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易自动加液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吕召雄[1](2020)在《样品前处理仪器高精度分布式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检测中心样品检测数量快速上升,样品前处理仪器存在加液误差大、处理时间周期长、样品处理量少、自动化程度低等明显问题,全自动化样品前处理仪器已成为食品安全、生物医疗等研究领域处理设备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全自动、高精度加样的前处理仪器,并辅有超声发生器提高处理效率,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应,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前处理仪器自动化程度低和人工加液误差大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多样品位、多注射泵、加入超声提取装置的处理方法,来提高样品前处理的处理效率,并设计了整机工作流程和加液时序,保证仪器了加液效率。(2)研究了一种分布式主从结构的控制方法与系统。根据核心单元注射泵的功能特性,以PLC为主控单元,PC为上位机,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的控制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对仪器的上下位机的通讯进行了介绍,通过RS-485串口通讯模式进行指令的传达与信息的反馈,从而实现仪器的全自动化控制。(3)研究了一种高精度加液的控制方法。为保证仪器的加液精度,研究了加液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其一结合注射泵电机S型加减速算法的特性和非接触式加液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高精度加液的电机控制方式,通过控制加液过程中减速阶段的加速度,让针尖悬挂液滴更好地脱落,其二对加液误差进行了分析,对实际加液曲线进行线性和多项式拟合,并采用分段函数作为其补偿,补偿后的加样误差由之前的1.17%减小到0.141%,提高了加液精度。现场对仪器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证明仪器结构功能完整、加液绝对误差在±0.05ml之内,满足了用户的设计要求。仪器的全自动化处理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效的解决了样品前处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仪器现应用于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并反馈良好。
林魁[2](2018)在《叶用莴苣设施水培适宜光照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物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为了探究和系统揭示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条件*,本文以全年耐抽薹的‘意大利’叶用莴苣品种(Lactuca satival L.Italy)作为供试材料,开展了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光温控制系统及适于叶用莴苣光环境下生长的水培装置的研制;并在此系统上通过研究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质的响应机制确定了最适光质配比;通过结合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叶用莴苣影响的研究结论,确定了用于正交实验设计的不同光照模式实验因素与水平,并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叶用莴苣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解析出了叶用莴苣生长期和采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组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得到的最适光照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出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 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培养系统的研制为深入研究植物实际生长周期所需要的光照总量及其对光谱的响应,设计了一种基于LED不同光照模式的植物培养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LED灯具设计及光温检测控制系统和植物水培生长装置。通过测试系统内部的三维均光特性表明,所研制的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培养系统不仅光照分布均匀,且光环境因子和温度参数简易可控。既可对植物生长所需光环境因子和温度进行灵活设置,又能为探索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的设定方式及调控策略提供依据。2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种子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探明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质的响应机制,同时为深入分析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最适光照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 5种不同红蓝配比的LED光质(9R:1B,7R:3B,5R:5B,3R:7B,1R:9B)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荧光灯)相比,7R:3B处理更有利于叶用莴苣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3R:7B处理有利于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9R:1B和7R:3B处理的叶用莴苣幼苗根系生长较优。7R:3B、5R:5B和3R:7B处理对叶用莴苣叶片叶绿素荧光促进效果显着。1R:9B处理的叶用莴苣色素和叶绿素荧光较差,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较低。通过分析比较,可将7R:3B、5R:5B和3R:7B作为后期研究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长影响的最适光源。3叶用莴苣苗期生长最适光照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为探讨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苗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调控光谱能量分布,设计LED红蓝配比(7:3,5:5和3:7)、光周期(12L/12D、16L/8D、20L/4D)及光照强度(100 μmol·m-2·s-1、150μmol·m-2·s-1、200 μmol·m-2·s-1)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共10个实验处理组。测定叶用莴苣苗期生长和品质相关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权数,通过模糊数学原理对叶用莴苣苗期生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整株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硝酸盐的权重,依次为0.1018、0.0466、0.0780、0.2736、0.1487、0.0548、0.0548和0.2418。综合评价结果为红蓝配比为5:5,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1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栽培效果最好,其次是红蓝配比为7:3,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2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层次分析法对叶用莴苣不同光照模式的栽培效果的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应性,有助于获得南方设施工厂化叶用莴苣育苗最适的光照模式。4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生长期光环境的优化为保证设施叶用莴苣周年生产的供给,研究了人工气候条件下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长期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叶用莴苣生长的最适光环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模式对生长期叶用莴苣植株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叶用莴苣生长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不同。