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菱苦土复分解法制备轻质氧化镁(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瑶[1](2020)在《硅镁型贫镍红土矿富集镍铁-尾矿回收镁的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可供开发的镍资源主要分为两种:硫化镍矿和氧化镍矿。由于镍需求量的增加,品位高且易处理的硫化镍矿资源随之减少,低品位的红土矿成为研究重点。我国云南某地红土矿具有高MgO、高SiO2,低镍铁含量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低品位硅镁型红土镍矿。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回收镍的研究,镁作为一种价值较高的金属,目前针对红土矿直接提镁具有成本高、回收率低等缺点,本文提出还原焙烧-磁选分离-硫酸浸出实验方法,综合回收该硅镁型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镍、铁、镁等物质。首先,该红土矿矿物成分含Ni 0.82%、Co 0.033%、Fe 9.67%、MgO 31.49%、SiO2 35.85%。向其中加入7%助熔剂CaF2和8%还原剂无烟煤,氮气保护气氛下,考察了4个不同的焙烧温度对镍铁回收率的影响,综合实验过程,选定在1250℃下焙烧60min,经过湿磨、磁选分离得到镍铁精矿和磁选尾矿。红土矿经过富集,镍铁精矿中镍的品位达到6.60%、铁的品位提高至62.14%其中夹杂有8.65%的氧化镁没有分离彻底。对原矿、焙烧后物料及磁选尾矿进行SEM及EPMA检测分析,高温焙烧使得金属镍铁发生了还原、迁移、聚集并长大的一个富集过程,结合热重及XRD,对其物相在高温下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磁选尾矿作为后续硫酸浸出提镁的原材料,考察了不同的浸出条件对镁、铁、镍浸出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重复实验,得到最佳的酸浸条件为: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4 h、硫酸浓度15%、液固比10:1(以m L/g计)、搅拌速度:450 r/min。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三组重复性试验,Mg、Ni、Fe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6.69%、98.63%、62.8%。为了得到纯净的氧化镁产品,对其进行了中和水解法除铁实验,因为红土矿中铁为三价铁,不适合采用针铁矿法除铁,同时不宜引入新的Na+、K+等杂质离子,故不适用铁矾法。除铁后液中铁的含量仅剩5.38mg/L。通过向除铁后液中加入氨水NH4·OH调节pH至9.6~9.7,同时分多次向其中加入碳酸铵(NH4)2CO3,经过复分解反应和热解反应两步,得到碱式碳酸镁,在105℃干燥箱中干燥6个小时,得到碱式碳酸镁白色粉末。最后制备产品氧化镁。将碱式碳酸镁磨细在T1700-L-B型竖式喷吹炉中进行高温煅烧,控制温度在550℃煅烧1h,得到产品氧化镁的品位达到98%≥96.0%,达到国家标准GB 1886.216-2016中对于食品级氧化镁的标准含量。
刘润静,胡永琪,胡庆福[2](2017)在《菱镁矿、白云石及蛇纹石矿为原料制备镁盐工艺进展》文中提出中国菱镁矿资源丰富、质地优良,是优势矿产之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1996年,全国共探明菱镁矿矿区27个,保有菱镁矿储量30亿t,其中A+B+C级储量13.12亿t,占总储量的43.72%。以辽宁菱镁矿储量最为丰富,占全国的85.6%,此外,山东、西藏、新疆、甘肃等地区菱镁矿也较丰富。
冯刚[3](2017)在《含钒镁废渣中钒、镁分离综合回收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钒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钒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含钒废渣的排放量也日益剧增。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在,资源需求量大,所以,对含钒废渣中的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攀西地区生产五氧化二钒所排放出的废弃含钒废渣为原料。该废渣中不仅含有一定量的钒,而且还富含镁。针对该废渣的特点,提出了含钒镁废渣中钒、镁分离综合回收的工艺。重点研究了硫酸浸出废渣、氢氧化钠除杂以及制备轻质氧化镁三部分。硫酸浸出废渣部分主要研究了酸用量、粒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单因素对钒回收率和镁溶出率的影响。对溶出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完成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得出最佳的酸溶条件。最佳的酸溶条件为:酸用量配比为0.9:1,粒度小于0.074mm占86.31%,液固比为4:1,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钒的回收率达到96.52%,钒的品位提高到了15.18%;镁的浸出率达到94.14%。15.18%的钒品位达到了富钒渣的要求,它可以被用来继续作为提钒的原料,而进入溶液中的镁可以继续进行除杂处理,然后被用做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母液。氢氧化钠除杂部分主要研究了除杂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氢氧化钠滴加速度等单因素对铁去除率、锰去除率、钙去除率以及镁损失率的影响。对除杂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完成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得出最佳的除杂条件。最佳的除杂条件为:p H为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70min、氢氧化钠滴加速度为9ml/min。在此条件下,铁去除率为99.87%,锰去除率为99.76%,钙去除率为99.65%,镁损失率为5.27%。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沉镁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75℃,碳酸钠过量系数为1.2。轻质碳酸镁煅烧成轻质氧化镁的最佳工艺参数是:煅烧温度为850℃左右,煅烧时间为120min,升温速度为6℃/min。
