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氟隆管的热交换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立秋[1](2011)在《针织物染整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文中提出阐明针织物采用连续前处理,冷轧堆染色,小浴比溢流染色的节能减排实况;采用针织物圆筒退捻轧水机,水/水热交换器,利于平幅加二,节省污热水的热能;明冷轧堆染色进一步要研究恒线速度、恒张力自动控制技术,防止卷装中缝头痕。
陈立秋[2](2010)在《先进染整设备评析——前处理与染色领域》文中研究表明在ITMA ASIA+CITME2010上,染整设备的展况凸显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品发展要旨,其国产设备有了重大进步,让人欣慰。1前处理染整前处理工序是染整工艺全过程的基础。优良的前处理加工与纺织原料、织物的组织结构、加工工艺路线、化
葛京鹏[3](2011)在《蓄热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工作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对我国来说,工业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比例大,其节能成效对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至关重要。我国大量工业炉窑排烟中带有数量可观的余热,而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若将排烟温度降低到烟气中水蒸汽的冷凝温度之下,既可以回收烟气的显热,又可以回收烟气中水蒸汽的冷凝潜热,可以大大提高加热炉的燃料利用率。常用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技术基本都是采用低温给水冷却烟气,烟气冷凝换热器防腐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此技术难以推广到没有给水加热要求的工业炉上。本文提出使用蓄热式空气预热器回收烟气的冷凝余热,该类型换热器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同时,利用烟气加热助燃空气,有更广的通用性。文中以江苏省管道天然气为燃料,通过热平衡计算得到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不高于373℃,就有可能实现烟气中水蒸汽的冷凝。本文建立了一套蓄热式加热炉实验装置,实验证明可以将排烟温度降低到20℃左右,烟气中水蒸汽冷凝余热得到回收。此时加热炉热效率大大提高,以燃料低位发热量计算的热效率已经超过100%,最高可达108%。实验还分析了换向周期对蓄热式取热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换向周期越短,蓄热式取热器预热空气与排烟温度波动越小,排烟温度越低,同时实验加热炉的整体热效率也最高。但是考虑到阀门的工作寿命,实际装置的换向周期可以定在4060s左右,实现热效率与系统可靠性的优化。
张喜来[4](2012)在《蓄热式低温余热回收及其在工业窑炉上的应用》文中认为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效率低且污染严重。提高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消费比例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等价格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回收燃烧后烟气的低温余热。国外已经普遍使用冷凝式锅炉及热水器回收烟气中水蒸汽的冷凝潜热,有效地提高了燃气炉的热效率。但冷凝式锅炉和热水器用低温给水作为介质回收冷凝潜热,难以推广到其他类型加热炉上。本文提出利用助燃空气回收烟气的低温余热,该技术路线有更广的应用范围。通过热平衡计算,发现烟气温度低于一个临界值时,可以用助燃空气回收烟气中水蒸汽冷凝潜热,而高于该值时只能回收烟气的显热。过剩空气系数1.1时,天然气烟气的临界值在270℃左右,焦炉煤气烟气的临界值在260℃左右,过剩空气系数增大临界值升高。烟气低温余热的回收需要通过空气预热器完成,其内部属于气-气换热,传热系数低于气-液换热,且传热温差很小,若采用常规的管式、板式、热管式换热器,金属耗量大,成本高,很可能得不偿失。经过对比分析,本文采用蓄热式换热器作为冷凝式余热回收换热器,该换热器结构紧凑、效率高、耐腐蚀、布置灵活,可以满足回收烟气冷凝余热的要求。建立了一台蓄热式冷凝燃气实验炉,在空气预热器烟气进口温度250℃时可以将烟气出口温度降低到25℃左右的水平,水蒸汽冷凝余热得以回收,整个实验炉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计算可达106.7%。换向时间对蓄热式加热炉性能有重要影响,换向周期越短,热效率越高,且炉内、蓄热室内的温度波动减小,有利于加热炉稳定运行。预热空气温度升高后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增多,文中对两种空气分级燃烧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均显示空气分级燃烧可以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NOx排放。