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拉曼光谱仪的主要进展

激光拉曼光谱仪的主要进展

一、激光喇曼光谱仪的主要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宋家富[1](2017)在《碲酸盐玻璃光学特性及其微结构光纤超连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连续谱(SC)具有简单廉价,结构简单和稳定可靠等特点,尤其是中红外波段的SC同时还具有光谱宽、空间相干性好和亮度高等优点,在医学诊断及治疗、光学测量、分子光谱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就使得高功率、宽谱带中红外SC输出成为众多研究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首先本文对碲酸盐玻璃进行了设计和制备,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碲酸盐玻璃块材的超连续谱实验,在现有的材料范围内,制备了三种光学特性较好的样品,其中Te-Zn-Na-F组分的碲酸盐玻璃块材,其在实验中的超连续产生相对较宽,通过数据分析,为下一步的碲酸盐玻璃块材和光纤的超连续谱实验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其次,以碲酸盐玻璃为材料设计单模光纤,为适应实验室泵浦光源的中心波长,对该单模光纤进行参数调整,改变其零色散波长点,进行单模光纤的超连续谱仿真,通过调整各项参数,发现单模光纤的零色散波长点的调整不够灵活,效果不够明显。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实心布拉格光纤结构,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中利用有限元差分法分析实心布拉格光纤的色散曲线,分析比较不同的光纤参量(周期、占空比和包层折射率)对光纤的色散曲线的影响。通过研究,改变三个参量的数据,可以得到相对优化的实心布拉格光纤,并成功地将它的零色散点波长控制在1.064μm附近,为超连续谱实验中泵浦源的选取提供了依据,也拓宽了超连续谱实验的范围。此外,本文利用分步傅里叶法研究了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通过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光纤中的超连续产生的仿真结果,在确定光纤参数的条件下,得到了泵浦源的参数变动对仿真结果的影响,为下一步光纤的超连续产生实验提供数据对比。

窦瑛,张颖[2](2017)在《利用显微喇曼光谱进行SiC单晶片应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对4H-SiC单晶片进行无损应力表征,采用显微喇曼光谱仪测量了3英寸(1英寸=2.54 cm)和4英寸4H-SiC单晶片的显微喇曼光谱,并依据喇曼频移峰的移动及喇曼频移峰的半高宽(FWHM)分析SiC单晶片中呈现的应力类型和应力大小。在显微喇曼光谱中,4H-SiC单晶片的横向折叠光学(TO)模为表征单晶片应力的特征峰,其无应力状态的标准峰位值为777 cm-1。对4H-SiC单晶片进行应力分析,发现3英寸和4英寸SiC单晶片内喇曼频移峰均发生蓝移和红移,表明单晶片内同时存在张应力和压应力。相比生长初期的样品,晶体生长末期的应力值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单晶片的喇曼频移峰的FWHM变窄,表明生长末期的单晶片结晶质量高于生长初期。

宋锐[3](2013)在《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连续谱光源由于光谱范围宽、相干性能好等优点,在光谱学、光纤通信、光学相干层析以及计量学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亮度半导体激光泵浦技术的发展以及光纤拉制工艺水平的提高,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输出功率水平更高、光谱范围更宽、光谱平坦度更好将成为超连续谱光源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对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展开了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打破了“激光器泵浦高非线性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传统方法,创造性的提出基于大模场面积双包层增益光纤实现高功率超连续谱的方案。对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进行分析与设计,从激光器与光子晶体光纤(PCF)之间的耦合、PCF纤芯直径以及半导体泵浦光-超连续谱的转换效率等三个方面出发讨论了进一步提高PCF输出超连续谱功率水平的限制因素;从光纤放大器输出超连续谱的基本原理和优势两个方面出发论证了光纤放大器输出高功率超连续谱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实现百瓦级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具体技术方案。2.对光纤放大器输出近红外超连续谱展开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并对光纤放大器输出近红外超连续谱的功率极限进行了分析与估算。首先,确定了描述超连续谱在光纤放大器中形成与传输的理论模型-广义金兹堡-朗道(Ginzburg-Landau)方程。然后,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光纤放大器的增益谱形状、小信号增益、增益光纤长度以及入射脉冲宽度和脉冲初始啁啾等因素对脉冲光谱展宽的影响。最后,依次分析了增益光纤热管理、非线性效应、光纤输出端面损伤、半导体泵浦源的输出功率极限以及光纤合束器的功率承受能力、增益光纤损伤等因素对光纤放大器输出超连续谱功率极限的影响。3.开展了高泵浦功率下抑制光纤放大器中非线性效应的实验研究,成功研制出输出平均功率为157W的全光纤皮秒脉冲激光器。首先针对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现有两种封装形式的缺点自主研制了SESAM的全光纤化封装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然后基于线形腔和环形腔分别搭建了皮秒和纳秒种子源,并在纳秒种子源的基础上通过窄化光谱的方法实现了纳秒脉冲初始啁啾的有效控制。最后,通过采用自主研制的重复频率倍增系统以及缩短所用增益光纤长度的方法实现了光纤放大器中非线性效应的有效抑制,成功研制出输出平均功率为157W的全光纤皮秒脉冲激光器,输出功率为当时公开报道文献中同类全光纤皮秒激光器的最高水平。4.成功研制出百瓦级高平均功率、高效率的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通过解决在提高输出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平均功率过程中遇到的自发辐射以及增益光纤损伤等一系列问题,在窄线宽纳秒脉冲种子源的基础上,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MOPA)相继研制出输出平均功率为70W和177.6W的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Laser Focus World China》两次进行连续报道,评价为“国际领先”;其中177.6W的全光纤超连续谱光源对应的光谱范围覆盖10642000nm,10dB光谱宽度约为740nm,976nm半导体泵浦光-超连续谱的转换效率为56%,整个光谱范围内的平均功率谱密度大于150mW/nm,是目前公开报道的最高功率水平,并且该成果成功入选“2012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徐祖应[4](2013)在《光纤非线性系数和受激喇曼散射增益系数测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当功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发生非线性效应,主要包括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四波混频(FWM)、受激喇曼散射(SRS)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对光纤生产商,都有必要对光纤的非线性系数γ进行准确的测量,分析其影响条件和规律,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光纤进行改进和设计,服务于光纤通信或者非线性效应应用中。