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预算平衡的几个非经济因素

影响预算平衡的几个非经济因素

一、影响财政预算平衡的几个非经济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吴瀚[1](2019)在《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了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而形成了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两类高等学校。分级管理体制实质上是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权力下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投资的积极性。分级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分级财政支出,中央属高校资金充裕,集中地区优势资源,加之政策扶持等原因,与地方属高校差距日益扩大。分级管理体制也衍生出中央属高校和地方属高校在社会认同方面的差异。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双一流”建设方案,要求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方案不仅再次强调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也是打破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阶层藩篱的一次创造性尝试。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运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剖析了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的发展脉络、当前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的财政支出情况及其引致的社会效应,旨在提出优化高等教育分级管理制度下两类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以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为视角,分析了各主体在争取资金时的行动逻辑,反思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安排,通过实证检验,测度在高等教育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在经济增长效应、城乡收入差距效应和高校运营效率效应三个维度的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模式,设计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策略,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九章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分析了分级管理视角下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说明,构建全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涉及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分类,从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方式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差异研究和高等教育资金效应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归纳,树立本文研究视角。第三章分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财政分权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归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理论依据,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四章以分级管理视角,从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当前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安排、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主体决策逻辑以及分级管理制度引致的效应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机制,为下文测度分级财政支出社会效应打下基础。第五章对我国各省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基本情况和各地区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区域经济增长反映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率维度的社会效应,探究分级管理带来的两类高校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第六章对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泰尔指数测度了各地区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预算经费差异,并采用基尼系数测度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央属高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地方属高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化影响。第七章以财经类高校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央属高校和地方属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差异,选取巡视组巡视作为考察两级政府监管的虚拟变量,以此考察分级监管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显着影响。第八章借鉴了美国、德国、瑞士、日本、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分权模式,从扩大地方行政自主权、两级政府合作、财政绩效拨款设计和结合地区民族特点等多个角度,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提供借鉴。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从继续推进“双一流”建设、西部扩围“省部共建”高校、切实贯彻绩效拨款机制、完善高等教育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等几个角度,提出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有效策略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央政府采取“占领高点”策略稳定高等教育体系,但选择中央属高校时存在地区不均衡的问题,且对中央属高校的大量财政扶持,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等学校具有强大的扩大可支配资金的诉求,从而地方属高校采用扩大招生的方式和通过借贷进行高校的投入和建设的方式发展壮大,而要求中央政府进行兜底。然而,地方高校因财政能力差异,其社会影响力很难媲美中央属高校。第二,分级管理体制下,地方属高等学校财政支出比中央属高等学校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更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原因包括:(1)各地区地方属高校数目较多,培养人才的数量也相对较多,地方属高校的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2)各地区地方属高校培养的人才比所在地区的中央属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强的“地区锁定效应”,即地方属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更多的选择在其大学所在地寻找工作,而中央属高校培养的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具有更强的内在时滞,即中央属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更多的选择继续深造或选择研究类行业进行就业,人力资本的深化对地区经济增长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时滞;(3)地方属高校比中央属高校具有更强的集群效应,易于形成“大学城”,地方政府对地方属高校的财政支出可能出现规模经济,而中央属高校一般集中了当地的优势资源,中央属高校财政支出可能引致了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扶持,而有些政策牺牲了当地政府的短期利益,如在其他领域的财政支出,这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央属高校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将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这一举措,确实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但是地方高校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仍然较小。此外,中央属高校分布区域不均衡,其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明显,中央属高校对所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额外的贡献。第三,在分级管理体制下,短期内,中央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比地方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在缩小区域城乡人均收入差异方面,更为有效,原因包括:(1)中央属高校集中了优势资源,切实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深化作用较为明显,其培养的学生更加具有社会竞争力,而地方属高校资源相对有限,与中央属高校提供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因中央在高等教育领域放权给地方,地方政府和高校更侧重高等教育政策的“普惠性”,人力资本重广化而轻深化;(2)中央属高校入学机会更为公平,具有更强的“英雄不问出处”的属性,无论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的生源,均能提供相对公平的升学路径,而地方属高校融资途径较为单一,为保障自身发展,其资金来源除财政外,更为仰仗其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如学费),势必增加农村家庭学生的负担,较之中央属高校,其机会公平度相对较低;(3)中央属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较高,各中央属高校的异质性差异较小,培养的学生差异也相对较小,而各地区地方属高校教学质量差异较大,学校类型具有重大差别(专科、普通本科、重点本科等),教学层级差异也较为明显,导致地方属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对缩小当地城乡人均收入差异的作用有限。