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铝工业区域成矿特征研究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铝工业区域成矿特征研究

一、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基性岩体区域成矿特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汤贺军[1](2021)在《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文中认为东准噶尔地区地处中国新疆北部,作为中亚造山带(CAOB)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演化是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大陆增长和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研究课题。该区自古生代来经历了大洋扩张、板块俯冲、碰撞和后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一系列岛弧杂岩带和增生杂岩。关于东准噶尔的板块边界、物质组成、基底属性、洋盆闭合时限及矿产发育特征等,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许多进展和共识。但对该地区古生代构造属性、大地构造演化模式存在多种不同的见解;在典型矿床研究方面,未能将区域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作用及区域成矿规律统一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东准噶尔北缘扎河坝及邻区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古生代成岩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矿床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厘定了成岩成矿时代,阐明了岩浆岩的性质、源区特征及其岩石成因,进而探讨了大地构造环境及区域成矿作用等关键科学问题,以期为东准噶尔古生代构造演化和成岩成矿作用提供新的资料。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通过1:1万实测地质剖面,对扎河坝蛇绿岩各个岩石单元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对产于扎河坝蛇绿岩中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含矿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侵位时间为401?Ma,远小于扎河坝蛇绿岩的形成时代(488~498 Ma)。扎河坝蛇绿岩中的各个岩石单元都具有受俯冲带流体影响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一个洋内岛弧逐渐成熟的过程。扎河坝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之上(SSZ)的弧前环境,较晚形成的产物如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等为俯冲消减不同时期的产物。2、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及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岩类,Mg#中等(0.39~0.50)。二者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全岩(87Sr/86Sr)i为0.704966~0.707395,εNd(t)介于1.29~3.84之间,锆石εHf(t)为-1.7~18.8,平均值为5.6,δ18O为5.25‰~10.17‰,平均值为7.71‰。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亏损地幔,混染了约20%~40%的壳源物质。二者锆石U-Pb年龄为401 Ma左右,且均捕获了前寒武系的老锆石,说明本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纪基底。3、本区泥盆纪侵入岩呈较小面积分布,但火山岩非常发育。玉伊塔斯矿床含矿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384.6Ma,索东角闪辉长岩年龄为387.2Ma,全岩(87Sr/86Sr)i为0.703512~0.704076,εNd(t)介于4.98~5.36之间,锆石εHf(t)值为9.8~12.9,δ18O同位素6.32‰~6.66‰。喀腊哲腊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年龄为393.5Ma,其磷灰石(87Sr/86Sr)i为0.703066~0.703332,εNd(t)为5.26~7.51。泥盆纪侵入岩及火山岩研究表明其构造背景为洋内弧有关的俯冲消减环境,索东角闪辉长岩及玉伊塔斯含矿岩体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亏损地幔,为岛弧背景下俯冲板片流体及俯冲沉积物熔体共同交代上部地幔楔形成。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源区来自亏损地幔,受地壳污染程度较小,可能是石榴石橄榄岩熔融的产物。4、本区石炭纪-二叠纪侵入岩较为发育,但火山岩发育一般。碱性花岗岩带中扎河坝西岩体年龄为321Ma,早于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带,其具有A2型碱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为后碰撞环境,暗示其侵位时该地区造山作用已结束。从早到晚,从北向南,东准噶尔乌伦古到卡拉麦里地区A型花岗岩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逐渐降低,而εNd(t)的值逐渐增高,表明岩浆源区不断亏损,中亚造山带有不断向南增生的趋势。库拉比也含矿岩体及卡拉岗组含矿流纹岩锆石年龄为274~278Ma。主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显示,前者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且有壳源物质的加入,后者与扎河坝西碱性花岗岩为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构造背景为后碰撞拉张环境。5、对东准噶尔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了4个阶段:晚寒武世-早奥陶世(503~480Ma)为大洋扩张期,早奥陶世-早石炭世(480~360Ma)为俯冲消减期,早石炭世-晚石炭世(360~330Ma)为碰撞期,晚石炭世-二叠纪(330~252Ma)为后碰撞期。成矿作用为:奥陶纪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床,泥盆纪与中酸性、中基性岩体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石炭纪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矿床,二叠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二叠纪与剪切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二叠纪与流纹岩有关的萤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床。

