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讨论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作图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1](2021)在《高中数学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椭圆作为圆锥曲线的重要内容,将数与形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对椭圆的学习能够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习题课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高中的总复习阶段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查漏补缺、深化理解,全面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但目前,针对椭圆的教学研究大多集中于椭圆知识的新授课教学或某一节习题课的教学设计研究。因此,本文将尝试针对高中数学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波利亚解题、建构主义学习观等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椭圆问题的常见类型、常运用的思想方法作细致分析,并制定出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目标。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研究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本研究选取课堂观察以及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法了解教学现状,并发现目前的教学有以下特点:一是习题选择重模式化。二是教学内容重解题技巧。三是教学活动重习题解决。针对教学现状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对椭圆题目的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理论依据,提出优化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策略。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习题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主线。其次,要注重椭圆习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融会贯通。通过在习题课上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明确与运用,加深学生对椭圆中思想方法网络的认识。最后,要从帮助学生学会解题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经历层层递进的解题环节,帮助学生突破椭圆学习的瓶颈期,强化解题时元认知监控技能,提升数学能力。根据上述教学策略,对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内容提供了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并简单实践,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对提高习题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希望这项研究能够让教师在设计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时有所参考,为开展高效的习题课教学提供帮助。
袁辉[2](2021)在《考虑振荡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及提升技术》文中指出随着以电力电子装备为接口并网的新能源和负荷等渗透率不断提高,现代电网主要表现为低短路比弱电网(下文简称“弱电网”)特征,导致系统易发生振荡稳定问题,进而制约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下文简称“新能源承载能力”)。现有研究表明,系统振荡失稳问题主要与弱电网中电力电子装备与网络、装备与装备之间强相互作用有关。然而,电力电子装备动态特性复杂、装备数量多,且电力电子装备控制结构和控制参数呈现多样性,导致系统振荡稳定分析非常困难,如何分析和提升考虑振荡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是个难题;此外,不同于同步机,电力电子装备动态特性更快也更复杂,即使几十毫秒级的短路故障,也可能导致新能源装备在故障期间振荡失稳甚至脱网,进而制约新能源承载能力。然而,传统以同步机为主导的电力系统主要关注故障后系统的稳定性,缺乏对新能源装备并网系统故障中振荡失稳机理的认识。为此,本文围绕振荡失稳导致的新能源承载能力受限问题,从新能源承载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以及新能源承载能力提升措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单新能源装备并网系统,研究了常规运行时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提升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参数优化方法,研究了短路故障期间考虑振荡稳定约束时制约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以及改进低电压穿越(下文简称“低穿”)控制策略。1)在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建立了常规运行时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间的显式关系,并解释了短路故障期间限制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作用规律。首先,以变流器并网系统为例,基于阻抗建模方法,构建了系统在同步坐标系下阻抗模型和闭环特征方程,并得到了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显式关系。其次,分别分析了弱电网中,短路故障期间全功率型风机并网系统和双馈风机并网系统因振荡失稳导致新能源承载能力受限的问题,构建了系统准稳态模型和线性化后的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从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小干扰稳定性两个角度,揭示了系统因低穿控制策略导致的振荡失稳机理,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并比较了两种风机并网系统低穿期间失稳形态间的差异。2)在承载能力提升措施方面,分别从装备自身改造以及添加辅助设备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具体包括:提出提升新能源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SVG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提出全功率型风机和双馈风机改进低穿控制策略。首先,以变流器并网系统为例,构建了含SVG的变流器并网系统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并基于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优化SVG控制参数,进而提升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其次,分别基于全功率型风机和双馈风机特性,结合在线辨识和轨迹规划的思想,提出改进的全功率型风机和双馈风机低穿控制策略。2.针对多样化新能源装备并网系统,从小干扰稳定的角度研究了影响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以及新能源承载能力提升措施。1)在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建立了多馈入系统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显式关系,并分析了SVG接入如何影响新能源多馈入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首先,回顾了基于广义短路比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该方法得到了多馈入系统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显式关系,研究表明装备容量增加总是恶化系统稳定性。