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水口最佳几何参数的确定

膨胀水口最佳几何参数的确定

一、扩张管嘴最佳几何参数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音[1](2021)在《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改进及增设内构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粒径1μm颗粒为代表,研究改进几何结构及增设内构件的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对超细颗粒分离性能的影响机理。有效的结构改进对于规整内流场颗粒及流体的运动行为具有有利作用。因此,研究几何结构改变后,内流场发生的改变,以及各种流场改变如何影响分离性能,这些研究有助于指导现有分离器的设计及改进。(1)将分离作用分为四个阶段,即1.环形空间流场2.一次分离阶段流场3.返混阶段流场4.二次分离阶段流场,利用实验以及CFD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了入口结构、稳涡器、排气管结构对分离性能及内流场的影响。其中入口结构从入口角度、入口形状两方面研究;稳涡器从轴向位置、尺寸及形状三个方面研究;有关排气管的研究是通过详细的以颗粒分布为准将内流场分区的结果以及对设计过程的记录,最终提出内嵌式排气管及顶部附加公共集气室这一利于分离性能提高的设计方案。(2)对二次分离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影响此效应的因素应从两方面讨论,一是颗粒停留时间,另一方面是二次分离强度,轴向速度滞流现象减弱了几何中心附近的轴向速度,促使更多的气流经内旋流外侧的高速旋转区上行,增加了上行气流的旋转速度,充分发挥了内旋流的二次分离能力。(3)入口形状对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表现在流场各流动阶段特征上主要是对切向速度大小即颗粒所受离心力大小的影响。分离器入口零角度对内流场主要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一次分离阶段中的径向汇流减少,即随下行流运动的颗粒量较大;入口角度同时影响二次分离阶段中上行流轴向速度滞流现象。(4)稳涡器虽然安装在分离空间底部、料腿入口处,但其对于分离器流场的影响是全流域的。稳涡器主要影响二次尘源颗粒浓度的控制作用及二次分离强度。(5)提出双层排气管结构并对外套式、内嵌式排气管进行了研究。设计“双向排料”结构,有利于分离效率的提高。

高军霞[2](2021)在《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汽轮发电机组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地热电厂中。为使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转速随时满足用户电能需求,汽轮机调门油动机系统必须实时控制调节汽阀开度,其调节品质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组的经济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占全国总发电设备容量20%以上的中小型汽轮发电机组普遍采用环保无污染的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其中发挥调节系统核心功能的调门油动机模块含有多级液压放大机构,结构复杂、非线性因素多,易出现液阻选型误差大、油动机迟缓率大、油动机小幅晃动或内泄漏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提升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本文将缸阀一体式调门油动机结构进行细化分解,开展了先导压力控制、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复杂液压系统数学建模、多重配合结构的内泄漏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单泵源多执行机构低压大流量液压系统内部难以生成独立稳定两级先导控制压力难题,提出了基于多级阻尼孔搭配电磁换向阀实现两级先导控制压力的新思路,结合理论分析、实验以及系统应用,确立了串联阻尼孔个数及孔径的基本匹配原则。结果表明,此方案不仅可以实现稳定的两级先导控制压力,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关闭油动机,而且能够预警电磁阀异常状态,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最后,通过CFD仿真研究了集成结构内部流道阻力对两级先导控制压力的影响,实现了先导控制压力预测,并提出了集成结构改进方案。(2)设计了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实验装置,并采用理论分析、CFD仿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级式厚壁阻尼孔与单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差别。结果发现两级式厚壁阻尼孔的前置级安装孔减缓了流场参数的变化趋势,其流量系数明显大于单级式厚壁阻尼孔流量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和CFD仿真深入研究了气穴、不同长径比及加工误差等因素对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有或无气穴现象时固定长度(L=2mm)、不同直径尺寸(d=1mm,1.2mm,1.6mm,2mm,2.4mm,3mm,3.5mm)的阻尼孔流量系数稳定值,为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正确选型及数学建模中的特征参数设置提供依据。(3)针对电液转换器中的两级式厚壁阻尼孔-碟形阀口式B1型液压半桥和调门油动机多级功率放大结构中的细长阻尼孔-圆形阀口式B2型液压半桥,设计制作实验装置,研究了两种B型液压半桥的控制性能,获得了位移-控制压力的数学转换关系式及泄漏量数值范围,为后续系统建模和内泄漏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基于AMESim软件的B型液压半桥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油源压力波动、固定液阻类型及可变液阻阀口形式等对B型液压半桥压力控制性能和泄漏量的影响,给出了基于不同目标的B型液压半桥液阻选型建议。(4)分析了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机理,通过对各级液压放大机构、液压动力元件及机械-液压随动反馈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和传递函数推导,完成了数学建模,并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创建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仿真模型,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静动态性能。结果表明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存在滞后现象,响应速度慢;制定了参数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影响度的特征表,并由此对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改进以提高系统动态品质。(5)分析缸阀一体式调门油动机的内泄漏途径,开展了同一结构形式不同个体、配合要求一致不同结构形式的调门油动机内泄漏测量实验,探寻其内泄漏量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零位泄漏检测法,查验调门油动机装配工艺一致性并预测最大内泄漏量,为合理规划泵源总流量提供了依据。采用面向物理对象法,建立了基于AMESim软件的调门油动机系统综合泄漏仿真模型,在完成模型验证基础上分析不同配合位置的径向间隙泄漏对总泄漏量以及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影响内泄漏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内泄漏量控制目标改进了关键配合结构的径向间隙控制范围。研究表明,论文工作对提升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丰富汽轮机低压电液调节系统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李昊[3](2020)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藻类拦除设备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试运营,干渠局部藻类滋生,尤其是高温的夏季,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加快,严重影响水质,降低了整个工程的输水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在干渠各个渠段及其主要分水口门设置机械式除藻拦污设备,以解决干渠藻类滋生问题,保证总干渠水质达到二级水质标准。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际工程情况,并以郑州段刘湾分水口的十八里河段作为典型渠段,完成了集藻类和污物拦截清除为一体的设备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工程背景和实际工况确定了整部设备的布置形式,对设备的主要分体结构和零部件进行了选型和布置,通过Soildworks软件对整体框架结构以及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确定各零部件所选用尺寸及材料。(2)利用Fluent软件,对除藻机械所处流场进行流场分析,通过对相同流场内不同孔型滤网的分析得出结论:菱形孔滤网对流速衰减的影响最小。并最终将网格网眼的各项数据确定为:菱形网眼,丝径为1mm,螺距为6mm,节距为6mm,网眼密实度为0.21。(3)利用GX Works2软件完成了除藻清污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软件对除藻清污设备,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对其强度进行校核,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5)通过对拦藻设备的试验运行,针对存在的干渠断面拦藻不全,藻水混合物后续处理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向和藻水分离方案。

