切实增进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用心涵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素养,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基于名师职业幸福和职业不幸福首要因素的科学编码和频次统计,进一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水平的外部措施在于:首先,放弃以学生(升学)考试成绩评价教师业绩的评价模式;其次,用心减轻名师的工作负担,让名师从过多的杂务和过多的考评中解脱出来:再次,切实改善名师的工作环境,尤其要给名师构建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再次,真正提高名师的职业待遇,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水平应足够使他们同相应社会地位的官员或雇员持平;最后,从实际出发构建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将“教师优先”予以落实,吸引并保留名师终生从事教师职业。只有构筑可能的文化场域,才能实现名师可能的职业幸福。从广义讲,名师外在的文化场域由名师所处的宏观自然场域、中观社会场域和微观任务场域构成。名师所处的宏观自然场域指名师可以触及的那部分自然界,自然场域的优劣会影响名师的职业幸福。名师所处的中观社会场域由名师所处的社会教育技术文化场域、社会经济文化场域、社会制度文化场域、社会心态文化场域构成。制约名师职业幸福之微观任务场域主要指名师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治学态度、激励制度,它是名师面临的微观因素和直接因素。名师的中观社会场域和微观任务场域主要通过“树结构”或“果结构”的教育体制来阻碍名师获得职业幸福或促进名师获得职业幸福。为了有效提升名师的职业幸福水平,有关当局应以“名师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名师健康休假与疗养”、“名师工作室”、“名师导师制”和“名师沙龙”为有效载体,分别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确保名师拥有职业顺境。为此,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构筑一个出世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入世的职业幸福;构筑一个彼岸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此岸的职业幸福;构筑一个无为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有为的职业幸福。
任小琴[3](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尹涛[4](2014)在《叶青思想批判》文中研究指明叶青出身于一个世代务农家庭。于1920年去法国留学,1926年从苏联回国后参加国民大革命。从他留学法国到在国民革命中支持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和各省区联席会议的决定为止,是他思想的早期阶段。在此期间,他同情工人,加入共产党,走上宣传马克思主义之路。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揭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状况,分析世界和中国的革命形势,批判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派,宣传旅法华人的反帝运动,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些工作。从支持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和各省区联席会议的决定,到1936年10月脱离中共外围组织辛垦书店为止,这个阶段对叶青来说是一个特殊,或者说转变时期。在此时期,他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哲学研究。而他的哲学观点,包括他的整个理论主张,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在中共革命队伍的外围,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在哲学上从唯物主义转向物心综合论,并和中共理论宣传者展开论战。在研究哲学和进行论战的同时,他也对当时的各种思想文化问题,以及主要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研究或批评。重要的是,随着时移世变,他的思想出现了一些对中共不利而逐渐偏向国民党的变化。1936年10月叶青脱离中共方面后,很快加入国民党方面,变为国民党的理论家和反共专家。于是,大力阐扬三民主义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他对三民主义从研究方法到内容等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看法。这些看法与国民党的主流观点有所不同。有些看法,如将物心综合论解释为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等,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与之前他站在中共的立场,突出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及革命性的观点不同,他着力论证三民主义是完美无缺的理论,比中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当时的其它所有理论都优越,更适合中国国情,以借此论证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合理性。在1936年离开辛垦书店,并很快加入国民党方面,成为国民党的理论家和反共专家之后,叶青通过发表文章和出版着作等各种方式,对中共的革命理论主张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大力批判。而他批判的主旨,是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在叶青对中共的革命理论主张和实践进行批判的同时,中共也对他的有关理论和主张进行了批判。中共对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他的三民主义理论主张和他在国共和谈问题上的立场的批判上。中共不但对他多次批判,还将他列入1949年1月公布的战犯名单之中。到台湾后,叶青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大力进行理论宣传,特别是反共宣传活动,直到离世。他去世后,台湾有关方面给予他较高的评价,并用“革命理论家”来概括他的一生。这与国内大陆方面目前对他的否定性评价,显然如天差地别。就他的一生来看,具体来说,他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作了一些工作。后来他在中共外围组织辛垦书店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他的思想理论已经具有两面性。自1936年10月,离开辛垦书店,并很快加入国民党方面起,他就一直为国民党进行理论宣传工作。他一方面宣传三民主义,一方面反对中共的革命理论主张。总体上来讲,他则是一个国民党的意识形态专家。而国民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失败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注定了,叶青是一个失败的国民党意识形态专家。
