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县委代表刘明远同志讲话

铜梁县委代表刘明远同志讲话

一、铜梁县委代表刘明远同志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包晨岚[1](2020)在《从老区到新区:中共入浙南下干部研究(1948-1956)》文中指出

王哲[2](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张蓓蓓[3](2019)在《抗战时期四川地区的华侨教育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日军狂势来袭,南京沦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夯实基础,再谋反攻,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四川成为了整个抗战大后方的中心。随国民政府一同迁来的还有全国党政军各部门重要机关,各部门领导中心集体迁渝,其中就有全国华侨教育的重要指导机构——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迁渝,不仅使重庆成为全国华侨教育的指挥中心,在其指导下重庆及周边相继成立一批华侨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吸引大批回国升学的华侨学子前来,此外还有部分华侨学校备受战火煎熬,迁来四川寻求生存空间,由此揭开四川地区华侨教育的崭新一页。在华侨教育机构方面,侨务委员会会同教育部于1939年在重庆成立回国升学华侨学生临时接待所,为回国升学的华侨学子提供了可以落脚之地。考虑华侨长居海外国文能力有限,在临时接待所内还专设补习机构增强其综合素质,加强对祖国认识且将学习能力作为判定侨生升学层次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国内教育资源的有效性。1941年又将南洋小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改为侨民教育教材编辑室,在重庆继续从事华侨教育教材编辑工作,在华侨初级小学、高级小学教材编辑上取得相当成果。1942年成立重庆成立华侨教育会,指导海内外各地华侨教育会筹措义款救济伤兵难民,宣传中华文化,增强海外华侨的祖国认同感,但战时环境动乱,重庆教育总会一直未能真正成立,所有职能均由华侨教育会战时筹备委员会暂代,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海外教育会大部沦陷。在华侨教育研究机构方面,南洋研究所作为国民政府推动海外侨教事业重要机构,意从中央视导、帮助筹备各地华侨教育会、筹集华侨教育基金等方面助力海外侨教发展。但抗战军兴,国民政府自顾不暇,从外交上南洋研究所并未取得有效成果,侨教资金也因战时军费开支巨大,物价飞涨难以完全兑现。不过在研究南洋政治经济问题,增强民众对南洋认识上取得了相应成果。侨务问题研究室则是更为专职研究侨务问题机构,为侨务委员会拟定海外侨教大政方针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华侨学校方面,主要分为中学教育、专科院校、师范教育三类。除解决回国华侨升学所创办的国立第二华侨中学,解决侨教师资问题的侨民教育函授学校及师资训练班外,其余均为战时迁入。虽然是战时开办或临时迁入,但上述学校的组织机构均非常完备,在师资力量亦不逊色同期同类学校,但各类学校尤其是专科院校与师范类教育的授课教师还常有重复,但多为知名学校的教授学者,丰厚的师资也为华侨教育在四川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专科院校更加看重专业技能,意在培养专门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非常丰富,且指向性明显。师范院校注重国文基础、写作能力等职业技能,在教材教法上亦有相当之份额,同时还要求关注海外侨务、各地新闻以通达海内外之情形,丰富自身之教学本领。华侨中学则偏重于基础学科,但因其开办在国内且深处大后方,其课程开设与海外华侨中学有明显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类学校在三民主义教育,思想引导上均有偏重,也可看出国民政府对于拉近华侨群体与祖国距离的迫切性。上述华侨学校,除接收侨生就读外亦在四川及其周边地区招收学生。在动乱的环境中,华侨师生不忘祖国,共赴国难,谱写出首首壮丽赞歌。可惜四川并非侨乡,没有固定华侨生源,在抗战结束后,战时华侨教育研究机构大多停办,华侨学校大部分迁走。但在四川的7年之中,上述机构及学校均在战时为解决侨生回国升学,培养华侨人才,动员华侨群体抗战,缩短海外华侨群体与祖国距离的重要作用,四川也为保留国内华侨教育血脉作了重要贡献。

袁雪萍[4](2018)在《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建国后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将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运动,也是一次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作为毛泽东家乡的湖南省湘潭县,在运动中曾多次受到毛泽东的直接指导,其农业合作化运动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因此,本文以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档案,在全面梳理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之基础上,考察湘潭县运动中的基层干部选拔、培养、动员模式及作风问题,分析农民心态的类型及心态的变迁,并探求农业合作化运动前期的巨大成就与成功经验,及其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出现失误的深层因素。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土改后的湘潭县农民社会地位上升,获得了土地和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但也出现了农村阶级分化严重等新问题;与此同时,党中央“一化三改”总路线的确立,也要求农村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工业原料与市场。为此,中央作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决定。第二部分论述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历程。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互助组阶段、初级社阶段、高级社阶段三个阶段,通过梳理和剖析不同阶段合作组织类型、规模、经营管理方式,对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脉络作了一全景式透视。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特别关注与直接指导下,湘潭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初级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参与热情高涨,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合作化运动后期,从中央到地方均出现急躁冒进思想,湘潭县农业合作化亦急剧升温,至高级社阶段,合作化运动遭受挫折。第三部分考察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层干部。基层干部介于国家与农民之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贯彻实施顺利与否之重要管道。在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及其群众动员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对基层干部的贡献与不足进行评估。第四部分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心态。主要对农民在运动中表现出的心态类型,即信任与感恩心态、经济诱导下的功利心态、政治压力下的畏惧心态、随大流的从众心态进行剖析,并探讨不同时期农民心态变迁的原因及其实质。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次较为全面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对农民、农村、农业而言均是一场社会主义的洗礼。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集体所有制,同时在这一运动中基层干部亦得到了锻炼,为农村长期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以政治手段推进农村改革衍生诸多弊端,农民心态呈现出复杂性面相,并在当时引发了退社风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下降。