相比于其它光环境条件,T9处理(红蓝配比3:7,光周期20L/4D,光强150μmol·m-2·s-1)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红蓝配比3:7的光照模式较其它处理更有利于蛋白质合成;T3处理(红蓝配比7:3,光周期20L/4D,光强200 μmol·m-2·s-1)有利于降低生长期叶用莴苣叶片硝态氮含量,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综合分析得出三个光照因子对水培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光强、光质配比、光周期,最适光照模式组合为:红蓝配比7:3、光强200 μmol·m-2·s-1、光周期20L/4D。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叶用莴苣生长的最适光环境提供参考,同时为LED灯具在植物照明领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5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采收期光环境的优化对采收期等进行适当的光环境调节不仅有利于节约能耗,还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产量和品质。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采收期叶用莴苣的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光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光生物学指标对光环境响应表现出不一致性(如SPAD值和叶绿素(a+b)含量)或不同步性(如可溶性糖),并非所有指标都表现出同向变化,而是呈现出离散式分布。外在生长指标以红蓝配比为7:3下的组合处理较优;光合色素的积累在T9处理(红蓝配比3:7,光周期20L/4D,光强150 μmol·m-2·s-1)下最高。蛋白质含量以红蓝配比为5:5和3:7的光因子组合下最佳;T3处理(红蓝配比为7:3,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200 μmol·m-2·s-1)下的硝态氮含量最低;处理T3、T6(红蓝配比5:5,光周期20L/4D,光强100μmol·m-2·s-1)、T9有利于叶用莴苣植株可溶性糖的含量的积累。综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正交实验优化选择,分析得出三个光照因子对采收期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光周期、光照强度、光质,采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组合为:红蓝配比5:5,光强200μmol·m-2·s-1,光照时长20h。6叶用莴苣生长期最适光照模式的验证为最终确定叶用莴苣每个生长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在所得到的最适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并验证了生长期叶用莴苣最适光照模式中不同因素水平的变化对叶用莴苣生长、营养品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红蓝配比中,增加红光的日光积分能够提高叶用莴苣生长和生物量,但降低叶用莴苣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营养品质;红蓝配比中增加蓝光比例有利于降低硝酸盐的含量,促进类黄酮的合成;增大光强或者延长光周期能够对生长期叶用莴苣的形态建成产生正向影响,但抑制色素的合成和CAT、SOD酶的表达,且硝酸盐积累增多,不利于叶用莴苣叶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此外,光强和光周期分别相同时,红蓝配比中较大的红光比例能够提高叶用莴苣植株CAT的活性,促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但降低SOD活性和MDA的含量:红蓝配比7:3对类黄酮促进效果更为显着。qRT-PCR的结果显示,NR和NIR基因在Y6(红蓝配比7:3,光周期20L/4D,光强200 μmol·m-2·s-1)下表达量最高,与该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低的表征吻合,一定量的蓝光可以提高类黄酮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类黄酮的合成。综合光源耗电功率和耗电量的结果,表明Y6处理下叶用莴苣生长的耗电功率和耗电量最低,可降低实际生产中的运行成本,在降低能耗和提高营养品质方面表现出了高效节能的优势。7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最适光照模式的分析为获得叶用莴苣生长各阶段的最适“光配方”,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实验结果进行分阶段的分析比较,以确定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结果表明,从移栽到苗期阶段,叶用莴苣的最适光照模式为红蓝配比为5:5,光周期16L/8D,光强为200 μmol·m-2·s-1;从苗期到生长期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为红蓝配比7:3,光周期20L/4D,光强为150 μmol·m-2·s-1;从生长期到采收期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为红蓝配比5:5,光周期16L/8D,光强为200 μmol·m-2·s-1;与前几章所获得的不同生长时期最适光照模式的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用莴苣的最适光质配比相同,但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光周期和光强略有不同。此外,不同生长时期叶用莴苣最适光照模式的总日光积分维持在14.40 mol·m-2·d-1,而不同生长阶段叶用莴苣最适光照模式的总日光积分相近,最高仅为11.52mol·m-2·d-1。综合表明,研究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较不同生长时期而言,更有利于降低能耗,且针对性更强。
朱宪亮[3](2014)在《红外探测器组件可靠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红外探测器组件是航天遥感仪器设备中完成光电转换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将对整个设备带来重要影响,而寿命是其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故寿命及寿命试验是红外探测器组件工程化应用中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航天红外探测器组件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寿命试验因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变得难以实现,因此对红外探测器组件开展加速寿命试验相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结合不同工作特点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加速寿命试验需求,首先研制了低温工作HgCdTe红外探测器组件用加速寿命试验设备,其次对近室温工作的InGaAs红外探测器开展了加速寿命试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低温HgCdTe红外探测器组件用加速寿命试验设备的研制1)针对低温HgCdTe红外探测器加速寿命试验的需求,在真空子系统的基础上,对设备的参数测试和变温维持两个子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同时通过故障树分析方法,对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行了保护设计,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设备研制方案。2)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结果的分析,对测试子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定位装置)进行了指标和机械结构设计,开发了相应的测试软件,并成功研制出测试不重复性优于2%的在线测试系统。3)针对提供温度作为加速应力的需求,设计了高可靠的变温维持子系统。对系统实现的关键硬件(真空管道)进行了设计,基于PID控制思想并结合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控温算法。最终获得了可在80K~300K内设定温度稳定维持且控温精度达到±2℃的变温维持系统。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一套适用于低温HgCdTe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多工位加速寿命试验设备,该设备以温度作为加速应力,温度范围80K~300K,控温精度为±2℃,集成了在线测试功能,测试不重复性优于2%,同时该设备可长期可靠运行。2.背照射800×2双波段集成InGaAs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加速寿命试验研究。1)采用温度为加速应力,通过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获得了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失效机理保持不变的最大加速温度应力,发现器件可能的薄弱环节为In柱,利用温度斜坡模型估算了失效激活能。2)根据步加试验摸底的结果,以800×2双波段集成InGaAs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中的单个光敏元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开展了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单个光敏元的平均寿命>108h。若根据≥8个光敏元失效则组件失效的标准来评估组件的可靠性,则InGaAs组件两年的可靠度大于0.97。在国内首次针对800×2双波段集成InGaAs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开展了加速寿命试验研究,确定了温度作为InGaAs组件的加速应力,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加速了组件的寿命试验进程,提取了组件的相关可靠性指标,实现了InGaAs组件的加速寿命试验。