但两种燃烧器的最佳一次空气比例有所区别,说明该最佳值与燃烧器结构直接相关,设计中需要根据燃烧器特定结构分析确定。空气分级低NOx燃烧器不需要空气高速射流,阻力损失小。同时蓄热室内也采用了比较大的流通面积,降低了气体流速,减小了蓄热室阻力。整个蓄热式燃烧器阻力降低有效地解决了蓄热式加热炉炉压偏高问题。针对一台管式加热炉的节能改造,将蓄热式冷凝余热回收与传统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进行了经济性对比。结果显示蓄热式冷凝换热器比传统管式换热器成本低13.6%左右,且采用蓄热式冷凝换热器的管式炉比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管式炉热效率提高3%,因此蓄热式冷凝余热回收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在一台陶瓷梭式窑上进行了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工业应用,结果显示蓄热式冷凝余热回收技术可实现26.8%的节能量。并且采用蓄热式燃烧后炉内温度分布更均匀,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孟建军[5](2006)在《高效节能环保型雾化气流染色机》文中提出介绍了高温高压雾化气流染色机的染色机理,指出了雾化气流染色机具有极低浴比、能耗低、排污量小、染色效果好、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其充分体现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
姜敬陆,詹祖盛[6](2003)在《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选取磷酸盐系统作基质、Nd3+作激活离子的激光玻璃作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钕激光玻璃的质量进行分析,获得了一种高均匀性、低OH根及低铂含量钕激光玻璃的生产方法。通过工艺改进及完善,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玻璃熔炼制度。
吴媛媛[7](2007)在《天然气高效利用与传热传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优化和中国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建设,以及中长期节能规划的实施,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成为热科学和能源环境工程领域热点课题。本文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防腐镀膜表面上烟气对流凝结换热研究”资助下,针对冷凝式天然气利用设备的研发,理论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着重研究不同防腐镀膜表面特性对烟气受迫对流凝结换热的影响及其规律;同时对烟气冷凝换热设备在供热领域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与应用方案的探讨。基于烟气在垂直壁上受迫对流凝结换热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求解,同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得出在膜状凝结条件下,气-液-固接触角越小,过冷度越大,烟气受迫对流凝结换热越强。从而得出不同镀层表面特性对烟气受迫对流凝结换热的影响规律。采用Pheonix300接触角分析仪,测出裸铜和镀有三种不同镀膜表面的接触角排序,从而得到镀有Ni-P复合镀层的换热器换热能力最强,而镀有Ni-P镀层的换热器换热能力次之,镀Ni镀层的换热器较差,这与换热器换热实验结论相一致。基于对分别镀有三种不同镀层冷凝换热器进行换热实验研究得出,非晶态镍磷复合化学镀层上涂有机涂层的冷凝换热器由于凝结向珠状凝结转化,且因镀膜结合状况得到改善,换热能力最强;涂有机涂层的冷凝换热器换热能力与非晶态镍磷复合化学镀冷凝换热器换热能力相近;同时得出不同镀层冷凝换热器的换热实验关联式,为同类换热器的设计与校核计算及换热性能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冷凝换热设备在天然气供热锅炉房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得出,将排烟温度200℃以下的锅炉烟温降到50℃,可提高热效率9%~13%,初投资每吨2万元左右,节约燃料费约每吨17~20元/h,回收期约88~120天;若将其仅应用于北京地区天然气锅炉房改造,可节约天然气7680~11648万m3/a,节约燃料费1.5~2.3亿元/年,并相应减少NOx排放384~760t/a。对冷凝换热设备在天然气供热供暖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不同天然气锅炉房改造方案的特点,得出在不同条件下加装烟气冷凝换热器进行天然气锅炉房改造的最佳方案。