程曦敏[5](2017)在《干部本地化与地方政治 ——以江津县领导干部构成变动为中心的考察(1949-1966)》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中共建立全国政权后,为实现对西南等新区的有效接管,从山东、山西、河北等北方老区抽调了大量党员干部到新区任职,形成了新区县级政区领导干部群体以外来干部为主的格局。学界称之为新区地方干部的“北方化”。以往研究对此强调较多,但也容易遮蔽新区干部任用和干部构成的其他面相。本文以江津县为个案,梳理1949至1966年间新区地方领导干部构成的变动情况。江津的个案显示,自1950年代中期起,该县的本地干部便开始由下而上逐步取代外来干部,1960年代即确立了本地干部占主导的干部构成。这一“干部本地化”的现象,揭示出毛泽东时代地方干部构成变迁的某些复杂面相。分析江津县的个案,可以发现,干部本地化与三个因素相关联,即第一把手政治、人际关系网络和宏观政策背景。干部本地化对地方政治产生了重要而又复杂的影响。在地方权力和地方利益这对范畴里,干部本地化并不一定导致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向地方利益倾斜,有时还可能会与地方利益相抵牾。这一现象凸显出地方政治中“地方权力优先”的取向。

潘福兴[6](2014)在《中共中央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研究(1949-1954)》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党中央决定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继续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大区制度。总共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了六大区,分别是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每个区都设立了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其中在西南区于1949年11月23日设立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简称中共西南局。作为中共中央在西南地区的代表机关,中共西南局对西南四省一市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等实行全方位领导。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共西南局对西南地区的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在取得成就的背后还是暴露出少量问题。尤其是由于不少干部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政策策略思想水平低等因素,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严重的作风不纯现象,这严重影响到西南党自身纯洁性的建设,首要任务的完成和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为了完成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这一首要任务,加强西南党自身的纯洁性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中共西南局开始着手整顿干部的不良作风。在这历时三年多的整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准备、发动、推进和巩固四个阶段。在准备阶段(1949年9月——1950年5月),主要是针对中共西南局的少数基层干部出现的享乐思想和铺张浪费现象,中共西南局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和作出相关规定。在发动阶段(1950年5月——1951年2月),主要是针对中共西南局的少数基层干部出现的功臣自居思想、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不良作风,中共西南局根据《关于全党全军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西南地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在推进阶段(1951年2月——1953年6月),由于整风时间较短暂,干部的思想作风不纯还来不及解决以及在整风过程中部分干部不良思想暴露的更加充分了。对此,中共西南局根据《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决定在西南地区开展一场有计划、有准备、有领导的整党运动。在巩固阶段(1953年6月——1954年12月),主要是结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学习来维持和巩固已经转变的良好作风。针对当时西南党内的各种不良作风,中共西南局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了干部作风纯洁。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干部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升认识水平;严肃党纪法规,规范干部行为;倡导领导示范,树立榜样形象和鼓励向前看,提出新任务。通过这些具体举措的实施,西南地区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显着提高,作风明显好转,党的中心任务顺利完成以及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2012年1月9日,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①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形势下,系统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经验,对当前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是强化思想教育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基础工程;其次是加强监督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关键环节;再次是加大惩处力度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有效途径;又次是领导带头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内在要求;最后是建立健全制度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重要保障。

