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光能利用看农作物增产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李义博,陶福禄[1](2022)在《提高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机理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农作物产量依赖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过去作物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收获指数的增加而生物量增加很小,进一步提升作物产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量的提高,而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物生物量的瓶颈。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可为全世界人口提供约20.0%的能量,阐明小麦光能利用效率变化的内在机理与外在因素,对提高作物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定义、主要过程、小麦的光能利用特性和内外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表明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潜力;论述了外部因素,即光、水分、养分和耕作制度等对小麦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单株尺度上主要由光合作用等内部因素控制,而在田间尺度则由温度、降水、耕作栽培方式等非生物因素控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的适应机制,旨在为提升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未来光能利用效率的研究可利用高通量表型观测技术,与分子标记结合,设计在目标环境下的具有高光能利用效率的理想株型,为培育高产高效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张毅强,马磊,陶晟宇,孙洁,林燕丹,孙耀杰[2](2021)在《基于可变倾角农光大棚的光照调节设计》文中提出光伏农业大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电池板的遮阴,棚内一般只种植喜阴农作物,而无法满足喜阳植物的正常生长。本文针对现阶段农作物与光伏系统争抢光照的现状,通过分析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特征及农作物的光需求特征后,利用农作物被忽视的"午睡"潜力,结合可变倾角单轴跟踪光伏系统的技术特性,改变棚内光照特征,提出了一种分配光伏发电和棚内正常采光时间的光照调节方法。并通过模拟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可解决光伏遮阴对农作物种植类型限制的问题,优化了光伏与农业的对接端口,实现可应用于单轴跟踪农业光伏系统中的优化。
段勇[3](2020)在《灌溉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短缺限制了我国糯玉米产业的发展,采取适宜的农业措施实现节水灌溉尤为重要。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和灌水是常用的几种农业措施,对糯玉米生长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探明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与灌水水平相结合下对糯玉米的土壤水热、耗水规律、生长及产量等的耦合作用,本文通过选择三种种植方式(全膜双垄宽窄行沟播,全膜双垄等行距沟播,裸地平作)和两种灌水模式(两次灌水和四次灌水)进行组合,形成6个试验处理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热、耗水规律、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各处理在全生育周期内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对土壤含水率提升显着,宽窄行种植土壤平均含水量均高于等行距种植,但无显着性差异,这种提升在四次灌水下更加明显。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和灌水量对0-60cm土壤贮水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相同种植模式下,四次灌水土壤贮水量与两次灌水相比也有所提升。在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宽窄行种植可以明显减少植株耗水量。拔节期和成熟期四次灌水各处理耗水量显着增加,每次灌水水平后都会产生一个耗水高峰值。2、地膜覆盖可以使温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并且平均比裸地平作土壤温度高1-2℃,有利于糯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宽窄行种植模式与等行距种植模式相比调整了植株间分布,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两种灌水水平对土壤温度基本没有影响。覆膜明显增高生育前期土壤温度,使糯玉米生育进程加快,缩短生育期。3、在相同的灌水水平下,与裸地平作相比,覆膜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糯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在茎粗方面,覆膜处理在苗期-拔节期对茎粗提升12.89%-62.34%,达显着性差异,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差异性逐渐减小。与等行距种植模式,宽窄行种植模式对糯玉米株高提高0.48%-1.31%,对茎粗提升2.77%-10.24%,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在糯玉米全生育周期内,灌水量对茎粗的影响也未达到显着性差异。4、通过Logistic方程对糯玉米全生育期内株高、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拟合,R2为0.988-0.998,拟合精度高,各处理的生长过程基本吻合该方程。研究发现,糯玉米拔节期株高增长速率最快,地膜覆盖可以加快糯玉米的生长发育,使生育期提前,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和增加灌水量都可以提高糯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理论最大值。5、各处理糯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在全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相同的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相比裸地平作对干物质积累量提升13.72%-25.46%,达显着性差异。宽窄行种植、四次灌水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提升2.4%-7.54%,与等行距种植、两次灌水相比未达显着性差异。6、在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的籽粒产量与裸地平作相比提升29.66%-37.3%,具有显着性差异。宽窄行种植模式与等行距种植模式相比对籽粒产量提升1.18%-5.9%,达显着性差异。从糯玉米产量的各构成因素来看,覆膜处理主要提高了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减小了糯玉米秃尖,处理间达显着性差异,在穗长、穗粗和行数三个方面几乎相等或提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宽窄行种植在穗长、穗粗、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等因素有所提升,未达显着性差异。7、就水分利用效率而言,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宽窄行种植模式对水利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提升显着。在相同的种植模式下,与四次灌水相比,两次灌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59%-4.61%,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9.67%-23.52%,两次灌水下各处理产量对灌水的响应最高,节水效益最好。8、就糯玉米品质而言,覆膜处理明显降低了糯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裸地平作处理间差异显着。在相同的种植模式下,两次灌水下粗蛋白含量提高4.57%-11.71%,减少可溶性糖含量11.12%-31.55%。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使糯玉米的同化作用增强,有利于作物粗蛋白含量的提高,但随着糯玉米果穗内水分的提高,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覆膜和宽窄行种植是实现糯玉米高产的重要的途径,全膜双垄沟播宽窄行种植是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糯玉米种植模式,在缺水或少水的地区可以使用两次灌水。
蔺芳[4](2019)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间作种植因具有高效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关注。而豆/禾牧草间作在具备上述优点的同时,还有利于间作牧草收获同步实现养分均衡的豆、禾牧草混合青贮(裹包青贮、窖贮)。为此,本研究于2017、2018和2019年在河南新乡地区通过3年田间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黑麦(Secale sylvestre)、紫花苜蓿/燕麦(Avena sativa)、紫花苜蓿/玉米(Zea mays)和紫花苜蓿/甜高粱(Sorghum dochna)4种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该模式豆/禾牧草行数比为生产中已证实的生产性能较好且其混合收获产物的豆/禾牧草质量比较接近于最佳混合青贮比例),针对牧草间作模式、栽培管理、生产加工及家畜转化利用等全产业链,首先,探讨了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牧草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光能利用的诸多因子中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单作、间作下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与此同时还探究了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下的根系特性及其土壤微生态效应;然后,进一步对本研究的4种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下的牧草及其不同加工方式的草产品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感官品质及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纤维显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评价;最后,还将以上4种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牧草的混合青贮产品,进行了反刍家畜的饲喂效果试验和模拟消化试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通过研究家畜利用过程中不同加工方式牧草纤维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探究了青贮对禾本科牧草利用特性的影响。