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统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爱华[1](2009)在《煤矿安全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及政府安全分类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供给问题。安全是煤炭生产的头等大事,而安全投入机制的弱化导致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高,致使我国煤炭行业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急需对煤矿安全投入体系的系统研究。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煤矿安全投入体系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并从煤炭企业和政府两个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了安全投入体系。对企业安全投入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从煤矿安全投入规模与结构两方面进行。根据煤矿安全投入制度变迁折射出的问题——现行煤炭企业作为安全投入主体投入动力不足,资金来源不稳定且安全投入效率低等安全投入规模与结构问题,逐一进行实证研究,以增强企业投入动力。其中:煤炭企业安全投入规模研究,运用协整理论与方法,首次研究企业安全投入能力判别标识,即安全投入企业的财务特征,并将利润作为判断企业安全投入充分与否的指示器。其次,采用VAR模型,对影响安全投入的多因素进行动态冲击响应研究,探讨影响企业安全投入的关键因素。煤炭企业安全投入结构研究从国有重点煤矿的综合要素投入和企业实际案例研究两方面展开,综合分析运用泊松回归模型,明确安全投向;案例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以煤矿连续十多年的实际投入资料,确定安全投向,以提高煤矿安全投入的效率,为企业实际配置安全资源提供借鉴。政府安全有效的外部监管是实现煤炭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采用动态两阶段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关系,研究监管力度的选择、监管的手段及监管对象的确认,以及如何与企业安全投资策略相结合,政府如何实施分类管理,以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煤矿安全投入机制的弱化导致我国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高;二是,煤矿安全投入机制的核心应是企业安全自主投入和政府安全监管的有机结合;三是,企业安全投入研究应包括安全投入规模和结构研究,首次研究企业安全投入能力判别标识,国有重点煤矿利润与安全资金投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只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安全投入方有保障;财务特征是判断企业安全投入充分与否的指示器。影响安全投入的关键因素有:企业的生产规模(产量)、劳动效率及盈利能力。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煤炭科学技术的研发及转换能力决定了企业安全投入的程度;合理的安全投入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四是,煤矿安全有效的外部监管是关系煤炭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监管应区分企业的不同类型及其安全投资策略,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有效监管。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系统地研究了安全投入体系,较以往只是针对其中一个方面的研究更系统,全面。二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出发研究煤矿安全投入体系构建,认为企业安全投入有效性是煤矿安全投入体系的内因。三是从研究方法上,运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将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财务理论、产业经济性等应用到我国煤矿安全投入体系分析中,并总结提出煤矿安全投入体系应是企业投入有效性与政府监管有效性的有机统一。
梁海慧[2](2006)在《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始终占70%左右,据预测到2050年仍将占50%以上,因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现实中,虽然大小矿井的具体数目以及有多少矿工在矿井下工作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中国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居世界首位却有据可查,为了煤炭的生产,中国每年要付出六千名左右矿工的生命为代价。中国的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产量的30%左右,但死亡人数却占80%以上,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死亡总人数的4倍。2004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3.08,创历史最好水平,却仍旧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0倍。此外在地下数百米、“暗无天日”的矿井里,煤矿工人除了要面临透水、瓦斯爆炸、顶板坍塌等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危险外,还要面对矽尘、煤尘等有害物质,从而染患上严重的职业病,隐性地侵蚀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卫生部的资料显示:中国煤矿的职业危害非常严重,以尘肺病为代表的职业病发病率相当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给中国设置贸易障碍的借口,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无论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保证国际经济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的角度,都需要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找出对策,扭转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减少或避免对矿工生命和健康的伤害,实现煤矿企业的健康良性运行。从单个企业内部来看,大凡伤亡事故的发生,无外乎可归结为技术的原因或管理的原因。而从中国目前已发生的煤矿重特大伤亡事故调查的结果来看,更多的事故是与企业管理不善有关的,与企业忽视对安全的管理、安全管理的落实不力有关。因此,本文试图针对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不善的原因进行一下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来审视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安排问题,既探讨企业外部管制制度的安排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又深入煤矿企业内部,观察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机制对煤矿企业安全问题的影响,从而力图找出诸多矿难发生背后的原由所在,为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扭转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做出努力。鉴于制度对人们行为选择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种种制度设计进行分析,观察其提供给各相关者的激励约束,然后
刘顺国[3](2008)在《基于制度创新的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煤炭资源是我国稀缺的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产权归国家所有,属于公共品范畴。由于煤矿企业无偿使用煤炭资源,从而造成煤炭资源被过度开发,并出现了煤炭资源大量浪费、矿难事故多发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本论文首先从公共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出发,沿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体制的更替对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创新诱致性因素,认为推动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创新是经济转型、增长方式、现行制度缺陷、供需矛盾和加入WTO五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以制度创新理论为研究视角,以煤炭资源产权为切入点,针对政府计划配置煤炭资源、煤矿企业无偿使用煤炭资源的主要缺陷,借鉴美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经验,提出了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创新基本框架。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提出了煤炭资源价值模型和采矿权拍卖模型,对煤炭资源市场化及最优拍卖进行了分析,为政府构建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决策依据。首先,构建了煤炭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对煤炭资源市场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煤炭资源市场化是煤炭资源的最优配置方式,认为煤炭资源市场化从体制上解决了煤炭资源长期滞留在市场之外的根本问题。