姚永强[7](2014)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方法、途径和模式的概括,一定的教育发展方式既适应于特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又会产生相应的教育发展结果。受动力因素、体制因素、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教育环境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式。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完善。在公共产品理论、公平理论以及规模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法规政策及实施措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特征。随着县域内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随之发生转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多元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一新的阶段性目标。发展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以及社会意识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重政府外在推动,轻自我内在驱动;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规律;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这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在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整体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就必须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依赖政府力量驱动、强调同质发展和过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依赖学校自我发展驱动、注重多元发展和适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才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张静[8](2013)在《中国共产党与女子教育述论(1927-1949)》文中指出两千年来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思想剥夺了中国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直到民国时期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女子教育更是十分地关注,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帮助广大妇女接受教育,在革命中思索和考察妇女解放道路,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终于使全中国妇女获得了解放。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的女子教育是与革命斗争相一致的女子教育。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展女子教育的,文章将通过探讨女子教育的历史背景,分析各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女子教育的理论指导思想,以及适应历史发展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内容的变化,来认识和理解革命根据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女子教育特征,进而归纳这一时期共产党女子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关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女子教育的考察和研究,对于新时期的妇女运动的发展也同样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革命根据地,女子冲破了封建婚姻,开始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妇女不仅获得了可以与男子同校的权利,而且还要求女子入学达到一定比例,还要求多方竞赛,激发妇女的积极性。为将女子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革命根据地还特地为妇女建立了夜校和高等小学,女子受教育逐渐有了保障。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的女子教育主要是通过普通学校、女子学校、夜校、训练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的。从这些形式看,它本身便含有反传统、反封建的因素;在女子教育的内容上,革命根据地女子教育的内容除根据地开辟之初的一段时间借助了传统的内容以外,其主要内容是革命的、提高革命根据地人民文化素质的知识。另外中国共产党还根据当时对敌斗争的需要临时编写了一些斗争性极强的宣传材料。既有利于扫盲运动的开展又有利于鼓励广大妇女参加革命。革命根据地的女子教育完全摆脱了旧传统、老封建女子教育的颓废风习,从形式到内容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旧时女子教育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修习事丈夫、事姑、迎宾客、教儿女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节烈贞洁”的内容,已经逐渐减少。这为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女子成为革命斗争的坚强堡垒,提供了保证;也是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百战百胜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所实行的以革命为核心的妇女教育,使中国广大妇女的地位和教育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史以来没有的翻身感出现在广大女性的眉头,广大女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和饱满精神,出现在苏维埃革命根据地、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的政治舞台上,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宾静[9](2007)在《清代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研究(1721—1846)》文中认为清代中期,受“礼仪之争"等因素的影响,自康熙末年开始,至鸦片战争后,朝廷禁传天主教,天主教在中国的生存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公开传教成为非法,传教活动陷入困境。这段时期内,外籍传教士先是被逐,后是被杀,传教任务开始逐渐落到本地的天主教徒身上。在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朝廷、地方政府不断地镇压下,华籍天主教神职人员及普通教徒承担了大部分的传教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在私底下坚持传播天主教。本文主要对清代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展开研究,尝试从华籍天主教徒在传教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入手,分析探讨此段时期内华籍天主教徒的身份构成、分布地区,说明他们对这段时期内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所作的贡献。论述主要以华籍天主教徒在教内是否担任传教专职,即神职人员和普通教徒两大部分来分别对其开展的活动进行讨论,同时,鉴于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一般民众有所区别,将政治、经济地位、身份较高的奉教皇亲官员(如苏努家族)与普通教徒区分开来,分别进行探讨。通过说明华籍神职人员的培养、传教方式,以及奉教皇亲官员和一般教徒的传教方式、特点等,阐述此段时期内华人主体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较前期更大的作用,推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并分析在这一中西文化冲突中,华人在接受天主教教义时的特点,以及禁教给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等。

