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巨细胞病毒在母婴间的感染与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田泽丽[1](2020)在《人乳头状瘤病毒对IVF/ICSI-ET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研究分析比较不孕不育妇女与育龄期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2.探讨不同部位及不同型别HPV感染在妊娠结局等方面的相关性。3.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结局分析及HPV感染干预的必要性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自愿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1399对夫妇入组,非随机对照,选用同一超促排卵方案(长方案)、女方年龄<45岁,记录临床资料信息,收集女方宫颈脱落细胞、子宫内膜组织、卵泡培养液及胚胎培养液,将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法检测不同部位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分为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部位和分型的HPV感染情况及其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中夫妇双方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内分泌激素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LH、E2、P,不孕病因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1399例女性中,HPV阴性组1269例(90.71%),HPV阳性组130例(9.29%),HPV阴性组临床妊娠率53.51%(679/1269),活产分娩率45.86%(582/1269),流产率13.25%(90/679),异位妊娠率1.03%(7/679),HPV阳性组临床妊娠率43.08%(56/130),活产分娩率34.62%(45/130),流产率19.64%(11/56),异位妊娠率0.00%(0/56)。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间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活产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3)HPV不同部位感染中,宫颈HPV感染率9.29%(130/1399),子宫内膜HPV感染率2.00%(28/1399),卵泡培养液HPV感染率1.00%(14/1399),胚胎培养液HPV感染率0.00%。宫颈单一部位HPV感染阳性组90例,复合部位感染阳性组40例,其中宫颈、子宫内膜两部位阳性组24例,(只有1例两部位HPV感染型别完全不相同),宫颈、卵泡培养液两部位阳性组11例(只有1例两部位HPV感染型别完全不相同),内膜、卵泡培养液两部位阳性组1例,感染型别相同,宫颈、内膜、卵泡培养液三部位阳性组4例,HPV感染HPV型别相同,子宫内膜组织、卵泡培养液中检测出HPV感染型别与宫颈HPV感染吻合率达95.00%(38/40)。HPV单一部位阳性组临床妊娠率40.00%(36/90),活产分娩率31.11%(28/90),流产率22.22%(8/36)。复合部位HPV阳性组临床妊娠率50.00%(20/40),活产分娩率40.00%(16/40),流产率15.00%(3/20),HPV感染组中宫颈单一部位阳性组与复合部位阳性组在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分娩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PV不同型别感染中,检出17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82型未检测出,感染型别检出率最高的是16型(12.31%),余42型(12.31%)、52型(16.15%)、58型(11.54%)。单一型别感染102例(78.46%),复合型别感染28例(21.54%),高危型别106例(81.54%),低位型别24例(18.46%),高危型HPV感染组临床妊娠率44.34%(47/106),活产分娩率36.79%(39/106),流产率17.02%(8/47);低危型HPV感染组临床妊娠率37.50%(9/24),分娩率20.83%(5/24),流产率44.44%(4/9)。HPV感染组中高危型组与低危型组间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分娩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宫颈HPV感染9.29%略偏低于国内研究。HPV感染亚型分布与国内研究基本一致,感染型别检出率最高的是16型(12.31%),余42型(12.31%)、52型(16.15%)、58型(11.54%),子宫内膜组织、卵泡培养液中检测出HPV感染型别与宫颈HPV感染吻合率达95.00%(38/40)。(2)本研究显示HPV感染对IVF/ICSI-ET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HPV感染阳性组活产分娩率与HPV感染阴性组有显着性差异,HPV阳性女性活产分娩率34.62%低于HPV阴性女性45.86%。(3)单一部位和复合部位HPV感染对IVF/ICSI-ET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活产分娩率、流产率无明显影响。(4)HPV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对IVF/ICSI-ET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分娩率、流产率无明显影响。(5)对于不孕女性,HPV感染可能只需作为防癌常规筛查,进入周期前除外下生殖道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无需过多治疗,但妊娠期间需密切监测因HPV感染引起的下生殖道病变,降低孕期并发症,提高活产率。
阿尼克孜·阿不都艾尼,玛依努尔·尼牙孜[2](2012)在《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此外其他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作者对HPV﹑HSV-2﹑HCMV的感染途径,感染的人群,致癌机制与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萍[3](2004)在《人乳头瘤病毒16型(新疆株)E6基因疫苗免疫小鼠的研究》文中认为人乳头瘤病毒16型(新疆株)E6基因疫苗免疫小鼠的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是人类肿瘤病毒病因中重要的DNA 病毒, 高危HPV 易引起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其中最常见的是HPV 16 型和HPV 18 型。大量研究资料证明,50%的宫颈癌与HPV16感染相关。HPV16的E6基因持续表达E6蛋白,而这种持续表达是肿瘤细胞转化和维持恶性特征所必需的,并且,正常组织中不存在这种蛋白。因此,E6蛋白就成为HPV16相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性疫苗的理想靶抗原。