赵保胜[5](2015)在《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文中认为古史辨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形塑。这一运动的爆发,跟自古以来积累的疑古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社会背景有关,而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的个人因素也相当重要。这一事件的意义——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均包括思想解放和学术范式的探索两个方面。这前者偏重思想史意义,后者注重学术史价值,虽然都已有人论及,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系统考察尚不多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近现代学术转型和社会变革为经,以顾颉刚等人的学术活动为纬,从二者所交织的网络中对古史辨运动加以考察。全文由绪论、正文、附录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待研究动机、论题旨趣、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资料的使用情况和架构安排等等。正文部分共分如下七章:第一章,主要解决近现代学术如何转型和现代学术范式建立的问题。本章首先对中国之“近代”的特殊性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的近代是由“自发的近代”受到“外来的近代”的冲击而形成的“复合的近代”;接着,以这一特殊的近代进程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为背景,考察近现代学术转型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认为这一转型是由整个社会的各种条件和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共同作用所造成,而胡适等人的启导之功对这一转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之后,对“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区别做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虽然在“现代性”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学术范式并非完美,而是存在诸多问题,但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发生却是必要的,古史辨运动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也非可有可无。第二章为“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从“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的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中国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两方面入手,考察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背景下,自古就有的疑古思想和清末以来的时代精神(主要是反传统思潮)两方面,对古史辨运动兴起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结论认为:如果将疑古思想比作燃料,那么反传统思潮则好比火柴;而疑古思想的累积和反传统精神的弥漫,又进而成为学术转型乃至整个社会之转型的重要动力。第三、四两章分别为“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之“上”与“下”。前者,先究古史辨派如何形成,然后再分别讨论胡适和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影响,以及他们跟古史辨运动的关系;后者,结合时代背景,考察了顾颉刚走上疑古辨伪之路的过程,并对古史辨运动兴起之初的论战过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对其中涉及的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作为主将,无论胡适、钱玄同,还是顾颉刚,在古史辨运动爆发之初,他们对于自己将要触发的这一场古史论战都没有全盘的计划和周详的考虑。不仅如此,由于学术上准备的不足,顾氏等人对很多问题的探讨都只停留在表面,而未能深入挖掘,故其许多观点不免过激,但其开风气之功实不可没。第五章为“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既然近现代学术转型对古史辨运动的发生、转折以致衰歇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按照社会思潮的变化对学术影响的轨迹将古史辨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期,似乎就是题中应有之义。1923年5月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标志着古史辨运动的爆发,而到了 1940年代中期,古史辨运动作为一场“运动”已经结束。第六章和第七章均为个案研究。两者分别以“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和“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为个案,透析了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所发生的具体影响。选取这样两个个案,一方面是因为《诗经》和《尚书》在中国传统的经学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也是现代学术各个分支(如文学、哲学、史学等)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部书跟古史辨运动的兴起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古史辨派核心人物如顾颉刚等人以毕生之力重点研究的对象。以这样的两个个案来展现古史辨运动对现代学术的影响,可收举一反三之效。古史辨派在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都为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录部分是两篇与正文密切相关的专论,因其可以对正文起到辅翼的作用,故附录于此。
