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学会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岳[1](2016)在《史密森学会的创立及其初期活动研究(1836-1878)》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史密森学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综合体,它由19所博物馆和画廊、1个国家动物园和9个研究机构组成。它的建立最初得益于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的一笔巨额捐赠,虽然选址美国,但其目的却是旨在为人类“增进与传播知识”。此后,美国国会就是否接受遗嘱和如何利用史密森遗赠在1836至1846年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最终在1846年达成妥协,由国会主导通过了关于建立史密森学会的法案。然而,在学会首任秘书长约瑟夫·亨利任职期间(1846-1878),国会与亨利在学会的性质和发展理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亨利一直试图排除国会对学会的干涉,但在学会经费问题上又不得不对国会建立国家博物馆的要求有所妥协,这种学会与国会的特殊关系即所谓学会独特的运作模式,实质上改变了学会的性质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对史密森学会初期活动的研究,有助于理清美国国会建立并支持史密森学会的真正用意,进而对美国早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与美国国民性的形成有更清晰的认识。本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的规范化问题,并对本文的研究视角、方法与意义进行说明。正文部分以史密森遗嘱的设立、学会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开展为基本框架,共六章内容。第一章:本章将从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现有资料梳理史密森学会成立的历史过程。其中,对于史密森为何选择将遗产捐赠给美国,学界尚无定论,本章也将对选址美国这一问题进行考证。此外,美国国会就如何利用遗产进行了长达8年的争论,虽然国会中的各方势力为争夺学会基金互不相让,但迫于舆论压力,最终达成妥协。1846年8月,国会通过了建立史密森学会的法案。第二章:约瑟夫·亨利是当时美国唯一享誉欧美学界的科学家,在其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当选学会首任秘书长。因此,1846-1878年期间也被称作亨利时期,这一时期学会的活动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正是由于亨利的强势,加之与副手在学会发展上的理念不同,爆发了一场秘书长解雇助理秘书长的管理危机。最终,危机在国会的介入下得以解决,而秘书长的核心地位也藉此真正确立。本章主要通过秘书长选举和“图书馆之战”两个事件揭示学会与国会的特殊关系。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学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虽然法案规定秘书长负责学会的行政事务,但为保证国会对学会的有效控制,分别设立了学会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又在秘书长之下安排了助理秘书长两人,分别负责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工作。同时,由经费问题引申而来,学会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我国学者将其概括为“民办官助”运作模式,本章将重点对这一运作模式进行分析。第四章:在亨利赴任秘书长之前,学会理事会就通过决议为学会建造功能齐全的办公大楼——“史密森城堡”。作为学会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主要附属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占用了“城堡”的很大一部分空间和学会经费,它们的发展对学会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能否认的是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壮大确实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但却极大破坏了亨利为学会制定的发展规划。本章将围绕图书馆与博物馆发展问题,揭示政治精英是如何利用学会达到其政治目的的。第五章:早在亨利当选之初,他就为学会制定了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在亨利看来,通过支持原创研究、出版学术成果以及出版物国际交换是“增进与传播知识”的最有效方式。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学会的一系列科学活动也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效益,对西部开发与美国农业的发展,华盛顿市民智识生活的改善以及美国国民性的塑造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章主要是通过对亨利时期学会活动的研究,论证学会活动与美国社会生活进步之间的关系。第六章:本章主要对史密森学会初期的活动给予评价。19世纪的美国,社会上对科学事业并不重视,科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组织,欧洲学界很难接触到美国学者的科研成果,史密森学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并在内战和阿拉斯加购买案等问题上为联邦政府提供科学咨询;此外,通过出版物国际交换,与世界各主要科技强国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并积极促成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出版物交换,且长久以来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本文结论部分,主要是通过将初期的史密森学会与当今的史密森学会进行对比,探讨学会的成立及其发展是否背离了史密森的设计初衷。在对史密森学会初期活动进行总结的同时,充分发掘其对我国学术团体的发展、科研资助体系的完善和博物馆教育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李永春[2](2003)在《《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文中认为《少年中国》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分化最为剧烈的青年社团——少年中国学会(也简称“少中”)的机关刊物,自1919年7月创刊到1924年5月停刊,先后延续了近六个年头。