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津京粮食局进一步调研总结土方圆筒仓抗震性能及施工经验

冀津京粮食局进一步调研总结土方圆筒仓抗震性能及施工经验

一、河北天津北京粮食局进一步调查总结土圆仓的抗震性能和建造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宏斌[1](2008)在《散粮码头工程仓型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散粮码头的功能要求、对比分析现有仓型,总结散粮码头仓型选择的方法,并根据功能和需要开发了新的仓型,确定了配套的工艺设备,用于指导项目建设,节约投资,提高性价比,同时提高粮食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分析国内粮食物流情况,得出影响仓型选择因素主要有:客户、粮食品种、船型对单仓仓容和仓型搭配的要求、对粮食破碎的要求、粮食储存性能的要求、机械化程度的要求、占地面积和地质条件的要求、使用寿命、施工周期等。在机械化程度、占地面积、地耐力要求、造价、工期、粮食储存、粮食破碎、运行成本、适应性等方面对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浅圆仓、钢筋混凝土立筒仓、钢板浅圆仓、钢板立筒仓、平房仓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确定了仓型选择的步骤和方法。对国内现有仓型对散粮码头工程的适应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开发了新仓型:①正交布置钢筋混凝土立筒仓星仓仓容过小,不能适应大产量设备的作业要求,采用斜交60度排列形式,并在每组仓群中采取抽去一座筒仓的布置方式,形成梅花星仓,仓容为普通仓仓容的1.3倍,既解决星仓仓容过小问题,又提高仓的性价比;②针对浅圆仓地沟施工难度大,防潮处理费用高,设备易锈蚀,清仓设备效率低,故障率高,需要人工清仓的缺点,设计开发了架空多锥斗的新型浅圆仓,更加适应港口库自流出粮和单仓储量大的要求,获得国家专利;③针对平房仓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运行成本高、作业环境差的缺点,开发出机械化平房仓,仓顶全部机械化进粮,大部分粮食靠自溜出仓,余粮借助清仓机或铲车完成,提高装粮高度,降低用地面积和造价,并获得国家专利。对散粮码头工程的输送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①水平输送设备中封闭式皮带机比气垫机和托辊机性价比高,应优先选择;②在水平距离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斜皮带提升;③仓顶设备中多点卸料皮带机是发展趋势。

庄丽[2](2007)在《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并针对城市已建成的居住区和规划中的居住区分别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建成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评价模型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规划区规划方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又结合GIS技术开发了城市建成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东营市的数据进行了实例演示。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报批稿为蓝本,详细介绍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原则、工作要求和主要内容。(2)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应该达到的规划要求和应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即:(a)对重要建筑物进行单体抗震能力评价;(b)对一般建筑和老旧建筑进行群体抗震能力评价;(c)在抗震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次生灾害防御以及避震疏散等方面的要求,对城市的建成居住区进行抗震防灾规划模糊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造加固措施;(d)从抗震防灾的角度构建了针对规划居住区的规划方案达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e)建立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3)阐述了针对重要建筑物和群体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评价方法――MSP法和震害因子法。MSP方法计算相对简便,在实际工程和防灾规划中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而震害因子法以建筑群(居民委、社区)为评价单元,在对历史震害数据的调查统计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针对城市群体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的简化模型。(4)提出了城市建成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糊评语集以及指标对应的隶属函数;最后通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对目标最终的评价结果。达标模糊评价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项因素的影响,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建成区在总体上是否满足规划要求。(5)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规划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方案达标评价模型。在详细说明并明确规划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该模型利用调查统计数据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为每个指标逐个打分并按求得的权重系数加权求和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对待评价规划方案的最终评分。(6)在ArcView9.2的GIS平台上,以SQL Server2000的后台数据库为基础,内嵌研究得到的城市建成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模型,利用VB语言和AO技术二次开发了城市建成区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PIMS,对系统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以东营市的实际数据对PIMS进行了演示。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为:1)首次针对城市居住区开展了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城市居住区防灾规划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工作内容。2)首次提出了对建成居住区进行规划达标评价的模糊评判模型。3)首次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针对规划居住区规划方案是否满足抗震防灾规划要求的评价方法。4)建立了第一个基于GIS的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规划领域涉及到的各类信息和成果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

马雨明[3](2021)在《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解决城镇职工住房短缺问题,我国各个城市都建造了大量住宅。目前这些建筑大部分已经服役30多年,存在房屋本体破损,配套设施落后,各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19年以来,随着棚改收官,老旧小区改造接棒成为惠民生、扩内需的重要手段。因此,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成为了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研了大理市下关镇多个老旧小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老旧小区改造背景及政策,对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内容、方法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概括性地论述了我国老旧小区的建设背景及国内外老旧小区改造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国家及地方政策进行了介绍,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大理市老旧小区现状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提升老旧小区整体配套设施及结构抗震措施方面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为后续整体改造及抗震加固的实施与研究做了铺垫。第三部分对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改造内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大理市实际情况对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实施改造所取得的成果。第四、五部分是对第三部分改造工作遇到结构安全问题的具体实践,第四部分针对老旧小区房屋结构安全性的评定程序、内容及要求做了介绍,对老旧小区改造对象的结构抗震性能的鉴定工作内容及评价原则做了论述,为部分老旧小区房屋建筑进行抗震加固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第五部分对拟实施改造的花园社区某宿舍楼进行了房屋安全性及抗震性鉴定,运用PKPM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鉴定加固模块对该工程进行了抗压承载力、抗震承载力和高厚比等验算,根据鉴定结论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并对各方案做了成本分析。希望本文对老旧小区现状问题的归纳整理、改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及相关工程的鉴定加固方案对类似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汝军红[4](2007)在《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日益增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而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及技术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研究不足的现实状况,首先参照欧美国家自19世纪以来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理论发展与演变,通过对国际公认的保护宪章、公约的阅读,在比较中西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不同观念基础上,对当代历史建筑保护理论、观念和方法给予重新审视,以确立与近代历史建筑相适应的保护利用原则和方法。其次,论文从现实需要出发,以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利用观念为指导,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历史建筑保护导则及相关技术方法,对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进行研究。论文采用“从要素到体系”的研究策略,在分析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构成要素基础上,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体系,并对历史建筑调查与评价导则、保护设计导则、保护技术导则进行具体的研究,在实现从要素到体系分析转换的同时完成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研究。论文结合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践,首先研究了沈阳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及其建筑类型特征,对其地域性独特价值给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保护利用案例,对不同类型近代建筑的保护利用方式进行了评析;最后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和具体内容。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对后续研究研究进行了展望。