罗浩文[4](2019)在《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产业群,并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容量也随之水涨船高。数据中心尤其是中小型数据中心,能耗大、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数据中心的PUE普遍大于2.2,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型数据中心的PUE也普遍大于1.7。一方面,传统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往往由于冷气流输送路程过长,气流组织不合理,造成能效偏低。另一方面,夏热冬暖地区,由于全年气温偏高、自然冷源匮乏,致使数据中心使用双冷源冷水机组相对于风冷直膨机组毫无优势。基于此,本课题从缩短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气流输送距离和合理选择冷热源形式入手,研究一种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中小型数据中心的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系统,旨在提高夏热冬暖地区中小型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本文研究了数据中心的设备组成、功率趋势以及各数据通信设备的热湿环境要求。以送风温度21℃、回风温度32℃、发热功率4.5 kW为设计参数搭建一个基于42U机架的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系统实验台。对本系统的气流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详细介绍了本文CFD数值模拟所使用的求解模型、边界条件及离散方法。使用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分析了本冷却系统的流场,并采用热力学工具火积对系统的气流组织的优劣进行定量分析。对实验台的冷热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包括:制冷循环设计、压缩机设计选型、换热器设计、节流装置设计选型等。CFD模拟结果表明,条缝送风量均匀与数据通信设备的布置位置无关。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装置内的数据通信设备进风温度在20.421.5℃之间,回风温度在30.632.9℃之间,能很好地满足数据通信设备的热环境要求。另外,本冷却系统的关键性能耗指标虽随着机柜内数据通信设备的发热功率而变化,但均能满足我国国家标准的一级能效要求,相对于现有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刘顺昌[5](2019)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高压泥浆系统调试方案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压泥浆系统是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三大重要系统之一,其运转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平台的钻井作业,高压泥浆系统调试是保证钻井平台交付后正常作业的重要调试项目之一。因此,研究高压泥浆系统调试方案及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国内外船厂采用的高压泥浆系统调试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在调试成本、操作性、可控性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调试方案,并设计了调试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图;(2)采用Fluent对选用的楔形阀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楔形阀在试验工况下的压力场、速度场、以及温度场云图,并与现场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网格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3)采用Fluent对设计的测试管路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管路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场、速度场、速度等值线以及温度场云图,并与现场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1)高压泥浆系统调试可以采用淡水循环模式,通过高压节流阀调节压力和流量,不仅可以降低调试成本,还能提高安全性与可控性,高压节流阀选用楔形阀为宜;(2)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压力、速度均在楔形阀可承受范围内,试验过程中会出现低温效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验数据在偏差允许范围内,模拟结果可信;(3)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压力、速度均在管路可承受范围内,但试验过程中流体温度较高,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验数据在偏差允许范围内,模拟结果可信。

刘嘉维[6](2018)在《两出口压水堆上腔室流动特性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上腔室内的流场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AP1000作为当下主流的核电技术,一个主要的创新即是将压力容器出口管数目由三个改成两个。本文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两出口压水堆上腔室内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并将AP1000与APR1400上腔室进行了比较。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了冷却剂在上腔室的搅混特性和热管段内的热分层现象,对比了两种不同内部结构的两环路上腔室流体特性,本文为上腔室内部构件的优化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的数值模拟在Linux系统上进行,通过Salome软件进行前处理,建立计算模型,划分网格,利用Python将模型及网格代码化。通过CodeSaturne进行计算,并用Paraview进行数据后处理。根据计算结果,探究了两出口上腔室内的流动特性,得到了导向筒的设计对于流体搅混的作用,对比了不同内部结构下,上腔室流场的变化。并分析了中子低泄漏燃料排布情况下,热管段流体的热震荡现象。计算结果表明,冷却剂在上腔室主要有三条流道,中央区冷却剂首先竖直向上流到堆顶,再进行90o折流,流向热管段。近壁区冷却剂距离出口喷嘴较近,则直接流入热管段,若距离出口喷嘴较远,则会以漩涡形式流过控制棒与上腔室内壁形成的环形区域,流入热管段。AP1000接近出口喷嘴处横向流速较高,存在较大压降。而APR1400,冷却剂刚进入上腔室流速较快,在上腔室轴向较低位置存在较大压降。在近壁区环腔90o及270 o存在漩涡。造成该处较大压降。对比分析得到,上腔室内部构件菱形排布方式优于方形排布。另外,在热管段,冷却剂的混合主要出现在起始段。传热特性计算则表明出口对于上腔室内的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中央区的温度分布轴向变化不大,而近壁区的温度分布则随着高度逐渐均匀。在径向上,中央区的温度随时间的波动不明显。而近壁区冷却剂,呈现较为强烈的温度波动。轴向上,中央区在接近堆顶处,有较为明显的温度波动。冷却剂最大温差由堆芯出口处40oC减小到出口喷嘴处15oC,说明上腔室内冷却剂搅混并不充分。在热管段起始段,AP1000最大温差小于APR1400最大温差。因此APR1400的上腔室搅混不如AP1000。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为APR1400上栅格板多孔流通面积小,且控制棒为方形排布。