长期来看,我国自施行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以来,地方属普通高校财政支出对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异的贡献度比中央属普通高校财政支出的贡献度高,分级管理起到了普惠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第四,分级管理体制下,从2015-2017年度财经类样本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来看,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相比,存在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现象,巡视组巡视作为对两类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突击检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高校运行的行政干预,会使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变得十分谨慎,这是政府管制对资金使用效率造成负向影响的重要原因。与已有研究成果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以下创新点:创新一:现有关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并未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类型加以区分。中央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科研水平均有一定差异,二者对所在区域的影响也必然存在差异。本研究将两类财政支出进行拆分,考量二者对所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反映当前高等教育政府分级管理制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创新二:现有研究在考量高等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时,所选样本多为某一区域内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但是当研究样本为某一区域内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时,其所设置的学科差异较大且产出成果可比性相对低,校际绩效评估结果说服力不强。本文选择财经类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规避上述问题,且财经类高校也因高等教育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存在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能够直观的反映不同隶属关系的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差异,加入两级政府巡视监管的相关指标,测度政府监管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为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郜清攀[2](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张家源[3](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许金柜[4](2014)在《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它在一国的政治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集中体现了一国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法进行筹资、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规范、约束和监督政府行为的一种根本方法。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府预算思想和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预算经验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预算制度,当时称为“国家预算”。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先后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四个时期60余年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与各时期相应的预算内容与特点,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相适应的政府预算制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未来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现行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框架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我国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展开分析。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变迁过程,揭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特征与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另一方面,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的绩效、难点与局限,提出今后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对策建议和未来政府预算的目标模式。我国政府预算改革近期目标主要不是强化预算绩效问题,而是要强化和实现预算在行政层面的全面控制,中长期目标主要是要实现预算在立法层面的全面控制,未来政府预算模式是通过构建“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改革,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政府三级预算”的分级分权预算体制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完善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走向预算国家。

戴昌桥[5](2011)在《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地方治理理论是当前公共行政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前沿理论,是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后现代社会背景下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而导致产生的全新公共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其民主政治价值体系隐性渗透与扩张到广大发展中国的产物。目前,该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地方公共领域中,有力推进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治理变革,并提升了发达与发展国家地方治理能力与水平。关于地方治理的解释,笔者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治理与地方治理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地方治理是指在国家之下的地方层次的特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构成的生态背景下,为了实现地方善治目标、增进地方公共利益,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政党、个体、联合组织等组成的多元合作、平等独立、互依互动的网络化自主主体借用集政府行政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社会自治机制为一体的新治理理念精神、工具手段与技术来协同、合作、互动处理地方公共事务的一个系统与活动过程;地方治理是治理的组成部分,内涵治理的基本精神理念,但又不同于治理。地方治理仅是治理精神在地方层次上的运用,除之之外,治理还有将其精神运用于国家、区域(国与国之间的区域)、全球等层次上;地方治理既是一个活动过程,又是一个有机开放的系统。这个开放系统一般包括七个子系统:地方治理目标系统、地方治理生态系统、地方治理主体系统、地方治理对象系统、地方治理权力系统、地方治理决策系统、地方治理技术系统。本文正是以上述地方治理系统的各子系统为研究内容与对象,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制度分析法、辨证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法等方法,对中美地方治理生态、中美地方治理主体、中美地方治理对象、中美地方治理权力、中美地方治理决策、中美地方治理技术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绪论与第一章主要是对中美两国地方治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地方治理的一般性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概括,根据现有理论界有关治理、地方治理的观点并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提出笔者自己有关地方治理的观点,构建出全文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从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地方治理生态做了比较分析。绪论、第一章的地方治理理论分析以及第二章的中美两国地方治理生态比较分析是本文后面第三章至第七章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后面中美两国地方治理主体、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对象、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权力、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技术的比较分析就是置于中美两国地方治理生态背景下来展开比较分析的。第三章主要从地方治理公民主体、地方治理政府主体、地方治理非政府组织主体、地方治理政党主体、地方治理企业主体等五个方面来对中美两国地方治理主体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主要从地方治理对象范围、地方治理对象结构、地方治理对象资金三个方面来对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主要从地方治理权力理念、地方治理权力边界、地方治理权力划分、地方治理权力中心、地方治理权力层级、地方治理权力运行方向等方面来对地方两国治理权力进行比较分析;第六章主要从地方治理决策文化、地方治理决策主体、地方治理决策体制、地方治理决策导向、地方治理决策公开透明性等方面来对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进行比较分析;第七章主要从地方治理信息技术、合作技术、市场化技术等方面来对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与启示部分主要是对前面的比较归纳出比较结论并指出中国地方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来说,该文研究拓展了地方治理研究主题,丰富了地方治理研究内容,填补了地方治理研究某些缺陷和不足。