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基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从新疆维吾尔妇女宫颈癌组织中所克隆的HPV16E6基因,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HPV16E6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HPV16E6多克隆兔抗血清的制备以及HPV16E6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小鼠的研究。研究工作的基础为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标准株HPV16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分别经PCR扩增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HPV16E6基因,连接上pUCm-T载体,经DNA序列测定后,结果与GenBank中标准株HPV16E6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确定已克隆出的新疆株HPV16E6基因序列与德国标准株的基本相同。从而为针对我国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新疆株)E6基因的疫苗研究提供了基因来源。为了得到检测小鼠抗体所需的抗原蛋白,我们用清华大学李慎涛博士惠赠的pET28a- HPV16E6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筛选出转化体,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诱导效果,发现在18kDa处有目的蛋白的表达。在大量诱导表达以后,离心法收集菌体,超声裂解细胞及溶菌酶处理后,离心获得包涵体沉淀,于适当的条件下洗涤,从包涵体中纯化E6蛋白,蛋白电泳检测后以标准蛋白MARKER为标准通过光密度扫描定量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每升菌液可诱导产生E6蛋白大约50mg左右,E6蛋白在包涵体中的纯<WP=5>度可达90%以上。根据制备多克隆抗体的要求,将从包涵体中纯化的E6蛋白通过SDS-PAGE进一步纯化后,将E6蛋白条带从胶上割离,反复冻溶,碾碎后获得较大颗粒,此颗粒经冻干后碾碎成粉末联合弗氏佐剂,分数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以ELISA评估抗血清效价至少是1:20000。分别用毕赤酵母和大肠杆菌表达的E6蛋白为抗原,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具有高的特异性。上述研究制备了高纯度的HPV16E6抗原蛋白,获得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HPV16E6的血清,为检测新疆株HPV16病毒和E6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制打下基础。 由于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DNA疫苗具有诸多优点,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此我们根据DNA疫苗的制备要求,将pUCm-T- HPV16E6载体上的HPV16E6基因定向克隆到pCDNA3.0上,酶切鉴定表明我们构建了针对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HPV16E6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即pCDNA3- HPV16E6。将构建正确的重组质粒大量提取纯化,并免疫小鼠,对其免疫效果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HPV16E6基因的DNA疫苗,能使免疫后小鼠产生明显的抗E6抗体。本研究工作为深入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新型疫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段淑敏,杨新科,郭津津,候云德,钱止维,张景华[4](1996)在《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巨细胞病毒在母婴间的感染与传播》文中指出 人乳头瘤病毒(HPV),巨细胞病毒(CMV)及疱疹病毒(HSV)是妇女宫颈炎的病因之一,这三种病毒的共同特性是能促进细胞转化,有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恶性肿瘤发生有关。HPV-16与HSV与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HCMV的感染常常造成婴儿
赵莉[5](2008)在《HPV16、18、58型多价重组痘苗病毒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颈癌是危及全球妇女健康的严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宫颈刮片的筛查和疾病的治疗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大量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和临床研究证实,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宫颈癌病人的宫颈样本中可以检测到的HPV高危型别包括HPV16,18,45,31,33,58,52,35,59,56等,其中HPV16的检出率最高,其它高危型别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检出率不同。我国宫颈癌患者中HPV16感染率最高为61.9%,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为HPV18(7.7%)和HPV58(6.4%)。因此,研制适用于我国包括HPV16、HPV18、HPV58等主要高危型别的多价治疗性疫苗,对HPV重度感染及相关肿瘤的人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HPVE6、E7蛋白持续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是形成肿瘤并维持恶性特征所必需的癌蛋白,正常组织中不存在这两种蛋白,因此E6和E7蛋白是目前HPV相关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性疫苗的主要靶抗原。为安全起见,通常以修饰后去除了转化活性但仍保留抗原性的E6和E7蛋白作为靶抗原进行治疗性疫苗的研制。本论文选择我国宫颈癌患者中含括76%高危感染的HPV16、HPV18、HPV58三个型别,采用可诱发机体产生较强细胞免疫的痘苗病毒天坛株作为载体,构建分别表达高危型别HPV16、HPV18、HPV58 ETE6融合蛋白和共表达HPV16/18 ET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研究这些重组痘苗病毒在单独免疫和联合免疫时的免疫效果,以确定多价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的可行性,为研制能够治疗HPV重度感染或相关肿瘤的多价疫苗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建立了体液免疫反应检测方法,制备了用于重组痘苗病毒鉴定的抗体。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三个型别的E6、E7蛋白共计六种抗原,使用这些材料建立了用于体液免疫反应检测的ELISA方法。利用纯化后的HPV58型E7、E6蛋白免疫动物制备了相应的多克隆抗体,用于重组痘苗病毒的鉴定。