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天国能建在地上吗——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元性与悲剧价值

上帝的天国能建在地上吗——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元性与悲剧价值

一、上帝的天国可否建立在人间──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重性和悲剧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中锋[1](2015)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文中研究指明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宗法制乡村的贵族作家,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俄罗斯那广袤无垠的土地不但给作家提供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这里的精神资源不但包括风俗人情、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还应包括人的情感寄托和终极关怀,因而大地崇拜中的“大地”不再是物质上或物理意义上的“土地”,而是具有了形而上色彩的理想世界。总的来看,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的主要内涵是人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原始崇拜是人和自然之间所建立的一种神秘关系,是人还没有完全脱离自然,还要依附于自然,离不开自然这根脐带的标志。关于“大地崇拜情结”弗雷泽在《金枝》中谈道了“阿多尼斯的神话”,把大地看作是一位“男神”,他主宰着大地。在林惠祥的《文学人类学教程》一书中,大地被看作是一种“地母”,生养万物。在这里不管把大地想象成“男神”还是“地母”,都体现着农耕时代对大地的崇拜,并且这种崇拜成了一种情结“遗传”下来。对于这种现象,用黑格尔的艺术理论来讲,人和自然的关系还处在一种象征型关系,属于一种自然宗教。在这种情况下大地不但是人的信仰对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尺度,落实到社会制度层面就是宗法制度,它是古典形态的,前现代的。尽管这种状况带有原始的泛神论色彩,但由于能够形象地反映事物,因此,这无形中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性。由于托尔斯泰毕竟是一个已经文明化了的现代人,因此在上述基础上又可以引申出两层内涵:一层意思是托尔斯泰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把自然看作是人性解放的手段。自然的解放也就意味着人性的解放,在思想观念上往往意味着人的觉醒和人的个性解放,尽管以自然的名义,但人和自然开始产生分裂,落实到政治制度层面上,就是对自由和民主的提倡。这一点托尔斯泰是以开拓人的主体世界来体现的。二层意思是进入现代社会,托尔斯泰开始借助自然反对文明对人的异化。对自然赞美,就是对生命的肯定和张扬。上述两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是浑然一体的,不过相来讲,对大地的原始崇拜情结,是最为基本的。大地崇拜情结在俄国知识分子身上存有普遍性,而真正脚踏大地,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对大地崇拜情结,并取得巨大文学成就的当首推托尔斯泰。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从大地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一样,托尔斯泰也从大地崇拜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和激情四射的创作灵感,为世人创作出了一部部像《战争与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等着名的长篇小说,和像《哥萨克》(1862)、《伊万·伊利奇之死》(1886)、《哈吉穆拉特》(1905)等一系列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但是没有离开大地并不等于就一直稳稳地站在大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大潮的渐近,现代都市生活的到来,土地似乎渐渐失去了昔日的丰厚和魅力,正日益变得贫瘠和陌生。此时的大地也似乎不再那么坚实可靠了,作家脚下的大地开始颤动,直至摇晃不止。大地的颤动表明托尔斯泰对大地的崇拜情结已经发生危机,具体表现为作者由对大地的崇拜,开始发生质疑,并逐渐失掉信仰,抛弃大地,转向对宗法道德的推崇。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托尔斯泰又创作出了不少中篇小说如《克莱采奏鸣曲》、《舞会之后》等,以及长篇小说《复活》。应该说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在减弱,特别是《复活》,成了作者最终离开大地的标志,它也很难说是一部代表作了。由于大地崇拜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源泉,是作家审视世界的支撑点和感悟世界的出发点,因此,作家对大地崇拜的情感危机,深刻地影响着其创作变化,具体表现为崇拜大地时的作品风格表现为单纯、丰厚、沉静,矛盾危机时作品风格表现为深刻、形象、丰富,转向宗法道德时作品风格简单、单薄、抽象、肤浅,艺术水准的下降。同时在作者创作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它的作品结构、人物塑造,以及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上,都有所改变。另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大地崇拜上的相近性加以比较,更能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创作观念的优势和局限性所在。本论文采用了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辅以美学研究方法,对托尔斯泰一生的创作,展开分析。以下分为八章来加以论证,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大地崇拜情结,并把《战争与和平》看作是作者大地崇拜情结的充分体现,及其信仰危机初始。本章开始论述了大地崇拜情结的内涵,并认为《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在大地崇拜情结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的一部作品。作品虽然描写了别祖豪夫、博尔孔斯基、库拉金、罗斯托夫等四大贵族家族,但作者描写的中心却是罗斯托夫家族,因为作为乡村贵族的罗斯托夫家族体现着作者对大地的崇拜情感。本论从罗斯托夫一家狩猎场面开始论起。罗斯托夫家族长期生活在乡村,偎依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与土地相伴,因此,罗斯托夫家的人养成了性情淳朴、善良、乐观、忠厚仗义、热情好客等特点,当然也有保守和忠君思想等不足,总之,这是一家为作家所偏爱的人家,其他的家族都在精神上受着它的影响。但也就在对大地最为崇拜之时,出现了危机,这便是罗斯托夫家族最值得骄傲的少女娜塔莎被一个花花公子所诱惑,发生“婚变”。大家闺秀做出了使家族身败名裂的事情,可见古典宗法文化的脆弱。再加上罗斯托夫庄园在经济上的衰落,并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这可以说是托尔斯泰所崇尚的大地已经发生颤动,信仰危机已经开始。大地崇拜情结充满了神秘性,而神秘性又使得《战争与和平》充满了非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人物塑造上,人物性格出现了“流动性”;二是表现在对战争的描写上,战争的胜负存在着偶然性;三是表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上,历史的发展存在着神秘性。