在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中,本文选择对远距离光纤通信有功率放大作用的SRS效应来分析,因为SRS效应可对信号光产生一定的功率增益,增益带宽较大,可以分布放大波分复用系统(WDM)的几个信道,可用于长距离光纤传输的功率补偿。因此对光纤中SRS增益系数的测试研究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光纤(主要是单模光纤)中非线性系数和受激喇曼散射增益系数进行了测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阐述了光纤中非线性系数γ的理论机制,对进行了量子描述,介绍了几种非线性系数测试的方法;接着对SRS现象的发生进行了物理描述,详细分析了SRS现象在光纤中传输的过程,进行了公式推导。(2)分别提出了光纤非线性系数γ和SRS增益系数的两个测试方案,对测试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两个光学系统的设备硬件功能和软件算法。提出了使用LabVIEW程序来进行控制仪器,嵌入MatLAB模块来处理部分算法,进行自动化数据测量和运算处理,达到γ和SRS增益系数自动化仪器测量的效果。(3)对不同类型的光纤进行了非线性系数和SRS增益系数测试,分析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给出了长飞公司相关光纤的两个系数值,为光纤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非线性效应方面的参考。

张玉,方立铭[5](2012)在《激光喇曼光谱在检测假酒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激光喇曼光谱技术是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研究激光喇曼光谱技术在检测假酒中的应用,从实验上测定了甲醇、乙醇和混合溶液的激光喇曼光谱,分析了甲醇浓度与谱线强度的关系,在快速检测假酒甲醇含量中有重要的意义。

孔维刚[6](2011)在《月球及火星科学中的三个矿物学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行星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它利用物理、化学以及地质等多种科学手段研究行星、卫星、以及行星系统的各种性质。而人们通常讲的行星科学主要以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天体作为研究对象。行星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希腊的哲学家Democritus。然而行星科学领域出现具有实际意义的进步是17世纪人类发明了望远镜,这以后人们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大部分行星。基于科技发展,人们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新时代,人们进行了包括对月球、火星、金星、水星、冥王星以及土卫六等的非常多的深空探测任务。这些深空探测任务使人们得到了比地基望远镜所得到的更精确的大量行星数据,使人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地球周围的天体。最近的十年,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展示了它们对探索外太空天体(例如火星、月球以及其他天体等)的兴趣。而本论文的工作中所涉及的月球返回样品和火星相关矿物的三个研究工作则属于行星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科学研究部分。第一个课题是对火星上很有可能出现的叶绿矾族矿物的光谱学研究。第二个课题则属于对火星上观测到的含水高铁硫酸盐的相图的研究。第三个课题是研究两种阿波罗返回月壤中的钛含量分布。火星探测车(Mars Exploration Rovers)和火星侦查者号轨道探测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都在火星上观测到了铁硫酸盐,这使得在实验室中研究铁硫酸盐在火星表面类似条件下的性质变得十分重要。而叶绿矾族矿物是火星表面或者表面浅层可能存在的铁硫酸盐矿物之一,因此研究它的光谱学性质特别是其光谱在有阳离子替代情况下的变化将会非常有意义。我们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四种具有不同阳离子替换的叶绿矾族产物,它们分别是高铁叶绿矾、叶绿矾、镁代叶绿矾以及铝代叶绿矾。我们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对所合成的物质的物相进行了鉴别并确认了其纯度。我们选择性的对合成的样品采集了喇曼光谱、中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光谱以及LIBS光谱。我们选择使用的这些技术正在或者将要被应用在火星探测中。我们在所采集的喇曼光谱中发现了四种样品的硫酸根的v1喇曼峰位随着阳离子替换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在LIBS光谱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光谱所展示的样品中阳离子含量的相对比值与样品本应该具有的比值是相洽的。在研究样品X射线衍射谱的时候,我们发现叶绿矾族矿物的光谱中的三个最强的X衍射谱线的位置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由于阳离子替换导致了叶绿矾族矿物晶体结构发生了规律的变化。而在四种样品的中红外光谱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强的硫酸根的v,峰,这表明了由于叶绿矾族矿物本身晶体结构中的硫酸根基团很低的晶位对称性引起了硫酸根本身对称性的改变,从而导致了选择定则的破坏。和具有二价阳离子的叶绿矾族矿物相比较,具有三价阳离子的叶绿矾族矿物不仅具有叶绿矾族共有的两个近红外波段分别在1.4以及1.9微米附近的两个很强的吸收峰外,还在2微米附近出现了两个额外的小的吸收峰。在可见近红外光谱中,有一个电子跃迁谱产生的吸收峰的峰位由高铁叶绿矾的850纳米左右偏移到了叶绿矾的866纳米左右,这种偏移很有可能是由叶绿矶矿物中的亚铁离子出现在900纳米附近的电子跃迁吸收峰与850纳米的吸收峰叠加导致的。人们最近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各种不同的高铁硫酸盐,这使得在与火星表面温度相关的温度条件下研究高铁硫酸盐的各种基础性质(稳定场、相图、相变路径和反应速率)变得更加有意义。在本论文的工作中,我们利用湿度控制器技术、重量测量技术以及喇曼光谱学技术确定了五水铁矾和七水铁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相图边界上的两个实验点,然后我们对两个实验点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得到了五水铁矾和七水铁矾之间相变的热力学参数。