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锶两级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

铷锶两级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

一、铷-锶两级一次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论文文献综述)

冯雷雨,袁飞怡,刘峰,王婷婷,陈银广[1](2021)在《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我国餐厨垃圾产量大、含水率高且极易腐烂变质,收集、处理困难,利用率低。如何环保、高效、经济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成为关注的焦点。乳酸(LA)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在微生物发酵产乳酸机理及餐厨垃圾发酵制备乳酸工艺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了菌种、碳源和氮源、pH值等重要因素对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液中乳酸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今后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蒋硕[2](2021)在《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文中认为痕量元素铅是国际GEOTRACES计划的主要研究元素之一。环境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海洋中铅的研究可以帮助探寻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关系。而后,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洋流和水团输运对海洋内部铅的迁移输运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大洋中层水和深层水的起源地,南极地区的铅的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是大洋铅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流和边缘海也是开阔大洋中铅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中国东海陆架以及热带西北太平洋作为研究区域,探讨南极冰川和中国东海陆架中铅的输出过程和通量,以及探讨洋流和水团输运对太平洋铅循环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水中铅的浓度极低(<2–200 pmo/kg)且极易被污染,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技术仍然是限制其深入研究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使用实验室自制的杆式采样器、抛甩式鱼竿采样器和X-Vane采样器采集天然样品,并将X-Vane采样器与GEOTRACES认可的采样器进行了互校,确保样品采集的准确性。使用Neptune MC-ICP-MS进行铅的检测。对于海水中铅浓度的分析,在实验室内再现了NTA树脂联合同位素稀释法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空白仅为1.3 pmol/kg,对国际互校样品SAFe S和D2的浓度分析值也与推荐值完全一致,表明本文的测量技术可靠且适用于极低浓度的样品中铅的分析。对于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分析,首先探究了Presep?Polychelate树脂对天然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富集能力,并联合AG1-X8树脂优化了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的回收率接近100%,不存在同位素分馏。并与MIT-Boyle实验室开展了铅同位素方法的互校,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2015年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调查中,冰雪中的溶解态铅(DPb)的浓度为3.6–8.0 pmol/kg,比历史上南半球铅排放的巅峰时期(1960–1980年)降低了5–10倍,但仍高于自然来源的铅的含量(1.9–2.4 pmol/kg)。河流的DPb浓度为0.3–14.0 pmol/kg,主要受冰雪融水、冰川融水以及当地人为活动的影响,受地下水(2.0–2.8 pmol/kg)的影响较小。海湾的DPb浓度范围变化较大,为6.6–843.0 pmol/kg,高浓度DPb出现在船舶舶运区,低浓度DPb出现在近岸冰川融水影响的区域。冰川融水的DPb浓度与消融冰川形成的年代有关。自1884年以来,南半球人类活动排放至南极地区的铅都记忆并埋藏在冰盖中。在全球变暖和冰川消融的背景下,该部分“埋藏铅”将被逐步释放至南大洋中。根据通量计算,当前通过大气输运并沉降至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2.8–5.6 t/yr,通过冰川消融进入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0.6–0.8 t/yr。冰川消融的反馈不仅体现在铅通量上,更包含不同历史时期铅的“指纹”记忆的再输入,铅同位素的变化将使南大洋海水中铅来源的辨别难度增加。伴随着人类铅排放量的逐年减少和冰川损失量的逐年加大,冰川消融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着。(2)在2013年8月东海的调查中,东海陆架(<200 m)DPb的浓度范围为41.9–96.7 pmol/kg,高于黑潮上游(20.0°N,40.8–70.8 pmol/kg)和东海黑潮(28.2°N,23.8–71.8 pmol/kg)的浓度值。大气沉降、外海水入侵和长江冲淡水输入是东海陆架区DPb的三大来源,其贡献比重分别为56%、44%和<1%。在陆架区域,大气沉降和水团的物理混合过程共同支配着DPb的空间分布格局。东海陆架向西北太平洋的DPb输出主要与两个过程有关,一个是沿200 m等深线的跨陆架水交换过程,另一个是通过对马/朝鲜海峡的水体输出过程。在跨陆架水交换过程中,DPb的输出通量为1.1–1.7×103 t/yr,这部分DPb主要进入东海黑潮的次表层水中。据铅同位素的结果显示,东海黑潮的深层水和底层水同样受到东海陆架的影响,虽然深层水和底层水的DPb浓度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其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与次表层水基本一致。本文推测,深层水和底层水中铅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底界面沉积物的影响有关,与前人在印度洋深层水的推测一致,“某些情况下,颗粒物中的铅与DPb可以在不发生浓度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同位素的交换”。从朝鲜/对马海峡输出的DPb通量约为1.4×103 t/yr。(3)在2016年热带西北太平洋的调查中,大部分水体的DPb浓度占总可溶性铅(TDPb)的>97%。该区域上层水体中TDPb的浓度范围为16.0–70.0pmol/kg,其分布受洋流结构的限制。在北赤道流和黑潮影响的区域,TDPb呈现典型的“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而在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影响的区域,TDPb浓度显着降低,且在垂向上均匀分布。两个区域的铅同位素也有明显差异,分别呈现亚洲来源的铅和澳大利亚来源的铅的特征。在洋流的交汇区,TDPb与盐度保持一致性变化,即在水体输运过程中呈现“保守性”。“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普遍出现在中纬度的北太平洋中,结合本文与前人的观测数据,发现高值铅出现且仅出现在北太平洋的模态水和中层水中。这部分水体形成于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上混合层,上混合层水体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的大气输运沉降以及边缘海的输入。而后,高值铅沿等密度面向南输运,在输运的过程中,虽然铅的浓度值发生了改变,但是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保持一致且连贯,铅同位素的特征与其它水团有明显区分。