马鹏程[4](2014)在《高活性氧化镁和高密度烧结镁砂的研究》文中指出活性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镁质化工材料,其用途广泛,是生产其他高纯镁化合物的原料。它主要作为氯丁橡胶及氟橡胶的促进剂与活化剂,用于黏合剂、塑料、油漆和纸张的填料;医药上用作抗酸剂和缓泻剂,用于胃酸过多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可作为陶瓷、玻璃、高级保温材料及氧化镁水泥等原料;还可用于冶炼脱硫及燃气和燃料脱硫,等等。烧结镁砂具有高熔点(2800℃)、高电阻和优良的抗渣侵性能,因而作为生产镁质耐火材料的基本原料,被制成各种镁砖在冶金、水泥等行业的高温炉上广泛使用。镁质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原料烧结镁砂的体积密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对镁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体积密度高于3.40g/cm3的优质烧结镁砂的需求越来越大。活性氧化镁通常由菱镁矿和海水(或卤水)镁提取的氧化镁经低温(<1000℃)煅烧而成的,而烧结镁砂则是由氧化镁经进一步高温(>1400℃)煅烧而成。辽宁省大石桥市被誉为“世界镁都”,储有占世界总储量20%的品位达40%以上的优质菱镁矿。本研究就以该菱镁矿为原料,利用水化法,制备出了高活性氧化镁和高密度烧结镁砂。本工艺流程短,易操作,成本低,无环境污染,所得产品氧化镁活性很高、烧结镁砂密度大于3.40g/cm3,具有实际生产意义。此外,还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氧化镁活性及镁砂体积密度的影响,研究了氧化镁微观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水化对氧化镁性质的影响,进而对其高温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活性氧化镁的制备1)由菱镁矿在850℃下煅烧2h制得氧化镁后,将其水化后得到前驱体氢氧化镁。将氢氧化镁在400℃下煅烧1h得到吸碘值为278.82mgI2/g的高活性氧化镁,其比表面积为202.41m2/g。2)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和煅烧温度的升高,氧化镁的晶型越来越完整,氧化镁由亚稳态非晶体转变为结构紧密、晶格完整的氧化镁晶体,活性逐渐降低。保温时间和煅烧温度都是影响氧化镁活性的主要因素。3)为得到活性氧化镁,起始加热温度应高于200℃。控制好煅烧温度及保温时间保证氢氧化镁的完全分解并抑制氧化镁晶体的生长,是得到高活性氧化镁的关键。4)氧化镁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假晶”形态以及氧化镁的非晶亚稳态结构是令其具有高活性的重要因素。另外,晶格畸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高密度烧结镁砂的制备1)将菱镁矿在850℃下煅烧2h得到的氧化镁水化成氢氧化镁,并以此为原料,在烧结温度1600℃下制得了体积密度高达为3.47g/cm3的烧结镁砂。2)将该水化工艺应用到低档菱镁矿在1600℃也取得了体积密度为3.41g/cm3的烧结镁砂;同样应用在高钙高铁菱镁矿,使得镁砂的体积密度由未经过水化的3.38g/cm3提高到水化后的3.54g/cm3。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该水化方法的应用可靠性。3)与菱镁矿制得的轻烧氧化镁相比,经过水化处理工艺后得到的轻烧氧化镁的较容易破碎,大大降低了细磨的强度和时间,减少了粉尘污染,节约了能源。4)该研究制备的轻烧氧化镁晶格内部不存在官能团CO32-的残留物的制约,并且Mg(OH)2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水部分固溶到MgO晶格中有效地促进了氧化镁的烧结。
廖鹏[5](2014)在《含硫酸镁废液石灰乳法制备氢氧化镁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某红土镍矿制镍后的含硫酸镁废液由石灰乳法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已有的石灰乳法为基础,先得到高纯氢氧化镁的制备工艺,再通过不同品质石灰实验考察石灰品质对产物纯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循环晶种水热法和絮凝法探索提高料浆过滤速度的工艺条件。在高纯氢氧化镁制备工艺中,针对所得产物钙含量过高的问题,以已有的石灰乳法研究工作为基础,以产物纯度为考核指标,首先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确定产物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再通过调整工艺条件考察对产物纯度的影响,由此进行制备工艺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和氧化钙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通过调整反应器参数,采用140目过滤网筛和改变洗涤方式等方法可以制备出氢氧化镁含量98.95%,氧化钙含量0.05%的产物。说明所采用的改进工艺可以制备出氧化钙含量低于0.1%的产品。在考察不同石灰品质对产物纯度的影响规律实验中,以产物纯度为考核指标,首先测定不同石灰中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含量,然后采用不同品质的石灰对比原料石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4种石灰品质(石灰中氧化钙和碳酸钙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常州科发石灰、上海奉贤石灰、工业级石灰、汤山石灰,用其所制备的氢氧化镁产品纯度依次降低:氢氧化镁含量从98.95%降低到96.23%,氧化钙含量从0.05%升高到0.56%。说明不同石灰的品质对产物纯度影响很大,石灰品质越高,所得产物纯度越高。针对石灰乳法制备的氢氧化镁料浆过滤速度缓慢的问题,以料浆过滤时间为考核指标,同时测定产物纯度。首先,采用循环晶种水热法,考察晶种添加量、晶种颗粒大小、陈化时间和陈化温度4个方面对过滤时间的影响进行改进工艺实验;同时采用PAM絮凝法,考察PAM不同分子量和加入量对过滤时间的影响进行改进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循环晶种水热法450mL料浆抽滤情况下通过直径9cm的布氏漏斗过滤时间可以从90mmin最低缩短到43min,且产物纯度变化很小:采用PAM絮凝法,在料浆中加入1%[η]=13.18dL/gPAM过滤时间可以从90min最低缩短到12min,但产物中纯度较低,为氢氧化镁含量97.05%,氧化钙2.50%。说明采用循环晶种水热法和絮凝法降低料浆过滤时间都是可行的,但产物纯度的对比实验表明循环晶种水热法是一种比絮凝法更好的方法。本研究所得到的氢氧化镁制备工艺,对含镁溶液石灰乳法制备高纯氢氧化镁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工业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李春丽[6](2013)在《新型硅镁胶的合成及其对放射性离子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氯化镁和泡花碱为原料,通过调节一系列不同的pH值,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四种新型硅镁胶(MgO·SiO2、2MgO·3SiO2、MgO·2SiO2、MgO·3SiO2)。