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不”和“没”的语用区别及“不”和“没”的位置(论文文献综述)
盛蕾[1](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王晓琴[2](2021)在《对外汉语视域下的“没想到”与“想不到”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法》文中指出“没想到”与“想不到”在留学生口语交际中都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同时存在一定偏误率。“没想到”与“想不到”与一般近义词或近义结构不同,由于动词“想”本身意义的复杂性以及否定词“没”和“不”用法的不同,使二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存在不同的含义,在用法方面存在共同之处的同时也存在区别,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基于CCL语料库实际语料,运用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层面对“没想到”和“想不到”展开本体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收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语料的方式对留学生习得情况展开调查;在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指导下,根据留学生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指导和运用于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交代了研究框架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对研究对象及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从本体的角度,通过纵向的汉语史考察和横向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调查,在溯源的基础上,探析这两个结构语法化的历程和动因;并在现代汉语层面对这两个结构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CCL语料库语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总结“没想到”与“想不到”的句法功能,二者可充当定语、谓语、插入语,也可单独成句;在分析二者语义及语用功能时,先阐释了“没”和“不”不同的否定词对“没想到”与“想不到”语义的影响,再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分析二者的语用价值。第二章是留学生对“没想到”与“想不到”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笔者根据现实资源及语料情况确定了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在整理语料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整理的语料,发现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最常出现二者误用、搭配错误及色彩意义理解错误的情况。第三章是对“没想到”与“想不到”的教学法研究及教学设计。笔者根据留学生水平的不同,主要运用听说法和视听法理论指导教学,用听说法指导结构教学,用视听法营造语言环境进行两个结构的功能教学。并根据教学反馈进行反思,通过语素分析法、例句分析法、情境法、图表归纳法等方法进行两者的辨析教学,以期希为两个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鲁力[3](2021)在《“X就X”格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X就X”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得较多,如“黄山就黄山”、“来就来吧”、“选他就选他”等。对于该格式先前学者已有不同的界定,该格式前“X”与后“X”形式上有时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完全相同,本文对“X”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能进入该格式的词语进行了分类,对格式作为句法成分进行讨论。格式本身“X就X”格式义根据语境的不同,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有不同类型,本文从先行句的语气类型与说话人主观态度之间的入手,考察了格式语义的特点。本文进一步从主观性和篇章功能之间的联系方面对“X就X”格式做进一步的研究。第一章是绪论。说明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列举本文参考的主要理论,主要包括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是“X就X”格式本体构成的研究。主要从“‘X就X的构成”、“‘X’的内容提取”“‘X就X’的句法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是“X就X”格式在篇章中的考察,通过分析了先行句和后续句的情况,对“X就X”格式的使用情况进行讨论,讨论篇章功能与主观性用法之间的联系。第四章是考察“X就X”格式的语义特点,结合先行句的语气类型对格式的语义影响作全面的讨论,并结合量范畴系统对格式义的语义主观量作一讨论。第五章是研究“X就X”的主观性用法,结合篇章功能讨论“X就X”格式的(交互)主观意义标记性。第六章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以及需要进一步讨论与解决的问题。