耿彦君[6](2003)在《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唯物辩证法论战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在中国学术界围绕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作用、哲学本身能否消灭、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以及认识论、人生观、历史观等一系列哲学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论战。论战是由胡适和张东荪挑起的,主要由六条战线构成:即马克思主义者与张东荪派之间;叶青与张东荪派之间;马克思主义者与叶青之间;社会各界学者与艾思奇之间;叶青对张东荪哲学体系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 唯物辩证法能否作为真理、方法适用于实践主体的行为,是论战的焦点,而对焦点问题的讨论又是围绕着“纯粹哲学”与“实践哲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展开的。马克思主义派学者邓云特、陈伯达、秀侠、弱缨、姜琪等坚决地回击了张东荪、傅统先一派对唯物辩证法的指责和挑战;艾思奇、沈志远等人则系统地分析和批判了叶青的“哲学消灭论”、“心物综合论”。他们反驳了别有用心的文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诬蔑,澄清了被混淆的理论问题,扞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阵线,为毛泽东《实践论》和《矛盾论》的产生扫清了理论障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这次论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现代哲学之主潮及世界观指导地位的确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认为,张东荪等“职业哲学家”的“纯粹哲学”、“专业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革命哲学”的较量,实际上也是哲学本身的“超越性”与“时代性”两种存在意义的较量。通过这次哲学论战所体现出来的历史选择,再次证明了哲学“时代性”的重要意义,它证明,只有能够满足历史和时代需要的哲学才能够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现实意义在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哲学的“时代性”优于“超越性”,“超越性”不能取代“时代性”。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哲学,将由历史的具体任务来规定,中国哲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决不是“书斋式”的,而是“实践式”的。因此,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这次哲学论战与新世纪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走向仍密切相关。
张绍彦[7](2008)在《犯罪定义、原因与惩罚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犯罪定义是整个刑事科学的基础性问题。犯罪原因和犯罪定义原因的分析,有助人们认识原本的犯罪,揭示犯罪的内涵,把握犯罪定义。犯罪一般原因的分析表明,犯罪的发生和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被选择、被决定的结果;而犯罪原因的主体因素研究则告诉人们,犯罪原因的存在决定了一定主体的犯罪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决定犯罪是否发生的"致罪系统"和"免罪系统"共同作用于一定主体的结果。在犯罪发生的机制中,行为主体的责任是相对的,这正是罪刑关系和刑罚谦抑的事实基础。
师震[8](2011)在《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文中认为本篇论文主要是从自我评价论的角度对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进行研究,基本思路如下:文章的开篇是绪论部分,主要把这篇文章要论述的问题开门见山地提出来,并指出论文研究的意义。该部分还对自我意识问题从哲学史上进行了溯源研究,并对国内外自我意识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详细述评,最后是该篇论文研究所应用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第一章的内容为自我意识自觉及其机制的内涵研究。也是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点。本章的开头为自我意识由自在经自为达到自觉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对意识、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自觉内涵的说明,明白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逐步演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反思作为主体对自我意识的觉察,内在于自我意识之中,并始终伴随着主体行为本身,使自我意识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并通过反思活动来实现。反思是自我意识自觉不同阶段中的一种现实表现形式。紧接着文章又分析了评价活动在自我意识自觉机制中的作用。主要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两种基本方式:即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入手。从主体的不同角度,把评价活动分为个体主体的评价活动和社会主体的评价活动。自我评价活动是个体主体的评价活动的一种方式,社会主体的评价活动以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为其现实表现形式。随后又分别对自我评价活动和社会评价活动在自我意识自觉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章的内容是自我意识自觉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该章节首先对自我意识自觉如何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为发端,从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自我肯定中的自觉和盲目、自觉地对待人生中的痛苦和逆境三个方面具体的分析自我意识自觉机制是如何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的。其次,明确提出人是人生的创造主体,人的一生总是处于不断地自我设计、选择和塑造的过程之中,主体在自我人生的自我塑造过程中必然会受内外因的影响。在自觉的人生自我塑造过程中,要坚决的反对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两种倾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自觉的人生自我塑造。以上面两个层次的分析为基础,接着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派关于人的自我发展思想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认为自我发展理所当然的是人生发展过程之中的重要内容,是自我不断走向积极和现实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自我意识自觉在人生的自我发展三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还提出主体对自我人生的审美追求是必然的,自我意识自觉性的充分发挥,促使主体构建比较丰富的内在世界,最后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第三章主要是论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自我意识自觉的引导。本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机制进行了解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自觉。