第二、建立了用于评价E6、E7蛋白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方法,从肽库中筛选到HPV18E641-55、HPV18E661-75和HPV58E657-71三条文献中未报导的新的表位肽序列,做为ELISPOT检测中特异性刺激肽,用于本研究中重组痘苗病毒细胞免疫效果的研究。第三、完成了HPV16、HPV18和HPV58三个型别E6、E7基因的改造和E7E6基因的融合,构建了分别表达HPV18型和HPV5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和共表达HPV16/18型E7E6融合蛋白的双价重组痘苗病毒,结果显示双价重组痘苗病毒目的蛋白表达稳定、目的基因丢失率为0~2%。第四、对分别表达HPV16型、HPV18型、HPV5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和共表达HPV16/1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单独免疫和联合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价。1.表达HPV16E6E7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和共表达HPV16/18E7E6融合蛋白的双价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小鼠都能产生针对HPV16E7蛋白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明显推迟小鼠成瘤时间,保护30%-40%的小鼠免受TC-1肿瘤细胞攻击。2.表达HPV58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的小鼠可检测到针对HPV58E6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小鼠抵抗RMAHPV58E7肿瘤细胞的攻击。3.表达HPV18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HPV18E6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但没有检测到针对HPV18E7蛋白的细胞免疫反应,而在免疫恒河猴后可检测到针HPV18E7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提示小鼠可能不适合用于HPV18E7蛋白的评价。4.共表达HPV16/18E7E6融合蛋白的双价重组痘苗病毒能够诱发小鼠产生针对HPV16E7和HPV18E6蛋白的细胞免疫反应,与相应的单价重组痘苗病毒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水平无明显区别。双价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的3只恒河猴中,产生针对HPV18E6、HPV18E7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有2只,产生针对HPV16E6、HPV16E7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各有1只,其中有一只恒河猴产生了针对四种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5.共表达HPV16/18E7E6融合蛋白的双价重组痘苗病毒与表达HPV58E7E6融合蛋白的单价重组痘苗病毒混合成三价疫苗免疫小鼠能够产生针对目的蛋白的抗体和相应的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延缓相应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保护部分小鼠免受肿瘤细胞攻击,说明联合免疫很好发挥了双价重组痘苗病毒和单价重组痘苗病毒的免疫效果。本研究结果说明利用重组痘苗病毒进行HPV多价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的研究是可行的,为今后研制用于重度HPV感染及其相关肿瘤治疗的多价疫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肖远革[6](2018)在《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含量与HR-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含量的变化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筛查结果中宫颈HR-HPV阳性的1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将176例患者分别记为HPV感染但组织病理学阴性组67例,低级别上皮内病变组63例,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组33例,宫颈癌组1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例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4及IL-12的含量。结果 1 HPV感染组、LSIL组、HSIL组、SCC组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4的含量分别为36.39±19.55、74.74±3.24、82.66±7.29、104.69±14.9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163,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IL-4的含量逐渐增高。2 HPV感染组、LSIL组、HSIL组、SCC组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12的含量分别为90.56±1.23、89.42±0.36、89.08±0.48、88.85±0.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12,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IL-12的含量逐渐降低。3HPV感染组、LSIL组、HSIL组、SCC组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比值分别为0.40±0.22、0.84±0.04、0.93±0.08、1.18±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499,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IL-4/IL-12的比值逐渐增高。4 HPV感染组和LSIL组中,以其他12种高危型HPV感染为主;HSIL组和SCC组中,以HPV16型感染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86,P<0.05)。5HPV16、18和其他12种高危HPV组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4的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和其他12种高危HPV组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12的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和其他12种高危HPV组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比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未发现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含量与HPV感染的型别有关。结论 1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阴道微环境中IL-4的含量增加,IL-12的含量降低,IL-4/IL-12的比值增加。2 HPV感染组及LSIL组中,以其他12种高危型HPV感染为主;HSIL组及SCC组中,以HPV16型感染为主。3本课题研究尚未发现HPV感染的不同型别与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含量变化有关。