通过脱除水体中的亚甲基蓝,对四种硅镁胶进行了吸附性能的评价,25℃时,四种硅镁胶对亚甲基蓝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51.6、359.6、500.8和508.1mg·g-1,高于国内外其它类型的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说明本文合成的四种新型硅镁胶都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等现代大型仪器对四种新型硅镁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中没有出现Mg(OH)2的吸收峰,说明硅镁胶中的Mg以MgO的形式存在;在460cm-1出现了Mg-O和Si-Mg-O的强吸收峰,证明Mg镶嵌插入Si-O四面体中;随着化学式中SiO2含量的增多,硅镁胶中蜂窝状的孔结构逐渐增多,颗粒变得更均匀,表面变得更粗糙;同一种硅镁胶经焙烧后的表面更粗糙且蜂窝状孔结构更发达。四种硅镁胶对模拟放射性核素Co2+的吸附实验表明:四种硅镁胶样品均在500℃焙烧后对Co2+的吸附量最大;25℃~45℃范围内,四种硅镁胶对Co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70~105.5mg·g-1、131~162.4mg·g-1、135.5~181.8mg·g-1和93.8~121.8mg·g-1;在25~45℃范围内,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相同的条件下,硅镁胶对Co2+的吸附量远远高于国内外其它吸附剂对Co2+的吸附量。吸附脱附再生四次后,四种硅镁胶对Co2+均具有优良的再生性能。硅镁胶MgO·2SiO2对模拟放射性核素Ni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550℃焙烧后的样品对Ni2+有最大的吸附量,25℃~45℃范围内,MgO·2SiO2对Ni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7.5、124.1和118.2mg·g-1;在25~45℃范围内,Ni2+在MgO·2SiO2上的吸附过程均能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均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在相同的条件下,硅镁胶对Ni2+的吸附量远远高于国内外其它吸附剂对Ni2+的吸附量。解吸再生四次后,硅镁胶对Ni2+仍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硅镁胶MgO·2SiO2对模拟放射性核素Mn2+的吸附实验表明,500℃焙烧后样品对Mn2+有最大的吸附量,25℃~55℃范围内,MgO·2SiO2对Mn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9.1、95.5、86.5和124.3mg·g-1;在25~55℃范围内,Mn2+在MgO·2SiO2上的吸附过程均能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均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在相同的条件下,硅镁胶对Mn2+的吸附量远远高于国内外其它吸附剂对Mn2+的吸附量。解吸再生四次后,硅镁胶对Mn2+仍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上述研究表明,新型硅镁胶对模拟放射性核素(Co2+、Ni2+和Mn2+)均具有良好的吸附再生性能,可以用来处理放射性废水。有望达到既有效利用镁资源,又保护环境的双赢目的。
于博[7](2012)在《重镁水热解过程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重镁水的热解是轻烧白云石粉料制备轻质碳酸镁的关键工序之一,该过程不仅影响镁的回收率,而且决定了轻质碳酸镁的晶体形貌,且耗能占总耗能的45%,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工业生产成本。本研究以白云石碳化法生产轻质碳酸镁为基础,通过改变热解反应条件(热解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真空度),得出重镁水中碳酸氢镁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分解率得知重镁水热解反应存在诱导期,在低温(40℃、50。C)、低浓度下诱导期较长,在高温(60℃)、高浓度下很快就出现碱式碳酸镁水合物,诱导期很短。当热解温度在70℃以上.,升温速度较快时,甚至观察不到诱导期;重镁水分解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热解反应温度为90℃,反应6min,热解率即可达到90%以上。通过抽取真空,降低CO2分压,加快热解反应速率,缩短或消除了低温环境下热解反应的诱导期;通过实验,发现降低CO2分压,对重镁水分解率的提高在反应开始前期最明显。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提高百分比逐渐趋于定值;随着热解反应温度的升高,降低CO2分压,对反应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热解温度影响力逐渐增强。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重镁水热解反应机理,根据所得数据,对重镁水热解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建立动力学反应方程。通过计算得知重镁水热解反应在诱导期内为二级反应。在40℃、50℃、60℃的反应条件下,速率常数分别为:40℃:k1=0.0059(mol/L)-1·min-1、50℃:k2=0.0284(mol/L)-1·min-1、60℃:k3=0.1037(mol/L)-1·min-1、活化能Ea=124.29kJ/mol。通过观察在不同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升温速率)轻质碳酸镁晶体不同的晶体形貌,得知随着热解反应温度的升高,碳酸镁晶体生长变化过程为棒状-片状-球状。热解温度为50℃时,制备出长度为50-88μm,直径大约为10μm的棒状轻质碳酸镁:热解温度为70℃时,制备出以片状个体独立存在和呈攻瑰花瓣状层叠在一起的片状轻质碳酸镁;热解温度为90℃时,制备出直径为6μm左右的球状轻质碳酸镁。加快热解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减慢晶体形貌由棒状-片状-球状,这一变化过程。在较低温情况下(50℃),加快反应速率会促使棒状晶体的团聚。重镁水热解添加柠檬酸钠后棒状轻质碳酸镁颗粒分布均匀;添加乙醇可降低轻质碳酸镁的长径比;添加氯化镁可提高棒状轻质碳酸镁晶体长度。
高震[8](2011)在《特殊形貌无水碳酸镁及氧化镁粉体制备和性能表征》文中提出本论文采用水热处理工艺,以氯化镁为盐,尿素为沉淀剂,分别采用柠檬酸钠和壳聚糖辅助水热反应,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具有特殊形貌和不同微观结构性能的单一物相组成的无水碳酸镁粉体和氧化镁粉体。并利用XRD、SEM、粒度分析等检测方法系统地考察了柠檬酸钠和壳聚糖的加入量、盐碱比、水热处理温度和水热处理时间等制备条件对无水碳酸镁和氧化镁粉体的影响。在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法制备无水碳酸镁粉体的实验中,通过改变柠檬酸钠加入量和盐碱比,在不同的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下,可以制备出片组装形成的具有三维花状和球状形貌的无水碳酸镁粉体。研究结果表明,三维花状无水碳酸镁粉体粒径约为15μm左右,三维球状无水碳酸镁粉体粒径约为20μm左右。无水碳酸镁经过高温煅烧后,可以得到氧化镁粉体,并且氧化镁粉体整体形貌基本不变,粒径变小。在壳聚糖辅助水热法制备氧化镁粉体中,水热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壳聚糖分解,并不能得到期望中的产物,只有在特定水热温度下,通过改变水热时间,可以制备出由小颗粒堆砌而成的具有类似蜂窝状形貌的氧化镁粉体。研究结果表明,蜂窝状形貌的氧化镁粉体粒径约为10μm左右,并且随着水热时间的延长,可以看出其内部为中空状态,外壳则均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在以上所得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法制备无水碳酸镁粉体和壳聚糖辅助水热法制备氧化镁粉体的生长机理,从柠檬酸钠和壳聚糖对Mg2+的络合作用,以及粉体表面能角度加以分析,并得出二者组装生长的机理分析。