在北赤道流中,TDPb的水平输运通量为16.8–22.5×103 t/yr,该值与大气输运沉降至北太平洋的铅通量相当。伴随着北赤道流在西边界的分叉过程,一部分TDPb进入黑潮(约4.5–9.0×103 t/yr),继而重新加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另一部分TDPb进入棉兰老流(约7.8–18.0×103 t/yr),继而加入太平洋的热带环流圈或加入印尼贯穿流。该过程也实现了铅的跨海盆输运。西边界流系的水量分配同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中铅的停留时间及其向其它海盆的输出分配模式可能也将发生改变。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体中,铅同位素呈现中国铅矿来源和自然来源相混合的特征。在热带西北太平洋、中高纬西北太平洋和高纬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中,来自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铅约占总量的40%、63%和20%。本文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关键海区中溶解态铅的影响,讨论并量化了冰川输入和边缘海输入对大洋铅循环的贡献,也探讨了洋流对铅的跨海盆输运的携带作用。初步探索了开阔大洋中铅的保守性输运,而铅的记忆与指纹特性又可以为水体的输运途径进行示踪,在人类铅排放活动可溯的情况下,海洋中铅的行为可以为气候变化和物理海洋过程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肖琴[3](2021)在《不同前处理-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高氟水源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秦松烨[4](2021)在《废胶体钯活化液的再生利用》文中研究表明钯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贵金属之一,资源短缺,含钯二次资源废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因此对贵金属钯再生利用技术的需求愈发迫切。本论文以废胶体钯活化液为原料,采用硫氰酸盐沉铜法和氧化破胶法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废胶体钯活化液采用液膜法萃取钯;将液膜萃取后得到的含钯溶液通过膜电解回收钯,再经膜电解造液制备氯化钯,探究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第一部分是采用硫氰酸盐沉铜法和氧化破胶法对废胶体钯活化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除铜的最佳条件,以及王水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对氧化破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Cu2+与NaSCN的摩尔比为1∶4,Cu2+与Na2SO3的摩尔比为5∶3,陈化时间为12 h时,铜的去除率最高为92.94%;在王水加入量为40 m L,反应时间3 min,温度为100℃时,Pd2+转化率最高为92.6%。第二部分是采用液膜法萃取经预处理后的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钯,考察了内相试剂浓度、流动载体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外相pH值等因素对Pd2+的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9%(膜相中所占体积分数,下同)N503、4%Span 80、2%液体石蜡、余为磺化煤油组成膜相,内相试剂为0.2 mol/L的EDTA溶液,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该体系对Pd2+的萃取率最高可达到96.6%,经过液膜萃取后,水相浓缩液中Pd2+的浓度大幅提高,杂质含量降低,达到了分离和富集的目的。第三部分是离子膜电解再生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氯化钯。对经液膜萃取后的含钯溶液采用阳离子膜电解沉积钯,再以阴离子膜电解造液制备氯化钯,探索最佳的电解条件,对制得的氯化钯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极室NaOH溶液浓度为0.05 mol/L,电流密度为285.71 A/m2,电解时间为2 h,电解温度为25℃,金属钯沉积率最高,可达99.76%;在HCl浓度为1 mol/L,电流密度为357.14 A/m2,电解时间为1.5 h时,氯化钯的收率最高为98.79%,电流效率为2.53%,能耗为41.81 k W·h/kg。对制得的氯化钯晶体进行XRD表征分析,其特征峰尖锐明显,与PDF标准卡片对比匹配性好,制得的氯化钯产品的钯含量59.9%,符合标准Q/CYDZ-161-97,由此可证明通过离子膜电解可制得结晶度和纯度较好的氯化钯晶体。综上所述,该工艺可以再生废胶体钯活化液制备氯化钯,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李涛涛[5](2021)在《电动力-(Fe)PRB联合修复Cr(Ⅵ)污染土壤实验》文中研究指明

武传涛[6](2021)在《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实验研究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作为重要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含硫化合物,如硫酸根和H2S等,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安全性问题,因此需要对硫酸根和H2S进行处理。课题组利用铁碳微电解处理工业污水过程中发现硫酸根可被有效去除,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发现,目前还未见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的报道。本文中将铁碳微电解应用于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处理并进行安全性分析。首先,铁碳微电解被应用于污水中硫酸根的去除实验和机理研究,选取反应时间、通气速率、pH、铁炭比和硫酸根初始浓度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硫酸根初始浓度、pH、铁炭比3个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最佳条件为:硫酸根初始浓度为500 mg·L-1、pH为2、铁炭比为1.45:1,模型预测的硫酸根去除率为80.96%。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去除率为73.08%,落在95%置信区间内。采用SEM、EDS、XRD、XPS和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去除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可能通过以下2个途径进行去除:1)硫酸根在氧化还原的作用下首先被还原为亚硫酸根,再进一步还原为硫离子,硫离子分别与溶液中的Fe2+和H+形成Fe S沉淀和H2S得以去除;2)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产生Fe(OH)2和Fe(OH)3絮体,硫酸根在Fe(OH)2和Fe(OH)3的絮凝沉淀作用下得到去除。在上述模拟污水的基础上,采用铁碳微电解对实际的垃圾渗滤液中硫酸根进行处理,首先探究了反应时间、通气速率、pH和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反应时间、pH和铁炭比3个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97 min、pH为2.2和铁炭比为1:1.67。模型预测的硫酸根去除率为55.2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去除率为49.37%,落在95%置信区间内。其次,铁碳微电解被应用于天然气中H2S的去除实验,选取反应时间、铁炭比、通气速率和pH 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铁炭比、pH、通气速率3个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通气速率为0.33 m3·h-1、铁炭比为3:2、pH为6.1,模型预测的H2S去除率为92.66%。验证实验结果表明H2S去除率为84.6%,落在95%置信区间内。最后,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工艺安全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铁碳微电解处理污水中硫酸根工艺安全性隶属于较安全;铁碳微电解处理天然气中H2S工艺安全性隶属于一般安全。