基于这些热力学参数,我们又推得了五水铁矾和七水铁矾相图边界上在两实验点之间的所有点。我们对所得的实验结果做的热力学分析显示在五水铁矾和七水铁矾相变的过程中每一个水分子结晶相应的反应物的焓的变化是-290.773±0.3447kJ/mol,而相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为-238.81±0.0219kJ/mol。这些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估计结果相符。遥感光谱紫外-可见反射率比值是月球表面Ti元素含量(TiO2)估算中广泛应用的一个参数,目前,人们试图通过正在运行的月球观察者号(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航天器上所搭载的宽角相机(Wide Angle Camera)完成月全球Ti含量分布的测量(利用321纳米以及360纳米两个波段)。为了更好的理解遥感光谱紫外-可见反射率比值与Ti含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实验室中利用一种复合的数字图像方法(结合了反射电子图像和X射线图像)对月球返回样品元素含量作了定量的分析。在此研究中,我们列出了两种富含钛元素月壤中钛元素的分布。这两种月壤分别是阿波罗11返回的样品10084和阿波罗17返回的样品71501。在这两种富钛月壤中,占主导地位的铁钛氧化物为钛铁矿,其他相关的矿物很少见(如阿姆阿尔柯尔矿、钛尖晶石或者金红石等)。在两种月壤中,粘连物和角砾岩的体积含量都随着月壤粒径的减小而减少。但是,单矿物月壤颗粒所占的体积比例则随着月壤粒径的减小而增加。这种现象可以用多相共生的角砾岩碎裂为更小、单相的月壤颗粒来解释。在相对更成熟的月壤10084中,更多的钛元素存在于玄武岩中的较小的钛铁矿颗粒中。而在亚成熟的月壤71501中,更多的钛元素分布于较大的单相钛铁矿颗粒中。这种不同可能反映了两种月壤中钛铁矿的起源矿物的性质不同。我们没有发现Ti元素的分布随着月壤颗粒大小的改变而改变,然而我们却发现月壤10084中钛铁矿颗粒的形状随之有较小的变化。在分析火星轨道或者登陆探测器光谱仪所得到的光谱时,我们在实验室中观测到的叶绿矾族矿物的各种光谱特征可以帮助鉴别出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的叶绿矾族矿物。而我们观测到的不同叶绿矾族矿物之间的光谱特征的差别甚至可以进一步帮助鉴别火星上叶绿矾族矿物的详细种类。在研究铁硫酸盐相图的工作中,我们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含水铁硫酸盐相图的方法。我们得到的铁硫酸盐的热力学参数和它们的相图边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铁硫酸在火星的起源、演化以及分布。我们将把所得到的两种典型月壤中Ti的分布的数据与这些月壤的紫外、可见光谱作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月壤紫外、可见光谱强度与月壤中的Ti含量、含Ti矿物、以及钛铁矿形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蔡其佳[7](2010)在《锗硅量子点的制备及退火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锗硅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质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通过图形衬底制备量子点的生长方式,并研究了生长参数和衬底条件对量子点形貌的影响。同时,本文还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量子点物理性质的影响,并通过光电流谱对量子点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在图形衬底上制备量子点的方法及其形貌表征。我们通过两种手段:EBL和排列PS小球,采用湿法和干法腐蚀工艺,成功制备了图形衬底,并在EBL图形衬底上生长出环形排布量子点结构。同时,本文还研究了图形衬底、缓冲层厚度、锗沉积量等因素对量子点形貌的影响。其中,平衬底及去除氧化层的图形衬底都不能得到规则的量子点排布结构;更多的锗沉积量将导致环形排布结构的消失,并且呈现出“碟状”结构;而更厚的缓冲层厚度,也同样影响了量子点形貌,不仅出现“碟状”结构,还出现量子点排列在四个方位的情况。此外,我们还发现缺陷的存在,也极大的影响了量子点的生长及排列。这些都能用量子点生长的应变机制进行很好的解释。本文还研究了退火过程及退火温度对量子点物理性质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无退火的量子点并没有明显增强样品在红外区域的光电流响应,而退火后则明显增强了响应信号。同时,当退火温度超过800度后,量子点样品的红外光电流响应反而减小了。通过对退火后量子点特性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退火主要使量子点发生了三个变化:缺陷的减少;锗硅互扩散:应变弛豫。通过讨论,我们解释了光电流谱蓝移的变化原因:锗硅互扩散及应变弛豫双重作用下,导致量子点合金禁带宽度的变宽。最后,我们还对量子点内部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量子点内部存在至少两个能级,其中基态能级和价带的能量差约为0.347eV,而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级差约为48meV。

秦祖军[8](2009)在《全光纤结构喇曼光纤激光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布式喇曼光纤放大器(RFA)具有增益带宽任意扩展性、低噪声和减小系统非线性效应等优点,成为宽带光放大器的研究热点。RFA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具备合适波长的大功率泵浦源。喇曼光纤激光器基于光纤中的受激喇曼散射效应,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波长高功率激光输出,被认为是RFA的理想泵浦源。与半导体激光器相比,喇曼光纤激光器具有输出波长灵活设计、功率大、偏振不敏感、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和与现有光纤通信系统兼容等特点。此外,采用多波长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作为RFA泵源,可以实现宽带、平坦增益谱。论文的主要工作可概括如下:(1)考虑各级斯托克斯光有效纤芯面积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任意阶级联的喇曼光纤激光器解析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喇曼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阈值泵浦功率、光-光转换效率最大时的最佳喇曼光纤长度和最佳输出耦合器反射率的解析表达式。根据理论推导结果分析了一锗硅光纤五级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作了对比,比较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基于该解析模型,对喇曼光纤激光器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光-光转换效率与阈值泵浦功率需要折衷设计;在最佳喇曼光纤长度附近,光-光转换效率对光纤长度的变化不敏感,这种性质增加了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优化设计中对喇曼光纤长度选择的灵活性;输出耦合器反射率的变化对喇曼光纤激光器光-光转换效率的影响更显着;谐振腔的附加损耗会严重劣化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性能,在优化设计时需尽可能减小腔内的损耗。