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色织一厂加强物料消耗管理的实践

无锡色织一厂加强物料消耗管理的实践

一、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加强物耗管理的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钟其,冯文渊[1](1990)在《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加强物耗管理的做法》文中研究指明 无锡市第一色织厂是一家染、织、整配套齐全的大型全能色织企业,年出口色织布2400万米。在全部生产活动中,原纱、染化料和助剂消耗的价值量约占全部物耗价值量的80%以上。这几年我厂抓住原料消耗这个主要矛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原纱管理为主、染化料助剂管理为辅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朱强[2](2007)在《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景观设计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京杭大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发达的江南段运河(江南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尝试探讨对区域工业遗产进行系统筛选、认定和保护利用的系统性理论与方法。首先对运河工业景观和运河工业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运河工业景观是由不同历史时期沿运工业及其相关活动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类型之一。运河工业景观应该是与运河线路具有某种联系的相关要素的集合,是具有共同历史主题,见证沿运工业发展历程的有机整体。具体可以从利用运河运输或作为水源(功能相关)、空间位置毗邻运河(空间相关)以及与运河工业史中重要的人或事相关(历史相关)三个方面来理解工业景观要素与运河之间的关系。运河工业遗产是运河工业景观中有价值的部分,同样可以通过上述三种关系进行界定。在对工业遗产保护和遗产廊道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总结之后,提出了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研究的层次和基本框架。具体的讲,工业遗产廊道构建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各层次之间应该相互协调和衔接,具体可以分工业遗产区域、城镇、历史工业聚集区、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建构筑物五个层次,按照“主题确定、资源调查与登录、分析与评价、格局构建、实施策略”的基本流程展开研究。在上述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江南运河工业遗产展开实证研究。首先从江南运河沿线工业发展历史背景的分析表明,运河沿线是除上海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外的又一核心,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运河沿线是中国近代以面粉、棉纺织、缫丝、丝织为核心的民族轻纺工业的发祥地与分布中心,也是江南以及长江下游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向外扩展的通道。沿运工业在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对影响沿运工业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和沿运历史工业景观复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沿运工业景观的起源模式与分布格局,通过对历史工业景观与运河关系的分析,发现江南运河工业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与运河有着重要关系(主要是功能相关),运河是沿运地区工业景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从上述三种关系的分析出发制定具体遗产登录标准,对运河工业遗产进行排查登录。分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建构筑物两个层次对运河工业遗产进行类型和构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河工业遗产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运工业遗产保存现状无论从类型、数量还是空间分布上来看,都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进一步通过价值构成分析构建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别对建构筑物、企业及相关单位、工业聚集区、沿运主要城镇四个不同层次的运河工业遗产价值进行评价分级。在上述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探讨了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格局,分别从廊道整体保护格局、主要城镇保护格局、历史工业地段保护性开发、重要工业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四个层次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对沿运工业发展历史、沿运工业起源模式与分布格局的分析,发现了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与运河有着重要关系,并提出了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的途径,实现对江南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的设想与策略。相关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区域工业遗产保护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王晋[3](2010)在《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初探》文中指出本文以历史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无锡近现代工业史、工业遗产现状及保护工作进行了研究,以尝试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及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无锡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考察,表明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摇篮,同时是中国近代以面粉、棉纺织、缫丝为核心的民族轻纺工业的发源地,对于江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无锡现有工业遗产的类型构成、特征分析与价值构成加以概述,突出无锡工业遗产的量大面广,从价值构成角度特别强调工业遗产保护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无锡市第一批、第二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为基准,进行实地调研,对名录内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无锡工业保护措施与保护再利用的模式,探讨在此基础上的工业遗产旅游。最后,结合国内外已有经验,对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出改良性建议,对遗产保护主体、保护再利用模式和遗产保护资金来源加以拓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对策。

闫觅[4](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高清,冰鸿[5](1997)在《风景这边独好——困境中拼搏奋起的无锡纺织行业透视》文中提出 市场经济潮流汹涌澎湃,竞争激烈,适者生存。“八五”初期,纺织行业普遍存在总量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滞后等问题,使纺织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八五”末尤其是进入1996年以来,纺织行业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市场疲软,出口退税率降低,成本剧增,市场产品价格倒挂……全国纺织行业陷入极其困窘的境地。无锡纺织行业6万职工在困境中奋力拼搏,