崔广睿[7](2021)在《多效蒸发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多效蒸发系统的液体零排放技术目标,本文开展了一系列多效蒸发系统实验工作并提出了以液体零排放技术要求为目标的系统优化方案和系统设计思路。本文所研究内容对油田企业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轻污染提供了思路,为油田污水的液体零排放处理提供了可能。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1)通过系统实验,探究了已有的六效蒸发实验平台所存在的操作问题,并进行了操作上的调整和配套设备的更换。调整后,系统各效温度提升了 5℃以上,最高可存在大于10℃的提升;预热后的原料液温度被提升了 10℃以上;同时,系统各效温差也更加稳定,温差波动情况明显更小。关于系统性能,调整后的系统相比原系统在浓缩比上提升了约25%(2)利用调整后的操作流程,研究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发现系统从开车到形成稳定温差需要大约40 min,系统的性能最优点为进料流量300 kg/h,生蒸汽流量110 kg/h,此时的系统淡水产量可达到250 kg/h以上,浓缩比可以超过6。在分析稳态性能时,发现了系统所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之处。(3)介绍了多效蒸发和结晶器的工作原理,并对两个部分进行了数学建模和验证工作。所建立的以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为基础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在5%以内。(4)根据系统稳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以蒸发器热端出口干度为调整端口、以预热后原料液温度为收敛判据的设计思路。将该设计思路应用到六效蒸发实验平台上,形成了主要以调整蒸发器和预热器设计的优化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性能。(5)基于所得设计思路,将DTB型结晶器耦合入系统中,设计出两套系统,通过计算,判断液体零排放的可行性。此外,对两套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套系统各自的特性和工作稳定性。

安阳[8](2021)在《改进UDS溶剂提高炼厂干气和液化气脱硫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在炼厂加工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下,提高炼厂干气、液化气脱硫净化效果对于油气产品质量升级和日益严格环保法规要求下的达标排放尤为重要。由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UDS高效复合脱硫溶剂对H2S和有机硫具有优异的脱除效果,在高酸性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和炼厂气净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炼厂脱硫装置新的脱硫技术指标要求,在UDS溶剂良好脱硫性能的基础上探索改进脱硫效率是实现炼厂气产品质量升级和加热炉烟气达标排放的有效途径。论文首先采用COSMO-RS方法分别计算了甲硫醇在不同溶剂组分中的溶解度,并获得了相应的亨利系数,基于溶解度计算结果,筛选出对MeSH具有较优溶解性能的DEAPA作为改进UDS溶剂脱硫性能的组分,在维持UDS溶剂对H2S和COS高脱除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UDS溶剂对硫醇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MeSH在DEAPA中的溶解性最好,亨利系数为26.1 kPa·L/mol,远小于其在MDEA中的亨利系数85.4kPa·L/mol。改进后的UDS溶剂有助于应对较低吸收压力、较高有机硫含量炼厂干气和液化气的有机硫脱除要求。以 H2S 含量 2.15 v%、COS 含量 518 mg-S/m3、MeSH 含量 1015 mg-S/m3、EtSH 含量411 mg-S/m3的模拟炼厂焦化干气为原料,在常压吸收实验装置上考察优化了改进UDS溶剂的吸收工艺条件,并与MDEA溶剂和原UDS溶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对比。论文还对改进UDS溶剂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性质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溶剂的抗发泡性能并建立了预测溶剂抗发泡性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改进UDS溶剂在保持高COS脱除效率的同时,显着提高了对硫醇化合物的脱除效率。在吸收温度40℃、气液比150、溶剂配比4:6和溶液浓度50 wt%的吸收条件下,MDEA、原UDS和改进UDS溶剂对COS的脱除效率分别为36.8%、98.2%和99.98%。与原UDS溶剂相比,改进UDS溶剂对MeSH、EtSH和总硫的脱除率分别提高31.2、27.8和22.7个百分点,较MDEA溶剂分别提高38.6、29.7和43.3个百分点。建立的溶剂抗发泡性能预测模型具有满意的预测效果。基于实验室常压吸收实验取得的良好效果,分别在AQSH和GQSH开展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AQSH精制单元应用UDS溶剂后有机硫脱除效率显着提高,在相近的工业装置操作条件下,净化后催化干气、焦化干气和焦化液化气产品总硫含量较MDEA溶剂分别降低20.6%、30%和15%。UDS溶剂对焦化干气中主要有机硫化物COS、MeSH和总有机硫的平均脱除率分别约为63%、55%和52%,常、减压炉烟气SO2含量维持在42 mg/m3以下。贫液再生性能良好。对GQSH脱硫装置进行工艺优化后,焦化液化气产品总硫含量可稳定控制在小于300 mg/m3的技术指标范围内,平均值在145 mg/m3左右。脱后焦化干气总硫含量可降至30~50 mg/m3,加热炉排放烟气SO2含量可降至10~15 mg/m3,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

李芊蓉[9](2021)在《燃烧后CO2捕集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O2作为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其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采用化学吸收法捕集燃烧后产生的CO2是解决化石燃料发电厂CO2排放问题的最有效选择。为了使燃烧后CO2捕集系统更好地适用于发电厂,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捕集系统的灵活操作,这要求捕集系统能适应烟气流量变化,并在较宽的操作范围内迅速调整碳捕获水平。因此掌握捕集系统在各工况点下的变化特点,研究系统在动态变化时的规律,实施先进的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的灵活运行,对推进节能减排,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首先根据燃烧后CO2捕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描述,在Aspen Plus中建立了相应的稳态模型,分析了不同稳态工况点下系统的非线性分布。然后,在Aspen Plus Dynamics中搭建了动态模型,对系统关键变量进行开环阶跃响应实验,定性分析了系统主要变量间的动态变化规律。2.针对碳捕集系统大惯性、强耦合的特点,常规PID控制策略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辨识得到符合实际的状态空间方程,在碳捕集系统常规运行区间设计了传统模糊PID(Conventional Fuzzy PID,CFPID)控制器,改善了捕集系统中存在的超调问题。在CFPID的基础上,设计了前馈模糊PID(Feedforward Fuzzy PID,FF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FFPID能更好地跟踪捕集率设定值,且具有调节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稳态误差更低的控制优势,使CO2捕集系统能更好地满足控制要求。3.针对FFPID在捕集系统中控制作用较强,导致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对贫液流量增量增加约束条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进行跟踪控制,使CO2捕集系统能更好地满足灵活捕集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MPC在三种性能指标下,表现均优于FFPID,且能防止贫液流量大幅度变化,限制捕集率幅值,更符合工业实际。接着针对实际过程中上游发电厂存在的干扰问题,将烟气流量作为可测扰动量,在MPC控制器中增加了前馈控制,该方法能迅速地降低烟气扰动给系统带来的振荡,增强了预测控制抑制扰动的能力。4.针对实际工厂需要兼顾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问题,在MPC的基础上,将系统碳排放量和贫液能耗作为价格因素,构建反映系统经济优良性的经济性能函数,设计了带终端约束的经济模型预测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能使CO2捕集系统在经济最优下保持优良的控制品质。

