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金属研究所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研究

中央研究院金属研究所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研究

一、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MTCROSCOPIC STUDIES AT TH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ACADEMIA SINICA(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钱三强,马大猷[2](1989)在《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和核科学四十年》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学和核科学都是研究物质世界中各种物理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存在着诸如原子分子、凝聚态、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不同层次的结构,由此便有着不同层次的物理问题.原子分子层次和凝聚态层次中的物理问题属于物理学(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基础光学、原子分子物理、波谱学和声学等分支)的研究范围,原子核层次和基本粒子

林轩[3](2006)在《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详细评述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和MC尼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提高MC尼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为主要目标,从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系统设计、无机纳米材料的筛选、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及表征、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对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对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了各种工艺因素对MC尼龙阴离子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对无机纳米粒子进行了选择设计,通过试验对无机纳米材料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酸性纳米氧化物和两性纳米氧化物对MC尼龙的聚合反应过程都有阻聚作用,选定了纳米CaCO3,纳米Al2O3和稀土纳米氧化物等纳米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三种合成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工艺,并确定了最优的合成工艺。 2、用水热法合成了六种稀土元素(La、Nd、Sm、Gd、Dy、Er)的氢氧化物纳米线和氧化物纳米线。用XRD、TEM和TG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大小的影响,确定了水热法合成稀土氧化物纳米线的最优工艺,水热法合成稀土氧化物纳米线的最佳工艺条件为:OH-1的浓度为0.1mol.L-1~2mol.L-1,反应时间为4~5h,反应温度为230~250℃,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2h。 3、用超声波-水热偶合法合成了AlOOH纳米棒和Al2O3纳米棒,用XRD、TEM和TG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条件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1)碳酸铵和硝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影响产物的物相,主要影响产物形貌、大小和产率;(2)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形貌形响不大,主要影响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大小;(3)AlOOH在不同的温度下煅烧可得到不同物相的纳米Al2O3,在600℃,煅烧2h,得到γ-Al2O3,γ-Al2O3的形貌与AlOOH的形貌相似,团聚情况很少;(4)水热法制备γ-Al2O3纳米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碳酸铵和硝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250℃,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2h。 4、用超声波-偶联剂法对稀土纳米氧化物进行表面改性,并用沉降

陈飞[4](2015)在《AlN基Ⅲ族氮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体系,主要包括Al N、Ga N、In N及它们的二元、三元和四元合金化合物,均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宽度从In N的0.7 e V至Ga N的3.4 e V,再到Al N的6.2 e V全组分连续可调。因此,III族氮化物发光波长覆盖了从近红外到深紫外波段的光谱范围。同时,III族氮化物还具有优越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以及耐高温和不易受腐蚀等特性,在高温、高频以及大功率的光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一维氮化物纳米材料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D)、光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压电式纳米发动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前景。为了满足未来微纳米器件的商业化应用的需求,要求制备大面积高晶体质量、制备过程简单而低成本且性能可控的氮化物纳米材料尤为必要。本论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不使用任何催化剂或模板,在多温区水平管式炉中成功地制备出了大面积的Al N和AlxGa1-xN纳米材料。系统地研究了Al N基纳米材料在不同导电衬底上(石墨片和碳布)的场发射性能。同时,也系统研究了生长条件,如气体流量、生长温度、生长时间、源的蒸发温度等,对AlxGa1-xN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组分的影响,详细讨论了不同形貌AlxGa1-xN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并探讨了AlxGa1-xN纳米材料的组分与光学性能以及场发射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有价值且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归纳如下:(1)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柔性石墨片和碳布上成功制备得到了大面积的Al N纳米结构,通过改变气体流量、生长温度以及生长时间等实验参数,系统研究了纳米结构的生长密度、形貌和衬底对场发射性能的影响,证实了合适的生长密度和衬底的优异导电性有利于Al N纳米结构场发射性能的提高,基于能带结构的分析得知导电衬底在Al N纳米结构的场发射过程中保障了大量电子的供给,从而使得在导电衬底上制备得到的Al N纳米结构具有优异的场发射性能;同时,从石墨片和碳布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形貌的角度来分析了碳布上Al N纳米结构的场发射性能优于石墨片上的原因,由圆柱状碳纤维交织而成的碳布更利于提高Al N纳米结构的场发射性能。