王宇[4](2020)在《病理切片全自动染片机的染色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病理切片自动染片机在病理分析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自动染片机的应用,减轻了医院和实验室对组织切片染色时的人工工作量。而当前广泛应用的自动染片机,其检测方案主要是通过移动组织切片依次到多个染色罐中,从而实现整个染色流程的所有染色操作,但是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工参与的情况较多,再加上不能准确判断染色试剂浓度和无法对染色每一个环节进行温度控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会导致前后染色效果差别较大。为保证得到一个稳定的染色效果,需要对当前自动染片机的染色控制流程进行完善和改进。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自动染片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病理切片自动染片机的染色控制系统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在一个染色罐中,通过依次更换不同的染色试剂,完成组织切片的所有染色流程。在本文中,首先对提出的染色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进行应用需求分析,确定了样本移动方案,自动加排液系统应用方案,试剂浓度检测方案以及温度控制方案。其次,对确定的各方案,进行了功能分析,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使用的器件,分别设计了用于样本移动方案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限位开关电路;自动加排液控制系统所需的泵控电路、阀控电路,液位检测电路和压力检测电路;试剂浓度检测所需的光源驱动电路以及光电检测电路。然后,设计了主系统应用程序,步进电机驱动程序,浓度检测程序以及实现自动加排液的液控系统程序,并使用模糊PID设计了温度控制程序。最后,通过对CAN通信的测试以及对机械抓手控制电路、液位和气泡检测电路、试剂浓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等模块电路的测试,在确保可以正常实现所需控制功能后,对整体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经过验证分析,确定本文设计的病理切片全自动染片机的染色控制系统可以正常完成染色操作,满足设计要求。
王伦[5](2015)在《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站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由于我国长江、珠江等天然河流丰枯水位落差较大,水上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是一种适用于该类水域上航行的LNG动力船实施燃料补给的工作船,LNG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受注船加注LNG及接受外来气源向储罐补充LNG的专用控制设备。LNG加注趸船是水上LNG加注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钢板耐超低温性能较差,他救能力较弱,因此在风险控制方面,应具有比陆上设备更高的安全裕度,控制系统是提高水上LNG加注站安全裕度的重要措施,提高其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华强1号”水上LNG加注站(本站)的控制系统设计为例,为提高其安全可靠性,其设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控制系统选用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的罗克韦尔三层网络结构,设置双上位机实现信息层硬件冗余,紧急切断(ESD)系统采用单独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控制层硬件冗余,采用环形网络实现控制层通信冗余。(2)控制系统重要控制点参数设置多个传感器实现设备层硬件冗余,设置控制系统专用不间断电源(UPS)实现供电冗余,应急截止阀采用故障关闭型以确保ESD措施安全可靠,气体危险区域选用与防爆等级相匹配的本安或隔爆仪器仪表确保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同时,为减少本站的人员配置和站员的工作量,控制系统采用了半自动顺序控制等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本站的智能度。
邓志豪[6](2018)在《车用液化天然气自动加注系统研制》文中提出传统液化天然气的加注操作都由人手完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和工业自动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中机器换人的趋势愈发地明显,这也是本课题启动的重要原因。根据车辆液化天然气加注的特点,基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开发了一套包含柔性自动夹具、传感引导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等的液化天然气自动加注系统。具体工作可概括为以下部分:1.针对车辆液化天然气加注的特点,基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设计了一套适合车辆液化天然气加注的自动加注流程,提出系统设计要求,为后续子系统设计提供原始依据。2.根据标准手动式加液枪和回气枪,分析其对接动作、锁紧方式以及锁紧驱动力,设计对应的自动夹具。加液枪本体重量达6KG,测试得出需要锁紧驱动力在1000N以上。通过合理使用材料、轻量化设计、有限元分析等手段,设计出一套气压驱动的自动夹具。在包含被动柔性设计和自动工具交换装置的前提下,加液枪及其夹具整体重量控制在15KG以下,满足机器人运行要求。针对回气枪对接动作设计出一个整体旋转结构,以适应回气枪与回气口的对接。经验证该结构能完成回气枪自动对接。3.为适应车辆停泊位置不确定,需要大范围检测定位的要求,设计一套基于Eye-in-Hand机器视觉的复合视觉引导系统,通过视觉相机、超声波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相互结合,实现全自动加液口、回气口探测和定位。通过超声波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视觉相机的组合使用,设计一套粗精两级定位测量逻辑,在大范围预定位、精确定位、时间控制三方面取得良好平衡,达到应用级别。复合视觉引导系统与柔性夹具组成一个基于视觉引导的主动柔性装配系统。4.基于C#语言,开发了一套能提供机器人控制、监控和人机交互功能的软件,实现了加注流程的控制与监控。5.根据上述设计,搭建自动加注系统样机,进行传感系统性能测试和样机实际对接测试。实测可得,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误差低于5.5mm,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误差低于0.02mm,视觉相机二维定位误差低于0.4mm,整个自动加注系统整体对接误差低于0.6mm,对接试验成功进行。试验验证了自动夹具的可靠性、引导系统的实用性以及系统加注逻辑的合理性。
单丽娟,单学蕾,程剑,朱克传[7](2018)在《纺织品全自动水分蒸发检测装置的研发》文中提出针对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评定第一部分:单向组合试验法》,研发了一种纺织品全自动水分蒸发检测装置。该装置全自动操作,滴液、称量、记录数据和曲线、分析、计算、打印报告,完全智能化控制。试验表明,该装置测量准确、稳定,可以取代人工操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劳动成本,为速干纺织品的研发、质量控制、产品鉴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评价手段。