冉隆锋[10](2006)在《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继续教育是实践终身教育思想的理想选择,继续教育资源是保障继续教育良性运转不可或缺的条件。继续教育资源的多寡、利用率以及整合优化状况不仅决定继续教育办学的规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的实现程度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状况。然而,继续教育资源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加之在我国现在不能够保证政府在投入方面使继续教育享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样待遇,发展继续教育不能够有等、靠、依赖的思想,要盘活现有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使各种其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实现低成本而达到最大的资源综合效益。 重庆是一个新型的直辖市,重庆是一个以大城市带大农村为特色的直辖市,重庆是一个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直辖市,重庆是一个继续教育刚刚起步其需求不断增多的直辖市,整合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探索其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使我市有限的继续教育资源满足最最广大的市民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为此,笔者通过文献检索、访谈、教育调查、比较的方法了解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发现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思想守旧,缺乏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意识;2.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教育资源相对分割垄断;3.财力资源的投入严重不足;4.重庆继续教育资源已有的整合也只游离在表浅层面,利用上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缺乏核心实体,显得零散。 继续教育资源整合就是对现存在继续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集成优化、相互渗透、相互协同、有效控制、并不断从环境获得信息、能量和物质,从而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的创新过程。我市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不仅要集中在整合方法,而且要注重整合的内容,特别

二、铜梁县委代表刘明远同志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梁县委代表刘明远同志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小结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小结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小结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小结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小结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小结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抗战时期四川地区的华侨教育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的学术意义
        1.1.1 学术意义
        1.1.2 应用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 概念界定
        1.5.1 时间界定
        1.5.2 全面抗战时期四川地域划分
        1.5.3 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
2 华侨教育溯源及其教育内迁
    2.1 兴起及发展条件
    2.2 初期的发展模式
    2.3 清末以海外华侨教育为发展重心(1840年-1911年)
        2.3.1 政策扶持
        2.3.2 学校开办情况
    2.4 民国建立至全面抗战前海内外华侨教育共同发展(1912年-1937年)
        2.4.1 政策扶持
        2.4.2 学校开办情况
3 抗战时期华侨回国与四川华侨教育的兴起
    3.1 国府迁渝与华侨回国
        3.1.1 国府迁渝与侨务委员会在渝办公
        3.1.2 全面抗战时期华侨回国与全国人口流动
    3.2 四川地区华侨教育机构发展情况
        3.2.1 回国升学华侨学生临时接待所
        3.2.2 华侨教育会
        3.2.3 侨民教育教材编辑室
    3.3 四川地区华侨教育研究的深入
        3.3.1 南洋研究所
        3.3.2 侨务问题研究室
4 华侨学校的创办与人才培养
    4.1 华侨中学的创建与人才培养
        4.1.1 学校沿革
        4.1.2 学校组织机构
        4.1.3 课程设置
        4.1.4 人才培养
    4.2 华侨专科学校的创建与人才培养
        4.2.1 学校沿革
        4.2.2 学校组织机构
        4.2.3 课程设置
        4.2.4 人才培养
    4.3 华侨师范学校的创建与人才培养
        4.3.1 学校沿革
        4.3.2 学校组织机构
        4.3.3 课程设置
        4.3.4 人才培养
5 抗战时期四川地区华侨教育发展的评价
    5.1 四川地区华侨教育的特征
        5.1.1 艰难环境中激发爱国热潮
        5.1.2 丰富的师资支撑侨教前行
    5.2 四川地区华侨教育的发展成就
        5.2.1 保障了华侨教育的血脉延续
        5.2.2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5.2.3 增强了华侨群体的祖国认同感支援抗战
        5.2.4 缓解了周边地区的教育压力
    5.3 四川地区华侨教育的发展局限
        5.3.1 深受战时环境影响
        5.3.2 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 B:国立第二华侨中学成绩报告