(2)为分析与设计多波长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异收敛性能的混合遗传算法。它结合了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和打靶法在收敛域内快速收敛的优点。三波长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混合遗传算法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收敛于局部最优值或者在最优值附近左右摆动和打靶法需要设置适当打靶初值的缺点;对少数优良个体的打靶大大加速了它的收敛。(3)实验研究了一级1156nm喇曼光纤激光器中斯托克斯光谱的展宽。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腔内斯托克斯光谱呈现出“双峰”结构,同时还出现了非对称结构的斯托克斯光频谱边带,确认了斯托克斯光纵模间的FWM非线性作用是导致其展宽的主要原因。采用有效反射率法可以修正喇曼光纤激光器的理论模型,选择具有高喇曼增益系数的光纤作为喇曼增益媒质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斯托克斯光谱的展宽。(4)实验研究了基于Sagnac梳状滤波器和宽带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的1550nm多波长喇曼光纤激光器。腔内的色散位移光纤强化了信道间的FWM作用,能自动对各信道输出功率起均衡化作用。实验获得了室温工作稳定、波长间距为0.54nm和单信道3dB线宽为0.18nm的六波长喇曼光纤激光器,各信道在半小时内的最大波长漂移约为0.06nm,最大功率波动小于0.8dB。

黄丽[9](2010)在《飞秒激光激波特性的闪光高速摄影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超快激光脉冲感生激波已经成为动高压物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实验研究手段。由于超快激光激波在样品中的渡越时间最长不超过1 ns,因此,超快激光激波特征参数(如样品材料中冲击压力P、冲击温度T的大小等)的实验测量是进行材料冲击动力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难题。同时确定超快激光激波在材料中所感生冲击压力P和冲击温度T的大小,这对于进行诸如材料的冲击相变研究等工程及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飞秒激光脉冲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搭建飞秒激光感生激波的实验研究平台,进行飞秒激光激波特性参数的实验测量研究工作尤为重要。基于上述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连续介质的准平衡态理论,描述了超快激光激波在材料中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分析了超快激光激波在两种不同材料中的反射、透射过程,获得了超快激光激波在两种材料中所感生冲击压力、冲击温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维流体动力学中的特征线方法,对脉冲宽度分别为飞秒、皮秒和纳秒量级的激光脉冲在铝膜中所感生的冲击压力波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超快激光激波在材料中随时间、位置变化的传播规律,为进行飞秒激光激波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本文实现了飞秒激光脉冲在薄膜材料中感生激波的时间分辨超快显微成像实验研究平台的搭建。采用不同延迟时间的飞秒激光脉冲分别作为冲击泵浦光和探测光,实现了薄膜材料中飞秒激光激波的感生和探测之间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将闪光高速摄影实验测量研究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了亚皮秒量级;对每一厚度的铝膜样品均进行了上百次的重复性实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主要成像设备没有采用冲击波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价格昂贵的条纹相机,而是采用了国产的、普通的外触发式相机,为常规实验室进行不透明材料的超快激光激波实验研究工作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利用上述的实验研究平台,采用脉冲宽度为130 fs的飞秒激光脉冲为光源,利用闪光高速摄影技术对单个飞秒激光脉冲(功率密度I=7.84×1013 W/cm2)在不同厚度铝膜(厚度范围为310μm)中的渡越时间t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工作。测量得到的铝膜后表面的时间分辨超快显微图像表明,高斯型的飞秒激光脉冲在310μm厚的铝膜中能够感生平面性、稳定性和干净性较为理想的一维平面激波。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飞秒激光激波在铝膜中的传播速度D=9.0±0.4 km/s。在此基础上,根据已知的铝膜和α-石英晶体的物态方程,以及界面上冲击压力P和粒子速度u连续的原理,理论计算得到了飞秒激光激波在铝膜中所感生的冲击压力为P=69±5 GPa,相应的冲击温度为T=1852±400 K;在α-石英晶体中所感生的冲击压力约为P≈55 GPa,相应的冲击温度约为T≈4344 K。本课题研究工作获得的结果为今后将进行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α-石英晶体材料的超快激光激波冲击动力学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参数。本课题研究工作充分证明,以飞秒激光脉冲为光源,利用超快时间分辨显微成像技术进行飞秒激光激波的实验测量研究是完全可行的。本文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374022、60478015、20573028、10674034)的资助。

张芙蓉[10](2009)在《贵州天麻品质光谱诊断机理和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多种光谱分析方法在天麻鉴别和鉴定中的应用。论文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天麻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采用光谱技术,建立了天麻的光谱特征图谱。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天麻的定性分析有效可行。采用先聚类后回归的分析方法对天麻紫外光谱与天麻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决定系数均达0.98以上;采用荧光散射光研究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天麻素含量与散射光强度之间的决定系数达0.87以上。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可作为天麻内在质量定量分析的依据和控制技术。同时,对建模所包含的有效信息量直接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2、对天麻的中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作了初步的分析,天麻在中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中均有明显的特征峰。