自我意识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对“价值澄清法”相关内涵和相关理论进行挖掘,提出“价值澄清法”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在于重视受教育者个体的自由或自觉的选择,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觉机制,促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以调动受教育者进行自我评价的自觉性,促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解剖的自觉。最后,文章提出自由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自我意识自觉的过程本身就内蕴着自由。人的发展是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辨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且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龚明礼[9](1984)在《论刑法中的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是我国法学界多年来热烈争论的问题,但至今仍然分歧很大。鉴于这个问题不仅对法理研究,而且对司法实践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拟从法哲学的角度对刑法中的必然因果和偶然因果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解决什么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因”?它们与危害结果之间关系的性质是什么?在每种因果关系中,原因对于结果
贾东[10](2015)在《阿拉伯伊斯兰教理性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拉伯伊斯兰教理性观是根据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或阿拉伯世界的发展,对伊斯兰教“理性”概念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和总体认识。伊斯兰教“理性”概念是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它在伊斯兰教、阿拉伯社会,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深层影响与主导作用。早在伊斯兰教发展之初,在伊斯兰教教法的发展过程中各教法学家相对形成了“意见派”和“圣训派”。由于“两派”对“经训”教法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方式不同,“两派”在伊斯兰教教法发展过程中发生分歧与争执,形成对伊斯兰教立法方式问题的对立。最终通过四大教法学派的出现,实现了“两派”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融合。阿拔斯王朝初期的伊斯兰世界是一个开放、融合和包容的社会,各种外来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汇聚一堂。伊斯兰教的教义学家们在分析与解释各种哲学性质的问题时,由于对“经训”内容的理解不同,形成了以“穆阿台及勒派”与“圣训派”之间的严重对立,并导致“两派”在宗教、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针锋相对。阿拔斯王朝中期的教义学家艾布·哈桑·艾什阿里对“两派”之间的分歧进行了调和,最终形成以其名字命名的“艾什阿里派”作为伊斯兰教“正统派”的教义学思想而得以巩固和发展。19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在西方文明的各种压力下摇摇欲坠,各种阿拉伯社会思潮孕育而生。一些近现代伊斯兰思想家与改革家通过对“经训”与伊斯兰传统思想内容的再认识,对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社会发展进行协调,形成了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兼有伊斯兰传统性与现代性于一身,虽然其内在的“双重性”特点最终将其分裂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但它对阿拉伯社会传统的复兴与改革以及现代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作用。本文通过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发展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阶段,对阿拉伯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教“理性”概念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且根据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理论依据,探寻伊斯兰教“理性”概念及其理性观的内涵与意义。本文主体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伊斯兰教宗教观念与思想的理论阐述”,主要阐述了本文的宗教学理论依据、伊斯兰教宗教观念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并重点阐述伊斯兰教理性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体现。第二章,“‘意见派’和‘圣训派’的争执与伊斯兰教理性观的发展”。第三章,“‘穆阿台及勒派’与‘圣训派’的交锋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影响”。第四章,“伊斯兰现代主义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传承”。这三章分别通过对伊斯兰教理性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并对伊斯兰教“理性”概念基本属性、发展起因以及具体体现进行分析,阐述伊斯兰教“理性”概念及其理性观的形成和特点。第五章,“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反思”,通过对伊斯兰教理性观辨证分析的意义、其所涵盖的辩证法统一,以及对其的发展辨析,总体反思伊斯兰教的“理性”概念及其理性观。结语是对伊斯兰教“理性”概念及其理性观的几点总体性认识,以此作为本论题的最后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创新点是:人对“经训”的认识产生伊斯兰教的“理性”概念,人对伊斯兰教“理性”概念的认识形成伊斯兰教的理性观。伊斯兰教“理性”概念的实质性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辩证统一”。其中,第一个“辩证统一”是:人与“经训”的辩证统一;第二个“辩证统一”是:由第一个“辩证统一”构成伊斯兰教“理性”概念的内因,再与现实的客观环境构成伊斯兰教“理性”概念的外因,两者之间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即第二个“辩证统一”。本文通过伊斯兰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阶段,阐述伊斯兰教“理性”概念普遍存在于伊斯兰教的各发展时期及各领域或层面,它对伊斯兰教的整体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与深层的作用。
二、从内因、外因及其作用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内因、外因及其作用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论文提纲范文)