然后,研究了采矿权拍卖模型,设置最优保留价,探讨了煤炭资源采矿权的最优拍卖,得出了政府公开保留价信息时,竞价企业会相应调整估价区间,进而调整报价,导出政府最优化收益拍卖的两种最佳选择:大于下限拍卖法与小于下限拍卖法。认为拍卖采矿权是煤炭资源市场化的有效实现方式,依据煤炭资源的价值和企业的获利空间,合理制定拍卖底价和设置最优保留价,能有效解决目前采矿权拍卖中竞价低、政府期望收益不足的问题。第二,建立了煤矿安全监管机制的博弈模型,对政府、煤矿企业主和企业经理之间的行为分别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制定矿工死亡高赔偿制度,煤矿安全监管制度就会从现有制度的非均衡状态逐渐演变到均衡状态。首先建立了政府对煤矿企业的简单罚款、加重罚款和矿工死亡高赔偿博弈模型,分析了对企业实施简单罚款和加重罚款时的情形,得出了在简单罚款的情况下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提出了煤矿企业受利益驱动,即使政府对企业进行罚款,也同样减少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认为政府监管不力是造成矿难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而分析了对煤矿企业加重罚款时的情形,得出了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认为这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不是这个博弈的最优解,即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然后在引入矿工死亡高赔偿机制的情况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认为政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监管环节,而且又能使监管更有效。最后,建立了信息对称及自然状态不可控制与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企业主与经理的委托-代理模型,同时建立了企业主对经理的激励模型,对影响经理工作努力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煤矿开采行业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经理作为煤矿生产的管理者,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政府制定一个矿工死亡高赔偿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强化监管,通过这一传导动力机制,煤矿企业主就会增加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理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构建了生态环境补偿模型,依据资源外部性理论,运用博弈论方法,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出了交易补偿法、控制补偿法、高门槛补偿法和转移补偿法。认为政府应对煤矿企业提高生态环境门槛,严格市场准入,实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最后对重庆市煤炭资源开发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全龙[4](2016)在《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控制情景研究》文中指出在目前“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格局下,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间的多方博弈,且在这种多方博弈格局中,不同主体地位和谈判能力,导致各主体间利益冲突趋于隐性化,影响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煤矿重大事故频频发生。论文针对煤矿安全监察监管过程中各方利益冲突趋于隐性化且监察监管过程具有复杂动态博弈和多方参与的特点,以风险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与内部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博弈理论等为指导,采取理论分析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探讨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与控制情景问题。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形成和发展,将建国66年来的煤矿安全政府监察监管历程划分为六个历史阶段:建国初的煤矿安全生产初创期、“大跃进”及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和新体制形成时期(国家监察模式时期),并分析各个阶段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的变迁过程。然后,分析当前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现状和特征,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开始逐步建立的新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从短期来看对于全国煤矿安全记录的改善具有负面作用,其中乡镇煤矿的负面作用程度最大,国有重点煤矿的负面作用程度最小;但从长远看来对全国煤矿安全记录的改善具有显着性的正面作用,其中乡镇煤矿的改善效果最明显,国有重点煤矿的改善效果最小;而后从1998年末关闭非法乡镇小煤矿政策和现行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的不足两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2)针对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存在的不足和国内外对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相关研究的缺陷,从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视角进行分析,将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演化博弈划分为单种群演化博弈、两种群演化博弈和系统演化博弈。具体而言,单种群演化博弈包括:国家监察机构之间监察行为的演化博弈、地方监管机构之间监管行为的演化博弈以及煤矿企业之间安全生产行为的演化博弈;两种群演化博弈包括:国家监察机构与地方监管机构之间的演化博弈、国家监察机构和煤矿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以及地方监管机构与煤矿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系统演化博弈则是指国家监察机构、地方监管机构和煤矿企业三个种群之间的系统性演化博弈。然后对上述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单种群演化博弈模型、两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和系统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单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和双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均衡点时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值和迹值的符号,判断其均衡点的稳定性;但是对于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此方法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计算量巨大繁琐,且系统演化博弈过程具有复杂动态性,对各局中人的策略也难以合理制定。因此,采用系统动力学(SD)来研究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的反馈结构,分析其系统演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从而构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SD模型,并对系统演化博弈的均衡点进行仿真以分析其稳定性,主要包括:纯策略均衡解稳定性分析、混合策略均衡解稳定性分析和一般策略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过程出现反复波动、震荡发展的趋势,即演化博弈过程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这从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解释中国重大煤矿事故多年处于频发态势的一个主要客观原因。(3)以提高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效果、降低煤矿企业违法行为为目标,针对上述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问题进行有效稳定性控制情景研究,提出可以有效抑制系统演化博弈过程波动性的控制情景,即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并对该情景下的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与仿真结果理论证明。结果表明:在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博弈过程的波动性得到有效控制,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但是在此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状态下,煤矿企业仍存在一定比率的选择违法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变量进行分析与控制优化,从而提出优化动态惩罚-激励稳定性控制情景,并对该情景下的系统演化博弈有效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与仿真结果理论证明。结果表明:优化动态惩罚-激励稳定性控制情景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系统演化博弈过程的波动性,使系统演化博弈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且在此演化稳定均衡策略状态下煤矿企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在上述对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有效稳定性控制情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的改善对策。