《战争与和平》中非理性现象的大量出现,使作品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对大地崇拜及其质疑的现象不是从《战争与和平》开始的,在这之前作者所写的中篇小说《家庭幸福》和《哥萨克》中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属于早期萌发时期,其中的一些描写似乎是后来《战争与和平》中某些情节的“预演”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大地崇拜情结的减弱和信仰危机的深化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表现更为明显。《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最能展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作品。该作品的两个主人公安娜和列文,一个生活在大都市里,一个生活在乡村,分别讲述着两个爱情故事,这种奇怪的结构正是作者对大地崇拜的继续和信仰危机进一步发展的矛盾体现。列文的人生困惑和安娜的悲剧结局是这一矛盾或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安娜和列文的命运看似毫无联系,实际上他们在借助大地而“互喻”第三章论述了继《安娜·卡列尼娜》之后,作者信仰危机进一步加重。《安娜·卡列尼娜》发表后,托尔斯泰进入一个心情紊乱,思想矛盾时期,此时很难再建立起思想一元化的宏大叙事,于是便产生出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其中比较着名的有《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和《舞会之后》等。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情结的进一步弱化和信仰危机的进一步加重。第四章论述了作者最终离开大地,转向了道德崇拜,只不过这种道德崇拜是以向基督教皈依的形式出现的。标志着托尔斯泰真正从对大地崇拜走向对道德推崇的是其晚年所写的长篇小说《复活》,因为这时的作者思想已不再矛盾,而是趋于稳定,形成体系,即“托尔斯泰主义”。在该篇中,道德家的托尔斯泰正在战胜艺术家的托尔斯泰,对道德的信仰正在代替对大地的崇拜。托尔斯泰创作观的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第五章论述了托尔斯泰虽然离开了大地,但理智压抑不住情感,他内心深处仍然眷恋着大地,《复活》之后《哈吉穆拉特》的出现,似乎是个证明。大地崇拜情结再次出现所带来的审美主义创作观,使其再度创作出了一部当代史诗一样的作品。不过作品中道德主义批评之声并没有完全消弭,并存在着在信仰上再次转向异教(有可能伊斯兰教)的可能。应该说在艺术上这是一部回光返照式的创作,体现了作者大地崇拜意识的微弱复返,以后作者再也没有创作出类似的作品。第六章论述了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情结的质疑和信仰危机之间的思想矛盾,影响到了作品的结构。对大地崇拜情结的坚守和向道德信仰的转向可以简括为自然主义(诗性的)和道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彼长此消的过程也影响到了作品的结构,出现了多线索结构的《战争与和平》,双线索结构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单线索结构的《复活》。第七章论述了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情结的质疑和信仰危机之间的思想矛盾变化,拓展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托尔斯泰上述创作观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他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使得现实主义向三个方向“拓展深化”,即“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心理主义的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不过这种“拓展深化”既有成功地方,也存在着不足。第八章论述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相近的大地崇拜情结。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上有关对大地崇拜情结上具有“相近性”。两者加以比较,能更好地看出托尔斯泰创作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总之,托尔斯泰对大地由崇拜到质疑再到信仰转移的过程,贯穿了他一生的全部创作,把握住这一点,就能够把握住托尔斯泰的创作秘密。

王英丽[2](2015)在《冥界的风景 ——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死亡世界》文中研究指明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德列耶夫(1871-1919)的创作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家以死亡视角观照存在,探索生命的价值,其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和死亡审美同西方和俄罗斯的各种关于死亡的观点紧密相连,并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安德列耶夫的主人公总是摆脱不了命运的控制,命运就像《人的一生》中那个站在墙角,手执蜡烛的灰衣人。命运如同一双黑漆漆的眼睛时刻盯着芸芸众生,如影随形。安德列耶夫的主人公面对死亡或是无所畏惧,或是惊恐万分。作品中的死亡事件唤醒人的麻木情感,呼唤人性的回归,强调对肉体的超越,死亡是人对人生悲剧的沉思。按照作家的理解,人的自杀就是其对现实世界无法理解和他内心深处对孤独的深度体验。《沉默》中薇拉的自杀就是其反抗精神的最高体现,《大满贯》中主人公的突然死亡是对生活无常的有力表达。作品中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以不同方式体验死亡并不断死去,神甫的女儿薇拉死了(《沉默》),基督和叛教者犹大死了(《加略人犹大》),善良的农民死了(《瓦西利·菲韦斯基的一生》),省长死了(《省长》),部长和革命者也死了(《七个被绞死者的故事》)。本文运用存在主义、现象学、表现主义和时空理论来分析作家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和死亡审美。生存与死亡是密不可分的,研究死亡是为了探求生命的奥秘。本文通过研究安德列耶夫的作品,来揭示作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从而发现作家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艺术世界。

杨世海[3](2013)在《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价值深度都是有必要的。目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已充分展开,大量成果以影响研究的方式集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在哪些方面接受了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则深入辨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与基督教文化本身的差异。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人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疏离、批判否定和拒斥,结合当时评论界对具有基督教因素作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态度,厘清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接纳、疏离、否定、拒斥的情况。