以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天然气冷凝换热设备中的传热传质规律及类似多组分传热传质规律提供参考,也为天然气冷凝换热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刘重阳[8](2010)在《烟气冷凝介质中耐蚀材料的筛选及腐蚀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煤气燃气利用设备为防止酸性冷凝液的腐蚀,排烟温度一般在150℃以上,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冷凝式燃气利用设备可以把排烟温度降低到60℃左右,从而回收烟气的显热和潜热,吸收烟气中的部分有害气体,实现节能、环保,但是其腐蚀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如何解决冷凝液的腐蚀问题成为其开发利用的关键。本文的目的是通过镀层和渗层的制备与筛选来解决燃气冷凝器的腐蚀问题,在镀层和渗层的筛选中,重点考察了Ni-Cu-P镀层、渗锌碳钢和渗铝碳钢在煤气烟气冷凝液中的耐蚀性能,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全浸实验考察了它们在冷凝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Ni-Cu-P镀层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阻抗值最大,腐蚀速率最低,耐蚀性最强,可以作为燃气冷凝器的耐蚀表面。为了进一步考察Ni-Cu-P镀层在煤气烟气冷凝液中的腐蚀行为,分别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考察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CI-,SO42-,NO3-,NO2-对Ni-Cu-P镀层腐蚀行为的影响。在较高的电解质浓度下,硫酸根和氯离子的活性吸附作用导致Ni-Cu-P镀层在硫酸钠和氯化钠介质中的腐蚀速率较高。相比之下,在较低的电解质浓度下,硫酸根和氯离子的活性吸附作用减弱,而硝酸根的活性吸附作用导致镀层在该介质中的腐蚀速率较高。Ni-Cu-P镀层在介质中阻抗的大小主要与镀层表面钝化膜的生成有关,而钝化膜的生成主要源于Ni的活性溶解。
阳利军[9](2008)在《新型燃气冷凝器防腐涂镀层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燃气利用设备为防止酸性冷凝液的腐蚀,排烟温度一般在150℃以上,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降低其排烟温度,回收排烟的显热和潜热,同时吸收烟气中的部分有害气体,实现高效、节能、环保,腐蚀防护是其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镀层加涂层的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制与筛选解决燃气冷凝器的腐蚀问题,在镀层的研制中,重点研制和比较了Ni-P、Ni-Cu-P、Ni-Mo-P、Ni-W-P等化学复合镀层,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等方法考察它们在冷凝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Ni-Cu-P镀层自腐蚀电流密度为0.03μA/cm2,耐蚀性最强,可以作为燃气冷凝器的防腐阻挡层。对Ni-Cu-P镀层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钼酸钠作稳定剂、次磷酸钠浓度为35g/L、硫酸铜浓度为0.5g/L时,耐蚀性最佳。通过电子探针、XRD等成分与结构的分析,得到镀层组成为:84.7%Ni-6.23%Cu-8.6%P(wt%),结构为非晶态。通过不同温度下冷凝液中电化学参数测试表明,Ni-Cu-P镀层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均小于铜,阻抗值远大于铜。因此,Ni-Cu-P镀层不仅可作为铜基体的耐蚀阻挡层,而且可以起到牺牲阳极保护层的作用,延长冷凝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初步探索了Ni-Cu-P镀层的耐腐蚀机理。在腐蚀性介质中,镀层表面的Ni发生选择性溶解,P在表面富集,大大降低Ni溶解和Ni2+扩散的速度。Cu提高镀层稳定性,促进Ni溶解加速富P层形成。并推导了Ni-Cu-P镀层的钝化模型。为了筛选出耐腐蚀、耐水性及耐热性具佳的防腐涂层,本文采用交流阻抗、耐腐蚀和耐热性测试等手段考察了调合铝银浆、氟碳(F400、F700、F900)和聚亚胺脂等5种涂层在冷凝液中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氟碳F400涂层和聚亚胺脂涂层的电阻变化最小,耐腐蚀性、耐水性及耐热性能表现具佳;而其它3种涂层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满足要求。聚亚胺脂涂层能比氟碳F400涂层做到更薄,达到17μm,其对传热影响很小。因此,筛选出聚亚胺脂涂层作冷凝换热器的保护涂层。初步冷凝换热器样机在北京某燃气锅炉房工程试用,耐蚀性效果显着,燃气锅炉效率提高9%。
二、特氟隆管的热交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氟隆管的热交换器(论文提纲范文)
(2)先进染整设备评析——前处理与染色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处理 |
1.1 烧毛装备的节能调控 |
1.1.1 德国OSTHOFF–SENGE GmbH&Co.KG (奥斯多夫烧毛机有限公司) |
