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松结加连汤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

抗生素联合松结加连汤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

一、抗生素结合松解粘连汤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芳[1](2021)在《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龄化,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癌症发病率明显升高,恶性肿瘤手术率随之也增加,而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由于病情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范围大,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的比率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恶性肿瘤术后AIO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再次发生肠梗阻的概率升高,故临床多首选保守治疗。西医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必要时抗感染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文献研究中发现中医中药治疗AIO效果较好。中医保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由于肠梗阻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应用中药内服汤剂会加重患者胃肠负担,且具有肝肾效应,因此中药外治法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术后AIO更为适合。中医外治方法多样,包括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等,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易于接受、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可反复给药等优势。前期在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incomplet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患者,“急则治其标”,采用“温阳散寒,行气通腑”的治疗原则,应用“温阳行气通腑方”进行神阙穴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并进行了单组临床研究,有效率达88.9%。但未设立对照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观察,更加科学的评价本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服务。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科学评价“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提供科学依据,以便进一步临床推广,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案,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术后IAIO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记录治疗前1天及治疗1,3,7,10,14天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对治疗后14天的立位腹平片进行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在治疗结束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1.总体疗效评价:经结果统计分析,治疗组共35例,脱落4例,共完成31例,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共35例,脱落3例,共完成32例,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值=0.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寒凝气滞证肠梗阻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比较P=0.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疗效更好。3.卡氏评分比较: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进行统计,组内比较P值=0.00,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值=0.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联合西医保守治疗或单纯西医保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帮助,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4.肠道功能恢复比较:两组间对比,在恢复排便、肠鸣音、胃液引流量及呕吐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气方面,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安全性评价:整个研究过程中出现两例贴敷后用药处皮肤微红,无特殊处理,观察4小时后,红色消退,无瘙痒及水疱。研究顺利,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离子水平、心电图的异常,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6.随访: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随访的63例病人中治疗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6例病人中1例病人因饮食不节梗阻复发,复发率为3.8%;无效的5例病人因年龄大,患者拒绝手术,继续“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1月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仍有不同程度的梗阻,考虑与入组前梗阻病程较长及梗阻程度较重有关。随访对照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2例病人中有2例病人梗阻复发,复发率为9.1%,均因饮食不节所致,无效的10例病人均转外科治疗,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对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远期疗效较好。研究结论“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肠梗阻症状、体征、立位腹平片情况,尤其在腹痛、腹胀、腹寒、呃逆嗳气症状改善上更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有效,复发率较低,因此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吴亚明,邹明慧,黄书福[2](2021)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某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2例,分组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纳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纳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VAS评分、炎症因子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CRP因子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显着比对照组(17.39%)低(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可有效缩短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时间,减轻疼痛感,减少炎症介质释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徐帅,刘淑娟,王建六,张师前,王建东,王玉东[3](2020)在《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是指手术组织/部位损伤后,在组织愈合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和结局,粘连所致的疾病包括女性不孕/不育、肠粘连/梗阻、慢性腹痛/盆腔痛等多种并发症,并增加盆腹腔再次手术的操作难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本共识,通过分析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粘连形成机制和相关的临床结局,总结盆腹腔粘连风险的评估系统。本共识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对有

李澜[4](2020)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中医治疗肠梗阻方法与现代西医医学先进治疗手段结合,应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旨在为传统中医学结合现代西医治疗AIO提供新方法。方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8年09月—2020年4月住院病人中确诊为气滞血瘀证型粘连性肠梗阻的40名病人,随机分为临床对照组和临床实验组。临床对照组的治疗方式是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临床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是将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排气及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肠导管的拔除时间、插管后患者仍需要的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的变化以及其治疗结果。结果:临床实验组患者平均出现排气排便的时间、腹痛与腹胀消失时间、可以进食的时间、腹部立位平片显示肠管中的气液平消失时间、肠导管的拔除时间、插管后住院天数普遍短于对照组;临床实验组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相关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降低;其总有效率高于临床对照组。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柴胡汤加味方能较好的解除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的肠道梗阻。其可以使肠管恢复蠕动功能的时间缩短,还能有效缩短肛门出现通气通便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