致谢

(4)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的背景
    一、湘潭县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1. 民国时期湘潭县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2. 土改前后湘潭县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3. 农村出现的新情况
    二、党中央“一化三改”总路线的确立
第二章 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历程
    一、互助组阶段(1951-1953)
        1. 互助组的建立
        2. 互助组类型与互助合作方式
        3. 互助组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
    二、初级社阶段(1953-1955)
        1. 初级社的建立
        2. 初级社的经营管理及特点
        3. 初级社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
    三、高级社阶段(1955-1956)
        1. 高级社的建立
        2. 高级社的经营管理
        3. 高级社的局限及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基层干部
    一、基层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1. 基层干部的选拔
        2. 基层干部的培养
    二、基层干部的群众动员模式
        1. 政治动员,宣传总路线的方针政策
        2. 经济动员,运用对比算账等引导策略
        3. 心理动员,思想上启发与动员群众
    三、基层干部的功绩与作风问题
        1. 基层干部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贡献
        2. 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及启示
第四章 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心态
    一、农民心态的类型
        1. 对中共的信任与感恩心态
        2. 经济政策下的功利心态
        3. 政治压力下的畏惧心态
        4. 随大流的从众心态
    二、农民入社后的心态变迁
        1. 农民心态变迁的原因
        2. 农民心态变迁导致的退社风潮
        3. 农民心态变迁的实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干部本地化与地方政治 ——以江津县领导干部构成变动为中心的考察(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文设计
第一章 江津县领导干部概况
    第一节 江津县概况
    第二节 外来领导干部
    第三节 本地领导干部
    第四节 干部任免权限
第二章 建政初期外来干部主导地位的形成
    第一节 江津解放与干部构成
    第二节 征粮与“匪乱”中的干部
    第三节 外来干部主导地位的强化
第三章 干部本地化的初现: 基于凌文德个案的分析
    第一节 凌文德的政治经历及其特殊性
    第二节 外来干部的两次失误
    第三节 川东地下党干部关系网络
    第四节 干部政策的变动
第四章 干部本地化的退与进
    第一节 干部本地化遭遇挫折
    第二节 激进运动中的本地干部
    第三节 干部本地化的关节点
第五章 本地干部主导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激进政策调整的影响
    第二节 凌文德政治权威的逐步恢复
    第三节 本地干部的加速提拔
结语
    一、干部本地化的趋势和成因
    二、干部本地化与地方政治
参考文献
附录 图五资料来源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中共中央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理论探索
    (一)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保持干部思想作风纯洁
    (二) 理论联系实际,保持干部学风纯洁
    (三) 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干部工作作风纯洁
    (四) 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干部领导作风纯洁
    (五) 抵制贪污腐败,保持干部生活作风纯洁
二、中共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时代背景
    (一) 完成党的首要任务的重要需求
    (二)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需求
    (三) 克服干部作风不纯的自身需求
三、中共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历史进程
    (一) 准备阶段(1949年9月——1950年5月)
    (二) 发动阶段(1950年5月——1951年2月)
    (三) 推进阶段(1951年2月——1953年6月)
    (四) 巩固阶段(1953年6月——1954年12月)
四、中共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具体举措
    (一) 加强干部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二)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升认识水平
    (三) 严肃党纪法规,规范干部行为
    (四) 倡导领导示范,树立榜样形象
    (五) 鼓励向前看,提出新任务
五、中共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成效及启示
    (一) 中共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成效
        1、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
        2、改进了干部的作风
        3、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
        4、推动了党的首要任务顺利完成
    (二) 中共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启示
        1、强化思想教育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基础工程
        2、加强监督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关键环节
        3、加大惩处力度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有效途径
        4、领导带头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内在要求
        5、建立健全制度是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调查法
        (三) 比较研究法
        (四) 经验总结法
    五、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逻辑结构
第一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界定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 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二) 教育均衡发展的一般意义