肖咏[7](2015)在《航空发动机大修过程中关键部件清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机匣作为整个发动机的基座,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在发动机大修的过程中,机匣表面涂层都是需要先进行清除,然后重新附着。在清除涂层的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保证高速有效的清除涂层,同时又对机体本身不产生损伤的加工工艺和方法,这里我们采用磨料水射流的方式来满足需求。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水射流喷嘴内外流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研究了喷嘴收缩角,聚焦管长度,喷嘴出口直径对水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并进行涂层去除试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水射流喷嘴收缩角选择在15°为最佳,聚焦管长度选择在95mm左右为最佳,在压力足够的情况下选取较大的喷嘴直径。工件涂层的去除速度与靶距的大小和进给速度的大小成反比关系,与水射流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喷射角度为75°左右时去除效果最佳;涂层去除速度随着磨料供给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450g/min时效果最佳;磨料颗粒度为80#时去除效果最好。通过生产作业试验研究发现,作业压力、进给速度与靶距这三个重要参数对涂层去除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压力为30MPa时,涂层去除速度为7.8mm2/s,去除效率为3381mm2/kW·h;压力40MPa时,涂层去除速度为28.5mm2/s,去除效率为8023mm2/kW·h;压力50MPa时,涂层去除速度为38.0mm2/s,去除效率为7655mm2/kW·h;压力60MPa时,涂层去除速度为45.0mm2/s,去除效率为6896mm2/kW·h。从提高涂层去除速度这一方面考虑,作业压力越大,则速度越快。但考虑到压力越大,成本也越高,所以按照涂层去除效率来考虑,作业压力可以选择在40-50MPa,靶距15-20mm,进给速度5mm/s。

何丽鹏[8](2010)在《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电泵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使压电振子产生变形,再由变形产生泵腔的容积变化,从而实现对流体定向驱动的新型微小泵。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压电流体泵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影响流量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而且进行了实验优化设计,设计并制作了三种压电泵,并且对单腔双主动阀压电泵、单腔双主动阀复合压电泵、双腔串联压电泵进行了实验对比测试,为主动阀压电泵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提高压电泵的输出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根据不同压电驱动器的特点以及泵工作情况的要求,选择了适用于压电泵驱动的压电驱动器——圆形双晶片压电振子。基于克希霍夫的基本假设建立了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理论模型,利用Rayleigh-Ritz法求解,推导出的圆形双晶片压电振子的一阶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和动态位移模式函数,并得出圆形双晶片压电振子的固有频率以及在某一电场下的挠度,不仅与压电陶瓷片和金属基板的材料属性有关,而且与金属基板的厚度、压电陶瓷片的厚度、金属基板的直径、压电陶瓷片的直径有很大关系。综合考虑压电泵结构的设计要求,确定了双晶片压电振子的尺寸,选用基板直径Φ35mm的压电双晶片,其压电陶瓷直径为Φ30mm,基板厚度0.1mm,陶瓷厚度0.3mm。选取了适宜驱动压电振子的波形信号并确定了90V为压电振子工作的适宜电压。找出了压电振子的振幅随电压、频率以及预紧力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压电泵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泵腔内流体的流动特性,改进泵体的结构;压电振子不仅是压电晶片驱动式主动阀的关键部件,而且还是压电泵的动力源,其振动状态决定压电晶片驱动式主动阀和压电泵的工作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阀口厚度w和阀口开度hv对阀腔内流场分布和压强损耗的影响,为优化圆形单晶片驱动式为微小型主动阀的结构提供了依据。对影响流量的泵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参数设计并制作了单腔体、双腔体及单腔双作用压电泵,并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实验测试表明双作用压电泵可以有效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性能。基于模块化的思想,分别介绍了其电源的选取以及单片机的分析与选择,并对其通信方式、接口标准等进行了分析,并自行设计了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为其自动控制的实现提供了硬件支持;工作软件主要上位机(即PC机)程序和下位机(即单片机)程序,上位机软件程序用VS C#语言编写,下位机软件程序也用VS C#语言编写。上位机软件负责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以及下位机上传的振动反馈信号来发送控制指令给下位机;下位机软件则根据上位机下发的控制指令来控制硬件电路的工作,同时将采集的振动反馈信号传送给上位机。最后对该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经过多次实验和使用,证明该控制系统的各项指标可以满足对输送流量的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杨卫华[9](2008)在《喷射式悬浮电选机理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压电选矿是一种很有效的物理选矿方法,无污染,能耗少,在节能减排要求愈来愈高,环境保护压力愈来愈大的今天,电选的优越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微细粒电选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微细粒悬浮电选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分选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完善了悬浮微细粒选矿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干扰悬浮电选机分选效果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喷射式悬浮电选的新方案。根据本论文提出的喷射式悬浮电选的原理,设计了相关基础实验,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设备和优化设计参数,获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为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八个部分:一、基础理论研究。对有关微细粒悬浮电选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矿粒电性、高压气体放电机理、高压负电晕放电机理、悬浮矿粒荷电机理、荷电微细粒悬浮分选机理等基本原理,探讨了矿物的电选技术及其在微细粒矿物分选中的应用,分析了悬浮电选机的工作原理,针对影响微细粒悬浮电选的若干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最终分析了现有悬浮电选机存在的问题。二、发现流体状态不合理等悬浮电选机的设计缺陷并加以改进。实验发现,悬浮电选机存在诸如微粒的悬浮需要高风速而微粒的分选需要低风速这样的矛盾。试验证明,若要进一步提高悬浮电选机的分选效果,必须解决在分选原理确定、分选流程设计、电源配备、几何设计、干扰因素控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悬浮电选机存在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作了相应改进,获得了更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无法在现有的设备上改进,从而提出了喷射式悬浮电选的新方案。三、开展了高压静电场内的粉体运动特性研究。高压静电场内的粉体运动特性是一个影响分选的关键因素。本文对高压静电场内的粉体运动特性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高压静电场内的粉体运动机理,对高压静电场内金红石粉体微粒的对流运动、动静循环、堆体跳动和环状放射等现象做出了解释,为在电选过程中充分利用粉体的运动规律并有效规避其不良影响打下了基础。四、提出了喷射式悬浮电选的基本原理。