苏慧[10](2021)在《多组分协同溶剂萃取体系应用于高镁盐湖卤水提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锂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显现,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了高度关注。我国盐湖锂资源丰富,锂储量占比高达71%,但因镁锂比高、分离难度大,现有技术成本高,导致我国锂盐生产长期依赖于进口锂矿石。矿石提锂三废产量大、污染重、成本高,充分利用盐湖锂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迫切需求。对比现有提锂技术,溶剂萃取技术优势显着,该技术能够在大量Mg、Na、K、B等杂质存在下,从盐湖卤水中一步选择性萃取锂,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淡水消耗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小。其中,TBP-FeCl3溶剂萃取体系因其具有较高的锂萃取率(99.1%)和锂镁选择性(SLi/Mg=1.87×105)而在高镁盐湖提锂中得到工业化应用。然而,该体系的TBP浓度高对设备溶胀严重,反萃酸度高,易造成设备腐蚀和TBP降解,同时,有机相需要再生消耗大量的碱,锂产品精制工艺复杂,造成锂回收成本仍较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团队开发了TBP/P507-FeCl3新型三元协同溶剂萃取体系从高镁盐湖卤水中选择性萃取锂。该体系在萃取和反萃过程中通过控制Fe3+的配位而实现用水高效反萃锂,有机相无需再生可以直接循环利用,简化了锂回收流程,成功克服了高酸反萃带来的严重缺陷和反萃液中锂难回收的技术瓶颈,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望在高镁盐湖卤水提锂中得到大规模工业应用。本论文在对传统TBP-FeCl3体系进行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新型三元协同溶剂萃取体系TBP/P507-FeCl3展开基础与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研究了TBP-FeCl3体系中Li+和H+的萃取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二者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i(TBP)2][FeCl4]和[H(TBP)2][FeCl4]。TBP对H+的萃取显着强于Li+,室温下(25℃)二者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分别为KH=799.8和KLi=120.6。当二者同时被TBP萃取时,H+的分配比(DH)是Li+分配比(DLi)的4~6倍,而KH/KLi的值接近4-6,所以计算的表观平衡常数值可以较为准确的定量化判断Li+和H+的萃取竞争关系,这为研究新型萃取体系提锂时重要酸度参数的影响奠定了基础。(2)研究了新型三元协同溶剂萃取体系TBP/P507-FeCl3从高镁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机理,结果表明萃取过程中TBP仍作为萃取剂萃取Li+,有机相中Li+主要以[Li(TBP)2][FeCl4]的形式存在,P507基本不参与萃取。当用水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时,P507和TBP协同萃取Fe3+并形成萃合物FeCl2L·(HL)’2TBP,导致[Li(TBP)2][FeCl4]的结构被破坏,Li+被有效反萃,而Fe3+稳定存在于有机相中。与TBP-FeCl3体系相比,新体系用水代替了高浓度HCl作为反萃剂,大大提升了工艺的经济性和绿色可持续性。(3)新体系TBP/P507-FeCl3应用于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老卤(Li+,5.02 g/L)提锂。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负载14 g/LFe3+的含有40%TBP-30%P507-30%煤油的有机相与卤水在O/A为4:1,温度为20℃,振荡时间为20 min时混合萃取,得到各元素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Li,84.5%;Fe,99.2%;Mg,2.6%和B,20.9%。经过三级模拟逆流萃取,卤水中99.8%的Li+被回收;经过三级模拟逆流反萃,得到的反萃液含有(g/L):Li,20.9;Mg,2.2;B,1.6;H,0.3,没有 Fe3+的损失,反萃有机相无需再生可以直接循环利用。(4)对新体系TBP/P507-FeCl3应用于东台吉乃尔盐湖老卤中提取锂的萃取和反萃过程进行了热力学模拟。通过将实验值和计算值进行拟合,优化了体系各反应的平衡常数经验值,建立了该体系下锂的萃取、反萃热力学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有机相中各物种的浓度,进一步证实了 Li+主要以[Li(TBP)2][FeCl4]的形式存在于有机相,同时存在少量的[Li(TBP)][FeCl4]。在低相比下反萃时,Fe3+主要以FeCl2L·HL·2TBP的形式存在于有机相;而增大相比,FeCl2L·HL·2TBP的浓度下降,Fe3+又主要以[H(TBP)2][FeCl4]的形式存在。热力学模拟进一步完善了体系的机理研究,并能够指导实际工艺流程的设计开发。(5)在TBP/P507-FeCl3体系中,以ESD代替煤油构建多组分强化萃取体系应用于西台吉乃尔盐湖老卤(Li+,1.69g/L)提锂。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负载15 g/L Fe3+的含有40%TBP-20%P507-40%ESD的有机相与卤水在O/A为1:1混合萃取,得到负载有机相各元素含量分别为(g/L):Li,1.24;Fe,14.98;Mg,1.43和B,0.17。Li+的负载量与未加入ESD的体系相比增加了 50%。经过七级模拟逆流反萃,得到反萃液含有(g/L):Li,31.3;Mg,0.02;B,0.04;Fe,0.06,反萃液中的锂浓度得到高度富集,反萃有机相无需再生可以直接循环利用。多组分强化萃取体系可以大幅提高有机相的利用率,能够满足锂提取工业化的高产率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二、铷-锶两级一次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铷-锶两级一次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论文提纲范文)

(1)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发酵产乳酸机制及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工艺
    1.1 微生物发酵产乳酸机制
    1.2 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工艺
        1.2.1 传统发酵工艺
        1.2.2 同时糖化发酵工艺
        1.2.3 连续发酵工艺
        1.2.4 细胞循环发酵工艺
        1.2.5 固定化细胞技术
    1.3 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的影响因素
        1.3.1 菌种
        1.3.2 碳源和氮源
        1.3.3 pH值
        1.3.4 氧气与温度