其次,构建了含SVG的新能源多馈入系统频域阻抗模型和闭环特征方程,基于模态摄动理论,构造了近似原系统主导特性的等效同构多馈入系统,并论证广义短路比可用于分析含SVG的新能源多馈入系统振荡问题;最后,给出了考虑SVG影响的新能源多馈入系统广义短路比及其临界值计算方法,以及电网强度和系统振荡稳定裕度的量化方法。2)在承载能力评估以及提升措施方面,提出了考虑小干扰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以及利用SVG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的方法。首先,指出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和广义短路比存在正相关性,进而将考虑小干扰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问题转化为考虑广义短路比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问题,从而简化所研究问题的分析难度;其次,将承载能力评估问题转化为标准的半定规划问题,从而说明所研究的问题是个严格的非线性凸问题,进一步证明了所研究问题全局最优解的存在性;最后,提出了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的SVG最优选址方法以及参数优化方法。
徐珊威[3](2020)在《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又是实际生活中最优化问题的重要基础。由于相关知识综合、复杂、灵活、抽象,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常找不到切入点,解题方法掌握不全面,考试时,遇题有畏难情绪。本论文旨在系统地对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进行分类,并研究各类型解题通法,从而给学生提供帮助,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角度提出教学设计的策略,给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通过对教师访谈、学生测试调查分析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最值问题的掌握情况,并找出学生求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通过分析教材中最值问题的分布情况并建立起最值问题的分类依据,然后整理出与最值相关的知识(包括高等数学中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第三,通过对近五年高考全国卷最值试题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主要考点,试题类型与题中主要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第四,由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相应解法。主要类型分为:(1)函数中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三角函数、高次函数、不含根号的分式型函数、含根号的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双重最值问题、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2)数列中的最值问题(求数列的最大(小)项、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nS的最值以及数列中的恒成立问题);(3)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利用几何法求最值与利用代数法求最值);(4)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第五,提出教学设计策略,并给出了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三个教学设计。
刘兰兰[4](2019)在《高中生圆锥曲线学习情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圆锥曲线的学习非常重要,是高考热点和难点内容,是高中阶段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高中生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对几何与代数的学习有帮助,对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灵活发散思维等起到了很好的训练,这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圆锥曲线这一章节就其难度和思维训练方式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内容。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上显得非常吃力,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拿定义来说椭圆和双曲线除了掌握第一定义还要掌握第二定义,它们的标准方程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推导过程在计算上就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不小的要求。圆锥曲线与直线结合,又会衍生出各类问题,综合题的计算量很大,学生对圆锥曲线基本上都比较畏惧。那么学生在学习圆锥曲线中到底会遇到哪些困难?老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们在学习圆锥曲线时更有信心解决问题。这篇文章通过对我们学校高二年级四个班208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测试卷、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文献调查等方法,了解高中生对圆锥曲线学习的看法,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归结了高中生学习圆锥曲线存在畏惧心理、被动学习、计算能力弱、思想方法弱等五大问题。针对这五大影响圆锥曲线学习的原因,结合教学研究和参考文献资料,提出了提高学生圆锥曲线学习效益的六大方法,以化解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障碍与困难,突破圆锥曲线这一教学重难点内容,取得好的教学成效。
蒲东垚[5](2019)在《基于回归教材的高考复习课预设和生成 ——以云南理科数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中教学,最有力的指挥棒就是高考。高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考察,更是对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过程所掌握的能力、素养的考察。因此,教师在各阶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高三毕业班的复习中,都应该要紧扣高考要求,这不是功利的应试教育,而是回归本源,回归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数学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才能立足高考进行有效的复习呢?笔者以全国卷2016年至2019年规范化的高考试题为例,从高考数学试题的内容要求和学科素养要求两方面进行回归教材分析,并对高三复习课的预设和生成进行了具体研究。笔者首先分析了近几年全国卷考点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发现高考数学有以下特点;一、文理同题趋势明显;二、重视基础知识,弱化对特殊技巧的考察;三、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减少繁杂的数学运算;四、重视数学理解和实际应用。这些特点决定了在毕业班师生在复习备考阶段,回归教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考复习回归教材,指的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复习计划,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带着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深入研究教材,以提升复习效果、实现温故知新的一种复习策略。