刘军[5](2014)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孙一[6](2020)在《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边防重地,是丝绸之路“咽喉”所在。连年战火的纷扰使得武威人民广泛建立了具有防御性质的堡寨,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脚步加快,现代建筑形式、技术、材料对于堡寨民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改变堡寨民居原有的营建逻辑,丢失了传统的建筑语汇,造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断层。因此,将堡寨民居营建模式进行现代化设计应用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瑞安堡代表了武威地域文化的一种主流的建筑形式——堡寨民居,在其营建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建构和生态经验,其价值尤其体现在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对于以瑞安堡为代表的堡寨民居进行现代化应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三1,本论文以现代设计应用研究为目的,首先以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的选址规划、院落类型和空间单元、构造材料等方面为关注点,进行了广泛的实态调研;其次提取瑞安堡的空间原型及其组合形式,结合森佩尔理论的分类方法提炼出空间建构要素,并总结和归纳出瑞安堡的生态设计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Ecotect、Phoenics、以及DeST-H软件从光环境、风环境和热环境三个层面模拟堡寨民居原型的生态性能,发掘和总结瑞安堡的所具有独特生态价值;最后,通过研究该地区同类型的堡寨民居以及分析以堡寨民居为原型的现代地域建筑,确定瑞安堡营建模式应用的广泛性,并进行现代堡寨民居的改造设计研究,以此为武威及周边地区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吴建勤[7](2015)在《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是西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西南社会的民族分布、人口构成、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趋向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变革,深刻影响明清乃至近代的西南社会,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移民历史就不得不关注明清时期。学界对如何保护和发展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但针对某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遗留情况、相互之间差异及形成原因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尤其是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将同一个民族在不同背景和环境下进行文化留存方面的比较,探讨其变迁特点及原因的研究尚少。本文以西南地区的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冕宁宏模乡、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五个调查点为研究对象,进行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遗留的比较,探讨不同背景下文化留存变迁的特点及原因,有助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同时注重田野考察,以深化对明至清以来五个调查点在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文化变迁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共计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明以来西南汉族移民的历史大背景,对五个调查点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冕宁宏模乡、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人口构成、经济生活及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田野调查的分析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发展轨迹、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关系五个方面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进行探讨,分析当地汉族移民的文化遗留情况、与周边民族的文化融合情况以及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对文化孤岛的文化适应提出建议,并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构建明清西南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整体研究框架。本文选取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服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缘于田野调查时这四个方面的文化变迁较为显着,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的变迁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不同区域之间的服饰特征差异明显,盐源、木里具有晚清时代服饰特征,冕宁、可渡、九溪具有明代服饰特征。此外,五个点在服装的形式、用色、遗留方面各具特色。在“汉多夷少”或“夷多汉少”的民族分布情况下,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木里、盐源汉族人口数量少处于弱势,服饰、民居更多借鉴周围民族的文化因子,呈现“异族”特征;可渡、冕宁、九溪则体现汉文化的兼容性和优势性。从五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民居的融合程度来看,滇东“一颗印”受少数民族民居影响较少,相反可渡彝族、回族采用“一颗印”;安顺屯堡民居与周围民族民居各自恪守;木里项脚、盐源长柏受当地民族影响以木楞房为主;盐源、木里坝区民居出现由木楞房体系向汉族民居体系过渡呈现混搭局面。五个调查点的文化融合呈现规律性:1)在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因子上呈现不平衡性和递减性。木里项脚、盐源长柏最多,冕宁宏模、宣威可渡次之,安顺九溪最少;2)地域性特征。坝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即“汉多夷少”之地,汉文化因子被民族大量借鉴,山区“夷多汉少”之地,少数民族因子被大量借鉴;3)复杂性特征。因为居住地民族成分复杂、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交融变得更为激烈;4)个性特征。汉族文化不简单是借鉴周围民族文化,而是在不断地冲突和调试中,使之本土化,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汉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汉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今天华夏文明。汉族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以传统汉族文化作为“范本”,在此基础上嫁接其他文化,在冲突和调适的过程中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个过程,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数量而非政治、经济因素。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文化遗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集体性移民是汉族文化孤岛形成的基础,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遗留形成的内因,自然环境是客观条件,国家政策是外部政治条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汉族移民孤岛文化的留存。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化变迁的特点及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为后者提供一种理论支撑,文化孤岛遗留文化的形成,为我们提供如下案例:其一,孤岛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经历数百年的时间,在周边异质文化的挤压下,在吸收周边异质文化因子的同时又坚守和保护原发地文化的某些特质,自身产生新的变异,形成意义、构成更为多元化的“孤岛文化”,其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坚守、保护、吸取和变异,为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二,文化孤岛汉族定居西南地区,部分汉族发生再次移居情形,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中出现“汉变夷、夷变汉”的现象,以及汉族与周围民族由于利益和经济关系呈现动态、复杂的民族关系,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学境界的流动性”,为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保护自己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案例。其三,孤岛祖墓、祠堂及祭祖文化为我们展示儒家文化如何世俗化、生活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一个鲜活的具体案例。其四,作为汉族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文化孤岛汉族的研究拓展了民族集团的研究范围。对文化孤岛汉族身份转型的研究展现了国家、地方和民间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过程及机制提供案例。其五,西南地区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汉族与当地民族和谐相处,文化共赢的模式,为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以及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支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田栓柱[8](2020)在《半地下拉杆体系平房仓结构与粮食相互作用及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文中指出地震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灾害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型的结构形式应用而生,以满足结构更好的安全性能和适用性。