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唐玲珊[1](2021)在《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高等工程教育陷入危机。二战后基础研究和科学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过度入侵,使得工程的本质属性——实践被遗忘。面对这一困境,美国工程教育界审时度势,主动开展了大型的工程教育调查活动,并发表众多研究报告,提出改革建议。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并开始探索新的教育范式。20世纪80年代,工程教育中的实践和科学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致使美国人开始反思,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从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向实践能力转变。20世纪90年代,在大工程观、整体工程观等现代工程观的指引下,美国工程教育的引领机构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对学校的工程教育进行了反思,并积极探索新工程教育模式,最终开发了CDIO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进入21世纪,美国颁布了“2020工程师计划”,并大范围地开展改革,在强调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才能、创新才能和领导才能。剖析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历史,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产业和社会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各类工程人才;第二,强调平衡工程教育中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教育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第三,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教师采用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且完整的工程体验;第四,以持续改进的认证哲学影响工程教育改革,采用多种人才培养的计划标准,更加注重教育的输出而非投入。
周长安[2](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张鹤[3](2020)在《三维动画技术在中职“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以三维动画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作为职业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正逐渐应用到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矿物岩石鉴定”课程作为中职学校中工程勘察技术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抽象、专业词汇多、理论与实践并重等特点,同时对于该课程知识的学习缺乏教学辅助工具,使得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基于此,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准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对三维动画在中职“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目前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设计和开发了与“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套的三维动画教学系统;探索适用于中职三维动画教学的教学模式及策略,并开展了三维动画教学系统在“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阐述了建构主义、具身认知、认知负荷及教学系统设计等相关理论对“矿物岩石鉴定”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指导意义;综合分析中职“矿物岩石鉴定”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者特征,提出“矿物岩石鉴定”三维动画教学系统设计的原则、模式和流程,并对系统功能进行阐释。论文通过对“矿物岩石鉴定”课程的重难点——“晶体的47种单形的特征”、“晶体的对称要素”和“晶体的对称操作”等进行教学前期分析,结合“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使用,详细阐述了教学实践过程。论文以“矿物岩石鉴定”课程中“晶体的对称操作分析”教学知识点为例,论述了三维动画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准实验研究法对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系统不仅可以将抽象微观的概念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突破学生局限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极大地改善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戎卿文[4](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徐瑞雪[5](2020)在《“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世界上各国的积极响应,各国间交往日益频繁,推动了沿线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开展了一大批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一带一路”沿线工程项目的开展对参与其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化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遵循“需求分析-能力模型建构-实践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首先,从社会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三个维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的需求;其次,基于能力结构模型和胜任力模型等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主题相关文献,国内走向沿线的企业调研材料以及关注“一带一路”开展研究的专家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尝试从知识、技能、素质和文化四个维度构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模型;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了在“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经验较为丰富的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作为案例,从培养目标,培养举措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高校“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有益经验和不足;最后,以“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模型为“靶子”,针对当前高校在“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从重塑“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目标,建构理论、实践、跨文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化、国际化、实践型师资团队,完善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提升策略。