赵同阳,朱志新[2](2021)在《新疆蛇绿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增生造山过程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聚焦新疆区内集中出露的61处蛇绿岩,据其物质组成、构造属性、形成时代、空间分布等特征,将其划分为14条蛇绿混杂岩带,其中多处发育洋岛海山、洋内弧等大洋岩石圈岩石组合,并以塔里木-敦煌地块为界,提出以北属古亚洲洋构造域、以南属特提斯洋构造域。结合俯冲增生造山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岩石学记录,确认古亚洲洋形成于新元古代末期至晚石炭世,指示了古亚洲洋经历近500 Ma的长期演化过程。原特提斯洋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泥盆世,古特提斯洋形成于早石炭—中三叠世,暗示其分别经历了~800 Ma、~100 Ma的演化历史。并以大陆动力学为主线,以增生造山过程的解析为主要手段,对古亚洲洋、特提斯洋的洋陆转换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将全疆造山过程划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古陆核的形成、中元古—新元古代中期塔里木古陆及古生代洋中陆块基底的形成、南华—三叠纪阶段新疆大陆地壳的增生与聚合等3个阶段。

计文化,李荣社,陈奋宁,杨博[3](2020)在《中国西北地区南华纪—古生代构造重建及关键问题讨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西北是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共同作用的地区,南华纪—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洋-陆演化过程,诸陆(地)块于三叠纪基本拼贴就位,奠定了中生代以来陆内盆山演化的基础。但对于西北地区南华纪—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盆最终关闭的时限、位置,以及秦祁昆古生代造山带属于特提斯构造域还是古亚洲构造域等重大区域地质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在最新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变形等的综合分析,将西北地区南华纪—古生代的构造单元厘定为3个洋板块、4个弧盆系和2个陆(地)块群等9个二级、46个三级和112个四级构造单元,力图刻画消失的大洋盆地的残留组成和诸陆(地)块的边缘增生结构。结合古地磁、生物古地理研究成果,恢复了古生代不同时期西北洋-陆系统在全球的位置,讨论了洋盆消减、诸陆(地)块拼贴的过程。

李海,李永军,徐学义,万阈,赵强,杨高学,王祚鹏[4](2021)在《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带萨尔托海岩体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文中认为西准噶尔地区分布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地表地质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蛇绿岩深部结构构造研究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的深入认识。为此,本文选取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带萨尔托海段开展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配套地面重力、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综合测量,获得了该蛇绿岩体地表分布、接触关系以及深部的磁性、密度结构和电性特征,精细刻画了蛇绿岩的深部结构与构造,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侵位机制和动力学过程。萨尔托海蛇绿岩具有低重力、高磁性和变化范围较宽的电阻率值,岩体整体以构造岩块状产出,表现出挤压逆冲、走滑剪切、破碎蚀变等变形变质。本文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萨尔托海岩体是在近东西向挤压兼走滑应力作用下以斜向楔冲形式构造就位,并进一步受到后期左行走滑和岩浆作用的叠加改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西准噶尔蛇绿岩的构造侵位与晚石炭世板块汇聚背景下残余洋盆的收缩有关,持续的挤压兼走滑应力使残余洋盆下伏基底蛇绿岩沿断裂构造侵位于上覆沉积地层。