高考题型变化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内容均是直接来自教材,或者是以教材内容为背景进行新的情景创设。由此可知,高考备考,回归教材十分重要。在高考复习的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师生都认同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回归教材,但是怎样高效地回归教材,提升高考复习的质量成为了很多学生和教师的难题。为具体研究高中数学复习课回归教材的情况以及复习课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实况,笔者使用问卷星发布问卷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云南省高中一线教师以及2018届、2019届高三学生。问卷分为教师版本和学生版本。调查内容包括高三学生及教师对教材的重视程度、使用方法、时间分配、掌握程度;高三复习课的预设与生成及课堂实施实况等。通过调查,笔者共回收51位教师版问卷和270位学生版问卷。调查发现,高考复习阶段“回归教材”的落实不甚理想,具体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对课本内容掌握不全;二、题海战术缺乏有效试题甄别能力;三、师生思想上都重视教材但实际上时间不足;四、缺乏有效回归教材的方法。而对于高考复习课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师生都十分重视高考复习课,但是实际课堂中,教师的预设有时会有偏差,并且对生成性资源不够重视的情况普遍存在。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有的放矢的提出了相应的回归教材策略和高考复习课预设与生成策略。主张在复习课上,要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高观点下巧妙利用好预设与生成,把教材、考纲和高考真题有机结合起来,力争最大化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其中,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做好变式教学,变式的根要回归教材,变式的发展要体现高考要求,要能启发学生思考。为了直观说明如何将高考试题练习与回归教材充分联系起来,如何在高考复习课上通过预设与生成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能力,笔者列举了两个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个是“数列下标性质”专题,一个是“解三角形中的动态问题”专题。由这两个案例,笔者希望可以给高中数学复习如何回归教材,如何进行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提供参考。总之,如何才能在高考备考阶段用好教材,使高考复习课有效高效呢?教师有目标的引导必不可少。教师在高考复习课上要把握好问题的预设和生成,从而做到教学内容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真正帮助学生脱离无边题海,提升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邵铭宇[6](2018)在《中小学解析几何课程内容发展主线的设计》文中提出在全国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试图构建一个中小学解析几何课程内容发展主线(简称课程主线),以帮助教师理解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对解析几何课程内容的认知历程,为教材的有效编写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而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课程主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内容的发展顺序,规定了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习和探索某一主题时,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这一概念源于学习进阶和学习路径的理论,整合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和教学适当性考量。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专家论证的研究方法;先是识别出四个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直角坐标系”,“直线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和“几何变换的代数表示”;再结合皮亚杰,范希尔,韬尔等人关于几何与代数的认知发展阶段,弗莱登塔尔于教学现象学的理论以及若干数学教育的实证研究,假设上述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然后以假设学习进阶为内容分析框架,比较8个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的编排特色,并根据内容分析的结果修订学习进阶以生成初步的课程主线,借此引入关于教学便利性、适当性的考量;最后通过专家论证会对初步主线做评估和调整。在本研究最终确定的解析几何课程内容发展主线中,直角坐标系概念可以基于“空间定位、导航,空间方位模型”来引入,也可以从“数轴上的点、数与运算”来展开;之后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图形的几何要素,先后推导平面直线的笛卡尔方程、空间直线/圆锥曲线的笛卡尔方程;再逐步过渡到直线、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与此同时,解析几何中的几何变换大致按照“用草图、符号和语词描述变换过程→用坐标表示变换后的效果→用线性方程组,向量和矩阵表示变换过程本身”的顺序向前推进。需要声明的是,本文确定的解析几何课程内容发展主线的有效性是通过专家论证会的形式来评估的,但除此之外还需要经由具体的课堂设计与实践来检验。我们欢迎后续的研究者可以据此设计相关的教学实验、结构或半结构式的访谈与测试,更进一步地检验、修订和完善课程主线,为教材的编写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周晨[7](2018)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以微积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内的改革稳定而受关注,体系之间的教育衔接研究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衔接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影响到了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本文从当前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衔接的现状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微积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两处问题:第一,初、高等数学在教材呈现方面,高中数学教材生动活泼,栏目多样,富有现实性和趣味性,高等数学教材呈现形式单一,编排时忽略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建议高等数学教材在编制时能够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设置丰富的栏目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初、高等数学函数、导数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三角函数和不等式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建议高中数学教材在编制时多设置链接、阅读栏目,高等数学教材设置预备章节以做好衔接工作。针对具体实践教学的衔接研究,高中部分运用了测试的方法,发现两处问题:第一,课时数与高考的限制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更多的课时数放在习题的求解上,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解题,对导数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建议对高中生数学水平的评价能有更加完善的评价制度取代高考的“一刀切”政策。第二,没有将多媒体技术和微积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建议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可视化优势进行微积分教学。大学部分通过对大学教师的访谈发现:第一,大学教师不熟悉高中课程,建议对大学里讲授高等数学的教师进行衔接培训。第二,高等数学的课堂容量大、学业紧,学生在初学期间难以适应,建议大学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对概念学习的影响,注意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及时的课堂反馈。最后,为了使研究成果更为具体,本文给出了高中微积分初步中“导数的概念”一课时的衔接教学设计实例。