新型散装粮食半地下平房仓作为一种新的仓储结构形式,其装粮高度更高、仓容更大,同时利用了地下低温环境,防止粮食的劣变与陈化更有利于储粮安全,也节约了土地资源,缓解了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以天津市某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扩建工程二期散装粮食半地下平房仓为背景,通过理论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散料与结构相互作用,研究拉杆体系的散装粮食半地下平房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提出了柱支撑拉杆、钢支撑加固拉杆和吊杆连接拉杆三种拉杆形式,对三种拉杆形式的半地下平房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柱支撑拉杆局部振动明显,钢支撑加固拉杆刚度有所提高,但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无明显增加,吊杆连接拉杆形式刚度分布均匀,结构整体性好,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满足要求。进一步研究了满仓和空仓的自振特性,发现满仓时结构自振频率小于空仓时结构自振频率,基频降低37%。分别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 50322-2011)中的底部剪力法计算了结构空仓和满仓工况在七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方法下结构抗震性能良好,规范法计算得到的结构位移最大值是反应谱法位移最大值的1.62倍,按照规范计算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设计,结构偏于安全。深入对比分析了新型散装粮食半地下平房仓在单、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已有的筒仓振动台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通过试验结果对比证实了有限元分析使用的接触模型、材料本构、单元类型等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针对粮食与结构耦合作用,首先不考虑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选用EL-Centro波、人工模拟波和Kar波分别对空仓、半仓、3/4仓和满仓工况进行时程分析。研究表明,无论在哪种地震波作用下,随着装粮高度的增加,结构顶部位移均不断增大。结构在EL-Centro波作用下的变形最大,结构更容易发生共振。粮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能起到耗能作用。进一步考虑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对满仓工况在EL-Centro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结构的地震响应减弱。针对半地下仓的抗震研究较少,没有成熟和完善的规范,本文对半地下散装粮食平房仓结构的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以及结合相关规范的研究,旨在能够为相关仓型的设计尤其在抗震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柳[9](2011)在《农村防灾减灾规划对策研究与震害预测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且绝大多数灾害发生在农村地区。农村由于分布面广,与城市相比,自然环境普遍恶劣,遭受灾害的影响不可忽视。而近些年虽然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但大多数是针对城市的,对农村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逐步关注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制定农村防灾减灾规划是减少农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根据我国农村防灾减灾的实际情况,对农村防灾减灾规划和震害预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我国农村防灾减灾规划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我国农村防灾减灾规划研究较少这一现状,通过参考城市的防灾减灾规划的优缺点,将综合防灾的思想延伸到农村防灾规划中,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完善了农村综合防灾的基本框架。(二)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村庄可以根据村庄规模等级、灾害情况和经济条件等因素有选择的制定防灾规划,以期达到不同的防灾目标,本文提出基于不同目标的农村防灾规划这一概念,从避难场所、疏散主通道宽度和出入口数量、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结果和防灾工程五个方面将防灾目标分为四个等级,初步建立了不同村庄防灾规划目标的分类标准。(三)参考国内外农村防灾研究,总结了适合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措施,并提出了一种具有可行性的应急物质贮备措施。在农村防灾减灾规划中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四)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规范,提出了农村震害预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数学模型定义了含有九个因素的评定因素集,同时评语集采用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五个破坏等级,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评定因素集到评语集的模糊矩阵,从而判定出村庄的震害结果。(五)采用本文的方法对汶川县克约村进行了防灾减灾规划,并根据震害预测模型预测克约村经过灾后重建,在8度设防下的震害结果为轻度的轻微破坏。

王顺生[10](2010)在《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构造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粮食行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2007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于粮食的关注,重新认识到粮食具有的特殊而广泛的意义。于是,关于生命线的研究引起我的注意,遂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粮食行业的重新审视,由此构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思想。全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选题背景,然后概括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最后总结了文章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从粮食产业链到粮食生命线。把生命线工程概念引入粮食工程系统,全面梳理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生命线研究的重要成果;第三章:粮食生命线工程概念的界定。探讨粮食生命线的重要特征,系统改造已往的粮食生命线,进行的新要求,完成了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第四章: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构造。从粮食生命线特征和要求出发,深入探讨粮食生命线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构造了总体系统模型;第五章: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评价。重点是设计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活力指数综合评价模型,包括粮食生命线的主要环节和方面,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具有预警功能;第六章: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演化:成长与发展。运用集成与演化思想探讨了粮食生命线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直到形成比较成熟的复杂适应系统的系统演化全过程;第七章:粮食生命线演化的系统保障。围绕探讨致使粮食生命线正常运转和顺利演化的保障体系,提出主要的进一步的保障措施;第八章:总结与展望。对全文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粮食生命线研究工作予以展望。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把生命线概念引入粮食工程系统,提出并界定了粮食生命线工程的概念,即以粮食为基本载体,沿着粮食产业价值链运动的方向,由粮食生产、储运、加工、消费诸环节构成基本的活动过程,由技术、政策、信息、物流、设施等构成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的主动保障体系,由基本过程和支撑体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并且该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随时作出主动适应性调整,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整体、协调、高效、健康的运转。进而揭示了粮食生命线具有的特征。(2)建构了大粮食产业的系统结构模型,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个大的子系统,彼此复合,形成完整的复杂系统结构,据此,进一步探讨了系统运作的机理,提出以加工转化为核心环节(龙心),带动整条生命线运动的观点。(3)建立了对粮食生命线活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到了相应的评价结果。探讨了粮食生命线的建立和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生命线集成的问题,包括了从组织个体直到整个系统的逐步集成过程,并围绕大厨房的战略构想,重点探讨了河南企业品牌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4)建立了粮食生命线保障的理论和体系,重点提出和探讨了新型粮食银行和物流综合园区建设的模式、方法,围绕这些重要的节点进行了组织创新,拟设立针对整条生命线的组织机构,并探讨了这种组织发展的路径。对于已经出现的粮食银行实践案例,从管理的层面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并提出了中央粮食银行运作的设想,逐步达到对整个粮食生命线系统的有效管理。

二、河北天津北京粮食局进一步调查总结土圆仓的抗震性能和建造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天津北京粮食局进一步调查总结土圆仓的抗震性能和建造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散粮码头工程仓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1.1 意义
        1.1.2 目的
    1.2 选题的依据
        1.2.1 选题的主要依据
        1.2.2 主要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2.2.1 行业规范
        1.2.2.2 土建设计规范
        1.2.2.3 给水排水及消防
        1.2.2.4 环保
    1.3 国内外仓型研究和开发概况
        1.3.1 国外仓型研究和开发概况
        1.3.2 国内仓型研究和开发概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影响仓型选择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环境的影响
    2.2 社会因素的影响
    2.3 粮食生产和加工因素的影响
    2.4 交通运输因素的影响
    2.5 经济因素的影响
    2.6 仓型功能因素的影响
        2.6.1 散粮码头功能定位