(2)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缘起 |
(一)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背景 |
(二)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值得研究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名师"研究的现状 |
(二) 关于"名师职业幸福"研究的现状 |
(三)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还稀有研究 |
三、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
(一) 研究的理论框架 |
(二) 研究的预期结论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的理论分析 |
一、基础教育名师的含义与标准 |
(一) 基础教育名师的含义 |
(二) 基础教育名师专业标准 |
二、名师职业幸福的理论 |
(一) 西方文化场域下的幸福观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场域下的幸福观 |
(三) 中西方文化场域下幸福观的比较 |
(四) 幸福的含义 |
(五) 名师职业幸福的含义 |
(六) 文化场域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审视 |
一、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调查概述 |
(一)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值得考虑的因素 |
(二) 采纳并修改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 |
(三)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问卷调查覆盖范围广泛 |
(四)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访谈 |
二、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调查结果 |
(一) 名师基本情况 |
(二) 名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状况 |
(三) 名师总体职业幸福感现状 |
(四) 名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幸福的比较 |
(五) 名师与公务员处级干部职业幸福的比较 |
三、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的主要问题 |
(一) 名师职业幸福心态文化场域的问题 |
(二) 名师职业幸福外在文化场域的问题 |
第四章 名师职业幸福的自主修炼 |
一、由培训需求调查表反映出来的名师素养 |
(一) 对基础教育名师培训需求的调查 |
(二) 名师的具体培训需求 |
(三) 由培训需求调查表反映出来的名师素养 |
二、心态文化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
(一) 不同文化心态的主体在同一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幸福感 |
(二) 名师要实现职业幸福离不开良好的心态文化条件 |
三、名师的职业幸福以自己身心健康为基础 |
(一) 健康的身体是名师享有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 |
(二) 健康的心理也是名师享有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 |
四、名师的职业幸福以加强德性修养为前提 |
(一) 德性是个人幸福的前提 |
(二) 名师的德性即依据其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
(三) 名师的职业幸福依赖于名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属"我"的职业幸福尺度 |
五、名师的职业幸福以提升才干为必要条件 |
(一) 名师的职业幸福依赖于名师的才干 |
(二) 名师的才干指名师的知识技能 |
(三) 名师才干的形成过程 |
六、名师的职业幸福在于不断的奋发与拼搏 |
(一) 名师的奋发有为是名师职业幸福的重要条件 |
(二) 名师的奋发有为不是名师职业幸福的充分条件 |
(三) 努力给力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
第五章 名师职业幸福外在文化场域建构 |
一、文化场域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
(一) 我国教育家的历史分布规律 |
(二) 我国当代缺乏教育家的真正原因 |
二、名师职业幸福的具体文化场域 |
(一) 名师职业幸福之教育技术文化场域 |
(二) 名师职业幸福之经济文化场域 |
(三) 名师职业幸福之制度文化场域 |
(四) 名师职业幸福之任务场域 |
三、给予名师以职业顺境——支持性职业场域 |
(一) 支持性职业场域有利于主体的职业幸福 |
(二) 名师的支持性职业场域有利于名师的职业幸福 |
(三) 支持性职业场域将名师的短期职业幸福累积为长期的职业幸福 |
四、建构名师支持性文化场域之可能载体 |
(一) 载体一——名师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 |
(二) 载体二——名师健康休假与疗养 |
(三) 载体三——区域名师工作室 |
(四) 载体四——区域导师制 |
(五) 载体五——区域名师沙龙 |
结语 |
一、构筑名师职业幸福可能的文化场域 |
(一) 市场经济场域在本质上是功利主义文化场域 |
(二) 创新载体,精心构筑名师职业幸福可能的文化场域 |
二、观点回顾 |
三、论文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问卷 |
附录二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我国教育家的历史分布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3)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叶青思想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分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叶青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
第一节 早期接触与参加革命的经历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一、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和揭露 |
二、对各国家革命运动的考察和分析 |
四、对中国革命的分析 |
五、对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
六、对旅法华人反帝运动的宣传和分析 |
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宣传 |
八、对巴黎公社的认识和分析 |
第二章 叶青的哲学研究 |
第一节 叶青被捕变节的经过 |
第二节 叶青哲学论着分析 |
第三节 叶青对哲学的解释 |
第四节 哲学消灭论解读 |
一、提出过程 |
二、主要内容 |
三、多方面的论证 |
第五节 物心综合论解读 |
一、提出过程 |
二、主要内容 |
三、“坚强的论据” |
第六节 叶青对逻辑学的研究 |
一、提出综合逻辑论的过程 |