王洁辛,严林森[6](1994)在《化大手笔 拓大市场》文中认为 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加大改革力度,转换经营机制,从单纯的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不仅会生产,而且善经营,化大手笔,拓大市场,走上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发展路子。1993年色织布外贸销售收入1.68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1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33%和17.36%;色织布自营出口355万米,直接创汇366.31万美元,占出口值21.07%。今年1至9月,完成外贸销售收入118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6%;实

王洁辛,严林森[7](1994)在《化大手笔 拓大市场》文中提出 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加大改革力度,转换经营机制,化大手笔,拓大市场,走上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发展路子。今年1至4月,完成外贸销售收入53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实现利润57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利润51.82%;直接出口成交额500万美元,直接收汇180万美元。

陈春宝,杨德林[8](1997)在《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文中提出8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口规模扩大,出口结构有所改善。然而,对我国制成品的出口产业构成的分析表明,我国同发达国家仍差距甚远,主要表现为制造业中传统产品技术含量的差距和高技术产品占整个工业制成品比重的差距。为创造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高技术,既利用高技术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又努力使发展高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互促进

张劼[9](2018)在《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文中认为青岛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近现代城市景观着称,近现代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建设发展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它立足于山海地域环境特色,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影响下,通过吸收与融合,形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特定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青岛近现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对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营造特征、演进特征、影响与启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提出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经过了德占日据时期“欧化与日化”背景下的“殖民输入”、民国时期“民族化与中西交汇”双重影响下的“二元互动”和新中国时期“多元化与新时代要求”多方因素影响下的“多元融合”等时空元素主导与交融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其次,在对典型园林实例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园林内容与功能、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园林造园要素、园林造景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着重提出了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山海迤逦地域景观特色,包容西方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多元造园风格及要素和充满异域风情的植物景观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青岛近现代园林创造了山海地域特色与多元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无比杰作,包含了人文与自然、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多元韵律。其三,从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的角度,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建设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形塑以及城市活力的提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重点探讨了1898年至1994年这一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对此后青岛园林造园风格及手法的发展、园林空间分布的扩展以及园林空间历史特色的延续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地影响,对当前及今后青岛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出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与“本地文化薄弱性”双重并存的特征,园林发展在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地域自主性的文化创新较薄弱,园林文化及风格的发展方向较盲目的局限性。因此,青岛园林未来发展必须清晰认识这一局限性,立足地域特色,提升地域自主性园林文化的创新能力,将是青岛园林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韩光大[10](2008)在《近代景德镇陶瓷业与南通纺织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的陶瓷业与纺织业都是中国传统手工行业的代表,而景德镇和南通在这两个行业中都分别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首次以景德镇的陶瓷业与南通的纺织业为例,考察这两个行业在近代的发展过程,总结、分析和比较这两个传统手工行业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异同点、影响因素以及这两个行业的技术近代化的特点,引申出对技术与历史的思考,得出以下结论。1.景德镇的陶瓷业与南通的纺织业类似,在近代都是他们各自城市唯一的支柱产业,在近代的发展中遭到了洋货入侵的影响,但又同时表现出对洋货入侵的抵制。2.景德镇和南通都不是开放口岸,都靠自身的努力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由于地域的差异,景德镇陶瓷业在近代早期遭到战乱的破坏,而南通的纺织业发展平稳。陶瓷由于较纺织品更具民族特色,在甲午战争前对洋货的抵御能力要强些。南通的纺织业在洋务运动后快速发展,而景德镇却错过了一个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南通纺织业出现了原始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并没有在景德镇陶瓷业中出现。到了三十年代,两者都受到了日本侵略的影响而衰落,但在解放后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3.传统手工业的传统产业链结构在行业近代化的过程中会逐步向现代产业链结构转变,技术是其推动力,引入技术的难度取决于产业链结构的复杂程度。景德镇的传统陶瓷产业链结构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形成,其主干产业链短,产品为终端产品,但衍生出的分支业繁多,使产业链结构复杂,产业规模庞大而稳固。具体表现为:叠加了技术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技术风险的加大、各支链的相互牵制、以及对行业技术革新的抵触。4.景德镇陶瓷业在近代没能实现向现代产业链结构的转变而发展缓慢。由于近代化不彻底,至今景德镇仍然存在大量的手工制瓷作坊。南通的现代纺织产业链结构形成于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链长,“纺”、“织”完成的布又成为其他行业的原料,工序却相对简单地多。表现在对新技术的快速接纳和应用,技术风险小。由于现代纺织的产业链的延伸,拓宽了技术领域,使南通纺织业至今高速发展。