        2.6.2 粮食储存性能的要求
        2.6.3 粮食破碎的要求
    2.7 小结
第三章 仓型的特点和比选
    3.1 仓型分析
        3.1.1 钢筋混凝土立筒仓
        3.1.2 钢板立筒仓
        3.1.3 钢筋混凝土浅圆仓
        3.1.4 钢板浅圆仓
        3.1.5 平房仓
    3.2 各种仓型方案特点
        3.2.1 钢筋混凝土立筒仓
        3.2.2 钢板立筒仓
        3.2.3 钢筋混凝土浅圆仓
        3.2.4 钢板浅圆仓
        3.2.5 平房仓
    3.3 仓型特点优缺点分析
        3.3.1 钢筋混凝土筒仓(浅圆仓及立筒仓)
        3.3.2 钢板筒仓(浅圆仓及立筒仓)
        3.3.3 平房仓
    3.4 仓型比选结论
第四章 粮食码头仓型选择的一般方法
第五章 仓型开发
    5.1 浅圆仓仓型分析与开发
        5.1.1 浅圆仓问题分析
        5.1.2 仓型开发
    5.2 钢筋混凝土立筒仓仓型分析开发
        5.2.1 钢筋混凝土立筒仓仓型分析
        5.2.2 立筒仓仓型开发
    5.3 平房仓仓型分析开发
        5.3.1 平房仓仓型分析
        5.3.2 机械化平房仓的开发
        5.3.3 建筑结构设计
        5.3.4 机械化平房仓的特点
第六章 仓型配套输送设备比选
    6.1 浅圆仓立筒仓配套设备选择
        6.1.1 水平输送设备比选
        6.1.2 斗式提升机提升方式和用斜皮带提升方式分析比选
        6.1.3 仓顶输送设备的比选
    6.2 机械化平房仓设备选择
        6.2.1 进粮流程和设备选择
        6.2.2 出粮流程和设备选择
        6.2.3 储粮设施
        6.2.4 粉尘防爆
第七章 总结论
    7.1 仓型选择的方法
    7.2 新仓型的开发
        7.2.1 多锥斗浅圆仓
        7.2.2 梅花排列立筒仓
        7.2.3 机械化平房仓
    7.3 设备选择
        7.3.1 输送设备
        7.3.2 机械化平房仓进出仓设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2)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我国城市化进程
        1.1.2 地震灾害的影响
        1.1.3 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论文主要内容
    1.4 小结
第二章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概论
    2.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要求
        2.1.1 规划防御目标
        2.1.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
        2.1.3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层次划分
        2.1.4 主要工作项目
    2.2 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研究
        2.2.1 建筑物规划分类
        2.2.2 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具体内容
        2.2.3 基础资料收集
    2.3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已建成居住区抗震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3.1 重要建筑抗震能力评价方法
        3.1.1 当前评价方法概述
        3.1.2 MSP 方法
        3.1.3 方法对比
    3.2 一般建筑抗震能力评价方法
        3.2.1 震害因子确定
        3.2.2 震害因子取值
        3.2.3 计算结果对比
        3.2.4 评价单元的确定
    3.3 小结
第四章 城市建成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方法研究
    4.1 城市居住区规划控制指标概述
        4.1.1 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4.1.2 控制指标说明
    4.2 建成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4.2.1 指标确定原则
        4.2.2 评价指标说明
    4.3 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价方法
        4.3.1 模糊理论概述
        4.3.2 模糊综合评价的概念及一般步骤
        4.3.3 评语集的确定
        4.3.4 单因素评价
        4.3.5 综合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研究
    5.1 层次分析法
        5.1.1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5.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5.2 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3 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说明
    5.3 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的建立
        5.3.1 数据资料收集和统计
        5.3.2 数据计算
        5.3.3 规划方案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建成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6.1 PIMS 总体设计
        6.1.1 程序设计目标
        6.1.2 系统结构框架
        6.1.3 接口设计
    6.2 PIMS 详细设计
        6.2.1 地图文件管理模块设计
        6.2.2 地图工具管理模块设计
        6.2.3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6.2.4 地震地质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6.2.5 建筑抗震能力评价模块设计
        6.2.6 规划达标评价模块设计
        6.2.7 规划文档管理模块设计
        6.2.8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6.3 系统数据库设计
        6.3.1 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
        6.3.2 Geodatabase 的组成与创建
        6.3.3 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6.4 小结
第七章 应用实例——东营市建成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
    7.1 概述
    7.2 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环境
        7.2.1 地震地质背景
        7.2.2 工程地质概况
    7.3 建成区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价
        7.3.1 建筑物概述
        7.3.2 重要建筑物震害评价
    7.4 建成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评价
        7.4.1 达标模糊评价
        7.4.2 抗震改造措施
    7.5 PIMS 功能演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论
        8.1.1 论文工作总结
        8.1.2 创新点
    8.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建成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模糊达标评价计算程序
    2.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相关概念界定
    1.5 本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大理市老旧小区改造背景及现状
    2.1 老旧小区改造背景
        2.1.1 国家政策背景
        2.1.2 地方政策背景
    2.2 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现状
    2.3 老旧小区现状
        2.3.1 建筑环境现状特征
        2.3.2 基础配套设施特征
        2.3.3 老旧小区建筑结构现状
    2.4 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规定的改造内容
    3.2 大理市下关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
    3.3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居民改造意愿不统一
        3.3.2 改造资金筹措难度大
        3.3.3 改造对象结构抗震措施不满足要求
    3.4 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策略
        3.4.1 针对居民改造意愿不统一的解决策略
        3.4.2 针对资金缺口的策略
        3.4.3 对结构安全性不满足要求的处理策略
    3.5 改造成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屋结构检测及抗震鉴定分析研究
    4.1 房屋结构检测及抗震鉴定的意义
    4.2 房屋结构检测鉴定的类别
    4.3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评价的程序及内容
        4.3.1 民用建筑鉴定评价的程序
        4.3.2 现场检查检测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4.3.3 鉴定评级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4.4 抗震性能鉴定
        4.4.1 鉴定工作内容及评价原则
        4.4.2 抗震鉴定的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园社区某宿舍楼检测鉴定与加固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鉴定目的、内容、依据及检测仪器
        5.2.1 鉴定目的
        5.2.2 鉴定内容
    5.3 现场检查、检测
        5.3.1 地基基础检查
        5.3.2 上部主体结构检查
        5.3.3 材料强度检测
    5.4 结构承载力验算
        5.4.1 受压承载力验算
        5.4.2 抗震承载力验算
        5.4.3 高厚比验算
    5.5 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5.5.1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5.5.2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5.5.3 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
    5.6 抗震鉴定
        5.6.1 建造时间及抗震鉴定标准的确定
        5.6.2 抗震鉴定结果
    5.7 鉴定结论
    5.8 对本工程的抗震加固
        5.8.1 加固原则
        5.8.2 加固方式
        5.8.3 针对本工程制定的加固方案
        5.8.4 加固成本分析
        5.8.5 加固方案可行性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历史建筑保护制度与保护技术实践缺乏有效关联