唐春莲[4](2021)在《匈牙利学生“不”和“没”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汉语中,否定相对于肯定而存在,汉语中否定表达大部分要依靠着“不”和“没”这两个否定副词表达,而且这两个副词语义比较相近,是二语学习者最容易出现混淆的词语之一。随着国别化汉语教学研究的兴起,我们可以发现对亚洲国家以及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偏误研究越来越多,但对匈牙利语这样的小语种国家的研究比较稀有,几乎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匈牙利学生习得“不”和“没”的考察,进一步了解匈牙利学生的习得过程,了解他们是怎么使用汉语否定词,怎样区分其语义和句法特征,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能够对匈牙利的课堂汉语教学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第一章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语料来源以及“不”和“没”的本体研究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的选题来自于笔者在塞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任教时,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启发,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比分析法对匈牙利学生习得“不”和“没”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第二章是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汉语否定词“不”和“没”的本体对比研究和对匈牙利语中的否定词的介绍,总结出汉语否定词和匈牙利语中的否定词之间的异同。第三章是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对匈牙利学生习得“不”和“没”的情况进行分析。本章先对调查对象进行描述,其次阐述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最后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先从总的方面分析了学生习得否定词的概况,然后对“不”和“没”的习得情况分别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能够清晰地了解到问卷分析的结果。第四章是分析习得情况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匈牙利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材编写和媒介语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对匈牙利学生习得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提出建议。主要是从教学、教材和教师三个方面进行概述的。最后就是对本文的总结,针对此次的问卷调查分析,描述匈牙利学生习得“不”和“没”的错误特点,并反思本文的不足,对后续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吴亚军[5](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提出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王津京[6](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研究表明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秦玉宁[7](2020)在《汉语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前人界定有所不同,本论文将“不A不B”、“没A没B”、“无A无B”、“非A非B”四者概括为汉语中四种“否A否B类构式”,除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外,还从历时层面考察各构式形成和发展趋势,并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整合层级理论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对比,深刻挖掘其在形式、意义、语用方面的异同。首先,鉴于之前学者对单个构式的构式义类型划分标准和命名方式不尽相同,不便于开展比较研究,本论文建立了一套能够尽量适用于四种构式比较研究、最大程度体现四者类型异同的标准。1.当变项语义相近时,有相加义、强调义、引申义三种;2.当变项语义相反时,有折中义和“无论、不分”义两种;3.当变项语义相类时,有否定上位语义和引申义两种;4.当变项由双音节词拆分出的语素构成时,有否定合成义、肯定合成义和“不知、不懂”义三种。其次,通过对比四者在语体风格、感情色彩、主观性等方面的异同,发现相同的变项出现在不同构式中表达的构式义、主观性不尽相同。再次,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四个构式,横向对比四个构式在每一阶段的使用情况,纵向对比某一构式的变项构成、词性、语义关系、构式义类型的演变情况。最后,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整合示意图详细论述了构式义产生的过程,并对四者的整合层级进行了划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从个别构式的特征和形成机制中寻找这类否定构式共同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这对汉语构式的个别研究和体系研究的相互支持和相互验证具有重要意义。这类否定构式的句法功能、历时演变和整合过程大致类似,却在语言表达中产生不尽相同的构式义和感情义,从而彰显出这类构式的能产性和独特魅力。另外,将汉语中构成相似的构式进行对比,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更有效地理解和驾驭汉语特殊结构,对相似结构产生不同意义、用于不同语境的原因有所了解。该论文有图4幅,表16个,参考文献121篇。
侯菁文[8](2020)在《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共时与历时考察》文中提出副词“好生”“好不”“好好”都是含“好”语素的“好X”类副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副词“好生”的释义分别与程度副词“好不”、情状方式副词“好好”类同。因此,探究副词“好生”内部功能的分化并辨别副词“好生”与“好不”“好好”在句法、语义、功能上的异同十分必要。为了使研究更加充分,本文采用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时层面,通过语法化、词汇化理论梳理了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发展演变路径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兴替原因。共时层面,通过语料库检索,归纳整理出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句法组合特征。结果表明,现代汉语中副词“好生”的使用频率、句法组合能力以及与其它副词的共现能力不及副词“好不”和“好好”。其次,采用语义结构分析法通过描写副词引出的语义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关系来描写“好生”“好不”“好好”的语义。研究发现,副词“好生”在表情状与表程度之间存在语义上的模糊性,副词“好不”和“好好”相较于“好生”而言语义更加丰富。此外,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副词“好生”“好不”“好好”在语用功能上的细微差别。研究“好X”类副词之间的演变更替关系以及它们在功能使用上的差异,有利于了解词语之间的竞争与分工关系,解决近义词词汇教学的难题,同时为词典的词条编纂提供了参考。