二、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加强物耗管理的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加强物耗管理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2)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进展迅速与基础性研究相对不足
        1.1.2 转型期沿运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历史保护矛盾突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大运河相关研究
        1.2.2 工业遗产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及内容
    1.5 创新点
    1.6 江南运河及其沿运区域概况
        1.6.1 江南运河的界定
        1.6.2 自然地理背景
        1.6.3 行政沿革
第二章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遗产与工业景观
        2.1.2 运河工业景观与运河工业遗产
    2.2 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
        2.2.1 工业遗产的类型
        2.2.2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与评价原则
        2.2.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
    2.3 遗产廊道保护思想与实践
        2.3.1 遗产区域保护思想
        2.3.2 遗产廊道的概念内涵
        2.3.3 遗产廊道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2.4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框架
        2.4.1 工业遗产廊道的概念
        2.4.2 工业遗产廊道保护研究的层次
        2.4.3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运河工业遗产历史背景分析
    3.1 中国工业发展与潜在工业遗产分布
        3.1.1 中国近代工业时空分布特征
        3.1.2 中国现代工业时空分布特征
        3.1.3 中国潜在工业遗产分布
    3.2 运河沿线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3.2.1 1840 年以前运河沿线传统手工业发展概况
        3.2.2 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
    3.3 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运河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4.1 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及其分布
        4.1.1 沿运工业产生的影响因素
        4.1.2 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模式及其演进
        4.1.3 沿运工业景观形成模式特征分析
        4.1.4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的划分及其分布
    4.2 历史工业景观与运河的关系分析
        4.2.1 运河沿线工业景观总体布局
        4.2.2 运河工业景观与运河的关系分析
        4.2.3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与运河关系的数量分析
    4.3 运河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4.3.1 历史工业相关企业或单位调查标准
        4.3.2 工业建、构筑物登记标准
        4.3.3 沿运工业遗产登录情况
    4.4 小结
第五章 运河工业遗产类型与构成分析
    5.1 沿运工业遗产的类型
        5.1.1 历史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
        5.1.2 工业遗产建、构筑物
    5.2 沿运工业遗产构成分析
        5.2.1 分析方法概述
        5.2.2 历史年代构成分析
        5.2.3 行业类型构成分析
        5.2.4 创办类型构成分析
        5.2.5 使用性质构成分析
        5.2.6 风貌特征构成分析
        5.2.7 再利用状况构成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运河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分级
    6.1 沿运工业遗产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
        6.1.1 价值构成
        6.1.2 评价方法
    6.2 建构筑物单体评价
        6.2.1 评价因子与权重的设定
        6.2.2 价值评价与遗产点分级
        6.2.3 建构筑物价值分布分析
    6.3 工业相关企业与单位评价
        6.3.1 评价方法
        6.3.2 价值评价与工业企业分级
        6.3.3 企业及单位价值分布分析
    6.4 历史工业聚集区评价
    6.5 沿运城镇工业遗产价值总体评价
    6.6 小结
第七章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格局构建
    7.1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目标与原则
        7.1.1 保护目标
        7.1.2 基本原则
    7.2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规划范围与层次
    7.3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整体保护格局
        7.3.1 构建运河绿色廊道
        7.3.2 解说系统的组织
        7.3.3 交通组织
    7.4 沿运工业遗产主要城镇保护格局
        7.4.1 城镇功能定位
        7.4.2 构成要素构建
    7.5 沿运历史工业地段保护性开发策略
        7.5.1 保护层级划分
        7.5.2 改造更新模式
    7.6 重要工业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
第八章 实施对策探讨
    8.1 沿运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回顾与反思
        8.1.1 沿运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状况
        8.1.2 沿运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主要问题分析
    8.2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实施对策
        8.2.1 编制保护规划体系
        8.2.2 健全专项法律制度
        8.2.3 保障管理政策实施
        8.2.4 推动市场经济运作
        8.2.5 深化公众参与机制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江南运河沿线近代工业相关企业及单位清单
    附录2 江南运河近代工业景观复原图
    附录3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清单
    附录4 工业遗产相关历史人物、事件清单
    附录5 运河工业遗产调查表
    附录6 沿运工业建构筑物及企业评价示例
    附录7 沿运历史工业企业清单及评价结果表
    附录8 江南运河工业遗产清单及评价结果
致谢