杨龙[6](2020)在《BIM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设计意图表达不明确、不同专业设计成果协同性差、信息传递流失、设计师无止境的重复劳动等原因严重阻碍着我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对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建筑物从设计施工到运维拆除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最大化具有重大帮助。本文从BIM的核心理念要求入手,就BIM在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设计阶段的应用进行如下研究:(1)本文根据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BIM设计应用现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并总结设计单位应用BIM的阻碍,并针对BIM应用涉及的各方,提出促进BIM设计应用的合理化建议。(2)建立模型。基于大长线性构造物核心建模软件Civil3D,详细研究了由地形、地质、地物组成的环境模型和道路以及相关专业组成的工程模型建模设计操作步骤,梳理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道路工程建模设计流程。(3)协同设计。本文将协同设计分为参建各方全员参与的管理协同和多专业共同作业的设计协同,阐述了管理协同和协同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详细研究了道路工程设计协同阶段主要建模软件与相应其他工程建模软件、集成渲染漫游展示平台等软件之间的数据协同交互方式。(4)成果交付。本文结合当前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内图纸交付文件编制办法和深度规定的要求,针对不同设计阶段探究BIM成果交付内容及深度要求,并详细研究了交付成果中的分析评价报告、可视化浏览模型、本地化出图和工程量计算。本文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和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梳理总结了一套BIM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应用的具体方法,为推广和促进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提供了一些思路。
田帅[7](2020)在《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飞速发展,但也面临当下资源环境、生产要素制约和“劳务荒”等问题,传统建造方式急需转型升级。适应当前社会的EPC装配式建筑俨然已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因承发包方缺乏对工程合同的科学有效管理,近年来有关工程合同的纠纷案例逐年增多,完善工程合同的管理与实践,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前两章通过仔细研读阅读与深入学习大量的有关EPC项目管理、国内外建筑合同示范文本、装配式建筑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文章的后续研究打下良好铺垫。第三章大量且细致地比较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合同范本2017、EPC总承包合同范本2011、国外FIDIC2017范本等对有关具体重要条款的彼此间比较,熟悉了当前各种工程合同范本的特点。第四章分析了EPC装配式工程的特点,我国当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困境以及装配式与EPC模式的适配性分析。依据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专家打分等方式梳理归纳出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基于专家打分,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模,科学分析了在合同策划阶段中,预付款及支付比例这一条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引入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经典博弈理论模型及其对策。最后以某具体EPC装配式安置房工程项目案例,试图通过梳理案例中基本概况以及合同管理难点问题,基于FIDIC等合同范本的分析比较,对案例合同管理中的工程计量,价格调整,工程纠纷处理等重要条款问题提出对策。另通过前述相关理论研究,提出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解决了项目合同谈判初期对于预付款支付比例这一突出和关键问题,推导和实践了博弈模型在合同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收到了预期效果。该论文共有图21个,表65个,参考文献112篇。
詹朝曦[8](2019)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城市快速路因其能够提供大流量、长距离、快速的城市交通服务,而成为缓解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全过程中,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快速路建设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建设工期,尽早发挥建设功能,对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不仅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和建设质量,还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日常出行,而倍受社会关注。由于城市快速路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交通干扰大、影响因素多和建设时序复杂等特点,给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导致项目建设工期难以合理确定和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城市快速路建设的标准工期定额,导致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缺乏标准和依据,项目建设工期目标制定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建设工期要么过长,要么不科学的压缩。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迫在眉睫,亟需对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合理工期预测、工期合理性评价展开研究。