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安“天漏”的形成及其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21)在《四川盆地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洲季风区,四川盆地紧邻西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盆地夜雨频发,而目前对四川盆地夜雨形成机制和预报的认识还不足。本论文首先利用2008-2017年高时空分辨率的CMORPH融合降水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四川盆地暖季夜雨时空变化的差异,并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和四川盆地加密探空观测数据研究了盆地夜雨发生的物理机制。随后结合对四川盆地夜雨形成机理的认识,基于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分析了这些物理机制对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预报偏差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盆地夜间不同降水强度下的风场日变化差异,并利用WRF模式开展降水日变化模拟试验,研究了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大气环流和低层风场日变化的反馈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盆地暖季降水日变化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四川盆地暖季夜间降水峰值出现时间呈现出明显的自盆地西南向东北逐渐延迟的特征:盆地西南地区的降水日变化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夜,而盆地东北部则主要出现在清晨。降水峰值出现时间的这种延迟是由于盆地降水系统由西南向东北移动造成的,并分别解释了盆地中部和东北部降水日变化的40%和25%左右。青藏高原东坡至四川盆地之间存在明显的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的不连续,这不同于过去认为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与青藏高原对流系统东移有关。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5、6月份,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峰值信号的传播更为显着,7、8月盆地内降水日变化峰值信号的传播减弱,9月份又逐渐增强。(2)四川盆地暖季夜间降水触发的大气动力和热力学机制复杂地形引起的动力和热力强迫是盆地夜雨产生的重要机制。地形的阻挡使盆地内对流层低层(850 h Pa)全天为气旋性环流,傍晚盆地东南侧的偏东南气流最强,与地形的辐合抬升有利于降水。受大气边界层惯性振荡的影响,盆地东南侧的偏差风场呈顺时针旋转特征,傍晚850 h Pa风场在盆地东南侧为偏东偏差风向盆地内辐合,与此同时,对流层中低层500 h Pa与850 h Pa相当位温差值的日变化在盆地西南缘为较大的负偏差,增强了大气不稳定性,这种潜在的不稳定配合大地形的抬升作用,有利于盆地西南缘夜雨的触发。傍晚在盆地西南部为强水汽辐合中心,在对流层中层大尺度西南气流引导下,低层强水汽辐合中心向东北移动,促使盆地夜雨逐渐向东北传播。季节内降水日变化峰值信号传播的差异亦与中纬度西风气流的强度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变化有关。云贵高原可能对盆地西南地区夜雨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3)基于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成因分析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较好地预报出了盆地夏季日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夜间降水峰值时间的西南-东北滞后特征,尽管预报的降水日变化峰值出现时间较观测提前约2-3小时,小时降水量偏大。模式预报的降水偏差与地形密切相关,在盆地西部与高原东坡地形的过渡区,模式对降水的高估最为显着。提高模式分辨率不仅对盆地降水的高估有所改善,而且能提高降水日变化位相的预报能力。模式不同起报时刻对降水日变化位相的预报较为一致,均在1900 LST起报的降水量与观测最为接近。模式预报出了盆地850 h Pa风场的气旋性旋转特征,但是相对涡度在盆地内略微偏大。模式再现了盆地东南侧850 h Pa偏差风场的顺时针旋转特征,但预报的盆地东南侧傍晚的850 h Pa偏东偏差风提前出现,且风速偏强。此外,模式预报的午夜对流层中层大尺度西南气流偏弱。午后至傍晚,预报与观测“下暖上冷”的温度垂直偏差和近地层强的水汽湿偏差使层结不稳定显着增强。模式预报的偏东偏差风的提前出现,使得降水在盆地西南部过早启动,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较观测提前出现,更强的偏差风速和更强的大气不稳定都有利于对流的触发,使预报的降水显着偏多。预报的对流层中层西南气流的减弱使得午夜盆地西南降水的东北传播趋势也减弱。这进一步验证了风场日变化对盆地夜雨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4)四川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低层风场日变化的反馈作用利用近30年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盆地风场日变化与降水强度有关,盆地东南侧对流层低层偏差风场的风速在夜间强降水期间比弱降水期间大,揭示了对流层低层风场加强对盆地夜雨的促进作用。针对四川盆地两次典型的东北移动型夜间降水过程的数值试验表明,WRF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四川盆地降水及相应大气环流场的日变化特征。关闭四川盆地降水潜热反馈的敏感性试验与控制试验的差别表明:当模式中不考虑降水的凝结潜热时,盆地的降水日变化发生明显改变,由降水引起的潜热释放加强了盆地对流层低层大气的气旋性环流,更强的风场辐合也更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反映了四川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低层风场日变化乃至降水的正反馈作用。由于缺少降水潜热释放加热的作用,盆地东南侧对流层低层偏差风场的风速明显减弱,傍晚在盆地东南侧的偏东风日偏差减小,并且偏差风从傍晚至清晨的顺时针旋转速度偏快。因此,由大气边界层惯性振荡导致的对流层低层风场的日变化一方面有利于盆地夜雨的发生,而盆地降水过程中的凝结潜热释放反过来也会加强低层大气气旋性环流和风场的日变化。