        1.3.5 其他因素
2 乳酸的提取和纯化
    2.1 离子交换法
    2.2 酯化水解法
    2.3 萃取法
    2.4 分子蒸馏法
    2.5 膜分离法
3 研究展望
作者贡献声明:

(2)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痕量元素铅的研究意义
        1.1.1 痕量元素及国际GEOTRACES计划
        1.1.2 海洋中铅的研究意义
    1.2 人为铅的排放史
        1.2.1 铅的使用历史
        1.2.2 近年来全球铅的排放
    1.3 海洋中铅的研究
        1.3.1 海洋中铅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3.2 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为铅排放的关系
        1.3.3 水体中溶解态铅的影响因素
    1.4 铅的同位素研究
        1.4.1 铅的稳定同位素及应用
        1.4.2 环境中的铅同位素
        1.4.3 海洋中的溶解态铅同位素
    1.5 南极地区和西北太平洋中铅的研究现状
        1.5.1 南极地区
        1.5.2 西北太平洋
    1.6 本文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痕量样品采集
        2.2.1 表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2 深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3 痕量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2.4 痕量样品采集装置的国际互校
    2.3 仪器分析
        2.3.1 MC-ICP-MS测试原理
        2.3.2 杯结构和主要参数设置
        2.3.3 质谱干扰及空白
        2.3.4 质量歧视校正
        2.3.5 短期精密度
    2.4 海水中溶解态铅浓度的分析方法
        2.4.1 样品的处理流程
        2.4.2 同位素稀释法
        2.4.3 方法空白和检出限
        2.4.4 质量控制与国际互校
    2.5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2.5.1 前处理技术的文献评估
        2.5.2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富集分离技术
        2.5.3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流程图
        2.5.4 与国际其它实验室的互校
    2.6 小结
第三章 溶解态铅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分布与行为
    引言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3.3 结果
        3.3.1 冰、雪、冰川底层融出水以及地下水的DPb浓度
        3.3.2 13 条河流的DPb浓度
        3.3.3 玉泉河和清水河的连续观测结果
        3.3.4 玉泉河河口的DPb浓度
        3.3.5 麦克斯韦尔湾的DPb浓度
    3.4 讨论
        3.4.1 南极冰雪中铅的历史变化及影响因素
        3.4.2 南大洋海水中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4.3 南极冰川中“埋藏铅”的释放
    3.5 小结
第四章 溶解态铅在东海陆架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4.1 研究区域
    4.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4.3 结果
        4.3.1 东海陆架的水文特征
        4.3.2 东海陆架DPb的浓度和剖面结构
    4.4 讨论
        4.4.1 东海陆架DPb的影响因素
        4.4.2 东海陆架DPb的跨陆架输运过程
        4.4.3 东海陆架DPb的通量计算
    4.5 小结
第五章 总可溶性铅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3 结果
        5.3.1 水文结构
        5.3.2 TDPb的存在形态
        5.3.3 TDPb在0–750 m的浓度分布
        5.3.4 TDPb在整个水深的浓度分布
    5.4 讨论
        5.4.1 表层TDPb的影响因素
        5.4.2 “次表层最高值”剖面结构的形成原因
        5.4.3 TDPb与水团的关系
        5.4.4 TDPb的通量计算
        5.4.5 TDPb的跨海盆输运
    5.5 小结
第六章 溶解态铅同位素在西北太平洋特定站位的剖面结构
    引言
    6.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6.2 结果
        6.2.1 水文结构
        6.2.2 铅同位素的剖面结构
        6.2.3 ~(206)Pb/~(207)Pb vs~(208)Pb/~(206)Pb
        6.2.4 各水团中铅的同位素特征
    6.3 讨论
        6.3.1 太平洋上层水体中铅同位素的分区
        6.3.2 铅同位素沿黑潮路径的变化
        6.3.3 铅沿等密度面的输运过程
        6.3.4 深层水体中铅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全球溶解态铅分布的再分析
    7.1 铅的通量估算
        7.1.1 河流输入
        7.1.2 边缘海和开阔大洋
        7.1.3 汇总和对比
    7.2 当前开阔大洋中溶解态铅的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
        7.2.1 溶解态铅的大面分布
        7.2.2 溶解态铅的同位素组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废胶体钯活化液的再生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钯的来源和性质
        1.1.1 钯的来源
        1.1.2 钯的性质
    1.2 钯的回收工艺方法与现状
        1.2.1 直接浸出法
        1.2.2 火法
        1.2.3 沉淀法
        1.2.4 溶剂萃取法
        1.2.5 离子交换法
        1.2.6 吸附法
    1.3 氯化钯的概述
        1.3.1 氯化钯的性质与用途
        1.3.2 氯化钯的制备方法
    1.4 液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1.4.1 液膜分离技术概述
        1.4.2 液膜种类概述
        1.4.3 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5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概述及其应用
        1.5.1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概述
        1.5.2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创新点
第二章 废胶体钯活化液的预处理
    2.1 原料成分分析
    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2.1 试验试剂与设备
        2.2.2 工艺原理与方法
        2.2.3 分析方法与参数计算
    2.3 硫氰酸盐沉铜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2.3.1 硫氰酸钠用量对除铜效果的影响
        2.3.2 亚硫酸钠用量对除铜效果的影响
        2.3.3 陈化时间对除铜效果的影响
    2.4 氧化破胶对Pd~(2+)转化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2.4.1 王水用量对Pd~(2+)转化率的影响
        2.4.2 反应时间对Pd~(2+)转化率的影响