本文基于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运用系统分析、回归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识别,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及合理性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工程建设工期的相关影响因素,基于等级全息模型理论,构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初选集,利用问卷调查,结合专家对工期风险效度的评估,采用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过滤、评级,剔除非关键影响因素,得到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集;其次,本文综合分析城市快速路的建设特点和施工条件,基于考虑工期影响因素的风险效度,通过熵权法和三角模糊数法,构建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厦门气候特征和建设环境,借鉴广东省市政工程工期定额,采用线性回归法,进一步构建适合厦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预测模型;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筛选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采用结构熵权法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最后,对厦门某城市快速路建设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同时,提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控制措施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来探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问题,扩宽了项目建设工期的理论研究范围,深化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内涵;其次,基于工期综合风险效度理论和专家证据理论,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并做了实证检验,丰富了项目时间管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中,突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的特殊性和专家工程经验及类似工程经验在工期研究中的重要性,从系统内和系统外角度较全面、客观地识别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科学预测与合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做好项目时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证据。本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与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指导价值。
陶亮[9](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赵蓬雯[10](2017)在《北京明清皇家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研究(2000-2015) ——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下属单位保护实践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2001年成功申办奥运会后,北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明清皇家建筑专项保护工程。本文以管理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天坛,以及北海、景山、中山、香山公园等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为例,在全面统计2000-2015年间各单位文物保护规划、文物建筑保护、专项展览展陈、环境综合治理、文物信息采集、科研专项研究、遗产监测等方面的保护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重点选取六项工程实践,结合实地考察、人物访谈、案例对比,系统分析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并对中心相关文物保护的工程资金、管理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北京皇家建筑遗产保护中社会发展对遗产影响大、遗产完整性遭破坏、资金管理模式不当、单位综合管理薄弱、传统技艺流失等突出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完善保护规划编制、统筹保护与利用、加强文化建设、调整资金管理机制、加强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推进科技化保护、扩大关注度和影响力、提高公共参与等一系列保护建议,以期为今后同类保护问题提供参考,推进中心下属各单位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历史 |
2.1 面向实践的美国工程教育技术范式时期(1950 年以前) |
2.1.1 美国工程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
2.1.2 面向实践的课程理念 |
2.1.3 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 |
2.2 偏离实践的工程教育科学范式时期(1950—1980 年) |
2.2.1 美国工程教育的领先和科学化 |
2.2.2 偏离实践的课程理念 |
2.2.3 科学导向的课程设置 |
2.3 本章小结 |
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培养目标的转型:从基础科学人才到实践综合性人才 |
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开端 |
3.2 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 |
3.3 培养目标的变迁 |
3.4 本章小结 |
4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课程体系的改革:从科学主导走向科学和实践平衡 |
4.1 课程思想的更新 |
4.2 课程内容的重构 |
4.3 课程结构的优化 |
4.4 课程体系的改革:以MIT的 CDIO课程模式为例 |
4.4.1 一体化课程设置 |
4.4.2 以设计-实现经验为导向的课程计划 |
4.5 本章小结 |
5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围绕知识到聚焦体验 |
5.1 教学观的转变 |
5.2 多样的教学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认证体系的改变:投入导向转为产出导向 |
6.1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历史沿革 |
6.2 专业认证标准的变迁 |
6.3 本章小结 |
7 经验与趋势 |
7.1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的基本经验 |
7.1.1 社会需求导向人才目标定位 |
7.1.2 构建一体化的本科课程体系 |
7.1.3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
7.1.4 熔铸国家特色文化的认证体系 |
7.2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
7.2.1 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提高 |
7.2.2 工程教育跨界融合程度提升 |
7.2.3 扩大化工程教育体系 |
7.2.4 工程领域的性别差异性降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技术理论 |
2.2.3 系统控制理论 |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4.1 总体设计 |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
4.3.1 总体分析 |
4.3.2 需求分析 |
4.3.3 技术路线 |
4.3.4 功能分析 |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技术路线 |
4.4.3 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
5.1.1 组织构架分析 |
5.1.2 模型框架分析 |
5.2 运行流程分析 |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