所获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生产潜力提升机制从生产性能来看,牧草种间表现为各间作模式中禾本科牧草均具有间作产量优势,而紫花苜蓿表现出间作产量劣势,与种间竞争力表现情况相吻合,说明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资源利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侵占性,它的生产力是决定总体产量的主要因素;间作模式间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模式的生物产量最高,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率最大。从经济效益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纯利润、收益成本比和货币优势指数。从光能利用来看,牧草种间表现为与单作比,间作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PAR截获率,降低了冠层开度和胞间CO2浓度,而紫花苜蓿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间作模式间表现为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的光能利用提升潜力更大。从单作和间作下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机制来看,间作禾本科牧草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增强CO2的羧化固定能力实现的,而并非是光能捕获、传递和转化效率的提高。间作紫花苜蓿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于对CO2的羧化固定能力降低引起的,在弱光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增加其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改变叶绿素构成,增强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来实现的。从代谢特征来看,间作下4种禾本科牧草的平均日茎流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物质含量均大于各自单作,紫花苜蓿则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小黑麦和燕麦以上指标的3年平均增幅大于玉米和甜高粱,且与小黑麦、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上指标的3年平均降幅小于与玉米、甜高粱间作。可见,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这2种间作模式在代谢特征方面综合表现最佳。从根系特性来看,4种间作模式下禾本科牧草的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参数明显优化,而紫花苜蓿根系特性与单作相比表现不一,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其根系特性受到了明显地抑制(显着低于单作),表现为竞争弱势,而与小黑麦和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则未受影响。总体来看,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2种间作模式在根系特性方面表现更佳。从间作对土壤特性的影响来看,间作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相对于禾本科单作,4种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尤其是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着提高;间作种植第3年,土壤31 mm粒径团聚体含量显着增加,<0.25 mm粒径显着减少;间作下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细菌/真菌比升高。此外,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土壤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种植第3年,与禾本科单作土壤相比,间作土壤的团聚体凝聚程度较高,土壤表面孔隙较多且较为疏松,较大粒径团聚体较多,说明间作下土壤结构有了一定程度地改善。2.不同加工方式对4种间作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于干草品质而言,与单作比,间作下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增加,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间作下4种禾本科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降低,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青贮前后相比,青贮后牧草的营养品质主要表现为在粗蛋白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降幅分别为2.67%10.14%和3.29%9.83%),相对饲用价值提高(增幅为5.08%17.7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贮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纤维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青贮前相比,4种禾本科牧草青贮后叶片表皮细胞排列较为凌乱,细胞边界不清晰,表面结构较为粗糙。可见,4种禾本科牧草青贮后叶纤维结构可被部分降解。4种间作模式牧草混合青贮效果来看,(1)感官品质。4种混贮处理均优于紫花苜蓿单一青贮。其中,紫花苜蓿+玉米和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处理的感官评价最好(1级优等),其次是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混贮处理(2级尚好)。(2)营养品质。4种混贮处理的营养成分介于禾本科牧草单贮与紫花苜蓿单贮之间,可形成养分互补。其中,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混贮组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高于其余3个混贮组(P<0.05),达到3.43%。(3)发酵品质。4种混贮处理的V-Score等级为良好,Kaiser等级为1级。可见,4种混合青贮处理均达到优良青贮饲料的标准。(4)纤维显微结构。青贮后4种禾本科牧草相比叶纤维的显微结构差异不大。3.家畜对4种间作下的混合青贮牧草利用效果通过模拟瘤胃消化环境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在24h的体外消化结束时,产气量、甲烷产量、干物质降解率和乙酸/丙酸比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燕麦混贮。氨态氮浓度表现为:紫花苜蓿+燕麦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通过对各单项指标综合指数求和得到的多项指标综合指数表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燕麦混贮。可见,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的体外消化效果最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消化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纤维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同新鲜叶片直接用于瘤胃液体外消化相比,青贮叶片用于瘤胃液体外消化后,小黑麦、燕麦、玉米和甜高粱叶片表皮纤维组织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程度更高,细胞轮廓基本消失,说明青贮牧草更易于家畜消化利用。通过对家畜直接投喂4种混合青贮牧草进行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接投喂紫花苜蓿单贮饲草相比,投喂4种混合青贮饲草后,试验羊的采食时长、反刍时长、咀嚼时长和每食团咀嚼时长均不同程度地缩短,平均日采食量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投喂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饲草后,试验羊的采食时长、咀嚼时长和每食团咀嚼时长最低,日采食量最大,说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饲草的采食效果最好。综上所述,从生物产量来看,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模式有更好的生产性能;从土地利用率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间作模式有更好的生产潜力;从经济效益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纯利润、收益成本比和货币优势指数。从青贮营养品质、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以及瘤胃体外消化效果和家畜的采食效果来看,均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混合牧草在4种间作模式中最适宜用于青贮。