该研究可作为天麻中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的定性鉴别,这一实验结果为天麻中红外光谱、喇曼光谱的进一步定量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3、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天麻素含量的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天麻素含量预测的近红外模型,相关系数达0.9847,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达0.9865。该技术可以精确快速测定天麻素指标,测定结果给出了较高的分析精度。本研究工作为在线定量分析天麻品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药现代化研究具有实际意义。4、初步得出:天麻光谱的强弱与天麻的等级(按传统分级方法)、是野生或家种、是冬麻或春麻没有直接相关性,为建立科学的天麻鉴定、鉴别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激光喇曼光谱仪的主要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喇曼光谱仪的主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碲酸盐玻璃光学特性及其微结构光纤超连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微结构光纤超连续谱的研究现状
    1.3 软酸盐玻璃光纤的超连续谱研究现状
    1.4 碲酸盐玻璃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超连续谱的基本理论
    2.1 超连续谱产生
    2.2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2.3 超连续谱产生的数值模拟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碲酸盐玻璃制备及其块材超连续
    3.1 碲酸盐玻璃的成分设计和制备
        3.1.1 碲酸盐玻璃的制备
        3.1.2 碲酸盐玻璃的性能测试
    3.2 基于碲酸盐玻璃块材的超连续谱实验
        3.2.1 实验基础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碲酸盐玻璃单模光纤的超连续谱仿真
    4.1 碲酸盐玻璃的单模光纤的超连续仿真
    4.2 碲酸盐玻璃的PCF光纤的超连续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碲酸盐玻璃布拉格光纤结构设计及其超连续仿真
    5.1 理论模型
    5.2 实心布拉格光纤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2.1 占空比对零色散波长的影响
        5.2.2 包层周期对零色散波长的影响
    5.3 碲酸盐玻璃光纤超连续谱仿真结果与分析
        5.3.1 超连续谱的近似解
        5.3.2 光纤中超连续谱仿真的数值解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2)利用显微喇曼光谱进行SiC单晶片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Si C单晶片的喇曼光谱
    2.2 Si C单晶片的应力分析
3 结论

(3)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不同非线性介质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1.2.1 非光纤介质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1.2.2 PCF 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1.2.3 拉锥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1.2.4 非石英玻璃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1.3 高功率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现状
        1.3.1 连续光泵浦源实现高功率近红外超连续谱的发展现状
        1.3.2 脉冲光泵浦源实现高功率近红外超连续谱的发展现状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分析与设计
    2.1 进一步提高 PCF 输出超连续谱功率水平的限制因素
        2.1.1 激光器泵浦源与 PCF 之间的耦合效率
        2.1.2 PCF 纤芯直径
        2.1.3 半导体泵浦光-超连续谱的转换效率
    2.2 光纤放大器输出高功率超连续谱的可行性分析
        2.2.1 光纤放大器输出超连续谱的基本原理
        2.2.2 光纤放大器输出超连续谱的优势
    2.3 百瓦级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实现方案
        2.3.1 光纤放大器入射激光参数的选择
        2.3.2 光纤放大器的结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纤放大器输出近红外超连续谱的理论研究
    3.1 脉冲在光纤放大器中传输的理论模型
        3.1.1 广义金兹堡-朗道方程
        3.1.2 分步傅里叶法
        3.1.3 时间步长的选取
    3.2 长脉冲在数值模拟中的设置
        3.2.1 脉冲宽度的近似处理以及时域步长的设置
        3.2.2 随机噪声的设置
        3.2.3 步长自适应以及误差精度控制
    3.3 光纤放大器输出近红外超连续谱的数值模拟研究
        3.3.1 掺镱光纤的色散测量
        3.3.2 光纤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谱形状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3.3.3 光纤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3.3.4 光纤放大器中增益光纤长度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3.3.5 入射脉冲宽度对光纤放大器中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3.3.6 入射脉冲初始啁啾对光纤放大器中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3.4 光纤放大器输出近红外超连续谱的功率极限估算
        3.4.1 热管理对光纤放大器输出超连续谱功率极限的影响
        3.4.2 非线性效应对光纤放大器输出超连续谱功率极限的影响
        3.4.3 光纤输出端面损伤对超连续谱输出功率极限的影响
        3.4.4 半导体泵浦源输出功率极限以及合束器功率承受能力的影响
        3.4.5 增益光纤损伤对光纤放大器输出超连续谱功率极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4.1 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技术途径分析
        4.1.1 调 Q 激光器
        4.1.2 锁模光纤激光器
    4.2 SESAM 的全光纤化封装
        4.2.1 SESAM 现有封装形式
        4.2.2 SESAM 的全光纤化封装
