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的角度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分析

从动态的角度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分析

一、从动态的观点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长着[1](1983)在《从动态的观点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一种语言的音系(phonology-)和词汇容易发生变化,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子,但是语法发生的变化,由于比较缓慢,往往不易为人们所觉察①。实际上,在最近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英语语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英语语法的变化,英语语法的理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和曲折的变迁与发展过程。本文不打算,也不可能对纷繁多样的理论和流派作出评述,只想通过对几个具体问题的分析,看看我们在学习语法时应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不过是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特别是应用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经常关心和不断讨论的许多问题中的很小一部分。本文对这几个问题的扼要论述,并不涉及对国内英语教学中这种或那种观点的赞同与反对②。

杜小红[2](2019)在《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文中提出独语句使用广泛,具有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显着特征,是构建中国特色语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料显示:名词性独语句(下文称NICs)占所搜集独语句语料的71.45%。本研究以独语句的一个典型次类——NICs为主要研究对象。名词性独语句是由名词性成分植入一定语气组成的、能独立表达完整句义的句子。不同于只有一种添补可能的省略句,NICs有多种添补可能或根本无法补出其他成分。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研究始于刘复(1920)提出的“独字句”,近百年来,从“省略说”到“去省略说”,从“零句说”到“词组本位说”、“字本位说”和“小句中枢说”,每次语法理论的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NICs的发展。然而,现有针对NICs的研究多囿于其界定、分类、语用和修辞特征,句法语义描写尚处于零星状态、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亟待深入开展、准入条件研究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鉴于现有成果的研究空缺,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NICs显着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是什么?第二,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第三,NICs的语义建构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对NICs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详细描写其句法语义特征。然后在认知语法框架下,汲取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对NICs语义生成机制阐释的有益成分,构建“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下文称“PRG框架”),旨在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总体上遵循从观察、描写到解释的路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文学作品和前期研究中的经典例句。研究发现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名词性独语句可统一归入“(A)(的)N(M)”构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原型式名词性独语构式“N”及其扩展形式“NM”;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及其扩展形式“A(的)NM”。该分类能涵盖搜集到的所有语料,有效避免了分类标准不一、覆盖面窄等问题。第二,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和概括基础上,发现NICs的句法语义特征并非不可描述或无需描述,而是具备显着特点。句法特征主要包括:(1)句法结构的独立性。(2)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3)与动态助词“着”、“了”共现的可能性。(4)“的”字“隐”、“显”与修饰语词性“虚”、“实”的正相关性。(5)句法组合的顺次性。语义特征主要包括:(1)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2)NICs的指称性。(3)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4)“时”的非突显性与“体”的突显性。(5)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6)NICs的多义性。第三,发现了汉语不同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基于Langacker(2017b:18)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结合其关于不同语言情境植入研究的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概括了其区别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第四,构建了“PRG框架”,分别从原型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和偏正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四个方面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除偏正式NICs的参照点与部分情境植入成分因显化而有别于原型式NICs外,四类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并无二致,均可借助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分析框架进行阐释。第五,从认知语法视角分析了名词不同次类准入独语句的限制条件。研究发现:(1)双音节或多音节专有名词具有直接准入独语句表达完整句义的潜势;单音节专有名词则需植入称谓等成分方能准入独语句。(2)个体名词前无论是否植入个体量词,均有独立入句潜势。(3)抽象、集合与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的共性条件为:与其他独语句共现,或在其前植入修饰成分使其转化为偏正式NICs。