范江琳,曹萍萍,冯良敏,王佳津[2](2019)在《1961-2018年四川盆地夜雨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根据1961~2018年5~9月20~08、20~20时降水数据,和2010~2018年逐小时降水资料,利用EOF等方法分析了四川盆地夜雨率、夜雨强度及夜雨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结论如下:(1)夜雨率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占总方差的17.1%)显示四川盆地为一致的变化特征,夜雨强度EOF第一特征向量(占21.5%)为以105.5°E为界的经向偶极型空间分布。(2)夜雨高频次中心位于雅安、乐山和眉山3市的交界区域,盆地西部沿山,盆地西南部和南部为次高频区,盆地东北部和中部为低频区。降水频次随时间呈明显的单峰特征,02~05时为峰值时段。(3)小雨至大雨逐日、月夜雨率与夜雨强度呈反位相变化,夜雨率先下降后上升,夜雨强度先上升后下降,7、8月为过渡时段。各量级夜雨率、夜雨强度逐年变化曲线呈波状分布,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
赵思雄,孙建华[3](2019)在《我国暴雨机理与预报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不断提高对我国暴雨发生发展机理的认识和暴雨预报的准确率,本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暴雨机理与预测研究历程与重要成果进行了回顾,首先简要介绍了热带季风及其变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阻塞高压对我国暴雨的影响;然后,概述了我国梅雨期暴雨、华北暴雨与华南前汛期暴雨、登陆台风暴雨与西部地区强降水、青藏高原及不同地形对暴雨影响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最后,探讨了我国发展更精细暴雨定量降水数值预报的前景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暴雨研究与预报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几个科学问题。
陈林琳,王典,叶乔,刘康平[4](2017)在《近50年雅安降水变化特征及小波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析四川省雅安地区50年(1961—2010年)的年降水以及月降水资料的降水变化规律得出:雅安地区年降水总量与每年降水量≥0.1mm的日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每年最大日降水总量呈增加的趋势;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在80年代末期发生明显的变化;雅安地区夏季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的58.2%;冬季降水量最小占全年降水的4.3%,其中月降水总量在8月份最多,在1月份最少;年降水量2年的周期变化特征最为明显.
许建玉,刘羽[5](2017)在《边界层方案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文中指出详细摘要:以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WRF3D为平台,使用MYJ、ACM2边界层方案完成了2012年7月的批量敏感试验,并与高时空分辨率实况降水数据作对比,重点关注不同边界层方案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案下的降水预报均对我国中东部地区清晨和午后并存的降水双峰值有所表现,且两者对清晨降水峰值的预报差异不大,但预报的午后降水峰值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峰值幅度上,位相上也略有差异。总体而言,ACM2方案下的降水日变化特征更接近实况。进一步对高分辨率模式输出的诊断表明,午后降水峰值主要由隐式降水决定。在此基础上,从模式中隐、显式降水产生机制的角度考察了不同边界层方案下降水日变化差异的可能原因。
许建玉,刘羽[6](2016)在《边界层方案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文中指出以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WRF3D为平台,使用MYJ、ACM2边界层方案完成了2012年7月的批量敏感试验,并与高时空分辨率实况降水数据作对比,重点关注不同边界层方案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案下的降水预报均对我国中东部地区清晨和午后并存的降水双峰值有所表现,且两者对清晨降水峰值的预报差异不大,但预报的午后降水峰值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峰值幅度上,位相上也略有差异。总体而言,ACM2方案下的降水日变化特征更接近实况。进一步对高分辨率模式输出的诊断表明,午后降水峰值主要由隐式降水决定。在此基础上,从模式中隐、显式降水产生机制的角度考察了不同边界层方案下降水日变化差异的可能原因。
周长艳,肖安,高文良[7](2015)在《2004-2013年“雨城”雅安的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2004-2013年逐小时降水自动观测数据分析了"雨城"雅安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 a来雅安降水主要表现出单峰型分布特征,峰值出现在北京时间24:00,谷值出现在15:00,夜间降水占年总降水量的74.5%;降水出现频次也呈现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01:00,谷值出现在14:00,夜间降水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66%;23:00-02:00是雅安最易发生降水的时段,14:00-16:00则是最不易出现降水时段.降水量和降水出现频次日变化形势均表明,雅安一年四季都具有显着的夜雨特征.近10 a来,雅安6 h以上的长持续时间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17:00-04:00,产生的过程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80.4%,对雅安降水总量的贡献占有绝对优势;持续时间≥24 h的降水事件10 a累计次数达到74次,累积降水量达到2 166.8 mm,占总降水量的14%,是长持续时间降水事件中对总降水量贡献最大的,该类事件的影响值得关注.