马飞宙[5](2020)在《西准噶尔晚古生代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及其岩石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准噶尔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西部核心部位,夹持在天山断裂系统与额尔齐斯断裂之间,晚古生代岩浆岩极为发育,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均有分布。前人对西准噶尔地区岩浆岩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许多进展和共识,但对晚古生代岩浆侵入活动的时代、性质、大地构造环境仍存在争议。本文以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中酸性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岩石学、岩相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厘定岩浆岩侵入时代,阐明岩浆岩的性质、源区特征及其岩石成因,揭示晚古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探讨大地构造环境。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收集了研究区公开发表的晚古生代岩浆岩95件样品的锆石U-Pb测年数据,采集了29件样品进行系统的年代学测试,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析,将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划分为两个期次(332310Ma和327287Ma)。中酸性中小型斑岩体年龄在332310Ma范围内集中分布;花岗岩类岩基年龄为327287Ma,在308296Ma范围内较为集中。基性岩墙群和中酸性岩脉年龄在两个期次内均有分布。2.分析了西准噶尔地区花岗岩类的特征及成因。本区大型花岗岩类岩基SiO2含量高(72.03%76.44%),高钾钙碱性(K2O=4.34%5.01%)、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71.03)和严重亏损Eu、Ba、Sr,具有典型的A型花岗岩的特征,为A2型花岗岩。Sr-Nd-Pb同位素结果显示了西准噶尔花岗岩体均具有亏损地幔组分特征,与准噶尔洋的俯冲有关,可能是地幔成因。3.明确了西准噶尔地区残余洋盆闭合的最终时限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红山岩体中火山岩捕掳体的锆石U-Pb年龄为319.1±2.9 Ma和313.3±2.4 Ma,大于红山岩体花岗岩锆石结晶年龄(305301 Ma),可能是红山岩体侵位过程中所捕掳的围岩;具有线性展布特征的安山质岩墙中的锆石U-Pb年龄为295±2 Ma,构成伸展岩墙群。火山岩捕掳体和安山质岩墙均为赞岐质岩石,为准噶尔洋微板块经俯冲消减作用而形成的深部岩浆在弧岩浆作用和陆内伸展等不同阶段的产物。赞岐岩类火山岩捕掳体(319313 Ma)、红山岩体(305301 Ma)和赞岐岩类线状岩墙群(295 Ma)构成了西准噶尔地区从晚石炭世岛弧岩浆作用、后造山伸展到早二叠世陆内伸展岩墙群形成的洋陆转换全过程。4.大规模的走滑运动可以引起岩体的构造旋转和整体位移走滑。庙尔沟岩体的顺时针旋转角度约60°;阿克巴斯套岩体逆时针旋转了30°,旋转位移量约为7.3 km。达拉布特断裂左行走滑位移量约为83.5km,庙尔沟-阿克巴斯套岩体对与克拉玛依-红山岩体对的走滑位移量为62 km。通过对岩体整体位移与旋转幅度的分析和估算结果,本次研究对岩体起始位置进行了恢复,庙尔沟岩体、阿克巴斯套岩体与哈图岩体、铁厂沟岩体、克拉玛依岩体和红山岩体距离非常近,它们起初可能是一个大的岩基。5.对庙尔沟岩体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填图,探讨了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平面分布与断裂的关系。SiO2与K2O、Fe2O3呈现出岩体东南部和北中部含量最低的特征,CaO、MgO、TiO2、Al2O3、P2O5、Na2O和MnO呈现出岩体东南部和北部含量最高的特征,反映了岩体东南侧达拉布特走滑断裂的控制作用。稀土元素在岩体中部、东侧和东南侧含量高,且从岩体中部向四周呈典型的环带状分布,反映了达拉布特走滑断裂和塔尔根环状构造的控制作用。微量元素在平面上呈现出多种分布特征,可能反映了元素本身的活动性,有的元素分布主要受控于环状构造,而有的主要受控于区域走滑断裂。6.根据包古图—克拉玛依地区和庙尔沟—别鲁阿嘎希地区岩浆活动期次,以及哈图金矿成矿时代,本文认为达拉布特断裂、玛依勒断裂、巴尔鲁克断裂等区域性走滑断裂主期活动主要发生在300-290 Ma之间,甚至是294-290 Ma之间。

