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基底节压低合并高位颈脊髓损伤的护理

无症状性基底节压低合并高位颈脊髓损伤的护理

一、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曹皖生,邢宝华,郭洪敏,陆继收[1](1995)在《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科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颈4以上的颈髓损伤45例。其中19例经临床检查及X线拍片证实合并有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由于该类病例在治疗中极易被忽视,故死亡率较高,现将该组病人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9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6岁,...

宫安平,张宪红,张敏,曹皖生[2](1997)在《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护理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宫安平张宪红张敏曹皖生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是指枕骨大孔区有解剖异常而无神经压迫症状者,该类病人合并高颈髓损伤后,治疗及护理不当极易在短时间内死亡,本文重点就护理中的几个问题进...

汪敬群[3](2003)在《颅底凹陷症相关径线和角度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颅脑正中矢状面MRI自旋回波(SE)或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图像测量颅颈交界区正常的中国人和颅底凹陷症患者枕大孔前、后缘中点深度和延髓-上颈髓轴线夹角数值,评价其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发育规律及临床意义,为MRI诊断颅底凹陷症提供直接的参考标准。方法:随机选取320例没有颅颈交界区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症,MRI扫描无明显颅骨破坏性病变和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正常国人和36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颅脑MRI图像,于正中矢状面SE或FSE T1WI图像上测量枕大孔前、后缘中点深度和延髓-上颈髓轴线夹角数值。正常人按性别、年龄分16组,每组20例。应用GE Signa1.5T超导MR扫描系统,在MR控制室医生操作台的监视屏上,利用计算机功能键测量各径线和角度。对各年龄组性别差异用t检验做统计分析,对各年龄组间年龄差异用方差分析做统计检验,正常参考值范围采用95%可信区间((?)±t0.05(v)S(?)表示。结果:1.枕大孔前缘中点深度30岁以前性别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30岁以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10岁前与10岁后年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10岁后年龄差异无显性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凹陷症患者与正常人各年龄组之间差别均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95%可信区间为25.9291mm~27.2709mm,后者为34.5267mm~35.3233mm,前者明显小于后者。2.枕大孔后缘中点深度20岁以前性别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后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凹陷症患者与正常人各年龄组之间差别亦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95%可信区间为33.1735mm~35.6265mm,后者为32.8316mm~33.6371mm,两者有交叉,且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上下限均稍大于正常人。3.延髓-上颈髓轴线夹角60岁以前性别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10岁与10岁后年龄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10岁以后年龄差别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凹陷症患者与正常人各年龄组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95%可信区间为143.0796°~146.7204°,后者为162.7611°~163.9701°,前者明显小于后者。4.正常人枕大孔前、后缘中中文文摘点深度比值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凹陷症患者与正常人各年龄组差异有极显着统一计学意义(P<0.01)n前者95%可信区间为0.7253一0.7957,后者为1.0451一0754,前者明显小于后者。结论:1.因为解剖关系和头颅重力的影响,颅底凹陷症绝大部分发生于枕大孔前唇,表现为枕大孔前缘中点深度减小,而绝大部分颅底凹陷症患者枕大孔后唇基本正常,表现为枕大孔后缘中点深度与正常人无显着性差异,甚至稍大于正常人,起有限代偿作用。枕大孔前缘凹陷上升致使延髓一上颈髓轴线夹角向上受压移位,角度变小。2.正常人枕大孔前、后缘中点深度及延髓一上颈髓轴线夹角有一定的发育规律和正常值范围。参考其正常值范围,对颅底凹陷症可作出正确诊断。枕大孔前缘中点深度小于27mm或者枕大孔前、后缘中点深度比值小于0.8时,即可诊断为颅底凹陷症。延髓一上颈髓轴线夹角小于146“时,表明延髓和上颈髓交界处明显受压。3.传统X线平片诊断颅底凹陷症的测量方法中,一些以枕大孔后缘中点为标志的方法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如Chamberlain氏线和MeGregor氏线等。

