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庆祝《中国税务》杂志出刊一百期题词(论文文献综述)
尚力强[1](2014)在《《中国税务》杂志的办刊理念和实践经验》文中指出《中国税务》杂志1984年10月创刊,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古语云"三十而立"。30年来,我国税收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税收事业的发展,《中国税务》也茁壮成长,从最初发行量二三十万册,到现在发行量稳定在80多万册,最多时达到140万册;从创刊时的小16开、32页、黑白印刷,到如今的大16开、80页、
陈黛斐[2](1993)在《《税务研究》出刊百期纪念活动在京举行》文中指出 《税务研究》杂志在全国广大税务干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中国税务杂志社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经历8年多的历程,到今年9月整整出刊100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中国税务学会会长金鑫同志、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刘志城同志为杂志题了词。为庆祝《税务研究》杂志出刊100期,1993年8月24—25日,中国税务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庆祝活动。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鑫、副局长杨崇春、卢仁法、总经济师张忠诚、总会计师张英惠、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税务局局长孙志强、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刘志城、秘书长王平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等领导同志
赵蓓红[3](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罗奥[4](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姜庆刚[5](2012)在《《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学术在近代社会剧变,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重大转型。高校学报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它是研究近代思想传播、学术变迁等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创刊于1909年,是金陵大学早期学报,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校学报之一。其初期为全英文刊物,后改为中英文合刊,由于时政等原因,它曾经历两次停刊,终刊于1930年。在十余年办刊过程中,共计出版七十余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校闻和文学作品,是研究金陵大学早期校史、学术发展与师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资料。作为教会大学的金陵大学既受西方文化影响,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融汇中西的特色在《金陵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采用中英文合刊的形式,《金陵光》搭建了一个中西文化直接对话的平台,有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开展。《金陵光》的作者以金大师生为主,其中既有传统的旧式学者,又有曾经留学欧美的新式知识分子,还有外籍教师等。由于他们所受教育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因此,《金陵光》既有中国的传统诗词、随笔,也有西方范式的学术论文,呈现出多元化色彩,反映出金陵大学融汇中西的办学特色。"灌输欧美学术"是《金陵光》办刊的指导思想之一,其中有关理科、社会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文章,反映出金陵大学在引进西方学术,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的努力。同时,《金陵光》还肩负着"彰明中华国粹"的任务,它发表有关中国文化的各类译文,对于向英文读者宣传中华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宗旨,体现出20世纪初期中国学术的时代特征。本文考察了《金陵光》创刊的时代背景、办刊历程、编辑风格、发行与广告状况,它与校内外其它杂志的关系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针对《金陵光》采用中英文双语合刊,内容广泛的特点,分别对其中文文章、英文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和量化分析,力求展现该刊各个时期的特点。此外,通过对王东培、陶行知、刘伯明、陈裕光、贝德士、韩穆敦、赛珍珠等代表性作者在《金陵光》发表文章情况的考察,反映出其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随着近代学术形态的演进,高校学报的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容日益专业化成为其发展方向,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燕京学报》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金陵光》到《金陵学报》的演变就是这一趋势的例证。虽然《金陵光》终刊于1930年,但它见证了金陵大学早期的学术发展与成就,为学界新人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并且为金陵大学20世纪30年代之后学术的发展与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金陵光》这一个案的研究与考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金陵大学与近代学术发展、思想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之间关系的认识,对时下的高校学报发展也有借鉴价值。