        4.2.3 SESAM 全光纤化封装方法的可行性验证实验
    4.3 皮秒脉冲种子源
        4.3.1 光纤光栅反射率对 SESAM 锁模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4.3.2 光纤光栅反射带宽对 SESAM 锁模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4.3.3 SESAM 参数对锁模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4.4 纳秒脉冲种子源
        4.4.1 实验原理
        4.4.2 实验结果
    4.5 全光纤窄线宽纳秒激光器
        4.5.1 实验原理
        4.5.2 实验结果
        4.5.3 放大后的全光纤窄线宽纳秒脉冲激光器
        4.5.4 脉冲光谱窄化极限
    4.6 157W 全光纤皮秒脉冲激光器
        4.6.1 实验原理
        4.6.2 实验结果
        4.6.3 进一步抑制光纤放大器中的非线性效应
        4.6.4 脉冲宽度的变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纤放大器输出近红外超连续谱的实验研究
    5.1 70W 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
        5.1.1 实验原理
        5.1.2 实验结果
        5.1.3 入射脉冲初始啁啾对光纤放大器中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5.2 177.6W 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
        5.2.1 实验原理
        5.2.2 实验结果
        5.2.3 增益光纤损伤的解决方法
    5.3 泵浦脉冲宽度对光纤放大器中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5.3.1 实验原理
        5.3.2 皮秒脉冲 2 倍频时的实验结果
        5.3.3 泵浦脉冲宽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论文主要创新工作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4)光纤非线性系数和受激喇曼散射增益系数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SRS研究现状
    1.3 高非线性光纤和SRS效应的研究应用及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2 光纤中非线性系数和SRS效应基本特性
    2.1 光纤非线性系数基本理论
    2.2 光纤非线性系数的测试方法
    2.3 受激喇曼散射(SRS)基本理论
    2.4 受激喇曼散射(SRS)耦合传输方程推导
    2.5 受激喇曼散射(SRS)的阈值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测试系统硬件平台和 LabVIEW 软件算法
    3.1 γ测试系统总体方案
    3.2 γ测试系统硬件平台
    3.3 γ测试系统LabVIEW软件算法实现
    3.4 CR测试系统总体方案
    3.5 CR测试系统硬件平台
    3.6 CR测试系统LabVIEW软件算法实现
    3.7 本章小结
4 γ和 CR测试实验结果
    4.1 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分析
    4.2 各种类型光纤γ值
    4.3 各种类型光纤 CR值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及主要贡献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激光喇曼光谱在检测假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喇曼散射理论
2 实验装置
    2.1 实验仪器
        1) 光源:
        2) 色散系统:
        3) 信号检测系统:
        4) 样品:
    2.2 实验原理
3 实验及结果分析
    3.1 甲醇和乙醇的喇曼光谱
    3.2 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液的喇曼光谱
4 结语

(6)月球及火星科学中的三个矿物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阳系形成
        §1.1.1 概述
        §1.1.2 研究现状
    §1.2 类地行星形成
    §1.3 火星
        §1.3.1 表面过程
        §1.3.2 矿物
    §1.4 月球
        §1.4.1 表面过程
        §1.4.2 矿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行星光谱学
    §2.1 光谱学
        §2.1.1 电子跃迁光谱
        §2.1.2 分子振动光谱
        §2.1.3 光谱分类
    §2.2 光谱学在行星探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火星高铁硫酸盐光谱学和矿物学
    §3.1 叶绿矾族矿物光谱学研究
        §3.1.1 引言
        §3.1.2 矿物合成和光谱测量
        §3.1.3 晶体结构、振动谱、电子跃迁谱分析
        §3.1.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5 本研究对火星科学的意义
    §3.2 五水铁矾和七水铁矾相图边界
        §3.2.1 引言
        §3.2.2 对五水铁矾以及七水铁矾系统的研究
        §3.2.3 湿度缓冲、重量测量以及喇曼光谱学
        §3.2.4 实验结果、热力学分析和相图边界
        §3.2.5 讨论
        §3.2.6 实验结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月壤10084和71501中的钛元素含量分析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4.2 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分析
    §4.3 矿物学及岩性分析
    §4.4 钛元素分布
    §4.5 钛铁矿形态分析
    §4.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Paper1
Paper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锗硅量子点的制备及退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锗硅量子点的研究意义
    1.2 锗硅量子点的应用
        1.2.1 单电子器件
        1.2.2 量子点光电探测器
        1.2.3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1.3 锗量子点的外延生长
        1.3.1 化学气相沉积
        1.3.2 分子束外延
        1.3.3 物理气相沉积
    1.4 在图形衬底上制备量子点的意义及进展
    1.5 量子点退火特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1.6 本论文的选题及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衬底处理方法