赵颖[9](2011)在《利用大石桥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菱镁资源居世界第一位,具有世界各国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但大量优质的资源被用来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不高。氧化镁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镁化学品,其应用范围非常广范,近年来广受学者们关注。本论文针对我国菱镁矿资源现状,氧化镁的市场潜力,以及氧化镁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大石桥菱镁矿为原料,经焙烧、铵浸提镁、除杂等过程得到镁盐溶液,以氨水作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的方法制备高纯氢氧化镁,最后焙烧得到高纯氧化镁。实验中考察了各实验条件对高纯氧化镁制备的影响。确定了菱镁矿的最佳焙烧条件是: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2h。轻烧氧化镁浸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2.8mol/L的氯化铵溶液用量为150mL(其中氧化镁与氯化铵的反应摩尔比为1:3.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15r/min。氨沉淀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是:反应时间为45min,反应温度为60℃,氨水浓度为5mol/L,沉降时间为60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氢氧化镁粉末做TG-DTA分析,并将氢氧化镁高温焙烧得到最终产品,再经化学组分分析、XRD分析及粒度分析得出:产品中MgO的含量为99.82%,具有纯度高,粒度集中,分散性好的特点。
武艳妮[10](2011)在《工业废碱与卤水的综合利用及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镁是地壳中含量高、分布广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镁只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现在工业开采规模较大的有菱镁矿、白云石、光卤石等,但是大量的镁主要是以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溶存于海水、盐湖水和井卤中。我国沿海卤水资源丰富,有含镁浓度很高的盐湖和盐田苦卤,为我国镁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盐湖卤水等杂质含量少、生产工艺简单且产品更易达到高纯要求,又是可再生资源,所以以盐湖卤水等为原料生产镁系产品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轻质氧化镁亦称工业氧化镁,在陶瓷、耐火制品、各种粘合剂、油漆填料、橡胶的促进剂与活化剂以及医药、建筑、食品等行业用途较广。轻质碳酸镁又称碱式碳酸镁,相对密度小,质轻而松,无毒、无味,在空气中稳定,常用作橡胶制品的优良填充剂和增强剂,在建筑行业中常用作绝热、耐高温的防火保温材料,在食品行业中可用作添加剂和镁元素补充剂等,还可用于干燥剂、护色剂、载体、抗结块剂等。以卤水为原料制备轻质氧化镁和轻质碳酸镁的方法主要有卤水-纯碱法、卤水-碳铵法等,该法对设备要求较低、工艺简单而被广泛应用,但生产成本受纯碱和碳酸氢铵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工业上有很多废弃的碱液,将它们处理后用于与卤水反应制备轻质氧化镁和轻质碳酸镁,就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又产生了经济效益,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纳米级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其粒径介于1~100nm。由于纳米级氧化镁有着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热、光、电、磁学和化学等特殊性能,应用较普通氧化镁更为广泛,因此成为镁资源开发的首选产品之一。我国含镁资源丰富,使得氢氧化镁廉价易得,其性质比较温和,是一种弱碱,通过控制条件,可与工业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纳米氧化镁。此工艺对设备要求不高,所得氧化镁产品纯度高、晶型好,易于工业化生产。本论文以工业废碱和卤水为原料,制备了轻质氧化镁和轻质碳酸镁,并以氢氧化镁和工业草酸为原料制备了纳米氧化镁,探讨了最优条件,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为:1、工业废碱与卤水制备轻质氧化镁以工业废碱和卤水为原料,在50℃下反应,850℃煅烧1h,制备轻质氧化镁。保持总碱度不变,研究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浓度比对氯离子洗涤及中间产物过滤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对前驱物失重率、产品中MgO含量、堆积密度、CAA值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总碱度不变的情况下,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浓度比为1.5∶1时,氯离了较容易洗涤,中间产物过滤性最好,前驱物失重率最低,所得氧化镁产品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MgO含量大于98%,堆积密度较小,活性较好,含氯量低于0.03%。2、工业废碱与卤水制备轻质碳酸镁以工业废碱与卤水为原料,在50℃下反应,过滤洗涤至滤液中无氯离子后将滤饼配成一定浓度的浆液,通入一定时间的二氧化碳后将其热解并抽滤,所得产物在110℃进行干燥,即得所需产品。本文通过控制CO2流量为一定值,研究了通入不同时间CO2后浆液中Mg2+浓度变化趋势、所得碳酸镁产品的堆积密度和灼烧减量的变化趋势,并用粒度分析测试仪测定所得碳酸镁产品的粒度变化情况。实验表明,控制CO2为25-30L/h,通入1h的CO2,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升至60℃停留10min后再升温至90-95℃热解,所得产品为片状叠积起来的短棒状形貌;在60℃通空气热解,可得到表面光滑的棒状轻质碳酸镁。3、工业草酸与氢氧化镁制备纳米氧化镁以工业草酸和氢氧化镁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草酸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氧化镁产品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草酸浓度为0.8mol/L、农面活性剂浓度为1.0mmol/L、在40℃反应20min得到的中间产物在600℃煅烧2h,可制得纳米氧化镁,粒径在50nm左右。