(4)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M)”中,构件“A”的准入词性可以为12种词性中的任何一种。“A”为虚词的语料虽不丰富,接受度也不够高,但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首先,“PRG框架”的构建,不是囿于认知语法某一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而是利用各个理论间互相修补与完善的机制,将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进行嫁接和修补而进行的理论创新。该框架不仅可以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统一阐释,也为借助不同理论研究同一语言现象提供了借鉴。其次,参考Langacker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及其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并概括其特征,赋予了情境植入理论新的内涵,推动了该理论的跨语言研究。再次,解决了长期存在的NICs准入条件问题,不仅深化了对汉语独语句的认识,也有助于挖掘汉语本体特征、助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完善。另外,本研究为汉语语法教材编写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何薇[3](2015)在《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动作动词的动作性存在强弱差异,一个动作动词与不同词语组合后,原有的动作意义或隐或显。这种状况直接关系着相关名词性成分语义角色的认定,甚至影响着句子语义类型的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其动作性的表现,继后关于受事和受事主语句的分析是动词动作性变化影响语义角色认定和句子类型分析的一个样本,作为对动词动作性分析意见的一个检验。全文包含动作动词分析(第一章、第二章)和受事、受事主语句分析(第三章、第四章)两部分。第一章对“动作”进行了语义描述,说明了动作动词的主要语法特点,编制了现代汉语动作动词表;分析了基本动作动词,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意义逐步拓宽、泛化,因而动作性也相应变化的各类动作动词。第二章指出动作动词在运用中体现动作意义的程度不一样,在动词结构中,动词与前加、后加成分组合会激活或掩盖其动作性,不同语境下使用的动词以及不同组合条件下形成的动词结构表示动作意义的能力会发生变化。第三章确认受事角色是由动作指派的,动作动词或动作性很强的动词结构是确定受事角色的条件。有些论着所说的受事及受事主语句,相关的动词结构动作性减弱,甚至没有动作性,把这些句子继续分析为受事及受事主语句就缺少充足理由,有必要重新进行解释。本章坚持格语法关于在一个简单句中每种格的关系只能出现一次的主张,不支持扩大受事范围的分析意见。第四章根据语言哲学、语义学对事件、事实和思想的表述,根据句子的表义功能,尝试对汉语句子(包括受事主语句)重新解释,重新分类。各章下列所述内容值得关注:第一章,动词或动词结构是确立受事角色的关键。不同动词的动作性有强有弱。肢体或全身运作是基本动作,进而有使用工具、方式、原材料等才能进行的拓展动作,不同肢体或多个主体联合进行的协同动作,先后进行的几个动作形成的组合动作,多种动作同步进行的综合动作,更进一步则有意义相对抽象的概括动作。从语法上说,动作动词联系着作为施事的人,多数具有自主、可控意义,通过状语引进工具、方式、手段,可以与表示受事或原材料、结果的名词结合,多数可以重叠、可以用于祈使,可以与不同时态联系。决定动词动作性强弱的关键因素是时间,典型动作动词可以受“在、正、正在”限制。“现在”进行的动作,其动作性最强。作为自然语言,现代汉语里的“现在”可以是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波佩尔(2000)说的短暂瞬间(3秒),也可以延续一定时长,甚至一个时期。大致说来,其他条件不变时,越是短暂进行的动作,其动作性越强。动作延续有两种情形:部分动作本身就在时间里持续,瞬间动作的延续是一遍遍重复的结果。第二章,在具体运用中动词的动作性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具体文本中的动词会偏离词典释义而出现相对宽泛的、比喻的、抽象意义的用法;甚至与不同名词组合,或与之组合的名词分布在不同位置,都会影响动词动作意义的显现。另一方面,动词V与由V形成的VP,它们动作意义的强弱也可能不一样。丁声树等(1961)指出,受事主语句“谓语往往不只是单独的动词,动词前后常有别的成分”。这个论述几十年间一再被引用,但没有引出应有的结论:由于组合,受前加、后加成分的影响,动词结构的动作性或者被强化,或者被削弱。当VP作谓语时,指派句首N为受事等角色的是VP,不是V。在“N+VP”“N1+N2+VP”中,如果VP的动作性比V弱,N、N1或N2的受事角色的隶属度也随之发生变化,那“N+VP”“N1+N2+VP”能否分析为受事主语句就需斟酌。第三章,最早从句法上分析汉语受事成分的是吕叔湘先生。对受事主语句提出明确分析意见的首推丁声树先生。现在,受菲尔墨和Dowty等人的影响,受事、受事主语句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比如:1.指派受事角色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谓语里没有动作动词,或谓语里动词结构动作意义已显着减弱(甚至没有),那么从这样的主谓句里分析出受事主语句,理由是否充足?2.“受事”范围如何确定?结果、与事、工具、材料、系事、处所、原点、终点等语义角色能否称为“广义受事”?本文主张,受事范围不能任意扩大。过去分析为受事主语句的,如果谓语是非动作动词,不能继续分析为受事主语句;动作性显着减弱的动词结构充当谓语的,继续分析为受事主语句理由也不充分。陆俭明(2004)把结构类似但相应位置上名词语义角色不相同的4组8句(其中有受事主语句)统一概括为“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引发了包含受事主语句在内的句子如何归类的讨论。我们应该沿着陆先生的思路继续研究,当然也要加以调整。第四章,注意理清“事件、事实、思想”与朱德熙(1990b)所说高层次意义的关系。哲学家和语义学家说得更为概括,语法学家则注重句子的结构,二者可以统一:从时态来说,事件是正在进行的,事实是已经完成的,思想与特定时态没有联系。确定句子的类,逐层分类很重要。应该先确定概括程度很高的类,然后再分次类,最后分成小类。陆俭明(2004)把4组8句统一概括为一类。其实陆文说的3组6句是一类(动词取完成态),另外1组2句为一类(动词没有特定时态)。“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表达量的评估,是“思想句”之下的进一步分类。没有特定时态的这1组2句应归入思想句(进而归入量的评估句),表示完成态的3组6句应归入事实句。结语概括并指出,不同动词表示的动作有强弱差异,具体语境中的动词,其动作性会发生被激活或被覆盖的变化。格语法主张撇开情态成分,专门研究命题,研究动词及以不同格出现的名词。事实上,相当多情态成分影响着动词动作性的表现,进而制约着动词形式派定名词语义角色的能力,情态成分不能撇开。结语之末说明本文研究中两点主要的不足:一是由于这样的研究有待深入,还不能划出动作动词外围的清晰界限,不得已只能尽量根据最典型的动作动词来讨论,所以本文的研究还不充分。二是从事件句、事实句、思想句三大类,到语法学家归纳的具体句子语法意义的类,中间的过渡地带有待充实、填补。我们搜集了500多例受事主语句,操作的结果是这些句子都有类可归,说明句子先分三大类,然后再逐层细分是可行的。但本文的分类仍属举例性质。