(3)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论文框架及内容
    五 创新点
第二章 无锡工业遗产历史背景考察
    一 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历程
    二 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
第三章 无锡工业遗产现状
    一 类型构成
    二 特征分析
    三 价值构成
第四章 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探索
    一 研读《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二 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1.2 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近代史的需要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主要内容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结构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6.1 创新之处
        1.6.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2.3.1 发展脉络
        2.3.2 调查方法
        2.3.3 构成分析
        2.3.4 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3.3.4 铁路附属设施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3.5 小结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4.1.1 工艺流程
        4.1.2 案例——恒源纱厂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4.2.1 工艺流程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4.3.1 工艺流程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4.4.1 工艺流程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4.5.1 工艺流程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4.6 其他纺织工业
    4.7 小结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5.3.1 历史发展脉络
        5.3.2 厂区空间布局
        5.3.3 制碱技术探索
        5.3.4 工业厂房分类
    5.4 其他化学工业
        5.4.1 制革业
        5.4.2 制皂业
        5.4.3 火柴业
        5.4.4 玻璃业
    5.5 小结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6.5 小结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7.1.1 历史重要性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7.1.8 其他评价因子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附录八 其他工业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成果综述和相关领域史料搜集
        1.2.1 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研究的成果与趋势
        1.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历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3 相关领域史料的搜集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环境及历史分期
    2.1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
        2.1.1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植被等自然环境
        2.1.2 自然环境对园林形成发展的意义
    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2.2.1 从海防要地到海滨名城
        2.2.2 极具个性特色的城市建筑
        2.2.3 兼容并包与开放的文化特色
    2.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园林类型及特点
        2.3.1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宗教园林
        2.3.2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私家园林
        2.3.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衙署园林
    2.4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历史分期
    2.5 小结
3 德占日据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发端(1898-1922)
    3.1 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与初扩
        3.1.1 德制规划与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
        3.1.2 日据时期青岛城市的扩张
    3.2 德占时期以欧人区为主的公园绿地规划与建设
        3.2.1 1898年首份城市规划中的公园绿地规划
        3.2.2 1899年对首份规划修订中公园绿地的调整与补充
        3.2.3 1901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3.2.4 1906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3.2.5 1913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3.2.6 代表性园林实例——督署公园、阿尔伯特大街公园和总督公园
    3.3 德占时期郊外别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
        3.3.1 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与景观建设
        3.3.2 森林公园(Forstgarten):兼具植物试验场与公园的双重功能
        3.3.3 “胜利大道”(Siegesalle):街区的景观建设
    3.4 日据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初拓
        3.4.1 “旧城”园林绿地的续建与新建
        3.4.2 “新城”园林绿地的辟建
        3.4.3 代表性园林实例——新町公园、青岛神社
    3.5 西式公共建筑庭院的兴建
        3.5.1 西式公建庭院的建设背景
        3.5.2 西式公建庭院的实例分析
        3.5.3 西式公建庭院的特点
    3.6 外人与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初兴
        3.6.1 西式外人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3.6.2 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3.7 大规模造林绿化及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3.7.1 德占时期大规模的造林绿化
        3.7.2 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3.8 园林管理制度与教育的创设
        3.8.1 园林管理制度的初建
        3.8.2 园林教育的初创
    3.9 小结
4 民国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快速发展与衰退(1922-1949)
    4.1 伴随城市成长园林绿地的快速发展(1922-1937)