刘立鸿[7](2008)在《新疆株HPV16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以及病毒颗粒在293T细胞中包装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乳头瘤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是一种常见的小DNA双链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为8kb,主要感染上皮黏膜细胞,可引起良性乳头瘤病变和恶性肿瘤,高危型HPV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大量研究资料证明,50%的宫颈癌与HPV16感染相关。目前在世界不同各地和种族已鉴定出多种HPV16变异株,并发现不同的变异株与其致病力等方面有关。新疆南部维吾尔族聚居区是宫颈癌高发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和18是宫颈癌主要病因之一,尤其以HPV16最为常见。本论文主要包括对新疆HPV16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病毒颗粒在293T细胞包装,目的为探讨新疆HPV16变异与该地区宫颈癌高发的关系、新疆当地的宫颈癌疫苗开发和相关致癌机理研究奠定良好基础。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五部分:1、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的HPV16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2、新疆株HPV16 E1多态型分析、E1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原核表达;3、新疆株HPV16 L1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初探;4、密码子优化HPV16衣壳基因单价、真核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5、探索新疆株HPV16病毒颗粒在293T细胞中的包装。1、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的HPV16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HPV16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LA-PCR扩增的方法,获得新疆HPV16基因组,命名为XJHPV16。测序结果表明,序列长为7963bp,其包含2606个腺嘌呤、1392个胞嘧啶、1537个鸟嘌呤、2428个胸腺嘧啶,GC含量为36.8 %,是世界上已报道的最长的HPV16。新疆HPV16E1基因内部存在63个核苷酸重复。2、新疆株HPV16 E1多态型分析、E1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从41份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DNA ,其中有32份可以扩增出HPV16E1基因,HPV16 E1阳性率为78%(32/41)。E1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E1基因核苷酸多处发生变异,并引起编码氨基酸的变异;E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形成11种突变模式,各模式与HPV16原型比较,同源性在96.67%~99.95%之间;在氨基酸水平上形成5种突变模式,各模式与HPV16原型比较,同源性在99.7%~100%之间,其中E1基因内部63个重复突变在世界未见报道。根据GenBank已公布E1,克隆新疆HPV16 E1核心片段,核心大小1011 bp,将核心分别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pGEX-4T-1上,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蛋白表达,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融合蛋白表达。3、密码子优化HPV16衣壳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用PCR技术从988载体中获得密码子优化L1,L1-IRES-L2片段,将片段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从而构建真核共表达载体pcDNA3.1-L1、pcDNA3.1-L1-IRES-L2;水动力转染技术(hydrodynamics-based transfection)和脂质体细胞转染法(liposome-mediated transfection of cells),检测衣壳基因的体内、外发生转录情况;pcDNA3.1-L1、pcDNA3.1-L1-IRES-L2重组质粒转染后293T细胞后发生CPE(cytopathic effect)现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L1衣壳基因在293T细胞中蛋白表达。4、新疆株HPV16 L1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初探新疆株HPV16 L1基因发生了多位点变异,为探索新疆株HPV16 L1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水平,构建pcDNA3。1-xj-L1,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无法检测到相应蛋白的表达,说明新疆株HPV16 L1与其它已报道的HPV16野生型的L1一样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量仍然很低,这将为新疆当地的宫颈癌疫苗和相关致癌机理研究奠定良好基础。5、探索新疆株HPV16病毒颗粒在293T细胞中的包装将线性或者环化的XJHPV16单独转染293T细胞,或者与衣壳基因共同转染293T细胞,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均能够检测到病毒E2基因和E5基因的转录,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线性的XJHPV16在293T细胞重新成环,但是只有在病毒基因组(线性或环化)与衣壳基因共同转染的实验组中检测到L1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转染线性或者环化的XJHPV16 ,在293T细胞无法形成病毒样颗粒,密码子优化HPV16衣壳基因是病毒颗粒形成所必需。