(2)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100)上成功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AlxGa1-xN纳米结构,包括:纳米钉、纳米针、纳米棒、纳米花、纳米枝以及纳米塔。通过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细致地表征和分析得知,所有的形貌均是组分均匀、单一晶相、沿c轴方向择优生长的纤锌矿结构。源的蒸发温度、NH3的流量、NH3引入时衬底的温度以及保温时间都对AlxGa1-xN纳米结构的形貌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分析和讨论了各种复杂形貌AlxGa1-xN纳米结构的生长与演变均基于表面扩散相关的气-固(VS)生长机制。与此同时,也详细地分析了AlxGa1-xN-Ga N核-壳纳米棒的结构和生长机制,并分析了该结构对场发射性能的影响。基于能带结构的分析得知,AlxGa1-xN-Ga N核-壳纳米棒场发射性能增强是由于AlxGa1-xN低的电子亲和势使得大量电子更加易于隧穿出去,从而在Ga N壳中聚集,而窄带宽的Ga N自身低的电阻能够让更多的电子隧穿至真空中,从而得到高的场发射电流密度。(3)利用无催化剂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了单一晶相、不同组分的AlxGa1-xN纳米结构,并研究了组分对光电性能的影响。包括:①Si(100)上多组分AlxGa1-xN纳米线(0.66≤x≤1)的制备。由SEM、EDS、XRD、TEM以及Raman表征可以证实制备得到了组分可调的AlxGa1-xN纳米线,其结构均是沿着c轴方向择优生长的六方纤锌矿结构;②基于上述多组分AlxGa1-xN纳米线的实验条件与经验,对其实验参数进行微调,从而在无催化剂的碳布上制备得到了单一晶相、组分均匀、全组分范围内可调的AlxGa1-xN纳米线,其组分的调变主要是通过改变Al Cl3和Ga Cl3的蒸发温度而实现的。晶格常数、Raman特征峰以及场发射的开启和阈值电场的逐步演变不仅可以得知组分的可调变,还证实了组分的连续可调也提供了连续调控性能的可能性。柔性导电碳布上AlxGa1-xN纳米线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发新的柔性光电子器件提供了物质基础。

钱临照,吴自勤,李寿枬[5](1993)在《中国物理学会60年》文中指出中国物理学会建立于1932年.为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该文在简短地重述中国物理学会前50年的概况之后,综述了近十年来中国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各物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和中国物理学会的各项活动.

张文锋[6](2006)在《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场发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自发现以来便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场发射特性,因此在真空场发射器件尤其是平板显示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真空场发射器件对于器件内部真空度的要求很严格,因此场发射阴极材料的真空性能非常重要。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场发射阴极较少考虑满足器件对其高真空的要求。本文研究制作了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场发射阴极,研究了其场发射特性和实际应用优势。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分析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然后采用酸性双氧水溶液处理和空气氧化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碳纳米管粗品进行了提纯。通过反复实验优化制备实验参数,并确定了空气氧化提纯的温度和时间。2.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将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浓缩分散液相混合制备了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讨论了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不同质量比组成对复合材料阴极场发射特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碳纳米管质量比组成。通过表面刻划的方法对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阴极薄膜进行了表面处理,改善和提高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阴极的场发射特性。3.为了研究场发射阴极材料对场发射真空器件内部真空度影响的问题,设计二极电极结构,分别以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碳纳米管/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作为场发射阴极,进行了真空封装,制成了静态的真空系统。通过对比测试,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阴极在静态真空系统中的场发射特性,比较了两者在不同场发射电流密度时的电流稳定性,以及随着封装后时间的增长对静态真空系统场发射性能的影响。证实了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作为场发射阴极更有利于真空度的维持,应用在真空场发射器件中更具有优势。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实验成果,展望了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场发射阴极以及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今后的应用研究工作。