二、菱苦土复分解法制备轻质氧化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菱苦土复分解法制备轻质氧化镁(论文提纲范文)
(1)硅镁型贫镍红土矿富集镍铁-尾矿回收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土镍矿资源现状 |
1.2 红土镍矿制备镍铁合金研究现状 |
1.2.1 煤基粒铁法直接还原制备镍铁合金 |
1.3 氧化镁生产工艺现状 |
1.3.1 氧化镁的性质和用途 |
1.3.2 氧化镁的生产工艺 |
1.3.3 蛇纹石提镁工艺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元江红土矿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设备 |
2.4 实验用分析仪器 |
2.5 化学分析测定 |
2.5.1 全镍的测定 |
2.5.2 铁的测定 |
2.5.3 金属镍的测定 |
2.5.4 氧化镍相中镍的分析测定 |
2.6 实验方法 |
2.6.1 实验流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还原焙烧-磁选分离回收镍铁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2.1 实验方法 |
3.2.2 镍铁精矿的成分分析 |
3.2.3 红土矿还原过程中CaF_2的作用机理 |
3.3 硅镁型贫镍红土矿高温还原过程 |
3.3.1 原矿TG-DSC表征 |
3.3.2 还原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 |
3.3.3 红土矿还原过程中镍铁分布变化规律 |
3.3.4 镍铁精矿中镍铁的回收率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选尾矿酸浸-除铁-沉镁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4.2.1 硫酸浸出-除铁-沉镁的实验方法 |
4.2.2 磁选尾矿化学成分分析 |
4.3 磁选尾矿常压酸浸条件研究 |
4.3.1 单因素条件实验对镁、铁浸出率的影响 |
4.3.2 浸出条件优化实验 |
4.4 磁选尾矿酸浸浸出液除杂 |
4.4.1 浸出液中元素成分 |
4.4.2 黄钠铁矾法除铁 |
4.4.3 浸出液除铁实验研究 |
4.4.4 中和水解法除铁 |
4.5 沉镁实验研究 |
4.5.1 实验方法 |
4.5.2 氧化镁的制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含钒镁废渣中钒、镁分离综合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钒的性质和用途 |
1.2 轻质氧化镁的性质和用途 |
1.3 提钒工艺 |
1.3.1 酸浸―碱溶法 |
1.3.2 钠化焙烧提钒法 |
1.3.3 钙化焙烧提钒法 |
1.3.4 溶剂萃取法 |
1.3.5 离子交换提钒法 |
1.4 从含钒原料中提钒 |
1.4.1 从石煤中提取钒 |
1.4.2 从钒钛磁铁矿提取钒 |
1.4.3 从废催化剂中提取钒 |
1.4.4 从其他含钒原料中提取钒 |
1.4.5 提钒新工艺 |
1.5 轻质氧化镁的主要生产原料及生产方法 |
1.5.1 主要生产原料 |
1.5.2 主要生产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
2.1 含钒镁废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物相组成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流程及方法 |
2.3.3 相关参数计算 |
第三章 溶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含钒、镁废渣溶出实验的热力学分析 |
3.2 含钒、镁废渣溶出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3.2.1 酸用量对钒的回收率和镁的溶出率的影响 |
3.2.2 粒度对钒的回收率和镁的溶出率的影响 |
3.2.3 液固比对钒的回收率和镁的溶出率的影响 |
3.2.4 温度对钒的回收率和镁的溶出率的影响 |
3.2.5 时间对钒的回收率和镁的溶出率的影响 |
3.3 正交实验 |
3.4 验证实验 |
3.5 含钒镁废渣硫酸浸出的机理分析 |
3.6 溶出渣成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除杂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氢氧化钠除杂原理 |
4.2 除杂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4.2.1 pH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
4.2.3 反应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
4.2.4 氢氧化钠滴加速度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
4.3 正交试验 |
4.4 验证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酸镁精液制备轻质氧化镁实验 |
5.1 硫酸镁精液制备轻质氧化镁实验的机理分析 |
5.2 碳酸钠沉镁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时间对氧化镁回收率的影响 |
5.2.2 反应温度对氧化镁回收率的影响 |
5.2.3 碳酸钠过量系数对氧化镁回收率的影响 |
5.2.4 碱式碳酸镁的XRD分析和SEM检测 |
5.3 碱式碳酸镁的煅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高活性氧化镁和高密度烧结镁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氧化镁的分类 |
2.2 氧化镁国内外生产现状概述 |
2.2.1 活性氧化镁的国内外生产概况 |
2.2.2 烧结镁砂国内外生产概况 |
2.3 活性氧化镁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
2.3.1 氧化镁的活性 |
2.3.2 评价氧化镁活性的标准及其分类 |
2.3.3 活性氧化镁的生产方法 |
2.3.4 活性氧化镁的应用 |
2.4 烧结镁砂的生产方法 |
2.4.1 衡量烧结镁砂性能的评价标准及其分类 |
2.4.2 烧结镁砂的分类 |
2.4.3 烧结镁砂的生产方法 |
2.5 制备氧化镁的反应机理 |
2.5.1 菱镁矿分解机理 |
2.5.2 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的机理分析 |
2.5.3 二者之间的区别 |
2.6 氧化镁的烧结 |
2.6.1 氧化镁的烧结机理 |
2.6.2 影响氧化镁烧结的因素 |
第3章 高活性氧化镁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原料 |