李文明[8](2020)在《高镍三元与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器和智能电网存储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环保和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能满足人类增长的能源需求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和功率密度以及较好的安全稳定性,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正极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之一。现有的正极材料,如钴酸锂和磷酸铁锂等,其能量密度难以适应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因此,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研究者致力研发的方向,镍钴锰酸锂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合成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选择高镍三元LiNi0.6Co0.2Mn0.2O2和富锂0.5Li2MnO3·0.5LiCo0.5Mn0.5O2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调控研究,为研究制备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x≥0.5)以其高容量、低成本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表面Ni4+与电解液的反应,导致高镍正极材料的循环性变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设计内部富镍、外部贫镍的梯度材料。通过内层富镍外层富锰的材料设计,能有效缓解Ni4+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提升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改善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通过合理设计的氢氧化物共沉淀工艺,对制备过程中的原材料溶液和进料方式进行了精确的设计,调节不同反应时间的金属离子浓度,利用相同的原材料和反应时间制备了成功地合成了不同梯度浓度的LiNi0.6Co0.2Mn0.2O2(NCM622)材料,镍锰的原子比从内核到外壳呈线性下降)。结果表明,不同梯度浓度对NCM622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有显着影响。GC3.5型(Mn的最终原子比例为3.5)NCM622以最佳梯度浓度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速率下放电容量超过176 m Ah g-1,在1 C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4%。采用共沉淀制备技术,通过优化前驱体制备工艺中的参数与工艺流程,调控沉淀过程以及制备条件,制得尺寸、形貌、结构均匀的准球形镍钴锰GC3.5型NCM622三元正极材料。借助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极差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各个因素对振实密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时间、氨水浓度、搅拌速度、p H。确定了最佳水平组为反应时间16 h,氨水浓度0.5 mol L-1,搅拌速度600 r min-1,p H为11。最佳水平组制备的GC3.5球形前驱体,球形度好,平均粒径为6.6μm,表面平整,二次颗粒团聚少,加工性能优异,振实密度为2.08 g cm-3。在0.2 C放电倍率下,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5 m Ah g-1;材料的20 C/0.2 C放电比容量比为70%;在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87.5%。根据优化后梯度镍钴锰酸锂制备工艺,完成了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制备放大实验研究工作,批次产量5 kg以上,以所制备的高比容量三元正极材料制造不同规格的实验软包电池,电化学性能良好。采用简易的草酸盐分步共沉淀的方法,基于非平衡质量扩散原理,首先制备出Co0.5Mn0.5C2O4,接着以此为模板经分步共沉淀合成Ni0.6Co0.2Mn0.2C2O4前驱体,由于奥斯瓦尔德熟化过程的作用,一次棒状颗粒直径变大且转换成空心结构,混锂烧结后即得到锂离子电池球形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该材料是由形状均匀的一次棒状粒子发散式组装而成的二次规则球形颗粒,一次棒状粒子间存在间隙,粒径为6-8μm左右。材料的一次粒子细管之间的缝隙,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使得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增大,缩短了锂离子在材料颗粒内部的迁移距离,从而有利于快速充放电和倍率性能的发挥;材料一次粒子之间的缝隙和空心结构能够缓冲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减轻结构变形,避免产生颗粒内微裂纹等,从而提高循环性能。在0.2 C放电倍率下,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80.6 m Ah g-1;材料的2 C/0.2 C放电比容量比为81.6%,10 C/0.2 C放电比容量比的77.2%;在100个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50.6 m Ah g-1,容量保持率94.2%。采用简易的草酸盐共沉淀方法,通过调节搅拌速度的反应条件,利用溶液剪切力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结合后续混锂焙烧分别制备了多种形貌的锂离子电池0.5Li2MnO3·0.5LiCo0.5Mn0.5O2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果表明:在低搅拌转速条件下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呈规则球状形貌,球体是由许多棒状一次粒子聚集而成,一次棒状粒子之间存在较多缝隙,为电解液扩散提供便捷通道,有助于锂离子在材料内部的迅速传输和扩散,从而发挥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球状颗粒样品展现出了更高的振实密度(1.7 g cm-3)和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0.2 C倍率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3.8 m Ah g-1,2 C/0.2 C放电比容量比值为62.2%,0.5 C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90.8%,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优异。
周冲[9](2012)在《粘土吸蓝量自动检测仪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粘土是湿型砂的主要粘结剂。型砂中粘土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铸型的性能和铸件的质量。砂型强度、紧实率、透气性、流动性、韧性等都与型砂中的粘土含量有着密切联系。测量型砂粘土含量的标准方法是检测粘土的吸蓝量。就目前而言,粘土吸蓝量检测试验完全由人工完成,检测人员用传统玻璃滴定管进行滴液,根据检测标准,靠人眼判定滴定终点。人工检测有费时费力等诸多不足。快速、准确的测量型砂中的粘土含量对提高铸型生产效率和提高铸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制开发一款智能化的粘土吸蓝量自动检测装置即为本文的核心内容。虽然近几年有研究人员对吸蓝量检测试验的自动化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但目前市场上并无专门针对吸蓝量的自动检测装置。综合比较其他应用领域的滴定装置,根据检测试验标准,文中详细阐述了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本自动检测仪分别在自动滴液和滴定终点自动判定两方面作了细致说明。在自动滴液方面,采用的是步进电机驱动蠕动泵的滴液方式;终点自动判定则是选用以复合玻璃电极检测试验混合液电极电位的方法。兼顾自动检测仪的性能和开发成本等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个功能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原理。硬件部分,选用具有24位AD转换的C8051F350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件,避免了另外设计信号采集电路,使得整个电路更加简洁;程序采用C51语言编写,由于程序功能的模块化,程序结构清晰,便于修改和调试。针对自动检测仪的温度补偿问题,以PT100作为热敏元件,结合程序进行补偿。文中对自动检测仪的温度补偿原理也作了必要说明。结果表明,本自动检测仪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稳定好的性能,能满足粘土吸蓝量检测试验的使用要求。