许建玉,刘羽[8](2014)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预报降水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WRF3.3.1模式中的MYJ、ACM2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2012年5–7月对比试验,重点关注中国中东部地区不同方案对模式预报的总降水、隐式降水、显式降水的影响。与高分辨率降水实况相比,在关注区域,MYJ方案预报的模式总降水比实况多出61.4%,而ACM2多了28.0%。MYJ方案预报的隐式降水、显式降水分别是ACM2的2.35倍、0.73倍。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持续性降水事件的分类统计显示:与ACM2方案相比,MYJ对降水次数的过度预报是造成其对总降水严重高估的最重要原因。具体地,MYJ方案预报的隐式降水次数比ACM2多28.8%、平均持续时间长0.67 h,平均强度大0.47 mm h-1;而其预报的显式降水除降水次数比ACM2稍多外,其他特征与隐式降水相反。最后,从对流触发角度阐述了MYJ方案下降水频发的可能原因,并对不同边界层方案下降水性质的差异给出解释。
吴泽,范广洲,周定文,母灵[9](2014)在《基于WRF模式的雅安暴雨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8月21日发生在雅安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模拟和实况发现,WRF模式较好的模拟了此次降水过程的时空分布,人而利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模拟资料对此次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形的阻挡作用使副热带高压西南缘的暖湿气流持续向四川盆地输送,在雅安地区上空700 hPa形成气旋性环流中心;主要降水时段内强降水中心从低层到高层均出现了强烈的上升运动,以及暴雨中心上空维持着高层辐散、低层辐合,高空为负涡度、低空为正涡度,且随暴雨过程发展对流层正涡度的加强作用为暴雨的生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对流层中低层接近饱和的空气、强烈的水汽输送以及水汽通量散度高低层的配置,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对流层低层大气存在明显的不稳定层结,中层为中性层结,这种对流性不稳定的维持为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有利于强降水过程的形成。
李跃清,张琪[10](2014)在《西南地区夏季云量与降水的关系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利用我国西南地区地面降水资料和ISCCP D2云资料,通过SVD、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区域夏季雨层云、高层云、深对流云与降水量、雨日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的贵州、重庆地区夏季的雨层云与雨日、雨量具有较好的关系,尤其是与雨日的相关系数高达0.73。除云南中、西部地区外,西南其余地区夏季高层云与雨量、雨日具有较好的关系,且相关系数与雨层云接近,反映此地区发生降水时,一般是雨层云和高层云相伴存在。夏季的深对流云也与雨量、雨日具有较好的关系,由于深对流云常产生阵性强降水,对降水量贡献较大,所以与雨量关系更为显着,其相关系数高达0.86,并且在三种降水性云系中与降水关系最好。
二、雅安“天漏”的形成及其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安“天漏”的形成及其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日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2 降水日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
1.2.3 降水日变化模拟研究进展 |
1.3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四川盆地暖季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资料介绍 |
2.2.2 研究方法 |
2.3 四川盆地暖季降水日变化气候特征 |
2.3.1 小时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 |
2.3.2 盆地夜雨的演变特征及与青藏高原东坡降水日变化的联系 |
2.3.3 降水日变化的季节内演变特征 |
2.4 四川盆地暖季典型个例降水日变化合成分析 |
2.4.1 降水传播日小时降水空间分布 |
2.4.2 降水起始时间、位置及空间变化 |
2.4.3 降水传播日夜间总降水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盆地暖季夜雨触发及传播机制的观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资料介绍 |
3.2.2 分析方法 |
3.3 四川盆地西南部夜雨触发机制 |
3.3.1 盆地夜雨触发的动力强迫作用 |
3.3.2 盆地夜雨触发的热力强迫作用 |
3.4 影响四川盆地夜雨东北传播的可能机制 |
3.4.1 风场日变化的影响 |
3.4.2 风场季节内演变对降水日变化的影响 |
3.4.3 水汽输送日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四川盆地夏季夜雨形成机制的模式预报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式介绍与其他资料方法 |
4.2.1 模式说明及试验设计 |
4.2.2 其他数据及研究方法 |
4.3 四川盆地夏季夜雨时空变化特征的模式预报研究 |
4.3.1 日平均降水空间分布 |
4.3.2 夜雨时空演变特征 |
4.3.3 盆地不同区域降水日变化差异 |
4.4 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模拟中夜雨形成机制的研究 |
4.4.1 风场日变化的影响 |
4.4.2 热力条件垂直日变化的影响 |
4.5 模式分辨率及预报起报时间对降水日变化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四川盆地降水与风场日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所用的资料与方法 |