濮洪九,杨中,胡静林,王源,苏立功,姜智敏,殷作如,张勇,陈天赤,尤艳馨,陈昶学,张严柱,李子明,周军,刘捷,李永东,孙明达,何国家,赵家廉,张宏,周波,唐秀银[5](2009)在《提高煤炭行业管理水平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第一章煤炭行业管理现状与产业政策分析第一节煤炭行业的特点一、煤炭行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决定和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运行速度。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历史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由1949年的90%以上连续下降到70%左右,但煤炭一直占据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导地位。2005年煤炭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6%,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8%。从我国一次能源资源赋存
龚声武[6](2010)在《我国矿山危险性控制与安全培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工矿商贸企业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中,矿山事故约占36.2%,矿山事故频发已成为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的“瓶颈”。为此,世界各国围绕矿山事故预防与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山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方面,针对人的行为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从事故统计分析出发,将矿山危害控制和安全培训结合起来开展研究的则甚少。本文正是基于上述问题对矿山危险性控制和安全培训体系构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根据全面搜集的2002-2009年我国生产安全伤亡事故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了矿山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探讨了我国矿山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的发展趋势、不同所有制矿山企业与矿山事故数量之间的关系、矿山事故的主要类型、矿山事故与月份季节的关系以及矿山事故产生的原因等问题,得出了相应结论;采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我国矿山的主要职业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对策。这些研究为矿山危险性控制和安全培训体系构建研究奠定了基础。运用两类危险源理论分别辨识了地下煤矿和地下非煤矿山的重大危险源,结合矿山事故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了煤矿与非煤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以矿山生产中的两大危险源-竖井提升运输和煤矿瓦斯爆炸为实例,构建了基于AHP的模糊数学竖井提升系统危险源综合评价模型,建造了瓦斯爆炸事故树,并分别进行了数学解算,得出的结论与矿山生产实际相符;同时,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就矿山危险性控制提出了相应对策。这些研究明确了矿山危险性控制的主要方向,为危险源评价与控制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对实现矿山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确定了人因是导致矿山事故的主要原因;文章应用安全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分析了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矿山重大危险中的不安全行为及其产生原因,探讨了不安全行为对矿山生产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对策;从安全培训的角度,针对矿山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提出了矿山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培训内容侧重点。人因问题研究,对于构建矿山安全培训体系、实施矿山安全培训,全面提高矿山从业人员素质意义重大。以煤矿安全培训为样本,研究了我国矿山安全培训的形成过程,根据不同时期在矿山安全培训地位确立上的作用,将我国矿山安全培训划分成6个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研究了国家对安全培训机构实施分级管理的具体内涵,绘制了一、二级安全培训机构属地分布图。探讨了我国矿山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矿山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介绍了几个发达国家安全培训开展的情况及其共同特点。为构建高效的矿山安全培训体系以及体系运行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结合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特点,根据我国矿山安全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建构了我国矿山安全培训体系模型;研究了矿山安全培训过程控制的各个环节及其运行机制,以某培训机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为案例,分析了培训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引入现代学习理论和行为科学教育思想,分析了提高矿山安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借用信息论中熵的概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培训机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质量进行了定量解算,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相一致。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矿山危险性,构建高效可行的矿山安全培训体系,改进矿山安全培训方法,提高矿山安全培训的实效,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潘跃飞[7](2010)在《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富煤少油贫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煤炭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突出问题。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及创新工作如下:(1)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行业具有基础性、高危性和分布不均衡性。本文从政府规制理论、博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分析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煤炭行业的经济属性,研究了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在煤炭行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建立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体制的创新就是着眼于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关系,研究了当前煤炭企业整合过程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的博弈行为和策略,建立了政府与小型煤矿企业的策略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分析了实现煤炭行业重组的可能性及条件。(3)煤炭行业区域管理模式与该区域煤炭行业的经济特征具有关联性,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煤炭行业生产规模占全国份额、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区域经济比重、区域煤炭行业的集中度以及企业平均产量,构建了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模型,为区域煤炭行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4)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应当兼顾集中统一、制衡协调、专业权威、适应市场、宏观监控、区域差异的目标,构建了包括国家宏观和区域多样性的两级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框架,并具体分析了相应的机构设置、权限配属及相互间的协调制衡关系。(5)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煤炭行业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和谐度评估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针对我国重点煤炭区域山西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加强区域煤炭管理体制建设的政策与建议。