        2.1.1 硅片的切割和热氧化
        2.1.2 图形衬底的制备
        2.1.3 生长前的衬底处理
    2.2 样品生长方法
        2.2.1 分子束外延系统
        2.2.2 真空镀膜系统
        2.2.3 高温退火系统
    2.3 形貌表征方法
        2.3.1 原子力显微镜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 电学性质测量方法
        2.4.1 电容—电压测试
        2.4.2 导纳谱测试
    2.5 光学性质测量方法
        2.5.1 光致发光谱
        2.5.2 单色仪—锁相光电流测试系统上的光电流谱
        2.5.3 傅立叶转换光电流谱
        2.5.4 光学喇曼谱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图形衬底上的量子点制备
    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3.2 利用电子束光刻制备图形衬底
        3.2.1 电子束光刻
        3.2.2 利用EBL在PMMA上制备图形
        3.2.3 反应离子束刻蚀
        3.2.4 湿法刻蚀工艺
    3.3 利用PS小球排列制作图形衬底
    3.4 在图形衬底上生长量子点
        3.4.1 环形排布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形貌表征
        3.4.2 衬底条件对量子点形貌的影响
        3.4.3 生长条件对量子点形貌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锗硅量子点退火特性研究
    4.1 实验原理
        4.1.1 单色仪—锁相光电流测试系统上的光电流谱原理
        4.1.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的光电流谱原理
        4.1.3 喇曼散射谱原理
        4.1.4 光致发光谱原理
    4.2 样品制备
    4.3 量子点退火增强红外光电流响应
    4.4 退火对量子点的影响
    4.5 量子点的能级结构研究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8)全光纤结构喇曼光纤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喇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喇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最新研究进展
        1.3.3 喇曼光纤激光器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基础
    2.1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2.1.1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简介
        2.1.2 喇曼光纤激光器泵浦源
        2.1.3 喇曼增益光纤
        2.1.4 光纤布拉格光栅
    2.2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2.2.1 光纤中的受激喇曼散射
        2.2.2 光纤中级联SRS
        2.2.3 光纤喇曼增益谱
    2.3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理论模型
        2.3.1 SRS物理过程的数学描述
        2.3.2 其它几个重要喇曼光纤参数
    2.4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数值分析方法
        2.4.1 多维并行打靶算法
        2.4.2 遗传算法(GA)
    2.5 小结
第三章 连续波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理论模型
    3.3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解析分析法
        3.3.1 斯托克斯光输出功率
        3.3.2 最佳喇曼光纤长度和最佳输出耦合器反射率
        3.3.3 剩余泵浦光功率
    3.4 实验对比与讨论
    3.5 剩余泵浦光功率的影响
    3.6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优化设计
        3.6.1 喇曼光纤长度的影响
        3.6.2 输出耦合器反射率的影响
        3.6.3 谐振腔附加损耗的影响
    3.7 喇曼光纤的选择
    3.8 小结
第四章 多波长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数值分析方法
    4.1 引言
    4.2 多波长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
    4.3 数值分析方法设计
    4.4 数值结果与讨论
        4.4.1 混合遗传数值方法的优点
        4.4.2 输出耦合器反射率的影响
        4.4.3 喇曼光纤长度的影响
        4.4.4 剩余泵浦功率
    4.5 小结
第五章 喇曼光纤激光器斯托克斯光谱展宽分析
    5.1 引言
    5.2 斯托克斯光谱展宽实验装置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斯托克斯光谱展宽的应对措施
    5.5 小结
第六章 1550 nm波段多波长连续喇曼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多波长喇曼光纤激光器实验结构与原理
        6.2.1 1455nm连续喇曼泵浦源
        6.2.2 喇曼增益光纤
        6.2.3 多波长振荡谐振腔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腔内无色散位移光纤
        6.3.2 色散位移光纤对喇曼光纤激光器的影响
    6.4 多波长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可扩展性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论文的主要内容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下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飞秒激光激波特性的闪光高速摄影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超快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
    1.3 超快激光激波动力学参数测量技术的发展
        1.3.1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1.3.2 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
        1.3.3 闪光高速摄影测量技术
    1.4 飞秒激光激波的特性
        1.4.1 飞秒激光脉冲在铝膜中感生激波的平面性
        1.4.2 飞秒激光脉冲在铝膜中感生激波的稳定性
        1.4.3 飞秒激光脉冲在铝膜中感生激波的干净性(靶材料的预热)