怎样建立起中等的类,再到更具体的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蔡俊杰[4](2018)在《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从信息传递角度对汉语语法中体现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言实性表达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首先在对信息以及语言信息相关研究的梳理中讨论信息传递过程中言听双方是如何通过互动来传递信息的,指出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是交际目标达成的先天性规定,在质性特征表达上言者会使用语音、词、语法等手段来作为表达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征形式就是言实性表达。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中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性表达,是附加在命题信息之上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确认性评价。言者在言语交际中通过言实性表达以及相关范畴的组配来实现人际功能与篇章功能的协调,从而促进交际目的实现。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梳理语言信息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本文的主要努力方向。第二章主要解读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及信息的本质、信息传递的相关理论研究等,并对信息的质性特征以及语法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定义、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本文第三章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中的言实性语气副词进行的描写与分析。言实性语气副词是汉语中对命题信息内容真实性进行主观确认的一类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句内限制修饰型(N型)和句外评价连接型(W型)。N型分布在句内,主要体现情态上的确认性评价,W型分布位置灵活,除了体现情态上的评价意义,还具有篇章功能。第四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进行总体性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作为元话语成分,可以对部分命题信息或整个命题信息或者一组命题信息进行言实性确认评价,在信息传递中除了组织语篇信息,还具有交互主观性。第五章第七章对言实性表达的内部以及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必然情态、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共现模式进行分析与描写。言实性表达内部之间的组配共现主要是为了对情态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和实现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评价功能上的确认与非确认以及对礼貌原则的兼顾。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肯定性断言基础上的主观确认,实现逻辑推理与主观评价的协调与加强,另外也包括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给言者的主观确认提供逻辑推理的前提与基础,共同构成论证结构,实现传信与传情的合作,以此增强言者确认性评价的可信度。第八章从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和反预期信息标记“其实”的对比出发,从使用语境、语义结构、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合预期与反预期的语义特征制约了“果然”和“其实”的语篇分布模式,他们在功能上主要标记验证性的真实信息和修正性的真实信息,并形成语篇组织上的语义连贯。第九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的个案“不瞒你说”进行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是一个体现言听之间交互主观性的典型代表,“不瞒你说”在语篇分布上主要用于口语语体,体现了从言者到听者的关照和对信息真实性的确认性评价,“不瞒你说”传递了证据义和情态义,同时还是书面语篇衔接连贯和口语话轮转接的标记。第十章我们对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进行了总结。言实性表达所代表的语法意义是在主观性表达上对信息内容真实性的确认。从立场表达的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言者认识立场的表达,言者使用言实性表达是为了构建言者/作者、听者/读者以及所传递信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语言的元功能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对语言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协调,体现了信息传递中言者在信息编码上对质的原则的遵守,是交际的合作原则在言者编码上的主观表现。

二、从动态的观点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动态的观点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术语选择及其理据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问题
    1.5 理论指导
    1.6 研究方法和语料搜集
        1.6.1 研究方法
        1.6.2 语料搜集与检索
    1.7 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引言
    2.2 国内“独语句”的发展
        2.2.1 “省略说”
        2.2.2 “去省略说”
        2.2.3 “零句说”
        2.2.4 “词组本位说”
        2.2.5 “字本位说”
        2.2.6 “小句中枢说”
    2.3 国内“名词性独语句”研究梳理
        2.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研究
        2.3.2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研究
        2.3.3 名词性独语句的准入条件研究现状
    2.4 国外独语句研究回顾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引言
    3.2 认知突显观
    3.3 “认知参照”观
    3.4 “情境植入”观
        3.4.1 情境植入理论
        3.4.2 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假设
        3.4.3 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特征
    3.5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3.5.1 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整合的理据
        3.5.2 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的构建