喷射式悬浮电选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喷嘴将荷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阶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别控制。利用电晕电场使金红石矿粉微粒充分荷电后悬浮混合为气固两相流体,用高速喷射气流喷到表面光滑的放电极板上进行放电。通过调节气流速度和放电极板倾角来控制放电效果以保证导体微粒完全放电而非导体微粒基本不放电。此后,矿石微粒以惯性运动方式进入分选电场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完成分选。五、定量计算出提高金红石粉体的碰撞接触时间。考虑流场和电场共同作用,修正计算得出了在本喷射式悬浮电选实验装置中300目的金红石精矿中导体微粒和非导体微粒与放电极板的实际碰撞接触时间,即微粒获得的放电时间。计算得知,金红石矿粒的实际碰撞接触时间为0.07103微秒,石英微粒的实际碰撞接触时间为0.06273微秒。可见,金红石精矿粉中,尽管导体矿粒和非导体矿粒在微粒质量、介电常数、荷电量以及碰撞速度均有差异,但是通过射流碰撞获得的放电时间十分接近,而且非导体矿粒的实际放电接触时间比导体矿粒的实际放电接触时间更小,这样就可以保证导体矿粒迅速放电而非导体矿粒难以放电,对后期分选十分有利。六、建立了喷射式悬浮电选的数学模型。通过帕努力方程式,建立了流场内的微粒运动模型;通过复合电场荷电方程式建立了电场内的微粒运动模型;再通过球对平板的弹性碰撞,本文推导出其微粒弹性碰撞模型;将这三组方程联立即可建立在完全弹性碰撞状态下,喷射式悬浮电选的数学模型为:这个数学模型反映了喷射式悬浮电选中,分选腔中的矿石微粒由于导电性不同而在水平方向发生的运动差异,表明采用喷射式悬浮电选对导电性能差异大的两种矿粒进行分选是可行的。七、分析并通过实验观察验证了分选电场中导体矿粒和非导体矿粒的运动轨迹。利用喷射式悬浮电选数学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出金红石精矿粉中导体矿粒和非导体矿粒的放电碰撞接触时间、剩余荷电量、进入分选电场的方向与速度、重力加速作用、电场加速作用以及空气阻力作用,从而能够定量计算出分选电场中导体矿粒和非导体矿粒的运动位置并作出了运动轨迹图,首次直观地展示了悬浮电选中导体矿粒和非导体矿粒在分选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为今后悬浮电选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定量分析方法。八、对喷射式悬浮电选理论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反复计算分析,设计出喷射式悬浮电选实验装置,在不同参数组合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分选试验分析比较。在分选实验中获得了金红石精矿品位TiO2为90.56%、回收率达到80.12%的良好效果。实验证明,喷射式悬浮电选实验装置是可行的,说明分选实验的结果与采用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理论计算结果是可信的。通过对喷射式悬浮电选机理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找出了喷射式悬浮电选控制参数的基本规律,为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基础。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以证明,采用喷射式悬浮电选对金红石精矿等良导体矿粒中的石英等非导体矿粒进行分选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采用喷射式悬浮电选,可以明显提高分选精度,改善分选效果。

杨瑞锋[10](2007)在《双振子压电微泵设计与理论分析》文中认为近十几年来,微机电系统(MEMS)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微流动系统作为微机电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压电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无电磁干扰、输出特性易于控制等诸多优点,并且可在较低的驱动电压下获得较好的输出能力,因此在化学分析、医疗、制药及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压电泵的研究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内外所研究的各种压电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压电效应、压电参数和压电驱动原理。应用小挠度弹性弯曲理论,推导出圆形压电复合层薄板的弹性曲面微分方程。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微泵膜片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直接耦合法模拟分析了微泵膜片在压电驱动下产生的形变和由此引起的微泵腔体体积的变化,得出了膜片厚度、形状、驱动电压和微泵腔体体积变化的关系。通过不同形状的膜片分析比较,得出作为微泵振子,圆形优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对振子进行了模态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得出了膜片振动的固有频率及瞬时变形情况。以往研究的单振子压电泵,微泵的最大流量由单片振子的变形决定,通过控制单片振子上的电压来调节流量大小。本文在对单振子压电泵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输出性能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输出性能更高的双振子压电泵。其流量更大,控制更加方便,调节范围更宽。两片振子在被分别控制情况下,频率相同,相位差为π,流量在0-2Q之间变化(Q是单片振子微泵的流量)。电压大小不同,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时,流量在0-Q之间变化。通过对泵腔内部压力和流速分析,得出出流口位置应尽量靠近压电振子的中心,使用流线形管嘴。在机械振动理论的基础上,对压电装置的振动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的方法。根据压电陶瓷的特点,分析了电压和电荷两种驱动方法,提出微泵使用电压型的驱动电源。通过对振动控制原理分析,设计出了双振子压电微泵的控制原理图。

二、扩张管嘴最佳几何参数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张管嘴最佳几何参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改进及增设内构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旋风分离器内流场
        1.1.1 环形空间内流场研究
        1.1.2 一次分离阶段流场研究
        1.1.3 返混阶段内流场研究
        1.1.4 二次分离阶段流场研究
    1.2 旋风分离器结构改进研究进展
        1.2.1 关于入口结构的研究
        1.2.2 关于稳涡内构件的研究
        1.2.3 关于排气系统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提出
        1.3.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内流场研究方法
    2.1 实验研究方法
        2.1.1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1.2 实验参数测量
    2.2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2.2.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2.2.2 数值求解方法
        2.2.3 边界条件
        2.2.4 模拟验证
        2.2.5 气固两相模拟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入口结构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及分离性能的影响
    3.1 入口形状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及分离性能的影响
        3.1.1 不同入口形状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
        3.1.2 入口形状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3.1.3 入口形状对短路流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3.1.4 入口形状对一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3.1.5 入口形状对返混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3.1.6 入口形状对二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3.1.7 入口形状对内流场影响的综合对比
    3.2 入口角度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及分离性能的影响