林萌[9](2020)在《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频率副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副词下面一个重要的小类。频率副词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在学界一直广受争议。由于频率副词类别中存在大量在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都极为相似的频率副词,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混淆,出现偏误。因此,本文面向国际汉语教学,对频率副词做详细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零章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目的、频率副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之处、语料来源。第一章中,首先,给频率副词做了一个较为明晰的界定;其次,依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在区分于时间副词和重复副词的基础之上,划定面对国际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范围;然后,在参考已有学者分类的基础之上,将频率副词内部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类;最后,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划定的频率副词做偏误率考察,在偏误率表中选取了三组共计六个易混频率副词作为本文具体的分析对象。第二章中,以三个平面理论为依据,从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分别对三组易混频率副词的异同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章中,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作为偏误语料来源,分析归纳了留学生使用这六个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第四章中,着重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从教法、教材和教师三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王珺[10](2020)在《中高级国际学生汉语“说”类准固定语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说”类准固定语为研究对象,选取别说、不好说、丑话说在前面、换句话说、话又说回来、说不准、说定了、说的是、说真的、谁说的、谁说不是呢、我说、我说呢、我是说、这么说、不瞒??说、话是这么说/话不能这么说、看/瞧??说的、没??可/好说、拿??来说、说白/穿了、说来也??、说实话/说实在的、这/那还用说、??说了算共二十五组准固定语,采取定量和定性、语料分析与数据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力争在描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归纳、概括、总结中高级国际学生“说”类准固定语的习得情况,给出教学建议。本文由六个章节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内容及选取、准固定语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为“说”类准固定语的特征及分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说”类准固定语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说”类准固定语的性质及特点、“说”类准固定语的类型。第三章为国际学生“说”类准固定语习得顺序分析,从三个假设出发,对比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国际学生测试成绩得出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第四章为国际学生“说”类准固定语偏误分析,将“说”类准固定语半固定与固定形式分开进行偏误分析,最后从所学教材、语言环境、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文化差异、国际学生等五个方面得出偏误原因。第五章为国际学生汉语“说”类准固定语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对汉语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对国际学生学习方法的建议。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二、谈谈“不”和“没”的语用区别及“不”和“没”的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不”和“没”的语用区别及“不”和“没”的位置(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过程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
2.2.1 “拷贝”的范围 |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期刊 |
外文着作期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对外汉语视域下的“没想到”与“想不到”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固定结构的本体研究 |
(二)关于动词“想”的研究 |
(三)关于否定词“没”与“不”的研究 |
(四)关于“到”做补语的研究 |
(五)关于“没想到”与“想不到”的研究 |
四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 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没想到”与“想不到”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历时考察 |
一 “想到”历时考察 |