尤其对中国地方治理理论研究来说,该文研究跳出了以往中国学术界重引介西方治理理论与如何运用西方地方治理理论的研究层次,转而尝试将中国地方治理研究推向中国地方治理本土化研究层次,以推进中国地方治理理论研究走中国本土化研究的道路;从实践价值来看,该文研究直接回应了中国地方治理的一些实践问题与呼声,为中国地方治理实践提供一些实践指导性建议。这突出表现在:一是针对当前中国地方政治民主改革需要,本文为中国地方治理民主制度设计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与建议,如明确提出必须加快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适度分权,加快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权,赋予地方政府、社会与市场合理的自治权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与更多的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到地方治理实践中来,努力提高地方治理的能力水平与民主程度。二是针对当前中国地方治理实践中存在一些人盲目鼓吹学习与照搬美国地方治理实践模式的现象,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得出,中国地方治理实践模式是不能盲目学习和完全照搬美国地方治理模式,这是由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历史传统所决定的。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力图在研究主题、研究范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从研究主题来看,本文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为主题,基于地方治理理论分析视角直接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两个国家的地方治理模式——典型发达国家的美国地方治理模式与典型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地方治理模式——放在一个研究主题下来进行比较研究,这在当前地方治理研究中尚属于一种比较创新的尝试;从研究范式来看,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地方治理研究、中美地方治理研究的新范式与框架结构。这突出表现在:该文从地方治理理论分析出发,按照地方治理生态、地方治理主体、地方治理对象、地方治理权力、地方治理决策、地方治理技术构成的研究框架结构来对中美两国地方治理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这在地方治理研究范式中尤其是中美两国地方治理研究范式中尚属于首次尝试;从研究内容来看,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一些有关地方治理的新思想、新观点,这表现在:一是笔者在梳理当前治理与地方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地方治理的目的、生态、主体、对象、权力、决策、技术六个方面概括归纳出本文地方治理的观点,该地方治理观点即包含了以往地方治理的一般精神,由体现本文研究内容的特点。二是笔者归纳整理出地方治理的六个分支理论,即地方治理多中心理论、地方治理协同理论、地方治理的新公共治理理论、地方治理的网络化治理理论、地方治理的社会资本治理理论、地方治理的信息化治理理论。三是提出了中国过渡型社会结构的观点。四是提出了地方治理政府主体不仅包括地方政府而且还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所有政府的观点。五是提出地方治理强调政府内部不同机构间权力边界应该清晰化与政府、社会、市场间权力边界应该自然性模糊的观点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本文采用了多种学科方法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方法,既采用了理论分析法又运用了实证分析法,既采用了定量分析法又运用了定性分析法,既采用了辩证分析法又运用了本土化研究法,既采用了制度分析法又运用了比较分析法,既采用了系统分析法又运用了生态学分析法等。从地方治理生态来看,美国地方治理生态是经济发达、所有制充分私有、市场经济完善、政治上联邦制与三权分立、政党上资产阶级两党竞争、公民社会发育成熟、社会结构多元异质化程度高、社会宗教色彩浓厚、个人主义与传统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深厚的治理生态;而中国地方治理生态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市场经济不健全、政治上单一制与“议行合一”、政党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公民社会发育不良、社会结构多元异质化程度不高、社会宗教色彩相对淡薄、集体主义与传统封建思想深厚的治理生态。从地方治理主体来看,美国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物质时间条件相对充足,社会基础较好,主体性较高,形式多样;美国政府数量相对多,种类相对少,纵向层级结构扁平化,横向组织灵活多样化;美国非政府组织数量相对多,志愿性相对高,独立性相对强,资金来源广而充足,组织制度健全;美国企业的治理时间早而长,治理门槛低,治理范围广,公有制企业少,治理方式灵活多样,捐赠免税制健全;美国政党:多党并存、两党为主的政党格局,组织结构与纪律松散,成员志愿性高,资产阶级本质属性,党政间相对分开独立,政党间互相竞争、反对与不平。而中国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物质时间条件相对不足,社会基础较差,主体性相对低,治理形式单一;中国政府数量相对少,种类相对多,纵向层级结构金字塔化,横向组织结构单一化;中国非政府组织数量相对少,志愿性不高,独立性不强,资金来源单一而缺乏,注册登记困难,组织制度不完善;中国企业的治理时间晚而短,治理门槛高,治理范围小,公有制企业多,治理方式有限,捐赠免税制度不健全;中国政党:多党并存、一党为主,组织结构与纪律严密,成员志愿性高,本质属性人民性,党政间融合不分,政党间合作、盟友、执政参政、相对平等。从地方治理对象来看,美国地方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小,而地方私人产品的范围较大;美国地方政府的地方公共产品范围较小,而非政府组织的地方公共产品的范围比较大;美国纵向层级政府之间以及横向不同具体政府之间的公共产品的同构性低;在政府公共产品纵向结构中,美国联邦政府公共产品所占比重大,而地方政府公共产品所占比重小;在公共教育与文化类公共产品的纵向结构中,美国联邦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小,而地方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在社会保障与福利、公共医疗卫生类公共产品的纵向结构中,美国联邦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地方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小;在最常见的几类地方公共产品的横向结构中,美国公共教育比重最大,其后依次为公共福利与社会保障比重、医疗卫生比重、公共安全比重、行政管理事务比重、公共经济性事务比重;在地方公共产品税收财源体制上,美国实行严格明确的三级分税体制;在美国公共产品的税收财源中,美国地方公共产品税收财源所占比重比较小,而中央公共产品税收财源所占比重较大;美国地方公共产品非税收财源几乎没有财产与经营性收入,也不存在预算制度外的非税收入,但有政府债券收入;在公共产品财政支出结构中,美国联邦政府公共产品财政支出所占比重大,而地方公共产品财政支出所占比重小。在地方农业、农村、农民上以及行政费用上支出比较少,而在地方公共教育上支出最多。但中国地方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大,而地方私人产品的范围较小;中国地方政府地方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大,而非政府组织的地方公共产品范围较小;中国纵向层级政府之间以及横向不同具体政府之间的公共产品的同构性高;在政府公共产品纵向结构中,中央政府公共产品所占比重小,地方政府公共产品所占比重大;在公共教育与文化类公共产品的纵向结构中,中央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小,地方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在社会保障与福利、公共医疗卫生类公共产品的纵向结构中,中央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小,地方政府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在最常见的几类地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横向结构中,中国公共经济性事务比重最大,其后依次为公共教育比重、行政管理事务比重、公共福利与社会保障比重、公共安全比重、医疗卫生比重;在地方公共产品税收财源体制上,实行中央与地方公共产品税收财源划分不明确的、集中统一的税收体制;在中国公共产品的税收财源中,中国地方公共产品税收财源所占比重比较小,而中央公共产品财源所占比重较大;中国地方公共产品非税收财源有财产与经营性收入,也存在预算制度外的非税收入,但没有政府债券收入;在公共产品财政支出结构中,中央政府公共产品财政支出所占比重大,地方政府公共产品财政支出所占比重小。在地方农业、农村、农民上以及地方行政费用上支出交多,在地方公共教育上支出相对较少。从地方治理权力来看,美国地方治理权力理念是分权理念。美国不同政府间权力边界非常清晰,政府、社会与市场间权力边界自然性模糊。美国地方治理权力纵向划分地方倾向,横向划分市场与社会倾向。美国地方治理权力多中心化,纵向层级扁平化,运行方向双向化;而中国地方治理权力理念是集权理念。中国不同政府间权力边界以及政府、社会与市场间权力边界非自然性模糊。中国地方治理权力纵向划分的上级与中央倾向、横向划分的地方政府倾向;中国地方治理权力单中心化、纵向层级金字塔化、运行方向单向化。从地方治理决策来看,美国地方治理决策文化是深受资产阶级形式上“自由、民主、平等、自治、开放、包容、多元”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决策文化。地方治理决策主体的决策意识相对强、决策能力相对强、决策独立性相对高、决策组织化程度相对高。地方治理决策导向奉行公民导向与公共社会职能导向。地方治理决策公开透明性相对高。地方治理决策体制是多中心决策体制;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文化是深受封建儒家等级服从伦理思想影响的社会主义决策文化。地方治理决策主体的决策意识相对弱、决策能力相对弱、决策独立性相对低、决策组织化程度相对低。地方治理决策导向奉行政府导向与经济职能导向。地方治理决策公开透明性相对不足。地方治理决策体制是单中心决策体制。从地方治理技术来看,美国地方治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群众基础好,能向民众提供全面动态化信息服务,运用范围广,实现了政府内网联网、网套网以及政府与公民的双向互动。而中国地方治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群众基础缺乏,向民众提供静态信息服务,运用范围有限,并没有实现政府内网联网、网套网以及政府与公民的双向互动;美国地方合作技术主要有时空轮流协作技术、互助协议技术、理事会或委员会技术、协商会议技术、互相提供服务技术、共同合作提供一种服务技术、临时贷款与共同使用设备与人员技术。而中国地方治理合作技术主要有人事交流合作技术、联合和协商型合作技术、中央或上级政府主导下的各地区政府间经济联合与合作技术、举办论坛或召开会议型合作技术、参观访问与考察学习型合作技术;美国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社会条件成熟、形式多样、运用广泛。而中国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社会条件不成熟、形式与运用领域有限。通过本文比较分析可知,一方面,中美两国都面临着全球与区域一体化、知识经济化、管理信息化的冲击与挑战,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各自的地方治理实践与变革,都在不断探索与创新自己的地方治理方式与途径;但另一方面,这两个国家是阶级性质、发展水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与性质、文化价值不同的国家。因此,中国在借鉴美国地方治理有益的技术、方法的同时又不能盲目照般,而要走中国地方治理本土化道路。目前,美国地方治理模式总体上是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的成熟型地方治理模式,中国地方治理模式总体上说是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的非成熟型地方治理模式。今后中国地方治理模式发展的总趋势应该是:构建一个发达社会主义成熟性地方治理模式,即构建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党领导为核心、以政府适度主导与“议行合一制”为特质的、相对柔性灵活化、动态互动化、法治透明化、适度的多中心化、相对结构层级扁平化、较高市场化、较高社会资本化、高信息化、高网络化、公民导向、政府内部边界相对清晰化、政府-社会-市场间边界自然性模糊、注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达社会主义地方治理模式。