        3.2.1 不同入口角度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
        3.2.2 入口角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3.2.3 入口角度对短路流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3.2.4 入口角度对一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3.2.5 入口角度对返混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3.2.6 入口角度对二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3.2.7 入口角度对内流场影响的综合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稳涡器提升旋风分离器性能的流场机制分析
    4.1 优化稳涡器轴向位置
        4.1.1 几何模型
        4.1.2 稳涡器轴向位置稳涡器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4.1.3 稳涡器轴向位置对短路流阶段内流场影响
        4.1.4 稳涡器轴向位置对一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4.1.5 稳涡器轴向位置对返混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4.1.6 稳涡器轴向位置对二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4.1.7 稳涡器轴向位置对内流场影响的综合对比
    4.2 优化稳涡器尺寸
        4.2.1 几何模型
        4.2.2 稳涡器尺寸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4.2.3 稳涡器尺寸对短路流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4.2.4 稳涡器尺寸对一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4.2.5 稳涡器尺寸对返混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4.2.6 稳涡器尺寸对二次分离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4.2.7 稳涡器尺寸对内流场影响的综合对比
    4.3 优化稳涡器顶角
        4.3.1 几何模型
        4.3.2 稳涡器顶角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4.3.3 稳涡器顶角对短路流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4.3.4 稳涡器顶角对一次分离阶段流场的影响
        4.3.5 稳涡器顶角对返混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4.3.6 稳涡器顶角对二次分离阶段内流场的影响
        4.3.7 稳涡器顶角对内流场影响的综合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旋风分离器双层排气管优化方案研究
    5.1 外套排气管
        5.1.1 设计思路
        5.1.2 几何模型
        5.1.3 模拟结果分析
    5.2 内嵌排气管
        5.2.1 设计思路
        5.2.2 几何模型
        5.2.3 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汽轮机调节系统发展概述
        1.2.2 阻尼孔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1.2.3 集成块内流道液阻的CFD研究现状
        1.2.4 液压系统中的缝隙内泄漏研究现状
        1.2.5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ST模块的压力控制特性及结构阻力分析
    2.1 先导控制压力的实现方法
    2.2 AST模块压力控制理论分析
    2.3 AST模块压力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3.1 原理设计
        2.3.2 压力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2.4 AST模块压力控制特性实验及应用研究
    2.5 理论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2.5.1 结果对比
        2.5.2 压力控制系统可靠性验证
    2.6 基于CFD的集成块典型流道结构阻力研究
        2.6.1 数学建模
        2.6.2 π型流道模块单元流场分析
        2.6.3 T型流道模块单元流场分析
        2.6.4 直角交叉兼突扩特征的流道模块单元流场分析
        2.6.5 AST模块最低先导压力预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研究
    3.1 两级式厚壁阻尼孔与单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对比分析
        3.1.1 理论分析
        3.1.2 CFD数学建模
        3.1.3 实验装置设计
        3.1.4 流动特性对比分析
    3.2 结构尺寸对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的影响
        3.2.1 实验原理及装置设计
        3.2.2 压差-流量特性
        3.2.3 CFD流场仿真
        3.2.4 流量系数
    3.3 加工误差对小直径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的影响
        3.3.1 同心与偏心的对比
        3.3.2 出口端面形态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不同液阻形式的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研究
    4.1 B型液压半桥结构及原理
        4.1.1 基于两级式厚壁阻尼孔-碟形阀口的B_1型液压半桥结构及原理
        4.1.2 基于细长阻尼孔-圆形阀口的B_2型液压半桥结构及原理
    4.2 实验原理及装置设计
        4.2.1 实验原理
        4.2.2 装置设计
    4.3 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实验
        4.3.1 B_1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实验
        4.3.2 B_2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实验
        4.3.3 两种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对比
    4.4 基于AMESim的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分析
        4.4.1 仿真建模
        4.4.2 不同固定液阻结构形式的B型液压半桥性能
        4.4.3 不同可变液阻结构形式的B型液压半桥性能
    4.5 B型液压半桥设计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静动态性能研究
    5.1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工作原理
    5.2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数学模型
        5.2.1 电液转换器
        5.2.2 继动器
        5.2.3 错油门
        5.2.4 油动机
    5.3 实验验证及静动态性能分析
    5.4 影响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关键参数分析
        5.4.1 继动器弹簧刚度
        5.4.2 错油门弹簧刚度
        5.4.3 动力元件时间常数
        5.4.4 敏感腔室压力增益
    5.5 动态品质提升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研究
    6.1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途径分析
        6.1.1 电液转换器
        6.1.2 调门油动机
    6.2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实验研究
        6.2.1 卧式油动机内泄漏实验
        6.2.2 立式油动机内泄漏实验
        6.2.3 内泄漏实验结果分析
    6.3 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仿真研究
        6.3.1 AMESim仿真建模