张旭东[5](2019)在《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一直以来,有限和高变异的降水威胁着该地区作物生产的持续性,常常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甚至生产失败。同时,该地区春秋季的低温和养分管理不科学也限制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对农田生产的胁迫。人口压力、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粮食生产高效可持续的需要日趋迫切,如何促进半干旱地区水、热、光、养生产资源协同高效利用,实现农田的持续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旱作农业面临的重要研究问题。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有效水分、热量和养分因素对农田生产的共同限制性及其驱动的作物生产力不确定性,本研究于2014-2017年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展了连续4年大田试验。研究设置:1)三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沟垄全覆膜RFF、沟垄半覆膜RFH和平作半覆膜FH,以平作不覆膜FN为对照),和2)沟垄全覆膜种植RFF和沟垄半覆膜种植RFH下5个施肥水平(N 0+P2O5 0 kg ha-1,CK;N 117+P2O5 59 kg ha-1,L;N 173+P2O587 kg ha-1,M;N 229+P2O5 115 kg ha-1,H;N 285+P2O5 143 kg ha-1,SH)两项大田试验,分析了覆膜种植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植株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籽粒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了覆膜种植提高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的土壤水温驱动机制和施肥量对覆膜种植水、养资源利用和生产力可持续的影响机制。研究可为了解作物水热生理响应、作物建模、完善覆膜种植技术、农业区划和水肥优化匹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覆膜种植驱动的土壤热响应特征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覆膜种植提高了10 cm处土壤温度,RFF、RFH和FH玉米生育期日平均温度较对照FN分别提高了2.9℃、1.9℃和FH 1.5℃。随玉米生长覆膜种植增温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提高2.4℃、2.3℃和1.8℃。覆膜种植在夜间(20:00-08:00)的保温效果强于白天(08:00-20:00)的升温效果,引起昼夜温差降低0.7-1.3℃,缓和了土壤温度的骤变,以RFF最强,FH次之,RFH最弱。统计土壤温度和气温数据,分析发现覆膜种植在低气温区间5-10℃表现最强的增温能力,增温幅度达2.5℃,同时提高了土壤温度在20-25℃区间的分布频次,降低了在5-20℃区间的分布频次,改善了玉米生长土壤热环境。覆膜种植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发育,缩短了其生育期2-17天,并使出苗(VE)、拔节(V6)和吐丝(R1)分别提前2.5-6天、4-10天和4-13天,提前和缩短能力依次为RFF>FH>RFH。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营养生长期(8-13天),但相改善了生殖生长期,其中RFF缩短3.5天,FH缩短2天,RFH延长2天。(2)覆膜种植驱动玉米高效光合的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策略覆膜种植显着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土壤时空湿干交替行为。时间角度,覆膜种植土壤在播后0-50天、50-130天和130-160天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空间角度,覆膜种植于播后50-130天在0-20 cm、20-120 cm和120-200 cm土层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现土壤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相对于半覆膜RFH(中湿-微干-微湿)和FH(微湿-强干-微干),全覆膜RFF随玉米生长土壤呈强湿(土壤含水量SWC提高0-2.0%)-中干(SWC降低0.4-1.5%)-微湿(SWC提高0-0.9%)变化趋势,表现更强的水分平衡能力。虽然覆膜种植降低了水分敏感期土壤平均湿度,但驱动了水分定向运动与作物生长生理相匹配,维持了作物水分敏感期关键的浅层土壤水分,显着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12.4-52.9%、蒸腾速率12.6-59.2%、气孔导度17.9-120.5%,以及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累积。(3)覆膜种植对水、热、光、养资源的协同利用机制和玉米生产力的影响覆膜种植改善了水分耗散结构,提高了作物捕获热、光、养资源的总量,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提高6.3-11.8%、土壤有效积温增加129-389℃d,氮吸收量提高8.8-21.7%,资源捕获能力以RFF最强,RFH和FH次之。覆膜种植通过驱动积极的土壤热响应为玉米营造优良的生长热环境,在提高水分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提高了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匹配度。受热效应影响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的营养生长期但维持(甚至延长)了相当的生殖生长期,改善了玉米物候,促进了水、热、光、养资源向玉米生殖生长中心富集,驱动半干旱研究地区资源的获取和优化配置,以及资源转化为生物材料(尤其是籽粒)的过程。与RFH、FH和FN相比,RFF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4.6%、20.4%和42.7%;水分利用效率(WUEGY)分别提高24.0%、21.7%和42.5%;热量利用效率(TUEGY)分别提高15.0%、12.0和20.2%;光能利用效率(RUEGY)分别提高19.7%、15.6%和34.8%;养分利用效率(NUE)分别提高17.4%、12.7%和26.5%;经济收益分别提高69.0%、50.0%和1.5倍。(4)RFF和RFH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肥吸收的影响RFF较RFH加速了玉米生长,玉米生育期平均缩短17天。两种种植方式下,施肥延长了玉米生育期(主要是生殖生长期),在L、M、H和SH下分别延长了9天、11天、14天和15天,同时显着改善了玉米光合作用,促进了玉米株高、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但超过H水平后再提高施肥量则不再显着改善。施肥主导了年际间的光合特性差异,可能使限制玉米光合作用的因素逐渐由气孔导度因素向气孔密度和质量因素转移。四年平均,RFF玉米生育期蒸散量(ET)较RFH平均提高8 mm,低于在休闲期蓄墒量增加值15.7 mm,表现相对高的水分平衡能力。施肥显着增强了玉米对水分的吸收,随施肥水平提高ET平均由CK水平的433.3 mm逐渐提高到最高H水平的479.0mm,较生育期平均降水404.8 mm高出28.5-74.2mm。然而,休闲期土壤蓄水量仅32.9-51.2 mm,难以平衡ET和降水之间的差异,导致水分失衡,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并随着施肥的增加而加剧。与RFH相比,RFF植株氮磷吸收总量显着提高而养分含量呈降低趋势,平均降幅为氮9.8%和磷6.9%,但均降幅随施肥水平提高逐渐减小。施肥显着改善了RFF和RFH下植株氮磷养分的含量并提高了氮收总量1.0-2.4倍,磷吸收量0.6-1.3倍,在SH施肥水平达最高,但与H水平无显着差异。提高施肥量会逐渐降低氮磷收获指数。(5)RFF和RFH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量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水肥优化匹配、水分亏缺预警和经济效益RFF较RFH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21.8-43.9%和WUEGY 21.6-42.4%,且随施肥水平提高增幅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施肥水平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拟合发现RFF模式下于N 226.8+P2O5 113.4 kg ha-1达到最高值8741.3 kg ha-1,RFH模式下于N 295.7+P2O5 147.9 kg ha-1达到最高值6931.9 kg ha-1。因此,RFF较RFH呈现“减肥(幅度:N 68.9+P2O5 34.5 kg ha-1)、增产(幅度1782.4 kg ha-1,25.7%)”效应,表明了种植方式的高效性。WUEGY与产量表现类似的趋势,并表现明显“减肥、高效”效应。RFF较RFH氮的利用效率(NUE)、吸收效率(NUPE)、生产效率(NPE)和肥料利用率(FUR)分别提高24.8%、13.4%、33.4%和8.0%,磷的分别提高5.2%、27.8%、33.7%和32.2%。随施肥水平提高RFF和RFH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至H和SH水平大幅降至低水平;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呈先升高后降低水平,在M和H水平达最高,表明了M至H施肥水平养分策略的可推荐性。ET与施肥量、籽粒产量、WUEGY和播前底墒(SWSS)均显着正相关,但是施肥量与SWSS显着负相关,表明协调施肥量与SWSS获得合理的ET有利于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的可持续生产力。虽然在较高的施肥水平(H或SH)能够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由区域降水决定的土壤水分平衡能力要求施肥必须与之匹配。随施肥量提高年土壤水分平衡由盈余逐渐转为亏缺,RFF和RFH分别在N 180.9+P2O590.5 kg ha-1和N 121.0+P2O5 60.5 kg ha-1获得水分平衡临界点,并可分别实现各自模式产量潜力值的97.7%和78.3%。此外,为保证水分可持续利用和玉米可持续生产,还需要在关键时期保证有效水分供应,RFF播前底墒、播前底墒+播后3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6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90天降水的亏缺阈值分别为441.1 mm、488.3mm、558.8.3 mm、624.3 mm;RFH以上四个时期的水分亏缺阈值分别为367.3mm、426.1 mm、505.3 mm、564.1 mm,有效水分低于预警阈值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补灌措施,以避免玉米生长受限、甚至生产失败。虽然RFF(较RFH)和施肥(较不施肥)增加了生产投入,但会更大幅度提高产出价值,因此表现更高的净收入。但是,在覆膜种植下,农田水肥应得到谨慎管理,水肥不匹配会降低经济效益,甚至导致严重经济亏损。在RFF种植条件下,与区域降水相匹配的水分平衡施肥量N 180.9+P2O5 90.5 kg ha-1与经济效益达最高的施肥量N 206.3+P2O5 103.2 kg ha-1较接近,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证明了平衡施肥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征,可作为推荐施肥。综合考虑,RFF较RFH可以在更高施肥量下维持基于当地降雨的土壤水分平衡,并表现可持续的水肥耦合增产、增效、增收效果,因此推荐RFF+N 180.9+P2O5 90.5 kg ha-1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高效种植管理方案,并关注播种0-90天内有效水分量。更长期(>4年)的高效管理方案或覆膜种植与其它农艺措施结合的水、热、养管理需建立在土壤质量研究证据和农田生产设施改善的基础上。
