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省小麦多抗性品种的开发利用

浅谈我省小麦多抗性品种的开发利用

一、谈谈我省小麦品种多抗性的开拓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智,丁贤发[1](1987)在《试论河北省小麦品种发展战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预测了未来我省小麦生产对品种的要求,即高产,多抗性和适应性,优质,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低成本。试拟了我省小麦品种的发展战略方针,即:局部高产与大面积均衡增产相结合,高产与稳产相结合,一季高产与全年高产相结合,高产与优质相结合,高产与低成本相结合,品种配套与合理布局相结合。

喻大昭,赵永玉,喻小珍,甘启芳[2](1990)在《谈谈我省小麦品种多抗性的开拓与利用》文中指出 小麦系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主要种植在长江中游和汉江流域。小麦主要病害在我省麦区发生普遍且严重。汉江流域为锈病迁移要冲;白粉病原由川陕和鄂西直接侵染我省大部分麦区;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最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叶枯病和纹枯病的为害愈趋严重。每年因病造成小麦减产数亿公斤。

李习军[3](2007)在《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从国内外小麦品种利用基本情况和研究动态入手,采用调查、统计比较分析、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我国及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基本情况,提出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结构呈现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小麦品种由两元垄断向多元化发展:二是小麦品质由中筋向强、中、弱筋三向发展,小麦育种目标由高产稳产向高产、优质、多抗性发展;三是小麦品种利用中,弱春性品种上升,半冬性品种下降。根据小麦品种利用理论和新乡市自然生态条件,分析得出了适宜新乡市种植的小麦品种类型,结合河南省和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得出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生态、生产条件,提出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要真正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需要抓好建立品种管理制度、重视新品种抗性鉴定和建立品种预防体系、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正确处理新品种保护与利用关系、建立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和高产技术栽培体系、抓好优良品种培育等六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与《种子法》相配套的品种管理制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规范的品种审、认可制度,要制定品种标准,既要量化品质指标,又要量化抗性指标,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确定引育种目标和通过审定的标准。对通过审定确认推广的品种,要规范品种介绍,提高品种审、认可门槛。2.重视新品种的抗性鉴定,建立品种预防体系新品种中间试验,抗性鉴定体系尚不完善,很多品种的抗逆性、感病性是推广后在生产中发现的。研究和利用品种的抗逆性显得十分有意义。要十分明确的告诉使用者,重点防什么,哪些可以轻防或不防,从而减少成本。应建立用品种防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体系。在病源虫源基数大的区域,建议重点推广什么品种,这样能收到更为有效的防治效果,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农民和产品消费者的健康也更有保证。3.发挥龙头企业在规模种植中的作用利用龙头企业先进的管理机制,发展规模经济。政府部门要搞好服务,帮助龙头企业选定品种,制定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为龙头企业牵线搭桥,选择水土资源好、农民种植水平高的地方首先发展规模种植,以增强辐射效果,谋求优良新品种以更快的速度发展。4.正确处理新品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一是要针对新品种及市场特点,搞好宣传策划,提高新品种知名度,形成一个渴求的市场,作为原动力推动整个推广利用工作:二是要通过利益分享,采取联营、经销、委托等多种形式广泛结盟,形成覆盖面尽可能大的销售网络,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达到扩展品种利用区域的目的;三是要注重质量和品牌,加强品种(亲本)原原种的长期保存和提纯复壮工作,搞好售后服务和生产上的技术指导,充分延长品种服役年限。5.建立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和因地制宜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新品种通过示范体系进行推广,良种良法一起推,不仅推广速度快,而且品种使用寿命长。政府应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公益事业,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投入精力和资金建立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真正把良种良法配套抓紧抓好。6.重点抓好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的培育要广开育种门路,把常规育种与新技术育种结合起来,开展多途径育种,加快新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在育种目标上,不仅要注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更应重视改良品质,提高新品种的综合抗耐能力,具备高产、稳产、多抗、优质与熟期、茬口相适应等综合性状,包括适应机械化作业、产品加工、运输和贮藏等要求。