        6.3.2 内泄漏影响因素分析
        6.3.3 内泄漏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6.4 最大内泄漏量控制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藻类拦除设备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除藻技术研究现状
        1.2.1 生物除藻技术
        1.2.2 化学除藻技术
        1.2.3 物理除藻技术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藻类爆发期应急处理专用设备总体方案设计与工作原理
    2.1 整机设计要求
    2.2 整机的布置与安装方案
    2.3 整机各结构布局
    2.4 除藻设备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除藻设备重要分体结构设计
    3.1 除藻机械的整体机架结构设计
    3.2 除藻设备的传动系统设计
        3.2.1 电动机的选择与计算
        3.2.2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与选择
        3.2.3 传动方案选择
        3.2.4 链传动受力分析
        3.2.5 传动链选型
        3.2.6 传动轴的强度校核
    3.3 冲洗机构
        3.3.1 喷嘴的设计与选择
        3.3.2 喷嘴结构形式的选择
        3.3.3 喷嘴出口至旋网距离确定
        3.3.4 水泵的选型
        3.3.5 水泵流量Q的确定
        3.3.6 水泵型号的选择
    3.4 排污机构
    3.5 拦藻滤网的选择与分析
        3.5.1 数值模型
        3.5.2 拦藻滤网的数值模拟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除藻设备的控制系统开发
    4.1 除藻设备控制系统要求
    4.2 控制系统的组成
        4.2.1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
        4.2.2 控制系统梯形图编写
    4.3 本章小结
5 线性静力学分析
    5.1 线性静力学结构静力分析基础
    5.2 除藻机结构静力学分析
    5.3 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除藻专用设备的应用及藻水分离系统的提出
    6.1 设备的出厂前调试及试运行
    6.2 河南郑州十八里河段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6.3 藻水分离系统
        6.3.1 藻水分离原理
        6.3.2 藻水振动分离装置方案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4)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1.2.1 数据中心冷源系统研究现状
        1.2.2 数据中心风冷系统研究现状
        1.2.3 数据中心液冷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数据中心简介
    2.1 数据中心分类
    2.2 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备组成
        2.2.1 网络数据中心
        2.2.2 移动通信基站
    2.3 数据中心环境要求
        2.3.1 数据中心相关标准推荐环境要求
        2.3.2 主要设备厂商的环境要求
    2.4 数据中心能耗与冷负荷
    2.5 数据中心评价指标
        2.5.1 能效指标
        2.5.2 热环境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系统设计
    3.1 CFD仿真模拟
        3.1.1 湍流模型的选择
        3.1.2 受壁面限制的湍流流动方程
        3.1.3 方程离散化及求解算法
        3.1.4 流场分析及优化
    3.2 机柜气流组织设计
    3.3 制冷循环设计
    3.4 压缩机设计选型
    3.5 换热器设计
    3.6 节流装置设计选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系统性能实验
    4.1 测试系统布置
        4.1.1 电能测试系统布置
        4.1.2 温度测量系统布置
    4.2 测试仪表的选用
    4.3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4.3.1 误差分析
        4.3.2 数据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高压泥浆系统调试方案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压节流阀
        1.2.2 管路分析
        1.2.3 智能控制阀门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小结
2 流体力学及动力学基本理论
    2.1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2.1.1 连续性方程
        2.1.2 动量方程
        2.1.3 能量方程
    2.2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2.2.1 直接数值模拟法(DNS)
        2.2.2 大涡模拟法(LES)
        2.2.3 雷诺平均法(RANS)
    2.3 沿程损失方程和局部损失方程
        2.3.1 沿程损失
        2.3.2 局部水头损失
    2.4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2.5 小结
3 高压泥浆系统调试方案设计
    3.1 传统调试方案
    3.2 新调试方案
        3.2.1 管路原理
        3.2.2 节流阀选型
        3.2.3 智能控制软硬件架构
    3.3 小结
4 高压节流阀数值模拟
    4.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4.2 边界条件设定
    4.3 结果分析
        4.3.1 压力场分析
        4.3.2 速度场分析
        4.3.3 温度场分析
    4.4 高压节流阀结构改进
    4.5 小结
5 管路系统数值模拟
    5.1 管路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5.2 边界条件设定
    5.3 结果分析
        5.3.1 压力场分析
        5.3.2 速度场及速度等值线分析
        5.3.3 温度场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两出口压水堆上腔室流动特性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反应堆上腔室热工水力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2.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2.2.1 控制方程
        2.2.2 控制方程离散化
    2.3 流场数值解法
    2.4 湍流模型
        2.4.1 模拟方法简介
        2.4.2 湍流模型分类
        2.4.3 湍流模型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3.1 几何模型
        3.1.1 堆芯顶部区域模型介绍
        3.1.2 上栅格板及上腔室几何模型
    3.2 网格划分
        3.2.1 网格划分方法
        3.2.2 网格划分结果
    3.3 求解器及边界条件设置
    3.4 网格无关化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出口上腔室水力特性分析
    4.1 AP1000上腔室水力特性研究
        4.1.1 上腔室内的流线
        4.1.2 上腔室流场特性分析
        4.1.3 上腔室横向流动及压力分布
        4.1.4 热管段流场特性分析
    4.2 APR1400上腔室水力特性研究
        4.2.1 APR1400上腔室流线
        4.2.2 APR1400上腔室流场特性分析
        4.2.3 APR1400上腔室横向流动及压力分布
        4.2.4 热管段流场特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腔室温度场研究
    5.1 上腔室冷却剂温度分布特性
        5.1.1 AP1000上腔室温度场
        5.1.2 APR1400温度特性对比
    5.2 AP1000上腔室瞬态温度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航空发动机大修过程中关键部件清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射流技术现状概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目标及工作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目标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磨料水射流理论基础