杨华燊[6](2020)在《新疆西准噶尔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提出达拉布特蛇绿岩作为新疆境内最为典型、规模最大的蛇绿岩带之一,被认为是古亚洲洋的残余。前人主要通过其上部组成单元的基性岩来探讨其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等一系列的关键科学问题,但对于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研究较为薄弱,其成因争议较大。本次研究在该蛇绿岩带上发现了一些较为新鲜的地幔橄榄岩,可为该区地幔性质、构造环境的恢复提供大量有用信息,有助于解决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构造演化历史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本文选择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上的萨尔托海岩体、苏鲁乔克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岩体中地幔橄榄岩进行了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利用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以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萨尔托海岩体、苏鲁乔克岩体地幔橄榄岩分别为方辉橄榄岩、带状纯橄榄岩及透镜状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橄榄石Fo值为90.92~91.40,带状纯橄榄岩橄榄石Fo值为89.63~95.91,透镜状纯橄榄岩橄榄石Fo值为90.34~92.11,均为镁橄榄石,方辉橄榄岩中单斜辉石Mg#值93.05~96.85,Wo值42.89~50.84,En值46.77~53.15,Fs值1.65~3.97,属于透辉石。斜方辉石Mg#值89.81~91.69,En值80.09~89.76,Fs值7.68~9.98,Wo值2.10~12.23,属于顽火辉石。萨尔托海方辉橄榄岩尖晶石Cr#值48.64~50.40,Al2O3含量变化为28.12%~28.86%,为高铝型尖晶石。透镜状纯橄榄岩中尖晶石Cr#值为92.17~97.29,带状方辉橄榄岩尖晶石Cr#值为89.90~94.73,均为高铬型尖晶石。单斜辉石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单斜辉石稀土元素呈轻稀土亏损,重稀土较为富集的趋势,重稀土(HREE)含量与配分模式与Izu-Bonin–Mariana弧前地幔较为相似。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U、Pb、Sr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Zr、Nb负异常,与马里亚纳弧前方辉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微量元素特征较为一致。尖晶石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纯橄榄岩中的尖晶石与玻安岩具有亲缘性,方辉橄榄岩中尖晶石则和洋中脊玄武岩具有亲缘性。透镜状纯橄榄岩全岩主量元素Mg O为43.71%~45.11%,Al2O3含量为0.43%~0.72%,Ca O含量为0.07%~0.17%。带状纯橄榄岩Mg O为43.72%~46.07%,Al2O3含量为0.89%~1.25%,Ca O含量为0.07%~0.60%。方辉橄榄岩Mg O为43.05%~44.39%,Al2O3含量为0.79%~1.05%,Ca O含量为0.88%~1.37%。与亏损地幔相比,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具有较高的Mg O,低的Al2O3、Ca O含量。方辉橄榄岩全岩稀土总量为0.25×10-6~0.47×10-6,透镜状纯橄榄岩全岩稀土总量为0.24×10-6~0.68×10-6,带状纯橄榄岩全岩稀土总量为1.25×10-6~2.40×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的配分曲线均呈平坦型,与典型的亏损地幔LREE亏损明显不同,暗示其经历了熔/流体与岩石反应。微量元素明显富集相容元素Cr、Co、Ni,具有残余地幔的特征。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均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MOR)与弧前地幔橄榄岩(SSZ)的特征。根据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微量元素Ti-Dy、YN-Yb N、尖晶石Cr#-单斜辉石Al2O3、橄榄石Fo-尖晶石Cr#、尖晶石Cr#-Mg#图解对部分熔融程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萨尔托海方辉橄榄岩经历的部分熔融程度为22%~28%,苏鲁乔克纯橄榄岩经历的部分熔融程度高达40%以上。综合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岩石学、矿物地球化学、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萨尔托海方辉橄榄岩为亏损地幔岩与MORB熔体及俯冲带熔/流体反应而形成。苏鲁乔克纯橄榄岩为亏损地幔岩与玻安岩、岛弧玄武岩、俯冲带熔/流体反应而形成。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形成于弧前俯冲的初始阶段,萨尔托海岩体及苏鲁乔克岩体中的地幔橄榄岩为该阶段不同时期演化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其形成时代,本文认为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为弧前环境下形成的西准噶尔古生代大洋岩石圈的残留,指示了西准噶尔洋盆俯冲消减始于中泥盆世。