黄耀威[4](2007)在《河南省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河南位于全国优质小麦主产区,区位优势明显。入世后,我国加快实施了优势小麦生产区域化种植,国家重点支持扩大黄淮海小麦主产区,需要把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的市场和资源统筹考虑,我省是小麦适宜生长区,历史悠久,冬小麦是我省的主要越冬作物,从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河南应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和发展专用小麦的生产。河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确立建立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目标和战略,河南省专门制定了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实施方案。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成为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世界小麦生产现状、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加强优质小麦品种的繁育和引进,提高品质,更好地满足加工和消费对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要求:制定合理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规划和布局,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不断稳定和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大力扶持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实施优质专用小麦的本地化经营战略;发展“定单农业”,鼓励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购销企业直接参与流通,搞活优质麦的购销工作,提高产销衔接率;加大财政投入,以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放宽财税政策,扶持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和宏观调控。共计七个方面的产业化发展对策措施。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将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件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优质小麦产业化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现实选择,是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的主要转换方式,是工农业由非平衡发展转向平衡发展的载体,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按照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对策措施的实施,必将促进河南农民收入增长和专用小麦相关产业发展,将有利于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地方财政的改善,更从根本上有利于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保障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对策措施的顺利实施,必将对河南玉米、棉花等其他农作物和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杨立军,唐道廷,向礼波,曾凡松,喻大昭[5](2008)在《湖北省小麦后备品种及二线育种材料抗病性鉴定》文中提出为筛选较好的综合抗病性材料和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2007年度在病害鉴定圃对22个小麦区试后备品种及71份二线育种材料进行了田间抗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和纹枯病的多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没有发现对白粉病和条锈病免疫的品种,大部分品种综合抗病性不强,仅发现1份既抗赤霉病、又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有11份同时抗两种病害,分别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1%和11.8%。

刘妮雅[6](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肖步阳[7](1982)在《春小麦生态育种三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50年初,在东北区科研工作会议上,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确定“在三年内基本解决小麦锈病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尽快解决小麦生产问题,自1950年开始了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三十年来曾先后为生产上选育出适合黑龙江省不同自然特点、具有抗锈、抗倒伏、耐早、耐湿、喜肥等不同生态特性的新品种37个,其种植面积约占黑龙江省小麦品种面

宋宇[8](2007)在《河南小麦品种结构效率分析》文中提出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大省,种植面积、总产、商品粮和年增长量占居全国四个第一。2006年总产达到全国的四分之一。河南小麦种植区域之广,产出量之大,涉及农户之多,对农民收入影响之大,在河南粮食生产乃至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小麦品种结构变革是小麦生产发展中的关键。如今资源约束使河南小麦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倍受关注,而品种结构效率是提高河南小麦生产效益的关键问题。效率的概念首先是生产技术效率测度对要素投入的利用情况,其次是资源配置效率衡量当前资源水平下配置能力。由此分析小麦生产与品种结构效率问题。为使研究进入微观层面,细化到具体的品种和生产地区,对某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或某一地区不同品种间进行综合技术效率评价,本文选取10个小麦生产地区122个样本点进行抽样调查。对其小麦生产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选取的地市包括普通麦区和优质麦区、高产区以及中低产麦区。本文分析所选择的投入指标为五个:种籽费、肥料费、农药费、机械费、用工作价。产出指标为一个:小麦主产品的产量。而对于“排灌费用”一项,因其与用工作价、肥料费、机械费三项指标的相关性较大,将此项指标舍掉。由于数据是2005年的截面数据,不必考虑不同年份的价格变化,因此各项投入指标均选用价值量(元)。研究过程是把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的样本组合成122个生产决策单元,然后按照品种和地区分类,把单个品种系列在不同种植区的综合技术效率以及某个地区内不同品种的效率值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横向比较分析,筛选出效率较高的品种系列和种植区域。针对某一品种分析在各个地区的效率值,探索其分布特点,找出该品种效率相对较高的适宜地区,探寻在其他地区效率损失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效率的建议。基本结论为各地区小麦生产综合效率表现差异明显,北方麦区和规模化种植程度高的地区效率值较高;品种系列中效率表现差异较大,优质小麦未表现出明显优势。从品种结构方面来看,部分优质麦在不适宜地区表现欠佳以及部分普通麦在适宜地区种植情况下的高效率表现表明,当投入要素基本一致时,合理的品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效率。