张月[10](2004)在《量气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研究》文中提出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中有机污染的最重要综合指标,也是国家水和废水监测中主要的监控指标,其在线测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 COD 值的在线测量大都采用重铬酸钾回流法(即标准法),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适用面广和重现性好等优点。GCOD 型 COD 自动监测仪是江苏三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采用标准法测量 COD 的在线自动监测仪。本文针对其在长期在线测量时出现的滴定终点判断不稳的情况做了详尽的误差分析,确定光电比色波长是影响测定的主要误差因素。文中通过实验具体研究了在不同比色波长下滴定过程到达终点的光强变化,确定了光电比色最佳波长范围。实际应用表明,自动监测仪的测量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一直以来,人们针对标准法中存在的缺点:如二次污染,回流时间过长,难以进行大批水样测定,不利于在线测定等,在测量 COD 值的方法上进行了很多探讨,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本文针对这些缺点,以及光电比色测量中的悬浮物干扰问题,提出了 CO2量气法测定 COD 值的新思路。该方法的应用原理是通过测定在密闭条件下氧化反应产生的 CO2 气体的体积,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COD 值。方法具有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测量时间短,有利于在线测量,并能有效克服因气体挥发而带来的测量误差的影响等优点。将该方法在高压下进行,在测量高氯废水时,氯离子会因为很快达到汽液平衡而不再被氧化,这就大大有利于氯离子干扰的消除。依据此原理,本文根据条件设计了一套 COD 量气法测量装置,针对设计的测量装置,分析了影响测量的误差因素:环境温度波动及冷凝水的再次汽化,并推导出相关公式计算 COD 的值。提出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冷凝端温度,用特征温度来表征冷凝温度梯度的影响,导出的公式中已经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将体积测量转化为压力的测量,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技术来弱化冷凝水的再次汽化导致密闭装置内的压力的变化给测量带来的误差。用本文设计的测量装置对两种浓度的标准水样进行了测定,从实际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简易自动加液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易自动加液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样品前处理仪器高精度分布式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样品前处理仪器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及系统功能要求 |
2.1.1 需求分析 |
2.1.2 功能要求 |
2.2 前处理仪器的结构设计及硬件选型 |
2.2.1 前处理仪器结构设计 |
2.2.2 硬件选型 |
2.3 前处理仪器的工作原理 |
2.3.1 前处仪器加液原理 |
2.3.2 前处仪器工艺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样品前处理仪器控制系统设计 |
3.1 前处理仪器控制方式分析与设计 |
3.1.1 系统控制方式分析 |
3.1.2 基于分布式控制模型设计 |
3.2 前处理仪器加样流程及时序设计 |
3.3 前处理仪器通信设计与实现 |
3.3.1 上下位机通信机制和原理 |
3.3.2 通信指令及协议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样品前处理仪高精度控制方法 |
4.1 三维运动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1 定位方式选取 |
4.1.2 定位原理及算法设计 |
4.2 加液方案及电机控制算法研究 |
4.2.1 加液控制设计 |
4.2.2 加液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加液电机控制算法优化设计 |
4.3 超声提取控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样品仪器精度测试、分析与补偿 |
5.1 仪器测试平台的搭建 |
5.2 系统实验测试方案 |
5.2.1 功能测试 |
5.2.2 系统测试 |
5.3 加液精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加液管长对加液精度的影响 |
5.3.2 最大加液速度对加液精度的影响 |
5.3.3 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对加液精度的影响 |
5.4 加液精度补偿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叶用莴苣设施水培适宜光照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植物的光照维度和光照模式 |
1.1 设施中的光维度 |
1.2 光照模式 |
2 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光受体 |
3 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调控 |
3.1 种子发芽期的光调控 |
3.2 苗期/生长期的光调控 |
3.3 植物有效物质的光调控 |
3.4 植物生理周期的光调控 |
4 叶用莴苣设施栽培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5 LED及其在叶用莴苣生产中的应用 |
6 LED光调控技术在叶用莴苣生产中的应用展望 |
7 研究内容与思路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内容 |
8 创新点 |
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培养系统的研制 |
1 LED光温控制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2 系统硬件设计 |
2.1 温控模块 |
2.2 光控模块 |
3 LED不同光照模式实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 照射光源设计方案 |
5 LED光温可控植物培养系统 |
6 适于叶用莴苣生长的水培装置设计 |
7 系统光照均匀性分析 |
8 讨论与展望 |
9 小结 |
第三章 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2.3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根系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5 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用莴苣综合生长指数比较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叶用莴苣苗期生长最适光照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整理及分析 |
1.4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分析原理与执行步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蓝配比、光周期及光强对叶用莴苣苗期生长的影响 |
2.2 红蓝配比、光周期及光强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和品质的影响 |
2.3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
3 讨论 |
3.1 红蓝配比、光周期及光强对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3.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五章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生长期光环境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1.2 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植株形态和SPAD的影响 |
2.2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2.3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植株品质的影响 |
2.4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植株生长及品质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采收期光环境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1.2 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植株生长和SPAD的影响 |
2.2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2.3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植株品质的影响 |