二、主要内容 |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证明” |
第七节 叶青和艾思奇“新哲学”的争论 |
一、关于“新哲学”的内涵 |
二、关于哲学消灭论 |
三、关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
四、关于内因论和外因论 |
第八节 叶青对其它有关问题的思考 |
一、时代问题 |
二、民族问题 |
三、国家问题 |
四、宗教问题 |
五、文化问题 |
六、读经问题 |
七、人生问题 |
第九节 叶青对各派思想学术的批评 |
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
二、对梁漱溟中西文化论的批评 |
三、对胡适思想学说的批评 |
四、对张东荪哲学的批评 |
第三章 对三民主义的阐扬 |
第一节 叶青1936-1949年间的政治活动 |
第二节 对三民主义的认识过程 |
第三节 关于三民主义研究的方法 |
一、三民主义研究者所应具备的条件 |
二、如何研究三民主义 |
第四节 对三民主义的解释 |
一、对民生主义性质的认识 |
二、提出“一次革命论” |
三、阐明三民主义的丰富内涵 |
四、将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解释为“物心综合论” |
五、概括出三民主义的实践方略 |
六、指出三民主义的优越性 |
第五节 对国民党执政合法性的宣传 |
一、反对多党政治,主张一党专政 |
二、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为中国的“特殊性”所决定 |
三、认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历史的选择” |
四、指出抗战时期国民党应实行一党专政 |
五、坚持宪政阶段国民党应继续掌控政权 |
第六节 对五权宪法的宣传 |
一、认为五权宪法代表着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 |
二、强调五权宪法的内容具有次序性、完整性 |
三、顽固坚持《五五宪草》 |
四、反对政协会议对《五五宪草》的修改 |
五、反对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
第四章 对中共革命理论主张的指斥 |
第一节 进行反共宣传的过程 |
第二节 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解释 |
第三节 对抗战胜利前途的判断 |
第四节 对中共的全面指责 |
一、否认中共存在的必要 |
二、对中共各阶段革命主张和活动的攻击 |
三、对中共革命前途的评估 |
第五节 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攻击 |
第五章 中共对叶青理论主张的系统批判 |
第一节 对叶青哲学观点的批判 |
第二节 对叶青三民主义理论宣传的批判 |
一、中共对三民主义所持态度的变化过程 |
二、批判叶青“以统一取消抗日” |
三、批判叶青提出的“一次革命论” |
四、批判叶青关于三民主义内容的解释 |
第三节 对叶青关于国共和谈立场的批判 |
一、坚决维护政协会议对《五五宪草》的修改 |
二、批判叶青对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反对 |
结语 |
第一节 叶青到台湾后的理论宣传活动和台湾学者的评价 |
第二节 对叶青一生理论宣传活动的总评 |
第三节 关于叶青思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动机与论题旨趣 |
二 研究成果和回顾述评 |
三 资料的使用说明 |
四 研究架构安排和相关概念 |
第一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 |
第一节 关于中国“近代”的划分 |
第二节 由近代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学术转型 |
一 从“外在条件”和“内在理路”看明清学术之变革 |
二 清代学术(传统学术)之范式、影响及其局限性 |
三 从近代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角度看《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史学革命意义 |
第三节 学术的“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 |
一 “现代性”及其最突出的特征 |
二 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何在 |
三 现代学术范式如何获得体制化的固定 |
四 现代学术范式的局限性 |
五 现代学术范式与古史辨运动之关系 |
第二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 |
第一节 与古史辨运动有关的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
第二节 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思想资源 |
一 先秦疑古辨伪述略 |
二 汉唐时期的疑古辨伪思想 |
三 两宋时期的疑古思想和主要人物 |
四 明清以降的疑古辨伪学之大成 |
五 疑古思潮对顾氏的影响及其与学术转型之关系 |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中西“碰撞”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 |
一 激烈反传统与学术发展内在理路之关系 |
二 近代“学科化”运动与伦理/价值和知识的分离 |
三 以复古为解放:晚清今文家的历史阐释 |
第三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上) |
第一节 古史辨派的形成 |
第二节 胡适的“整理国故”与疑古辨伪 |
一 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到“整理国故” |
二 整理国故和疑古辨伪 |
三 胡适对“近三百年”学术缺陷之认识 |
第三节 钱玄同与古史辨派 |
一 前人对钱玄同与古史辨派关系之研究 |
二 钱玄同一生学术的几次变化 |
三 钱玄同疑古思想之来源及其对顾颉刚之影响 |
第四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下) |
第一节 家世与少年时期对其学术选择的影响 |
一 启蒙时期的顾颉刚 |
二 国粹学报与革命思潮 |
第二节 由今古文经学到截断众流:北大时期的顾颉刚 |
一 戏迷生涯和章太炎的影响 |
二 康有为思想的洗礼 |
三 胡适“实验主义”思想的陶冶 |
第三节 从《古今伪书考》到“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
一 由《古今伪书考》到《辨伪丛刊》 |
二 由辨“伪书”到辨“伪史”、“伪经” |
三 《崔东壁遗书》与“层累说”的思想渊源 |
第四节 “层累说”的发现与古史论战的开始 |
一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 |
二 “层累说”发表后学界的反应 |
三 刘、胡二人与顾颉刚的论战 |
四 推翻信史的四项标准的提出 |
五 古史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与古史辨运动之兴起 |
小结 |
第五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 |
第一节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
一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 |
二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
第二节 古史辨运动的开端、结尾以及时间段划分 |
一 古史辨运动的始点 |
二 古史辨运动的终点 |
三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和时间段划分 |