赵静[8](2014)在《决策删减—执行协商:中国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制度转轨时期,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本文研究了本世纪以来,中国煤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指出“决策删减-执行协商”是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特征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政策波动与跃迁的系统性框架。政策发生相反的变化,谓之波动;频繁发生重大改革,谓之跃迁。在比较分析了解释煤炭产业部门政策波动与跃迁的三个竞争性解释和现有政策过程理论之后,本文构建了“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回答现实问题:为何煤炭产业在短短几年间出现了从“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改革到“企业兼并重组”国有化改革的大逆转?在实证方面,本文选取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中两次影响深远的政策——“资源有偿使用”和“企业兼并重组”——为关键个案,对其决策过程与执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分析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历史、政策演变和制度安排。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表现为政治压力下的决策删减与博弈中的协商执行频繁交错。政治压力导致了政治精英追求政治理性,将决策过程中的利弊权衡环节删减。作为对决策删减的补偿,政策执行过程则表现为反复、拖沓的讨价还价和利益协商。决策的目标方向与执行结果之间存在紧密的张力关系。此外,行政精英同时具有代理人与自利者的双重角色。既有利益格局界定了博弈策略,导致了不同的执行模式和执行绩效。频繁的政治精英更替打破了政策周期,迫使决策过程删减,政策执行中断。高频率、高程度自由裁量权的使用是政策波动与跃迁的催化剂,导致了决策产出的不确定和执行结果的多样化,进而引发了政策波动与跃迁。最后,本文分析了政策波动与跃迁对产业发展的损害,指出政策的稳定性是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科学的政策决策和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是产业善治的必要途径。由此,研究指出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三条优化路径:减少政策决策中的政治压力,优化激励机制;拓宽知识与意见的输入渠道,增加专家与公众的参与;明晰行政自由裁量的使用边界,建立稳定的行政规则。
李新娟[9](2011)在《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数理统计等理论方法,对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归纳了美国18世纪至今煤矿安全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和我国解放以来经历的五个时期,分析了不同发展时期中美煤矿安全水平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及产生原因,提出了中美不同时期煤矿安全的管理特征以及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了中美煤矿安全立法演化及历史背景,提出了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三大动力,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建立煤矿安全与健康技术标准等为主的保障体系,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责任关系,提出了利益攸关方的责任共担机制;探讨了煤矿工人在煤矿安全中的特殊地位,提出了矿工“紧急停绳”把好现场安全生产最后关口的观点。
耿殿明[10](2003)在《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依托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发展的实际背景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受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2000-10-02)的支持,在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内涵与系统构成的基础上,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对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复杂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在分析归纳出矿区三个基本特征的同时,首次给出了矿区类型的一个完备划分,并建立了矿区RESE系统的概念模型,为论文后续研究框定出轮廓清晰的主题范围,从而提高了选题研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成功地将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应用于揭示矿区的发展演化规律,认清了矿区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演化特征、演化方向和调控机制,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此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目标。 以矿区发展的分层递阶结构为模板,建立了综合测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基于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理论,建立起熵权与专家赋权共同支持下的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以及基于主分量分析与计量经济学理论的矿区RESE系统“持续-协调”测度模型,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纵横评价提供了必要的量化工具。 将所建立的矿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兖州矿区,在完成对实证案例发展过程动态分析的同时,使评价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性检验。 按照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立足我国煤炭矿区的现状实际,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与实现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可执行性对策措施。 本研究中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已写成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
二、国有统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统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安全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及政府安全分类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 煤矿安全投入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及内容 |
2.2 安全投入基本原理 |
2.3 煤矿安全投入的经济分析 |
2.4 煤矿安全投入研究的分析框架 |
3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现状及制度变迁分析 |
3.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
3.2 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状况 |
3.3 我国煤矿安全投入机制弱化成因 |
3.4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制度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利益相关者分析 |
4.1 “安全”产品的公共属性 |
4.2 安全利益分析 |
4.3 安全利益关系 |
4.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煤矿安全投入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投入规模的动态冲击响应 |
5.1 协整系统建模与方法 |
5.2 煤炭企业安全投入规模的财务标识研究 |
5.3 煤炭企业安全投入规模的多变量动态冲击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
6.1 煤矿安全投入结构理论分析 |
6.2 计量经济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 |
6.3 综合分析——基于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投入结构研究 |
6.4 案例分析——基于某矿的安全投入结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政府安全分类监管研究 |
7.1 政府安全分类监管的制度背景 |
7.2 政府与企业安全监管的博弈机理 |
7.3 政府实施安全分类监管分析 |
7.4 不同类型的企业安全投资策略 |
7.5 政府实施分类监管的政策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的演进及启示 |
第三节 政府管制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丛林 |
第四节 产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
第二章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
第三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国际比较 |