        2.4.3 温度对Pd~(2+)转化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膜法萃取回收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钯
    3.1 试验装置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2 试验原理
        3.1.3 试验方法
        3.1.4 分析方法及参数计算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2.1 内相试剂浓度的选择
        3.2.2 流动载体用量的选择
        3.2.3 表面活性剂用量的选择
        3.2.4 油内比的选择
        3.2.5 乳水比的选择
        3.2.6 外相pH值的选择
        3.2.7 水相浓缩液成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膜电解法再生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氯化钯
    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2 试验原理
        4.1.3 试验方法
        4.1.4 分析方法与重要参数计算
    4.2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沉积钯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 阳极室电解液NaOH浓度对钯沉积效果的影响
        4.2.2 电流密度对钯沉积效果的影响
        4.2.3 电解时间对钯沉积效果的影响
        4.2.4 电解温度对钯沉积效果的影响
    4.3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造液制备氯化钯影响因素的研究
        4.3.1 HCl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4.3.2 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4.3.3 电解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4.4 氯化钯样品表征
    4.5 氯化钯产品的质量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效益分析与结论展望
    5.1 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5.2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实验研究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硫酸根处理研究进展
        1.2.2 天然气中H_2S处理研究进展
        1.2.3 铁碳微电解技术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铁屑和活性炭预处理
        2.2.2 分析方法
        2.2.3 表征方法
第三章 微电解处理硫酸根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计
        3.1.1 模拟污水的配置
        3.1.2 实验方法
    3.2 单因素实验
        3.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2 通气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3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4 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5 反应溶液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3 响应曲面优化
        3.3.1 Box-Behnken设计
        3.3.2 ANOVA分析及二次回归拟合
        3.3.3 响应曲面交互影响分析
        3.3.4 验证实验
    3.4 机理实验
        3.4.1 反应中生成铁泥的表征
        3.4.2 溶液中反应产物的检测
        3.4.3 反应气体中硫离子的检测
        3.4.4 铁碳微电解去除硫酸根的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垃圾渗滤液处理实验
    4.1 实验设计
        4.1.1 污水水质
        4.1.2 实验方法
    4.2 单因素实验
        4.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2.2 通气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2.3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2.4 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3 响应曲面优化
        4.3.1 Box-Behnken设计
        4.3.2 ANOVA分析及二次回归拟合
        4.3.3 交互作用的响应曲面分析
        4.3.4 验证实验
    4.4 成本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电解处理H_2S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1.1 模拟天然气的配制
        5.1.2 实验方法
    5.2 单因素实验
        5.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2.2 通气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2.3 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2.4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3 响应曲面优化
        5.3.1 Box-Behnken设计
        5.3.2 ANOVA分析及二次回归拟合
        5.3.3 交互作用的响应曲面分析
        5.3.4 验证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_2S工艺安全性评价
    6.1 概述
        6.1.1 安全评价目的
        6.1.2 安全评价程序
    6.2 工艺流程简介
        6.2.1 微电解处理污水中硫酸根工艺简介
        6.2.2 微电解处理天然气中H_2S工艺简介
    6.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3.1 微电解处理污水中硫酸根工艺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3.2 微电解处理天然气中H_2S工艺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4 安全分析方法
        6.4.1 安全检查表法
        6.4.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6.4.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6.4.4 预先危险分析法
        6.4.5 事故树分析法
        6.4.6 模糊综合评价法
        6.4.7 伤害范围评价法
    6.5 定性定量分析
        6.5.1 定性分析
        6.5.2 定量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7)多效蒸发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油田污水概述
        1.1.1 油田污水主要成分及特性
        1.1.2 油田污水处理方法
        1.1.3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
    1.2 油田污水深度处理方式
        1.2.1 离子交换法
        1.2.2 反渗透法
        1.2.3 电渗析法
        1.2.4 蒸发法
    1.3 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实验工作