        4.1.1 主权回归后青岛近代园林快速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4.1.2 伴随城市成长的公园绿地的快速发展
    4.2 民族主义渐进下既有大中型公园的调整与扩充
        4.2.1 传统民族文化意象的凝练
        4.2.2 独具民族特色公园空间的开辟
        4.2.3 培育民族主义精神的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
    4.3 “前海三湾”一线公园的辟建
        4.3.1 民族精神象征:青岛湾栈桥公园的历史变迁及建设特点
        4.3.2 中西交汇公园:汇泉湾莱阳路海滨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4.3.3 其他沿海公园的辟建
    4.4 劳工居住区公园绿地的新辟
        4.4.1 台东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东镇公园的辟建
        4.4.2 台西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西镇公园的辟建
    4.5 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的兴建
        4.5.1 湛山寺的选址与用地
        4.5.2 湛山寺的初建过程
        4.5.3 湛山寺的空间环境特色
    4.6 传统风景名胜园林的近代兴起
        4.6.1 德占时期崂山郊游地的初兴
        4.6.2 民国时期崂山风景名胜园林的勃兴
    4.7 公共建筑庭院的多样化
        4.7.1 从兵营到校园: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园建设及变迁
        4.7.2 “外教披中衣”:青岛红十字会及其庭院的建设
    4.8 别墅庭院及别墅群园林的快速发展
        4.8.1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的形成
        4.8.2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园林的主要景观特征
        4.8.3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内风格多样的别墅庭院
    4.9 行道树的快速发展
    4.10 战争状态下青岛近代园林发展的衰退(1937-1949)
        4.10.1 既有大中型公园功能的日益杂糅
        4.10.2 园林绿地遭受严重破坏
    4.11 园林管理与规划
        4.11.1 园林管理制度的完善
        4.11.2 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中的园林规划
    4.12 小结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近现代园林的曲折发展与全面逾越(1949-1994)
    5.1 五六十年代城市绿化的恢复与曲折发展
        5.1.1 建国初期城市绿化的恢复
        5.1.2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城市绿化的曲折发展
    5.2 五六十年代城市既有公园绿地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5.2.1 中山公园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5.2.2 文化休息公园:第三公园的改造与功能调适
        5.2.3 街头游园的恢复、新辟与改造
    5.3 五六十年代大中型公园的新辟
        5.3.1 海泊河公园
        5.3.2 沧口公园
    5.4 疗养区园林绿地的兴建
        5.4.1 以八大关一带为主的休养区公园绿地建设
        5.4.2 湛山一带疗养院及其庭院的兴建
    5.5 文革时期园林绿地发展的几近停滞(1966-1976)
    5.6 改革开放后城市绿化的全面发展(1978-1994)
    5.7 改革开放后园林绿地的蓬勃发展(1978-1994)
        5.7.1 专类公园的建设
        5.7.2 山头公园的大量兴建
        5.7.3 纪念性园林的建设
        5.7.4 大型广场绿地的兴建
    5.8 园林管理与规划
        5.8.1 园林绿化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定型
        5.8.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逐步成熟
        5.8.3 风景名胜区规划步入正轨
    5.9 小结
6 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
    6.1 多重复合的园林内容与功能
        6.1.1 社会承载之功能
        6.1.2 政治教化之功能
        6.1.3 改善生态与美化环境之功能
        6.1.4 青岛近现代园林功能的特殊性
    6.2 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
        6.2.1 公园选址及空间布局
        6.2.2 庭院平面布局及竖向处理
    6.3 园林山石与水景营造
        6.3.1 巧借山、海、礁石等自然要素
        6.3.2 人工山石营造
        6.3.3 人工水景营造
    6.4 园林建筑营造
        6.4.1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风格杂糅
        6.4.2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注重对比变化
        6.4.3 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
    6.5 园林雕塑
    6.6 园林植物与动物
        6.6.1 树种选择以外来引进树种为主构建基调
        6.6.2 植物配置形式因地制宜,营造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
        6.6.3 从动物角到专类动物园的园林动物
    6.7 园林造景手法特色
        6.7.1 利用海岸线空间形态特点,营造具有标志性的园林景观
        6.7.2 契合“地景”,营造“地”与“景”相互融合的园林空间
        6.7.3 运用“对景”,营造广角度、多维度的园林景观集合
    6.8 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
    6.9 小结
7 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特征、动因及影响
    7.1 与近现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园林发展之比较
        7.1.1 比较对象的选择与分析——大连、上海、天津和广州
        7.1.2 比较总结
    7.2 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7.2.1 德占日据时期:被动强制的“殖民输入”
        7.2.2 民国时期:主动感性的“二元互动”
        7.2.3 新中国时期:主动理性的“多元融合”
    7.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动因分析
        7.3.1 不同政经条件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推动
        7.3.2 不同文化及造园思想的移植、碰撞与融合
        7.3.3 相关规划及制度的引导与管理
    7.4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影响与启示
        7.4.1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塑造的影响与意义
        7.4.2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1994年以后青岛园林建设发展的影响
        7.4.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的双重性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
    7.5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附录
    附录一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分布图
    附录二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调查表
    附录三 青岛近现代主要庭院调查表