3.2.3 氧化镁活性的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对原料及反应前驱物的热分析结果 |
3.3.2 保温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
3.3.3 煅烧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
3.3.4 起始加热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
3.3.5 氧化镁活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 |
3.4 活性氧化镁的老化实验 |
3.4.1 吸碘值随放置时间的变化 |
3.4.2 放置28天后氧化镁的XRD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密度烧结镁砂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3 性能检测 |
4.3.1 轻烧氧化镁粉末的性能检测 |
4.3.2 烧结镁砂的性能检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工艺流程下制得的烧结镁砂 |
4.4.2 轻烧温度的影响 |
4.4.3 成型压力的选择 |
4.4.4 细磨的影响 |
4.4.5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4.4.6 小结 |
4.5 验证实验 |
4.5.1 不同原料的考察 |
4.5.2 对实际生产的作用 |
4.5.3 小结 |
4.6 水化对MgO性质的影响 |
4.6.1 水化对烧结镁砂体积密度的影响 |
4.6.2 水化对轻烧氧化镁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活性氧化镁 |
5.2 烧结镁砂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含硫酸镁废液石灰乳法制备氢氧化镁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氢氧化镁简介 |
1.1.1 氢氧化镁的结构 |
1.1.2 氢氧化镁的性质 |
1.2 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
1.2.1 天然矿物粉碎 |
1.2.2 氧化镁水化法 |
1.2.3 镁盐与碱反应 |
1.3 氢氧化镁料浆沉降过滤性能改善的研究 |
1.3.1 晶种法 |
1.3.2 絮凝法 |
1.3.3 表面改性法 |
1.3.4 组合法 |
1.4 课题组前期工作 |
1.5 存在问题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意义 |
2 相关实验原理 |
2.1 氢氧化镁的合成 |
2.2 氢氧化镁料浆的生成 |
2.3 水热处理过程 |
2.4 PAM絮凝过程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案设计 |
3.2.1 高纯氢氧化镁制备实验研究 |
3.2.2 产物纯度结果分析 |
3.2.3 不同品质石灰实验 |
3.2.4 氢氧化镁料浆沉降过滤性能的改善 |
3.2.5 实验结果评价及产物表征 |
3.2.6 实验流程图 |
3.3 氢氧化镁制备的基本操作步骤 |
3.4 高纯氢氧化镁的制备实验研究 |
3.4.1 重复性验证实验 |
3.4.2 高纯氢氧化镁制备实验 |
3.5 产物分析加标回收率实验 |
3.5.1 样品中氧化钙含量分析 |
3.5.2 样品中氢氧化镁含量分析 |
3.6 不同工艺条件实验 |
3.6.1 不同石灰乳加入量对产物纯度的影响 |
3.6.2 不同混合次数对产物纯度的影响 |
3.6.3 不同目数过滤网筛对产物纯度的影响 |
3.6.4 不同洗涤次数对产物纯度的影响 |
3.7 不同品质石灰实验 |
3.8 高纯氢氧化镁制备工艺 |
3.9 提高料浆过滤速度 |
3.9.1 对比实验 |
3.9.2 循环水热晶种法 |
3.9.3 絮凝法 |
3.10 高纯试样的全分析与表征 |
3.10.1 高纯试样的全分析 |
3.10.2 高纯试样的表征 |
4 问题与讨论 |
4.1 产物中钙的来源 |
4.1.1 原料中碳酸钙杂质含量 |
4.1.2 氯化钙溶液洗涤脱除水平 |
4.2 料浆过滤速度的提高 |
4.2.1 循环晶种水热法 |
4.2.2 絮凝法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新型硅镁胶的合成及其对放射性离子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
1.1.1 固体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
1.1.2 液体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
1.2 硅酸镁矿物 |
1.2.1 海泡石 |
1.2.2 蛭石 |
1.2.3 膨润土 |
1.2.4 凹凸棒石 |
1.2.5 合成硅酸镁 |
1.3 放射性废水的研究现状及处理方法 |
1.3.1 钴离子 |
1.3.2 镍离子 |
1.3.3 锰离子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硅镁胶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1.3 硅镁胶的制备 |
2.1.4 硅镁胶中 MgO 和 SiO_2含量测定 |
2.1.5 硅镁胶的表征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硅镁胶中 MgO 和 SiO_2含量测定 |
2.2.2 不同新型硅镁胶吸附性能的影响 |
2.2.3 水热条件对合成硅镁胶的影响 |
2.2.4 硅镁胶对环境 pH 值的影响 |
2.2.5 硅镁胶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硅镁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药品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焙烧温度的确定 |
3.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3.2.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3.2.4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3.2.5 初始浓度的影响 |
3.2.6 吸附温度的影响 |
3.2.7 吸附等温线 |
3.2.8 再生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4 硅镁胶对模拟放射性核素 Co~(2+)的吸附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化学药品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焙烧温度的确定 |
4.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4.2.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4.2.4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4.2.5 初始浓度的影响 |
4.2.6 吸附温度的影响 |