1.1.2 扬州光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1.2 高给液冷轧堆、轧蒸工艺、丝光透芯轧碱 |
1.2.1 江苏新联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
1.2.2 山东源丰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
1.3 针织物连续前处理装备的节能 |
1.3.1 平幅去油水洗机 |
1.3.2 针织物平幅丝光机 |
(1)贝宁格公司BEN–DIMENSA针织物丝光机组 |
(2)江苏新联印染机械有限公司展示的LME 218–W型针织物平幅丝光、水洗机 |
1.3.3 针织圆筒退捻剖幅轧水机 |
1.4 水洗机水/水热交换器 |
2 染色 |
2.1 小浴比流体浸染设备 |
2.1.1 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
(1)储水罐 |
(2)加料系统 |
(3) MST多功能预备缸 |
(4)洗水系统 |
(5)织物循环系统 |
2.1.2 意大利BRAZZOLI(巴佐尼)公司 |
2.1.3 台湾东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2.2 针织物剖幅冷轧堆染色 |
2.3 连续式平幅工艺设备 |
2.4 气流染色机 |
(3)蓄热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烟气水蒸汽冷凝余热回收潜力分析 |
1.3 烟气水蒸汽冷凝余热回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4 本章小结 |
1.5 本文工作内容 |
2 蓄热式取热器 |
2.1 陶瓷蓄热式取热器原理 |
2.2 陶瓷蓄热式取热器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装置 |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排烟温度的理论计算 |
4.2 蜂窝陶瓷阻力特性试验 |
4.3 蓄热式取热器传热实验 |
4.4 实验装置整体热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4)蓄热式低温余热回收及其在工业窑炉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烟气中可回收的冷凝潜热计算 |
1.3 烟气冷凝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
1.4 烟气水蒸汽冷凝潜热回收技术 |
1.5 用助燃空气回收烟气冷凝潜热的可行性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2 蓄热式烟气低温余热回收技术 |
2.1 蓄热式燃烧技术简介及发展概况 |
2.2 蓄热式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2.3 蓄热式燃烧在烟气低温余热回收方面的应用现状 |
2.4 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
3 蓄热式低温余热回收实验炉 |
3.1 实验装置整体设计 |
3.2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
3.3 蓄热式换热器 |
4 实验装置燃烧器设计 |
4.1 燃烧器技术要求 |
4.2 空气分级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4.3 长明火点火枪设计 |
4.4 低阻力、低NOX实验炉燃烧器 |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 炉膛压力波动 |
5.2 炉膛温度分布 |
5.3 蓄热室内温度分布 |
5.4 综合热效率 |
5.5 NOX排放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6 传统管式空预器与蓄热式空预器的经济性对比 |
6.1 前言 |
6.2 改造前的管式加热炉 |
6.3 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 |
6.4 管式炉蓄热式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
6.5 经济性对比 |
7 蓄热式冷凝余热回收在梭式窑上的工业应用 |
7.1 前言 |
7.2 传统梭式窑能耗现状 |
7.3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梭式窑上应用现状 |
7.4 蓄热式梭式窑原理 |
7.5 蓄热式梭式窑工业实验装置 |
7.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项目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主要奖励 |
(6)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原料纯度 |
1.2 激光玻璃配方组成 |
1.3 制备工艺 |
1.3.1 原材料混合 |
1.3.2 熔制设备 |
1.3.3 通气设备 |
1.3.4 熔制工艺 |
1.3.5 退火 |
1.4 样品性能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工艺条件对激光玻璃中铂微粒的影响 |