徐德峰[8](2017)在《基于Williams单元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和Bottom-up裂缝断裂参数及疲劳寿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Top-down裂缝和Bottom-up裂缝特指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横向表面裂缝和横向基底裂缝。基底裂缝和表面裂缝共存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削弱程度比仅含单条基底裂缝或仅含单条表面裂缝时更加严重,在外荷载作用下,基底裂缝和表面裂缝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削弱可能进一步加速路面结构的开裂,降低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应力强度因子不仅表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尖端应力场和位移场,还是裂缝扩展和疲劳寿命计算的关键依据,因而成为断裂力学分析的最重要的断裂参数之一。若采用有限元法,裂尖采用奇异单元计算多裂纹断裂参数,则计算结果受奇异区尺寸和奇异单元个数影响,且需对每个裂尖均采取线性外推法或相互作用积分法等复杂后处理,计算精度低,计算工作量大。因此,本文基于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围绕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共存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计算模型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结构层采用同一材料参数的假定研究建立了平面板多裂纹断裂参数分析的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只需求解每个裂尖的广义参数即可直接获得所有裂尖应力强度因子,避免了有限元法分析多裂纹时需对每个裂尖均采用复杂后处理计算裂尖应力强度因子所造成的庞大计算工作量和精度损失问题。算例对比了 Williams单元解、奇异单元解和精确解,证明本文方法比有限元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更少的离散自由度。2、考虑实际情况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结构层为不同材料,研究建立了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的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并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计算机程序;初步实现了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与Williams单元程序的对接。对接方法结合了 Ansys自由网格划分优点和Williams单元无需复杂后处理且计算结果对奇异区尺寸不敏感等优点,可以求解任意不规则裂纹问题。算例根据Williams单元分析了交通荷载位置对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与奇异单元解进行对比,证明了 Williams单元分析各结构层采用不同材料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正确性和高效性。3、根据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裂尖Williams单元分析了表面裂纹位置、各结构层模量和厚度等对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阻裂措施。由算例分析可知:适当地减小面层模量或增大半刚性基层厚度均可抑制或延缓表面裂纹扩展;适当地增大底基层模量或底基层厚度均可抑制或延缓基底裂纹扩展。4、研究建立了基于广义参数的Ⅰ-Ⅱ混合型裂纹和纯Ⅱ型裂纹疲劳扩展寿命预估模型,分别用于预估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寿命。传统基于应力强度因子的Paris模型需要拟合出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扩展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而本文模型只需拟合出广义参数与裂纹扩展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避免了传统模型求解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复杂后处理过程,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更高。
李杰[9](2015)在《地理观测数据时空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技术提高传统科学领域的研究效率,拓展传统科学领域的研究范畴,挖掘传统科学数据中潜在的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的价值,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而科学观测数据可视化是其中一项具体的技术。虽然存在很多经典的方法和应用案例,但这些工作依然在(1)数据分析能力、(2)多维度的表达能力、(3)通用性和可扩展性、(4)认知效果,和(5)方法评估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观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具体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个包含三个视图的固定式台站观测数据可视化框架。其中的主视图可以同时展示时间、空间和属性三方面的高层特征,以此帮助用户快速地选择具有特定特征的子集供后续深入研究使用。其他两个视图作为补充,分别基于三角形隐喻和散点降维实现了时间序列分析和异常检测等具体的分析功能。方法集成了三种交互操作,包括:在不同视图中高亮显示关联信息、调整地图的显示范围和交互地生成极坐标Focus+Context模型下的鱼眼视图。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不仅可以在一张精简的视图中显示任意时空范围的任意数量的台站观测数据,还可用于分析经济、医疗等不同领域的地理信息相关的统计数据。2.针对提出的台站观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完成了气象、海洋、环保、交通和经济等多个领域数据集的案例研究和基于眼动仪的可用性试验。通过设定兴趣区域,以及分析视线在各个兴趣区域间的迁移和多个浏览指标,定量地评估了该方法。试验结果不仅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也为下一步在更多领域数据集中广泛地应用该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一套基于通用数据模型的科学观测数据集成可视化平台。该平台提供了多种基础观测数据可视化组件,并为访问各类观测数据提供了统一接口。3.提出了一种基于Google Earth和视点选择算法的三维移动观测数据化框架。框架包含一个工作流、两种可视化方法和三类视点生成算法。其中工作流提出了一种基于KML和Google Earth开展移动观测数据可视化的方案。基于传统的“轨迹墙”方法,本文设计了两类分别适合展示单轨迹和多轨迹的可视化方法。为了提高理解效果并解决3D可视化的技术缺陷,本文还提出了三类适合观察细节、全局和动态变化的视点并给出了其生成算法。可视化和视点使用KML描述。分析人员可以按照生成的视点的浏览视角快速地观察可视化,并利用Google Earth中的分析工具和卫星影像包含的背景信息,有效地完成各类分析任务。