第六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角度看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意义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二节 古史辨派对《诗经》的基本认知及其与传统学者之区别 |
第三节 胡适对《诗经》的基本看法及其影响 |
一 《诗经》是否“歌谣总集”的问题 |
二 孔子是否“删诗”的问题 |
三 关于《诗经》部分篇章的理解 |
四 胡适对《诗经》研究方法的见解 |
第四节 顾颉刚与钱玄同等对《诗经》问题的探讨 |
一 从《中国哲学史大纲》说起 |
二 歌谣与《诗经》 |
三 顾颉刚对《毛诗序》的看法 |
四 “《诗经》赖汉人附会而传” |
五 关于歌谣的转变和《诗经》的成书年代 |
第五节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范式意义 |
一 传统《诗经》学的研究模式 |
二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范式意义 |
小结 |
第七章 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及其检讨 |
第一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上) |
一 作为古史考辨中心的《尚书》问题 |
二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与《尚书》的年代问题 |
第二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下) |
一 今文《尚书》诸篇年代问题与《尚书盘庚中篇今译》的发表 |
二 《尚书》学讲义与工具书的编纂 |
第三节 《尚书校释译论》和顾颉刚晚年的《尚书》研究 |
一 “校、释、译、论”整理模式之形成与“《尚书》十种” |
二 分工协作与顾颉刚的《尚书》研究 |
三 刘起釪与《尚书校释译论》 |
第四节 现代尚书学的开创者——顾颉刚《尚书》研究的典范意义 |
结论与展望—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
一 本文的结论 |
二 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古代文学学科之当代意义 |
附录一: 论顾颉刚、胡适与傅斯年 |
附录二: 论顾颉刚、王国维之学术因缘及学术思想异同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论战的背景 |
第一节 从传统哲学到近现代哲学的转变 |
一、 西方传统哲学的现代演进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代课题的回答 |
三、 近现代中国思想的剧变 |
第二节 传播发展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一、 已成席卷之势的辩证唯物论 |
二、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贡献 |
第三节 苏联辩证唯物论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 |
一、 与修正派、少数派的论争 |
二、 与新机械唯物论和布哈林的斗争 |
三、 关于具有“少数派”色彩和唯心论倾向的德波林派 |
四、 所谓“两条阵线上”的哲学论战 |
第二章 与张东荪一派的论战 |
第一节 “辩证法”不是新东西吗?--论战之缘起 |
一、 胡适与雷仲坚的“揭幕战” |
二、 张东荪的“挑衅”与杜畏之的“防御”--论战的开端 |
第二节 辩证唯物论者与张东荪的论战 |
一、 辩证法是个问题很多的东西吗?--论战的展开 |
二、 动的逻辑是否可能?--论战的深入 |
三、 编着《唯物辩证法论战》--决战在即 |
第三节 叶青与张东荪之战线 |
一、 动的逻辑是可能的 |
二、 叶青与傅统先的对决 |
三、 形式上的抗衡--叶青的《哲学论战》 |
第三章 辩证唯物论者与叶青的论战 |
第一节 哲学究竟能否消灭?-对阵叶青的“哲学消灭论” |
一、 蜀城与叶青的论战 |
二、 何封与叶青的论战 |
三、 杨伯凯与叶青的论战 |
四、 各界学者与叶青的论战 |
五、 艾生(谭辅之)与叶青的论战 |
第二节 各界学者与艾思奇之间的论战 |
一、 艾思奇的《哲学讲话》及社会的反响 |
二、 艾思奇对各界批评、指责的答复和回驳 |
三、 谭辅之(艾生)等人对艾思奇的批评 |
第四章 关于唯物辩证法问题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否为哲学中的一门学问 |
一、 唯物辩证法是学问吗? |
二、 唯物辩证法是哲学吗? |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是否为哲学中的有科学性的学问 |
一、 如何看待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 |
二、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与黑格尔哲学的“颠倒” |
三、 唯物辩证法自身的问题与科学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否还具有实践性和革命性? |
一、 如何理解哲学的党性问题? |
二、 如何从实践的角度理解方法与法则的关系? |
三、 如何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第五章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形式逻辑的若干问题 |
一、 如何理解“逻辑”? |
二、 有关形式逻辑中几个问题的论争 |
第二节 关于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定位问题 |
一、 唯逻辑论 |
二、 取代论 |
三、 分治论 |
四、 吸收、包容论 |
第六章 关于哲学消灭论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哲学消灭论的论争 |
一、 对“哲学消灭论”的阐述与论争 |
二、 旧哲学的消灭是否为一切哲学的消灭 |
三、 新物质论是科学还是哲学 |
第二节 关于“心物综合论”的论争 |
一、 “综合论”中的公式主义 |
二、 观念论中是否真的有“真理”存在? |
三、 哲学史上的矛盾是否能够消解? |
第七章 关于论战中若干问题之评析 |
第一节 论战中主要问题之评析 |
一、 理论与实践 |
二、 哲学与科学 |
第二节 对论战中若干人物之评价 |
一、 对论战中的叶青之评价 |
二、 对张岱年在论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之评价 |
第三节 论战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一、 唯物辩证法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潮地位之确立 |
二、 论战与《实践论》、《矛盾论》产生和形成的关系 |
三、 论战与关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关系问题的讨论 |
四、 论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影响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犯罪定义、原因与惩罚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犯罪定义及其原因 |
二、犯罪原因决定了犯罪的发生不可避免 |
三、犯罪人的主体原因是相对的 |
(一) 主体因素对犯罪的发生不具有决定意义 |
(二) 一定主体犯罪的必然性 |
1.一定犯罪的产生和存在是必然的 |
2.部分主体实施犯罪是必然的 |
3.可能犯罪联系是必然的和普遍的 |
4.个体的不犯罪是偶然的 |