而这一时期正是近代中国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西方各种社会思想林林总总蜂拥而入,与中国社会变革相顺应,交错迭起,争持消涨,迅起迅落,少年中国学会会员或留学欧美研究西方社会思潮,或在国内研究、实施(验)各种主义,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少年中国》月刊成为他们研究学理、传播主义的机关。因此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以《少年中国》月刊为底本来观照五四时期社会思潮,进而探析五四时期传媒(报刊)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第一章对近七八十年来《少年中国》的研究概况进行艰难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章对《少年中国》月刊的缘起、宗旨、编辑发行、稿源、作者群与读者群、栏目设置及其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中运用了比较史学、计量分析、实证研究、考证等史学研究方法,力争深入剖析月刊的基本状况,为下一步对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由此折射少年中国学会与《少年中国》月刊的互动关系,以及《少年中国》与《少年世界》的相互关系。 本文的重点在考察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的关系。鉴于少年中国学会在社会运动、文化运动等方面的努力趋向及其影响,《少年中国》月刊不仅是国家主义思潮、妇女解放思潮、社会主义思潮、非基督教思潮及工读互助主义思潮等的真实写照,而且也对以上各思潮的兴起或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限于时间、精力及篇幅,本文选择最能代表学会特点的工读互助主义、国家主义及非基督教思潮作较重点的剖析。 第三章之所以择取国家主义教育作考察,一是因为学会活动与事业注重于实业与教育,因而会员特别注重教育救国,或表同情于或极力鼓吹教育上的国家主义;二是作为由学会孳生出来的国家主义派,在“少中”内部尤其在《少年中国》月刊重点讨论的是国家主义的教育,而不是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国家主义;三是学会内部从筹备发起到1923年底都有一种反对狭义的国家主义的倾向,但在国家主义教育方面,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会员多持同情态度。本章首先爬梳了近代以来国家主义教育在中国的传介情况,以及五四后国家主义思潮化的状况,重点阐析了国家主义的两个来源,以及国家主义教育在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变迁。 第四章少年中国学会与非基督教思潮的滥荡,重点疏解了少年中国学会从发起宗教问题讨论到反基督教到反教会教育的转变过程,从而肯定了“少中”在二十年代反宗教运动中“发起者”地位与充当的过渡角色,此外对“少中”运用的反宗教理论工具尤其是科学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社会主义分别进行剖析,以明各种理论在“少中”反宗教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对“少中”反宗教思想进行个案分析,以明会员反宗教态度变化及各自特点。 第五章在简单梳理工读互助主义和工读互助运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王光祈及学会倡议发起组织北京工读互助团,来考察工读互助主义由主义讨论到实践的转变及其意义。最后从工读互助团失败后学会内外的反思,来分析工读互助团实验对学会活动趋向乃至学会分化的影响。 第六章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追寻了“少年中国”理想的由来及对“少中”的影响,而后解读少年中国学会创造“少年中国”理想的内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年中国”共同理想之下会员理想的歧异及由此而导致的内部争论,故择取宗旨之争、主义之争及政治活动之争三个角度分别考察其对学会分化的影响程度,最后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会员与“少年中国”理想的离合来看各自在“少中”时期思想的复杂转型,以及对“少中”分化的影响。 结语部分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简要剖析了新文化运动阵营中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与分化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
朱文通[3](2013)在《李大钊与近代中国社团》文中指出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还是闻名于世的着名教授和学者。从1916年5月留学回来,到1927年4月英勇就义,短短12年的时间,李大钊是如何实现从一介书生到北京大学着名教授、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转变的呢?又是如何走上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的呢?本文认为,李大钊主要是通过社团活动走上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并为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现代化转型当中,这种转型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从中国传统的结社到近代新式社团的转型。李大钊在社团的近代转型中,一方面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逐渐走上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另一方面李大钊又为中国社团的近代转型做出了莫大的贡献。本文主要以近代社会转型为背景,在传统社团向近代社团的转型中,研究李大钊的社团活动,并考察其历史影响,即李大钊的社团活动对传统社团向近代社团转型及其对国家重建和转型的作用和影响。李大钊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类型和特点,以1918年1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笔者将前期命名为求学和北京办报(刊)时期,后期命名为北京大学时期。前期,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社团发展迎来了一个新高潮,李大钊自觉不自觉地参加了其中的一些社团活动,主要是以学生身份参加一些学生社团的活动,经历了从一般会员到社团骨干,再到自己发起成立社团的转变,初步积累了一些社团活动的经验。李大钊曾经短暂地介入当时社团的主流——政党团体的活动,一度加入中国社会党,并参与创建社会党天津支部。在社团活动中,受到当时社会主义思潮传播高潮的影响,为后来他接受马克主义埋下了伏笔。