林伟芬,刘秀湘[10](2014)在《在稳定中注重数学概念和思维的考查——2014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和答卷分析》文中认为2014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题延续了2011年以来的试卷结构,解答题的考查内容、顺序与近三年完全相同.试卷立足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重点考查主干内容,比较切合广东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就2014年广东卷试题(以下简称2014年试题)的试卷设计、试题特点和考生答卷情况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高中数学教学及2015年的高考备考.一、试卷设计分析2014年的试卷结构与往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从表1、表
二、试讨论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作图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讨论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作图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数学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有关数学习题和习题课教学的研究 |
2.1.1 国内有关数学习题教学的研究 |
2.1.2 国内有关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 |
2.1.3 国外有关数学习题教学的研究 |
2.2 国内有关高中“椭圆”的研究 |
2.2.1 关于解决椭圆问题方法的研究 |
2.2.2 关于椭圆习题课教学的研究 |
2.3 国内有关高中数学总复习阶段教学的研究 |
2.4 研究理论依据 |
2.4.1 建构主义学习观 |
2.4.2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 |
2.4.3 元认知理论 |
3.高中“椭圆”教学内容分析 |
3.1 课程标准中“椭圆”内容的分析 |
3.2 椭圆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
3.2.1 探求具体椭圆问题 |
3.2.2 定值定点问题 |
3.2.3 最值范围问题 |
3.2.4 探究性问题 |
3.2.5 其他问题 |
3.3 椭圆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
3.3.1 数形结合 |
3.3.2 函数与方程 |
3.3.3 分类讨论 |
3.3.4 转换与化归 |
3.4 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目标 |
3.4.1 巩固深化学生对椭圆知识的认识与综合运用 |
3.4.2 反思总结解决椭圆问题的活动经验 |
3.4.3 为后续圆锥曲线的复习提供范式 |
3.4.4 提高学生解决椭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 |
4.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的设计 |
4.1.1 调查的目的 |
4.1.2 调查的对象 |
4.1.3 调查的方法 |
4.1.4 课堂观察的设计 |
4.1.5 问卷调查的设计 |
4.1.6 访谈调查的设计 |
4.2 调查的实施 |
4.2.1 课堂观察的实施 |
4.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2.3 访谈的实施 |
4.3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4.3.1 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 |
4.3.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4.3.3 个别访谈结果的分析 |
4.4 调查结论 |
4.4.1 习题选择重模式化 |
4.4.2 教学内容重解题技巧 |
4.4.3 教学活动重习题解答 |
5.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
5.1 从整体上把握习题的选取与习题课的组织 |
5.1.1 习题的选择要有充足依据 |
5.1.2 习题课的组织要有明确主线 |
5.2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融会贯通 |
5.2.1 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明确与运用 |
5.2.2 构建数学思想方法网络 |
5.3 从帮助学生学会解题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 |
5.3.1 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参与 |
5.3.2 在教学活动中再现层层递进的解题环节 |
5.3.3 巧妙设问强化学生的解题元认知监控技能 |
6.高中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教学实践 |
6.1 教学设计 |
6.1.1 课题的选取 |
6.1.2 教学目标 |
6.1.3 例题的选取与组织 |
6.1.4 教学过程设计 |
6.2 教学实施与效果 |
6.3 总结 |
7.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高中一轮复习期间“椭圆”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 |
附录二 访谈调查问题 |
致谢 |
(2)考虑振荡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及提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计及振荡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和控制设计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研究概述 |
1.2.2 新能源装备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研究概述 |
1.2.3 弱电网中新能源并网系统故障期间稳定分析及控制设计研究概述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考虑振荡稳定的单新能源承载能力关键因素分析 |
2.1 引言 |
2.2 单变流器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 |
2.2.1 单变流器并网系统阻抗建模 |
2.2.2 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间内在关系 |
2.3 弱电网中全功率型风机并网系统低穿期间振荡机理分析 |
2.3.1 问题描述 |
2.3.2 平衡点不存在导致的振荡失稳机理分析 |
2.3.3 低穿期间小干扰稳定分析 |
2.4 弱电网中双馈风机并网系统低穿期间振荡机理分析 |
2.4.1 双馈风机低穿控制策略概述 |
2.4.2 平衡点不存在导致的振荡失稳机理分析 |
2.4.3 低穿期间小干扰稳定分析 |
2.4.4 装备容量和系统振荡稳定间的内在联系 |
2.4.5 双馈风机和全功率型风机振荡失稳形态比较 |
2.5 仿真分析 |
2.5.1 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关系 |
2.5.2 全功率型风机低穿期间稳定性分析验证 |
2.5.3 双馈风机低穿期间稳定性分析验证 |
2.6 小结 |
3 提升新能源单馈入系统振荡稳定的改进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2.1 常规运行时新能源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问题 |
3.2.2 故障期间风机并网系统振荡失稳问题 |
3.3 提升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SVG参数优化 |
3.3.1 单新能源装备单SVG并网系统建模 |
3.3.2 特征根对参数变化的灵敏度 |