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结合历史语境,针对19、20世纪中西方的共同境遇及中国的独特处境,从人的生存角度探讨基督教文化对文学所具有的启示,考量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基督教文化价值,正面言说基督教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正面价值,在这种言说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纳、疏离、拒斥基督教文化内在原因,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评析得失,进而进行反思。全文由绪论、上编(3章)、中编(7章)、下编(3章)、结语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写作缘起、价值、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并对一些概念作必要说明。上编部分(第一章——第三章)是历史关系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历史过程进行总体描述。根据它们相互关系的样态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期,此为第一章;二、20年代受非基督教运动影响的质疑和批判期,此为第二章;三、30-40年代重新认识基督教文化价值,却又迅速转入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否定和拒斥期,此为第三章。从总体上来说,呈现出一个由接纳、批判,到疏离、拒斥的过程。中编部分(第四章——第十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具体考察,包括作家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选取鲁迅、冰心、老舍、许地山、林语堂、曹禺六位作家进行具体个案分析,考察他们接受基督教文化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或细致辨析其中的偏差,探询他们疏离基督教文化的轨迹和原因,或展示他们虽能表现基督精神要旨却被主流边缘化、批判改道的情况,并评析其中的得失。第十章则关注于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考察其中拒斥否定的情况。各章内容如下:第四章是对鲁迅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先梳理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整理出鲁迅的基督教观,讨论鲁迅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的偏差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进而结合基督教价值体系,讨论鲁迅在思考一些现代话题中所面临的思想困境。第五章是对冰心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本章先分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再探讨冰心在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影响和现实各种批评的挤压下逐渐放弃基督神性,最后导致她“爱的哲学”的思想基础发生转变,由人性自然情感代替了基督神性的情况。第六章是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在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结缘的探讨中进入到对他“灵的文学”分析,指出老舍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他的爱国热忱淹没了宗教情怀,老舍的创作也因此受到政治文化的极大牵制,他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维护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第七章是对许地山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许地山对基督教文化有深入把握,并能自觉把基督神性融入创作之中,他坚持“生本不乐”下的救赎,并积极进行新伦理探索,追求诸教沟通和探索基督教融入中国的途径,他对基督教上帝观、救赎论、苦难观、博爱都有特殊的理解,具有相当的神性追求,但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作品质量也非上乘,再加上整个社会对基督教文化的排斥,许地山接受基督教神圣价值也就未能发挥出能量来,更谈不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第八章是对林语堂与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林语堂生长于基督徒家庭,受的是全而的基督教教育,是天生的基督徒,但他在很长时间里疏离了基督教,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当然,林语堂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上帝的思考,他也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成分,成为他现代思想的闪光部分。不过,林语堂的影响主要在国外,他在国内始终受到左翼的排斥和阻击,并一度被视作“反动文人”。第九章是对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本章在考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关系中,进入对他早期戏剧中基督教因素的讨论,指出他早期戏剧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对人的存在困境进行了多方而的思考,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难得的终极之思。然而,曹禺作品中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思考遭到了左翼文人的极力批判和否定,在这些影响和压力下,曹禺慢慢放弃终极之思,改道与社会主潮保持一致,自觉清除了基督教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第十章从整体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这包括在文学中对基督教会和教义的批判,还有在评论界批判否定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在这一势态下,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逐渐走向全面拒斥,相互影响关系中断。下编部分(第十章——第十二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方式及困境和缺失的归纳总结。第十一章在中编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是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并谋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造成不少比附式现象。第十二章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困境,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传统的制约、救亡追求的限制,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第十三章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一些缺失,归纳为:“上帝神圣面影模糊”、“基督神性基础丢失”、“博爱神圣根基抽除”三个方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也就未能进入深层,并未能从中汲取更有益的价值,反而走向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拒斥。