张炜[6](2019)在《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大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湖北省是中国马铃薯重要产区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25.3万ha。钾作为马铃薯需求量最大的矿质养分,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及品质起着重要作用。适宜的钾肥用量和配比是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措施之一。探究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明确湖北省马铃薯钾肥适宜用量及配比,对湖北省马铃薯钾肥的合理施用及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随着2015年中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利用马铃薯替代或部分替代其他主粮加工成粉条、面条、馒头等主食被越来越受到重视。兼顾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马铃薯加工品质是当前马铃薯主粮化的重点研究内容。淀粉作为马铃薯块茎的主要成分,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直接影响马铃薯食品加工品质及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前景。我们通过钾肥施用调控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必须关注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变化。明确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对生产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淀粉及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多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以及钾与氮磷配施对湖北省不同地区马铃薯生长、产量、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通过对叶片光合碳代谢的分析,并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分析叶片基因表达情况,揭示钾肥对叶片生长及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通过对马铃薯淀粉组成、结构、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以及老化特性等方面的分析,明确了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湖北省马铃薯钾肥适宜用量通过湖北省平原区(云梦、襄州)和鄂西山区(建始、利川)马铃薯不同钾肥用量(0、120、240、360、480 kg/ha)田间试验得到了不同试验点钾肥效应方程:y=-0.1983x2+114.82x+28334(云梦)、y=-0.1584x2+87.158x+31149(襄州)、y=-0.1131x2+55.252x+23795(建始)、y=-0.1047x2+50.688x+21138(利川),确定了平原区和鄂西山区最佳经济钾肥用量分别为258.3276.1 kg/ha和216.6220.7 kg/ha。与不施钾肥相比,施用钾肥平原区和鄂西山区平均增产35.9%和21.9%,同时提高了大薯率,降低了小薯率。施用钾肥促进马铃薯植株各器官的生长,平原区和鄂西山区马铃薯植株干物质总量分别增加34.5%和21.6%。施用不同量的钾肥,马铃薯植株钾素积累量平原区在209.06308.26 kg/ha之间,比不施钾肥平均增加67.0%;鄂西山区在209.06308.26 kg/ha之间,比不施用钾肥平均增加49.3%。其中50%以上的钾素被分配到块茎中。马铃薯钾肥利用效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平原区钾肥利用效率高于鄂西山区。(2)明确了马铃薯养分吸收特性以及氮磷钾肥施用比例通过在云梦、安陆、随县、襄州4个试验点氮磷钾配施试验表明,马铃薯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常规施肥处理平均为156.45 kg/ha、58.17 kg/ha和266.40 kg/ha,推荐施肥处理平均为153.85 kg/ha、61.74 kg/ha和275.97 kg/ha。马铃薯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累积分配比均表现为块茎>叶>茎>根。块茎氮、磷、钾累积分配比,常规施肥处理在52.9%61.1%、70.2%76.0%和53.9%63.5%之间,推荐施肥处理在59.8%65.9%、76.2%78.7%和61.4%67.3%之间。在推荐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0kg块茎N、P2O5、K2O吸收量平均为3.32 kg,1.33 kg和5.95 kg,氮磷钾吸收比为1:0.40:1.79。目标产量为3750045000 kg/ha时,N、P2O5、K2O施用量分别在129219kg/ha、70126 kg/ha、156282 kg/ha之间。每生产1000块茎N、P2O5、K2O施肥量为3.444.86 kg/ha、1.852.81 kg/ha、4.166.27 kg/ha之间。氮磷钾肥施用比为1:0.530.58:1.171.29。推荐施肥处理马铃薯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为39.2%、25.9%和50.1%,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7.9、14.4和10.3个百分点,而肥料折纯总量降低26.8%,产量增加13.0%,收益增加18.5%,产投比增加49.5%。(3)揭示了钾肥对叶片光合碳代谢及衰老的调控机制与不施钾肥相比,钾肥施用促进了叶片生长,提高了块茎产量,单叶干重平均提高32.7%,块茎产量提高45.9%。施用钾肥一方面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Rubisco、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活性,促进了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同时降低了叶片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促进了叶片光合产物的转运。另一方面,施用钾肥降低了叶片MDA、脯氨酸和ABA累积,延缓了叶片的衰老。钾肥施用对叶片生理功能调控存在叶位上的差异。钾肥施用对下部叶片的影响大于上部叶片。我们利用RNA-seq技术对下部叶片开展了进一步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叶片中539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255个上调,284个下调。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内稳态、光合作用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光合作用、代谢途径以及次级代谢途径。对差异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施用钾肥上调表达与细胞内稳态相关的谷氧还蛋白等基因,使细胞维持良好的氧化还原稳态。光合作用途径中叶绿素蛋白复合体、ATP酶、PSⅠ、PSⅡ以及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关键基因受钾肥施用上调表达,从而促进了叶片光合作用。施用钾肥苯丙烷途径中关键酶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和肉桂醇脱氢酶基因有下调表达。缺钾胁迫导致了碳流向苯丙烷次生代谢方向转变。同时,ABA受体蛋白PYL4基因受钾肥施用下调表达,从而抑制ABA信号。综上所述,施用钾肥一方面通过上调表达光合作用相关基因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产物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并抑制ABA信号,延缓叶片衰老,从而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块茎产量。(4)明确了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与施用135 kg/ha钾肥相比,增加钾肥用量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施用270 kg/ha钾肥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比施用135 kg/ha钾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28.6%和32.6%。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降低了淀粉中直链淀粉、直/支比、磷含量和淀粉粒径。钾肥用量并不改变淀粉结晶类型,但淀粉结晶度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钾肥用量增加了淀粉的膨胀度,提高了淀粉吸水膨胀能力。热力学性质分析表明,增加钾肥用量降低了糊化温度,增加了糊化焓,提高了淀粉的糊化程度。淀粉崩解值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增加钾肥用量提高了淀粉的热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同时,增加钾肥用量降低了淀粉的回生值,提高了淀粉糊贮藏期间的透明度,抑制了淀粉糊在冷却和贮藏期间的老化回生。由此表明,提高钾肥用量可以改善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综合考虑淀粉产量与品质,施用270 kg/ha钾肥可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以及优质的马铃薯淀粉。
黎黎[7](2019)在《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不同乡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乡村所传承的农业文化景观资源,反映了村民们世代的农业生活印记。当今,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富余,乡村传统农业正向新型农业转型,乡村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已受到国家的重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农业文化景观进行系统化研究。本文以农业文化景观为基础核心,对其相关基本理论,影响因素、传承和发展进行说明分析,对北京延庆区的乡村文化景观进行研究。(1)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对延庆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进行挖掘,总结现状保护进行研究。(2)结合延庆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现状,进一步针对性对农业文化景观现状发展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延庆区境内乡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具体论述如下五个部分内容:(1)以生态与农业为背景,阐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在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两方面的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建构论文的思路框架。(2)解析“农业文化景观”理论,界定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其传承与发展。(3)根据地理环境、村镇级别、土地利用发展情况,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指出特色与问题。(4)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阐述延庆区传统耕作文化景观在耕作、民俗信仰、乡村建筑、生活习俗、农业生产方式的保护现状。(5)以延庆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历程为线索,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景观的建设、未来农业文化景观的展望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析、总结出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的特点,并将其在延庆区的乡村农业文化传承发展的设计实践中进行验证,为当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与保护研究提供可参考意见。