蔺春发[7](2018)在《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通过连续陶瓷纤维增强和韧性金属层增强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金属间化合物Al3Ti的综合力学性能,并研究这种新型的陶瓷纤维增强的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层状复合材料(Ceramic-Fiber-Reinforced Metal-Intermetallic-Laminated Composites,简称为CFR-MIL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演变过程、力学性能及失效机理。以Al箔、Ti箔和连续SiC陶瓷纤维为原材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由韧性金属层和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层组成的CFR-MIL复合材料—Ti-(SiCf/Al3Ti);并利用高温反应退火处理、纤维表面镀镍及钛隔离层保护等方法对复合材料中纤维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界面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热压烧结和退火处理过程中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反应机制。对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进行了显微硬度、纳米压痕、室温拉伸、准静态/动态压缩、三点弯曲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的测试,并通过断口分析对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的裂纹和应变信息进行跟踪与分析,进而揭示了复合材料的变形行为与断裂机制。最终,建立了该类CFR-MIL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形及断裂行为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组织致密和界面结合优异的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板,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烧结温度为660℃。复合材料中,Ti层和SiC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Al3Ti层交叠排列,SiC纤维呈线型均匀分布在Al3Ti层的中心处,即金属间化合物层的中心线位置。实验结果表明,Al3Ti是低温烧结过程中Ti与Al反应生成的唯一的二元金属间化合物;SiC纤维与Al3Ti相的界面包含冶金结合和机械结合两种形式,局部界面处存在少量孔洞,冶金反应产物为TiC和TiSi2。此外,各层平直且厚度均匀,层间界面清晰、结合良好。测试了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在拉伸、压缩及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其强度和塑性均优于无纤维增强的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失效主要涉及以下过程:首先,裂纹在Al3Ti中萌生、扩展;随后,扩展的裂纹受到Ti层及SiC纤维的阻碍,发生偏转和分叉,造成层间开裂、纤维脱粘;最终,SiC纤维拔出并断裂,Al3Ti碎裂,Ti/Al3Ti层间分离,Ti层弯曲或断裂。断口观察发现,断裂的Ti层中存在大量的韧窝,表现为韧性断裂;而Al3Ti发生脆性断裂,包含穿晶和沿晶两种断裂形式;SiC纤维发生脱粘、拔出和断裂。以上失效方式均可提高裂纹扩展阻力、增加裂纹扩展路径和路程,消耗大量的断裂能,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经过950℃高温反应退火处理后,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中的SiC纤维与Al3Ti之间发生了冶金反应,界面结合良好,反应产物包括TiC、TiSi2、Al4SiC4和Ti2AlC;同时Ti与Al3Ti反应,在层间界面处形成了依次分布的Ti3Al、TiAl和Al2Ti层。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退火态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高于烧结态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另外,在退火态复合材料中,Ti层为韧性断裂,Al3Ti层中存在明显的解理台阶,为脆性的穿晶解理断裂;而由于高温退火后,SiC纤维与Al3Ti之间形成的冶金界面的结合强度,难以分离,导致SiC纤维断裂,但未从Al3Ti中拔出。采用表面镀镍的SiC纤维为原材料,制备了镀镍纤维增强的层状复合材料(Nickel Plated Fiber Reinforced MIL composite,简称NPFR-MIL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SiCf/Al3Ti界面处形成了由Al3Ni相组成的致密的过渡区,该过渡区与SiC及Al3Ti结合紧密。其中,在化学镀镍的SiC纤维增强的层状复合材料中,形状不规则的过渡层包围着纤维;而电镀镍SiC纤维增强的层状复合材料中,过渡区仅存在于SiC纤维左右两侧。这种微观结构的区别造成了两种NPFR-MIL复合材料的性能的不同,也使得NPFR-MIL复合材料在变形、断裂过程中SiC纤维的失效形式复杂多样,包括纤维脱粘、纤维拔出、纤维断裂或劈裂等方式。采用箔叠纤维法制备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并以Ti箔作为隔离层将SiC纤维与Al箔分开。对复合材料进行SEM观察发现,SiC纤维附近没有中心线的存在,其与Al3Ti之间的界面为连续的圆弧形、结合紧密、致密无孔,并且在纤维周围的Al3Ti相中也未发现孔洞和裂纹,组织致密。此外,观察Ti-(SiCf/Al3Ti)材料的拉伸断口发现,Ti箔保护区的SiCf/Al3Ti未发生中心线脱粘分离,这与无Ti箔保护区的中心线分离明显不同,表明Ti箔的加入有效改善了SiC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的中心线缺陷。设计并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多层均布SiC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Al3Ti结构的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百分含量。在复合材料中,每列SiC纤维之间等距分布,SiCf/Al3Ti的界面结合紧密、连续、无孔洞,并且形成的Al3Ti组织致密、成分均匀,Ti/Al3Ti层间界面结合良好。此外,还设计了一种双尺度叠层结构与纤维增强相结合的新型CFR-MIL复合材料。这种双尺度叠层复合材料由交替排列、紧密结合的TC4合金层和小尺度的Ti-(SiCf/Al3Ti)叠层单元组成,这些小尺度结构单元则由交叠排列的纯Ti层和SiCf/Al3Ti层构成。在这种纤维增强的双尺度叠层复合材料中,SiC纤维与Al3Ti界面结合良好,纯Ti层弯曲间断,厚度较小,TC4合金层平直连续,厚度较大,二者由中间的单相Al3Ti层相连。

姚太平[8](2021)在《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抗静电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电子器件微型化、高度集成化的发展带来的静电问题对电子器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日趋严重,传统聚合物封装材料渐渐地不能满足电子元器件发展的需要。为了降低电子元器件中静电积聚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本文将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功能填料加入至环氧基体中,研究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填料对环氧基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本文以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电阻率和表面静电荷积累与衰减特性来表明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强弱。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石墨烯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情况及导电网络建立的完整性。