5.3 运行机制分析 |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成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三维动画技术在中职“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需求 |
二、“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
三、“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二、三维动画技术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三、三维动画技术在“矿物岩石鉴定”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教学设计 |
二、三维动画技术 |
三、虚拟仿真技术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具身认知理论 |
三、认知负荷理论 |
四、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
第三章 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开发流程 |
一、三维动画教学系统设计原则 |
二、三维动画教学系统开发流程 |
第二节 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功能分析 |
一、教学功能 |
二、实训功能 |
三、考核功能 |
第三节 三维动画教学系统应用分析 |
一、“矿物岩石鉴定”课程特点分析 |
二、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三、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基于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构建 |
一、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
三、基于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构建 |
四、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
第二节 “矿物岩石鉴定”课程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前期分析 |
二、教学过程设计 |
第五章 “矿物岩石鉴定”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三维动画教学系统的教学应用 |
一、教学前期分析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评价 |
第二节 三维动画教学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一、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 |
二、问卷调查研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职“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 B 晶体对称操作分析基础知识前测问卷 |
附录 C 晶体对称操作分析基础知识后测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英文文献 |
4 )意大利文文献 |
5 )荷兰文文献 |
6 )西班牙文文献 |
7 )法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能力模型的相关研究 |
2.1.1 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 |
2.1.2 国际化能力的研究 |
2.1.3 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的研究 |
2.2 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1 培养主体的研究 |
2.2.2 培养内容的研究 |
2.2.3 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需求分析 |
3.1 社会政治环境方面 |
3.2 经济文化环境方面 |
3.3 自然地理环境方面 |
4 “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模型建构 |
4.1 模型建构过程 |
4.1.1 一级指标的确定 |
4.1.2 二级指标的筛选 |
4.1.3 能力模型的核定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权重计算过程 |
4.2.2 指标权重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研究设计 |
5.1.1 案例选定 |
5.1.2 资料收集 |
5.2 清华大学 |
5.2.1 培养目标 |
5.2.2 培养举措 |
5.2.3 保障机制 |
5.2.4 案例小结 |
5.3 西南交通大学 |
5.3.1 培养目标 |
5.3.2 培养举措 |
5.3.3 保障机制 |
5.3.4 案例小结 |
5.4 西安交通大学 |
5.4.1 培养目标 |
5.4.2 培养举措 |
5.4.3 保障机制 |
5.4.4 案例小结 |
5.5 大连理工大学 |
5.5.1 培养目标 |
5.5.2 培养举措 |
5.5.3 保障机制 |
5.5.4 案例小结 |
5.6 重庆交通大学 |
5.6.1 培养目标 |
5.6.2 培养举措 |
5.6.3 保障机制 |
5.6.4 案例小结 |
5.7 案例研究总结 |
5.7.1 有益经验 |
5.7.2 存在不足 |
5.8 本章小结 |
6 “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策略 |
6.1 重塑“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目标 |
6.2 建构三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
6.3 打造两化一型师资团队 |
6.4 完善三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BIM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BIM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BIM设计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
2.1 现状与建议 |
2.1.1 现状分析 |
2.1.2 应用建议 |
2.2 BIM设计软件介绍 |
2.2.1 国外道路软件介绍 |
2.2.2 国内道路软件介绍 |
2.2.3 本论文应用软件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道路工程BIM建模 |
3.1 概述 |
3.2 环境建模 |
3.2.1 地形地物建模 |
3.2.2 地质建模 |
3.3 工程建模 |
3.3.1 平面设计 |
3.3.2 纵断面设计 |
3.3.3 道路工程 |
3.3.4 管线工程 |
3.3.5 其他工程 |
3.3.6 场地工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同设计与成果交付 |
4.1 概述 |
4.2 协同设计 |
4.2.1 管理协同 |
4.2.2 设计协同数据交互 |
4.3 交付要求和内容 |
4.3.1 交付要求 |
4.3.2 交付内容 |
4.4 设计分析评价报告 |
4.4.1 场地分析 |
4.4.2 设计规范检查 |
4.4.3 视线分析 |
4.4.4 虚拟驾驶 |
4.4.5 行车轨迹模拟分析 |
4.4.6 碰撞检查 |
4.5 BIM可视化浏览模型 |
4.5.1 移动端浏览模型 |
4.5.2 场景效果图 |
4.5.3 漫游视频 |
4.6 本地化出图 |
4.6.1 对象与样式 |
4.6.2 代码与代码集 |
4.6.3 道路平面设计图 |
4.6.4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
4.6.5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
4.6.6 竖向设计图 |
4.6.7 工程模型渲染图 |
4.6.8 样板文件与本地化 |
4.7 工程量计算 |
4.7.1 土石方与材质计算 |