田文博[8](2019)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玉米品种翔玉998为试验材料,设置四个处理,分别是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处理(SF)、玉米秸秆富集深埋还田处理(FJ)、玉米浅灭茬薄覆土秸秆还田处理(QM)、玉米宽窄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FG),对照为无秸秆还田(CK)。探讨各处理对玉米整个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与各器官转运、分配,叶面积指数及光合作用特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四种秸秆还田处理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及穗位高系数与CK相比有一定提高。其中株高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G>QM>FJ>SF>CK;穗位高的排列顺序为:FJ>FG>QM>SF>CK;各处理穗位高系数都在0.43-0.45之间。2.在各生育期内,四种秸秆还田处理及CK的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均呈现出先升后降,在抽雄期各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都已达到整个生育时期的峰值,而SF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最大为5.63,CK处理最小为5.22,各处理整体表现为:SF>QM>FG>FJ>CK。3.四种处理及CK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均呈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变化,其中FG处理在抽雄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从地上部各器官的分配情况上可以看出,SF处理在玉米生长初期阶段下各器官干物质量显着大于其他处理;在蜡熟期,叶片分配的干物质以FJ处理最高;在转运率上,SF处理的叶片和叶鞘高于其他处理,茎的转运率以FJ处理最高。QM处理下的茎、苞叶和雄穗的籽粒贡献率最高。4.在整个生长时期内,秸秆还田的四种处理SPAD值均高于CK处理,抽雄期这一阶段的SPAD最大值出现在SF处理,数值为65.5,显着高于CK;在叶绿素荧光参数上,秸秆还田处理均在一定范围内加强PSⅡ光能的转化效率,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整个生育时期的峰值出现在FJ处理上。5.秸秆还田在穗行数上与CK无显着差异,而在百粒重上四种秸秆还田处理要显着大于CK,行粒数上FG处理最大。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SF、FJ、QM、FG四种还田模式之间的产量差异并不显着,但都高于CK,其中SF处理下的产量提升最大,而整体上SF、FJ、QM、FG四种秸秆还田处理平均产量对比CK处理增加了16.21%。综上所述,在当年气候条件下,四种玉米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玉米地上部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和分配合理化,光合作用增强,促进叶面积指数增加,同时产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来看,SF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李敏[9](2019)在《近30年辽宁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分析》文中提出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其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对日后提高粮食单产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72016年辽宁省24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逐级订正法分别估算了辽宁省水稻在59月生育期内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及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其时空变化及年际变化趋势,根据现实产量变化分析辽宁省水稻气候资源利用率及未来增产潜力。探讨影响各区域水稻生产潜力的气候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辽宁省地表太阳辐射在时间上整体下降,下降速率为4MJ?m-2?10a-1,在空间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少;温度在时间上整体呈显着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2℃?10a-1,空间上自辽宁西部地区向东部递减;降水量在时间上整体下降,下降速率为10.19mm?10a-1,空间上辽宁西部降水量少于辽东南地区。(2)辽宁省水稻光合生产潜力均值为25168kg·hm-2,随时间变化下降,下降速率为39.25kg·hm-2·(10a)-1,在空间分布上与地表太阳辐射趋于一致,呈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特征;水稻光合资源利用率平均值为28.57%,随时间变化呈显着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88%·(10a)-1;空间分布上辽东半岛中枢为光合资源利用率高值区,辽西及辽东南地区具有较大的增产潜能;(3)辽宁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均值为22616kg·hm-2,随时间变化上升,上升幅度为258.25 kg·hm-2·(10a)-1,在空间上自辽西高值区向辽东低值区逐渐递减;水稻光温资源利用率平均值为31.69%,整体呈显着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77%·(10a)-1;空间上高光温资源利用率在辽东半岛地区,低值区均在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及辽东北部分地区。(4)辽宁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均值为14499 kg·hm-2,随时间变化下降,下降速率为212.34 kg·hm-2·(10a)-1,在空间上呈西北向东南递增趋势,高值区位于辽东南鸭绿江下游,低值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空间变化差异显着。水稻气候资源利用率平均值为52.24%,随时间变化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2.73%·(10a)-1,空间分布上辽东气候资源利用率高于辽西及辽东南地区;各站点的气候因子与生产潜力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驱动性因子。辽宁省部分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增产潜力,需要因地制宜加强农业管理技术水平,加大农业投入,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农药、化肥等的投入,优化土壤肥力,促进辽宁省水稻的迅速发展。
张耀文,赵小光,关周博,王学芳,侯君利,田建华,李殿荣,卢庆陶,卢从明[10](2018)在《油菜高光效育种的难点及解决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油菜高光效育种的研究进展,本文在剖析油菜高光效育种的难点、研究缺陷及有利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油菜超高产育种目标和生产实际需求,提出通过多途径创制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拓宽高光效种质的筛选范围;建立综合鉴定指标体系对高光效种质进行鉴定和定向改良,增加高光效种质的实用效率;构建油菜高光效结构指标体系提高群体光合效能;多途径利用杂种优势,建立快速、高效的油菜高光效杂交育种方法体系;开展油菜高光效分子设计育种提高育种效率;研究和实施油菜高光效栽培技术促使光合效能的持续、稳定发挥等几方面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从光能利用看农作物增产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光能利用看农作物增产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机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关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概念内涵的剖析 |
1.1 光能利用效率的概念 |
1.2 光能利用过程 |
1.3 光能损耗过程 |
1.4 小麦利用光能的特性 |
1.5 光能利用效率的测定 |
2 有关内外因素影响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机理的分析 |
2.1 作物自身因素 |
2.1.1 植株冠层截光 |
2.1.2 根系吸收 |
2.1.3 非叶器官光合 |
2.2 气象等因素 |
2.2.1 光强影响 |
2.2.2 光质影响 |
2.2.3 CO2浓度影响 |
2.2.4 温度影响 |
2.3 人为因素 |
2.3.1 水分影响 |
2.3.2 养分影响 |
2.3.3 耕作栽培影响 |
3 有关提高小麦光能利用效率途径的研究 |
3.1 增加Rubisco含量 |
3.2 减少光呼吸 |
3.3 引入C4机制 |
4 提高小麦光能利用效率的建议 |
4.1 品种培育:高产高效的关键 |
4.2 表型观测:育种和精准农业的加速器 |
4.3 理想株型:优良性状的有效结合 |
5 结论和建议 |
(2)基于可变倾角农光大棚的光照调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需光作物的光合特性 |
1.1 农作物光合生产过程 |
1.2 农作物光合“午休”现象 |
1.3 农业光伏互补策略 |
2 光伏支架系统的选择 |
3 工作模式分析 |
4 算例分析 |
5 结论 |