(10)近代景德镇陶瓷业与南通纺织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景德镇概况
    1.2 南通概况
    1.3 什么叫近代化
    1.4 中国的近代化问题
        1.4.1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阶段
        1.4.2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1.4.3 中国近代化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1.4.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
        1.4.5 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4.6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5 有关中国传统手工行业的近代化问题
        1.5.1 中国手工业近代史研究简述
        1.5.2 景德镇近代陶瓷史研究简述
        1.5.3 近年来南通近代纺织史研究简述
    1.6 关于本课题
        1.6.1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6.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及学术价值
        1.6.3 本文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6.4 对本文的说明
2 时代的冲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
    2.1 内忧外患的中国
    2.2 资本主义的入侵下的传统手工业遭到冲击
    2.3 景德镇手工制瓷业遭受重创
    2.4 南通手工纺织业相对平稳发展
    2.5 本章小结
3 挣扎与抗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
    3.1 中国传统手工业趋于解体的背景
    3.2 景德镇手工制瓷开始解体
    3.3 南通的手工纺织遭受挑战
        3.3.1 手工纺纱受到冲击
        3.3.2 土布业的相对繁盛
    3.4 本章小结
4 实业家的努力(十九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4.1 民族工业的蜜月期
    4.2 南通纺织工业的兴起
        4.2.1 张謇与大生资本集团的兴起
        4.2.1.1 大生纱厂
        4.2.1.2 大生纱厂的原色布
        4.2.1.3 大生成功运作的必要条件
        4.2.2 张謇与南通现代教育的形成
        4.2.2.1 师范教育
        4.2.2.2 纺织职业教育
        4.2.2.3 南通现代教育初创时期的特点
    4.3 工业化进程下的南通的土布的发展
        4.3.1 纺纱工业化对手工业织布的影响
    4.4 景德镇陶瓷业的艰难发展
        4.4.1 江西瓷业公司的成立
        4.4.2 景德镇现代陶瓷教育的形成
        4.4.2.1 景德镇陶瓷教育的回顾
        4.4.2.2 景德镇现代陶瓷教育的形成与变迁
        4.4.3 从技术发展来看江西瓷业公司
    4.5 本章小结
5 战乱的再创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5.1 时代背景
    5.2 南通纺织业的悲惨曲折
        5.2.1 大生资本集团的困顿
        5.2.2 南通手工土布的境况
    5.3 对南通纺织业工业化早期受挫的初步总结
        5.3.1 南通近代化早期受挫的原因
        5.3.2 南通近代化的启示
    5.4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在景德镇的努力
        5.4.1 杜重远与景德镇窑业改革
        5.4.2 为数不多的技术亮点
        5.4.3 抗日战争后的完全萎靡
    5.5 近代景德镇手工陶瓷业的技术状况
        5.5.1 制瓷原料
        5.5.2 制坯成型
        5.5.3 制釉与上釉
        5.5.4 烧成
        5.5.4.1 烧成的经过
        5.5.4.2 柴窑与槎窑
    5.6 对近代景德镇陶瓷业的初步总结
        5.6.1 景德镇陶瓷业落后的技术因素
        5.6.2 近代景德镇陶瓷业对景德镇城市发展的影响
    5.7 对陶瓷业与纺织产业链问题的一点思考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对技术与历史的反思
    6.2 本文结论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收获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加强物耗管理的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无锡市第一色织厂加强物耗管理的做法[J]. 刘钟其,冯文渊. 中国计划管理, 1990(01)
  • [2]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 朱强. 北京大学, 2007(03)
  • [3]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初探[D]. 王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5)
  • [4]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5]风景这边独好——困境中拼搏奋起的无锡纺织行业透视[J]. 高清,冰鸿. 江苏纺织, 1997(01)
  • [6]化大手笔 拓大市场[J]. 王洁辛,严林森. 上海企业, 1994(11)
  • [7]化大手笔 拓大市场[J]. 王洁辛,严林森. 江苏纺织, 1994(05)
  • [8]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J]. 陈春宝,杨德林. 经济学家, 1997(02)
  • [9]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D]. 张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 [10]近代景德镇陶瓷业与南通纺织业发展比较研究[D]. 韩光大.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8(S1)

标签:;  ;  ;  ;  ;  

无锡色织一厂加强物料消耗管理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