    2.1 水射流理论基础
        2.1.1 射流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2.1.2 射流结构与基本参数
    2.2 磨料射流装置
        2.2.1 供料系统
        2.2.2 磨料喷头
        2.2.3 磨料
        2.2.4 加工机理分析
    2.3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工具
        2.3.1 GAMBIT 软件
        2.3.2 FLUENT 软件
        2.3.3 Tecplot 软件
    2.4 CFD 求解步骤
        2.4.1 网格划分
        2.4.2 选择求解器及运行环境
        2.4.3 确定计算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射流喷嘴流场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3.1 喷嘴内部流场模拟分析
        3.1.1 喷嘴物理结构
        3.1.2 网格划分
        3.1.3 数学模型
        3.1.4 边界条件设置
        3.1.5 仿真参数设置
        3.1.6 仿真结果及分析
    3.2 喷嘴结构对流场性能的影响
        3.2.1 锥形角角度对流场性能的影响
        3.2.2 聚焦管长度对流场性能的影响
        3.2.3 出口直径对流场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嘴外部流场的仿真
    4.1 喷嘴结构外流场的自由射流模拟
        4.1.1 网格划分
        4.1.2 模型选择与参数设置
        4.1.3 仿真结果分析
    4.2 喷嘴结构外流场的冲击射流模拟
        4.2.1 网格划分
        4.2.2 参数选择与参数设置
        4.2.3 仿真结果分析
    4.3 靶距对流场的影响
    4.4 入射角度对流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匣涂层清理试验研究
    5.1 试验设备
    5.2 试验方案
    5.3 磨料水射流工艺参数对涂层去除质量影响试验研究
        5.3.1 试验目的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3.3 结论
    5.4 生产作业中不同参数对涂层去除效率的试验研究
        5.4.1 试验目的
        5.4.2 试验结果分析
        5.4.3 结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8)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微小型压电泵研究概况
        1.2.1 微小型压电泵的发展概况
        1.2.2 微小型压电泵的特点
        1.2.3 微小型压电泵的种类
        1.2.4 压电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动阀压电泵的研究概况
        1.3.1 主动微小型阀介绍
        1.3.2 压电驱动式主动阀压电泵研究现状
    1.4 微小型压电泵的应用前景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用振子的理论分析及性能测试
    2.1 压电基础理论
        2.1.1 压电材料和压电效应
        2.1.2 极化处理及性能参数的选择
        2.1.3 振动模态的分析
        2.1.4 谐振频率的选取
    2.2 压电驱动器的种类及特点
        2.2.1 压电叠堆驱动器
        2.2.2 压电晶片驱动器
    2.3 压电振子的理论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3.1 基本假设
        2.3.2 Rayleigh-Ritz 法求解
    2.4 压电振子的性能测试
        2.4.1 实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2.4.2 压电振子的中心点的测试
        2.4.3 振子中心的变形与电压和频率的关系
        2.4.4 振子中心的位移与预紧力间的关系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微小型主动阀体的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3.1 基于阀体结构的流量计算
    3.2 微小型主动阀体的有限元分析
        3.2.1 有限元概述及ANSYS
        3.2.2 微小型主动阀的流场分析
    3.3 微小型主动阀体的实验验证
        3.3.1 阀口厚度与压电泵输出流量的关系
        3.3.2 阀口开度与压电泵输出流量的关系
    3.4 结论
第4章 微小型压电泵体的结构设计和流量分析
    4.1 微小型泵体的结构设计
        4.1.1 压电泵输出流量的理论计算及测试
        4.1.2 压电泵腔体高度的设计
        4.1.3 隔离膜厚度与流量变化的关系
        4.1.4 微泵出口位置分析
        4.1.5 进出口直径的选择
        4.1.6 管嘴形式的选择
    4.2 边界条件的影响
        4.2.1 不同类驱动信号的响应测试分析
        4.2.2 不同夹持条件下的位移特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的实验对比研究
    5.1 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5.2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的优点和特点
    5.3 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5.4 串联多腔体压电泵的输出特性理论分析
    5.5 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的设计与实验对比分析
        5.5.1 单腔双主动阀压电泵的实验研究
        5.5.2 单腔双主动阀复合压电泵的实验研究
        5.5.3 双腔串联式压电泵的实验研究
        5.5.4 三种压电泵的输出特性的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的控制系统的研究
    6.1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6.1.1 驱动电源的选取
        6.1.2 单片机选择
        6.1.3 通信方式的选择
        6.1.4 接口标准
        6.1.5 驱动电路的设计
        6.1.6 反馈电路的设计
    6.2 控制系统的软件组成
        6.2.1 主程序模块设计
        6.2.2 用户界面设计
    6.3 主动阀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
        6.3.1 测试内容和测试装置
        6.3.2 测试原理
        6.3.3 测试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9)喷射式悬浮电选机理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选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1.1.1 电选技术的应用
        1.1.2 电选设备的类型
        1.1.3 电选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微细粒矿石电选
        1.2.1 矿粒的电性质
        1.2.2 矿粒的带电方式
        1.2.3 微细粒矿物分选
        1.2.4 微细粒矿物电选
    1.3 悬浮电选
        1.3.1 悬浮电选技术的应用
        1.3.2 悬浮电选的技术、经济评价
        1.3.3 悬浮电选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本论文立题的依据
        1.4.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悬浮电选机原理、结构与问题
    2.1 电晕电场原理
        2.1.1 气体的导电
        2.1.2 电晕放电现象
        2.1.3 带电离子的产生
    2.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2.1 粒子的迁移率
        2.2.2 电子的迁移率
    2.3 悬浮电选机的结构
        2.3.1 高电压
        2.3.2 微细粒悬浮
        2.3.3 环状电晕电场
        2.3.4 扩大空间收集装置
    2.4 悬浮电选机的工作原理
        2.4.1 电晕电场的形成
        2.4.2 电场的作用