二 “没想到”历时考察 |
三 “想不到”历时考察 |
第二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句法分析 |
一 句法功能 |
二 分布特点 |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句法功能对比 |
第三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义特征分析 |
一 “没想到”的语义特征 |
二 “想不到”的语义特征 |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义特征对比 |
第四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用功能分析 |
一 “没想到”的语用功能 |
二 “想不到”的语用功能 |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用功能对比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没想到”与“想不到”留学生习得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三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四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分析 |
第二节 偏误分析 |
一 “没想到”与“想不到”误用 |
二 搭配错误 |
三 色彩意义理解错误 |
第三章 “没想到”与“想不到”教学法研究 |
第一节 听说法理论基础上的结构教学 |
一 “没想到”与“想不到”听说法教学设计 |
二 “没想到”与“想不到”听说法教学反馈 |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听说法教学反思 |
第二节 视听法理论基础上的功能教学 |
一 “没想到”与“想不到”视听法教学设计 |
二 “没想到”与“想不到”视听法教学反馈 |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视听法教学反思 |
第三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辨析教学 |
一 语素分析法 |
二 例句分析法从语法层面辨析 |
三 情境功能辨析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留学生 “没想到”与“想不到”习得情况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致谢 |
(3)“X就X”格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本文讨论的范围 |
1.3 相关理论研究 |
1.3.1 篇章功能相关理论 |
1.3.2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理论相关研究 |
1.3.3 “X就X”格式研究现状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6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X就X”格式构成及句法功能 |
2.1 “X就X”格式内部构成 |
2.1.1 “X”的构成 |
2.1.2 “X就X”格式中的“就” |
2.1.3 “X就X”格式后语气词 |
2.2 “X”的内容提取 |
2.2.1 前“X”的类型 |
2.2.2 后“X”的类型 |
2.3 句法功能 |
2.3.1 单独成句 |
2.3.2 充当句法成分 |
2.3.3 充当复句的分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X就X”格式篇章功能考察 |
3.1 先行句考察 |
3.1.1 先行句直接出现 |
3.1.2 先行句不直接出现 |
3.2 “X就X”格式后续句 |
3.2.1 后续句表补充 |
3.2.2 后续句表增强语气 |
3.2.3 后续句不出现 |
3.3 “X就X”格式篇章功能 |
3.3.1 积极应对句与消极应对句 |
3.3.2 “X就X”格式的预设 |
3.3.3 “X就X”格式与预期信息 |
3.4 篇章功能与主观性的联系 |
3.4.1 先行句对“X就X”格式的影响 |
3.4.2 “X就X”格式对后续句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X就X”格式语义考察 |
4.1 “X就X”格式的语义考察 |
4.1.1 认同 |
4.1.2 反对 |
4.2 “X就X”格式义及主观量 |
4.3 小结 |
第五章 “X就X”格式(交互)主观性考察 |
5.1 后“X”的主观性凸显 |
5.2 “就”的语义功能 |
5.3 “X就X”格式语气词的主观选择 |
5.4 “X就X”格式的(交互)主观意义标记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匈牙利学生“不”和“没”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关于否定副词“不”和“没”的本体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对比研究 |
1.2.3 汉语国际教育中有关“不”和“没”的研究 |
1.3 选题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对象与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否定词“不,没”用法的比较分析与匈牙利语否定词 nem,nincs 对比 |
2.1 汉语否定词“不”和“没”在句法层面的差异 |
2.1.1 “不”和“没”与动词搭配的差异 |
2.1.2 与动补结构搭配的差异 |
2.1.3 “不”和“没”与形容词搭配的差异 |
2.1.4 “不”和“没”和名词搭配的差异 |
2.1.5 “不”和“没”单用时的差异 |
2.2 汉语否定词“不”和“没”在语义层面的差异 |
2.2.1 “不”和“没”在主客观上的差异 |
2.2.2 “不”和“没”在时间上的差异 |
2.2.3 “不”和“没”在静态动态上的差异 |
2.3 匈牙利语否定词nem,nincs的用法 |
2.3.1 否定副词nem的用法 |
2.3.2 否定词nincs的用法 |
2.3.3 其他否定词 |
2.3.4 小结 |
第三章 匈牙利学生“不”和“没”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3.1 调查背景及对象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匈牙利学生否定词“不”和“没”的习得情况和问卷分析 |
3.3.1 对匈牙利学生“不”和“没”习得情况概述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匈牙利学生习得否定词“不,没”的偏误 |
4.1 学习者内部原因 |
4.1.1 匈牙利语负迁移 |
4.1.2 目的语规则泛化 |
4.2 外部原因 |
4.2.1 媒介语的使用 |