    3.6 小结
第4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4.1 引言
    4.2 独语句与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4.2.1 独语句的界定
        4.2.2 认知语法视阈下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4.3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及其理据
        4.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形式分类
        4.3.2 名词性独语句分类的认知语法理据阐释
    4.4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分类
    4.5 小结
第5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考察
    5.1 引言
    5.2 原型式和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共享的句法特征
        5.2.1 句法结构的独立性
        5.2.2 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
        5.2.3 与动态助词“着”或“了”共现的可能性
    5.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
        5.3.1 “的”字“隐”或“显”与词性“虚”或“实”的正相关性
        5.3.2 句法组合的顺次性
    5.4 小结
第6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考察
    6.1 引言
    6.2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描述
        6.2.1 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
        6.2.2 名词性独语句的指称性
        6.2.3 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
        6.2.4 “体”的突显性与“时”的非突显性
        6.2.5 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
        6.2.6 名词性独语句的多义性
    6.3 小结
第7章 “PRG框架”下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
    7.1 引言
    7.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3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3.1 “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3.2 “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4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5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5.1 “A(的)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5.2 “A(的)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8.1 引言
    8.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8.2.1 专有名词准入独语句有音节数量限制
        8.2.2 个体名词准入独语句受“识解方式”影响
        8.2.3 抽象名词准入独语句需个体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8.2.4 集合名词准入独语句有偏正化或句群化倾向
        8.2.5 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需边界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8.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修饰语词类的开放性倾向
    8.4 名词的“界性”与其准入独语句的潜势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2 研究意义
        9.2.1 理论意义
        9.2.2 实践意义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9.3.1 研究局限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解题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过程
    四、本文的资料
第一章 动作动词及其动作意义
    第一节 关于动作的分析
        一、动作的重要性
        二、有关动作、动作动词的分析意见
        三、动作的语义描述
    第二节 动作动词的语法特点
        一、赵元任论动词的特点
        二、动作动词的主要语法特点
        三、动作动词特点概述
    第三节 动作动词是原型范畴
        一、不同平面的动作与动作动词
        二、动作动词(义项)是原型范畴
        三、动作动词(义项)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投影
    第四节 动作动词动作性概观
        一、单音节动作动词
        二、双音节动作动词
        三、非自主动作动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动词运用及其动作意义的显隐
    第一节 动词动作意义的影响因素
        一、动词的释义与使用
        二、动词组合与动作意义的显隐
    第二节 时间范畴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一、时间范畴的研究
        二、汉语语法里的时间范畴及其表现形式
        三、时间范畴表示法与动词动作性(上):语法手段
        四、时间范畴表示法与动词动作性(下):词汇手段
        五、不同时间范畴下动词动作意义的表现
    第三节 动词句法位置及动词结构类型对动作性的影响
        一、句法位置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二、各种句法结构里动词的动作性
    第四节 语气、口气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一、句子语气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二、口气与动词的动作性表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受事和受事主语句的重新解释
    第一节 受事、受事主语句及其研究
        一、受事成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受事主语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受事、受事主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受事成分研究中的问题
