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雏议(论文文献综述)
何晨蕾[1](2016)在《中国茶叶贸易市场的联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好几千年。茶文化更是我国的宝贵的传统文化之一,自古以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百姓,大家以茶传情,雅聚行文。茶叶的世界性消费带来了中外乃至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发展促成了茶叶市场的发育与发展,茶叶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本文立足中国国内的茶叶批发市场,根据作者多地走访的实地调研经验,先把国内茶叶市场按所在地分为销区茶叶市场和产区茶叶市场,分别对其现状和问题做了描述和讨论,主要着眼于销区市场中的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和产区茶叶市场中的浙江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然后按茶类分为绿茶市场、乌龙茶市场展开实证研究,在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分析了茶叶市场和茶叶贸易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国内绿茶流通市场价格与出口茶叶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当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的价格变动1%,浙江省的绿茶出口价格将变动0.34%,当新昌中国茶市的茶叶价格变动1%,浙江省的绿茶出口价格将变动0.26%,但是当茶叶出口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很难在短期之内恢复到均衡价格。国内茶叶市场价格变动是茶叶出口价格变动的原因,而茶叶出口价格的变动不是国内茶叶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国内绿茶市场价格变动是绿茶出口价格变动的原因,而绿茶出口价格的变动不是国内绿茶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国内乌龙茶市场价格变动是乌龙茶出口价格变动的原因,而乌龙茶出口价格的变动不是国内乌龙茶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对浙江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和新昌中国茶市的计量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茶叶流通市场间存在横向相关,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市场价格的变动是新昌中国茶市市场价格的变动的原因,而新昌中国茶市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纬度的地理位置偏南,茶叶上市时间一般比新昌中国茶市早了半个月,因此新昌中国茶市的茶叶价格会以浙南茶叶的市场的茶叶价格作为参考,这本身还是由两个市场相似的产品结构决定的。此外,相关的茶事活动、行业资讯,两个市场之间都会互通有无,产品也会调剂补充,大大增加了两个市场之间紧密的联系。最后对国内茶叶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包括向其他产茶大国学习,建立规范的拍卖市场,最大程度的节约交易成本,规范茶叶品质,保护农民的权益;与互联网的电商经营有机结合,引入资本做大做强等等。
唐兴军[2](2016)在《嵌入性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行业协会研究 ——以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为个案》文中认为嵌入性治理是强调国家、行业协会与企业(市场)在坚守固有边界的同时又相互嵌入,这种嵌入既有源自国家的自主嵌入,也有因行业协会要求与依赖下的被动嵌入,二者在形式上相对分立,职能上交互嵌入的行业治理新模式。论文认为,嵌入性治理较之于传统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解决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首先,通过政治嵌入行业协会之中,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与转型、市场自律与调控中的积极作用,避免了国家直接干预行业企业的弊病,消除了国家“越俎代庖”的职能越位与错位等不和谐的市场治理方式,构建起现代柔性的市场调控手段;其次,国家通过组织、制度与利益嵌入,与行业协会建立起共生关系,消除了社会经济精英主动挑战执政党与国家权威的动力;再次,由于国家嵌入行业协会,并逐步内化到行业协会的组织肌体之中,增强了其汲取市场社会资源的能力,增加了国家社会互动的机会,夯实了执政党与政府的社会基础;最后,嵌入性治理能够更好的整合行业信息,减少信息在权力系统中传递的时间与失误,降低行政成本,有效缓冲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摩擦。国家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嵌入行业协会之中:一是制度嵌入,即国家依靠公共权力的强制手段与法律制度规训,实现对行业协会监督管理、引导规制的目标,制度嵌入的最优状态是行业协会治理的法治化;二是组织嵌入,即执政党和政府将组织植入并内化到行业协会之中,通过人员安排,组织架构、价值引领来实现对行业协会的引导与控制;三是利益嵌入,国家通过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政府购买服务等经济利益诱导,促使行业协会朝着有利于国家政策的方向发展。