        2.4.3 矿粒荷电
        2.4.4 矿粒放电
        2.4.5 悬浮电选机的荷电放电过程
    2.5 悬浮电选中的问题分析
        2.5.1 电源自激
        2.5.2 流体状态的矛盾
        2.5.3 荷电强化与保持
        2.5.4 二次荷电
        2.5.5 粒度干扰
    2.6 改进的思路
    2.7 小结
第三章 悬浮电选机的改进与重要基础实验
    3.1 电源改进与应用
        3.1.1 电源设计方案比较
        3.1.2 LC回路原理
        3.1.3 恒流源供电的优点
    3.2 风速标定实验
        3.2.1 实验设备与环境参数
        3.2.2 运行风速标定
        3.2.3 结果分析
        3.2.4 分选腔内的强紊流干扰
    3.3 高压静电场中的金红石粉体特性实验
        3.3.1 实验设备和参数计算
        3.3.2 金红石粉体特性测试
        3.3.3 运动特性分析
        3.3.4 金红石粉体的运动参数
    3.4 金红石粉体垂直分选实验
        3.4.1 实验原理
        3.4.2 实验参数及实验结果
        3.4.3 实验结果分析
        3.4.4 实验的改进方向
    3.5 小结
第四章 喷射式悬浮电选机理研究
    4.1 喷射式悬浮电选设计思想
    4.2 喷射式悬浮电选流体状态分析
        4.2.1 紊流射流的流体状态分析
        4.2.2 喷射式悬浮电选的射流特征
        4.2.3 喷射式悬浮电选的射流运动规律
        4.2.4 粉体微粒对喷射流场的作用规律
    4.3 喷射式悬浮电选参数计算
        4.3.1 粉体微粒与放电极板的碰撞接触时间计算
        4.3.2 荷电过程分析
        4.3.3 放电过程分析
        4.3.4 分选过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喷射式悬浮电选分选实验
    5.1 金红石矿粒的成分与矿物组成
        5.1.1 试样的化学成分分析
        5.1.2 试样矿物组成
    5.2 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5.2.1 矿石类型
        5.2.2 矿石结构
        5.2.3 矿石矿物成份及特征
        5.2.4 矿石嵌布特征
    5.3 金红石微细矿粒电性研究
        5.3.1 试样粒度组成及金属分布
        5.3.2 混合样磁性分析
        5.3.3 主要矿物特性参数测定
    5.4 小间距喷射式悬浮电选机分选实验
        5.4.1 实验设备与参数
        5.4.2 影响因素研究
        5.4.3 小间距综合条件实验结果
        5.4.4 小间距实验改进分析
    5.5 大间距喷射式悬浮电选机分选实验
        5.5.1 实验设备与参数
        5.5.2 影响因素研究
        5.5.3 大间距综合条件实验结果
    5.6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6.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成绩
    学术着作
    申报国家专利
    学术论文
    参加学术团体及任职情况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附录

(10)双振子压电微泵设计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压电微泵模型及其特点
    1.3 压电微泵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的发展现状
    1.4 压电微泵分类简介
        1.4.1 有阀压电薄膜泵
        1.4.2 无阀压电薄膜泵
    1.5 压电泵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1.5.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2 压电泵的技术展望与应用前景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压电效应和压电振子振动的理论分析
    2.1 压电效应与压电陶瓷
        2.1.1 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2.1.2 压电陶瓷
    2.2 压电方程
    2.3 薄板弯曲振动的理论分析
        2.3.1 薄板弯曲振动的基本假定
        2.3.2 薄板弯曲振动的微分方程
        2.3.3 弯曲振动板的边界条件
        2.3.4 薄板的自由弯曲振动的解
    2.4 复合压电振子振动的理论分析
        2.4.1 压电驱动工作原理
        2.4.2 圆形压电复合层薄板的曲面微分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电微泵振子的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概述
        3.1.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3.1.2 有限元法的解题步骤
    3.2 有限元软件 ANSYS
        3.2.1 ANSYS 的技术特点及功能简介
        3.2.2 有限元分析过程
    3.3 压电振子的有限元分析
        3.3.1 压电复合振子的结构及参数
        3.3.2 几种形状振子的有限元分析
    3.4 微泵容积变化的计算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振子压电微泵结构设计及流量分析
    4.1 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及理论分析
        4.1.1 单振子压电泵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1.2 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2 双振子压电泵的振子分析
    4.3 双振子压电微泵流量变化分析
    4.4 双振子压电泵的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4.4.1 膜片厚度与容积变化的关系
        4.4.2 驱动电压与压电泵容积变化关系
    4.5 双振子压电微泵的泵腔结构对流量影响分析
        4.5.1 微泵出口位置分析比较
        4.5.2 管嘴形式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振子压电微泵控制研究
    5.1 压电振动控制方法
    5.2 PID控制的基本理论
    5.3 压电陶瓷驱动方法
        5.3.1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特点
        5.3.2 电压驱动方法
        5.3.3 电荷驱动方法
    5.4 双振子压电微泵控制系统
        5.4.1 结构振动控制系统组成
        5.4.2 双振子压电微泵控制系统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四、扩张管嘴最佳几何参数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改进及增设内构件的研究[D]. 王佳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2)
  • [2]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D]. 高军霞. 燕山大学, 2021
  • [3]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藻类拦除设备设计及应用[D]. 李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单元式数据机柜冷却系统研究[D]. 罗浩文. 广州大学, 2019(01)
  • [5]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高压泥浆系统调试方案及数值模拟研究[D]. 刘顺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两出口压水堆上腔室流动特性数值模拟[D]. 刘嘉维.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 [7]航空发动机大修过程中关键部件清理技术研究[D]. 肖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5(06)
  • [8]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 何丽鹏. 吉林大学, 2010(08)
  • [9]喷射式悬浮电选机理研究与应用[D]. 杨卫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10]双振子压电微泵设计与理论分析[D]. 杨瑞锋. 兰州理工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膨胀水口最佳几何参数的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