        二、受事主语句研究中的问题
    第三节 受事和受事主语句的再认识
        一、“受事”是一个关系项
        二、受事是一个原型范畴
        三、动词性词语是确定受事成分的关键
        四、受事主语句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受事主语句的重新分类
    第一节 句子分类与受事主语句的类
        一、汉语句子分类的历史
        二、受事主语句归类中的问题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启示
    第二节 句型的确定与高层次语义关系
        一、句子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高层次语义关系与构式意义的比较
        三、高层次语义关系或构式意义与句型的确定
    第三节 语言哲学和语义学的分析:事件、事实与思想
        一、泽诺·万德勒的分析
        二、杰弗里·利奇的分析
        三、汉语里的事件句、事实句、思想句
    第四节 受事主语句的分类和再分类
        一、事件句
        二、事实句
        三、思想句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文着力进行的几点探讨
    二、考察动词时要综合研究命题和情态成分
    三、对受事主语句分析意见的评论
    四、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现代汉语动作动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4)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1.2 当代语言学研究关于功能与信息的认识
        1.1.3 语言研究的信息视角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语言信息论的理论探讨
        1.2.2 国内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
        1.2.3 信息结构理论与汉语研究
        1.2.4 语言信息传递的传播视角研究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1.3.1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
        1.3.2 本文的努力方向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1 本文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说明
        1.5.1 本文立论基础
        1.5.2 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1.5.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言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
    2.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
        2.1.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过程
        2.1.2 信息的概念和本质
    2.2 语言信息的质性特征
        2.2.1 语言信息的理论范式
        2.2.2 语言信息的质准则与质性
        2.2.3 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可证实性
    2.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2.3.1 言实性表达的上位范畴
        2.3.2 必然性判断
        2.3.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
    2.4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2.5 与言实性表达相关的概念
        2.5.1 认识情态范畴
        2.5.2 立场与认识立场
        2.5.3 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言实性语气副词
    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和分类
        3.1.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
        3.1.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分类
    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句内语法分布
        3.2.1 语体分布
        3.2.2 句内分布
    3.3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与功能类型
        3.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篇功能分类
        3.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
    3.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
        3.4.1 主观认识立场的表达
        3.4.2 篇章上的衔接与连贯
        3.4.3 信息凸显与语气浮现
    3.5 总结
第四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
    4.1 言实性话语标记
        4.1.1 话语标记
        4.1.2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定义
        4.1.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研究范围
        4.1.4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分类
    4.2 言实性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4.2.1 理论探索与整体研究
        4.2.2 个案研究
        4.2.3 前人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4.3 各类言实性话语标记分析
        4.3.1 直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4.3.2 婉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4.3.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性和差异
    4.4 总结
第五章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共现
    5.1 本章研究内容
    5.2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同现成分
        5.2.1 言实性动词