2.2 不同工艺条件对激光玻璃中OH根的影响 |
2.3 不同工艺条件对激光玻璃荧光寿命τ的影响 |
3 结 论 |
(7)天然气高效利用与传热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不同镀层接触角对凝结换热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2.1 气-液-固接触角对烟气受迫对流凝结换热影响的理论研究 |
2.2 不同镀膜表面接触角测定 |
2.3 数值求解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3 不同镀层换热器换热实验设计 |
3.1 三种不同镀膜的冷凝换热器 |
3.2 实验系统与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案与测试方法 |
3.4 实验数据整理 |
3.5 实验误差分析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烟气的RE 和J 对烟气对流凝结换热的影响 |
4.2 不同镀层对冷凝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
4.3 结构尺寸对冷凝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
4.4 冷凝换热器烟气侧对流凝结换热准则关联式 |
5 冷凝换热设备在天然气利用设备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5.1 冷凝换热器负荷估算 |
5.2 换热器换热面积估算 |
5.3 换热器两侧阻力计算 |
5.4 经济性分析比较 |
5.5 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
5.6 小结 |
6 冷凝换热设备在天然气供热供暖系统中应用方案的探讨 |
6.1 北方地区天然气冷凝式热水采暖炉的供暖方式与规模 |
6.2 天然气集中供热锅炉房技术改造方案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值计算程序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烟气冷凝介质中耐蚀材料的筛选及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冷凝式锅炉/换热器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
1.3 烟气冷凝液成分与特性研究 |
1.4 冷凝式换热器防腐蚀的研究概况 |
1.4.1 耐蚀材料的研究概况 |
1.4.2 表面防腐蚀处理的研究概况 |
1.5 化学镀的介绍 |
1.5.1 化学镀发展简史 |
1.5.2 化学镀原理与镀层性能优点 |
1.5.3 化学镀镍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4 化学镀镍技术的应用 |
1.6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与设备 |
2.1 Ni-Cu-P镀层的制备工艺 |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2 镀液组成 |
2.1.3 实验方法 |
2.2 镀层的检测方法及仪器 |
2.2.1 电解液体系—煤气烟气冷凝液 |
2.2.2 表面形貌观察(SEM) |
2.2.3 表面成分分析(EPMA) |
2.2.4 极化曲线测试 |
2.2.5 交流阻抗测试(EIS) |
2.2.6 镀层厚度及沉积速度的测试 |
2.2.7 浸泡腐蚀速率测试 |
2.3 渗锌碳钢的制备 |
2.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3.2 实验步骤 |
2.4 渗铝碳钢的制备工艺 |
2.4.1 试样的前处理 |
2.4.2 渗剂的准备 |
2.4.3 加热渗铝 |
2.4.4 后处理 |
2.5 渗锌层和渗铝层的检测方法及仪器 |
2.5.1 渗层厚度的测量 |
2.5.2 渗层耐蚀性的测定 |
2.5.3 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3 Ni-Cu-P镀层、渗锌碳钢和渗铝碳钢在冷凝液中的耐蚀性比较 |
3.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镀层、渗层的成分分析 |
3.2.2 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
3.2.3 极化曲线测试 |
3.2.4 交流阻抗测试 |
3.2.5 浸泡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Ni-Cu-P镀层腐蚀行为的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温度对Ni-Cu-P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4.2.2 阴离子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新型燃气冷凝器防腐涂镀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冷凝式换热器的热效率理论及社会经济效益 |
1.3 冷凝式锅炉/换热器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
1.4 冷凝液成分与特性的研究概况 |