王珂[6](2018)在《基于DEA模型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等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等教育支出占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政府的这些教育投入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育水平有没有提高,这些都需要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进行考核。因此,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问题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且对于如何调整教育的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归纳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经典研究成果,介绍了包括绩效与绩效管理,绩效评价,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方法和DEA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现有文献研究,综合筛选出7个输入输出指标。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决策单元,使用DE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从中选取了2016年的教育数据。本文分析了这些省份高等教育系统的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只有15个省份达到了DEA有效,而大部分省份处于非DEA有效。虽然中国内地各省份、自治区整体效率平均值较高,但依然存在着东西部、经济发达和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在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上的显着差异,因此需要以此为依据,对这些投入或输出变量进行调整,以达到高等教育的技术有效。最后本文提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绩效的建议,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绩效评价经验,展开国际间的相关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等等。加大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均衡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建立一个第三方绩效评价监督机构,建立高绩效示范学校,促进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刘彦博[7](2010)在《中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政府预算是政府资源的年度分配计划,体现着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关系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政府预算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必须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紧密相连,统筹协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推行了以部门预算改革为核心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相应的预算管理方式,推进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但是,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涌现。第一,财政分配权不统一,预算统筹能力较弱;第二,预算编报范围不完整,一些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第三,预算分配方法不科学,弱化了财政分配职能;第四,预算透明度不高,影响了社会公信力;第五,预算约束力不强,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第六,财政资金绩效水平低,降低了资金效益。这些问题制约了部门预算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增强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本文借鉴于国内外部门预算研究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预算管理制度,紧密结合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特殊的历史国情,通过博弈论、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财政管理理念,认真分析了当前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新时期部门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即部门预算改革要坚持服务于国家中心工作,坚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提高预算分配的效益,坚持预算公开透明,坚持预算管理的程序化。同时,针对部门预算改革的5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包括财政权统一管理问题、综合预算管理问题、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财政政策研究问题。结合部门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分别分析了部门预算职责分工、基本支出预算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绩效评价制度、部门预算公开、预算监督体系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长远目标出发,提出了深化上述六个方面改革的具体建议。第一,要进一步梳理部门预算职责分工,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规程,推动建立高层会商机制,推进财政预算与业务部门战略紧密衔接,增强预算单位的主人翁意识,强化部门的预算主体地位。第二,完善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完备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数据库,建立严格的事业编制控制制度和规范的工资福利制度,合理划分基本支出的具体内容,建立支出限额控制制度和定员定额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建立基本支出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基本支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第三,按照项目全周期模型,建立项目库滚动管理机制,加强项目预评审制度,完善项目库功能,增强其在项目支出预算审核中的作用,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支出预算安排的公平性。第四,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增强预算单位绩效理念,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本工作流程,夯实绩效评价的基础,认真审核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第五,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突出预算公开的法律效力,积极推进向人大公开制度,大力推进预算社会公开,改进和完善预算编制,加强对预算公开的监督指导,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度;第六,健全预算监督法律,提高预算监督在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地位,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推进预算监督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有机融合的监督体系,提高预算内部监督的地位,完善预算监督问责机制,增强预算监督的执行力。

朱远来[8](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王薇[9](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永祎[10](2018)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和经济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差距。农业、农村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老年农民难以保证“老有所养”。尽管我国早已建立“五保户”政策方针,但却难以很好地保障农村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无法体现“共享”发展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提出以地方主导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老农保”)。为了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2009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推行旨在实现“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相对于老农保,新农保具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养老金支付水平不足和基金可持续性方面的隐患。