    二、教育发展方式
        (一) 发展方式的内涵
        (二) 教育发展方式的含义
        (三) 教育发展方式的类型
        (四) 教育发展方式的选择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一、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
        (一) 探索阶段
        (二) 形成阶段
        (三) 拓展阶段
    二、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公平理论
        (三) 规模经济理论
    三、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
        (一)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
        (二) 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 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
        (四)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
        (五) 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六) 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
        (一) 过于偏重教育经费投入,忽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 普遍存在对增加教育经费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
        (一) 片面强调办学条件改善在缩小校际差距中的作用,忽视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二) 过于偏重资源配置均衡对择校问题的治理,忽视导致择校问题产生的其它因素
        (三) 过分突出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完善的重要性,忽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提高
    三、重政府外在推动,轻学校自我内在驱动
        (一) 过于重视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二) 片面强调政府及外界的“他助”,忽视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 过于重视外在的扶持与输血,忽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
    四、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一) 不顾现实的盲目撤点并校,忽视由此导致的学生上学难问题
        (二) 片面追求规模办学,忽视由此产生的学校管理问题
        (三) 片面追求办学效益的提高,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 过于重视办学的规模效应,忽视学校的区域社会文化功能
    五、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
        (一) 过于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忽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
        (二) 片面强调集团化和区域一体化办学,忽视其成员学校的特色与个性
        (三) 过于强化督导评估的共性,忽视地方及学校的个性差异
    六、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
        (一) 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忽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教育发展
        (二) 不断强化“重点学校制度”,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建设
第四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
        (一) 均衡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二) 均衡发展就是同一发展
        (三) 均衡发展就是资源配置均衡
        (四) 均衡发展就是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利
    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一) 管理体制相对集中
        (二) 财权与事权相分离
        (三) 偏重对学校的管控
    三、经济学思维运用的不科学
        (一) 学校布局调整过于偏重规模经济
        (二) 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是为减少教育投入
        (三) 师资配置偏重经济杠杆
    四、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
        (一) 办学条件不同于办学水平
        (二) 办学条件改善并不一定导致办学水平提高
    五、社会意识偏差的影响
        (一) 固化的社会等级观念
        (二) “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意识
        (三)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四) “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思维
        (五) 城市优于农村的片面认识
第五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维度
    一、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转向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一)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必须注重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二) 要素的相互性决定了教育资源必须优化配置
    二、从注重资源配置均衡转向教育质量均衡
        (一) 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要求必须转向质量均衡
        (二) 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注重教育质量均衡
        (三) 世界教育改革的质量取向需要重视教育质量均衡
    三、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学校主动发展
        (一)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场域要求注重其自主发展
        (二) 自主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三) 内生发展理论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学理基础