结论部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进而反思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紧抱光明意识,对人本性升华和参悟真理的能力过于信赖,形成这种以我为本,以现实为用的接受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张磊[4](2012)在《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 ——以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学者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俄苏文学研究自20世纪初发端以来,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和积淀,至今成果已蔚为可观。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局面的形成是众多学人筚路蓝缕、辛勤耕耘的结果。俄苏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学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俄苏文学学人的研究也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俄苏文学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选择俄苏文学学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方法问题,试图揭示出学者在学术史中的地位、作用及贡献,进一步丰富俄苏文学学术史的研究内容。俄苏文学学人群体庞大,本论文主要选取新时期以来的学者作为研究对象,但个别研究内容会涉及到新时期以前的情况。同时,本论文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选取学者较集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学者为个案,从中选取五位不同类型的学者进行分析论述。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问题。第一章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俄苏文学学人的概况。按照学者所属单位的所在地区,将我国的俄苏文学学人划归到北京、沪宁杭地区、北方其他地区和南方其他地区四个区域中,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第二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俄苏文学学人的主要研究方法,如社会历史批评、实证主义批评、宗教文化批评、生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以及神话原型批评等方法,并选取若干学者的有代表性的例证加以分析。第三章以戈宝权为个案,探讨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重材料、重实证的研究方法,以及他在普希金研究、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四章以高莽为个案,从“视角独特的俄苏文学研究”,“绘画和文学研究交相辉映”以及“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等角度,论述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的特色。第五章以吴元迈为个案,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苏联文学思潮研究以及俄苏文艺学方法论研究等角度,探讨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第六章以周启超为个案,从白银时代研究,俄国经典作家研究以及俄苏文论研究等角度,阐述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涉及的重要领域。第七章以刘文飞为个案,从布罗茨基研究,俄语诗歌研究以及俄罗斯思想文化研究等角度,论述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的特点。结语认为,学人和方法都是俄苏文学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俄苏文学学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资料组编[5](1995)在《全国主要报刊外国文学研究文章索引》文中研究说明全国主要报刊外国文学研究文章索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资料组编本期索引分为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总论和国别文学四大类。其中“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总论”类按篇头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各国文学”类按洲别、国别、作家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赵明[6](1995)在《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论“五四”文学革命的“前夜”背景和诞生方式》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近代意识合乎逻辑的发展,也是对域外文学主动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劣者被汰”的认识模式与“强国富民”的愿望共同构成文学革命诞生的“前夜”背景。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在其形态上表现为理论预设为先,创作实践相对贫弱;功利意识为主,审美意识为辅,反封建、重启蒙的主流意识占据统治地位,而文学本体追求相对较弱的特点。从语言形式变革、文学内容更新到全民接受视野和个人接受特征中,无不体现出中国新文学的产生总体上是一种功利的冲动而非人文的冲动.是在一种非文学或非审美的环境中诞生,这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是历史的必然。

赵明[7](1995)在《上帝的天国可否建立在人间──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重性和悲剧价值》文中认为托尔斯泰一生的探索,不仅存在于精神领域,也存在于实践领域。分别体现于托尔斯泰的现实生活、思想形态和作品世界中,并各自形成托尔斯泰探索人生意义的3座丰碑.在托翁的全部探索中,人的现实存在。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人与人关系的实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最终归宿等是其基本内容,而人的现实存在是其内核。它本质上规定了托翁探索的最终目标是在人间建起上帝的天国。身为凡胎却要成就上帝的伟业,恰恰孕育了托翁探索的深刻矛盾和全部悲剧。托翁精神探索的价值也许并不在于结果。而存在于探索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孕育了对人类最真挚、最虔诚的关怀,是超越任何宗教终极关怀的现实关怀。这正是现代人类的价值取向。

二、上帝的天国可否建立在人间──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重性和悲剧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帝的天国可否建立在人间──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重性和悲剧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20年来国内列夫·托尔斯泰研究现状
    二、近20年来国内外托尔斯泰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三、对诗学研究方法和宗教文化研究方法的述评及本论文研究方法的开启.