5.2.1 资料介绍 |
5.2.2 模拟的个例选取及试验方案设计 |
5.3 盆地夜间不同降水强度的风场日变化特征 |
5.4 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个例的模拟评估 |
5.5 四川盆地夜雨与风场日变化的关系研究 |
5.5.1 大尺度环流形势变化特征 |
5.5.2 风场日变化及对夜雨的影响 |
5.5.3 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风场日变化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1961-2018年四川盆地夜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 夜雨空间分布特征 |
2.1 夜雨率EOF分析 |
2.2 夜雨强度EOF分析 |
2.3 夜雨频次分析 |
2.4 暴雨小时雨强时空分布 |
3 夜雨时间分布特征 |
3.1 夜雨率时间变化特征 |
3.1.1 夜雨率逐日、逐月特征 |
3.1.2 夜雨率逐年特征 |
3.2 夜雨强度时间变化特征 |
3.2.1 夜雨强度逐日、逐月变化 |
3.2.2 夜雨强度逐年变化 |
4 结论与展望 |
(3)我国暴雨机理与预报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有关大尺度环流及天气系统对我国暴雨的影响 |
1.1 热带季风及其变异 |
1.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阻塞高压 |
2 我国不同区域各类暴雨(或强降水)研究的主要进展 |
2.1 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 |
2.2 华北暴雨与华南前汛期暴雨 |
2.3 登陆台风暴雨与西部地区强降水 |
2.4 青藏高原上东移系统及不同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
3 精细化暴雨定量降水数值预报 |
4 思考与讨论 |
(4)近50年雅安降水变化特征及小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站点、资料及研究方法 |
2 雅安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2.1 雅安降水年内变化特征 |
2.1.1 月降水总量变化特征 |
2.1.2 各季降水变化特征 |
2.2 雅安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 |
2.2.1 年降水总量变化特征 |
2.2.2 最大日降水总量变化 |
2.2.3 年降水量≥0.1mm日数变化特征 |
2.2.4 最大日降水量出现月变化特征 |
2.3 降水量距平11年滑动 |
2.4 年降水量小波分析 |
3 结论 |
(7)2004-2013年“雨城”雅安的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 1 降水量的日变化特征 |
2. 2 降水出现频次的日变化特征 |
2. 3 降水强度的日变化特征 |
2. 4 不同持续时间降水事件的日变化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9)基于WRF模式的雅安暴雨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和方案设计 |
3 暴雨概况与环流特征 |
4 模拟结果分析 |
4.1 模式性能评估 |
4.1.1 环流形势检验 |
4.1.2 模拟降水检验 |
4.2 流场特征诊断 |
4.3 动力诊断 |
4.3.1 垂直速度 |
4.3.2 涡度和散度 |
4.4 水汽与不稳定层结分析 |
4.4.1 水汽的分布和输送 |
4.4.2 位势不稳定 |
5 结论 |
(10)西南地区夏季云量与降水的关系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雨层云与降水关系 |
2.1 雨层云与降水量的关系 |
2.2 雨层云与雨日的关系 |
3 高层云与降水关系 |
3.1 高层云与降水量的关系 |
3.2 高层云与雨日的关系 |
4 深对流云与降水关系 |
4.1 深对流云与降水量的关系 |
4.2 深对流云与雨日的关系 |
5 结论与讨论 |
四、雅安“天漏”的形成及其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 李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1961-2018年四川盆地夜雨特征分析[J]. 范江琳,曹萍萍,冯良敏,王佳津.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04)
- [3]我国暴雨机理与预报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思考[J]. 赵思雄,孙建华. 暴雨灾害, 2019(05)
- [4]近50年雅安降水变化特征及小波分析[J]. 陈林琳,王典,叶乔,刘康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 [5]边界层方案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A]. 许建玉,刘羽.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论文集, 2017
- [6]边界层方案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J]. 许建玉,刘羽. 高原气象, 2016(04)
- [7]2004-2013年“雨城”雅安的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J]. 周长艳,肖安,高文良. 冰川冻土, 2015(06)
- [8]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预报降水性质的影响[A]. 许建玉,刘羽.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4
- [9]基于WRF模式的雅安暴雨数值模拟研究[J]. 吴泽,范广洲,周定文,母灵. 高原气象, 2014(05)
- [10]西南地区夏季云量与降水的关系特征分析[J]. 李跃清,张琪.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