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片填料含量的增加,逐渐在样品本体内形成连续的导电通道。测量了材料的水接触角、相对介电常数参数。表面电阻率及体积电阻率测量结果表明,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的量级随填料含量增加而不断降低。当仅添加0.5wt%的石墨烯填料,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可达5.38×1012?,2.37×1010?·cm,可以满足电子设备抗静电封装材料的要求。采用电晕放电法使试样表面积累静电荷,然后持续记录表面电势来分析表面电荷的衰减特性。结合水接触角、电阻率及相对介电常数参数,综合分析试样表面静电荷的积累与衰减。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片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表面电荷的积累量远远小于纯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而衰减速率逐渐加快。最后研究环境温度、湿度对表面电荷衰减过程的影响来反映其对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湿度的升高对表面电荷的衰减速率有着显着提升,有利于增强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本文通过多方面、多指标对石墨烯/环氧树脂的抗静电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填料以及环境因素对环氧基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电子设备抗静电材料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同时也为快速降低静电积累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验环境与实践方法。

蔡永青[9](2021)在《铁基超导体和MoS2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基超导体作为第二大高温超导家族,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中的研究热点。尽管理论和实验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其超导机理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ARPES),作为唯一能直接探测材料内部电子能量、动量和自旋信息的实验手段,在铁基高温超导体以及过渡金属硫化物电子结构的研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使用高分辨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详细研究了铁基超导体(Ba0.6K0.4)Fe2As2和过渡金属硫化物MoS2的电子结构。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简单地介绍了超导体的性质、应用以及发展历程,对铁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相图、电子结构、超导能隙以及超导机理研究做了综述,最后简单地介绍了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2.详细介绍了APRES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构造,简单介绍了实验室内深紫外激光ARPES系统、自旋分辨ARPES系统、飞行时间ARPES系统和大动量极低温ARPES系统等。3.使用高分辨的氦灯和激光ARPES对最佳掺杂(Ba0.6K0.4)Fe2As2超导体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布里渊区中心Γ点和角落M点的本征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结构。实验表明:(1).揭示了Γ点附近观察到的平带的起源,是由M点处一个能带在Γ点的复制以及Γ点处一个能带的超导回弯两部分组成;(2).在超导态和正常态下都直接观察到能带在Γ点和M点之间复制的证据;(3).在超导态和正常态都同时在M点观察到一个小的电子型能带和一个M型的能带,确定了M点处的超导能隙为5.5 me V,远小于之前所有报道的结果。这些结果解决了关于最佳掺杂(Ba0.6K0.4)Fe2As2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的一系列争议,建立了新的超导能隙图像,为理解铁基超导体的超导机理,检验和建立相关理论提供了关键的信息。4.发现了Fe As基超导体中(π,π)能带复制的普遍存在并揭示了其起源。(1).利用高分辨ARPES对Ca KFe4As4,KCa2Fe4As4F2和(Ba0.6K0.4)Fe2As2这三种FeAs基超导体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测量,从测量的费米面和能带结构两方面都发现了存在Γ点和M点之间的(π,π)能带复制;(2).通过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量,发现Ca KFe4As4解理后的表面存在21/2×21/2重构。提出了FeAs基超导体中普遍存在的21/2×21/2表面重构,和电子结构中发现的(π,π)能带复制密切相关。5.研究了(Ba0.6K0.4)Fe2As2的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随着蒸K的演化,发现超导能隙蒸K后得到了显着的增加。(1).随着蒸K的进行,Γ点的空穴型费米面在不断变小,M点的电子型费米面在不断变大;(2).超导能隙在蒸K后得到了显着的增加。这些工作表明,(Ba0.6K0.4)Fe2As2的超导转变温度在蒸K之后有可能得到显着提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6.研究了Mo S2的电子结构随着蒸K的演化,发现了一个新的能带的出现以及半导体-金属-绝缘体的转变。(1).随着蒸K的进行,观察到半导体-金属转变,导带形成的费米面随着载流子浓度的增加而变大,在导带底部出现了一个新的能带;(2).继续增加载流子浓度,费米能级附近的谱重开始消失,出现金属-绝缘体转变。

二、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MTCROSCOPIC STUDIES AT TH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ACADEMIA SINIC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MTCROSCOPIC STUDIES AT TH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ACADEMIA SINICA(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纳米复合材料
    1.3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1.3.1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1.3.2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尼龙6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4.1 原位插层复合法
        1.4.2 纳米粒子直接分散法
    1.5 MC尼龙的研究进展
        1.5.1 MC尼龙的物理改性
        1.5.2 MC尼龙的化学改性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MC尼龙的聚合反应原理