北京大学时期,李大钊先后担任图书馆主任、教授、校长办公室秘书等职务,业余参加了大量的社团活动。一方面,他参加发起成立了一批社团,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指导帮助大批青年学生开展社团活动,促使学生社团活动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社团活动的主流,并掀起了五四时期社团活动的又一个高潮。此外,他还从思想信仰整合、文化重建入手,跳出了“中体西用”论和“全盘西化”论的束缚,提出融合中西文化,创造世界第三文明的理想。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代表着未来第三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他在中国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大批进步青年共同理想和信仰,并致力于和工农运动的相结合。通过各种社团组织整合各种社会重建力量,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协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在中国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总之,李大钊走上政治舞台主要是通过社团活动,一方面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与各种社团活动的互动;另一方面,他的社团活动不仅在中国近代社团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使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符晓[4](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研究说明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施瑛[5](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马远征,王以朋,刘强,李春霖,马迅,王拥军,邓廉夫,贺良,杨乃龙,陈伯华,邱贵兴,朱汉民,陶天遵,秦岭,王亮,程晓光[6](2019)在《中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8)》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指南制订标准化方法与步骤,组建多学科指南制定专家工作组,先后经过指南注册及指南计划书撰写、相关指南评价分析、临床问题遴选和确定、临床证据检索及评价、形成推荐意见等流程,经共识专家组3轮讨论,最终制定中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8)。使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对证据体和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同时考虑中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措施的成本和利弊平衡为老年骨质疏松的诊疗提供15条推荐意见。该指南涵盖了老年骨质疏松的筛查,风险评估,诊断,基础措施,多种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监测和评估等方面。该指南旨在为中国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佳决策工具。
段进,杨保军,周岚,张京祥,叶斌,罗海明,刘奇志,柴彦威,张文佳,叶裕民,李志刚,肖扬,陈宏胜,王承慧,武廷海,王兰,周素红,龙瀛,张松,段德罡,钱睿,周文竹,张帆,石邢,郑德高,杨涛,冷红,周江评,汪芳,曹康,张国华,杨宇振[7](2020)在《规划提高城市免疫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笔谈会》文中指出当2020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在神州大地爆发,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及身心健康。无疑,疫情对我国城镇化及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冠肺炎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规划该如何为城市提高"免疫力"?本刊特召开笔谈会,邀请规划各领域的专家,从专业的视角,针对此次疫情中突显出来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建设中被忽略、需反思、必应对的学术问题或实践话题进行讨论。健康城市,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以规划人的担当,建言献策,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宋丽[8](2016)在《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1603年成立于意大利罗马的山猫学会作为考察对象,从学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学术传统、与耶稣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学会对于近代科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选择这一切入方向,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为国内对于科学学会的研究增添一个有意义的补充对象;其次,近年来随着对山猫学会的有关资料的发现以及大量新研究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对该学会进一步分析和考察的条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围绕以下三条线索:1)17世纪山猫学会的发展历程。17世纪的山猫学会通常被认为以1657年学会的最后一位赞助人波佐的去世为截止点。这一时期学会的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03年到1610年,以波尔塔的入会作为重要的转折点;第二阶段从1611年到1630年,这一阶段是学会最为鼎盛的时期,不仅见证了伽利略对于山猫学会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反映出17世纪早期罗马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三阶段从1630年到1657年,此时学会不再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机构存在,而是以一种分散的形式继续从事关于科学研究的活动,并且最终于1651年完成了关于博物学的集体性研究着作——《墨西哥词典》。