4.2.2 教材的使用和编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针对匈牙利学生习得否定副词“不,没”的教学建议 |
5.1 教学方面 |
5.1.1 立足对比教学,减少匈牙利语负迁移 |
5.1.2 加强汉语否定词对比教学,避免汉语规则泛化 |
5.2 教材编写方面 |
5.2.1 合理安排语法点 |
5.2.2 设置相应的练习 |
5.3 汉语教师的培养 |
5.3.1 本土教师的培养 |
5.3.2 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培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汉语否定词“不、没”用法调查问卷 |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
1.2.1 术语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态和模态词 |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
3.2.1 可能世界概念 |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4.1.1 真势模态简评 |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
5.1.2 认识模态简评 |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6.1.1 道义模态简评 |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7.1.1 动力模态简评 |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8.1.1 评价模态简评 |
8.1.2 预设失灵问题 |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
9.2.1 研究贡献 |
9.2.2 研究启示 |
9.3 问题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6)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
小结 |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
一、多重等级链条 |
二、冲突性对话 |
三、评议性对话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
一、语言的暴力 |
二、伪装的叙事 |
三、戏仿与拼贴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
三、“话剧腔”的价值 |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
一、潜台词 |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
一、现实方向 |
二、诗意方向 |
三、哲理方向 |
结语 |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
二、现实的困境 |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汉语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构件及整体句法功能对比 |
2.1 四种构式的存在理据 |
2.2 四种构式的构件对比 |
2.3 四种构式的句法功能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语义关系及构式义对比 |
3.1 变项语义相近时的构式义对比 |
3.2 变项语义相反时的构式义对比 |
3.3 变项语义相类时的构式义对比 |
3.4 “A”“B”为双音节词拆分语素时的构式义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话语功能对比 |
4.1 四种构式的语体风格对比 |
4.2 四种构式的感情色彩对比 |
4.3 四种构式的主观性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历时考察对比 |
5.1 周朝时期的特点 |
5.2 春秋至两汉时期的特点 |
5.3 魏晋至唐时期的特点 |
5.4 宋元时期的特点 |
5.5 明清时期的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概念整合情况对比 |
6.1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 |
6.2 四种构式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 |
6.3 四种构式的概念整合层级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共时与历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历时研究 |
第一节 副词“好”的形成过程 |
一、情状方式副词“好”的形成 |
二、程度副词“好”的形成 |
第二节 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形成过程 |
一、副词“好生”的形成 |
二、程度副词“好不”的形成 |
三、情状方式副词“好好”的形成 |
四、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成词动因 |
第三节 副词“好生”与“好不”“好好”的历时演变 |
一、情状方式副词“好生”与“好好”的兴替研究 |
二、程度副词“好生”与“好不”的兴替研究 |
三、副词“好生”衰落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副词“好生”的共时考察 |
第一节 情状方式副词“好生”的共时考察 |
一、情状方式副词“好生”的句法研究 |
二、情状方式副词“好生”的语义研究 |
三、情状方式副词“好生”的语用研究 |
第二节 程度副词“好生”的共时考察 |
一、程度副词“好生”的句法研究 |
二、程度副词“好生”的语义研究 |
三、程度副词“好生”的语用研究 |
第三节 副词“好生”表情状与表程度的使用区别 |
一、副词“好生”表情状与表程度的句法差异 |
二、副词“好生”表情状与表程度边界的模糊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程度副词“好不”的共时考察 |
第一节 程度副词“好不”的句法研究 |
一、程度副词“好不”与形容词的组合特征 |
二、“好不+AP”结构的功能特征 |
三、程度副词“好不”与动词的组合特征 |
四、“好不+VP”结构的功能特征 |
五、程度副词“好不”与其它副词的共现特征 |
第二节 程度副词“好不”的语义研究 |
一、程度副词“好不”的语义结构 |
二、语义对被饰词的限制 |
第三节 程度副词“好不”的语用研究 |
一、标记功能 |
二、主观评价功能 |
第四节 程度副词“好不”与“好生”的比较 |