朱庆义[8](2016)在《妇产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现状》文中指出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是病原体侵入妇女泌尿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引起的生殖道炎症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可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流产、早产、死产、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以至影响两代人的健康,严重的还可致癌或易与艾滋病并发。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和标准技术等研究,以预防和控制该类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田黎明[9](2018)在《HPV与宫颈癌》文中研究指明本篇综述主要介绍了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历史和新进展。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 HPV病毒学方面的问题。从病毒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入手,重点介绍了 HPV的8个病毒蛋白的性质、序列结构和功能。E1是有分解ATP活性的解旋酶,E2是调控病毒的复制和蛋白表达之间的平衡,E6和E7则是病毒最重要的致癌蛋白,诱导细胞的永生化。自组装的L1构成了病毒衣壳的主要成分,L2介导病毒DNA进入细胞后的向细胞核运输,二者在保护、运输病毒DNA和病毒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 HPV和宫颈癌的临床问题。首先回顾了 HPV研究的历史,HPV是如何被确立为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简单探讨了宫颈癌的疾病负担,其后介绍了 HPV的传播方式和感染演变过程。最后介绍了现有的HPV感染的诊断方法及其利弊和新进展。HPV感染一般会被机体自己清除,但总有一小部分患者无法自愈而变成持续性感染、潜伏感染。延长的感染时间为HPV转化上皮组织成为癌前病变提供了可能。此时整合型HPV会导致上皮细胞的永生化,而开发清除整合HPV基因的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 HPV在其他癌症中的研究现状。HPV不仅是造成宫颈癌的元凶,在头颈部癌症、皮肤癌、肺癌、生殖器肛门癌中也有它的身影。全文尽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都广泛涉及,以求为妇科医生提供一个大致了解HPV致宫颈癌内在机制的窗口,同时也是我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文献搜集整理水平的途径。
曾水芹[10](2020)在《几种感染因素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长期存在的部分OLP可发生恶性转化,恶变为口腔癌,糜烂型OLP更易发生癌变。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微生物感染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旨在对OLP患者病变组织的HPV感染情况、口腔中真菌微生物变化和血液内四种感染(梅毒、HIV、乙肝、丙肝)临床指标检出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以分析这些因素与OLP之间的关系,预期成果或将有助于对OLP病因和机制的认识提供新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的收集:①OLP病变组织的收集:收集自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初次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临床表现和病变组织检查符合OLP患者的病理标本,根据其临床特征分为糜烂型(A组,9例)和非糜烂型(B组,15例)。同期收集年龄和性别基本与OLP组患者相匹配,在口外门诊拔牙术中获得的患牙周围正常无角化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R组,20例);②唾液样本的收集:研究对象在取活检标本前,收集禁饮禁食2小时自然流出的全唾液5ml,液氮速冻保存备用;③血液样本的收集:收集同期至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OLP患者空腹外周静脉抗凝血5ml,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测。(2)研究方法:①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B、R组样本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表达情况,巢氏PCR技术检测A、B、R组样本中HPV DNA的存在情况;②对A、B、R组患者唾液样本进行高通量真菌测序,分析OLP患者口腔真菌微生物的变化;③由检验科按临床检验流程,分别进行OLP患者血液中梅毒、HIV、乙肝和丙肝四种临床感染指标的检测。(3)统计分析:①根据p16INK4a阳性染色比例对其进行分类,计算阳性率;巢氏PCR检测并测序验证,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最后结果进行卡方检验;②使用Qiime软件进行物种Alpha多样性及Beta多样性统计,使用SPSS19.0对OTU测序数、Alpha多样性指数及Beta多样性指数进行统计。两组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进行比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或以上进行比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CA采用R软件作图,其余组间差异分析使用Graph-Prism 6软件作图;③统计患者血液中四种病原体感染指标的阳性率。所有统计结果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nvisio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INK4a蛋白结果:仅在1例糜烂型OLP病变组织中观察到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显的棕黄色着色,即p16INK4a阳性表达,其余组织均为阴性表达。经统计学分析,OLP组和R组、A组和B组之间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巢氏PCR技术检测HPV及测序结果:仅1例糜烂型OLP组织扩增后经凝胶电泳出现目的条带,对该条带进行胶回收测序,经基因库比对,证实其为HPV 16型。经统计学分析,OLP组和R组、A组和B组HP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OLP患者唾液真菌测序结果:相比R组,OLP组口腔真菌微生物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PCA显示OLP组和R组样本距离较为接近;真菌丰度在各水平均呈现差异,子囊门和pullulancs陶氏菌丰度明显升高;在科和属水平上,各真菌丰度均明显降低。A组和B组比较,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在门、科、属和种水平均有不同丰度的主要真菌微生物,但均无显着差异。(4)血液样本感染指标检测结果:TP和HIV均未检出,1例OLP样本存在HBV感染,检出率为2.13%,1例样本HCV OLP阳性,检出率为2.13%。[结论](1)通过Envision免疫组化技术对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和巢氏PCR技术对样本HPV DNA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发现OLP与HPV/p16INK4a无关。(2)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OLP患者唾液样本真菌菌群多样性较健康人群低,但其真菌群谱组成相似,念珠菌数量较正常人群减少。糜烂型和非糜烂型OLP 口腔主要真菌微生物组成和数量无差异。(3)通过分析OLP患者血液四种感染指标,发现OLP中TP和HIV未检出,HCV和HBV感染检出率也较低。