3.4 全功率型风机并网系统改进低穿控制设计 |
3.4.1 故障落点位置和短路故障程度在线辨识 |
3.4.2 电流参考值以及轨迹规划设计 |
3.4.3 控制参数优化 |
3.5 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改进低穿控制设计 |
3.5.1 故障落点位置和短路故障程度在线辨识 |
3.5.2 转子电流参考值的期望值设计 |
3.6 仿真分析 |
3.6.1 SVG控制参数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
3.6.2 全功率型风机改进低穿控制策略有效性验证 |
3.6.3 双馈风机改进低穿控制策略有效性验证 |
3.7 小结 |
4 考虑振荡稳定的多新能源承载能力关键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广义短路比分析方法回顾 |
4.2.1 同构条件下新能源广义短路比 |
4.2.2 考虑多样化场景的新能源广义短路比 |
4.2.3 新能源装备容量和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内在联系 |
4.3 含SVG的多样化新能源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 |
4.3.1 多馈入系统稳定问题及建模 |
4.3.2 SVG对新能源多馈入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3 系统广义短路比及其临界值计算方法 |
4.4 仿真分析 |
4.4.1 系统(?)与系统(?)主导特征模式近似效果分析 |
4.4.2 基于广义短路比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3 SVG参数对广义短路比临界值影响规律 |
4.5 小结 |
5 考虑振荡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及提升技术 |
5.1 引言 |
5.2 基于广义短路比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
5.2.1 问题描述 |
5.2.2 半定规划评估模型 |
5.2.3 最优解存在性证明 |
5.3 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的SVG最优选址及参数优化方案 |
5.3.1 SVG最优选址策略 |
5.3.2 SVG参数优化 |
5.4 仿真分析 |
5.4.1 承载能力评估方法有效性验证 |
5.4.2 利用SVG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方法有效性验证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
1.1.2 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数学最值的具体要求 |
1.1.3 最值问题分类研究解法的必要性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
2.2.2 其它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2.3.1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的研究成果 |
2.3.2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3 本论文解题研究的思路 |
2.4 理论基础 |
2.4.1 波利亚解题理论 |
2.4.2 模式识别理论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2.4.5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 |
2.4.6 建构主义理论 |
2.4.7 数学思想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3.3 研究工具的说明 |
3.3.1 学生测试卷设计 |
3.3.2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
3.4 研究的伦理 |
第4章 高中生最值问题的学习情况调查 |
4.1 调查的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学生测试的分析 |
4.3.1 学生测试的情况 |
4.3.2 学生解题的出错分析 |
4.4 学生测试的结果 |
4.5 教师访谈 |
4.5.1 访谈教师的选取 |
4.5.2 个案的资料 |
4.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5.4 关于教师访谈的总结 |
4.6 小结 |
第5章 高中最值问题的分析 |
5.1 教学中的最值问题 |
5.1.1 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
5.1.2 教材中的最值问题 |
5.2 高考中的最值问题 |
5.2.1 题型的分值分析与题量统计 |
5.2.2 最值试题的考点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
5.3 高中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与解法 |
5.3.1 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
5.3.2 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
5.3.3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
5.3.4 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 |
5.4 小结 |
第6章 最值相关的教学设计 |
6.1 教学设计策略 |
6.1.1 概念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1.2 习题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1.3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2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
6.3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习题课的教学设计 |
6.4 “最值的求解”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最值问题测试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生圆锥曲线学习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圆锥曲线的教学要求、高考大纲要求 |
1.1.2 圆锥曲线在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地位和作用 |
1.2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的背景 |
1.2.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对圆锥曲线的认识 |
2.1.1 圆锥曲线的历史 |
2.1.2 生活中的圆锥曲线及如何画圆锥曲线 |
2.2 圆锥曲线的教学研究 |
2.3 学习障碍研究 |
2.3.1 国内外学习障碍的研究 |
2.3.2 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 |
2.3.3 圆锥曲线学习障碍研究 |
第3章 学习圆锥曲线情况调查问卷和测试卷的调查 |
3.1 学习圆锥曲线情况的调查问卷 |
3.2 学习圆锥曲线情况的测试卷 |
第4章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探究 |
4.1 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 |
4.2 对圆锥曲线方程和几何性质的学习存在问题 |
4.3 解决圆锥曲线综合题能力不足 |
4.3.1 弦长问题 |
4.3.2 离心率相关问题 |
4.3.3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
4.4 作图问题严重影响做题 |
4.5 计算能力不足 |
第5章 教师教学圆锥曲线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
5.1 专研教材 |
5.2 重视计算 |
5.2.1 深刻理解知识点 |
5.2.2 灵活选择最恰当方法 |
5.2.3 善于把握全局 |
5.2.4 培养规范的计算过程 |
5.2.5 戒掉对计算器、搜题软件的依赖 |
5.3 高考中圆锥曲线常考知识点 |