    1.5 α-石英晶体的超快激光激波冲击相变研究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超快激光脉冲感生激波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超快激光激波在材料中的产生与传播
    2.3 冲击动力学方程组
    2.4 材料中冲击压力和冲击温度的计算
    2.5 超快激光激波在两种不同材料中的传播
    2.6 超快激光激波在材料中产生的热-力学效应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飞秒、皮秒与纳秒激光激波波形的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超快激光激波感生动高压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
        3.2.1 激光烧蚀压力定标定律
        3.2.2 超快激光感生激波压力波形的计算方法
    3.3 不同脉宽激光脉冲感生激波压力波形的近似解
        3.3.1 飞秒激光感生激波波形的近似解
        3.3.2 皮秒激光感生激波波形的近似解
        3.3.3 纳秒激光感生激波波形的近似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飞秒激光感生激波及闪光高速摄影实验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建立
    4.1 引言
    4.2 飞秒激光系统
    4.3 飞秒激光脉冲宽度的测量
    4.4 激光激波产生光路的设计与调节
        4.4.1 激光脉冲能量的调节与测量
        4.4.2 光学延迟线的调节
        4.4.3 二维精密电控位移台的调节
    4.5 飞秒激光激波探测光路的设计与调节
        4.5.1 超连续白光脉冲的产生
        4.5.2 探测系统的时间同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飞秒激光激波特性的闪光高速摄影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样品的设计与制备
        5.2.1 α-石英晶体片
        5.2.2 金属铝膜的真空蒸镀及其厚度的测量
    5.3 飞秒激光激波在铝膜样品中的渡越时间和传播速度
        5.3.1 飞秒激光激波在铝膜中的渡越时间
        5.3.2 飞秒激光激波在铝膜中的传播速度
    5.4 飞秒激光激波在样品中所感生的冲击压力和冲击温度
        5.4.1 飞秒激光激波在铝膜中感生的冲击压力和冲击温度
        5.4.2 飞秒激光激波在α-石英中感生的冲击压力和冲击温度
    5.5 飞秒激光激波与皮秒激光激波的比较
    5.6 飞秒激光激波对α-石英晶体结构的影响
        5.6.1 飞秒激光激波作用后α-石英晶体的表面形貌
        5.6.2 飞秒激光激波作用后α-石英晶体的微区-喇曼光谱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贵州天麻品质光谱诊断机理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天麻的研究进展
        1.1.1 天麻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研究
        1.1.2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
        1.1.3 天麻的鉴别和鉴定方法研究
        1.1.4 天麻及有效成份的药理作用研究
    1.2 天麻光谱的研究展望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各光谱基本原理
        2.1.1 紫外-可见光谱
        2.1.2 荧光光谱
        2.1.3 红外光谱
        2.1.4 喇曼光谱
    2.2 光谱分析理论基础
        2.2.1 Lambert-Beer定律
        2.2.2 喇曼定量分析依据
第三章 天麻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材料
        3.1.2 试剂
        3.1.3 仪器
    3.2 天麻素含量测定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制备
        3.3.2 光谱测定
    3.4 分析与讨论
        3.4.1 天麻的特征峰标定
        3.4.2 含有不同浓度天麻素的光谱比较
        3.4.3 建立光谱定量分析模型
        3.4.4 荧光散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
    3.5 小结
第四章 天麻的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研究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材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
    4.2 天麻素含量测定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光谱测定
    4.4 分析与讨论
        4.4.1 天麻光谱的定性分析
        4.4.2 天麻光谱的定量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天麻的光谱比较
    5.1 不同等级贵天麻的光谱比较
    5.2 野生、家种天麻的光谱比较
    5.3 春麻与冬麻的光谱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后续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和发表的论文

四、激光喇曼光谱仪的主要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碲酸盐玻璃光学特性及其微结构光纤超连续研究[D]. 宋家富.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2]利用显微喇曼光谱进行SiC单晶片应力分析[J]. 窦瑛,张颖. 半导体技术, 2017(10)
  • [3]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研究[D]. 宋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4]光纤非线性系数和受激喇曼散射增益系数测试研究[D]. 徐祖应.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5]激光喇曼光谱在检测假酒中的应用[J]. 张玉,方立铭.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2(05)
  • [6]月球及火星科学中的三个矿物学问题[D]. 孔维刚. 山东大学, 2011(12)
  • [7]锗硅量子点的制备及退火特性研究[D]. 蔡其佳. 复旦大学, 2010(11)
  • [8]全光纤结构喇曼光纤激光器研究[D]. 秦祖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5)
  • [9]飞秒激光激波特性的闪光高速摄影实验研究[D]. 黄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4)
  • [10]贵州天麻品质光谱诊断机理和方法研究[D]. 张芙蓉. 贵州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激光拉曼光谱仪的主要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