其中,居民参保意愿、基金统筹范围、政府补贴、人口老年化、生育率以及生育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尽管有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但是尚未有文献报道同时考察多个因素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在综合分析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现状的基础上,以地区特征分明、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江苏省为例,考察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更为提高农村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理论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具体的说,首先对农村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总结梳理了市场失灵、公共产品、福利经济学和代际转移等相关理论,提出农村养老保险符合社会养老保险的一般性质,与此同时也是平衡各个代际人群之间的储蓄与消费的手段。接着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旧转换过程。随后,总结分析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制度安排和措施。在我国农保基金可持续分析的研究中,从制度变迁角度把握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旧转换过程,从中挖掘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为此,回顾了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过程,就典型地区分析三种典型的农村养老模式,并从保障层次、保障水平、基金增值、管理体制等四个方面把握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借此分析出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原因。本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养老保险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出发,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性质的养老保险现状做出定量的分析。搜集了我国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从201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并设定待检验假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参保人数、领取人数、收入和支出的决定因素做出分析。随后,针对江苏省的具体情况,对于江苏省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作了案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考察了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问题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为了有效分析两个可持续性问题,案例以江苏省新农保基金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其变化规律为主线,以农村户籍人口为参保基数,核算和估计江苏省新农保基金收支均衡条件和地方财政均衡条件。最后,在考察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础上,对于预期寿命的增加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对于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做了分析。在对我国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新农保制度和基金收支可持续性提出对策建议。与现有研究成果比较,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一个独立运作的新农保基金运作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大多数文献聚焦全国新农保政策、财政可持续性和地区差异性,国发(2009]32号提出,新农保基金按照省级管理。因此,本文的研究既是新颖的,又是切合实际的。此外,本文案例研究得到完整的新农保基金收支数据支持,为我国新农保制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案例支持。

二、影响财政预算平衡的几个非经济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财政预算平衡的几个非经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理论价值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等教育政府分级管理体制
        1.2.2 中央属院校和地方属院校
        1.2.3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3 研究结构:思路、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重点与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方式研究
        2.1.1 高等教育政府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研究
        2.1.2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研究
        2.1.3 高等教育政府管理体制权责划分研究
    2.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差异研究
        2.2.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横向差异研究
        2.2.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纵向差异研究
    2.3 高等教育资金效应研究
        2.3.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2.3.2 高等教育与收入差距研究
        2.3.3 高等教育与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研究
    2.4 国内外文献述评
    2.5 本文研究视角
第3章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理论基础
    3.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必要性:公共产品理论
    3.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合意性:新公共管理理论、财政分权理论
        3.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2.2 财政分权理论
    3.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目的性: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经济理论
        3.3.1 人力资本理论
        3.3.2 区域经济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级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机制分析
    4.1 高等教育政策演进
        4.1.1 高等学校分级管理体制相关政策演进
        4.1.2 强化中央属高校的相关扶持政策
    4.2 当前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安排
    4.3 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主体决策逻辑
        4.3.1 博弈主体分析
        4.3.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中的主体博弈策略
    4.4 分级管理制度引致的效应
        4.4.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4.4.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4.4.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
    5.1 我国各省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基本情况
    5.2 各地区中央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情况
    5.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5.3.1 分级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取
    5.4 回归计量结果分析
    5.5 主要研究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6.1 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概况
    6.2 各地区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预算经费差异测度
        6.2.1 泰尔指数计算方法
        6.2.2 各地区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差异测度
        6.2.3 各地区高校预算安排教育经费差异测度
    6.3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差异测度
        6.3.1 基尼系数定义及计算方法
        6.3.2 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测度
        6.3.3 各地区生均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差异测度
    6.4 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6.4.1 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存量概况
        6.4.2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3 回归计量结果分析
    6.5 主要研究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以财经类院校为例
    7.1 财经类高校资金规模现状
    7.2 财经类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7.2.1 财经类高校样本选择和指标选取
        7.2.2 财经类高校资金校际差异测度
        7.2.3 财经类高校资金使用效率DEA实证分析
    7.3 监管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影响的TOBIT回归分析
    7.4 主要研究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国际经验借鉴
    8.1 美国高等教育分权经验借鉴
    8.2 德国、瑞士高等教育“合作型联邦制”经验借鉴
    8.3 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配置经验借鉴
    8.4 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三)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一)体制性要素