5.3.1 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 |
5.3.2 标准方程 |
5.3.3 焦点 |
5.3.4 几何性质 |
5.3.5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5.3.6 弦长公式 |
5.3.7 中点弦问题 |
5.4 联立直线和曲线方程对解综合题的重要性 |
5.5 数学思想方法 |
5.6 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5.7 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
第6章 研究小结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回归教材的高考复习课预设和生成 ——以云南理科数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过程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回归教材 |
1.5.2 高考复习课的预设和生成 |
2. 高考数学试题考点的回归教材分析 |
2.1 把握试题要求,回归教材寻根 |
2.2 试题考点简析 |
2.3 试题变化趋势简析 |
2.4 教材变化简析 |
3. 高中数学复习回归教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3.3 高考复习课现状总结 |
3.3.1 回归教材情况总结 |
3.3.2 高考复习课课堂预设与生成实施情况总结 |
4. 在回归教材指引下的高考复习课策略 |
4.1 以回归教材为基础 |
4.1.1 “两册一题”有效回归教材 |
4.1.2 变式教学,熟练应用知识点 |
4.2 合理组织教学预设与生成 |
4.2.1 高考复习课重在预设 |
4.2.2 高考复习课贵在生成 |
4.2.3 在数学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高观点下预设和生成 |
5. 案例分析 |
5.1 《解三角形(动态问题)》复习课的案例分析 |
5.2 《数列下标性质》复习课的案例分析 |
5.3 案例评价 |
6.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关于高考数学复习课中回归教材的问卷(学生版) |
关于高考数学复习课中回归教材的问卷(教师版) |
致谢 |
(6)中小学解析几何课程内容发展主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二 文献探讨 |
2.0 课程主线的内涵:学习进阶与学习路径 |
2.1 学习进阶的构造 |
2.2 研究过程与研究子问题 |
2.3 解析几何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板块划分 |
2.3.1 解析几何的历史由来、定义与主要问题 |
2.3.2 解析几何的教育价值 |
2.3.3 解析几何的学习障碍 |
2.3.4 现有课程对解析几何内容的处理 |
2.3.5 小结:本研究的解析几何课程内容与逻辑框架 |
2.4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选择 |
三 研究方法 |
3.1 内容分析法 |
3.1.1 分析类目与分析单位 |
3.1.2 研究对象(课标的选用标准) |
3.1.3 信效度检验 |
3.2 专家论证 |
四 四块主要内容的学习进阶的假设与修订 |
4.1 各国学段划分与课标数据整理 |
4.2 直角坐标系的引入 |
4.2.1 结合理论文献假设学习进阶 |
4.2.2 假设的学习进阶和编码系统 |
4.2.3 各国课标的编码结果和国际比较 |
4.2.4 修订后的学习进阶 |
4.3 直线方程 |
4.3.1 结合理论文献、专家访谈假设学习进阶 |
4.3.2 假设的学习进阶和编码系统 |
4.3.3 各国课标的编码结果和国际比较 |
4.3.4 修订后的学习进阶 |
4.4 圆锥曲线与方程 |
4.4.1 结合理论文献、专家访谈假设学习进阶 |
4.4.2 假设的学习进阶和编码系统 |
4.4.3 各国课标的编码结果和国际比较 |
4.4.4 修订后的学习进阶 |
4.5 几何变换的代数表示 |
4.5.1 结合理论、文献假设学习进阶 |
4.5.2 假设的学习进阶和编码系统 |
4.5.3 各国课标的国际比较 |
五 小结:各国课标特征、初步课程主线 |
六 专家论证问题与初步主线的修订 |
七 结论与展望:最终主线 |
7.1 直角坐标系的引入 |
7.2 直线方程 |
7.3 圆锥曲线与方程 |
7.4 几何变换的代数表示 |
7.5 数形结合思想与解析法在课程内容中的逐步深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解析几何四个核心内容板块的课标数据(原文+翻译) |
附录2:专家访谈与咨询 |
附录3:专家论证会 |
致谢 |
(7)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以微积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部分 |
1.2.2 国内部分 |
第2章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关系 |
2.1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划分 |
2.2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
2.3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学习的侧重点不同 |
第3章 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微积分教学内容的衔接 |
3.1 高中数学微积分初步的教学内容 |
3.2 高等数学微积分的教学内容 |
3.3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内容的关系 |
3.4 内容衔接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3.4.1 教材呈现方式的不同 |
3.4.2 知识点的重复与脱节 |
第4章 微积分衔接教学理论基础 |
4.1 过程——对象的两重性理论 |
4.2 Procept理论 |
4.3 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 |
第5章 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微积分实践教学的衔接 |
5.1 高中数学微积分实践教学现状 |
5.1.1 对导数教学情况的测试与分析 |
5.1.2 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
5.2 高等数学微积分实践教学现状 |
5.2.1 访谈设计 |
5.2.2 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
5.3 微积分衔接教学设计实例展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测试卷 |
附录2 访谈实录 |
(8)基于Williams单元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和Bottom-up裂缝断裂参数及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断裂参数研究现状 |
1.2.2 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多裂纹断裂参数分析的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 |
2.1 引言 |
2.2 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 |
2.2.1 裂纹类型 |
2.2.2 应力强度因子 |
2.3 多裂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的广义参数W单元 |
2.3.1 多裂纹模型及应力强度因子 |
2.3.2 建立整体控制方程 |
2.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随交通荷载位置的影响线分析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基本假定及各层参数 |
3.2.1 计算模型和基本假定 |
3.2.2 各结构层参数取值范围 |
3.3 Ansys有限元软件与裂尖W单元相结合的模型离散 |
3.3.1 各结构层参数的确定值 |
3.3.2 常规区有限元模型离散 |
3.3.3 奇异区W单元离散及坐标转换 |