        2.2.1 己内酰胺的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2.2.2 MC尼龙的聚合反应过程
    2.3 无机纳米材料的选择设计
    2.4 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聚合工艺设计
    2.5 无机纳米材料的筛选
        2.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5.2 实验装置
        2.5.3 操作步骤
        2.5.4 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C尼龙/碳酸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3.2.5 扫描电镜(SEM)分析
    3.3 MC尼龙/CaCO_3纳米复合材料最优制备工艺的研究
        3.3.1 均匀设计法
        3.3.2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
        3.3.3 最优工艺条件的验证
    3.4 MC尼龙/CaC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
    3.5 纳米CaCO_3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5.1 纳米CaCO_3用量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3.5.2 纳米CaCO_3用量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3.5.3 纳米CaCO_3用量对冲击强度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土纳米氧化物的水热法合成及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仪器及试剂
        4.2.2 稀土氢氧化物纳米线和氧化物纳米线的制备
        4.2.3 热重(TG)分析
        4.2.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4.3 稀土氢氧化物纳米线的热分析曲线
    4.4 水热法制备的稀土产物及其煅烧产物的物相和组成
    4.5 稀土氢氧化物纳米线和氧化物纳米线的形貌
    4.6 稀土氢氧化物纳米线和氧化物纳米线的小角XRD分析
    4.7 水热反应条件对稀土氢氧化物纳米线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4.7.1 介质酸度的影响
        4.7.2 反应时间的影响
        4.7.3 水热反应温度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稀土纳米氧化物的表面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装置
        5.2.3 改性方法
        5.2.4 改性效果表征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偶联剂的筛选
        5.3.2 分散介质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5.3.3 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5.3.4 超声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5.3.5 偶联剂的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5.4 TEM分析结果
    5.5 FT-IR分析结果
    5.6 纳米Sm_2O_3与偶联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C尼龙/稀土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6.2.3 实验装置
        6.2.4 复合材料的制备
        6.2.5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6.2.6 扫描电镜(SEM)分析
        6.2.7 X-射线衍射(XRD)分析
        6.2.8 热重(TGA)分析
    6.3 MC尼龙/稀土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6.3.1 稀土纳米氧化物在MC尼龙基体中的分散情况
        6.3.2 MC尼龙/稀土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
    6.4 MC尼龙/稀土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4.1 不同种类的稀土纳米氧化物对MC尼龙力学性能的影响
        6.4.2 稀土纳米氧化物的用量对MC尼龙力学性能的影响
    6.5 稀土纳米氧化物对MC由尼龙的增强增韧机理探讨
    6.6 MC尼龙/稀土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MC尼龙/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纳米Al_2O_3的水热制备及表征
        7.2.1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7.2.2 水热反应产物的表征
        7.2.3 热重分析(TG)结果
        7.2.4 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物相和组成的影响
        7.2.5 反应物配比对产物形貌和粒子大小的影响
        7.2.6 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的物相和组成的影响
        7.2.7 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和粒子大小的影响
        7.2.8 水热反应温度对产物的物相和组成的影响
        7.2.9 水热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和粒子大小的影响
        7.2.10 纳米Al_2O_3的表征
    7.3 纳米氧化铝的表面改性
        7.3.1 改性实验装置
        7.3.2 改性方法
    7.4 MC尼龙/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7.4.1 MC尼龙/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7.4.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7.4.3 扫描电镜(SEM)分析
        7.4.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7.4.5 热重(TGA)分析
        7.4.6 纳米氧化铝在MC尼龙中的分散结构
        7.4.7 MC尼龙/纳米Al_2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7.4.8 MC尼龙/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MC尼龙制备和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8.1 引言
    8.2 非等温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8.2.1 微分法