        1.1.2 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1.3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法的滞后
        1.1.4 缺乏适应性历史建筑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研究
    1.2 保护的对策
        1.2.1 把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到城市动态可持续发展之中
        1.2.2 建立与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相适应的保护体系与技术方法
        1.2.3 对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研究
    1.3 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及研究的现状
        1.3.1 相关概念的简析
        1.3.2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发展
        1.3.2.1 历史建筑保护国际宪章及其主要观念
        1.3.2.2 以法国、意大利为中心的西方历史建筑保护发展
        1.3.2.3 日本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观念和实践
        1.3.3 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发展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4.3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念与原则
    2.1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发展
        2.1.1 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及其对保护方法的影响
        2.1.2 中西方历史建筑保护观念比较
        2.1.3 对当代历史建筑保护价值的审视
    2.2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形成
        2.2.1 历史建筑保护的整体生态观
        2.2.1.1 建筑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
        2.2.1.2 建筑的生命进化及其有机再生
        2.2.2 历史建筑保护的动态适应观
        2.2.2.1 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
        2.2.2.2 传统营造思想中的适应观
        2.2.2.3 当代历史建筑保护中的适应性
        2.2.3 历史建筑保护的系统观
    2.3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原则的建立
        2.3.1 动态性原则
        2.3.1.1 保护对象的动态性
        2.3.1.2 历史建筑使用中的动态性
        2.3.1.3 保护措施的可逆性和可再处理性
        2.3.2 有机开放与再生利用原则
        2.3.2.1 历史建筑的保护系统的开放性
        2.3.2.2 历史建筑的有机再生
        2.3.3 整体性原则
        2.3.3.1 新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关系
        2.3.3.2 历史街区中的新建筑
        2.3.3.3 历史建筑及街区周边环境
        2.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2.3.4.1 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念看
        2.3.4.2 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实践看
        2.3.5 层级适应性原则
第三章、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研究
    3.1 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3.2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
        3.2.1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特点
        3.2.2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编制的作用
        3.2.3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编制
        3.2.4 保护导则与保护设计的关系
    3.3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及内容
        3.3.1 保护导则框架
        3.3.2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编制内容
    3.4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和相关措施
        3.4.1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及标准
        3.4.2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及标准
第四章 历史建筑保护评价导则
    4.1 历史建筑现状调查
        4.1.1 建筑外部保护特征要素调查
        4.1.2 建筑内部保护特征要素调查
    4.2 历史建筑保护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4.2.1 专家综合评议法
        4.2.2 层级分析评价法
        4.2.3 价值效用评价法
        4.2.4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建立
    4.3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评价
        4.3.1 历史建筑价值评价
        4.3.2 历史建筑保护合理性性评价
第五章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
    5.1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内容框架
    5.2 建筑外观保护设计
        5.2.1 保护的特征要素分析
        5.2.2 保护措施的选择
        5.2.3 保护方式
    5.3 建筑室内保护设计
        5.3.1 保护的特征要素分析
        5.3.2 保护措施的选择
        5.3.3 保护方式
        5.3.4 建筑设备更新
    5.4 历史建筑环境保护设计
        5.4.1 历史建筑环境要素分析
        5.4.2 保护措施的选择
        5.4.3 历史建筑环境保护方式
        5.4.4 健康、安全与可达性要求
    5.5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设计手法
        5.5.1 形式的同构与异构
        5.5.2 空间的置换与整合
        5.5.3 形态的多元建构与功能聚合
        5.5.4 秩序的修正与组合
第六章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导则
    6.1 历史建筑的残损调查技术
        6.1.1 建筑腐败损害分析
        6.1.2 残损检测
        6.1.3 砖木结构建筑现状勘测技术及主要内容
    6.2 历史建筑材料保护技术
        6.2.1 木结构建筑
        6.2.2 砖石建筑
    6.3 历史建筑结构保护技术—以原天津奥匈俱乐部保护修复为例
        6.3.1 建筑特色及其现状评估
        6.3.2 保护修复策略
        6.3.2.1 结构的维修、加固和替换
        6.3.2.2 双重壁结构体系
        6.3.2.3 屋顶修复
        6.3.2.4 墙面修复
        6.3.2.5 木构件及表面装饰的修复
        6.3.2.6 结论
第七章 沈阳近代建筑发展及其类型特征
    7.1 沈阳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7.1.1 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萌芽期(1875-1905)
        7.1.2 近代建筑的形成期(1905 一1912 年)
        7.1.3 发展与兴盛期(1912—1931 年)
        7.1.4 持续发展与萧条期(1931—1948 年)
    7.2 沈阳近代建筑的类型与特征
        7.2.1 沈阳近代建筑发展及特征
        7.2.2 沈阳近代公共建筑
        7.2.3 居住建筑
        7.2.4 娱乐建筑
        7.2.5 工业建筑
        7.2.6 酒店会馆建筑
    7.3 沈阳近代建筑的地位与价值
        7.3.1 沈阳近代城市形态的演变
        7.3.2 沈阳近代建筑的本土化价值
        7.3.3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的价值
        7.3.3.1 近代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7.3.3.2 近代建筑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八章 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践
    8.1 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状
        8.1.1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体系
        8.1.1.1 城市格局保护
        8.1.1.2 历史街区保护
        8.1.1.3 历史建筑保护
        8.1.2 沈阳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8.2 近代建筑保护设计实践(一)—沈阳原奉天议会保护修复
        8.2.1 建筑特色
        8.2.2 保护价值
        8.2.3 建筑现状
        8.2.4 保护对策
        8.2.5 保护修复措施
    8.3 近代建筑保护设计实践(二)—沈阳北市场异地保护性重建
        8.3.1 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8.3.2 保护设计方法研究——保护设计导则的引入
        8.3.3 保护对象特征要素研究
        8.3.4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实践
        8.3.5 总结与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建议)
附录二 沈阳市公布70 栋不可移动保护建筑一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天津住宅产业高速发展
        1.1.2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问题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2.1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体系有益补充
        1.2.2 揭示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天津住区发展的影响
        1.2.3 突显新城市主义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指导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住区与社区的比较