2)学术传统的发展以及学会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相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学会初期以波尔塔的自然法术传统为主导;学会后期是以伽利略的近代科学传统为主导。我们可以从山猫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发现,学会的科学研究经常伴随着占星术和炼金术等超自然的解释,而伽利略提倡的近代科学传统为学会学术传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3)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的关系研究。山猫学会作为意大利科学学会的典型,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处的时期,即通常所谓的“科学革命”时期。本文通过分析以伽利略为代表的山猫学会与当时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宗教团体之间关于天文学的论争,阐释山猫学会与罗马天主教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学会最终衰落的根源所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科学的社会属性在17世纪发生的深刻变化。本论文共分八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山猫学会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第二章探讨山猫学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时间跨度到13世纪至17世纪,分别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背景进行讨论;与此同时,考察16、17世纪欧洲大学中科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山猫学会产生于意大利罗马的重要契机。第三章阐述了山猫学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切西创立学会的最初构想,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由切西提倡并制定的学会章程。第四章考察学会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主要从天文学和博物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就天文学而言,侧重于切西和埃克留斯的宇宙观、天文学的论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会分裂问题;就博物学而言,侧重于学会在动植物方面做出的研究,以及学会在显微镜对于微生物的观察等。此外,本章还重点突出山猫学会注重望远镜、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在研究中的辅助作用。第五章以学术传统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学会“秘密传统”的成因,比较讨论了波尔塔和伽利略二者不同的学会传统,以此为基础,分析山猫学会在自然法术传统向近代科学传统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第六章以山猫学会和耶稣会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展开论述,探讨个人兴趣对于知识选择的影响,例如施莱克加入耶稣会;进一步分析伽利略与耶稣会关于新的天文发现的论争,以及在论争中山猫学会给予伽利略的重要支持;最后对山猫学会与耶稣会二者科学知识传播模式进行比较。第七章侧重于考察山猫学会对于近代科学的影响。本章首先探讨山猫学会组织模式存在的不足,继而说明了学会的传播模式对于后世科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山猫学会这一独特的科学团体对于科学建制和科学精神产生的重要影响。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本文的主旨,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思考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以上考察内容对于山猫学会研究呈现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从中也可以看出17世纪山猫学会的特点以及演变过程。首先,学会成立初期,大多数人对这一科学团体持怀疑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基于对学会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目的的质疑;另一种是对学会本身科学研究方案可行性的质疑。但是,山猫学会开创了崇尚自由地探索自然科学的科学理念,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了一种新式科学知识生产的关键时期,并且较为成功地将个人的兴趣转换为一种共同的、系统的科学观念,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科学组织化奠定了基础。后世将山猫学会称之为欧洲第一所科学学会,这不仅是后世对学会在特殊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标志着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科学态度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其次,山猫学会的兴起促进了意大利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成为17世纪意大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近代早期意大利社会思潮与社会实践、知识与社会、知识与权力等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山猫学会不仅成为考察17世纪科学社团的一个典型事例,同时,对于这一主题的考察也使得我们有机会注重对于这种罗马式科学团体的研究。学会兴起于拥有一种复杂的政治和宗教背景的罗马,其科学研究不仅得益于当时科学与宗教二者的相互促进,同时也得益于热衷科学研究的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