杨虎[9](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韩世才,陈永康,李景春[10](1983)在《谈谈我省农业科研几个专业方向与任务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涉及面广,因子复杂,周期性长。制定专业方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生产实际,是决定研究成果的关键。在“六五”计划期间,要求我们农业科研要围绕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商品率,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选择一张对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有

二、谈谈我省小麦品种多抗性的开拓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我省小麦品种多抗性的开拓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3)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世界小麦生产和品种利用情况
    1.2 国内小麦生产和品种利用基本情况
    1.3 国内小麦品种利用研究动态
    1.4 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
2. 引言
3. 研究方法和思路
    3.1 材料及来源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 小麦品种利用基本原则
    4.1 小麦生态适应性
    4.2 小麦生物学特性
    4.3 小麦丰产稳产性
    4.4 小麦市场信息
5. 适宜新乡种植的小麦类型
6. 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分析
    6.1 小麦品种利用发展趋势
        6.1.1 保护品种的利用面积在逐步扩大
        6.1.2 新品种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品种格局改变缓慢
        6.1.3 优质小麦品种面积稳定发展,品种相对集中
        6.1.4 半冬性品种面积快速扩大
        6.1.5 主导品种地位明显
    6.2 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6.2.1 弱春性、春性品种面积过大,良种、良法不配套
        6.2.2 综合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少,病害重发年份减产严重
        6.2.3 随意更换品种,造成市场品种缺位
        6.2.4 片面选择品种,缺乏科学选择
        6.2.5 超前繁殖品种,使用者蒙受损失
        6.2.6 盲目使用品种,潜力得不到发挥
7. 小麦品种利用发展对策
    7.1 加强宏观管理,建立与《种子法》相配套的品种管理制度
    7.2 重视新品种的抗性鉴定,建立品种预防体系
    7.3 发挥龙头企业在规模种植中的作用
    7.4 正确处理新品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7.5 建立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和因地制宜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7.6 重点抓好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的培育
8.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4)河南省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优质小麦的内涵
    1.2 国外小麦生产现状
        1.2.1 国外专用小麦主产国分布
        1.2.2 国外小麦生产现状
        1.2.3 国外小麦产业化现状
    1.3 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
        1.3.1 中国优质小麦品质区划
        1.3.2 中国优质小麦生产现状
        1 3.3 中国优质小麦加工企业现状
        1.3.4 中国优质小麦与国际小麦产业化关系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材料及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河南省优质小麦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现状
        4.1.1 河南优质小麦品质生态区划
        4.1.2 河南优质小麦生产现状
        4.1.3 河南优质小麦品质现状
        4.1.4 河南优质小麦加工转化现状
    4.2 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存在问题
        4.2.1 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4.2.2 优质小麦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
        4.2.3 产销衔接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2.4 我省进行优质小麦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5. 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5.1 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优势分析
        5.1.1 河南小麦的成本效益优势分析
        5.1.2 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效益国内比较优势分析
        5.1.3 市场区位优势分析
        5.1.4 加工转化市场潜力分析
    5.2 河南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对策措施
        5.2.1 加强优质小麦品种的繁育和引进,提高品质,更好地满足加工和消费对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要求
        5.2.2 制定合理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规划和布局,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不断稳定和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品质
        5.2.3 大力扶持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实施优质专用小麦的本地化经营战略
        5.2.4 发展“定单农业”
        5.2.5 加大财政投入,以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
        5.2.6 放宽财税政策,扶持优质小麦产业化工程持续稳定发展
        5.2.7 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和宏观调控