(3)灌溉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硏究现状 |
1.3.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3.2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3.3 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4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5 行距配置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6 行距配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量指标及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处理对土壤水热的影响 |
3.1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1 地膜覆盖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行间配置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3 灌水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全生育期0-60cm土壤贮水量差异 |
3.2.2 不同处理各生育时期0-60cm土壤贮水量差异 |
3.3 不同处理对全生育期内总耗水量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4.1 覆膜处理土壤温度动态变化规律 |
3.4.2 不同灌水水平土壤温度动态变化规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生长的影响 |
4.1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株高的影响 |
4.2 株高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 |
4.3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茎粗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5 叶面积指数修正Logistic模型 |
4.6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7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耗水量与糯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5.5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品质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间作研究进展 |
1.1 概念和意义 |
1.2 产量效应 |
1.3 光能利用 |
1.3.1 光能利用率 |
1.3.2 冠层结构特征 |
1.3.3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
1.4 代谢特征 |
1.5 根系特性 |
1.6 土壤特性 |
2 牧草生产与加工研究进展 |
2.1 牧草栽培与生产 |
2.1.1 牧草栽培 |
2.1.2 牧草生产 |
2.2 牧草加工 |
2.2.1 干草 |
2.2.2 青贮 |
2.2.3 草粉及其它加工形式 |
2.3 牧草品质评价 |
2.3.1 干草评价体系 |
2.3.2 青贮评价标准 |
3 家畜对牧草的利用 |
3.1 饲料营养成分可消化利用性的评定 |
3.2 饲喂试验 |
4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4种间作模式下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产量 |
1.3.2 土地当量比 |
1.3.3 种间竞争力 |
1.3.3.1 侵占力 |
1.3.3.2 相对拥挤系数 |
1.3.3.3 竞争比率 |
1.3.4 经济效益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和土地当量比 |
2.2 种间竞争力评价 |
2.3 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间作对牧草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冠层开度和叶面积指数 |
1.3.2 PAR截获率 |
1.3.3 气体交换参数 |
1.3.4 光能利用率 |
1.3.5 叶绿素含量 |
1.3.6 光合-光强响应和光合-CO2响应特征参数 |
1.3.7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的光能利用特性 |
2.1.1 冠层开度和叶面积指数 |
2.1.2 PAR截获率和气体交换参数 |
2.1.3 光能利用率 |
2.1.4 产量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2.2 不同间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差异的生理机制 |
2.2.1 叶绿素含量 |
2.2.2 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 |
2.2.3 光合-CO_2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 |
2.2.4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4种间作模式下的碳、氮代谢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茎流速率 |
1.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碳含量 |
1.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含量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茎流速率 |
2.2 碳代谢 |
2.2.1 碳代谢关键酶 |
2.2.2 碳水化合物含量 |
2.3 氮代谢 |
2.3.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2.3.2 全氮含量 |
2.4 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间作下豆/禾牧草的根系特性及土壤微生态效应 |
第一节 基于原位根系扫描的间作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根系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长 |
2.2 根尖数 |
2.3 根表面积 |
2.4 根体积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微观结构 |
2.2 土壤养分 |
2.2.1 土壤有机碳 |
2.2.2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 |
2.2.3 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 |
2.3 土壤物理性状 |
2.3.1 土壤容重 |
2.3.2 土壤孔隙度 |
2.3.3 土壤团聚体 |
2.4 土壤微生物数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不同加工方式下的间作牧草营养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干草调制 |
1.3.2 青贮制作 |
1.3.2.1 青贮样品制备 |
1.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及方法 |
1.3.3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
1.4 测定指标 |
1.4.1 干草品质指标 |
1.4.2 青贮品质指标 |
1.4.2.1 营养品质 |
1.4.2.2 感官品质 |
1.4.2.3 发酵品质 |
1.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
1.4.3 经济效益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草品质 |
2.2 青贮品质 |
2.2.1 营养品质 |
2.2.2 感官品质 |
2.2.3 发酵品质 |
2.2.4 青贮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片显微结构的变化 |
2.3 不同加工方式下的间作牧草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家畜对混合青贮下的间作牧草的利用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1.1 试验设计一:体外消化试验 |
1.1.2 试验设计二:饲喂试验 |
1.2 方法及指标 |
1.2.1 方法 |
1.2.1.1 试验一:体外消化试验 |
1.2.1.2 试验二:饲喂试验 |
1.2.2 指标 |
1.2.2.1 试验一:体外消化试验 |
1.2.2.2 试验二:饲喂试验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外消化效果 |
2.1.1 体外产气量 |
2.1.2 甲烷产量 |
2.1.3 NH3-N浓度 |
2.1.4 pH值 |
2.1.5 挥发性脂肪酸 |
2.1.6 体外干物质降解率 |
2.1.7 各项体外消化参数的综合评定 |
2.2 4种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状态下的体外消化效果 |
2.3 饲喂效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水分、土壤温度(及积温)和养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沟垄覆膜种植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3 旱地水肥耦合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
1.3.4 沟垄覆膜种植与施肥互作下水分利用和作物产量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2.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单因素) |
2.2.2 种植方式与不同施肥量交互试验(二因素) |
2.2.3 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温度测定 |
2.3.2 土壤水分测定 |
2.3.3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 |
2.3.4 玉米个体(地上与地下)形态指标测定 |
2.3.5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6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
2.3.7 光合有效辐射(IPAR)截获、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8 土壤有效积温(TTsoil)、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9 农田水分蒸散量(ET)、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10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和吸收量、利用效率(利用率)计算 |