2.4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植株生长及品质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叶用莴苣生长期最适光照模式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处理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 |
2.2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色素的影响 |
2.3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2.6 不同光照模式下光源的耗电比较 |
2.7 叶用莴苣叶片总RNA提取质量分析 |
2.8 不同光照模式对硝酸盐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9 不同光照模式对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3.2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3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硝酸盐和类黄酮相关基因表达对含量变化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八章 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最适光照模式的分析 |
1 方法与处理结果 |
2 分析与讨论 |
3 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红外探测器组件可靠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红外探测器及其可靠性 |
1.1.1 红外技术的应用 |
1.1.2 碲镉汞红外探测器 |
1.1.3 铟镓砷短波红外探测器 |
1.1.4 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可靠性及可靠性试验研究 |
1.2 加速寿命试验概述 |
1.2.1 加速寿命试验的定义 |
1.2.2 加速寿命试验的类型 |
1.2.3 常用的寿命分布 |
1.2.4 常见的加速模型 |
1.2.5 加速寿命试验研究现状 |
1.3 红外探测器加速寿命试验与设备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2 加速寿命试验设备总体方案 |
2.1 加速寿命试验设备的任务要求 |
2.1.1 试验对象 |
2.1.2 试验设备的功能与指标需求 |
2.2 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
2.2.1 设备的构成 |
2.2.2 设备工作流程 |
2.2.3 子系统方案设计 |
2.3 设备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
2.3.1 故障树分析简介 |
2.3.2 加速寿命试验设备故障树分析 |
2.3.3 故障保护措施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加速寿命试验设备参数测试子系统设计与研制 |
3.1 测试系统的要求 |
3.1.1 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测试参数 |
3.1.2 加速寿命试验参数测试要求 |
3.2 定位装置指标设计 |
3.2.1 理论分析 |
3.2.2 实测数据分析 |
3.2.3 指标转换 |
3.3 定位装置结构设计 |
3.4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3.5 测试重复性实验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加速寿命试验设备变温维持子系统设计与研制 |
4.1 变温控制系统任务与要求 |
4.2 变温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4.3 输液管道设计 |
4.3.1 单层不锈钢管道 |
4.3.2 真空管道设计 |
4.4 控温系统可靠性设计 |
4.5 软件设计——变温维持功能的算法实现 |
4.5.1 PID 控制器原理 |
4.5.2 变温维持控制流程与算法设计 |
4.5.3 自动供电功能及性能测试切换流程 |
4.5.4 软件故障保护措施 |
4.6 变温维持实验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InGaAs 短波红外探测器加速寿命试验研究 |
5.1 步进应力加速寿命摸底试验 |
5.1.1 试验样品准备 |
5.1.2 失效判据 |
5.1.3 试验方案 |
5.2 摸底试验结果分析 |
5.3 失效激活能的估算 |
5.4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设计 |
5.4.1 寿命分布假设 |
5.4.2 试验应力选择及试验过程 |
5.4.3 各组应力水平下试验样品数和试验时间的确定 |
5.4.4 测试周期安排 |
5.4.5 失效判据 |
5.5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病理切片全自动染片机的染色控制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方向 |
1.2.1 病理诊断的发展现状 |
1.2.2 全自动染片机的发展现状 |
1.2.3 发展方向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染色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染色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 样本移动系统方案 |
2.3 自动加排液系统方案 |
2.3.1 加排液流程设计 |
2.3.2 控制方案 |
2.3.3 液位检测方案 |
2.3.4 排液排空检测方案 |
2.3.5 排废控制及检测方案 |
2.4 试剂浓度检测方案 |
2.4.1 浓度检测方案 |
2.4.2 浓度检测原理 |
2.5 温度控制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染色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机械抓手电路设计 |
3.2 限位开关电路 |
3.3 自动加排液系统电路设计 |
3.3.1 泵控电路 |
3.3.2 加排液阀控电路 |
3.3.3 液位检测电路 |
3.3.4 压力检测电路 |
3.4 浓度检测 |
3.4.1 光源选择 |
3.4.2 光源驱动 |
3.4.3 光电检测 |
3.4.4 数据采集 |
3.5 温度控制 |
3.5.1 温度检测 |
3.5.2 帕尔贴控制 |
3.5.3 PI电热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染色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 机械抓手控制程序设计 |
4.2.1 限位光电初始检测 |
4.2.2 驱动器配置 |
4.2.3 机械抓手控制流程 |
4.3 电磁阀控制程序设计 |
4.4 液位及气泡检测 |
4.4.1 液位检测 |
4.4.2 气泡检测 |
4.5 染色液控系统程序设计 |
4.6 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
4.6.1 模糊PID控制算法 |
4.6.2 温度控制 |
4.7 浓度检测程序设计 |
4.7.1 配置AD7705 |
4.7.2 浓度检测程序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染色控制系统的测试 |
5.1 系统模块测试 |
5.1.1 CAN通信模块及机械抓手控制 |
5.1.2 液位检测模块测试 |
5.1.3 气泡检测模块测试 |
5.1.4 浓度检测模块测试 |
5.1.5 压力检测测试 |
5.1.6 温度控制测试 |
5.1.7 电路连接 |
5.2 上位机操作 |
5.3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站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船用LNG推广状况 |
1.2.1 投资逐渐兴起 |
1.2.2 政策法规日益完善 |
1.2.3 机遇与挑战并存 |
1.3 国外船用LNG发展状况 |
1.3.1 排放要求日趋严格 |
1.3.2 LNG动力船舶推广情况 |
1.3.3 LNG船舶加注技术研究情况 |
1.3.4 政策法规状态 |
1.4 本站的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1 项目背景 |
1.4.2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强1号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简介 |
2.1 本站概述 |
2.1.1 平面布置与监控站组成 |
2.1.2 控制系统组成 |
2.2 水上LNG加注站的操作流程 |
2.2.1 储罐与管路的干燥与惰化 |
2.2.2 首次充装流程 |
2.2.3 卸车流程 |
2.2.4 加注流程 |
2.2.5 储罐增压流程 |
2.2.6 EAG放散流程 |
2.2.7 BOG回收利用流程 |
2.2.8 BOG吹扫流程 |
2.2.9 氮气置换流程 |
2.2.10 自循环流程 |
2.2.11 预留LNG装车流程和LNG卸船流程 |
2.3 水上LNG加注站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设备 |
2.3.1 LNG储罐 |
2.3.2 气态天然气储罐 |
2.3.3 LNG泵 |
2.3.4 LNG检测变送仪表 |
2.3.5 LNG管道 |
2.3.6 LNG阀门及执行器 |
2.3.7 气化器 |
2.3.8 防爆电气设备 |
2.3.9 LNG加注臂和加注软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站控制系统的要求 |