        5.2.2 言实性语气副词
        5.2.3 言实类话语标记
    5.3 言实性动词的共现考察
        5.3.1 连续共现考察
        5.3.2 间隔共现考察
    5.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考察
        5.4.1 言实性语气副词内部的组配模式
        5.4.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总结
    5.5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现考察
        5.5.1 言实性语气副词和言实性话语标记共现
        5.5.2 言实性话语标记和言实性语气副词共现总结
    5.6 言实性表达内部共现的语用功能
        5.6.1 言实性表达各类的功能
        5.6.2 组配共现时的语用功能
    5.7 言实性表达组配共现的认知解释
        5.7.1 作为言者认知上的主观性
        5.7.2 言听之间的信息差
    5.8 总结
第六章 言实性表达与相关认识情态的共现
    6.1 组配共现
        6.1.1 组配共现的概念
        6.1.2 组配共现的模式
        6.1.3 语气副词组配共现研究
    6.2 言实性表达的相关范畴
        6.2.1 模态逻辑的判断
        6.2.2 相关概念区分
        6.2.3 相关研究范围确定
    6.3 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的共现
        6.3.1 连续共现考察
        6.3.2 间隔共现考察
    6.4 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的共现
        6.4.1 连续共现考察
        6.4.2 间隔共现考察
    6.5 与相关认识情态组配共现的功能
        6.5.1 信息真实性的断定与确认
        6.5.2 信息真实性的确认与协商
    6.6 总结
第七章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共现
    7.1 传信范畴
        7.1.1 传信范畴的定义和范围
        7.1.2 传信范畴和情态范畴的关系
    7.2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7.2.1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
        7.2.2 传信范畴的研究范围
        7.2.3 汉语传信范畴的分类
        7.2.4 推理型传信证素相关说明
    7.3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等级序列
        7.3.1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
        7.3.2 二者在证素中的排列关系
    7.4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组配共现
        7.4.1 二者的组配模式分析
        7.4.2 与传信范畴组配时的内部差异
    7.5 共现的功能体现
        7.5.1 传信与传情的融合
        7.5.2 协调完善推理与组织语篇
    7.6 总结
第八章 语篇言实性与预期
    8.1 言实性语气副词与预期
    8.2 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
        8.2.1 语境分布
        8.2.2 语义对分布和功能的制约
        8.2.3 “果然”的合预期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8.2.4 “果然”作为合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8.3 反预期言实性语气副词“其实”
        8.3.1 “其实”的语境特征
        8.3.2 “其实”的语义分析
        8.3.3 语义特征对篇章分布的制约
        8.3.4 “其实”的语用功能
        8.3.5 “其实”作为反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8.4 合预期和反预期对比分析
        8.4.1 在语法分布上
        8.4.2 在语用功能上
        8.4.3 在信息标记上
    8.5 总结
第九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
    9.1 言实性话语标记
    9.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9.2.1 相关研究述评
        9.2.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9.3 “不瞒你说”的语篇分布
    9.4 “不瞒你说”的语用功能
        9.4.1 间接传信与信息标记
        9.4.2 主观情态与语力表达
    9.5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进程
        9.5.1 “不瞒你说”主观化进程的历时考察
        9.5.2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动因
    9.6 结语
第十章 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
    10.1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
        10.1.1 言实性语气副词
        10.1.2 言实性话语标记
        10.1.3 言实性表达和相关范畴的关系
    10.2 言实性表达的信息标记功能
        10.2.1 句子信息结构中的标记模式
        10.2.2 篇章信息流动中的标注模式
    10.3 从信息传递的不同视角看言实性表达
        10.3.1 从立场表达看言实性表达
        10.3.2 言实性立场表达与语言元功能
    10.4 言实性表达与信息传递的质
        10.4.1 语言中的信息传递
        10.4.2 信息传递中的质性表达
    10.5 总结
第十一章 总结
    11.1 本文结论
    11.2 今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从动态的观点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动态的观点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的分析[J]. 黄长着. 外国语文, 1983(03)
  • [2]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D]. 杜小红. 河南大学, 2019(05)
  • [3]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D]. 何薇. 苏州大学, 2015(06)
  • [4]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D]. 蔡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从动态的角度学习英语语法——几个用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