第三章 中国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伤亡事故原因的分析原理 |
第二节 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间接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外控体系: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依据和体系.. |
第一节 政府管制与市场失灵 |
第二节 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依据 |
第三节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体系 |
第五章 外控体系: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内容 |
第一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事前控制环节—市场准入 |
第二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事中控制环节—日常监察 |
第三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事后控制环节—事故追究 |
第四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内控体系:中国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
第一节 煤矿企业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的必要 |
第二节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支持体系分析 |
第三节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保证体系分析 |
第七章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分析 |
第一节 执行力概念的提出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
第二节 中国煤矿企业的人员素质 |
第三节 中国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
结论和建议 |
参 考 文 献 |
后 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使用授权说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3)基于制度创新的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价值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煤炭资源开发管理 |
1.3.2 制度 |
1.3.3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1.3.4 制度安排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5.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 美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概述 |
2.2.1 美国的能源形势:回顾与现状 |
2.2.2 美国的煤炭储量分析 |
2.2.3 美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分析 |
2.3 中国煤炭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分析 |
2.3.1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问题 |
2.3.2 我国煤炭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2.4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中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
2.4.1 行业管理弱化 |
2.4.2 矿难事故多发 |
2.4.3 矿工死亡赔偿低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创新诱因分析 |
3.1 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变迁:历史视角 |
3.2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现行制度缺陷 |
3.3 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创新诱导因素 |
3.3.1 经济转型 |
3.3.2 经济增长方式 |
3.3.3 制度缺陷 |
3.3.4 供需矛盾 |
3.3.5 加入WTO 的影响 |
3.4 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创新基本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市场配置及采矿权拍卖模型 |
4.1 煤炭资源市场配置 |
4.1.1 理论分析及回顾 |
4.1.2 煤炭资源价值的主要构成及评价方式 |
4.1.3 煤炭资源市场配置的政策分析 |
4.2 煤炭资源采矿权拍卖模型 |
4.2.1 基本假设及模型 |
4.2.2 设置保留价的采矿权最优拍卖机制 |
4.2.3 案例分析 |
4.2.4 结论与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5 安全监管机制的博弈模型 |
5.1 安全监管机制中的博弈分析 |
5.1.1 政府—煤矿企业博弈模型 |
5.1.2 企业主(矿主)与企业经理(矿长)的委托-代理模型 |
5.2 本章小结 |
6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分析 |
6.1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内涵 |
6.2 构建煤炭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 |
6.3 构建煤炭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 |
7.1 重庆市煤炭资源开发管理概述 |
7.1.1 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
7.1.2 重庆市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现行体制 |
7.2 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
7.3 重庆市采煤沉陷区居民受损现状分析 |
7.3.1 重庆市采煤沉陷区农房受损现状及对策 |
7.3.2 重庆市采煤沉陷区居民饮水困难及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导师课题情况 |
(4)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控制情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方法 |
1.5 研究特色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2.3 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组织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
3.1 煤矿安全生产初创期 |
3.2“大跃进”及调整时期 |
3.3“文化大革命”时期 |
3.4 改革开放时期 |
3.5 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
3.6 新体制形成时期 |
3.7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有效性分析 |
4.1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现状 |
4.2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相关法律法规 |
4.3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特征 |
4.4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有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1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的分类 |
5.2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单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3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两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4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模型仿真与稳定性研究 |
6.1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SD模型 |
6.2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模型仿真与稳定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有效稳定性控制情景研究 |
7.1 一般惩罚情景对系统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 |
7.2 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仿真及结果理论证明 |
7.3 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稳定策略均衡影响变量分析与优化 |
7.4 优化动态惩罚-激励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仿真及结果理论证明 |