韩尚志[5](2020)在《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临床分析 ——附15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将肠外瘘发生至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以2月为界,分为早期确定性手术(EDS)组及延迟确定性手术(PDS)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4.07至2019.07在遵义医科大学胃肠外科诊断腹部手术后肠外瘘并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评估确定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术后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1月内死亡率,(3)术后3月BMI的变化,(4)术后6月的肠外瘘复发情况;(2)比较EDS组与PDS组患者:(1)瘘的部位与瘘出量,(2)术前治疗:抗生素、生长抑素、营养支持,(3)术前相关炎性指标:T、P、血WBC、N、CRP,(4)术前营养指标:ALB、PAB、Hb、NRS 2002评分,(5)确定性手术:手术方式、手术切口是否经过瘘口、小肠瘘患者术中用时与出血量,(6)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月BMI变化。结果:共有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确定性手术实施时间为4天-84月,中位时间为7月。(1)确定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15例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出血1例、炎性肠梗阻1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无切口疝发生,(2)无1月内死亡病例,(3)术后3月BMI较术前升高(P=0.013),(4)术后6月无复发病例;(2)EDS组及PDS组患者分别为5例及10例,EDS组手术在肠外瘘发生后444天实施,中位时间27天,早期实施确定性手术的原因包括:(1)短肠综合征表现明显,(2)瘘口周围组织缺损较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不利于护理并影响手术时切口关闭,(3)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瘘局部较严重的疼痛;PDS组手术在肠外瘘发生后384月实施,中位时间12月。EDS组与PDS组患者:(1)瘘的部位与瘘出量:EDS组小肠瘘100%,PDS组小肠瘘40%、胃瘘30%、结直肠瘘30%,EDS组高、中、低流量瘘分别为40%、40%、20%,PDS组中、低流量瘘分别为10%、90%,(2)术前抗生素、生长抑素、营养支持:EDS组分别为100%、80%及100%,PDS组分别为50%、10%及0,(3)术前相关炎性指标:EDS组与PDS组确定性手术前3天内T、P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前12天内的血WBC、N、CRP均处于正常值范围或邻近正常值上限,(4)术前营养指标:术前ALB、PAB、Hb及NRS 2002评分在EDS组分别为(30.48±2.19)g/L、(143.60±40.26)mg/L、94.00(80.00119.00)g/L及5(45)分,在PDS组分别为(37.09±2.83)g/L、(199.20±44.36)mg/L、124.00(87.00178.00)g/L及1(12)分,(5)EDS组肠切除吻合术5例(100%),手术切口经过瘘口3例(60%),PDS组肠切除吻合术7例(70%),胃-楔形切除修补术3例(30%),手术切口经过瘘口4例(40%),两组患者均行切口减张缝合,(6)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月BMI变化:EDS组分别为80%、18(1427)天、术后3月BMI升高(P=0.030),PDS组分别为20%、9(728)天,术后3月BMI升高不明显(P=0.157)。结论:(1)确定性手术是肠外瘘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手术时机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2)肠外瘘发生后,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延迟确定性手术治疗,那时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低;(3)当肠外瘘患者出现短肠综合征表现明显;瘘口周围组织缺损较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不利于护理并影响手术时的切口关闭;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瘘局部较严重的疼痛;需要实施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早期确定性手术组患者术前存在瘘量大、局部炎症重、营养状况差等情况,需经生长抑素、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尽可能改善后实施手术,对手术治疗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刘继兴[6](2020)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指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LC)治疗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31例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SLC)组(n=86)、一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OSLC)组(n=79)、一期开腹胆囊切除术(OSOC)组(n=66)。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s)或中位数(四分位数)[M(25%,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类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同一组资料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间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TBGD+SLC组86例病人均穿刺置管成功,大多数病人术后72h内腹部体征消失,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和谷丙转氨酶等降低至正常。(3)术中情况比较:三组在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O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逆行切除和胆囊次全切除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PTGBD+SLC组在手术时间、肠粘连松解和逆行切除低于OSLC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情况比较:三组在术后胆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OC组相比于其余两组切口感染率高、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GBD+SLC组与OSLC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BD联合择期LC既符合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又充分发挥微创技术优势,是治疗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一项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徐云飞[7](2020)在《腹腔镜IPOM术与开放Sublay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修补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腹膜前间隙补片置入术(Sublay)是开放切口疝修补术中最有效的手术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也更加成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本研究通过比较腹腔镜IPOM修补术与开放式Sublay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治疗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腹腔镜IPOM修补术,40例行开放Sublay修补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三天疼痛VAS评分、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总住院费用,血清肿、切口感染、慢性疼痛、肠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疝位置及大小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量(34.4±14.6)ml、术后第三天VAS评分(2.5±0.6)、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9±0.6)d、术后住院时间(6.2±1.4)d 均低于 Sublay 组的(42.5±18.2)ml、(3.3±0.6)、(2.9± 1.0)d、(9.1 ±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34.4±39.7)min 长于 Sublay 组(119.2±31.1)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总住院费用(38052.0±2987.5)元高于Sublay组(19729.2±2716.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低于Sublay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Sublay组1例(2.5%)复发,腹腔镜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腔镜IPOM修补术和开放Sublay修补术同样安全有效,腹腔镜手术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修补腹壁切口疝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2.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费用较高,对于复杂切口疝治疗也有一定限制,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