        (二)制度性要素
        (三)主体性要素
        (四)策略性要素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实地调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1.3.2 地方金融风险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可行性
        1.5.3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指标选择
        5.1.2 模型设定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政府预算基本理论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一、政府预算的基本内涵
        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三、政府预算的一般原则
        四、政府预算的基本功能
        五、政府预算的体系、形式与管理流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预算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预算思想
        二、列宁的政府预算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政府预算思想
        四、简评
    第三节 西方政府预算理论
        一、政府渐进预算理论
        二、公共选择中的预算理论
        三、“软预算约束”理论
        四、公共决策中的预算理论
        五、绩效预算理论
        六、简评
    第四节 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条件与方式
        三、制度变迁的三大理论组合
        四、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与路径依赖
        五、简评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49——1977)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背景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二、分类分成的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特点
        三、财政分权与预算管理体制的调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评价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成就与缺陷
第三章 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78——1997)
    第一节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78——1992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1997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第二节 放权让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分权化改革
        一、“分灶吃饭”:1980——1984年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预算体制
        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三、“财政大包干”:1988——1993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四、“分灶吃饭”改革中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与政府预算管理权的上收
        一、分税制改革的提出
        二、分税制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
        三、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分税制配套改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第四节 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评价
        一、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成就与不足
        二、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四章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与政府预算制度改革(1998——2013)
    第一节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
        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提出
        二、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以公共化为导向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一、部门预算改革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五、“金财工程”建设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七、全口径预算改革的提出与启动
    第三节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尝试
        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依据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演进过程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关系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成效与不足
    第四节 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评价
        一、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成就
        二、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
        三、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趋向
第五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英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二、英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三、英国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
        四、英国政府的预算监督
        五、英国政府预算法律体系
        六、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美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美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二、美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与执行
        三、美国政府预算的审计与监督
        四、美国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五、美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第三节 日本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日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二、日本政府预算的编制
        三、日本政府预算的审议和执行
        四、日本政府预算监督
        五、日本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六、日本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现行模式与缺陷
    第一节 中央政府预算改革分析
        一、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
        二、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地方政府预算改革模式探索
        一、“河北模式”:系统规范化预算改革
        二、“广东模式”:阳光财政改革
        三、“温岭模式”:参与式预算改革
        四、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简评
第七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思路与创新模式
    第一节 树立现代政府公共预算理念
        一、公共理念
        二、法治理念
        三、绩效理念
    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近期目标
        三、中长期目标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近期改革建议
        二、中长期改革建议
    第四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创新模式的初步构想
        一、“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
        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论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与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及说明
        一、“地方”与“地方政府”的界定
        二、“地方治理”与“地方统治”
        三、地方治理与地方自治
        四、有关地方治理政府主体的说明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地方治理基本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美国地方治理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地方治理的研究
        四、关于中美地方治理比较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框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逻辑基础及理论分析
    第一节 地方治理产生背景及原因
        一、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全球性、区域性问题产生的结果
        二、市场与政府双失灵并存的结果
        三、后现代化下官僚制不适的结果
        四、西方民主价值与实践体系隐性扩张的结果
    第二节 治理涵义与地方治理涵义及特征
        一、治理的涵义
        二、地方治理的涵义及特征
    第三节 地方治理的分支理论