苏彬[9](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周慧[10](2020)在《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文中认为“学会学习”素养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价值,得到了各国(地区)的重视。目前,国外研究者基于本国历史文化土壤开展了大量“学会学习”素养研究,我国素养视域下的“学会学习”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本土化的研究体系,主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成人或青少年开展研究。小学高段是“学会学习”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具有可塑性;也是学生由小学向初中迈进的转折期,具有独特性。当前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存在被动、片面、功利的现象,不利于小学高段学生完整地成长,亟待进一步弄清何为真正的“学会学习”,建构整体的、可操作的框架,指导小学高段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本研究采用论辩法、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研究过程如下:(1)通过论辩法厘清“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特征、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学理基础、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2)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学会学习”素养研究成果,采用三角互证法和频次统计法概括、统计文献中包含的维度和要素;(3)通过个别访谈法调查20位小学教师对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认识、包含的要素,基于频次统计法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统计,整合文献和访谈统计结果建构初步的框架;(4)通过问卷调查法征询小学教师对初拟框架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初拟框架。调查分两轮进行,分别调查了78位和116位职称、教龄、学历均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教师,他们对调查问题具有实践性知识。通过上述研究,确定了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包括认知、元认知、情感、社会4个一级维度和25个二级维度(认知、元认知、情感、社会维度分别有7个、7个、6个、5个二级维度),并结合小学高段学生的特点和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学生的视角对25个二级维度的行为表现进行描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框架特色如下:(1)成长性,从小学高段学生成长的视角建构框架,以小学高段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回归为建构目标,遵循主体性原则,强调小学高段学生在学习中应具备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2)开放性,采用国外与国内、理论与实践整合的研究思路建构框架,兼具国际与本土特色、理论与实践向度;(3)具体性,建构了包括两级维度的具体框架,采用“行为动作式”命名方式对第二级维度进行命名,并对它的行为表现进行具体描述,具有结构完整性;(4)整体性,建构了包括四个一级维度的整体框架,从不同维度刻画了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会学习”素养,四个维度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助力小学高段学生完整地成长。但是,本研究建构的框架仍然存在学段、地域分布不够广的问题,面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调整和优化框架,并基于大数据开展分学段、分地区的追踪研究。
二、关于学会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学会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史密森学会的创立及其初期活动研究(1836-18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史密森学会创立的背景及过程 |
第一节 史密森遗嘱的设立 |
一、史密森的贵族身份及科学贡献 |
二、遗嘱的初衷与选址美国原因的分析 |
三、史密森遗产的接收问题 |
第二节 从理想到现实——史密森学会的创立 |
一、史密森遗嘱的最初执行情况 |
二、国会辩论与史密森学会的创立 |
第二章 史密森学会首任秘书长——约瑟夫?亨利 |
第一节 首任秘书长的产生过程 |
一、秘书长的任职资质及三位候选人 |
二、约瑟夫·亨利——美国杰出的物理学家 |
三、亨利的顾虑与关键人物的支持 |
第二节 秘书长核心地位的确立 |
一、秘书长的职权及作用发挥 |
二、亨利的学会活动指导原则 |
三、“图书馆之战”与秘书长核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三章 史密森学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学会的组成人员与组织机构 |
一、学会当然成员的构成及设计初衷 |
二、理事会的成员构成及权限 |
三、各专门委员会 |
第二节 学会初期的主要雇员 |
一、助理秘书长 |
三、学会的其他雇员 |
第三节 学会独特运作模式的探析 |
一、学会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情况 |
二、学会“民办官助”运作模式的由来 |
三、学会独特运作模式的分析 |
第四章 史密森学会初期的主要附属机构 |
第一节“城堡”——史密森学会总部 |
一、“城堡”的建造及其象征意义 |
二、“城堡”的设计功能及实际使用问题 |
第二节 学会博物馆及其对学会发展方向的影响 |
一、美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状况 |
二、贝尔德与学会博物馆的发展 |
三、1876年博览会与国家博物馆建立的关系 |
第三节 学会早期图书馆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
一、朱耶特与学会图书馆的发展 |
二、国会图书馆中的“史密森寄存” |
第五章 史密森学会初期的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一节 学会初期的主要学术活动 |
一、增进知识:原创研究的首要地位 |
二、传播知识:学术出版物的国际交换 |
三、学会与晚清中国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学会初期的主要社会贡献 |
一、学术讲座与市民智识生活的改善 |
二、气象观测系统与美国气象局的成立 |
三、科学勘探与美国国民性的塑造 |
第六章 史密森学会初期活动的评价 |
第一节19世纪美国科学事业的推进者 |
一、学会对美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
二、学会与美国学术团体的发展 |
第二节 世界范围的知识传播者 |
一、学术出版物国际交换先驱 |
二、学会在美国对华文化交往中的角色 |
第三节“官智”合流的最初探路者 |
一、非正式的教育基地 |
二、半官方的科学咨询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詹姆斯·史密森遗嘱 |