    四、以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导辅以美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浓烈与危机的初露端倪
    第一节 《战争与和平》创作中的大地崇拜情结与危机的悄然出现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创作中的非理性现象研究
    第三节 大地崇拜情结与危机的较早萌现
第二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减弱和崇拜危机的深化
    第一节 安娜和弗龙斯基人物之间的爱情基础
    第二节 安娜与弗龙斯基的感情危机
    第三节 列文和基蒂的情感经历
第三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进一步弱化和信仰危机的进一步加重
    第一节 《伊万·伊利奇之死》的创作表现
    第二节 《克莱采奏鸣曲》中的创作表现
    第三节 《舞会之后》中的创作表现
第四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消解和危机的总爆发
    第一节 道德主义开始上升到主导地位
    第二节 托尔斯泰的新宗教思想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复活》历来受学界重视的原因
    第四节 《复活》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的不足
第五章 《哈吉穆拉特》:大地崇拜意识的微弱复返
    第一节 英雄悲壮地回归大地
    第二节 道德批评思维依然残存
第六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对作品结构形式的影响
    第一节 托尔斯泰创作思想的嬗变过程
    第二节 对《战争与和平》多线索结构
    第三节 《安娜·卡列尼娜》双线索结构和《复活》单线索结构
第七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拓展”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心理主义的现实主义”
    第三节 “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
第八章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大地崇拜上的“相近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2)冥界的风景 ——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死亡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安德列耶夫在俄罗斯及国外的研究现状
        一、俄罗斯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安德列耶夫在中国研究现状
        一、20世纪初——40年代之前对作家的研究
        二、80年代以后
    第三节 安德列耶夫的死亡审美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的价值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
        二、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安德列耶夫死亡审美意识
    第一节 作家对个性生命的体验
        一、世纪之交的末世情绪:人是死亡的奴隶
        二、个人生活经历:处在死亡的阴霾中
    第二节 西方哲学思想对作家死亡意识的影响
        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二、尼采的“超人”哲学
        三、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体验
    第三节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哲学与文学对作家死亡审美的影响
        一、白银时代宗教哲学中的死亡观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亡意识
        三、列夫·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叙事中的死亡事件
    第一节 《加略人犹大》的死亡与时间范畴
        一、物理时间
        二、心理时间
    第二节 《加略人犹大》的死亡与空间范畴
        一、房屋
        二、由低到高的位移
        三、中心与边缘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象学视域中的死亡世界
    第一节 被意识悬置的死亡事件
        一、《省长》:意向本我
        二、《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的故事》:他者之死
    第二节 死亡与生存
        一、《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的故事》:生存信念与死亡意识相互激荡
        二、《曾经有过》:死亡凸显存在
    第三节 呼唤死亡——超越自我
        一、《七个被绞死者的故事》等:死亡破坏精神桎梏
        二、《七个被绞死者的故事》:爱战胜死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存在主义视域中的死亡意识
    第一节 《沉默》中的死亡与孤独体验
        一、神甫与家人的分裂
        二、神甫与他者的分裂
        三、神甫与上帝的分离
        四、《瓦西利·菲韦斯基的一生》:在信仰中生与死
    第二节 死亡与善恶观
        一、《加略人犹大》等:作家善恶观的双重性
        二、《叶列阿扎尔》和《加略人犹大》:死亡视域下的善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表现主义视域下的死亡世界
    第一节 表现主义反逻辑叙述特征
        一、《红笑》等:梦境或幻觉描写
        二、《瓦西利·菲韦斯基的一生》和《人的一生》:荒诞手法
        三、《红笑》等:变形处理
        四、《人的一生》等:表现死亡的声音和颜色
    第二节 表现死亡主题
        一、《大满贯》等:异化主题
        二、《瓦西利·菲韦斯基的一生》:反叛的主题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论题的缘起及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三节 相关说明
上编 历史关系描述
    第一章 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吸纳
        第一节 基督教入华历史追溯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机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向文学渗透
    第二章 非基督教运动的质疑和批判
        第一节 非基督教运动始末
        第二节 非基督教运动的思想基础及文学界的反应
        第三节 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由重新认识走向否定拒斥
        第一节 在民族危亡中重新认识基督教
        第二节 在对抗中被世俗改造