        一、地方治理多中心理论
        二、地方治理协同理论
        三、地方治理的新公共治理理论
        四、地方治理的网络化治理理论
        五、地方治理的社会资本治理理论
        六、地方治理的信息化治理理论
    第四节 地方治理系统构成要素与地方治理模式分类
        一、地方治理系统构成要素
        二、地方治理模式分类
第二章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生态比较
    第一节 经济生态
        一、经济发展水平:美国先进发达水平与中国发展中水平
        二、所有制结构:美国以私有制为主与中国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三、市场经济:美国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非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 政治生态
        一、国家结构形式:美国联邦制与中国单一制
        二、政权组织形式:美国三权分立与中国议行合一
        三、政党制度:美国两党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第三节 社会生态
        一、公民社会:美国成熟的公民社会与中国非成熟的公民社会
        二、社会结构:美国异质化的有机社会结构与中国过渡型社会结构
        三、社会宗教色彩:美国浓厚与中国相对淡薄
    第四节 文化生态
        一、美国个人主义价值文化与中国集体主义价值文化
        二、美国传统自治文化与中国传统集权文化
第三章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主体比较
    第一节 公民主体
        一、公民参与治理的思维理念不同
        二、公民参与治理的物质时间条件不同
        三、公民参与治理的社会条件不同
        四、公民参与治理的主体性不同
        五、公民参与治理的形式不同
    第二节 政府主体
        一、政府数量种类
        二、政府纵向层级
        三、政府横向组织结构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主体
        一、非政府组织数量
        二、非政府组织志愿性
        三、非政府组织独立性
        四、非政府组织资金
        五、非政府组织注册登记
        六、非政府组织组织制度
    第四节 企业主体
        一、企业参与治理时间
        二、企业参与治理的门槛与范围
        三、企业结构
        四、企业治理方式
        五、企业监督、捐赠免税制度
        六、企业的物质技术与地位
    第五节 政党主体
        一、政党格局
        二、政党组织纪律
        三、政党成员志愿性
        四、政党本质属性
        五、党政关系
        六、政党间关系
第四章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对象比较
    第一节 地方治理对象——地方公共产品的范围
        一、地方公共产品范围大小
        二、地方公共产品范围的同构性
    第二节 地方治理对象——地方公共产品的结构比关系
        一、地方公共产品纵向结构比关系
        二、地方公共产品横向结构比关系
    第三节 地方治理对象——地方公共产品的财政财源与财政支出
        一、地方公共产品财政财源
        二、地方公共产品财政支出
第五章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权力比较
    第一节 地方治理权力理念
        一、美国地方治理权力理念:分权理念
        二、中国地方治理权力理念:集权理念
    第二节 地方治理权力边界
        一、美国不同层级政府间权力边界相对清晰,政府、社会、市场间权力边界自然性模糊
        二、中国不同层级政府间权力边界相对模糊,政府、社会、市场间权力边界非自然性模糊
    第三节 地方治理权力划分
        一、地方治理权力纵向划分
        二、地方治理权力横向划分
    第四节 地方治理权力层级
        一、美国地方治理权力层级扁平化
        二、中国地方治理权力层级金字塔化
    第五节 地方治理权力运行方向
        一、美国地方治理权力运行的双向性
        二、中国地方治理权力运行的单向性
    第六节 地方治理权力中心
        一、美国地方治理权力多中心
        二、中国地方治理权力单中心
第六章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比较
    第一节 地方治理决策文化
        一、地方治理决策文化本质属性不同
        二、两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
    第二节 地方治理决策主体
        一、美国地方治理决策主体相对成熟
        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主体相对不成熟
    第三节 地方治理决策导向
        一、美国地方治理决策导向:公民导向与社会职能导向
        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导向:政府导向与经济职能导向
    第四节 地方治理决策公开透明性
        一、美国地方治理决策公开透明性高
        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公开透明性低
    第五节 地方治理决策体制
        一、美国地方治理决策体制:多中心决策体制
        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体制:单中心决策体制
第七章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技术比较
    第一节 地方治理信息技术
        一、美国地方治理信息技术:由以组织为中心的电子化治理向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化治理过度的阶段
        二、中国地方治理信息技术:以组织为中心的电子政务阶段
    第二节 地方治理合作技术
        一、美国地方治理合作技术:时空轮流协作技术、互助协议技术、共同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技术、协商会议技术、互相提供服务、临时贷款、共同使用设备或人员
        二、中国地方治理合作技术:人事交流合作技术、自发形成联合和协商型的作技术、中央政府主导下不同地区政府间的经济联合与合作技术、论坛或会议型合作技术、参观访问或者考察学习型合作技术
    第三节、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
        一、市场化技术的社会条件不同
        二、市场化技术具体形式的选用不同
        三、市场化技术运用程度有别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基于DEA模型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1.2.3 相关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1.2.4 关于DEA方法的文献综述
        1.2.5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单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方法
    2.1 绩效与绩效管理
    2.2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与绩效评价方法
    2.3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2.3.1 DEA的基本概念
        2.3.2 DEA的分析步骤
        2.3.3 DEA方法与CCR模型
        2.3.4 有关于BCC模型
第三章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
        3.2.1 高等教育系统的投入
        3.2.2 高等教育系统的产出
    3.3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 以DEA模型为基础进行实例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说明
    4.2 DEA效率求解及结果分析
    4.3 非DEA有效省份高校投入产出改进量
第五章 国外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经验与借鉴
    5.1 英国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估
    5.2 美国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估
    5.3 国外高等教育绩效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提高高等教育绩效的对策及建议
    6.1 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支出总量
    6.2 缩小地区内高等教育支出效率差距,均衡东中西部发展
    6.3 落实并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支出相关法规政策
    6.4 建立全方位的高等教育绩效监督体系
    6.5 确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
    6.6 教育主管部门要促进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6.7 建立高绩效示范学校,以发挥其引导作用
    6.8 开展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国际合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框架和内容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部门预算的概念及特征
    第一节 财政预算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财政预算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部门预算的概念
    第四节 部门预算的基本功能
    第五节 部门预算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部门预算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节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第三节 博弈论
    第四节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财政理念
第四章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实践
    第一节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阶段
    第四节 部门预算改革的具体做法
    第五节 部门预算改革的重大成效
第五章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财权分配权不统一,预算统筹能力差
    第二节 预算编报范围不完整,一些资金仍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
    第三节 预算核定方法不科学,弱化了财政分配职能
    第四节 预算透明度不高,影响了预算的社会公信力
    第五节 预算约束力不强,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
    第六节 财政资金绩效水平低,降低了资金效益