1.5 冷凝式换热器防腐蚀的研究概况 |
1.5.1 耐蚀材料的研究概况 |
1.5.2 表面防腐蚀处理的研究概况 |
1.6 化学镀的介绍 |
1.6.1 化学镀发展简史 |
1.6.2 化学镀原理与镀层性能优点 |
1.7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与设备 |
2.1 化学镀层的制备工艺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镀液组成 |
2.1.3 实验方法 |
2.2 镀层的检测方法及仪器 |
2.2.1 电解液体系—天然气燃烧烟气冷凝液 |
2.2.2 镀层厚度及沉积速度的测试 |
2.2.3 极化曲线测试 |
2.2.4 交流阻抗测试(EIS) |
2.2.5 差热分析(DSC) |
2.2.6 表面形貌观察(SEM) |
2.2.7 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XRD) |
2.2.8 表面成分分析(EPMA) |
2.2.9 浸泡腐蚀速率测试 |
2.3 涂层的制备工艺 |
2.3.1 氟碳树脂涂层的制备工艺 |
2.3.2 调合铝银浆与聚亚胺酯涂层的制备工艺 |
2.4 涂层的检测方法与仪器 |
2.4.1 厚度的测量 |
2.4.2 附着力测试(GB/T9286—1998) |
2.4.3 耐腐蚀性测试(GB/1763—79(89)) |
2.4.4 耐热性测试 |
2.4.5 耐温变性测试 |
2.4.6 交流阻抗测试 |
3 几种化学镀层的制备、表征及在冷凝液中的耐蚀性比较 |
3.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镀层的结构与成分分析 |
3.2.2 镀层的表面形貌分析 |
3.2.3 镀层的极化曲线测试 |
3.2.4 镀层的交流阻抗测试 |
3.2.5 镀层的浸泡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Ni-Cu-P 镀层耐腐蚀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稳定剂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4.2.2 次磷酸钠浓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4.2.3 硫酸铜浓度对 Ni-Cu-P镀层的影响 |
4.2.4 温度对镀层极化曲线的影响 |
4.2.5 温度对镀层交流阻抗的影响 |
4.2.6 热处理对镀层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Ni-Cu-P镀层耐腐蚀机理的探讨 |
5.1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开路电位测试 |
5.2.2 交流阻抗测试 |
5.2.3 Ni-Cu-P镀层剖面电子探针分析 |
5.2.4 Cu对 Ni-Cu-P镀层耐蚀性影响的原因分析 |
5.2.5 Ni-Cu-P镀层钝化过程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6 涂层的研究 |
6.1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涂层厚度与附着力 |
6.2.2 交流阻抗测试 |
6.2.3 耐腐蚀性测试 |
6.2.4 耐热性测试 |
6.2.5 耐温变性测试 |
6.2.6 涂层厚度的影响 |
6.2.7 涂层对传热性能影响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样机的工程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特氟隆管的热交换器(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织物染整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A]. 陈立秋. 2011年全国针织染整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2]先进染整设备评析——前处理与染色领域[J]. 陈立秋. 纺织导报, 2010(09)
- [3]蓄热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实验研究[D]. 葛京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4]蓄热式低温余热回收及其在工业窑炉上的应用[D]. 张喜来.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5]高效节能环保型雾化气流染色机[J]. 孟建军. 针织工业, 2006(12)
- [6]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的工艺研究[J]. 姜敬陆,詹祖盛. 中国稀土学报, 2003(02)
- [7]天然气高效利用与传热传质研究[D]. 吴媛媛.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7(03)
- [8]烟气冷凝介质中耐蚀材料的筛选及腐蚀行为研究[D]. 刘重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9]新型燃气冷凝器防腐涂镀层的研究[D]. 阳利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