    四、从一元发展转向多元发展
        (一) 社会多元价值发展的要求
        (二) 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 多元发展的世界教育改革取向要求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多元化
    五、从过度规模发展转向适度规模发展
        (一) 学校适度规模的确定
        (二) 学校适度规模发展具有多元价值
        (三) 美英日小规模学校运动的经验借鉴
    六、从单一发展转向共同发展
        (一) 教育共同体的价值认识
        (二) 均衡发展本质属性决定了各区域和学校共同发展
        (三) 教育改革要求城乡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四) 国外对教育共同发展的有益探索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
        (一) 树立主动发展理念
        (二)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三)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感
    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
        (一) 科学定位政府角色
        (二) 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
        (三) 加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筹力度
        (四) 实行校长负责制
        (五) 提高学校自我发展能力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 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二) 健全资源管理机制
        (三) 动态调整学校布局
        (四) 优化师生比例
    四、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一) 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二) 强化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三) 实施学校绩效管理
    五、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
        (一) 树立多元发展观
        (二)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三)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四)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中国共产党与女子教育述论(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由来
        (一) 选题原因
        (二) 选题简介
    二、 选题论证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作用
    三、 学术史综述
        (一) 资料的挖掘与整理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四、 学术要点
        (一) 选题切入点
        (二) 新学理视点
        (三) 学术考量重点
        (四) 学术辨析焦点
        (五) 学术探讨难点
        (六) 学术创新点
    五、 相关界定
        (一) 时间
        (二) 空间
        (三) 内容
        (四) 概念界定
一、 女子教育历史回顾
    (一) 先秦、秦汉时期的女子教育
        1、 先秦时期女子教育概况
        2、 刘向②和班昭③
        3、 三从四德
        4、 三纲五常
    (二)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女子教育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教育
        2、 唐代的女子教育
    (三) 宋元至明、前清时期的女子教育
        1、 宋代女子教育
        2、 明代的女子教育
        3、 清代前期的女子教育
    (四) 晚清女子教育
        1、 辛亥革命前后女子教育的初步发展
        2、 主要的妇女着作和期刊
    (五) 民国建立初期的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
    (六)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
        1、 女子教育的实施
        2、 五四运动与妇女解放
        3、 男女平等的女子教育思想
二、 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女子教育
    (一)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运动
    (三) 早期共产党人的女子教育观
        1、 陈独秀
        2、 李大钊
        3、 陈望道
        4、 李达
        5、 王会悟
        6、 毛泽东
        7、 刘少奇
        8、 向警予
    (四)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上海平民女校
三、 苏区的女子教育
    (一) 中国共产党的女子教育方针、政策
    (二) 苏区女子教育的概况
        1、 女童学校教育
        2、 红军妇女教育
        3、 妇女干部教育
        4、 女子职业学校
        5、 工农女子业余教育
    (三) 小结
四、 抗日根据地的女子教育
    (一) 抗日根据地女子教育政策
    (二) 抗日根据地女子教育概况
        1、 女子小学、中学教育
        2、 女子社会教育
        3、 妇女干部教育
        (1)中国女子大学
        (2)抗大
        (3)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学校
    (三) 小结
五、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女子教育
    (一) 解放战争时期女子教育方针、政策
    (二) 解放战争时期女子教育概况
        1、 小学教育
        2、 中等学校教育
        3、 干部教育及高等教育
        4、 女子社会教育
        5、 其他女子教育
    (三) 小结
六、 关于中国共产党女子教育的历史思考
    (一) 中国共产党重视开展女子教育的原因
        1、 为了革命和战争的需要
        2、 为了提高妇女文化水平
        3、 为了推动中国妇女解放事业
    (二) 中国共产党女子教育的特点
        1、 中国共产党女子教育的平民性
        2、 中国共产党的女子教育是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教育
        3、 中国共产党的女子教育侧重妇女干部的培养
        4、 中国共产党的女子教育发展不平衡
    (三)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女子教育的经验和成就
        1、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经验
        2、 培养了大批的妇女干部