        第三节 在改造中被拒斥和否定
中编 接受情况研究
    第四章 拒斥神圣价值的鲁迅
        第一节 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
        第二节 鲁迅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偏差
        第三节 鲁迅拒斥神圣价值的思想困境
    第五章 建构“爱的哲学”的冰心
        第一节 “爱的哲学”的基督教因素
        第二节 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导致冰心淡漠基督神圣价值
        第三节 “爱的哲学”基础变换
    第六章 国家民族至上的老舍
        第一节 老舍与基督教结缘
        第二节 老舍追求的“灵的文学”
        第三节 爱国热忱淹没宗教情怀
    第七章 追求诸教融合的许地山
        第一节 “生本不乐”下的救赎
        第二节 新伦理探索
        第三节 诸教沟通和中西结合的文化追求
    第八章 理性沉思的林语堂
        第一节 天生基督徒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
        第二节 林语堂所接受的基督教
        第三节 林语堂接受基督教的积极意义
    第九章 进行终极探索的曹禺
        第一节 曹禺与基督教的关系
        第二节 曹禺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
        第三节 对曹禺作品中基督教因素的评论
    第十章 批判中的疏离
        第一节 对基督教教会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基督教教义
        第三节 批判与否定西方文学的基督教因素
下编 接受方式、困境和缺失探讨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
        第一节 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
        第二节 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
        第三节 谋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困境
        第一节 文化传统的制约
        第二节 救亡追求的限制
        第三节 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缺失
        第一节 上帝神圣面影模糊
        第二节 基督神性基础丢失
        第三节 博爱神圣根基抽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 ——以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学者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的基本面貌
    第一节 北京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二节 沪宁杭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三节 北方其他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四节 南方其他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二章 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的研究方法探析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
    第二节 实证主义批评
    第三节 宗教文化批评
    第四节 其他研究方法
第三章 戈宝权:“原典实证”下的求索
    第一节 我国普希金研究的先行者
    第二节 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的开拓者
    小结
第四章 高莽:文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融合
    第一节 视角独特的俄苏文学研究
    第二节 绘画与文学研究交相辉映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
    小结
第五章 吴元迈:哲理思辨和人文精神的综合
    第一节 辩证、宏观、综合: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第二节 运动中的美学:苏联文学思潮研究
    第三节 从现象到本质:当代苏联文艺理论及方法论研究
    小结
第六章 周启超:执着的学术探索
    第一节 对俄国象征派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第二节 从白银时代研究到“二十世纪俄语文学”的构建
    第三节 俄苏文论研究的新探索
    小结
第七章 刘文飞:“诗与思”的追求
    第一节 国内布罗茨基研究的先行者
    第二节 俄语诗歌研究
    第三节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思想探究
    小结
结语
附录: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上帝的天国可否建立在人间──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重性和悲剧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D]. 张中锋. 山东大学, 2015(12)
  • [2]冥界的风景 ——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死亡世界[D]. 王英丽. 黑龙江大学, 2015(12)
  • [3]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D]. 杨世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1)
  • [4]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 ——以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学者为个案[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全国主要报刊外国文学研究文章索引[J].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资料组编. 外国文学评论, 1995(04)
  • [6]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论“五四”文学革命的“前夜”背景和诞生方式[J]. 赵明.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3)
  • [7]上帝的天国可否建立在人间──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重性和悲剧价值[J]. 赵明.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1)

标签:;  ;  ;  ;  ;  

上帝的天国能建在地上吗——论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二元性与悲剧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