郎伟[6](2020)在《2001年宁夏小说创作年表》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的宁夏小说创作业绩堪称"绚烂"。石舒清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这是继张贤亮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级短篇小说奖的宁夏作家,其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两位回族实力派作家高嵩和查舜沉潜岁月深处、寂寞耕耘多年之后,于本年度不约而同地奉献了长篇小说《马嵬驿》和《青春绝版》。《马嵬驿》借千年之前的大唐风云故事,重新演绎李杨爱情,新见迭出;《青春绝版》叙述20世纪40年代西北乡村故事,其情哀婉低回。两部长篇小说皆可视为宁夏长篇小说创作领域的新收获。自"宁夏三棵树"于去年破土而出,宁夏青年作家这一创作群体之内,便形成了众马奔腾、争先恐后的创作局面。江苏作家协会主办的《雨花》文学杂志今年第3期推出"宁夏青年作家作品联展"专辑,漠月的作品《湖道》登上中国小说学会2001年度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一名,权威文学选刊《小说选刊》本年度选载宁夏青年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达8篇之多,这些事实都表明:"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创作正在逐渐成为中国文坛最炫目的文学新景观之一。
杨优[7](1999)在《百步探索 不懈努力──《国有资产管理》杂志百期回顾》文中提出
二、庆祝《中国税务》杂志出刊一百期题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庆祝《中国税务》杂志出刊一百期题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税务》杂志的办刊理念和实践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税务》与改革同呼吸, 与税收共成长 |
二、《中国税务》坚持“两个面向”, 做好“三个服务” |
三、《中国税务》开拓创新促发展, 收获累累硕果 |
(3)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分期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
小结 |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
小结 |
结论 |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材料及架构 |
第一章 《金陵光》办刊始末及编辑发行研究 |
第一节 《金陵光》办刊始末 |
一、早期金陵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
二、汇文书院时期出版物《会报》 |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的创刊 |
四、《金陵光》中文版增刊及早期发展 |
五、《金陵光立的两次停刊 |
六、《金陵光立终刊号及影响 |
第二节 《金陵光立编辑发行研究 |
一、《金陵光》编辑研究 |
二、《金陵光》的出版与营销 |
三、《金陵光》广告研究 |
四、《金陵光》特刊研究 |
第二章 《金陵光》中文文章研究 |
第一节 《金陵光》作者群研究 |
一、《金陵光》作者群概述 |
二、陶行知与《金陵光》 |
三、王东培与《金陵光》 |
四、刘伯明与《金陵光》 |
五、陈裕光与《金陵光》 |
第二节 《金陵光》与金陵大学学科发展 |
一、《金陵光》与金陵大学理科 |
二、《金陵光》与社会学研究 |
三、《金陵光》与语言学研究 |
四、《金陵光》与比较文学研究 |
五、《金陵光》与图书馆学 |
六、《金陵光》与近代诗歌 |
七、《金陵光》的缺席者 |
第三节 《金陵光》与近代社会思潮 |
一、《金陵光》与新文化运动 |
二、《金陵光》有关婚姻家庭问题的讨论 |
三、《金陵光》与西方思想传播 |
四、《金陵光》与西方科技传播 |
第三章 《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英文文章研究 |
第一节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内容概述 |
一、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的文化意义 |
二、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内容简介 |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近代社会思潮 |
四、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西方思想传播 |
五、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编辑按语研究 |
第二节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作者研究 |
一、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作者群概述 |
二、贝德士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
三、赛珍珠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
四、韩穆敦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
五、金陵大学外籍学者与"中国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翻译研究 |
一、《金陵光》与外籍文学汉译 |
二、徐养秋对培根Of Suspicion的翻译 |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汉籍英译 |
四、刘靖邦与《七侠五义》的翻译 |
五、陶行知、克乃文与《木兰诗》翻译 |
六、克乃文对袁枚诗歌的翻译 |
第四章 《金陵光》与近代高校学报 |
第一节 近代高校学报发展概述 |
一、近代高校学报的出现及意义 |
二、近代高校学报形态之变化 |
第二节 《金陵光》在近代高校学报中的地位 |
一、《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量化分析 |
二、《金陵光》终刊与近代学术转型 |
第三节 《金陵学报》对《金陵光》的继承与发展 |
一、《金陵学报》历史简介 |
二、《金陵光》与《金陵学报》对比研究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6)2001年宁夏小说创作年表(论文提纲范文)
一月份 |
二月份 |
三月份 |
四月份 |
五月份 |
六月份 |
七月份 |
八月份 |
九月份 |
十月份 |
十一月份 |
十二月份 |
四、庆祝《中国税务》杂志出刊一百期题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税务》杂志的办刊理念和实践经验[J]. 尚力强. 中国税务, 2014(11)
- [2]《税务研究》出刊百期纪念活动在京举行[J]. 陈黛斐. 税务研究, 1993(09)
- [3]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5]《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D]. 姜庆刚. 南京大学, 2012(07)
- [6]2001年宁夏小说创作年表[J]. 郎伟.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7]百步探索 不懈努力──《国有资产管理》杂志百期回顾[J]. 杨优. 国有资产管理, 19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