4.2.7 吸附等温线 |
4.2.8 再生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5 硅镁胶对模拟放射性核素 Ni~(2+)的吸附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化学药品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焙烧温度的确定 |
5.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5.2.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5.2.4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5.2.5 初始浓度的影响 |
5.2.6 吸附温度的影响 |
5.2.7 吸附等温线 |
5.2.8 吸附动力学 |
5.2.9 再生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6 硅镁胶对模拟放射性核素 Mn~(2+)的吸附性能 |
6.1 实验部分 |
6.1.1 化学药品与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焙烧温度的确定 |
6.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6.2.3 吸附用量的影响 |
6.2.4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6.2.5 初始浓度的影响 |
6.2.6 吸附温度的影响 |
6.2.7 吸附等温线 |
6.2.8 吸附动力学 |
6.2.9 再生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重镁水热解过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云石的矿物特征与开发利用 |
1.1.1 白云石的矿物学特征 |
1.1.2 白云石利用现状 |
1.2 白云石在化工行业的具体应用 |
1.2.1 生产碳酸镁 |
1.2.2 生产氧化镁 |
1.2.3 生产硫酸镁 |
1.2.4 生产氢氧化镁 |
1.2.5 生产白云石粉 |
1.2.6 生产纳米碳酸钙包覆白云石粉 |
1.3 轻质碳酸镁的研究和发展概述 |
1.3.1 轻质碳酸镁的物化性质 |
1.3.2 轻质碳酸镁的分类 |
1.4 轻质碳酸镁生产工艺 |
1.4.1 白云石碳化法 |
1.4.2 卤水-白云石(或石灰石)碳化法 |
1.4.3 菱镁矿碳化法 |
1.4.4 菱苦土复分解法 |
1.4.5 纯碱法 |
1.4.6 碳铵法 |
1.5 成核与生长机理 |
1.5.1 结晶过程 |
1.6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6.1 我国轻质碳酸镁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 |
1.6.2 发展趋势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原料、设备与表征 |
2.1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2.2 分析检测及晶体表征方法 |
2.3 试验原料 |
3 重镁水热解工艺优化实验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常压下反应温度与分解率的关系 |
3.3.2 反应环境真空度与分解率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4 重镁水热解动力学研究 |
5 轻质碳酸镁晶体形貌的研究 |
5.1 热解温度对轻质碳酸镁晶体形貌的影响 |
5.2 升温速率对轻质碳酸镁晶体形貌的影响 |
5.3 反应速率对轻质碳酸镁晶体形貌的影响 |
5.4 添加剂对轻质碳酸镁产品粒度的影响 |
5.5 轻质碳酸镁晶体生长行为规律讨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论文发表情况 |
10 致谢 |
(8)特殊形貌无水碳酸镁及氧化镁粉体制备和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酸镁的物理性质、分类及应用 |
1.2.1 碳酸镁的物理性质 |
1.2.2 碳酸镁的分类及应用 |
1.3 碳酸镁的制备方法 |
1.3.1 白云石碳化法 |
1.3.2 菱镁矿碳化法 |
1.3.3 菱苦土复分解法 |
1.3.4 卤水-白云石(石灰石)碳化法 |
1.3.5 卤水-纯碱法 |
1.4 碳酸镁研究状况 |
1.5 氧化镁的性质、应用及制备方法 |
1.5.1 氧化镁的性质 |
1.5.2 氧化镁的应用 |
1.5.3 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
1.5.4 氧化镁的研究状况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 实验步骤 |
2.2.1 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法制备特殊形貌无水碳酸镁 |
2.2.2 壳聚糖辅助水热法制备特殊形貌氧化镁 |
2.3 性能表征 |
2.3.1 XRD检测 |
2.3.2 SEM检测 |
2.3.3 粒度检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法制备无水碳酸镁 |
3.1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1.1 不同柠檬酸钠加入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3.1.2 不同盐碱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3.1.3 不同水热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3.1.4 不同水热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3.2 产物XRD分析 |
3.3 产物粒度分析 |
3.3.1 不同柠檬酸钠加入量对产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
3.3.2 不同盐碱比对产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
3.3.3 不同水热温度对产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
3.3.4 不同水热时间对产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
3.4 煅烧后产物形貌及XRD分析 |
3.5 煅烧后产物粒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辅助水热法制备氧化镁 |
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1 不同壳聚糖加入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4.1.2 不同水热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4.1.3 不同水热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4.2 产物XRD分析 |
4.3. 产物粒度分析 |
4.3.1 不同壳聚糖加入量对产物粒度的影响 |