        8.2.2 积分法
    8.3 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反应动力学测试实验
        8.3.1 实验装置
        8.3.2 实验步骤
    8.4 数据处理与结果
        8.4.1 原始数据
        8.4.2 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
        8.4.3 结果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4)AlN基Ⅲ族氮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半导体纳米材料基本特征
    1.3 III族氮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
        1.3.1 AlN纳米材料
        1.3.2 GaN纳米材料
        1.3.3 Al_xGa_(1-x)N纳米材料
        1.3.4 氮化物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
        1.3.5 目前氮化物纳米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表征
    2.1 材料制备原料及设备
    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2.3 主要表征手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3.4 能谱仪分析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6 显微拉曼光谱仪分析
        2.3.7 光致发光光谱分析
        2.3.8 场发射性能测试分析
第三章 柔性导电衬底上AlN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石墨片上AlN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的研究
        3.2.1 AlN纳米线的制备
        3.2.2 AlN纳米线的结构与形貌
        3.2.3 AlN纳米线的光学性能研究
        3.2.4 AlN纳米线的场发射性能研究
    3.3 碳布上AlN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的研究
        3.3.1 AlN纳米结构的制备
        3.3.2 AlN纳米结构的结构与形貌
        3.3.3 AlN纳米结构的场发射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形貌Al_xGa_(1-x)N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Al_xGa_(1-x)N纳米结构的制备
    4.3 Al_xGa_(1-x)N纳米结构的表征及其生长机理
        4.3.1 钉状Al_xGa_(1-x)N纳米结构
        4.3.2 针状Al_xGa_(1-x)N纳米结构
        4.3.3 棒状Al_xGa_(1-x)N纳米结构
        4.3.4 花状Al_xGa_(1-x)N纳米结构
        4.3.5 多枝状Al_xGa_(1-x)N纳米结构
        4.3.6 塔状Al_xGa_(1-x)N纳米结构
        4.3.7 Al_xGa_(1-x)N-GaN核-壳纳米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组分Al_xGa_(1-x)N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Si片上组分可调Al_xGa_(1-x)N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拉曼性能研究
        5.2.1 Al_xGa_(1-x)N纳米线的制备
        5.2.2 Al_xGa_(1-x)N纳米线的结构与形貌
        5.2.3 Al_xGa_(1-x)N纳米线的拉曼性能研究
    5.3 碳布上全组分Al_xGa_(1-x)N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5.3.1 Al_xGa_(1-x)N纳米线的制备
        5.3.2 Al_xGa_(1-x)N纳米线的结构与形貌
        5.3.3 Al_xGa_(1-x)N纳米线的光电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6)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场发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
    1.1 碳纳米管结构、制备及其性质
    1.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背景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碳纳米管的场发射特性
    2.1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场发射特性
    2.2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场发射特性的应用
    2.3 场发射器件对真空的要求
第三章 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3.1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
    3.2 碳纳米管的提纯
    3.3 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第四章 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场发射特性
    4.1 场发射测试系统
    4.2 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质量比对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4.3 表面处理对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第五章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场发射特性的封装实验
    5.1 场发射电极结构的封装
    5.2 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与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阴极场发射特性对比
    5.3 两种复合材料阴极场发射电流稳定性的比较
    5.4 两种复合材料阴极封装后场发射特性的研究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7)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2.1 Ti-Al二元金属间化合物
        1.2.2 Al_3Ti的脆性及强韧化方法
    1.3 Ti-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Ti-Al_3Ti的仿生学设计与制备技术
        1.3.2 Ti-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1.3.3 层状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