3.1 总体要求 |
3.1.1 安全可靠性 |
3.1.2 经济性 |
3.1.3 通信实时性 |
3.1.4 稳定性 |
3.1.5 操作和可维护性 |
3.1.6 可扩展性 |
3.1.7 先进性 |
3.2 功能要求 |
3.2.1 LNG系统数据采集、显示和报警 |
3.2.2 ESD保护 |
3.2.3 工艺控制 |
3.2.4 收费管理 |
3.2.5 数据储存、查询和报表打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站控制系统的通信设计 |
4.1 控制系统网络类型的选取 |
4.1.1 集散控制系统 |
4.1.2 现场总线系统 |
4.1.3 本站控制系统的网络类型 |
4.2 控制系统的通信设计 |
4.2.1 信息层与控制层之间的通信 |
4.2.2 控制层设备之间的通信 |
4.2.3 控制层与设备层的通信 |
4.2.4 控制系统与远程中控室的通信 |
4.2.5 控制系统通信设备的选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站控制系统的控制层设计 |
5.1 监测报警设计 |
5.2 工艺控制设计 |
5.2.1 顺序控制设计 |
5.2.2 LNG加注泵出口压力的调节 |
5.2.3 LNG储罐压力及燃气发电机供气压力的控制 |
5.3 ESD保护的实现 |
5.4 硬件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站控制系统的外围设备配置 |
6.1 控制系统外围设备组成 |
6.2 控制系统外围设备的设计 |
6.2.1 LNG加注PLC控制柜 |
6.2.2 LNG加注泵及冷箱通风机控制柜 |
6.2.3 监控台 |
6.2.4 LNG加注仪表板 |
6.2.5 加气控制柜 |
6.2.6 LNG卸车控制柜 |
6.2.7 LNG卸车泵控制柜 |
6.2.8 紧急切断按钮 |
6.2.9 防爆操作柱 |
6.2.10 冷箱通风机就地控制按钮盒 |
6.2.11 声光报警器 |
6.2.12 不间断电源 |
6.3 控制系统外围设备的连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本站控制系统的信息层设计 |
7.1 信息层功能及硬件配置 |
7.2 操作系统及软件 |
7.3 上位机组态界面开发 |
7.3.1 加注流程界面 |
7.3.2 槽车补给界面 |
7.3.3 油舱监控界面 |
7.3.4 氮气发生器监控界面 |
7.3.5 参数设置界面 |
7.3.6 趋势曲线界面 |
7.3.7 报表界面 |
7.3.8 报警表界面 |
7.3.9 网络诊断界面 |
7.3.10 用户管理界面 |
7.3.11 退出系统界面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控制系统的使用效果 |
8.1 上位机组态界面 |
8.2 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
8.3 监控软件的安全性分析 |
8.4 连锁保护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
8.5 系统扩展性分析 |
8.6 人员配置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9.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工艺流程图图例说明 |
附表 2 工艺流程图仪表符号说明 |
附表 3 控制系统传感器清单 |
附表 4 控制系统监测报警表 |
附表 5 控制系统工艺控制信号清单及控制逻辑 |
附表 6 控制系统 ESD 控制信号清单及动作逻辑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车用液化天然气自动加注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现状 |
1.2.1 工业机器人概述 |
1.2.2 视觉引导技术概述 |
1.2.3 机器人柔顺装配概述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规划 |
2.1 系统设计要求分析 |
2.1.1 自动加注机工作条件和要求 |
2.1.2 加注设备 |
2.1.3 加回气口位置分布 |
2.1.4 机器人选型 |
2.2 系统研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2.3 自动加注流程设计 |
2.3.1 样机工作条件设定 |
2.3.2 加注设备操作逻辑 |
2.3.3 自动加注流程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夹具设计 |
3.1 夹具设计要求 |
3.2 机器人柔顺装配结构设计与分析 |
3.2.1 被动柔性结构设计要求 |
3.2.2 结构设计分析 |
3.2.3 有限元分析验证 |
3.3 自动夹具设计 |
3.3.1 自动工具交换装置(ATC) |
3.3.2 加液枪夹紧结构 |
3.3.3 加液枪气压驱动连接 |
3.3.4 回气枪旋转强化设计 |
3.3.5 枪体放置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视觉引导系统 |
4.1 手眼系统 |
4.1.1 相机标定 |
4.1.2 视觉引导系统手眼标定 |
4.1.3 视觉系统标定结果 |
4.2 基于特征的目标识别与定位 |
4.2.1 圆检测算法及其原理 |
4.2.2 图像识别定位算法流程 |
4.3 视觉系统硬件及理论误差 |
4.3.1 相机选择 |
4.3.2 视觉相机理论误差估计 |
4.3.3 人工光源选择 |
4.4 距离测量系统 |
4.4.1 距离测量要求 |
4.4.2 距离测量系统硬件 |
4.4.3 距离测量系统理论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控系统 |
5.1 控制系统组成 |
5.2 机器人通讯 |
5.2.1 开发环境 |
5.2.2 编程示例 |
5.3 上位机软件及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样机搭建及实验 |
6.1 样机各部分实物图 |
6.2 测量引导系统误差分析实验 |
6.2.1 测量系统误差表征方法 |
6.2.2 距离测量系统实验 |
6.2.3 二维视觉定位系统实验 |
6.3 加注对接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纺织品全自动水分蒸发检测装置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测方法介绍 |
2 现有检测装置 |
3 纺织品全自动水分蒸发检测装置 |
3.1 设计原理 |
3.2 主要技术方案 |
3.2.1 称量机构 |
3.2.2 自动加液控制装置 |
3.2.3 自动校准技术方案及实现 |
3.2.4 关于试验结束条件的软件设计 |
4 测试方法及试验验证结果 |
4.1 测试方法 |
4.1.1 蒸发速率 |
4.1.2 不确定度 |
4.2 试验验证结果 |
4.2.1 纺织品全自动水分蒸发检测装置与人工测试结果对比 |
4.2.2 不确定度分析 |
5 结束语 |
(8)高镍三元与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构造及原理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4 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
1.4.1 镍钴锰酸锂的结构与性能 |
1.4.2 镍钴锰酸锂制备方法 |
1.4.3 高镍系镍钴锰酸锂的问题与挑战 |
1.4.4 镍钴锰酸锂的改性研究进展 |
1.4.5 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产业化 |
1.5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
1.5.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性能与制备方法 |
1.5.2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问题与改性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镍钴锰酸锂NCM622的梯度设计及其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
2.2.2 梯度NCM622材料的制备 |
2.2.3 样品的表征 |
2.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2.3.1 GC和CC NCM622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分析 |
2.3.2 GC和CC NCM622材料的形貌与表征 |
2.3.3 GC和CC NCM622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2.3.4 GC3.5 NCM622材料的梯度研究 |
2.3.5 GC和CC NCM622材料的比表面积测试 |
2.3.6 GC和CC NCM62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梯度镍钴锰酸锂NCM622的放大制备工艺探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镍钴锰酸锂NCM622制备工艺 |
3.3.1 GC3.5前驱体制备工艺装置 |
3.3.2 GC3.5前驱体制备工艺优化原则 |
3.3.3 GC3.5前驱体制备工艺优化 |
3.3.4 GC3.5前驱体及产品性能 |
3.3.5 GC3.5产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
3.4 产业化放大制备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设计 |
3.4.1 20L三元共沉淀反应装置 |
3.4.2 斜式混料机 |
3.4.3 焙烧设备 |