    2.1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系统流程
        2.1.1 原料液线
        2.1.2 生蒸汽线
        2.1.3 冷凝水线
    2.2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预实验
        2.2.1 系统原有操作流程
        2.2.2 系统原有性能及分析
        2.2.3 系统配件与操作调整
    2.3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实验与优化结果
        2.3.1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动态性能
        2.3.2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调整结果
    2.4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稳态性能
        2.4.1 稳态性能与进料流量关系
        2.4.2 稳态性能与进料浓度关系
        2.4.3 稳态性能与蒸汽流量关系
        2.4.4 系统运转时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多效蒸发液体零排放处理系统模型建立
    3.1 多效蒸发液体零排放物理模型
        3.1.1 多效蒸发部分工艺流程
        3.1.2 液体零排放工艺流程
    3.2 多效蒸发液体零排放数学模型
        3.2.1 蒸发器模型
        3.2.2 预热器模型
        3.2.3 末效冷凝器模型
        3.2.4 结晶器模型
    3.3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性能指标
        3.3.1 淡水总产量
        3.3.2 浓缩比
        3.3.3 造水比
        3.3.4 性能比
    3.4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模型验证
        3.4.1 MEE部分模型验证
        3.4.2 DTB部分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优化设计思路
    4.1 多效蒸发部分设计思路
        4.1.1 多效蒸发系统设计方法
        4.1.2 流程设计端口选择与设计思路
    4.2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设计优化
        4.2.1 系统多效蒸发部分模拟流程
        4.2.2 系统多效蒸发部分计算讨论
    4.3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结晶设计
        4.3.1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耦合思路
        4.3.2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结晶性能
        4.3.3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改进UDS溶剂提高炼厂干气和液化气脱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炼厂加工原油品质的变化
    1.2 重质油加工技术
    1.3 干气脱硫技术
        1.3.1 湿法
        1.3.2 干法
        1.3.3 湿式催化氧化法
        1.3.4 生物脱硫法
    1.4 UDS配方型脱硫溶剂
    1.5 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技术路线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与试剂
        2.1.1 原料气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与装置
        2.3.1 常压吸收实验
        2.3.2 溶剂抗发泡性能评价
    2.4 实验分析方法
        2.4.1 硫化物含量分析
        2.4.2 溶剂物理性质的测定
        2.4.3 溶剂H_2S含量的测定
        2.4.4 溶剂热稳态盐含量的测定
    2.5 有机硫脱除率
    2.6 COSMO-RS计算硫化物的溶解度
第3章 基于COSMO-RS的MeSH溶解度计算及改进脱除效果的溶剂组分筛选
    3.1 MeSH在不同溶剂组分中的溶解度模拟计算
    3.2 改进UDS溶剂物性测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UDS溶剂抗发泡性能评价及预测模型
    4.1 UDS溶剂抗发泡性能的评价
    4.2 溶剂抗发泡性能预测模型
        4.2.1 UDS溶剂的抗发泡性能预测模型
        4.2.2 抗发泡性能变化规律的预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进UDS溶剂常压吸收净化模拟焦化干气效果考察
    5.1 改进UDS溶剂常压吸收净化工艺条件优化
        5.1.1 气液比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5.1.2 温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5.1.3 DEAPA添加量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5.2 三种溶剂吸收净化效果的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UDS溶剂在AQSH干气和液化气脱硫装置上的应用效果
    6.1 工业装置脱硫工艺
        6.1.1 工艺概况
        6.1.2 工艺流程
    6.2 工业试验效果
        6.2.1 原料气硫化物组成
        6.2.2 净化产品硫含量
        6.2.3 有机硫脱除率
        6.2.4 常、减压加热炉烟气SO_2含量
        6.2.5 胺液浓度及再生质量
        6.2.6 胺液热稳态盐含量及抗发泡性能评价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UDS溶剂在GQSH焦化干气和液化气脱硫装置上的应用效果
    7.1 工艺流程简介
    7.2 原料气硫化物组成
    7.3 UDS溶剂样品分析与测试
        7.3.1 UDS贫富液基本性质分析
        7.3.2 UDS贫液抗发泡性能测试
    7.4 模拟优化气分装置塔四分离效果
        7.4.1 气分装置塔四分离效果模拟
        7.4.2 模拟优化结果
    7.5 工业装置运行及优化效果
        7.5.1 焦化液化气净化效果
        7.5.2 焦化干气净化效果
        7.5.3 焦化装置加热炉排放烟气SO_2含量控制效果
        7.5.4 气分装置塔四分离效果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燃烧后CO2捕集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CO_2分离技术现状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1.3.2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建模及动态分析
    2.1 引言
    2.2 双膜理论
    2.3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数学模型
        2.3.1 填料塔模型
        2.3.2 热交换器模型
        2.3.3 再沸器模型
        2.3.4 混合器模型
    2.4 基于Aspen Plus的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稳态建模
        2.4.1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稳态模型
        2.4.2 系统稳态特性分析
    2.5 基于Aspen Plus Dynamics的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动态分析
        2.5.1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动态模型