季双双[8](2020)在《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文中指出背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发生于腹部术后,表现为机械性、动力性共存的肠梗阻类型。该病发生率较高,诊断难度较大,极易误诊误治,强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多数学者主张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的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增加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因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胃肠下合穴及芒硝脐敷疗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探究针药结合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探索临床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新方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4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入组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护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肥皂水灌肠,酌情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相关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胃肠下合穴(双侧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联合芒硝脐敷,共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血钠、钾离子水平及临床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分布、原发病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入路、麻醉方式、影像学资料及入组时白蛋白分布水平进行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均衡性,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症状缓解、肠功能恢复及血清CRP、血浆白蛋白水平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症状积分评价:治疗组在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总症状积分评价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功能评价: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1)血清CRP水平: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第3天、血清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B水平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第3天及第7天ALB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钠、血钾水平: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第1天、治疗第3天、第7天测定钠、钾离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有效率: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胃肠下合穴联合芒硝脐敷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针刺胃肠下合穴联合芒硝脐敷够促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蠕动,调节肠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加快肠功能恢复时间,快速缓解肠梗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临床应用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闫志文[9](2020)在《mXG凝胶协同C5a抗体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m XG凝胶生物相容性并建立昆明小鼠盲肠-腹壁缺损粘连模型,综合评价m XG凝胶协同C5a抗体预防腹腔粘连的效果。方法1通过CCK-8检测法、活/死细胞染色法、3D细胞培养来评价m XG凝胶生物相容性。2制作昆明小鼠盲肠-腹壁缺损粘连模型,评价m XG凝胶协同C5a抗体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效果。将昆明小鼠48只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5a抗体组、m XG组、m XG/C5a抗体组。术后1周、2周四组中分别处死6只动物,使用双盲法进行粘连程度目视评分,对损伤部位进行HE、VG、Masson、天狼星红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损伤部位TGF-β1的表达情况。将昆明小鼠45只,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正常组、C5a抗体组、手术组。术后第1天、3天、5天三组中各处死5只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损伤部位IL-8、中性粒细胞的表达情况,Luminex技术检测血清中IL-6、IL-8的表达情况。结果1 CCK-8检测法定量说明m XG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活/死细胞染色法定性说明m XG凝胶没有细胞毒性;3D细胞培养证实m XG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术后第1、2周通过粘连程度分级评分、HE、VG、Masson、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说明m XG/C5a抗体能有效防止粘连的发生,而且在起到物理隔离作用的同时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组织的愈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及Luminex结果说明C5a抗体的干预,抑制了补体的过度激活,抑制炎症反应,二者协同治疗可以预防腹腔粘连发生。结论1 m XG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 m XG温敏水凝胶协同C5a抗体能够更有效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3 C5a抗体可以通过减少损伤部位组织和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炎细胞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图16幅;表2个;参94篇。

张雅[10](2020)在《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肠粘连缓解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效果,根据组方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比较、分析、评价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优势及可行性,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实验共收入患者30人,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对照组共15人,脱落2人。实验组共15人,脱落1人。共脱落3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抑酸止吐、生长抑素、抗生素、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粘连缓解汤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灌肠,本次治疗以14天为观察时长,分别于D1、D7、D14测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并予行疼痛评分、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1、疼痛: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疼痛指标均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血清炎症因子CRP、IL-6: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CRP、IL-6水平下降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GSRS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胃肠道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时间和治疗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凝血因子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凝血因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因子水平均较前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水平均较前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创面KPS评分上升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粘连缓解汤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有明显优势,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使病程呈缩短趋势。