(三) 主体罪因的分析路向 |
四、对犯罪的惩罚 |
(8)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溯源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论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一) 论题研究的理论 |
(二) 论题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自我意识自觉及其机制 |
第一节 自我意识及其自觉 |
一、意识 |
二、自我意识 |
三、自我意识的自觉 |
第二节 评价活动在自我意识自觉机制中的作用 |
一、评价活动及其分类 |
二、自我评价活动在自我意识自觉机制中的作用 |
三、社会评价活动在自我意识自觉机制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自我意识自觉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
第一节 自我意识自觉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
一、人生价值的内涵 |
二、人生价值自我肯定中的自觉和盲目 |
三、自觉地对待人生中的痛苦和逆境 |
第二节 自我意识自觉引发人生的自我塑造 |
一、人生中的自我设计、选择和塑造 |
二、自觉地对待人生塑造中的内因和外因 |
三、自觉的人生塑造和历史唯物主义 |
第三节 人生的自我发展是自我意识自觉的过程 |
一、人的自我发展思想 |
(一) 先秦儒家学派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
(二) 人本主义学派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
(三)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
二、自我意识自觉与人生发展三阶段 |
三、自我意识自觉与审美人生 |
第三章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自我意识自觉的引导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意识自觉 |
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机制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我意识自觉的作用 |
三、自我意识自觉对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价值澄清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价值澄清法”的由来 |
二、“价值澄清法”的基本内容 |
三、“价值澄清法”的启示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促进自我教育 |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受教育者自觉进行自我批判 |
三、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自觉进行自我解剖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促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一、自由问题的哲学探讨 |
二、自我意识自觉的过程内蕴着自由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一) 人的发展是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
附录 促进自我教育载体的创新——以上海大学为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曾获荣誉 |
(10)阿拉伯伊斯兰教理性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外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对象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伊斯兰教的宗教观念与思想 |
第一节 宗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宗教观念与思想 |
第三节 伊斯兰教宗教观念和思想中的理性观 |
第二章 “意见派”与“圣训派”的争执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发展 |
第一节 “意见派”与“圣训派”的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对“两派争执”的分析 |
第三节 “两派争执”评析 |
第三章 “穆阿台及勒派”与“圣训派”的交锋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影响 |
第一节 教义学的产生与“两派交锋”的发展 |
第二节 对“两派交锋”的分析 |
第三节 “两派交锋”评析 |
第四章 伊斯兰现代主义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传承 |
第一节 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发展 |
第二节 对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分析 |
第三节 对伊斯兰现代主义的评述 |
第五章 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反思 |
第一节 对伊斯兰教理性观分析的意义 |
第二节 对伊斯兰教理性观的总体辨析 |
第三节 伊斯兰教理性观的辩证法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从内因、外因及其作用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内因、外因及其作用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J]. 袁优利,徐国平. 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1983(S1)
- [2]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 刘会贵. 西南大学, 2011(09)
- [3]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叶青思想批判[D]. 尹涛. 南京大学, 2014(05)
- [5]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D]. 赵保胜.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 [6]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D]. 耿彦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7]犯罪定义、原因与惩罚的关联分析[J]. 张绍彦.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03)
- [8]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 师震. 上海大学, 2011(11)
- [9]论刑法中的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J]. 龚明礼. 学习与探索, 1984(02)
- [10]阿拉伯伊斯兰教理性观研究[D]. 贾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