        1.3.2 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
    1.4 研究动态
        1.4.1 现代住区规划理论概述
        1.4.2 我国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情况
        1.4.3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概况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工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1.6.3 横纵向比较研究
        1.6.4 调研分析研究
    1.7 研究范围和框架
        1.7.1 研究范围
        1.7.2 研究框架
    1.8 研究的创新性
        1.8.1 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
        1.8.2 系统提炼天津住区新城市主义特征
        1.8.3 提出适应可持续人居环境的住区优化策略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与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联系
    2.1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2.1.1 新城市主义应对的住区建设问题
        2.1.2 新城市主义引导的住区发展方向
        2.1.3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基本要素
        2.1.4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价值体系
    2.2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路径
        2.2.1 产生动因:面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
        2.2.2 发展过程:理论反思与实践回归
        2.2.3 实践成果
    2.3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路径
        2.3.1 概念引入:房地产经营噱头的“拿来主义”
        2.3.2 发展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
        2.3.3 实践成果
    2.4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与我国住区发展关系的辨证性论析
        2.4.1 产生动因的相似性: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与解决
        2.4.2 发展过程的差异性:问题、实践与理念发生顺序的错位
        2.4.3 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的体现
    3.1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3.1.1 影响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因素
        3.1.2 推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
    3.2 天津住区规划变迁中新城市主义基本要素的体现
        3.2.1 第一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
        3.2.2 第二阶段: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
        3.2.3 第三阶段: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
        3.2.4 第四阶段: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
        3.2.5 第五阶段: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
    3.3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新城市主义特征归纳
        3.3.1 结构组织进化
        3.3.2 住区混合提升
        3.3.3 城市设计优化
        3.3.4 生态策略凸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的特征
    4.1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4.1.1 特征内涵
        4.1.2 发展概况
    4.2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实例解析
        4.2.1 丁字沽三号路住区(1978)
        4.2.2 王顶堤南苑住区(1984)
        4.2.3 万新村住区(1986)
        4.2.4 华苑住区(1995)
        4.2.5 梅江住区(2001)
    4.3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发展动态
    4.4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4.4.1 特征内涵
        4.4.2 发展概况
    4.5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实例解析
        4.5.1 密云路居住小区(1980)
        4.5.2 天津华苑住区碧华里(1996)
        4.5.3 天津梅江住区芳水园(2000)
        4.5.4 天津梅江住区半岛豪庭(2003)
        4.5.5 天津老城厢尚佳新苑(2006)
    4.6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发展动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
    5.1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5.1.1 特征内涵
        5.1.2 发展概况
    5.2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案例解析
        5.2.1 尖山住区(1953)
        5.2.2 天拖南住区(1962)
        5.2.3 小海地住区(1985)
        5.2.4 华苑住区(1995)
        5.2.5 俊城浅水湾住区(2006)
    5.3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发展动态
    5.4 住宅混合与户型更新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5.5 新世纪前的住宅
        5.5.1 天津住宅的初期探索(1949~1976)
        5.5.2 天津住宅的复苏期(1976~1985)
        5.5.3 天津住宅的繁荣期(1985~2000)
        5.5.4 小结
    5.6 新世纪后住宅户型
        5.6.1 普通商品房
        5.6.2 高端商品房
        5.6.3 社会保障房
        5.6.4 蓝白领公寓
        5.6.5 酒店式公寓
        5.6.6 老年公寓
        5.6.7 生态住宅
    5.7 住宅户型多样化的动态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的特征
    6.1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6.1.1 特征内涵
        6.1.2 发展概况
    6.2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案例解析
        6.2.1 川府新村试点小区(1986)
        6.2.2 梅江南住区(2001)
        6.2.3 万科水晶城住区(2003)
        6.2.4 海河新天地(2005)
        6.2.5 临港海泰住宅区(2010)
    6.3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发展动态
    6.4 住宅风格与地域文化
        6.4.1 天津建筑风格化发展的历史概述
        6.4.2 天津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6.4.3 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思考
    6.5 新世纪前天津居住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6.5.1 解放初期住宅
        6.5.2 五十到六十年代住宅
        6.5.3 七十年代住宅
        6.5.4 八十年代住宅(改革开放)
        6.5.5 九十年代住宅(市场经济)
    6.6 新世纪后居住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6.6.1 普通商品房
        6.6.2 高端商品房
        6.6.3 社会保障房
        6.6.4 蓝白领公寓
        6.6.5 酒店式公寓
        6.6.6 老年公寓
        6.6.7 生态住宅
        6.6.8 小结
    6.7 天津市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住宅风格特征
        6.7.1 建筑特色控制导则
        6.7.2 建筑色彩控制导则
        6.7.3 建筑顶部控制导则
        6.7.4 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天津住宅风格特点及成果
    6.8 新城市主义下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定位与前景
        6.8.1 天津风格化发展的定位
        6.8.2 天津未来风格化发展的前景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特征
    7.1 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和天津市的发展概况
        7.1.1 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
        7.1.2 天津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发展概况
    7.2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策略运用
        7.2.1 规划布局
        7.2.2 交通组织
        7.2.3 环境绿化系统
        7.2.4 能源规划与利用
        7.2.5 生态文化建设
    7.3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技术的实践
        7.3.1 环保系统控制
        7.3.2 绿建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创新实践和优化策略
    8.1 天津居住区规划创新实践
        8.1.1 新型城镇化住区华明示范镇
        8.1.2 新型混合居住大寺、双青新家园
        8.1.3 宜老社区天颐阳光养老社区
        8.1.4 绿色生态住区解放南路地区居住区
        8.1.5 智慧城市泰达慧谷
    8.2 天津住区规划反思
        8.2.1 住区的选址定位与城市肌理结合
        8.2.2 住区规模和居民生活尺度
        8.2.3 住区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机组织
        8.2.4 住区层级与当代居住现状
        8.2.5 新世纪住区中绿色技术应用不足
    8.3 天津住区优化策略
        8.3.1 城市规划统筹与住区基址
        8.3.2 合理确定住区规模
        8.3.3 城市公共交通与住区紧密结合
        8.3.4 建立社区和邻里住区层级