周东[4](2014)在《经口咽显微镜下切除齿状突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报告经口咽显微镜下切除齿状突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症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9月~2012年9月采用经口咽切除齿状突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2~57岁,平均45.9岁,其中先天性寰枕融合、寰枢椎脱位合并颅底凹陷症10例,Klipple-Feil综合征合并颅底凹陷症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锥体束征,术前影像学均提示齿状突突人枕骨大孔,高出钱氏线15mm以上,脊髓腹侧明显受压,延颈髓角为95~126°,平均112.6±9.2°,并经颅骨牵引2~4周后症状均未见改善,其中2例患者症状加重。所有患者均在脊髓电生理监测下行经口咽入路切除寰椎前弓、齿状突,联合后路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其中11例患者经口咽入路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观测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影像学上钱氏线,麦氏线,韦氏线,Klaus高度指数、延颈髓角及颅底角的影像学参数值变化,并用配对T检验统计其差异情况;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计分法进行评价,并统计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钱氏线、麦氏线、韦氏线、Klaus高度指数、延颈髓角及颅底角的影像学参数值范围分别为15~20mm、10~16mm、13~19mm、10~23mm、95~126°、105~128°,术后钱氏线、麦氏线、韦氏线、Klaus高度指数、延颈髓角及颅底角的影像学参数值范围分别为-5~-2mm、-7~-3mm、-5~2mm、30.5~42.5mm、152~175°、131~146°,术后各影像学参数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例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平均JOA分别为6.5±1.6、14.1±1.2,平均改善率71.5%,其中优5例,良9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术中脊髓电生理监测SEP波幅无明显下降、MEP波幅未见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感染、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其中4例采用传统经口咽入路手术患者术后诉有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疼痛,11例采用经口咽显微镜下手术患者均未诉颞下颌关节疼痛。15例患者植骨分别在分别术后5~13个月获融合,平均8.5个月。结论:经口咽切除齿状突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治疗有前方减压指征的严重颅底凹陷畸形,减压彻底直接,枕颈区畸形纠正显着,脊髓功能改善明显;在脊髓电生理监测下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鲍秀峰[5](1983)在《颅底凹陷症》文中研究指明 颅底凹陷症,又称基底凹陷症。该病系枕骨大孔区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先天性或继发性畸形。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枕骨大孔骨组织异常增生。枕骨大孔前后径减小,颅底内陷,枢椎齿状突突入颅腔,后颅窝容积缩小,小脑扁桃体下疝,以及环枕筋膜增生肥厚,可造成该部位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挤压而出现

彭耀金[6](2010)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人体头颈部标本进行经口咽入路枕骨大孔扩大术的模拟手术,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颅底凹陷症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完整人体头颈部标本20具,将标本随机分为两组,第Ⅰ组10具(男7女3),为传统手术组;第Ⅱ组10具(男7女3),为内窥镜组。分别进行经口咽入路行枕骨扩大术模拟手术,内窥镜组采用MED-Ⅱ型手术系统。结果:1.传统组和内窥镜组均能完成对枕骨斜坡的显露和部分切除。2.无论是传统组还是内窥镜组,显露咽后壁时都必须切开软腭,且无需切开硬腭。3.传统组需要在咽后壁正中作5cm长的手术切口,内窥镜组手术只需在咽后壁正中作3.5cm长的手术切口。4.在斜坡开骨窗的宽度为15mm,高度为10mm,深度为6mm,可以满足经口咽入路枕骨大孔扩大术的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性。5.内窥镜下操作与传统方法在斜坡切除、枕骨大孔扩大宽度、高度上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内窥镜下手术可以达到与传统手术同样的扩大效果。6.在斜坡打磨方面,内窥镜下能够精确控制打磨宽度,可直接观察磨钻进入深度,不易损伤硬脊膜。7.逆行法和磨除法均能实现对斜坡的部分切除,为了避免损伤硬脑膜,尽可能选用磨除法。结论:本研究通过传统方法和内窥镜下在尸体标本上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的模拟手术,认为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内窥镜组手术不仅能达到传统手术的扩大范围,而且对局部结构显露更为清晰,操作更为方便和精确,明显优于传统组。

陈兴捷[7](2020)在《寰枢椎脱位术后口咽部气道变化的影像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在于1.找出可能导致经口寰枢椎内固定术(TARP)和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引起术后鼾症或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2.给予经口寰枢椎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出现鼾症或呼吸困难较合理的解释;3.对如何避免寰枢椎脱位行手术后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的预防建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单纯寰枢椎脱位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行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4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为10~73岁;行经口寰枢椎内固定术6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为11~71岁。通过医院PACS系统收集并测量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O-C2角、C2-C6角、口咽部最窄距离(nPAS)、寰齿间隙(ADI)及椎前软组织厚度(TSTC),并计算其变化值。对两组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O-C2角、C2-C6角、nPAS、ADI及TSTC值进行配对分析判断其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dO-C2角、dC2-C6角、dADI、dTSTC对dnPAS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其是否有相关性,最后将所有患者可能对nPAS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对nPAS影响的共有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nPAS,ADI,O-C2角度均较术前明显变化(P<0.001)。在TARP手术组中的患者TSTC有明显变化(P<0.001)。对于TARP组患者的数据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中,对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寰齿间隙(β=0.707)及C2椎前软组织厚度(β=0.387),而与颅底枢椎角(O-C2A)无明显相关性。而对于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组患者中对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寰齿间隙(β=0.529)及O-C2角(β=0.503)。而对于两组患者对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变化的共同的影响因素为寰齿间隙(β=0.629)。结论:尽管造成术后口咽部气道狭窄导致的鼾症和呼吸困难是多因素的结果,但是因为寰枢椎脱位患者无论行前路经口寰枢椎内固定术还是行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术后都有可能出现口咽部气道狭窄的情况。所以在术后必须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及生命体征监护,特别是对于术前寰枢椎明显脱位的患者。