董增产[7](2020)在《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富蕴-青河地区古生代地质演化及其对古亚洲洋增生造山过程的约束》文中研究说明阿尔泰造山带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增生的地质历史,是研究增生型造山作用的关键地段。本文选择中国阿尔泰造山带东段富蕴-青河地区作为研究区,以哈巴河群变沉积岩和古生代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岩石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组成分析等工作,研究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约束古亚洲洋在中国阿尔泰地区的俯冲极性、弧盆系发育史、板片回撤及古大洋闭合等一系列重要地质问题,获得以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哈巴河群是阿尔泰造山带最大规模的沉积地层,有助于揭示阿尔泰早古生代构造属性。然而,基于对哈巴河群形成时代及成因环境的不同认识,存在阿尔泰造山带是前寒武纪微陆块、被动陆缘和古生代岩浆弧等不同观点。青河地区哈巴河群新的年龄数据表明,该套地层最大沉积年龄427±13Ma,侵入其中的侵入岩形成时代为405±3Ma,约束青河地区哈巴河群形成于晚志留至早泥盆世之间(427405Ma),之后经历了中泥盆世区域变质作用(383±9Ma)。绝大多数碎屑锆石εHf(t)值为正(+0.22+15.29),结合年代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哈巴河群源自不成熟的新生地壳,以早古生代岩浆岩碎屑为主,并且含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是弧前沉积的产物,进而推测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具有早古生代过渡型岩浆弧构造属性,类似于日本弧,均残留了古老地壳物质,是西伯利亚南缘由于Rodinia大陆裂解而裂离出来的一个微陆块,之后由于古亚洲洋早古生代俯冲增生而活化。(2)泥盆纪是古亚洲洋俯冲增生的主要阶段,是阿尔泰造山带主要的岩浆作用期。富蕴—青河地区岩浆岩广泛发育,是研究地壳增生方式和俯冲极性的理想场所。本文对研究区内的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和流纹岩开展系统的研究性工作。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岩浆岩形成于415382Ma之间,从北西往南东逐渐变年轻。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具有弧岩浆属性;从南东到北西花岗岩中K2O、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逐渐增加,Ni、Co、Sr含量逐渐减少,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指示洋壳向北东的俯冲极性。锆石εHf(t)值均为正,由北西向南东明显增高,从+1.56+6.98逐渐变化为+11.21+15.89,二阶段模式年龄逐渐变小,从1.3-0.9Ga逐渐变化为0.660.43Ga,结合古生代岩浆岩从阿尔泰造山带北西向南东迁移的特征,揭示泥盆纪存在俯冲板片向南西的回撤。(3)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争议较大。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部发育大量的A型和I-A过渡型花岗岩,是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青河地区额尔齐斯断裂内部及北侧出露花岗岩和少量闪长岩,新的测年数据表明这些岩体形成于286269Ma之间。花岗岩岩体高硅,富碱(K2O+Na2O=5.84%8.72%),低钙(Ca O=1.293.76%),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微量元素显示Ba、Sr、P、Ti、Nb、Ta亏损,Eu明显负异常(δEu=0.460.78),10000×Ga/Al=2.852.47,反映A2型花岗岩特征,可作为阿尔泰碰撞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另外,这些岩体εHf(t)值介于+4.04+11.78,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变化于880694Ma、923633Ma、875555Ma、1030635Ma,揭示其源区主要由新元古代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组成。结合区域上同时代、同构造位置富碱性(A型)花岗岩研究结果,认为青河中酸性岩体成因与地幔岩浆底侵早期下地壳有关,指示阿尔泰造山带于早二叠世(286280Ma)已经结束了碰撞造山作用,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4)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是古亚洲洋俯冲增生过程的响应。本文通过研究哈巴河群形成时代、源区性质、沉积特征、形成环境,结合早古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规律,确认阿尔泰早古生代发育活动陆缘的沟—弧—盆体系,进而约束阿尔泰造山带具有过渡型岩浆弧属性;在晚古生代泥盆纪,由于俯冲板片向南西回撤,产生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变年轻的岩浆岩,表现为侧向加积的地壳生长方式;至早二叠世额尔齐斯洋已经关闭,阿尔泰与准噶尔两大块体碰撞并转入伸展的构造背景,致使大规模的A型或碱性花岗岩沿额尔齐斯断裂上涌。因此,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是对古亚洲洋俯冲增生过程较为完整的记录。

贾晨辉[8](2020)在《新疆东天山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文中指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的东天山是我国重要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成矿带,大量的铜镍硫化物矿床都产出于该地区,如黄山、黄山东、葫芦、香山、图拉尔根、土墩等,在以往的研究中,黄山铜镍矿带是铜镍矿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空间上从图拉尔根一带开始,西延至库姆塔格沙垄,但未过库姆塔格沙垄。所以在之前的认识中,黄山铜镍矿带便被众多学者认为是东天山铜镍矿带。然而,近年来,在库姆塔格沙垄以西,陆续有大量的铜镍矿(点)被相继发现。本文选取了库姆塔格沙垄以西区域的路北、白鑫滩、以及月牙湾等矿床(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点)所在地层、构造条件、岩石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进行对比讨论,最终得出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东天山库姆塔格沙垄以西地区分布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属造山带后碰撞伸展阶段,为该区铜镍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力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该区岩体的产出与分布均受断裂构造控制,与褶皱关系并不大,这些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构造条件;研究矿床岩体均属基性-超基性范围,具小岩体特征,岩体岩相分异特征明显,发育渐变式岩相分带和突变分带,前者为岩浆分异形成,后者为岩浆不同侵入期次所形成,具有多阶段多期次的特征,岩相分带符合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体岩相分带特征;铜镍硫化物矿床(点)中的含矿岩石多为辉石岩、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岩以及橄榄苏长岩、辉石橄长岩;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磁铁矿等;岩体发育多种与含铜硫化物氧化关系密切的多种矿化蚀变类型,如孔雀石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等,此外,还发育透闪石化、滑石化和伊丁石化,钠黝帘石化、镍华、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等,各类矿化蚀变通常相伴产出,是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的有利条件;不同矿床(点)岩石具有不同程度的低Ti高Mg特征,随着岩体的分异演化,SiO2、Al2O3、Na2O及TiO2随着MnO含量的升高而降低,TFe2O3和Mn O升高,研究区岩石m/f值均属于铁质系列,有利于铜镍矿的形成,不同铜镍矿床(点)岩石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相似,都具有轻微富集的轻稀土右倾特征,重稀土和轻稀土之间的分馏也比较明显,具有不同程度的弱铕异常,此外大离子亲石元素Sr以及高场强元素U相对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a则相对亏损;地球物理特征显示高重、高磁、高极化、低电阻特征可以为该区寻找杂岩体岩浆型铜镍矿提供一定的依据,地球化学特征特征显示该区铜镍矿岩体中元素异常组合为Cu-Ni-Cr-Co-(Au-Sb-As-Mo-Zn),元素异常组合圈定区域与地表基性-超基性岩体范围一致,元素异常浓集区明显,该异常组合说明了库姆塔格沙垄以西地区具有铜镍成矿的良好潜力;同时,该区分布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岩体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269-298Ma,与黄山、黄山东、香山、白鑫滩等铜镍矿为同一时期产物。