4.7.2 付款项目工程量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践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2 建立模型 |
5.2.1 场地分析 |
5.2.2 场地整平 |
5.2.3 停车场设计 |
5.2.4 道路设计 |
5.2.5 模型整合 |
5.3 评价分析 |
5.4 计算工程量 |
5.5 设计出图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5 技术路线 |
2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发展现状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EPC装配式建筑工程概述 |
2.2 项目管理模式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
2.3 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发展现状 |
2.4 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及合同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2.5 一般管理方法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3 建设工程相关合同示范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 |
3.1 EPC工程合同范本2011与建施合同范本2017比较分析 |
3.2 FIDIC2017 与我国EPC工程合同范本2011 版比较分析 |
3.3 FIDIC2017与我国建施合同范本2017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
4.1 EPC装配式工程分析 |
4.2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分析 |
4.3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践 |
4.4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各阶段普遍问题与对策 |
4.5 EPC装配式工程合同管理AHP分析与博弈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某安置房EPC装配式项目案例分析 |
5.1 安置房EPC装配式项目概况及合同关系分析 |
5.2 安置房EPC装配式项目合同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依托课题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快速路研究现状 |
1.2.2 项目工期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快速路工程建设工期基础理论及方法 |
2.1 城市快速路概述 |
2.1.1 城市快速路基本概念 |
2.1.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划分 |
2.1.3 城市快速路建设基本特点 |
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概念界定 |
2.2.1 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内涵 |
2.2.2 工期概念及类别 |
2.2.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 |
2.3 建设工期预测方法 |
2.3.1 定额测算法 |
2.3.2 历史经验法 |
2.3.3 网络计划法 |
2.3.4 工期确定方法对比分析 |
2.4 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及合理性评价方法 |
2.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
2.4.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的问卷筛选、指标筛选 |
2.4.3 权重确定方法 |
2.4.4 合理性评价方法确定 |
2.4.5 工期风险效度估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
3.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风险识别原则及过程 |
3.1.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原则 |
3.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过程 |
3.2 基于HHM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
3.2.1 等级全息建模(HHM)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
3.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HHM辨识框架 |
3.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
3.3.1 基于决策者情景迭代过滤 |
3.3.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权重及三角模糊数计算 |
4.1.1 基于熵权法的建设工期影响因素权重计算模型 |
4.1.2 基于三角模糊数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模型 |
4.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 |
4.2.1 模型假定 |
4.2.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3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 |
4.3.1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基本假设 |
4.3.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施工标准工期预测模型构建——以厦门为例 |
4.4 城市快速路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工期预测模型 |
4.5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5.1 基于熵权法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4.5.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 |
4.5.3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思路 |
5.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初选 |
5.1.3 问卷设计及发放 |
5.1.4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筛选 |
5.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1 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分析 |
5.2.2 基于结构熵权法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3 基于熵权法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3 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
5.3.1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设定思路 |
5.3.2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
5.4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1 建设工期合理管控关键因素分析 |