4.3.2 不同水热温度对产物粒度的影响 |
4.3.3 不同水热时间对产物粒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理分析 |
5.1 无水碳酸镁生长机理研究 |
5.2 氧化镁生长机理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利用大石桥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菱镁矿性质 |
1.1.2 菱镁矿用途 |
1.1.3 国内外菱镁矿资源状况 |
1.1.4 菱镁矿产业的发展状况 |
1.2 国内外对于氧化镁的研究 |
1.2.1 氧化镁的分类 |
1.2.2 氧化镁的用途 |
1.2.3 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
1.2.4 氧化镁的生产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药品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实验原理 |
2.4.1 菱镁矿焙烧实验原理 |
2.4.2 轻烧氧化镁浸出实验原理 |
2.4.3 氨水沉淀法制氢氧化镁实验原理 |
2.4.4 氢氧化镁的焙烧原理 |
2.5 实验流程 |
2.6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6.1 菱镁矿焙烧实验步骤 |
2.6.2 轻烧氧化镁浸出实验步骤 |
2.6.3 氨水沉淀法制氢氧化镁实验步骤 |
2.6.4 氢氧化镁焙烧步骤 |
2.7 检测手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菱镁矿焙烧实验结果 |
3.1.1 焙烧时间对轻烧氧化镁中氧化镁、氧化钙含量的影响 |
3.1.2 焙烧温度对轻烧氧化镁中氧化镁、氧化钙含量的影响 |
3.1.3 轻烧氧化镁的分析检测 |
3.2 轻烧氧化镁的浸出实验结果 |
3.2.1 氯化铵用量对轻烧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轻烧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对轻烧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 |
3.2.4 搅拌速度对轻烧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实验 |
3.2.5 轻烧氧化镁浸出液中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
3.3 氨水沉淀法制氢氧化镁实验结果 |
3.3.1 反应时间对镁离子沉淀率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镁离子沉淀率的影响 |
3.3.3 氨水浓度对镁离子沉淀率的影响 |
3.3.4 沉降时间对镁离子沉淀率的影响 |
3.3.5 氢氧化镁的分析检测 |
3.4 氢氧化镁焙烧实验结果 |
3.4.1 产品的XRD分析 |
3.4.2 产品的组分分析 |
3.4.3 产品的粒度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工业废碱与卤水的综合利用及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海水、卤水资源简介 |
1.1 海水、卤水资源概况 |
1.2 海水、卤水生产氯化镁和硫酸镁 |
2 氧化镁系列 |
2.1 工业氧化镁(轻质氧化镁) |
2.2 活性氧化镁 |
2.3 纳米氧化镁 |
2.4 其他氧化镁 |
3 碳酸镁系列 |
3.1 天然碳酸镁 |
3.2 轻质碳酸镁 |
3.3 以液体矿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镁 |
4 卤水在氢氧化镁行业的应用 |
4.1 环保型氢氧化镁 |
4.2 阻燃级氢氧化镁 |
4.3 其他氢氧化镁 |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工业废碱与卤水制备轻质氧化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_(Na2CO3)∶C_(NaOH)对氯离子洗涤及过滤性的影响 |
3.2 C_(Na2CO3)增加对前驱物失重率及MgO含量的影响 |
3.3 TG-DTA分析 |
3.4 C_(Na2CO3)增大对氧化镁堆积密度及柠檬酸活性的影响 |
3.5 废碱液中C_(Na2CO3)增大对氧化镁粒径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工业废碱与卤水制备轻质碳酸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通不同时间CO_2浆液中Mg~(2+)浓度 |
3.2 通不同时间CO_2所得产品堆积密度 |
3.3 通不同时间CO_2产品的灼烧失量及MgO%含量 |
3.4 通不同时间CO_2所得产品粒径变化趋势 |
3.5 热解条件的控制 |
3.6 碱式碳酸镁TG-DTA分析 |
3.7 碱式碳酸镁XRD谱图 |
3.8 SEM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工业草酸与氢氧化镁制备纳米氧化镁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TG-DTA分析 |
3.2 煅烧时间对前驱物失重率的影响 |
3.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粒径的影响 |
3.4 草酸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
3.5 农面活性剂对粒径的影响 |
3.6 产物XRD分析 |
3.7 产物SEM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菱苦土复分解法制备轻质氧化镁(论文参考文献)
- [1]硅镁型贫镍红土矿富集镍铁-尾矿回收镁的研究[D]. 王慧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2]菱镁矿、白云石及蛇纹石矿为原料制备镁盐工艺进展[A]. 刘润静,胡永琪,胡庆福. 镁化合物科技(生产)信息 2017年第1-2期合刊(总第9-10期), 2017(总第9-10期)
- [3]含钒镁废渣中钒、镁分离综合回收工艺研究[D]. 冯刚. 贵州大学, 2017(01)
- [4]高活性氧化镁和高密度烧结镁砂的研究[D]. 马鹏程. 东北大学, 2014(03)
- [5]含硫酸镁废液石灰乳法制备氢氧化镁的初步研究[D]. 廖鹏.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6]新型硅镁胶的合成及其对放射性离子吸附性能研究[D]. 李春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7]重镁水热解过程实验研究[D]. 于博. 天津科技大学, 2012(07)
- [8]特殊形貌无水碳酸镁及氧化镁粉体制备和性能表征[D]. 高震. 大连交通大学, 2011(05)
- [9]利用大石桥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的研究[D]. 赵颖. 东北大学, 2011(04)
- [10]工业废碱与卤水的综合利用及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分析[D]. 武艳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