二、抗生素结合松解粘连汤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生素结合松解粘连汤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现代研究
        1.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研究
        2.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4.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西医治疗进展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术后AIO的认识
        2. 术后AIO的病因病机
        3. 恶性肿术后AIO的中医治疗进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2.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结果
        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分析
        2. 疗效统计分析
    小结
    讨论
        1. 本研究入组患者基线情况探讨
        2. 本研究结果探讨
        3.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西医研究现状分析
        4. “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理论依据
    结语
        结论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2)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手术指标:
        (2)VAS(视觉模拟自评量表):
        (3)炎症因子指标:
        (4)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
    2.2 对比两组VAS评分、炎症因子指标
    2.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3)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后粘连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生机制
2 粘连分级标准及相关不良临床结局
    2.1 粘连分级
    2.2 盆腹腔粘连相关不良临床结局
        2.2.1 不孕症
        2.2.2 粘连性肠梗阻
        2.2.3 慢性腹痛/盆腔痛
        2.2.4 增加再次手术的难度
3 妇科手术盆腹腔粘连防治策略
    3.1 术前及术中粘连风险的评估
    3.2 妇科术后盆腹腔粘连的预防策略
        3.2.1 手术原则和方法
        (1)坚持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
        (2)始终执行微创手术理念
        3.2.2 术中预防粘连的其他措施
        (1)非抗生素类抗炎药物
        (2)腹腔灌注或腹腔冲洗
        (3)黏多糖和几丁质类凝胶/液态材料
        (4)防粘连屏障类
4 总结与建议

(4)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病例标准
        3.1 病例纳入标准
        3.2 病例排除标准
        3.3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3.4 终止试验标准
        3.5 中转手术的条件
    4.研究方法
        4.1 治疗及用药方法
        4.2 观察指标
        4.3 拔除导管指征
        4.4 临床治疗效果
    5.统计分析
    6.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基本信息的比较
    2.临床表现比较
    3.炎性指标的比较
    4.平均住院时间
    5.两组有效率的比较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临床观察记录表
    附表二:知情同意书
综述 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5)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临床分析 ——附1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腹腔镜IPOM术与开放Sublay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腹壁切口疝的防治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西医研究进展
        1. EPISBO的概念
        2. EPISBO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3. EPISBO的发病机制
        4. EPISBO的临床特点
        5. EPISBO的治疗
        6. EPISBO的预防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医研究进展
        1. 古籍文献溯源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中医药对EPISBO的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3. 安全性评价
        4. 随访
        5. 临床试验步骤
        6. 统计学处理
        7. 技术路线图
        8. 质量控制
    临床研究结果
        1. 基础资料
        2. 基线资料比较
        3. 疗效指标评价
        4. 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
        5. 随访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本研究方案实施依据
        3. 本研究的优点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临床试验流程图
附录2 CONSORT 2010对照检查清单
致谢
个人简介

(9)mXG凝胶协同C5a抗体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mXG温敏水凝胶生物相容性评价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2 mXG温敏水凝胶的体外生物学性能研究
        1.2.3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mXG凝胶浸提液细胞毒性评价
        1.3.2 mXG凝胶的细胞接触毒性评价
    1.4 讨论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mXG协同C5a抗体预防腹腔粘连的效果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盲肠-腹壁缺损粘连模型的建立
        2.2.3 mXG/C5a抗体防粘连效果评价
        2.2.4 组织学观察
        2.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6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粘连模型的稳定建立
        2.3.2 术后大体观察
        2.3.3 术后粘连评分
        2.3.4 组织学评价
        2.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表达情况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C5a抗体抗炎在预防腹腔粘连中的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主要试剂及设备
        3.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2.3 Luminex技术
        3.2.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8表达情况
        3.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表达情况
        3.3.3 血清中IL-6、IL-8的表达情况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4章 综述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及预防
    4.1 粘连形成的原因及预防
        4.1.1 粘连形成的原因
        4.1.2 细胞因子对术后粘连的影响
        4.1.3 预防术后粘连的方法
        4.1.4 腹腔组织损伤后过度炎症反应发生的机制
    4.2 C5a及其抗体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4.2.1 补体系统
        4.2.2 C5a的结构及功能
        4.2.3 C5a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4.2.4 C5a抗体药物
        4.2.5 C5a抗体对腹腔粘连的防治应用
        4.2.6 C5a抗体协同mXG温敏水凝胶预防腹腔粘连作用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10)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法
    2.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2.1 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
        2.2 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病理
        2.3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2.4 预防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比较
        2.2 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肠粘连缓解汤药物组成分析
        3.2 疗效分析
        3.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抗生素结合松解粘连汤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D]. 吴晓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J]. 吴亚明,邹明慧,黄书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03)
  • [3]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J]. 徐帅,刘淑娟,王建六,张师前,王建东,王玉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06)
  • [4]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研究[D]. 李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临床分析 ——附15例报告[D]. 韩尚志.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6]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D]. 刘继兴.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腹腔镜IPOM术与开放Sublay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比较[D]. 徐云飞. 郑州大学, 2020(02)
  • [8]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D]. 季双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mXG凝胶协同C5a抗体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D]. 闫志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D]. 张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抗生素联合松结加连汤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