6.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1 前期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2 施工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3 项目竣工交付使用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工程概况 |
7.2 项目建设工期预测 |
7.2.1 单位工程施工工期预测 |
7.2.2 建设工期预测及进度安排 |
7.2.3 建设工期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
7.3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 |
7.3.1 项目建设工期评价过程 |
7.3.2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结果 |
7.3.3 工程实际情况分析 |
7.3.4 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
7.3.5 项目建设工期有效管控经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标准化评分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10)北京明清皇家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研究(2000-2015) ——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下属单位保护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已有研究回顾 |
1.3.1 遗产保护史的研究 |
1.3.2 遗产保护管理的研究 |
1.3.3 遗产保护技术的研究 |
1.3.4 其他 |
1.4 研究意义 |
1.4.1 系统地总结北京皇家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 |
1.4.2 探索我国建筑遗产保护方法,为同类保护提供指导 |
1.4.3 完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体系 |
1.5 研究方法 |
1.5.1 案例分析 |
1.5.2 访谈 |
1.5.3 比较的研究方法 |
1.5.4 归纳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心皇家建筑遗产及其保护实践概况 |
2.1 北京皇家建筑遗产概况 |
2.2 中心及其建筑遗产概况 |
2.3 中心下属单位及其保护实践概况 |
2.3.1 景山公园 |
2.3.2 北海公园 |
2.3.3 颐和园 |
2.3.4 香山公园 |
2.3.5 陶然亭公园 |
2.3.6 紫竹院公园 |
2.3.7 玉渊潭公园 |
2.3.8 动物园 |
2.3.9 植物园 |
2.3.10 天坛公园 |
2.3.11 中山公园 |
2.3.12 中国园林博物馆 |
第3章 中心皇家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运行 |
3.1 保护资金情况 |
3.1.1 资金来源 |
3.1.2 投入分布 |
3.2 管理人员情况 |
3.2.1 人员现状 |
3.2.2 与古建筑面积对应情况 |
3.3 管理制度情况 |
第4章 文物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
4.1 北海文物保护规划 |
4.1.1 现状主要问题 |
4.1.2 规划目标 |
4.1.3 规划思路及措施 |
4.2 颐和园文物保护规划 |
4.2.1 现状主要问题 |
4.2.2 原则和目标 |
4.2.3 规划对策 |
4.3 经验总结 |
4.3.1 挖掘史料,深入了解价值 |
4.3.2 重视测绘,全面掌握信息 |
4.3.3 明确定位,关注利用强度 |
4.3.4 注重调研,查清现实问题 |
4.3.5 加强科研,鼓励学科合作 |
4.3.6 强调环境,实现整体保护 |
第5章 文物保护工程案例分析 |
5.1 北海静心斋修缮 |
5.1.1 项目概述 |
5.1.2 现状评估 |
5.1.3 修缮措施 |
5.2 颐和园德和园修缮 |
5.2.1 修缮工程概况 |
5.2.2 修缮工程中的科学研究 |
5.2.3 工程主要解决问题 |
5.3 经验总结 |
5.3.1 切实加强前期勘察研究工作 |
5.3.2 重点突出甲方主导作用 |
5.3.3 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
5.3.4 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实用性 |
5.3.5 注重传承历史信息和传统工艺 |
第6章 信息采集案例分析 |
6.1 颐和园的测绘 |
6.2 测绘对颐和园保护与研究的价值 |
6.3 经验总结 |
6.3.1 统一采集标准,实现规范化 |
6.3.2 鼓励采集成果的利用与开发 |
6.3.3 注重应用新技术,研发三维信息系统 |
6.3.4 强化对建筑相关研究的促进作用 |
第7章 遗产监测案例分析 |
7.1 颐和园遗产监测工作概述 |
7.2 颐和园遗产监测的内容 |
7.2.1 文物的本体监测 |
7.2.2 环境监测 |
7.2.3 游客量监测 |
7.2.4 监测平台的构建 |
7.3 经验总结 |
7.3.1 结合预防性保护理念,加强监测实践 |
7.3.2 推进监测机构建设,协调指导部门合作 |
7.3.3 强调各监测要素之间的联动分析 |
7.3.4 开展古建筑本体的物理信息采集 |
7.3.5 关注文物保护对监测的特殊要求 |
第8章 北京皇家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问题与建议 |
8.1 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的经验 |
8.1.1 大陆建筑遗产保护案例 |
8.1.2 台湾建筑遗产保护案例 |
8.1.3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案例 |
8.2 北京皇家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8.2.1 社会发展对建筑遗产的影响 |
8.2.2 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破坏 |
8.2.3 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模式不当 |
8.2.4 法规制度缺乏实效性,综合管理薄弱 |
8.2.5 传统技艺濒临失传,专业队伍建设落后 |
8.3 关于北京皇家建筑遗产保护的建议 |
8.3.1 完善保护规划编制 |
8.3.2 统筹保护与利用 |
8.3.3 加强文化建设 |
8.3.4 调整资金保障机制 |
8.3.5 加强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
8.3.6 推进科技化保护 |
8.3.7 扩大关注度和影响力 |
8.3.8 提升公众参与度 |
第9章 结语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D]. 唐玲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3]三维动画技术在中职“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5]“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 徐瑞雪. 浙江大学, 2020(12)
- [6]BIM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杨龙.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7]EPC装配式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践[D]. 田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D]. 詹朝曦. 华侨大学, 2019(04)
- [9]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北京明清皇家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研究(2000-2015) ——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下属单位保护实践为例[D]. 赵蓬雯. 天津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