3.3.4 本文方法的优点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裂纹长度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4.3 表面裂纹的位置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4 每个结构层模量和厚度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底裂纹和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寿命分析 |
5.1 引言 |
5.2 疲劳断裂理论 |
5.2.1 K判据及断裂韧度K_C |
5.2.2 PM准则 |
5.2.3 广义Paris公式 |
5.3 裂纹疲劳扩展寿命预估模型 |
5.3.1 Ⅰ-Ⅱ混合型裂纹疲劳扩展寿命预估模型 |
5.3.2 Ⅱ型裂纹疲劳扩展寿命预估模型 |
5.4 疲劳参数A、n取值 |
5.5 算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四章算例4奇异单元解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地理观测数据时空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科学观测与科学观测数据 |
1.1.1 科学观测的目的和主要方式 |
1.1.2 科学观测数据的数据特征 |
1.1.3 常用的科学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
1.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概述 |
1.2.1 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目的 |
1.2.2 从地理信息科学到时空数据可视化 |
1.2.3 时空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研究热点 |
1.3 科学观测数据可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1.3.1 科学观测数据处理的计算问题 |
1.3.2 科学观测数据可视化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各章之间的关系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基础及相关工作 |
2.1 多维时空数据可视化技术 |
2.1.1 时空行为概念框架和时空可视化技术模型 |
2.1.2 空间和时间的可视化技术 |
2.1.3 台站观测数据可视化 |
2.1.4 基于Radial布局的可视化方法 |
2.1.5 基于Focus+Context模型的地图交互 |
2.2 三维轨迹可视化技术 |
2.2.1 轨迹可视化技术 |
2.2.2 基于Google Earth的可视化方法 |
2.2.3 视点选择方法 |
2.3 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评估 |
2.4 气象、环保等科学领域的研究需求 |
第三章 面向气候变化研究的台站观测数据时空可视化方法 |
3.1 简介 |
3.2 数据、需求与方法概述 |
3.2.1 数据 |
3.2.2 需求 |
3.2.3 方法概述 |
3.3 全局视图(GLOBAL RADIAL MAP) |
3.3.1 地图绘制算法的选择 |
3.3.2 站点坐标转换 |
3.3.3 时间映射 |
3.3.4 聚类可视化 |
3.3.5 交互设计 |
3.3.6 可扩展性设计 |
3.4 时间序列盘(TIME SERIES DISCS) |
3.4.1 三角形隐喻 |
3.4.2 旋转三角形 |
3.4.3 交互时间序列图 |
3.5 异常检测散点图(ANOMALY DETECTION SCATTERPLOT) |
3.6 案例研究 |
3.6.1 中国地面观测国际交换资料 |
3.6.2 全球历史气候网络 (GHCN) 数据 |
3.6.3 经济统计数据 |
3.6.4 中国空气质量观测数据 |
3.7 专家评估 |
3.8 小结 |
第四章 观测数据集成可视化平台与可视化方法评估 |
4.1 集成可视化平台 |
4.1.1 科学观测数据集成概况 |
4.1.2 平台架构与特性 |
4.1.3 科学观测数据表达、原型系统与可视化应用 |
4.2 可用性试验 |
4.2.1 目标 |
4.2.2 假设 |
4.2.3 被试 |
4.2.4 任务 |
4.2.5 实验设计 |
4.2.6 测试项 |
4.2.7 测试环境 |
4.2.8 测试过程 |
4.2.9 统计结果分析 |
4.2.10 眼动数据获取与分析 |
4.2.11 试验结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OOGLE EARTH和视点选择算法的移动观测数据三维可视化与快速浏览方法 |
5.1 简介 |
5.2 工作流 |
5.3 可视设计 |
5.3.1 单轨迹可视化 |
5.3.2 多轨迹可视化 |
5.4 视点生成算法 |
5.4.1 视点定义 |
5.4.2 细节视点生成算法 |
5.4.3 全局视点生成算法 |
5.4.4 观察时间变化趋势 |
5.5 实现细节和原型系统 |
5.5.1 视线距离(Viewing Distance)的确定 |
5.5.2 KML标签的选择 |
5.5.3 原型系统的实现环境 |
5.6 案例研究 |
5.6.1 公交数据 |
5.6.2 风场数据 |
5.7 可用性试验 |
5.7.1 试验环境建立 |
5.7.2 试验过程 |
5.7.3 试验结果 |
5.8 用户反馈 |
5.9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术语表 |
本文多次使用的数据集简介 |
1.中国地面观测国际交换资料 |
2.全球历史气候网络 (GHCN) 数据 |
3.中国空气质量观测数据 |
4.欧洲气象中心再分析数据 |
5.安徽省巢湖市公交GPS数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在稳定中注重数学概念和思维的考查——2014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和答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卷设计分析 |
二、试题特点分析 |
1. 注重主干知识, 强调基本概念 |
2. 加强了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 |
三、考生的答卷情况分析 |
1、考生答卷总体情况 |
2、文科非选择题考生典型错误分析 |
3、理科非选择题考生典型错误分析 |
四、对命题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
1. 磨刀不误砍柴功, 基础知识宜先行 |
2. 增强问题意识, 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 |
3. 提高数学与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
4. 课标, 教学和命题要且行且近 |
四、试讨论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作图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数学一轮复习阶段“椭圆”习题课的教学研究[D]. 王艺.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考虑振荡稳定约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及提升技术[D]. 袁辉. 浙江大学, 2021
- [3]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D]. 徐珊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中生圆锥曲线学习情况调查研究[D]. 刘兰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回归教材的高考复习课预设和生成 ——以云南理科数学为例[D]. 蒲东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小学解析几何课程内容发展主线的设计[D]. 邵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以微积分为例[D]. 周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8]基于Williams单元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和Bottom-up裂缝断裂参数及疲劳寿命研究[D]. 徐德峰. 广西大学, 2017(02)
- [9]地理观测数据时空可视化方法研究[D]. 李杰. 天津大学, 2015(08)
- [10]在稳定中注重数学概念和思维的考查——2014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和答卷分析[J]. 林伟芬,刘秀湘.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