        8.3.5 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绿色规划
        8.3.6 公众参与,共筑可操作性强的社区
    8.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堡寨民居的地域性
        1.1.2 堡寨民居的生态经验
    1.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瑞安堡实态调研
    2.1 武威堡寨民居概述
    2.2 选址规划
        2.2.1 临近沃土,便于农耕
        2.2.2 临近大路,交通便捷
        2.2.3 数堡并存,互为犄角
    2.3 空间形态
        2.3.1 空间界面生成
        2.3.2 空间形态特点
        2.3.3 空间防御营造
    2.4 空间组合
        2.4.1 院落组合
        2.4.2 院落单元
        2.4.3 建筑形式
    2.5 构成要素
        2.5.1 院落组成
        2.5.2 建筑元素
        2.5.3 防御性要素
    2.6 构造技术
        2.6.1 建筑材料
        2.6.2 建筑结构
        2.6.3 建筑物理
    2.7 本章小结
3 瑞安堡营建模式研究
    3.1 瑞安堡空间建构模式研究
        3.1.1 森佩尔四要素理论的模式分类法
        3.1.2 瑞安堡空间原型
        3.1.3 瑞安堡原型的建构要素
    3.2 瑞安堡生态经验的科学化模式研究
        3.2.1 武威建筑气候分区与策略
        3.2.2 保温与隔热
        3.2.3 日照与遮阳
        3.2.4 通风与防风
        3.2.5 绿植与排水
    3.3 本章小结
4 瑞安堡生态性能定量分析模拟研究
    4.1 生态性能定量模拟分析目的
    4.2 基于Ecotect下的光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2.1 光环境模型的设置
        4.2.2 临界照度下采光系数分析
        4.2.3 夏至日与冬至日遮挡分析
        4.2.4 最佳朝向分析
        4.2.5 挑檐最佳宽度光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3 基于Phoenics下的风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3.1 风环境模型的设置
        4.3.2 瑞安堡风环境分析
        4.3.3 堡墙高度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3.4 院落空间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4 基于DeST-H下的堡寨民居热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4.1 热环境模型的设置
        4.4.2 冬至日自然室温分析
        4.4.3 维护结构影响因素程度的定量分析
        4.4.4 围护结构优化策略的定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设计应用研究
    5.1 同地区其他堡寨民居案例比较研究
        5.1.1 武威及其周边地区堡寨概述
        5.1.2 营建模式比较研究
        5.1.3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用性
    5.2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
        5.2.1 营建模式的现代适应性分析
        5.2.2 技术要素的发展对瑞安堡营建模式传承的影响
        5.2.3 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策略
    5.3 敦煌山庄现代设计案例评析
        5.3.1 敦煌山庄项目概况
        5.3.2 对堡寨民居营建模式的传承
        5.3.3 对堡寨民居设计的创新
    5.4 山丹峡口村A户改造提升方案设计
        5.4.1 改造民居概况
        5.4.2 改造方案设计
        5.4.3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传承
        5.4.4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创新
        5.4.5 改造方案模拟分析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1.1 瑞安堡的营建模式
        6.1.2 瑞安堡营建模式现代设计应用结论
    6.2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7)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界定及理论框架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明清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与分布状况
    第一节 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第二节 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
    第一节 滇东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宜威可渡村为例
        一、宣威可渡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宣威可渡村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黔中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安顺九溪村为例
        一、安顺九溪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安顺九溪村的社会形态
    第三节 川西南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冕宁宏模乡、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为例
        一、冕宁宏模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冕宁宏模乡的社会形态
        三、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四、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的社会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历史发展轨迹对比
        一、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来源地特点
        二、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时间的对比
    第二节 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情况对比
        一、三个区域祖墓、祠堂方面的对比
        二、三个区域汉族服饰方面的对比
        三、三个区域汉式民居方面的对比
        四、三个区域服饰、民居融合方面的对比
        五、三个区域民族关系研究
    第三节 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明清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原因
    第一节 集体性迁移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基础原因
    第二节 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内部原因
        一、周围关系紧张时,汉族恪守族群符号,彰显汉文化优势
        二、周围关系缓和时,汉族积极向少数民族学习,对周围民族形成辐射
    第三节 自然社会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条件
        一、自然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原因
        二、交通状况是孤岛文化留存的辅助原因
    第四节 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一、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二、国家政策对汉族与周边民族互渗和交融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总体认识
        (一) 外来文化“本土化”是孤岛文化显着特征
        (二) 汉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处于主流地位
    二、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思考与启发
        (一) 文化孤岛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二) 文化孤岛类型的思考
    三、孤岛文化研究对历史移民地理和民族地理构建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类
    二、现代文献类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半地下拉杆体系平房仓结构与粮食相互作用及结构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散料与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1.2.2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半地下平房仓拉杆形式分析
    2.1 ABAQUS简介及分析流程
    2.2 工程概况与建模
        2.2.1 工程概况
        2.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3 拉杆形式的确定
        2.3.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2.3.2 拉杆形式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散装粮食半地下平房仓反应谱法分析
    3.1 结构模态分析
    3.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3 反应谱分析
        3.3.1 空仓结果分析
        3.3.2 满仓结果分析
    3.4 规范对结构地震作用计算
    3.5 按规范计算分析
        3.5.1 空仓结果分析
        3.5.2 满仓结果分析
    3.6 规范与反应谱结果对比
        3.6.1 位移对比
        3.6.2 应力对比
    3.7 水平和竖向双向地震反应谱分析
        3.7.1 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3.7.2 位移对比分析
        3.7.3 柱内力对比
    3.8 本章小结
4 散装粮食半地下平房仓时程分析
    4.1 时程分析基本理论
    4.2 地震波选取
    4.3 散料和土体本构模型选择
    4.4 ABAQUS中时程分析的步骤
    4.5 数值模型试验验证
    4.6 不考虑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6.1 有限元计算模型
        4.6.2 不同地震波和不同装粮高度时位移响应
        4.6.3 不同地震波和不同装量高度时加速度响应
        4.6.4 不同地震波和不同装粮高度时应力响应
        4.6.5 不同计算方法结果对比
    4.7 考虑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7.1 含土体的有限元模型
        4.7.2 位移响应对比
        4.7.3 加速度响应对比
        4.7.4 应力响应对比
    4.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农村防灾减灾规划对策研究与震害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防灾减灾研究现状