6. 结语与讨论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产量和面积
        3.1.3 品种结构
        3.1.4 区域布局
        3.1.5 市场流通
        3.1.6 产品加工
        3.1.7 国际贸易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量波动增长
        3.2.2 种植面积稳定
        3.2.3 具有生产优势
        3.2.4 品种资源丰富
        3.2.5 栽培区域集中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5.1.1 调研方法
        5.1.2 数据来源说明
        5.1.3 调研问卷设计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成本比较分析
        5.2.2 收益比较分析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
        5.4.2 技术因素
        5.4.3 经济因素
        5.4.4 政策因素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6.1.1 流通主体
        6.1.2 流通渠道
        6.1.3 流通模式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6.5.1 研究方法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7.1.1 调研方法
        7.1.2 数据来源说明
        7.1.3 调研问卷设计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模型构建
        7.3.2 交叉因素分析
        7.3.3 变量选择说明
        7.3.4 模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8.1 有效需求分析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 市场供给分析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8)河南小麦品种结构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小麦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国家粮食安全
        1.1.2 小麦品种结构变革是河南小麦生产发展中的关键
        1.1.3 河南小麦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1.2 问题提出
        1.2.1 资源约束使河南小麦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倍受关注
        1.2.2 品种结构效率是提高河南小麦生产效益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理论依据
        1.7.1 效率理论
        1.7.2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2 河南小麦生产概况
    2.1 河南小麦生产历史回顾
        2.1.1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历程
        2.1.2 河南小麦生产结构分析
    2.2 河南小麦生产现状
        2.2.1 河南小麦的发展现状
        2.2.2 河南小麦市场形势分析
    2.3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趋势
3 河南小麦品种演变及结构分析
    3.1 九大世代小麦品种更替
    3.2 品种演变对产量影响分析
    3.3 河南小麦品种结构分析
        3.3.1 河南小麦品质结构分析
        3.3.2 河南小麦系列结构分析
        3.3.3 河南小麦主导品种分析
        3.3.4 河南小麦区域分布状况
4 河南小麦品种结构效率评价
    4.1 不同品种不同地区效率评价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择
        4.1.2 基本结论
    4.2 不同品种效率评价
        4.2.1 七大品种系列不同地区效率评价
        4.2.2 主导品种不同种植区域效率评价
    4.3 不同地区效率评价
    4.4 品种结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4.1 产品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4.2 品种种植结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 品种结构效率优化
    5.1 基于产出不变假设下的效率优化
    5.2 基于投入不变假设下的效率优化分析
        5.2.1 基于投入不变假设下的效率改进方案
        5.2.2 基于投入不变假设下的品种结构效率优化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提高河南省小麦生产综合技术效率
    6.2 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
    6.3 实行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6.4 优化品种结构
参考文献
ABSTRACT

(9)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谈谈我省小麦品种多抗性的开拓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河北省小麦品种发展战略[J]. 李宗智,丁贤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7(03)
  • [2]谈谈我省小麦品种多抗性的开拓与利用[J]. 喻大昭,赵永玉,喻小珍,甘启芳. 湖北农业科学, 1990(01)
  • [3]新乡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D]. 李习军.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4)
  • [4]河南省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黄耀威. 河南农业大学, 2007(10)
  • [5]湖北省小麦后备品种及二线育种材料抗病性鉴定[J]. 杨立军,唐道廷,向礼波,曾凡松,喻大昭. 湖北农业科学, 2008(06)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7]春小麦生态育种三十年[J]. 肖步阳.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2(03)
  • [8]河南小麦品种结构效率分析[D]. 宋宇. 河南农业大学, 2007(10)
  • [9]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10]谈谈我省农业科研几个专业方向与任务问题[J]. 韩世才,陈永康,李景春.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3(04)

标签:;  ;  ;  ;  ;  

浅谈我省小麦多抗性品种的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