2.3.11 生产经济效益计算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温度变化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
3.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土壤日(00:00-23:00)逐时温度 |
3.1.2 土壤逐日昼夜温度和昼夜温差 |
3.1.3 土壤温度对气温的响应特征 |
3.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物候的影响 |
3.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 |
3.5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6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收获期0-60 cm土层根重密度的影响 |
3.7 讨论 |
3.7.1 覆膜种植与土壤温度 |
3.7.2 覆膜种植与作物生长发育 |
3.8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水分变化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
4.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1 0-200 cm土壤水分含量(SWC) |
4.1.2 覆膜驱动的土壤时空“湿干交替” |
4.1.3 土壤水分平衡 |
4.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4.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覆膜种植与土壤水分 |
4.4.2 覆膜种植与作物光合特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覆膜种植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机制及其玉米生产力特征 |
5.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生产资源(水、热、光、养)的“再分配” |
5.1.1 辐射截获及其分配 |
5.1.2 热量捕获及其分配 |
5.1.3 土壤水分消耗和分配 |
5.1.4 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 |
5.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2 穗粒数和百粒重 |
5.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覆膜种植的资源捕获与分配 |
5.5.2 覆膜种植的籽粒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6.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6.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形态生长的影响 |
6.2.1 株高 |
6.2.2 叶面积 |
6.2.3 干物质累积 |
6.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6.3.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6.3.2 玉米光合特性 |
6.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光合特征参数相互关系 |
6.5 讨论 |
6.5.1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
6.5.2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
6.6 小结 |
第七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
7.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 0-200 cm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7.1.1 苗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2 拔节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3 抽雄吐丝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4 灌浆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5 成熟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
7.2.1 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平衡 |
7.2.2 休闲期土壤水分平衡 |
7.2.3 土壤水分收支平衡(年水分平衡) |
7.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7.3.1 全氮含量 |
7.3.2 全磷含量 |
7.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7.4.1 全氮吸收与分配 |
7.4.2 全磷吸收与分配 |
7.5 讨论 |
7.5.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土壤水分 |
7.5.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作物养分 |
7.6 小结 |
第八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生产可持续的影响 |
8.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8.1.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 |
8.1.2 穗粒数和百粒重 |
8.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利用的影响 |
8.3.1 养分利用效率 |
8.3.2 肥料利用率 |
8.3.3 肥料产量贡献率 |
8.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与区域降水匹配 |
8.4.1 沟垄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动态 |
8.4.2 籽粒产量、WUE、ET、SWSS、生育期降水量、施肥量相关性 |
8.4.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
8.5 沟垄覆膜种植下玉米生产的水分亏缺预警 |
8.6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8.6.1 生产投入 |
8.6.2 生产产出和净收入 |
8.7 讨论 |
8.7.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产量 |
8.7.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
8.7.3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养分利用 |
8.7.4 覆膜种植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
8.7.5 覆膜种植的水分亏缺预警 |
8.7.6 经济效益 |
8.8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
1.2 马铃薯钾素营养特性 |
1.2.1 马铃薯需钾特性 |
1.2.2 马铃薯钾肥施用现状 |
1.3 钾在植物体中的重要性 |
1.3.1 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2 钾对植物光合的影响 |
1.3.3 钾对植物同化产物转运的影响 |
1.3.4 钾对植物叶片衰老的影响 |
1.3.5 钾对植物淀粉合成的影响 |
1.4 马铃薯淀粉的理化特性与食品加工 |
1.4.1 马铃薯淀粉的理化特性 |
1.4.2 环境因素对马铃薯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1.4.3 马铃薯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在马铃薯研究上的应用 |
2 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2.3 技术路线 |
3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4 产量及大中薯率调查 |
3.1.5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
3.2.2 钾肥用量对大中小薯率的影响 |
3.2.3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3.2.4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钾累积分配的影响 |
3.2.5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6 湖北省不同区域马铃薯钾肥推荐用量 |
3.3 讨论 |
3.3.1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3.2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钾素营养的影响 |
3.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3.4 小结 |
4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
4.2.2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3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4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4.2.5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6 每生产1000 kg块茎植株氮磷钾吸收量 |
4.2.7 不同目标产量下氮磷钾施用量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碳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干重和产量的影响 |
5.2.2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3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5.2.4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5.2.5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5.2.6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碳代谢的影响 |
5.3.2 钾肥施用对马铃薯叶片衰老的影响 |
5.4 小结 |
6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叶片总RNA的提取 |
6.1.4 Illumina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6.1.5 参考基因组对比与转录组组装 |