7.5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效果相关改善对策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矿山危险性控制与安全培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危险辨识及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安全培训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二章 矿山事故及原因分析 |
2.1 概述 |
2.2 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分析 |
2.2.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分析 |
2.2.2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分析 |
2.2.3 我国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 |
2.3 矿山事故成因理论 |
2.3.1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3.2 能量转移理论 |
2.3.3 事故频发倾向论 |
2.3.4 瑟利模型 |
2.3.5 轨迹交叉论 |
2.4 矿山事故的原因分析 |
2.4.1 矿山的主要职业危害及其产生原因 |
2.4.2 矿山事故的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山危险性控制研究 |
3.1 概述 |
3.1.1 危险源 |
3.1.2 重大危险源 |
3.1.3 危险源、事故隐患与事故的关系 |
3.2 基于矿山生产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
3.2.1 危险源的产生过程与其结构 |
3.2.2 危险源辨识依据 |
3.2.3 矿山危险源辨识 |
3.3 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及控制 |
3.3.1 竖井提升系统的模糊数学危险源综合评价 |
3.3.2 煤矿瓦斯危险性控制 |
3.3.3 矿山其他重大危险源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的行为对矿山生产安全的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安全行为科学原理 |
4.2.1 研究现状 |
4.2.2 基本理论 |
4.2.3 安全行为科学在矿山生产安全中的应用 |
4.3 矿山重大危险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
4.3.1 人的行为模式分析 |
4.3.2 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分析 |
4.3.3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
4.3.4 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
4.4 不安全行为对矿山生产安全的影响 |
4.4.1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矿山事故 |
4.4.2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
4.5 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培训对策研究 |
4.5.1 培训对象及其学习特点分析 |
4.5.2 安全培训侧重点对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山安全培训现状研究 |
5.1 概述 |
5.2 我国矿山安全培训现状 |
5.2.1 我国矿山安全培训的形成与发展 |
5.2.2 我国矿山安全培训的内容 |
5.2.3 我国矿山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国外安全培训状况 |
5.3.1 安全培训的法律保障 |
5.3.2 安全培训机构与职责 |
5.3.3 安全培训资金来源 |
5.3.4 安全培训项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研究 |
6.1 概述 |
6.2 我国矿山安全培训体系构建 |
6.2.1 目标 |
6.2.2 原则 |
6.2.3 矿山安全培训体系模型 |
6.3 矿山安全培训的过程控制 |
6.3.1 培训需求识别 |
6.3.2 培训计划制定 |
6.3.3 培训组织实施 |
6.3.4 培训效果评估 |
6.4 矿山安全培训实例分析与改进 |
6.4.1 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实施过程分析 |
6.4.2 矿山安全培训的改进 |
6.5 现代教育理论在矿山安全培训中的运用 |
6.5.1 现代学习理论在矿山安全培训中的运用 |
6.5.2 行为科学教育思想在矿山安全培训中的运用 |
6.6 多因素影响的矿山安全培训质量评价方法 |
6.6.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6.2 算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7)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煤炭资源供求情况 |
1.2.2 国内外能源结构情况 |
1.2.3 国内外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 |
1.2.4 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煤炭和煤炭产品 |
2.1.2 煤炭资源属性 |
2.1.3 煤炭行业的特点 |
2.2 政府规制理论 |
2.2.1 政府规制概述 |
2.2.2 政府规制分类 |
2.2.3 煤炭管理中的政府规制行为 |
2.3 博弈理论 |
2.3.1 博弈论概述 |
2.3.2 基本博弈类型 |
2.3.3 煤炭企业整合中的博弈 |
2.4 系统分析和评价方法 |
2.4.1 霍尔三维结构 |
2.4.2 评价方法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2.5.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
2.5.4 煤炭行业与可持续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炭行业管理系统分析 |
3.1 煤炭行业区域管理环境分析 |
3.1.1 煤炭行业管理宏观环境分析 |
3.1.2 煤炭行业管理区域环境分析 |
3.2 煤炭行业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
3.2.1 煤炭行业管理体系架构 |
3.2.2 煤炭行业管理主体 |
3.2.3 煤炭行业管理客体 |
3.2.4 煤炭行业管理手段 |
3.2.5 煤炭行业管理目标 |
3.3 煤炭行业利益相关者行为策略研究 |
3.3.1 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关系 |
3.3.2 我国煤炭行业利益相关者 |
3.3.3 煤炭企业整合中利益相关者行为策略分析 |
3.3.4 煤炭企业整合中政府与小型煤矿企业博弈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区域差异性的煤炭行业管理模式研究 |
4.1 行业管理体制变迁分析 |
4.1.1 模仿起步阶段(1949-1963) |
4.1.2 自我探索阶段(1963-1978) |
4.1.3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3) |
4.1.4 市场经济阶段(1993-2005) |
4.1.5 可持续发展阶段(2005-至今) |
4.2 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
4.2.1 行业生产规模份额 |
4.2.2 区域经济贡献比重 |
4.2.3 煤炭企业平均产量 |
4.3 基于政府干预度的区域管理模式分析 |
4.3.1 现有模式归纳 |
4.3.2 区域管理模式分析 |
4.4 管理体制选择的三维模型研究 |
4.4.1 管理模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
4.4.2 管理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构建 |
5.1 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目标 |
5.1.1 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体制创新 |
5.1.2 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 |
5.2 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5.3 中央级煤炭行业宏观管理体制构想 |
5.3.1 管理体制的框架 |
5.3.2 管理机构的设置 |
5.3.3 管理权限的配属 |
5.3.4 管理主体的协调 |
5.4 多制式区域煤炭行业管理体制设计 |
5.4.1 行政集中式 |
5.4.2 行政分散式 |
5.4.3 企业主导式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行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 |
6.1 煤炭行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内涵 |
6.1.1 煤炭行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6.1.2 煤炭行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6.1.3 煤炭行业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目标与内容 |
6.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2.2 经济发展评估指标 |
6.2.3 社会进步评估指标 |
6.2.4 环境保护评估指标 |
6.2.5 资源开发评估指标 |
6.3 综合评估模型 |
6.3.1 和谐度评估模型原理 |
6.3.2 无量纲化 |
6.3.3 确定权重 |
6.3.4 和谐度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 |
7.1 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7.1.1 山西省煤炭行业现状 |
7.1.2 管理体制的演变轨迹 |
7.1.3 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 |
7.1.4 管理体制问题分析 |
7.2 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创新目标与构想 |