鲍佩声,王希斌,彭根永,郝梓国,陈清植,杨廷辉[9](1992)在《新疆西准噶尔重点含铬岩体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新疆《西准噶尔重点含铬岩体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是密切结合“七五”期间全国铬铁矿找矿部署的一项科研之成果。本书以“豆荚状铬铁矿矿床系熔融残余成因”为指导思想,综合分析了前人的大量资料,并经过重点的野外调查及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对比研究,对新疆西准噶尔几个重点含铬岩体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予以远景评价。

李行,巩志超,董显扬,郑金田[10](1987)在《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生成地质背景及区域成矿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81-1985年完成的"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生成地质背景及区域成矿(铬)特征"研究项目所获资料为基础,从板块构造观点,系统论述了区域沉积建造特征、古地理环境及古构造格局;详细讨论了地质构造发展、三个不同时代蛇绿岩的形成产出;以及区域系列岩石的成岩演变、成因类型及铬铁矿成矿的基本特征。提出所属各时代蛇绿岩下部的超基性岩,既不是古洋壳构造侵位体,也不属深断裂岩浆侵入作用产物,而可能是发生在板块边缘俯冲带上,由原古洋壳变质橄榄岩重熔产生的一种新的岩浆作用事件。与之有关的铬铁矿床应为同构造条件下的重熔岩浆动力分熔矿床,并相应探讨了它的成因机制和模式。

二、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基性岩体区域成矿特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基性岩体区域成矿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东准噶尔地区研究现状
        1.2.2 扎河坝地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测试方法
        1.6.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1.6.2 锆石SIMS U-Pb定年
        1.6.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1.6.4 锆石O同位素分析
        1.6.5 全岩主微量分析
        1.6.6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准噶尔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扎河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
    3.1 东准噶尔蛇绿混杂岩概况
    3.2 扎河坝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及地质特征
        3.2.1 地质剖面概况
        3.2.2 岩石学特征
        3.2.3 矿产及矿化特征
        3.2.4 构造变形特征
    3.3 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床
        3.3.1 矿床地质特征
        3.3.2 含矿岩体特征
        3.3.3 含矿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3.3.4 含矿岩体锆石Hf-O同位素
        3.3.5 主微量地球化学
        3.3.6 Sr-Nd同位素组成
    3.4 讨论
        3.4.1 蕴都卡拉含矿岩体形成时代
        3.4.2 蕴都卡拉含矿岩体地球化学意义及构造背景
        3.4.3 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意义及构造背景
第四章 泥盆纪岩浆演化
    4.1 侵入岩及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4.2 索东角闪辉长岩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锆石年代学特征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2.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2.5 讨论
    4.3 玉伊塔斯铜金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含矿岩体特征
        4.3.3 锆石年代学特征
        4.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3.5 讨论
    4.4 喀拉哲腊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
        4.4.1 岩石学特征
        4.4.2 锆石年代学特征
        4.4.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4.5 讨论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岩浆演化
    5.1 侵入岩及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5.2 扎河坝西石炭纪碱性花岗岩
        5.2.1 岩石学特征
        5.2.2 锆石年代学特征
        5.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2.4 Sr-Nd同位素特征
        5.2.5 讨论
    5.3 库拉比也铜镍硫化物矿床
        5.3.1 矿床地质特征
        5.3.2 含矿岩石特征
        5.3.3 锆石年代学特征
        5.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3.5 同位素地球化学
        5.3.6 讨论
    5.4 恰库尔图珍珠岩、萤石矿床
        5.4.1 矿床地质特征
        5.4.2 岩石学特征
        5.4.3 锆石年代学特征
        5.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4.5 同位素地球化学
        5.4.6 讨论
第六章 扎河坝及邻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6.1 扎河坝及邻区构造演化
        6.1.1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503-480Ma):大洋扩张期
        6.1.2 早奥陶世-早石炭世(480-360Ma):俯冲消减期
        6.1.3 早石炭世-晚石炭世(360-330Ma):碰撞期
        6.1.4 晚石炭世-二叠纪(330-252Ma):后碰撞期
    6.2 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岩浆演化序列
        6.2.1 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
        6.2.2 侵入岩时空分布规律
    6.3 区域成矿作用
        6.3.1 奥陶纪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床
        6.3.2 泥盆纪与中酸性、中基性岩体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
        6.3.3 石炭纪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矿床
        6.3.4 二叠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
        6.3.5 二叠纪与剪切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
        6.3.6 二叠纪与流纹岩有关的萤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新疆蛇绿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增生造山过程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构造背景
2 蛇绿混杂岩带基本特征
    2.1 古亚洲洋构造域蛇绿岩
    2.2 特提斯洋构造域蛇绿岩
3 增生造山过程
    3.1 太古宙—古元古代:古陆核的形成阶段
    3.2 中元古—新元古代中期:塔里木古陆及古生代洋中陆块基底的形成阶段
    3.3 南华—三叠纪:新疆大陆地壳增生与聚合阶段
4 结论