二、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巨细胞病毒在母婴间的感染与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巨细胞病毒在母婴间的感染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人乳头状瘤病毒对IVF/ICSI-ET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研究内容 |
3.结果 |
4. 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HPV感染与不孕不育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与宫颈癌 |
2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HSV-2) 与宫颈癌 |
3 人巨细胞病毒 (HCMV) 与宫颈癌 |
(3)人乳头瘤病毒16型(新疆株)E6基因疫苗免疫小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 略 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疾病 |
第二章 人乳头瘤病毒16型相关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一章 原核蛋白表达、纯化与检测 |
第二章 多克隆兔抗血清制备及检测 |
第三章 基因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小鼠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一章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与检测 |
第二章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抗血清制备及检测 |
第三章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6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小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附录1: 个人简历 |
附录2: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6基因疫苗的构建图 |
(5)HPV16、18、58型多价重组痘苗病毒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一部分 HPV16、HPV18、HPV58三个型别E6、E7抗原及相应抗体的制备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HPV18型、HPV58型E6、E7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
2.HPV16、HPV18、HPV58三个型别E6、E7蛋白的纯化 |
3.HPV16、HPV18、HPV58三个型别E6、E7蛋白相应抗体的制备 |
4.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小结 |
第二部分 表达E7E6融合蛋白的HPV18型、HPV58型和HPV16/18型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
1.HPV16型、HPV18型和HPV58 E7E6目的基因的改造、克隆及鉴定 |
2.HPV18型、HPV58型和HPV16/18型E7E6基因痘苗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3.表达HPV18型、HPV5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构建及鉴定 |
4.共表达HPV16/1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构建及鉴定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重组痘苗病毒的免疫效果研究 |
1.表达HPV16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效果评价 |
1.1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检测 |
1.2 抗TC-1肿瘤细胞免疫效果评价 |
2.表达HPV5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效果评价 |
2.1 RMAHPV58E7肿瘤细胞系的鉴定及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检测 |
2.3 抗RMAHPV58E7肿瘤细胞免疫效果 |
3.表达HPV1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效果评价 |
4.共表达HPV16/18型E7E6融合蛋白的双价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效果评价 |
4.1 重组痘苗病毒在小鼠上的免疫效果评价 |
4.2 重组痘苗病毒在恒河猴上的免疫效果评价 |
5.共表达HPV16/18型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与表达HPV58型E7E6融合蛋白重组痘苗病毒联合免疫效果评价 |
5.1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检测 |
5.2 抗TC-1肿瘤细胞免疫效果评价 |
5.3 抗RMAHPV58E7肿瘤细胞免疫效果评价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含量与HR-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资料收集 |
1.1.3 实验室检测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
1.2.2 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含量的比较 |
1.2.3 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不同型别HPV感染的分布 |
1.2.4 不同型别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含量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宫颈病变与宫颈局部免疫 |
1.3.2 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环境中IL-4的含量的关系 |
1.3.3 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环境中IL-12的含量的关系 |
1.3.4 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比值的关系 |
1.3.5 宫颈病变与HPV感染 |
1.3.6 HPV感染与宫颈局部免疫功能 |
1.3.7 实验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
2.1 宫颈癌 |
2.1.1 宫颈癌的流性特征 |
2.1.2 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
2.2 HPV病毒及其感染机制 |
2.2.1 HPV病毒 |
2.2.2 HPV病毒的感染机制 |
2.2.3 HPV的检测方法 |
2.3 阴道及宫颈的组织结构 |
2.3.1 阴道的组织结构 |
2.3.2 宫颈的组织结构 |
2.4 阴道微环境的细胞免疫 |