        1.2.1 国外防灾减灾现状
        1.2.2 国内防灾减灾现状
        1.2.3 国内农村抗震减灾基本情况
    1.3 防灾规划研究现状
        1.3.1 防灾规划发展现状
        1.3.2 防灾规划单灾种现状
        1.3.3 我国农村防灾规划存在问题
    1.4 震害预测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农村防灾规划思想与基本框架
    2.1 农村防灾减灾规划思想
        2.1.1 综合防灾减灾的内涵
        2.1.2 农村防灾减灾与城市防灾减灾的异同
        2.1.3 农村防灾规划的综合防灾理念
    2.2 农村综合防灾基本框架
        2.2.1 农村防灾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2.2.2 综合管理体系
        2.2.3 预警制度
        2.2.4 应急反应体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防灾规划的若干问题
    3.1 防灾规划的内容
    3.2 基于不同目标的防灾规划
        3.2.1 防灾规划目标的考虑因素
        3.2.2 防灾规划目标分类指标
        3.2.3 防灾规划分级目标的要求
        3.2.4 防灾规划水准
        3.2.5 不同村庄防灾规划目标的选择
    3.3 农村防灾规划措施
        3.3.1 抗震规划措施
        3.3.2 防火规划措施
        3.3.3 防洪规划措施
        3.3.4 地质灾害防御规划措施
        3.3.5 避灾疏散场所
        3.3.6 防灾知识宣传及防灾演习
    3.4 应急物质贮备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区域震害预测评价方法
    4.1 引言
    4.2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及数学模型
        4.2.1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4.2.2 综合评判的各种数学模型
    4.3 农村房屋震害预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1 评语集
        4.3.2 评定因素
        4.3.3 评定因素的隶属函数
        4.3.4 单级综合评价模型
        4.3.5 二级综合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实例
    5.1 基本情况
        5.1.1 克约村基本情况
        5.1.2 水文特性
        5.1.3 地质地貌概况
    5.2 克约村现状分析
        5.2.1 灾前概况
        5.2.2 克约村5.12 地震灾害调查与评估
        5.2.3 村庄建设用地评估
    5.3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
        5.3.1 规划依据
        5.3.2 指导思想
        5.3.3 规划原则
        5.3.4 规划期限
    5.4 克约村防灾规划
        5.4.1 灾害综合防御
        5.4.2 村庄抗震规划
        5.4.3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5.4.4 村庄防洪规划
        5.4.5 村庄消防规划
    5.5 规划图
    5.6 规划实施情况
    5.7 克约村震害预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构造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课题研究路线
        1.2.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从粮食产业链到粮食生命线
    2.1 粮食产业链的一般说明
        2.1.1 粮食
        2.1.2 食物
        2.1.3 粮食产业
    2.2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情况
        2.2.1 粮食生产情况
        2.2.2 粮食消费情况
        2.2.3 世界粮食供需情况
        2.2.4 世界粮食贸易情况
    2.3 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情况
        2.3.1 粮食生产情况
        2.3.2 粮食消费情况
        2.3.3 粮食贸易情况
    2.4 粮食产业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小农户分散生产模式抑制了加工消费大市场的发展
        2.4.2 静态的粮食储备方式抑制了粮食产业系统的活力
        2.4.3 缺乏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粮食产业的发展
        2.4.4 粮食产、供、销等环节分割,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4.5 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水平低下
        2.4.6 管理分割
        2.4.7 信息不畅
    2.5 粮食生命线工程概念的提出
        2.5.1 生命线研究概述
        2.5.2 对生命线的基本概念的认识
        2.5.3 生命线的重要特征
        2.5.4 生命线的主要研究方法说明
        2.5.5 生命线研究存在的不足
        2.5.6 生命线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概念的界定
    3.1 粮食的作用和粮食生命线的基本特征
    3.2 概念界定
    3.3 粮食生命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3.3.1 主动性
        3.3.2 动态性
        3.3.3 统一性
        3.3.4 协调性
        3.3.5 演进性
第四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构造
    4.1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功能
        4.1.1 粮食生命线系统基本活动的功能
        4.1.2 粮食生命线系统支持活动的功能
    4.2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机制
    4.3 粮食生命线的总体结构
第五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评价
    5.1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评价的目的
    5.2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评价方法的选择
    5.3 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4 粮食生命线系统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5.5 粮食生命线系统指标体系建立
        5.5.1 指标体系设置
        5.5.2 指标分项描述与计算处理
    5.6 模糊评价运用过程
    5.7 结论
第六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演化:成长与发展
    6.1 系统演化:科学的发展观
    6.2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的诞生:系统集成
        6.2.1 主体内部系统集成
        6.2.2 生命线环节集成
        6.2.3 生命线总装集成
    6.3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演化路径(周期、阶段)
        6.3.1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演化目标(大厨房)
        6.3.2 系统关键种群的诞生(品牌创立)
        6.3.3 企业群落形成
        6.3.4 企业生态系统形成
    6.4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演化动力分析
第七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保障
    7.1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保障观:对保障和发展的认识
    7.2 系统保障的目标规划
        7.2.1 系统保障的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
        7.2.2 系统保障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
        7.2.3 系统保障的现实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7.2.4 系统保障的总量目标与结构目标
        7.2.5 系统保障的量的目标与质的目标
    7.3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保障的原则
    7.4 粮食生命线工程常态保障与非常态保障
        7.4.1 常态保障与非常态保障的界定
        7.4.2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常态保障
        7.4.3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非常态保障
    7.5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保障战略
        7.5.1 粮食生命线的宏观组织结构建设
        7.5.2 构建新型粮食银行
        7.5.3 加快大粮食物流园区的建设
        7.5.4 生命线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一 发表论文
    二 科研情况
致谢

四、河北天津北京粮食局进一步调查总结土圆仓的抗震性能和建造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散粮码头工程仓型的研究[D]. 陈宏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2]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应用[D]. 庄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3]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D]. 马雨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D]. 汝军红. 天津大学, 2007(07)
  • [5]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4(05)
  • [6]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D]. 孙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D]. 吴建勤. 西南大学, 2015(01)
  • [8]半地下拉杆体系平房仓结构与粮食相互作用及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 田栓柱.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9]农村防灾减灾规划对策研究与震害预测评价[D]. 刘柳. 广州大学, 2011(05)
  • [10]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构造与演化研究[D]. 王顺生. 天津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冀津京粮食局进一步调研总结土方圆筒仓抗震性能及施工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