    1.4 SiC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4.1 连续SiC纤维增强体
        1.4.2 SiC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3 纤维增强机理
    1.5 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概述
        1.5.1 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5.2 连续SiC纤维增强MIL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分析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实验用原材料及预处理
        2.2.1 金属箔材
        2.2.2 连续陶瓷纤维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2.4.1 显微组织观察
        2.4.2 物相鉴定与结构分析
    2.5 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2.5.1 密度与致密度测定
        2.5.2 弹性模量测定
        2.5.3 显微硬度测试
        2.5.4 纳米压痕测试
        2.5.5 拉伸性能测试
        2.5.6 压缩性能测试
        2.5.7 弯曲性能测试
        2.5.8 断裂韧性测试
第3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结构表征
    3.1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热压制备
        3.1.1 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3.1.2 真空热压烧结制备Ti-(SiC_f/Al_3Ti)材料的工艺过程
    3.2 低温反应过程中Al_3Ti的形成
    3.3 层状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3.3.1 组织形貌
        3.3.2 成分分析
        3.3.3 层状材料的组织演变过程
    3.4 层状复合材料组织结构优化探究
        3.4.1 热压工艺参数的的制定
        3.4.2 原始箔材打磨预处理的影响
        3.4.3 韧性相体积百分数的调控
        3.4.4 纤维增强体的选取
        3.4.5 超声波固结SiC_f/Al预制带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及断裂机理
    4.1 层状复合材料的硬度及弹性模量
        4.1.1 各组元的显微硬度
        4.1.2 各组元的纳米硬度及弹性模量
        4.1.3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4.2 层状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行为
        4.2.1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4.2.2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
    4.3 层状复合材料的压缩行为
        4.3.1 准静态压缩性能
        4.3.2 动态压缩性能
        4.3.3 压缩载荷下的断裂特征
    4.4 层状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变形过程
        4.4.1 弯曲性能
        4.4.2 弯曲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过程研究
    4.5 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4.6 CFR-MIL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强韧化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高温反应退火界面优化机制
    5.1 退火处理工艺的制定
    5.2 退火态层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
    5.3 高温退火过程中SiC纤维与Al_3Ti的界面反应
    5.4 高温退火过程中Ti/Al_3Ti层间界面的反应机制
        5.4.1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相转变规律
        5.4.2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取向
        5.4.3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施密特因子
        5.4.4 层间界面区的应力分布
    5.5 高温退火过程中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规律
    5.6 退火态层状复合材料中各组元的性能
    5.7 退火态层状复合材料的拉伸行为
        5.7.1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5.7.2 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纤维表面镀镍界面优化机理
    6.1 镀镍SiC纤维的微观表征
    6.2 表面化学镀镍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与反应机理
    6.3 表面电镀镍的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6.4 表面镀镍的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行为
        6.4.1 压缩性能
        6.4.2 表面镀镍纤维的强韧化机制
    6.5 表面电镀镍的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行为
        6.5.1 拉伸性能
        6.5.2 拉伸断口形貌
    6.6 CFR-MIL与NPFR-MIL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钛层保护界面优化机制研究及新型结构设计
    7.1 具有Ti层保护的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7.2 有/无Ti保护的SiC_f/Al_3Ti界面区的微结构表征
        7.2.1 组织形貌
        7.2.2 SiC_f/Al_3Ti区氧的鉴定
        7.2.3 SiC_f/Al_3Ti区的EBSD测试
    7.3 有/无Ti保护的SiC_f/Al_3Ti区在拉伸载荷下的断裂特点
    7.4 具有多层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Ti-(SiC_f/Al_3Ti)材料
    7.5 具有双尺度叠层结构的CFR-MIL复合材料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抗静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2.1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选定与制备
    2.2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征