6.1.6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1.7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2 结果分析 |
6.2.1 总RNA质量分析 |
6.2.2 基因组比对结果统计 |
6.2.3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4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6.2.5 不同钾肥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6.2.6 RNA-seq结果实时定量PCR验证 |
6.3 讨论 |
6.4 结论 |
7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点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块茎样品采集与产量调查 |
7.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5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产量的影响 |
7.2.2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组成的影响 |
7.2.3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粒径分布的影响 |
7.2.4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结晶度的影响 |
7.2.5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膨胀度的影响 |
7.2.6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7.2.7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2.8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透明度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钾肥用量对淀粉产量与淀粉组成的影响 |
7.3.2 钾肥用量对马铃薯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7.4 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创新点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概述及类型特点 |
2.1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基本理论 |
2.1.1 农业 |
2.1.2 农业文化 |
2.1.3 农业文化景观 |
2.2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的分类影响因素 |
2.2.1 自然条件 |
2.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3 农业生产技术条件 |
2.3 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
2.3.1 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技术 |
2.3.2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
2.3.3 传统农业民俗信仰 |
2.3.4 地域特色农作物景观保护 |
2.4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 |
2.4.1 现代农业特点 |
2.4.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类型 |
2.4.3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未来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景观调查及案例概况 |
3.1 调研范围 |
3.1.1 调研范围确定 |
3.1.2 乡村案例选择 |
3.2 调研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实地走访法 |
3.2.3 分析归纳法 |
3.3 调研案例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
4.1 耕作保护 |
4.1.1 耕作制度 |
4.1.2 耕作方式 |
4.1.3 耕作物种 |
4.1.4 林业种植 |
4.2 民俗信仰保护 |
4.2.1 宗教信仰 |
4.2.2 岁时活动习俗 |
4.2.3 民间礼仪习俗 |
4.2.4 民间忌讳 |
4.3 乡村建筑保护 |
4.3.1 城池建筑 |
4.3.2 宗教建筑 |
4.3.3 传统村庄住宅 |
4.4 生活习俗保护 |
4.4.1 服饰文化 |
4.4.2 饮食习俗 |
4.4.3 住行文化 |
4.5 农业生产方式保护 |
4.5.1 人畜力 |
4.5.2 农机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
5.1 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
5.1.1 石洞穴居——部落生活景观 |
5.1.2 农业品牌——豆腐文化创意景观 |
5.1.3 传统农法——林下间作景观 |
5.1.4 农业民俗——节庆表演景观 |
5.1.5 水利灌溉——田边水渠景观 |
5.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
5.2.1 互联网+农业——新式网页景观 |
5.2.2 菜蓝子产品——大棚蔬菜景观 |
5.2.3 绿色农业——天然有机景观 |
5.2.4 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 |
5.3 特色生态农业文化景观建设发展 |
5.3.1 山水画廊——自然山地生态景观 |
5.3.2 一村一品——葡萄种植景观 |
5.3.3 四季花海——沟域花卉景观 |
5.3.4 中药种植——北五味子景观 |
5.3.5 平原盆地——大田种植景观 |
5.4 未来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展望 |
5.4.1 规划展望——生态化、专业化、国际化农业文化景观 |
5.4.2 未来农场——养殖、种植、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秸秆还田问题探究 |
1.2 秸秆还田综合研究现状 |
1.3 秸秆还田技术与方式 |
1.4 秸秆还田对作物地上部及产量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的变化 |
3.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变化 |
3.4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叶片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变化 |
3.5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近30年辽宁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气候生产潜力的发展概况 |
1.3.2 国内气候生产潜力的发展概况 |
1.3.3 GIS在生产潜力中的应用 |
1.3.4 气象因子对生产潜力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气候生产潜力模型介绍 |
2.2.1 光合生产潜力 |
2.2.2 光温生产潜力 |
2.2.3 气候生产潜力 |
2.2.4 气候资源利用率 |
2.3 气候倾向率分析 |
2.4 克里格空间插值法 |
2.5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2.6 数据来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近30 年辽宁省水稻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
3.1.1 太阳辐射时空变化特征 |
3.1.2 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3.1.3 总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3.2 辽宁省水稻实际产量时空变化分析 |
3.3 辽宁省水稻光合生产潜力及资源利用率变化分析 |
3.3.1 光合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
3.3.2 光合资源利用率时空变化特征 |
3.4 辽宁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及资源利用率变化分析 |
3.4.1 光温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
3.4.2 光温资源利用率时空变化特征 |
3.5 辽宁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及资源利用率变化分析 |
3.5.1 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
3.5.2 气候资源利用率时空变化特征 |
3.6 辽宁省各站点气候因子与水稻生产潜力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四、从光能利用看农作物增产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机理的研究进展[J]. 李义博,陶福禄. 中国农业气象, 2022(02)
- [2]基于可变倾角农光大棚的光照调节设计[J]. 张毅强,马磊,陶晟宇,孙洁,林燕丹,孙耀杰. 照明工程学报, 2021(05)
- [3]灌溉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D]. 段勇.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D]. 蔺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5]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D]. 张旭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6]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淀粉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D]. 张炜.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7]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D]. 黎黎. 天津大学, 2019(08)
- [8]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田文博.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近30年辽宁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分析[D]. 李敏.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10]油菜高光效育种的难点及解决策略[A]. 张耀文,赵小光,关周博,王学芳,侯君利,田建华,李殿荣,卢庆陶,卢从明.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