附录(二)史密森学会初期大事年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少年中国》研究的回顾 |
一、 《少年中国》研究概况 |
二、 《少年中国》研究综述 |
三、 拓展《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少年中国》概述 |
一、 《少年中国》的缘起及其变化 |
二、 《少年中国》的宗旨 |
三、 《少年中国》的编辑及其变化 |
四、 《少年中国》的出版发行 |
五、 《少年中国》的稿源 |
六、 《少年中国》的作者群 |
七、 《少年中国》的读者群 |
八、 《少年中国》的栏目及其变化 |
九、 少年中国学会丛书的编译与出版(略) |
第三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
一、 西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对国家主义教育态度的转变 |
三、 《少年中国》对国家主义教育的宣传与批评 |
四、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来源 |
五、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
六、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个案分析(略) |
第四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非基督教思潮的滥殇 |
一、 少年中国学会关于教徒入会的讨论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三、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的基本主张 |
四、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的理论工具 |
五、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思想的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工读互助主义的实验(略) |
一、 工读互助主义研究概况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发起的“小组织”讨论 |
三、 王光祈与工读互助团的试验 |
四、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工读互助团之关系 |
五、 对工读互助团失败的反思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 |
第六章 “少年中国”理想的幻灭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 |
一、 近代以来的“少年中国”理想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创造“少年中国”的理想 |
三、 宗旨主义之争与学会分裂的危机 |
四、 活动问题之争持与少年中国运动的终结 |
五、 从少年中国学会看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思想的复杂转型(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李大钊与近代中国社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史的回顾 |
三、主要研究内容、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
四、“社团”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李大钊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类型与特点 |
一、求学和北京办报时期 |
二、北京大学时期 |
第二章 社团活动与李大钊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和转变 |
一、社团活动与求学时期李大钊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二、社团活动与李大钊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
第三章 李大钊的社团活动在中国近代社团史上的作用与影响 |
一、李大钊的社团活动与“五四”前后社团活动的高潮 |
二、李大钊的社团活动与近代中国第一个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以来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4)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5)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骨质疏松背景 |
2 《指南》 (2018) 方法学及制作流程 |
3 《指南》 (2018) 相关临床问题推荐意见及依据 |
推荐意见1 |
推荐意见3 |
推荐意见4 |
推荐意见5 |
推荐意见6 |
推荐意见7 |
推荐意见8 |
推荐意见9 |
推荐意见10 |
推荐意见11 |
3.1 仙灵骨葆胶囊 (片) |
3.2 骨疏康胶囊 (颗粒) |
3.3 金天格胶囊 |
3.4 强骨胶囊 |
推荐意见12 |
推荐意见13 |
推荐意见14 |
3.1 DXA骨密度检测 |
3.2 BTM |
3.3 脊柱影像学检查 |
推荐意见15 |
4 指南形成 |
4.1 指南注册与计划书的撰写 |
4.2 指南使用者与应用的目标人群 |
4.3 指南工作组 |
4.4 利益冲突声明 |
4.5 临床问题的遴选和确定 |
4.6 证据的检索 |
4.7 证据的评价 |
4.8 推荐意见的形成 |
4.9 传播与实施 |
4.10 指南的更新 |
(7)规划提高城市免疫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笔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防御单元” |
一、从战术应对到战略思考 |
二、从行动呼吁到空间落实 |
三、从传染无界到防御单元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规划思考 |
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人居环境该有的样子 |
一、关于建筑的“风”和“水” |
二、关于城市的聚与散 |
三、关于城与乡的二元互补 |
以共同缔造重启社区自组织功能 |
城市规划应对特大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的几点体会 |
一、良好的城市布局结构能为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便利 |
二、共同规划并持续实施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
三、控制居住区人口密度提升住宅区环境水平 |