7.2.1 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创新目标与原则 |
7.2.2 山西省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的构想 |
7.3 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创新设计 |
7.3.1 管理职能设置 |
7.3.2 管理机构框架 |
7.4 政策与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决策删减—执行协商:中国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议题的选择 |
1.2 研究背景 |
1.2.1 速度走向规制,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1.2.2 新的决策环境:行政问责制的兴起 |
1.3 研究概述:现实问题和意义 |
1.3.1 现实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框架结构与内容简介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辨析 |
2.1.1 制度稳定与制度变迁 |
2.1.2 政策变迁与长期政策分析 |
2.1.3 政策过程,政策波动与跃迁 |
2.2 产业政策波动的三个竞争性解释 |
2.2.1 国家控制论视角 |
2.2.2 政治经济周期视角 |
2.2.3 官僚组织视角 |
2.2.4 竞争性解释的不足 |
2.3 传统政策过程视角 |
2.4 政策过程关键维度的再剖析 |
2.4.1 转换政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系统分析决策与执行 |
2.4.2 行动者的逻辑分析:政治精英与行政精英 |
2.4.3 规则与自由裁量:规范层面上的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政策过程分析框架 |
3.1 概念界定与基本假设 |
3.1.1 政策情景 |
3.1.2 基本假设 |
3.2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新的解释框架 |
3.2.1 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 |
3.2.2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框架 |
3.3 研究设计、案例选择 |
3.3.1 研究设计 |
3.3.2 案例选择 |
第4章 煤炭产业背景与产业特征 |
4.1 跌宕起伏的产业历史(1982-2012) |
4.1.1 产业初创阶段(1949-1979) |
4.1.2 开放与多样化阶段(1980-1991) |
4.1.3 自由化阶段(1992-1997) |
4.1.4 “关井压产”与“国煤下放”(1998-2001) |
4.1.5 现代产业制度的建立(2002-2012) |
4.1.6 小结 |
4.2 特殊的行业特征 |
4.2.1 行业特征之一:煤炭企业的长周期性 |
4.2.2 行业特征之二:产品的同质性和最低准入门槛 |
4.2.3 行业特征之三:高暴利下的监管失效 |
4.3 复杂的产权制度 |
4.3.1 国有煤矿的分级所有机制 |
4.3.2 矿务局、运输与进出口 |
4.3.3 二轻煤矿、乡镇与社队煤矿、民营煤矿 |
4.3.4 承包制、租赁制、分红制与股份制的过程 |
第5章 基于“资源有偿使用”和“企业兼并重组”的决策过程分析 |
5.1 资源有偿使用的政策过程 |
5.1.1 决策情景 |
5.1.2 政策孕育阶段 |
5.1.3 政策规划阶段 |
5.1.4 短暂的权衡性执行 |
5.1.5 小结 |
5.2 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过程 |
5.2.1 决策情景 |
5.2.2 政策孕育阶段 |
5.2.3 政策规划阶段 |
5.3 决策过程的对比分析与特征提炼 |
5.3.1 决策情景比较 |
5.3.2 政策决策过程比较 |
5.3.3 政策协商与动员的推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益协调的地方执行 |
6.1 政策执行的总体格局 |
6.1.1 政策执行的具体操作流程 |
6.1.2 总体执行绩效 |
6.1.3 不同类型的执行模式 |
6.2 执行中行政精英的权衡 |
6.2.1 地方执行的一般性策略 |
6.2.2 微观案例选择与情况介绍 |
6.2.3 迥异的政府角色 |
6.2.4 差异化的行动策略 |
6.2.5 案例小结 |
6.3 执行中的自由裁量 |
6.3.1 技术判断裁量 |
6.3.2 社会规划裁量 |
6.3.3 政治协调裁量 |
6.4 小结 |
第7章 政策波动与跃迁:基于“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解释 |
7.1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理论启示 |
7.1.1 高压下的决策删减 |
7.1.2 博弈中的协商执行 |
7.1.3 自由裁量与张力关系:政策波动与跃迁的形成 |
7.2 政策波动与跃迁的影响:后兼并重组时代 |
7.2.1 企业利润直线下滑,黄金十年逝去不返 |
7.2.2 产能过剩加剧,煤炭国企直面市场冲击 |
7.2.3 面对雾霾: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
7.3 稳定性与顶层设计:产业善治的制度保障 |
7.4 制度转轨中公共政策过程的优化路径 |
7.4.1 政治压力与激励机制的探讨 |
7.4.2 问题界定的阶段选择和专家知识的输入 |
7.4.3 自由裁量权的边界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创新与适用范围 |
8.2.1 理论创新与贡献 |
8.2.2 研究适用范围 |
8.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煤炭行业的若干概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中国煤炭产业深度访谈信息汇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9)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中外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
2.1 概述 |
2.2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 |
2.3 国外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 |
2.3.1 日本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2 英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3 德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4 南非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5 捷克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6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机制 |
2.3.7 印度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8 俄罗斯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9 加拿大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10 乌克兰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4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研究现状 |
2.5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比较研究现状 |
2.6 小结 |
3 中美煤矿安全状况比较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和比较 |
3.1 美国煤矿安全状况分析 |
3.1.1 美国的煤炭生产概况 |
3.1.2 美国的煤炭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分析 |
3.2 中国煤矿安全状况分析 |
3.2.1 中国煤炭生产概况 |
3.2.2 中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分析 |
3.3 中美煤矿安全状况比较分析 |
3.3.1 中美相同安全水平条件下的比较分析 |
3.3.2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的比较 |
3.4 小结 |
4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其特点分析和比较 |
4.1 美国煤矿安全立法沿革及其特点 |
4.2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特点 |
4.2.1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
4.2.2 美国矿工及工会在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
4.2.3 美国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体系 |
4.2.4 美国煤矿安全救护体系 |
4.2.5 美国的煤矿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 |
4.2.6 美国的煤矿安全利益调整机制 |
4.3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其特点 |
4.3.1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沿革及立法史 |
4.3.2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现状 |
4.4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 |
5 基于中美比较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基本模式 |
5.1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理论模式 |
5.2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中工人及工会的作用 |
5.3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中的煤矿安全责任体系 |