(3)中国西北地区南华纪—古生代构造重建及关键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与方案
    1.1 划分命名原则
    1.2 划分方案
2 二级构造单元特征简介
    2.1 阿尔泰-准噶尔多岛-弧-盆系(I)
    2.2 北天山-西拉木伦洋板块系统(II)
    2.3 西准噶尔-中天山多岛弧盆系(III)
    2.4 塔里木-阿拉善-鄂尔多斯陆块区(IV)
    2.5 秦祁昆多岛-弧-盆系(V)
    2.6 南昆仑-巴颜喀拉洋板块系统(VI)
    2.7 北羌塘多岛弧盆系(VII)
    2.8 扬子陆块区(VIII)
    2.9 双湖-班公湖洋板块系统(IX)
3 关键问题的讨论
4 结论

(4)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带萨尔托海岩体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萨尔托海地质构造特征
    2.1 平面地质构造
    2.2 勘探线剖面特征
3 萨尔托海地球物理特征
    3.1 物性特征
    3.2 重磁特征
    3.3 电性特征
4 讨论
    4.1 深部结构构造
    4.2 动力学过程
5 结论

(5)西准噶尔晚古生代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及其岩石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1.4.1 技术路线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断裂
        2.2.1 区域Ⅰ级断裂
        2.2.2 区域Ⅱ级断裂
    2.3 区域岩浆活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岗岩类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3.1 红山岩体
    3.2 庙尔沟岩体
    3.3 阿克巴斯套岩体
    3.4 哈图岩体
    3.5 铁厂沟岩体
    3.6 克拉玛依岩体
    3.7 库鲁木苏岩体
    3.8 别鲁阿嘎希岩体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4.1MC-ICP-MS锆石U-Pb定年
        4.1.1 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
        4.1.2 分析结果
    4.2 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特征
    4.3 花岗岩类及相关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1 庙尔沟岩体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4.3.2 红山岩体线状岩墙和围岩捕虏体地球化学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岗岩类及相关岩浆岩Sr-Nd-Pb和Hf同位素特征
    5.1 数据来源
    5.2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5.2.1 花岗岩类Sr-Nd-Pb同位素特征
        5.2.2 红山岩体线状岩墙和围岩捕虏体Sr-Nd-Pb同位素特征
    5.3 锆石Lu-Hf同位素及其变化特征
        5.3.1 花岗岩类Lu-Hf同位素特征
        5.3.2 红山岩体线状岩墙和围岩捕虏体Lu-Hf同位素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岩浆源区特征、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6.1 岩浆源区特征与岩石成因
        6.1.1 庙尔沟岩体源区特征与岩石成因
        6.1.2 线状岩墙和围岩捕虏体岩浆岩源区特征与岩石成因
    6.2 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分析
        6.2.1 花岗岩类构造环境
        6.2.2 线状岩墙和围岩捕虏体岩浆岩构造环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
    7.1 构造体系控岩作用
        7.1.1 构造体系对岩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7.1.2 构造体系对岩体元素分布的控制作用
    7.2 构造体系控矿作用
        7.2.1 构造体系对区域成矿带的控制作用
        7.2.2 构造体系对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
    7.3 构造体系的活动时间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新疆西准噶尔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蛇绿岩研究现状
        1.2.1 国外蛇绿岩研究现状
        1.2.2 国内蛇绿岩研究现状
        1.2.3 西准噶尔蛇绿岩研究现状
        1.2.4 达拉布特蛇绿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3.3 测试分析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简述
    2.2 区域地层简述
    2.3 区域岩浆岩简述
    2.4 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简述
第三章 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
    3.1 地幔橄榄岩野外岩石学特征
    3.2 地幔橄榄岩镜下岩石学特征
第四章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4.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第五章 地幔橄榄岩矿物化学成分
    5.1 橄榄石矿物化学特征
    5.2 斜方辉石矿物化学特征
    5.3 单斜辉石矿物化学特征
    5.4 尖晶石矿物化学特征
    5.5 单斜辉石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5.6 尖晶石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第六章 讨论
    6.1 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过程
    6.2 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熔/流体交代过程
    6.3 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的构造意义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富蕴-青河地区古生代地质演化及其对古亚洲洋增生造山过程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 完成工作量