马远[8](2012)在《合并椎血管畸形的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手术治疗》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合并椎血管畸形的颅颈交界区畸形临床病例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探讨该类疾病的诊疗策略。资料与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颅颈交界区畸形病例,男21例,女35例,年龄40±2.16岁,其中有例合并合并有椎血管畸形。寰枢脱位者11例,颅底凹陷10例,颅底凹陷并寰枢脱位13例,游离齿状突5例,寰枕融合25例,18例伴有Chiari畸形,6例伴有脊髓空洞症。对于有CT检查有C2椎弓根及椎动脉孔异常的患者行CTA检查,检查结果证实有椎动脉畸形者,为避免C2椎弓根置钉损伤椎血管,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一侧或两侧椎板螺钉。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采用JOA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影像学检查评定植骨融合情况,MRI测量延髓脊髓角。结果56例病人随访10天-36月,平均19.6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56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37例,明显改善16例,轻度改善2例,术前JOA评分为9.36±2.96,术后为14.39±1.61p<0.05),总体改善率0.76。术前延髓脊髓角129.82。±7.77。,术后147.48。±5.27。p<0.05),9例伴有椎动脉畸形的患者内固定位置满意,植骨融合,术中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满意。内固定患者头颈部旋转活动受限明显。术中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等。2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其中1例在术后3天发生中枢性呼吸困难、中枢性高热,10天后因为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所有内固定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落、断裂等现象。结论1.综合患者畸形的具体类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2.对于有颈2椎弓根和椎动脉孔明显异常的患者有必要行椎动脉CTA。3.使用一侧或两侧颈2椎板螺钉对于有椎动脉畸形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潘军华[9](2018)在《探讨寰枢椎脱位术后CMA的改变与临床疗效及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寰枢关节脱位患者术后CMA的恢复与临床疗效及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因AAD于我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选取24名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17-65岁(42.5±9.7岁),病程3个月-20年(3.6±4.2年)。24例患者中难复型寰枢椎脱位10例,可复型寰枢椎脱位14例。通过手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于颈椎MRI中立矢状位T2加权像上测量AAD患者的CMA,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C2-7Cobb角,同时计算CMA、C2-7Cobb角的变化值。并于手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的JOA、VAS、NDI评分,同时计算JOA、VAS、NDI评分的变化值。术前、末次随访的CMA、神经功能评分及相关影像学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别对术前、末次随访时CMA与C2-7Cobb角、JOA、VAS、NDI作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CMA的变化值与C2-7Cobb角、JOA、VAS、NDI评分的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椎弓根螺钉植入良好。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无切口感染及口咽部感染病例。椎动脉损伤1例,经术中仔细填塞止血等处理,未造成大出血及脑缺血;肺部感染1例,经机械通气及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颈部疼痛1例。术后随访均不少于24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复查X 线、CT 及 MRI。CMA 由术前 120.05°±5.24°增加为 147.54°±5.76°,C2-7Cobb角由术前的18.8°±16.3°减小为12.7°±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所有24名患者的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8.75±2.31上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4.54±1.96,NDI评分由术前27.25±7.29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1.71±4.17,VAS评分由术前3.67±1.58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08±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检验分析提示CMA的变化值与JOA评分的变化值呈正相关(r=0.621,P<0.05)、与NDI评分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0.564,P<0.05)及与△C1-2Cobb角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0.526,P<0.05)相关。与VAS评分的变化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CMA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寰枢椎脱位患者脊髓的压迫及术后减压程度且与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下颈椎曲度恢复密切相关,是判断寰枢关节脱位手术预后的良好指标。