5.3.1 建立地方政府煤矿安全风险责任体制 |
5.3.2 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责任体制 |
5.3.3 建立煤矿工人安全风险激励机制 |
5.4 煤矿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 |
5.4.1 建立煤矿安全与健康技术标准及评价机制 |
5.4.2 建立煤矿各级各类人员定期安全培训考核准入机制 |
5.4.3 构建煤矿文化保障体系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10)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体系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框架体系 |
2 我国的煤炭资源与开发利用 |
2.1 煤炭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
2.1.1 煤炭资源基本状况 |
2.1.2 煤炭资源分布特征 |
2.2 煤炭资源的开发与生产 |
2.2.1 煤炭资源的开发 |
2.2.2 煤炭生产与技术发展 |
2.3 煤炭生产的安全与环境 |
2.3.1 煤炭生产与安全 |
2.3.2 煤炭开发与环境 |
2.4 煤炭的需求与消费 |
2.4.1 煤炭在能源中的战略地位 |
2.4.2 煤炭需求稳定增长 |
2.4.3 我国的煤炭消费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炭矿区发展的基本问题 |
3.1 矿区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
3.1.1 矿区的概念 |
3.1.2 矿区类型 |
3.2 矿区系统与发展过程 |
3.2.1 矿区系统及其结构 |
3.2.2 我国煤炭矿区的一般发展过程 |
3.3 矿区传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矿区发展模式的新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分析 |
4.1.1 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起源与战略提出 |
4.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涵 |
4.1.3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
4.2 矿区RESE系统的演化机理 |
4.2.1 矿区RESE系统及其特征描述 |
4.2.2 矿区RESE系统演化机理的基本分析 |
4.3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与目标 |
4.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矿区实施的必然性 |
4.3.2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表征 |
4.3.3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区RESE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
5.1 矿区RESE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 |
5.1.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5.1.2 矿区RES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理和准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与内容 |
5.2 矿区RESE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
5.2.1 评价问题的基本分析 |
5.2.2 多目标组合式评价方法原理 |
5.2.3 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2.4 有时序多层次多目标评价的理想矩阵法 |
5.2.5 矿区RESE系统的“持续-协调”测度模型 |
5.3 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目标(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赋权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5.3.2 指标权重的生成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 |
6.1 煤炭矿区的环境与环境问题 |
6.1.1 环境与环境问题 |
6.1.2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构成 |
6.1.3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程度 |
6.2 矿区生态环境的系统评估 |
6.2.1 矿区生态环境系统评估的理论基础 |
6.2.2 矿区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 |
6.2.3 矿区环境损害的技术评估 |
6.3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 |
6.3.1 煤炭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及难点 |
6.3.2 矿区环境保护实施的基本手段 |
6.3.3 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7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与实现途径 |
7.1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
7.1.1 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属性 |
7.1.2 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合模式 |
7.2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 |
7.2.1 矿区生产技术体系构成 |
7.2.2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矿区技术体系 |
7.3 矿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 |
7.3.1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
7.3.2 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煤与非煤协调发展 |
7.3.3 依靠智力支持,永续经济增长动力 |
7.3.4 完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
7.3.5 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资本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
7.4 矿区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7.4.1 煤炭城市及其成长演化 |
7.4.2 煤炭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
7.4.3 矿区城市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典型矿区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1 兖州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表征 |
8.1.1 矿区概况 |
8.1.2 原始指标数据 |
8.2 基于“持续-协调”测度模型的兖州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1 确立评价指标并赋值 |
8.2.2 用主分量法评估矿区系统的发展水平 |
8.2.3 计算矿区系统状态协调系数 |
8.2.4 矿区总体发展的“持续-协调”性评价 |
8.3 本章小结 |
9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国有统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安全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及政府安全分类监管研究[D]. 郑爱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5)
- [2]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梁海慧. 辽宁大学, 2006(10)
- [3]基于制度创新的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研究[D]. 刘顺国. 重庆大学, 2008(06)
- [4]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控制情景研究[D]. 刘全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5]提高煤炭行业管理水平的政策研究[A]. 濮洪九,杨中,胡静林,王源,苏立功,姜智敏,殷作如,张勇,陈天赤,尤艳馨,陈昶学,张严柱,李子明,周军,刘捷,李永东,孙明达,何国家,赵家廉,张宏,周波,唐秀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6]我国矿山危险性控制与安全培训体系研究[D]. 龚声武. 中南大学, 2010(11)
- [7]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潘跃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3)
- [8]决策删减—执行协商:中国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D]. 赵静. 清华大学, 2014(10)
- [9]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研究[D]. 李新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10]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D]. 耿殿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