    1.4 研究成果及展望
        1.4.1 阿尔泰造山带构造属性的确认
        1.4.2 揭示了泥盆纪洋壳俯冲极性及板片回撤的动力学过程
        1.4.3 额尔齐斯洋闭合时间的确定
        1.4.4 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古亚洲洋俯冲增生过程的约束
        1.4.5 增生型造山带地壳结构及演化研究及展望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岩浆岩特征
第三章 哈巴河群研究及其对阿尔泰造山带构造属性的约束
    3.1 哈巴河群岩石学特征
        3.1.1 青河南区
        3.1.2 青河北区
    3.2 哈巴河群地球化学
        3.2.1 青河南区
        3.2.2 青河北区
    3.3 锆石U-Pb年学和Hf同位素组成
        3.3.1 青河南区
        3.3.2 青河北区
    3.4 哈巴河群形成时代
    3.5 哈巴河群变质时代
    3.6 哈巴河群源区性质
    3.7 哈巴河群成因及构造背景
    3.8 阿尔泰造山带构造属性
第四章 研究区晚古生代岩浆事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4.1 泥盆纪岩浆岩成因对于大洋岩石圈板片后撤的指示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岩石地球化学
        4.1.3 形成时代
        4.1.4 岩石成因类型及构造背景
        4.1.5 对俯冲极性和板块后撤的指示
    4.2 早二叠世中酸性侵入岩成因研究及其对后造山环境的启示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岩石地球化学
        4.2.3 年代学及Hf同位素
        4.2.4 岩体形成时代及意义
        4.2.5 岩体成因类型
        4.2.6 岩浆成因
        4.2.7 构造环境及地壳生长
第五章 阿尔泰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史
第六章 古亚洲洋增生造山过程在中国阿尔泰造山带东段的响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分析方法
    附录2 分析数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申请(授权)专利
    3.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致谢
作者简介

(8)新疆东天山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方案与思路
    1.4 自然地理概况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岩浆岩
第三章 矿床(点)地质特征
    3.1 路北铜镍矿
    3.2 白鑫滩铜镍矿
    3.3 月牙湾铜镍矿床
    3.4 小结
第四章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4.1 地球物理特征
    4.2 地球化学特征
    4.3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小结
第五章 岩石化学特征
    5.1 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2 年代学特征
第六章 成矿条件讨论
    6.1 构造条件
    6.2 岩相及蚀变特征条件
    6.3 岩体规模条件
    6.4 岩体形成时代条件
    6.5 岩石地球化学条件
    6.6 矿石矿物及结构构造
    6.7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条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四、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基性岩体区域成矿特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D]. 汤贺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新疆蛇绿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增生造山过程的制约[J]. 赵同阳,朱志新. 新疆地质, 2021(01)
  • [3]中国西北地区南华纪—古生代构造重建及关键问题讨论[J]. 计文化,李荣社,陈奋宁,杨博.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5)
  • [4]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带萨尔托海岩体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J]. 李海,李永军,徐学义,万阈,赵强,杨高学,王祚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4)
  • [5]西准噶尔晚古生代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及其岩石成因研究[D]. 马飞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6]新疆西准噶尔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杨华燊. 贵州大学, 2020(04)
  • [7]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富蕴-青河地区古生代地质演化及其对古亚洲洋增生造山过程的约束[D]. 董增产. 西北大学, 2020(01)
  • [8]新疆东天山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D]. 贾晨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9]新疆西准噶尔重点含铬岩体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的研究[A]. 鲍佩声,王希斌,彭根永,郝梓国,陈清植,杨廷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4), 1992
  • [10]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生成地质背景及区域成矿特征[A]. 李行,巩志超,董显扬,郑金田.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8), 1987

标签:;  ;  ;  ;  ;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铝工业区域成矿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