2.4.1 IL-4的结构和功能 |
2.4.2 IL-12的结构和功能 |
2.4.3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 |
2.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附图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新疆株HPV16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以及病毒颗粒在293T细胞中包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人乳头瘤病毒(HPV)致癌机制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密码子使用偏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一章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的H PV16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二章 新疆株HPV16 E1 多态型分析、E1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1.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三章 新疆株HPV16 L1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初探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四章 密码子优化HPV16衣壳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五章 探索新疆株HPV16病毒颗粒在293T细胞中的包装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和本科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8)妇产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妇产科常见感染性疾病 |
(一)妇科感染 |
(二)产科感染 |
二、病原菌与感染 |
(一)宫颈HPV感染 |
(二)生殖器疱疹 |
(三)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
1. CT的免疫原性: |
2. CT的致病性: |
(四)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
(五)细菌性阴道病 |
(六)GBS感染 |
(七)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
(9)HPV与宫颈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HPV的进化、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节 病毒的结构 |
1.1.1 病毒成分和物理性质 |
1.1.2 HPV基因组和生命周期 |
第2节 病毒的分型 |
第3节 病毒蛋白的功能 |
1.3.1 E1 |
1.3.2 E2 |
1.3.3 E4 |
1.3.4 E5 |
1.3.5 E6 |
1.3.6 E7 |
1.3.7 主要衣壳蛋白L1 |
1.3.8 次要衣壳蛋白L2 |
第二章 HPV和宫颈癌 |
第1节 宫颈癌病因探究历史 |
第2节 宫颈癌的经济负担 |
第3节 HPV和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
第4节 HPV的传播方式 |
2.4.1 性传播 |
2.4.2 母婴传播 |
2.4.3 手传播 |
2.4.4 血液传播 |
2.4.5 手术传播 |
2.4.6 HPV的感染和进展情况 |
第5节 宫颈HPV感染临床诊断 |
2.5.1 常规细胞学 |
2.5.2 液基薄层细胞学 |
2.5.3 组织病理学 |
2.5.4 类型特异性PCR分析 |
2.5.5 通用引物PCR |
2.5.6 液体杂交捕获 |
2.5.7 HPV mRNA检测 |
2.5.8 HPV检测的新进展 |
第6节 持续HPV感染的治疗进展 |
第三章 HPV与其他癌症 |
第1节 生殖器肛门癌症 |
第2节 HPV与头颈癌 |
第3节 HPV与肺癌 |
第四章 其他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10)几种感染因素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p16INK4a和HPV检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口腔真菌微生物组变化的初步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液中四种指标的检测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患者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微生物因索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巨细胞病毒在母婴间的感染与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乳头状瘤病毒对IVF/ICSI-ET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分析[D]. 田泽丽.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2]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阿尼克孜·阿不都艾尼,玛依努尔·尼牙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04)
- [3]人乳头瘤病毒16型(新疆株)E6基因疫苗免疫小鼠的研究[D]. 李萍. 新疆大学, 2004(04)
- [4]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巨细胞病毒在母婴间的感染与传播[J]. 段淑敏,杨新科,郭津津,候云德,钱止维,张景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6(04)
- [5]HPV16、18、58型多价重组痘苗病毒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D]. 赵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05)
- [6]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含量与HR-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 肖远革.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7]新疆株HPV16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以及病毒颗粒在293T细胞中包装的初步研究[D]. 刘立鸿. 新疆大学, 2008(02)
- [8]妇产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现状[J]. 朱庆义.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6(04)
- [9]HPV与宫颈癌[D]. 田黎明. 厦门大学, 2018(01)
- [10]几种感染因素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的初步研究[D]. 曾水芹.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