舒雨晴[10](2021)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及其时变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初级感觉皮层(Primary sensory cortex,S1)及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与全脑的静态功能连接(stat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sFC)及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变化。(2)探讨CSM患者全脑的静态及动态功能连接值与临床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并讨论其可能机制。方法:对40例CSM患者及20例年龄、性别等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和临床功能评分。选取双侧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pre-CG)及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po-CG)为种子点,基于Matlab2014b平台,使用动态脑连接组(Dynamic BC v2.1)分析工具处理数据,应用滑动时间窗分析法计算两组动态功能连接值,同时得出静态功能连接值。通过比较得出组间差异脑区,最后提取差异脑区的dFC及sFC值,将其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 scores,ND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静态功能连接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SM组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额叶、颞中回及枕中回的sFC减弱,右侧中央前回与右侧角回及缘上回的sFC增加(p<0.05,GRF校正);双侧中央后回未见明显异常脑区改变(p<0.05,GRF校正)。(2)动态功能连接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SM组左侧中央前回与双侧楔前叶、双侧枕叶的dFC变异性增加,右侧中央前回与右侧额叶的dFC变异性增加(p<0.05,GRF校正);左侧中央后回与双侧枕叶及右侧额叶dFC变异性增加(p<0.05,GRF校正)。(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侧楔前叶的dFC值与临床JOA评分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1)CSM患者存在大脑功能重塑,且脑功能活动波动性增加。(2)CSM患者双侧楔前叶dFC值可能可作为CSM早期诊治潜在的影像学标记物。(3)动态功能连接和静态功能连接可联合评估CSM患者脑功能改变。

二、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3)颅底凹陷症相关径线和角度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说明
综述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经口咽显微镜下切除齿状突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症(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释义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影像学方法及诊断标准
    3. 手术方法
    4. 疗效评价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6)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2 研究设备
    2.3 传统组手术步骤
    2.4 内窥镜组手术步骤
    2.5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传统组手术斜坡区的显露与切除
    3.2 内窥镜组手术斜坡区的显露与切除
    3.3 内窥镜组与传统组手术方法在斜坡区显露与切除的比较
附图 传统组模拟手术
第四章 讨论
    4.1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的可行性
    4.2 传统与内窥镜下行枕骨大孔扩大术手术方法的比较
    4.3 两种手术方法切除枕骨斜坡的比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寰枢椎脱位术后口咽部气道变化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寰枢椎脱位的病因及分型
    1.2 经口寰枢椎内固定术和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情况
    1.3 寰枢椎脱位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的相关因素
二、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手术方法
    2.3 研究方法
三、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
    3.2 行经口寰枢椎内固定术情况
    3.3 行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患者情况
    3.4 两组手术患者情况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合并椎血管畸形的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颅颈交界区畸形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致谢

(9)探讨寰枢椎脱位术后CMA的改变与临床疗效及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影像学资料
        2.2.1 X线片检查
        2.2.2 CT及CT三维成像
        2.2.3 MRI平扫
    2.3 神经功能评分
    2.4 病例选择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5 手术方法
        2.5.1 经口咽松解复位术
        2.5.2 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或钉板固定技术
    2.6 术后护理及随访
    2.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手术结果及并发症
    3.2 CMA及C2-7Cobb角的变化
    3.3 术后随访结果
    3.4 CMA的恢复与神经功能恢复及下颈椎曲度恢复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4.1 寰枢椎脱位解剖及治疗方式
    4.2 CMA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4.3 CMA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4.4 CMA的改变与下颈椎曲度的相关性
    4.5 局限性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1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及其时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组
        2.1.2 对照组
    2.2 数据采集
        2.2.1 量表评分
        2.2.2 MRI数据采集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1 脑静息态数据预处理
        2.3.2 动态功能连接及静态功能连接数据分析
        2.3.3 临床相关性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人口学资料及临床量表评分比较
    3.2 静态功能连接结果分析
    3.3 动态功能连接结果分析
    3.4 相关性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静态及动态功能连接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4.2 CSM患者静态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及其意义
    4.3 CSM患者动态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及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MRI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 曹皖生,邢宝华,郭洪敏,陆继收. 中华创伤杂志, 1995(03)
  • [2]无症状型颅底凹陷症合并高颈髓损伤的护理[J]. 宫安平,张宪红,张敏,曹皖生. 实用护理杂志, 1997(01)
  • [3]颅底凹陷症相关径线和角度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D]. 汪敬群. 青岛大学, 2003(01)
  • [4]经口咽显微镜下切除齿状突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症[D]. 周东.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
  • [5]颅底凹陷症[J]. 鲍秀峰. 山东医药, 1983(09)
  • [6]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的可行性研究[D]. 彭耀金. 中南大学, 2010(02)
  • [7]寰枢椎脱位术后口咽部气道变化的影像学分析[D]. 陈兴捷.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合并椎血管畸形的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手术治疗[D]. 马远. 郑州大学, 2012(10)
  • [9]探讨寰枢椎脱位术后CMA的改变与临床疗效及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D]. 潘军华. 南昌大学, 2018(08)
  • [1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及其时变性研究[D]. 舒雨晴. 南昌大学, 2021(01)

标签:;  

无症状性基底节压低合并高位颈脊髓损伤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