        2.5.2 系统非线性特性分析
        2.5.3 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模糊PID控制
    3.1 引言
    3.2 模糊PID控制概述
        3.2.1 模糊PID控制原理
        3.2.2 模糊PID控制算法
    3.3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模糊PID控制
        3.3.1 模型辨识
        3.3.2 模糊控制器设计
        3.3.3 仿真研究
    3.4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前馈模糊PID控制
        3.4.1 前馈模糊控制器原理
        3.4.2 前馈模糊控制器设计
        3.4.3 仿真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4.1 引言
    4.2 预测控制概述
        4.2.1 预测控制原理
        4.2.2 预测控制算法
    4.3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4.3.1 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4.3.2 仿真研究
    4.4 基于扰动的模型预测前馈控制
        4.4.1 模型预测前馈控制原理
        4.4.2 模型预测前馈控制算法
        4.4.3 仿真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5.1 引言
    5.2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概述
        5.2.1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5.2.2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5.3 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5.3.1 经济性能函数构建
        5.3.2 仿真研究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多组分协同溶剂萃取体系应用于高镁盐湖卤水提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锂资源应用现状
    1.3 锂资源分布及特点
    1.4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
        1.4.1 蒸发浓缩沉淀法
        1.4.2 太阳池法一碳化法
        1.4.3 煅烧浸取法
        1.4.4 膜分离法
        1.4.5 离子交换与吸附法
        1.4.6 盐析法
        1.4.7 溶剂萃取法
    1.5 TBP混合萃取体系研究进展
        1.5.1 TBP/酮类体系
        1.5.2 TBP/酰胺类体系
        1.5.3 TBP/酯类体系
        1.5.4 TBP/新型离子液体体系
    1.6 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2章 TBP-FeCl_3体系Li~+和H~+的竞争萃取机理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2.2.2 料液配制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料液中氯化铁配合物的分布形式
        2.3.2 负载有机相的光谱表征
        2.3.3 TBP-FeCl_3萃取H~+及其机理研究
        2.3.4 TBP-FeCl_3萃取Li~+及其机理研究
        2.3.5 TBP-FeCl_3对Li~+和H~+的竞争萃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BP/P507-FeCl_3新体系Li~+的萃取—水反萃机理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3.2.2 料液配制
        3.2.3 实验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BP-FeCl_3体系Li~+的反萃行为研究
        3.3.2 TBP/P507-FeCl_3体系Li~+的反萃行为研究
        3.3.3 TBP/P507-FeCl_3体系Li~+的萃取和反萃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TBP/P507-FeCl_3新体系从高镁盐湖卤水提锂的应用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4.2.2 料液配制
        4.2.3 实验方法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级萃取实验
        4.3.2 洗涤实验
        4.3.3 反萃实验
        4.3.4 模拟逆流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BP/P507-FeCl_3新体系热力学模拟
    5.1 概述
    5.2 模拟方法
        5.2.1 化学平衡
        5.2.2 物料守恒
        5.2.3 模型求解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萃取过程热力学模拟
        5.3.2 反萃过程热力学模拟
        5.3.3 负载有机相各物种分布
        5.3.4 反萃后有机相各物种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ESD强化的TBP/P507-FeCl_3新体系从高镁盐湖卤水提锂
    6.1 概述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6.2.2 料液配制
        6.2.3 实验方法
        6.2.4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单级萃取实验
        6.3.2 单级洗涤实验
        6.3.3 多级模拟逆流反萃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铷-锶两级一次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研究进展[J]. 冯雷雨,袁飞怡,刘峰,王婷婷,陈银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2)
  • [2]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D]. 蒋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不同前处理-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高氟水源水技术研究[D]. 肖琴.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4]废胶体钯活化液的再生利用[D]. 秦松烨. 江苏理工学院, 2021
  • [5]电动力-(Fe)PRB联合修复Cr(Ⅵ)污染土壤实验[D]. 李涛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实验研究及安全性分析[D]. 武传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7]多效蒸发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优化研究[D]. 崔广睿.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改进UDS溶剂提高炼厂干气和液化气脱硫效果研究[D]. 安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燃烧后CO2捕集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研究[D]. 李芊蓉.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多组分协同溶剂萃取体系应用于高镁盐湖卤水提锂的研究[D]. 苏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标签:;  ;  ;  

铷锶两级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