        3、 根据地教育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 中国共产党女子教育的局限性
        1、 女子教育发展缓慢
        2、 过分强调教育的革命性
        3、 妇女教育有时脱离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清代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研究(1721—184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史料
第一章 清中期天主教在华传教所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中央政府对天主教的态度
        一、康熙帝对天主教态度的转变
        二、雍正、乾隆帝的禁教政策
        三、嘉庆、道光帝的禁教政策
        四、禁教令的解除
        五、清廷对天主教态度演变的原因
    第二节 地方官吏对天主教的态度
        一、政治迫害
        二、舆论压制
        三、经济敲诈
        四、异教攻击
    第三节 教会内部的纷争
        一、“礼仪之争”的影响
        二、教会内部的纷争
    小结
第二章 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概论
    第一节 华籍教徒的数量及地区分布
        一、华籍教徒的数量变化
        二、华籍教徒分布的主要地区
    第二节 华籍教徒的社会层次
        一、皇亲贵族
        二、各级官员
        三、普通平民
    第三节 华籍教徒的教内层次
        一、神职人员
        二、传道员
        三、普通教徒
    第四节 平民传习天主教的神秘色彩
        一、治病消灾求福
        二、神奇的仪式
        三、十字架显灵
    第五节 华籍教徒面临的严厉惩处
        一、明令禁止
        二、逼令背教
        三、宽待悔改
        四、逮捕法办
        五、实行连坐
        六、拆改教堂
        七、惩办官员
    小结
第三章 华籍神职人员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华籍神职人员概述
        一、华籍神职人员的传教优势
        二、华籍神职人员的增多
    第二节 华籍天主教神职人员的培养
        一、华籍神职人员培养缘起
        二、国内的培养
        三、国外的培养
    第三节 华籍神职人员的传教活动
        一、华籍神职人员的传教地区
        二、华籍神职人员的传教工作
        三、华籍神职人员的传教特点
        四、重要华籍神职人员
        五、传道员的传教工作
    小结
第四章 皇亲官员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皇亲官员的传教概况
        一、皇亲苏努家族的传教及入教
        二、其他入教的皇亲官员
    第二节 皇亲官员的传教方式及特点
        一、利用家族成员的影响力
        二、建立小教堂
        三、文化手段传教
        四、变通受洗仪式
    小结
第五章 普通教徒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辅助外籍传教士传教
        一、接引外籍教士进入内地
        二、陪同外籍传教士传教
        三、提供住处及传教场所
        四、负责传教联络
        五、提供经济支持
        六、帮助规避风险
    第二节 教徒自身的传教方式及特点
        一、推行“家传”方式
        二、辅助本地神父
        三、积极广播教义
        四、自发组织习教
        五、组成封闭团体
        六、付洗弃婴病儿
        七、散发书籍传教
        八、口授教理知识
        九、救助受困教徒
    第三节 女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
        一、信仰坚执
        二、热心教事
        三、守贞传教
    第四节 广东在传教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教中心澳门
        二、广州十三行
    小结
结语与思考
    一、华籍天主教徒传教的作用
    二、天主教在华的本地化问题
    三、天主教在华传教方式的转变
    四、华籍天主教徒的尴尬身份
    五、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导言
    (一) 问题提出
    (二) 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内涵
    (一) 继续教育资源的含义及特性
    (二) 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概念
三、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分析
    (一) 重庆市继续教育概况
    (二) 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
    (一) 完善重庆市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二) 创建我市继续教育集团,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三) 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重庆市继续教育信息资源平台
    (四) 构建一体化的重庆市继续教育体系
    (五) 整合重庆市继续教育的硬件、师资和资金资源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铜梁县委代表刘明远同志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老区到新区:中共入浙南下干部研究(1948-1956)[D]. 包晨岚. 浙江大学, 2020
  •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3]抗战时期四川地区的华侨教育研究(1937-1945)[D]. 张蓓蓓.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4]湘潭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D]. 袁雪萍. 湘潭大学, 2018(02)
  • [5]干部本地化与地方政治 ——以江津县领导干部构成变动为中心的考察(1949-1966)[D]. 程曦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6]中共中央西南局保持干部作风纯洁研究(1949-1954)[D]. 潘福兴. 西南大学, 2014(11)
  • [7]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姚永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8]中国共产党与女子教育述论(1927-1949)[D]. 张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9]清代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研究(1721—1846)[D]. 宾静. 暨南大学, 2007(06)
  • [10]重庆市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 冉隆锋. 西南大学, 2006(10)

标签:;  ;  

铜梁县委代表刘明远同志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