四、强大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是应对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前提 |
建议增加传染病防治专项规划 |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的疫情防控 |
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秩序 |
加强兼容极端条件的社区规划实践与理论探索 |
通过社区参与规划提升社区韧性 |
在破坏中创造融健康于万策 |
建构“公共健康单元”为核心的健康城市治理系统 |
一、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设置“公共健康单元” |
二、推进健康设计标准 |
三、开展重大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价 |
安全与健康空间规划与治理 |
泛智慧城市技术提高城市韧性 |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保护策略 |
让乡村成为社会稳定的大后方 |
空间规划设计专业何为 |
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下分阶段城市交通应急对策 |
一、潜伏初期的交通预警 |
二、快速传播期的交通禁行 |
三、持续传播期的交通限行 |
四、恢复结束期的交通疏解 |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尽快纳入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
城市形态、城市通风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传播 |
安全城市需源头控制、源尾留白 |
科学理性是城乡空间治理的关键 |
一、新冠肺炎疫情发源与扩散原因新视角 |
二、对城乡空间科学治理的建议 |
促进健康安全规划学科大有可为 |
公共卫生和健康:重温城乡规划“初心” |
天地人和,万物得宜:从规划视角思考生命共同体 |
疫情结束后的中国城市秩序 |
现代城市发展启示与公共服务有效配置 |
一、透过历史,看清未来——公共服务是现代城市的基石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初心” |
二、直面问题,勇于担当——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的“新鞋”和“新路”,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配置和制度设计的合理保障。 |
发现问题的三种机制与城市规划 |
(8)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内容 |
第2章 山猫学会成立的历史条件 |
2.1 意大利科学中心的兴起 |
2.1.1 13-15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
2.1.2 古希腊科学遗产的吸收 |
2.1.3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 |
2.1.4 意大利科学中心的兴起 |
2.2 基督教对实用知识的需求 |
2.2.1 宗教改革——新教的科学政策 |
2.2.2 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影响 |
2.2.3 乌托邦理念的兴起 |
2.3 科学学会的兴起 |
2.3.1 处于边缘领域的大学科学 |
2.3.2 从大学到学会——意大利科学组织模式的转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猫学会的历史沿革和切西的建会初衷 |
3.1 学会的历史 |
3.1.1 成立期(1603-1604) |
3.1.2 发展期(1604-1610) |
3.1.3 鼎盛期(1611-1630) |
3.1.4 衰落期(1630-1657) |
3.1.5 学会的复兴——意大利山猫科学院和罗马教宗科学院 |
3.2 费德里科·切西(Federico Cesi)的建会初衷 |
3.2.1 17世纪的翁布里亚对切西的影响 |
3.2.2 创立学会的最初构想 |
3.2.3 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驳斥 |
3.2.4 山猫章程(Lynceographum)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猫学会的科学研究——以天文学和博物学为中心 |
4.1 科学仪器与近代早期科学的兴起 |
4.2 天文学研究 |
4.2.0 伽利略与望远镜 |
4.2.1 切西和埃克留斯的宇宙观 |
4.2.2 鹰派与鸽派之争——对于《圣经》的不同解释 |
4.2.3 卢卡·瓦莱里奥事件 |
4.3 博物学研究 |
4.3.1 显微镜的发明和运用 |
4.3.2 植物学研究和《墨西哥词典》 |
4.3.3 蜜蜂的研究及其象征意义 |
4.3.4 科学革命中的博物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猫学会学术传统的发展研究——从自然法术到近代科学 |
5.1“秘密”的传统和波尔塔的自然法术传统 |
5.1.1 “秘密”传统的形成 |
5.1.2 实验传统与革新——波尔塔的自然法术 |
5.1.3 自然法术传统下的科学研究 |
5.2 近代科学传统的确立——伽利略的数学—实验传统 |
5.2.1 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
5.2.2 科学精神实践——对学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
5.3 “自然的祛魅”:学术传统的发展及多重意义解读 |
5.3.1 自然法术的“双重性”及其对近代科学传统的促进 |
5.3.2 山猫学会促进自然法术传统向近代科学传统发展的作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猫学会和耶稣会 |
6.1 知识的选择:施莱克加入耶稣会 |
6.2 伽利略与施莱克 |
6.3 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的论争 |
6.3.1 伽利略论《圣经》与地球运动 |
6.3.2 山猫学会对伽利略的支持 |
6.3.3 科学与宗教的分离?——关于论争的一些初步思考 |
6.4 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科学知识传播之比较 |
6.4.1 传播者的身份 |
6.4.2 受众目的与需求 |
6.4.3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山猫学会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
7.1 学会建制模式的局限性 |
7.1.1 组织模式——相对封闭的上层社会组织 |
7.1.2 赞助模式——个人的兴趣 |
7.1.3 研究模式——学科研究的混杂性 |
7.2 对科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启示 |
7.2.1 科学会议 |
7.2.2 通信网络 |
7.2.3 出版物 |
7.3 对科学建制的影响 |