一、相同之处 |
二、不同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情状方式副词“好好”的共时考察 |
第一节 情状方式副词“好好”的句法研究 |
一、情状方式副词“好好”与动词的组合特征 |
二、情状方式副词“好好”与动词短语的组合特征 |
三、情状方式副词“好好”与介词短语的组合特征 |
四、情状方式副词“好好”与其它副词的共现特征 |
第二节 情状方式副词“好好”的语义研究 |
一、情状方式副词“好好”的语义结构 |
二、语义对被饰词的限制 |
第三节 情状方式副词“好好”的语用研究 |
一、命令类指令标记 |
二、请求类指令标记 |
三、建议类指令标记 |
四、希望类指令标记 |
第四节 情状方式副词“好好”与“好生”的比较 |
一、相同之处 |
二、不同之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
0.2 研究现状 |
0.2.1 频率副词的本体研究 |
0.2.2 频率副词的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
0.2.3 不足之处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5 语料来源 |
1 频率副词概述 |
1.1 频率副词的界定 |
1.2 频率副词的范围 |
1.2.1 已有学者的论述 |
1.2.2 本文研究的频率副词范围 |
1.3 频率副词的分类 |
1.3.1 已有学者的分类 |
1.3.2 本文对频率副词的分类 |
1.4 留学生频率副词偏误率统计与考察 |
2 频率副词三个平面的分析 |
2.1 “总是”和“老是”三个平面的分析 |
2.1.1 “总是”和“老是”的语义分析 |
2.1.2 “总是”和“老是”的句法分析 |
2.1.3 “总是”和“老是”的语用分析 |
2.1.4 “总是”和“老是”三个平面的分析小结 |
2.2 “常常”和“往往”三个平面的分析 |
2.2.1 “常常”和“往往”的语义分析 |
2.2.2 “常常”和“往往”的句法分析 |
2.2.3 “常常”和“往往”的语用分析 |
2.2.4 “常常”和“往往”三个平面的分析小结 |
2.3 “偶尔”和“有时”三个平面的分析 |
2.3.1 “偶尔”和“有时”的语义分析 |
2.3.2 “偶尔”和“有时”的句法分析 |
2.3.3 “偶尔”和“有时”的语用分析 |
2.3.4 “偶尔”和“有时”三个平面的分析小结 |
3 留学生习得频率副词的偏误分析 |
3.1 “总是”的偏误类型 |
3.1.1 遗漏 |
3.1.2 错序 |
3.1.3 误加 |
3.1.4 误代 |
3.2 “老是”的偏误类型 |
3.2.1 误代 |
3.2.2 错序 |
3.3 “常常”的偏误类型 |
3.3.1 遗漏 |
3.3.2 错序 |
3.3.3 误加 |
3.3.4 误代 |
3.4 “往往”的偏误类型 |
3.4.1 遗漏 |
3.4.2 错序 |
3.4.3 误加 |
3.4.4 误代 |
3.5 “有时”的偏误类型 |
3.5.1 遗漏 |
3.5.2 错序 |
3.5.3 误加 |
3.5.4 误代 |
3.6 “偶尔”的偏误类型 |
3.6.1 误代 |
4 留学生习得频率副词的偏误原因及改进建议 |
4.1 留学生习得频率副词的偏误原因 |
4.1.1 汉语中频率副词本体和本体研究的影响 |
4.1.2 母语的负迁移 |
4.1.3 目的语的负迁移 |
4.1.4 教学失误 |
4.1.5 学生自身的因素 |
4.2 留学生习得频率副词的改进建议 |
4.2.1 对教学策略的建议 |
4.2.2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4.2.3 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中高级国际学生汉语“说”类准固定语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及选取 |
1.3 准固定语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 |
第二章 “说”类准固定语的特征及分类 |
2.1 准固定语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
2.2 “说”类准固定语的性质及特征 |
2.3 “说”类准固定语的类型 |
第三章 中高级国际学生“说”类准固定语习得顺序分析 |
3.1 调查目的及设计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内容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 调查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国际学生“说”类准固定语偏误分析 |
4.1 语料选取与说明 |
4.2 “说”类准固定语的偏误统计 |
4.3 “说”类准固定语的偏误现象分析 |
4.4 “说”类准固定语偏误原因 |
第五章 国际学生汉语“说”类准固定语教学策略 |
5.1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编写的建议 |
5.2 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 |
5.3 国际学生学习方法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四、谈谈“不”和“没”的语用区别及“不”和“没”的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2]对外汉语视域下的“没想到”与“想不到”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法[D]. 王晓琴.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X就X”格式研究[D]. 鲁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匈牙利学生“不”和“没”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D]. 唐春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6]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7]汉语四种“否A否B类构式”的对比研究[D]. 秦玉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8]副词“好生”“好不”“好好”的共时与历时考察[D]. 侯菁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9]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分析[D]. 林萌.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10]中高级国际学生汉语“说”类准固定语习得研究[D]. 王珺.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