3.4.4 放大工艺制备GC3.5梯度镍钴锰酸锂NCM622工艺设计 |
3.5 镍钴锰酸锂NCM622放大制备工艺优化 |
3.5.1 前驱体制备工艺 |
3.5.2 碳酸锂预研磨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5.3 焙烧条件的确定煅烧制度的设计 |
3.5.4 NCM622制备三元材料优化后工艺参数 |
3.6 放大工艺制备GC3.5型NCM622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
3.6.1 GC3.5前驱体及产品性能 |
3.6.2 结构与性能测试 |
3.6.3 软包电池制造工艺 |
3.6.4 自制NCM622材料委托资质机构测试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模板-分步共沉淀法和超声共沉淀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分析测试 |
4.2.1 实验部分 |
4.2.2 材料的分析测试表征方法 |
4.3 模板-分步共沉淀法制备细管球形LiNi_(0.6)Co_(0.2)Mn_(0.2)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4.3.1 模板-分步共沉淀法制备工艺 |
4.3.2 细管球形LiNi_(0.6)Co_(0.2)Mn_(0.2)O_2的结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
4.4 超声共沉淀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 |
4.4.1 超声共沉淀法制备工艺 |
4.4.2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富锂锰基0.5Li_2MnO_3·0.5LiCo_(0.5)Mn_(0.5)O_2正极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0.5LiCo_(0.5)Mn_(0.5)O_2·0.5Li_2MnO_3材料的制备 |
5.2.3 样品的表征 |
5.2.4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5.3.1 不同搅拌速度下制备0.5Li_2MnO_3·0.5LiCo_(0.5)Mn_(0.5)O_2材料的物相与形貌表征 |
5.3.2 不同搅拌速度下制备0.5Li_2MnO_3·0.5LiCo_(0.5)Mn_(0.5)O_2材料的TEM表征 |
5.3.3 0.5Li_2MnO_3·0.5LiCo_(0.5)Mn_(0.5)O_2材料的XPS分析 |
5.3.4 0.5Li_2MnO_3·0.5LiCo_(0.5)Mn_(0.5)O_2材料的粒径分布与振实密度 |
5.3.5 0.5Li_2MnO_3-0.5LiCo_(0.5)Mn_(0.5)O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粘土吸蓝量自动检测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粘土吸蓝量自动检测仪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滴定装置及终点检测装置的选择 |
2.1 粘土吸蓝量检方法简介 |
2.2 滴定装置的选择 |
2.3 终点检测装置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粘土吸蓝量自动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
3.1 自动检测仪总体设计 |
3.2 主控 MCU 模块的设计 |
3.3 滴定驱动模块的设计 |
3.4 终点检测模块的设计 |
3.5 人机界面模块设计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3.7 系统硬件控制电路板 |
3.8 本章小结 |
4 粘土吸蓝量自动检测仪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
4.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及初始化 |
4.3 滴定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
4.4 终点检测模块软件设计 |
4.5 人机界面模块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自动检测仪系统的软硬件调试 |
5.1 自动检测仪的硬件调试 |
5.2 自动检测仪的软件调试 |
5.3 自动检测仪的运行调试结果及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量气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COD 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
1.1.1 重铬酸钾回流滴定法 |
1.1.2 高锰酸钾法 |
1.1.3 库仑法 |
1.1.4 光度法 |
1.1.5 微波消解法 |
1.1.6 其他方法 |
1.2 氯离子干扰的消除方法研究进展 |
1.2.1 汞盐法 |
1.2.2 其他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COD 标准法光电比色波长的研究与改进 |
2.1 引言 |
2.2 光电比色原理 |
2.3 误差分析 |
2.4 比色灵敏度的研究 |
2.4.1 实验研究原理 |
2.4.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4.3 实验步骤 |
2.4.4 实验结果 |
2.4.5 指定波长透光度 |
2.5 实际测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2量气法测定 COD 的原理及实验装置设计 |
3.1 CO2量气法的测定原理 |
3.2 基础实验 |
3.3 实验装置设计 |
3.3.1 加热源的选择 |
3.3.2 反应球的设计 |
3.3.3 加液与排液装置的设计 |
3.3.4 冷凝器的模拟与设计 |
3.3.5 量气装置的设计 |
3.3.6 CO2量气法的实验装置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2量气法气体体积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的分析 |
4.2 温度与体积关系式的建立 |
4.2.1 等效温度概念的提出及其对气体测量的影响 |
4.2.2 室温对气体测量的影响 |
4.2.3 空白实验时温度与体积关系式的建立 |
4.3 反应器顶端温度 Th 的测量 |
4.4 量气装置中液面下降的体积的测量 |
4.4.1 冷凝水再次汽化对体积测量的影响 |
4.4.2 量气管弧形段及直线段体积与高度的标定 |
4.4.3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研究 |
5.1.1 实验的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 |
5.1.2 实验操作步骤 |
5.1.3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
5.1.4 消解时间的确定 |
5.2 温度与体积方程参数的确定 |
5.2.1 反应器顶端温度的测定 |
5.2.2 不同温度下的空白水样的测定 |
5.2.3 温度与体积方程参数的确定 |
5.3 实际水样的测定 |
5.3.1 不同室温下 COD 质量浓度为 250mg/L 的水样测定时时间与压力曲线 |
5.3.2 不同室温下 COD 质量浓度为 500mg/L 的水样测定时时间与压力曲线 |
5.3.3 两种浓度水样的 COD 值的计算 |
5.4 实验现象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致 谢 |
四、简易自动加液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样品前处理仪器高精度分布式控制系统[D]. 吕召雄.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2]叶用莴苣设施水培适宜光照模式的研究[D]. 林魁.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5)
- [3]红外探测器组件可靠性试验研究[D]. 朱宪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4(02)
- [4]病理切片全自动染片机的染色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 王宇.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5]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站控制系统设计[D]. 王伦.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车用液化天然气自动加注系统研制[D]. 邓志豪.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7]纺织品全自动水分蒸发检测装置的研发[J]. 单丽娟,单学蕾,程剑,朱克传. 针织工业, 2018(10)
- [8]高镍三元与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文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9]粘土吸蓝量自动检测仪的研制[D]. 周冲.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10]量气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研究[D]. 张月. 南京工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