        2.2.1 复合材料形貌结构的表征
        2.2.2 复合材料亲疏水性能的测试
        2.2.3 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测量
    2.3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测定
        2.3.1 材料抗静电性能测定的概述
        2.3.2 表面电阻率与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2.3.3 表面电荷积累及其测量系统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分析
    3.1 复合材料形貌结构的分析
    3.2 复合材料亲疏水性能的分析
    3.3 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分析
    3.4 表面电阻率与体积电阻率的分析
    3.5 表面电荷衰减的分析
        3.5.1 表面电势的衰减特性分析
        3.5.2 表面陷阱水平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素对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4.1 环境因素影响的测量概述
    4.2 温度对表面电荷衰减的影响
    4.3 湿度对表面电荷衰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铁基超导体和MoS2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超导简介
        1.1.1 超导体的性质和应用
        1.1.2 超导的发展历程
    1.2 铁基超导体简介
        1.2.1 晶体结构
        1.2.2 相图
        1.2.3 电子结构
        1.2.4 超导能隙
        1.2.5 超导配对机理
    1.3 过渡金属硫化物简介
        1.3.1 晶体结构
        1.3.2 电子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原理及技术
    2.1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2.1.1 基本原理
        2.1.2 三步模型和突发近似
        2.1.3 单粒子谱函数
        2.1.4 矩阵元效应
    2.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1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的构造
        2.2.2 深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3 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4 飞行时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5 大动量极低温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Ba_(0.6)K_(0.4))Fe_2As_2 的本征电子结构和能隙结构
    3.1 背景介绍
    3.2 实验方法
    3.3 (Ba_(0.6)K_(0.4))Fe_2As_2在Γ点精细的电子结构
        3.3.1 (Ba_(0.6)K_(0.4))Fe_2As_2在Γ点平带的发现以及可能的物理图像
        3.3.2 未退化和退化的(Ba_(0.6)K_(0.4))Fe_2As_2在Γ点附近的平带
    3.4 (Ba_(0.6)K_(0.4))Fe_2As_2在M点精细的电子结构
    3.5 (Ba_(0.6)K_(0.4))Fe_2As_2在Γ和 M点之间存在能带复制
        3.5.1 M点到Γ点的能带复制
        3.5.2 Γ点到M点的能带复制
        3.5.3 Γ点附近平带的形成
    3.6 (Ba_(0.6)K_(0.4))Fe_2As_2的超导能隙
    3.7 本章小结
第4 章 FeAs基超导体中普遍的(π,π)能带复制和表面重构
    4.1 背景介绍
    4.2 实验方法
    4.3 FeAs基超导体中发现的能带结构的复制
        4.3.1 FeAs基超导体中费米面的复制
        4.3.2 FeAs基超导体中能带的复制
    4.4 (π,π)能带复制的起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Ba_(0.6)K_(0.4))Fe_2As_2 的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随碱金属掺杂的演变
    5.1 背景介绍
    5.2 实验方法
    5.3 (Ba_(0.6)K_(0.4))Fe_2As_2电子结构随蒸K的变化
        5.3.1 (Ba_(0.6)K_(0.4))Fe_2As_2的费米面随蒸K的变化
        5.3.2 (Ba_(0.6)K_(0.4))Fe_2As_2的能带随蒸K的变化
    5.4 (Ba_(0.6)K_(0.4))Fe_2As_2超导能隙随蒸K的演变
        5.4.1 Γ点的费米动量和超导能隙随蒸K的演化
        5.4.2 蒸K后Γ点处能带随着温度的演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MoS_2的电子结构随着碱金属掺杂的演化
    6.1 背景介绍
    6.2 实验方法
    6.3 单层和块材的MoS_2的能带结构
    6.4 导带底未知能带的出现
    6.5 MoS_2中的金属绝缘转变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MTCROSCOPIC STUDIES AT TH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ACADEMIA SINICA(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和核科学四十年[J]. 钱三强,马大猷.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89(04)
  • [3]MC尼龙/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 林轩. 中南大学, 2006(12)
  • [4]AlN基Ⅲ族氮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5]中国物理学会60年[J]. 钱临照,吴自勤,李寿枬. 物理, 1993(07)
  • [6]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场发射特性研究[D]. 张文锋.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7]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蔺春发.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8]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抗静电特性研究[D]. 姚太平.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9]铁基超导体和MoS2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D]. 蔡永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

标签:;  ;  ;  ;  ;  

中央研究院金属研究所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