第六章 国外部门预算管理之借鉴
    第一节 新加坡
    第二节 英国
    第三节 美国
    第四节 西方国家部门预算管理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 今后中长期推进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改革的难点
    第三节 改革目标和原则
    第四节 部门预算改革的整体思路
    第五节 部门预算改革几个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第八章 理清部门预算管理职责,建立规范的部门预算管理流程
    第一节 建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规程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我国部门预算管理规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建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规程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建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规程的具体设想
第九章 以定员定额管理为核心,推进基本支出管理
    第一节 基本支出的概念解析
    第二节 改进基本支出预算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建立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支撑体系
    第五节 当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完善基本支出预算的基本思路
    第七节 完善基本支出预算的具体措施
第十章 推进项目库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第一节 项目支出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
    第四节 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第五节 加强项目库管理,夯实项目支出管理的基础
    第六节 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 建立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节 绩效评价概念解析
    第二节 我国实行绩效考评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几种比较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第四节 我国深化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思路
    第五节 推动绩效评价的基础
    第六节 我国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思路
第十二章 稳步推进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
    第一节 预算公开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部门预算公开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稳步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思路
第十三章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预算监督体系
    第一节 强化预算监督体系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我国预算监管体系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预算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完善我国部门预算监管体系的具体设想
附录
    附录一 基本支出定额项目具体内容
    附录二 中央部门预算中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的单位名单
    附录三 财政部2010年部门预算公开情况
    附录四 1990年至2008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本章总结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福利经济学理论
        四、代际转移理论
    第二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证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外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制度可持续模式
    第一节 全球主要国家养老保险现状
    第二节 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模式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模式研究——以美国为例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专门模式研究——以德国为例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分结合混合制度研究——以日本为例
        四、外国农村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评述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和可持续性分析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新农保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分析
        一、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的概念框架
        二、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可持续性
        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
    第三节 人口老年化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性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社会养老保险金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一节 基本统计数据
        一、主要数据
        二、其他变量
    第二节 待检验假设
        一、参保人数和实际领取人数
        二、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三、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第三节 分析方法和模型设定
        一、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二、面板模型设定
    第四节 分析结果和讨论
        一、参保人数影响因素
        二、养老保险基金领取人数影响因素
        三、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影响因素
        四、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新农保可持续性案例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
    第一节 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况
        一、江苏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演变
        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办法及其演变
    第二节 江苏省新农保参保人口估计与预测
        一、基本假设
        二、江苏省农村户籍人口核算
        三、江苏省新农保参保人口基数核算与预测
    第三节 江苏省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分析
        一、基本假设
        二、地方财政负担可持续性
        三、新农保基金收支平衡与缺口预测
    第四节 预期寿命上升对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
        一、江苏省居民的预期寿命预测
        二、基于预期寿命的江苏省农村户籍人口预测
        三、预期寿命延长情况下江苏省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分析
    第五节 “二孩”政策效应分析
        一、国家“二孩”政策措施
        二、“全面二孩”政策对江苏省农村户籍人口的影响
        三、“二孩”政策对江苏省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影响
        四、三种情况的比较分析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二、全国新农保制度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四、养老保险基金计量分析结论
        五、江苏省案例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优化新农保基金管理模式
        二、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三、放宽新农保基金的属地管理原则
        四、深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改革
        五、关于通货膨胀率导致的公平性建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影响财政预算平衡的几个非经济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应研究[D]. 吴瀚.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4]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D]. 许金柜.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5]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 戴昌桥. 吉林大学, 2011(08)
  • [6]基于DEA模型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研究[D]. 王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7]中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D]. 刘彦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2)
  • [8]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10]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张永祎.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影响预算平衡的几个非经济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