7.4 学会的精神传承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参与17世纪山猫学会活动的主要成员 |
附录2 17世纪山猫学会着作列表 |
附录3 外文人名译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时代之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研究 |
2.研究之启:已有研究视域启示小学高段学生视角的研究 |
3.现实之思:儿童学习处境亟需适宜小学高段学生成长之举 |
(二)研究意义 |
1.更近一竿: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
2.锦上添花:丰富已有的研究结果 |
3.掷地有声:促进“学会学习”素养落地 |
(三)文献综述 |
1.“学会学习”素养的价值 |
2.“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 |
3.“学会学习”素养的框架 |
4.“学会学习”素养的测评 |
5.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概念界定 |
2.研究问题 |
3.研究内容 |
4.研究对象与依据 |
5.研究方法 |
6.研究思路 |
一、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依据 |
(一)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学理基础 |
1.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哲学理论基础 |
2.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3.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
4.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脑科学理论基础 |
5.不同理论对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启示 |
(二)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目标定位 |
1.实现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回归 |
2.促进小学高段学生完整地成长 |
(三)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原则 |
1.主体性原则 |
2.建构性原则 |
3.整合性原则 |
4.开放性原则 |
5.发展性原则 |
二、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 |
(一)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文献分析 |
1.从国外研究中发掘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要素 |
2.从本土研究中发掘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要素 |
3.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
(二)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访谈调查 |
1.访谈目的 |
2.访谈方法 |
3.访谈内容 |
4.访谈对象与依据 |
5.访谈提纲 |
6.访谈过程 |
7.访谈结果 |
8.文献和访谈研究结果的整合分析 |
9.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初步框架 |
(三)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调查验证 |
1.第一轮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教师意见征询 |
2.第二轮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教师意见征询 |
3.两轮小学教师征询意见的总结 |
三、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一个促进小学高段学生成长的整体框架 |
1.框架的总体结构 |
2.框架的具体阐释 |
3.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展望:一个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的框架 |
1.研究局限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一轮教师意见征求问卷 |
附录2 第二轮教师意见征求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学会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史密森学会的创立及其初期活动研究(1836-1878)[D]. 吴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2]《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 李永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1)
- [3]李大钊与近代中国社团[D]. 朱文通. 河北师范大学, 2013(07)
- [4]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5]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6]中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8)[J]. 马远征,王以朋,刘强,李春霖,马迅,王拥军,邓廉夫,贺良,杨乃龙,陈伯华,邱贵兴,朱汉民,陶天遵,秦岭,王亮,程晓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11)
- [7]规划提高城市免疫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笔谈会[J]. 段进,杨保军,周岚,张京祥,叶斌,罗海明,刘奇志,柴彦威,张文佳,叶裕民,李志刚,肖扬,陈宏胜,王承慧,武廷海,王兰,周素红,龙瀛,张松,段德罡,钱睿,周文竹,张帆,石邢,郑德高,杨涛,冷红,周江评,汪芳,曹康,张国华,杨宇振. 城市规划, 2020(02)
- [8]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D]. 宋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9]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10]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D]. 周慧.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