三种嵌入机制之间互相联结,相互增进,继而为嵌入性治理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制度嵌入一方面为行业协会的存续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增进了行业协会内部的规范化治理,促使行业协会积极有序地参与行业发展规制与自律;组织嵌入有利于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与国家—市场体系有机衔接,通过执政党与政府的组织植入,确保行业协会行动方向与国家治理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增强行业协会的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嵌入有利于夯实执政党与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增强执政党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利益嵌入则是行业协会拓展公共空间,获取自身发展的经济资源的重要渠道。对执政党和政府而言,利益嵌入行业协会之中,有助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与贯彻。从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发现,国家嵌入对行业协会的合法性地位、组织结构、社会资源的汲取产生了积极的形塑作用,国家通过制度、组织与利益等路径嵌入行业协会之中,行业协会依据自身及行业企业的利益诉求进行策略性行动。通过互动交汇,行业协会原有的自主性逻辑以反嵌入和妥协的形式纳入到国家治理中。基于资源依赖与合法性追求的动机,行业协会对行业企业和国家产生双向依赖的形态,嵌入性治理体现了权力行使过程的一种转化,即国家在社会之上行使权力转化为通过社会行使权力。但是,国家作为嵌入主体,行业协会作为嵌入客体,双方在深入和持久的互动博弈过程中,国家往往通过调适嵌入方式以试图加深对行业协会的嵌入层次和程度;而行业协会为获得合法性地位和行政性资源,不但乐于接受国家的嵌入,而且借助政府等公共权力资源对政府职能进行反嵌入,进而形成一种相互型塑、联动嵌入、协同治理的网络格局,但是双方没有边界的互嵌将导致嵌入过度,最终导致行业协会的组织趋同僵化、治理绩效低下,因此适度嵌入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国家适度嵌入行业协会的实现有赖于嵌入机制的优化与改善:在制度嵌入方面,建立适度的规制与宽松的制度环境,减少对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微观干预,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制度供给要以制度需求为基础,防止制度供给过剩和制度网络过密。在组织嵌入方面,规范执政党与政府等国家权力机构的职能,厘清国家与社会的边界。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与部门设置要以行业发展和会员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政府的指令或政府职能的转移为中心,避免行业协会内化为“二政府”;淡化行业协会党组织的政治职能,强化其利益整合与服务职能。在利益嵌入方面,以项目制推进行业协会治理,构建开放的利益吸纳与整合机制,同时注重提升行业协会的自主治理与行业服务能力,行业协会在参与行业治理与公共服务提供中应以服务会员企业和整个行业为中心,而不是以契合政府利益,取悦于权力部门为目标。研究还表明:嵌入性治理绩效取决于国家嵌入程度,适度的政治嵌入有助于构建良性互动的合作治理体系,过度嵌入则导致行业协会的内卷化与自主性缺失。从本原来讲,行业协会应从属于市场和社会,而不是从属于国家(或政府)。要防止国家过度的自主性扩展,需要国家行为制度化和国家权力制约化,前者依托于法治建设,后者依托于民主建设。国家的组织嵌入、利益嵌入都需要以制度嵌入为基础,改变国家以自身需求为中心吸纳整合行业利益的单向度传统管理体制,不断拓展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构建制度化、法治化的参与机制,将组织嵌入、观念利益嵌入逐步转向制度嵌入。这就要求国家在嵌入行业协会的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通过调适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和利益嵌入的方式与程度,增进治理绩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余平[3](2013)在《中财委与新中国初期经济秩序的确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过长期战争破坏和消耗,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共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作为统一管理国家财政经济机构的中财委,在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的领导下,从极端贫弱的经济基础上起步,克服人才紧缺,资源匮乏的的不利条件,短时间内确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财政经济的好转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经济成就,学术界研究较为充分。但对于中财委这一经济机构,关注并不多。而探寻中财委在新中国经济秩序确立中作用的学术研究,目前还很薄弱。通过考察中财委在确立新中国经济秩序中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实施和财经政策的制定与实践,可以揭示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转变过程,以及中共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同时,研究中财委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可反映出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论文从中财委的成立过程和组织机制入手,梳理了中财委的前身,内部架构,工作方法等基本情况,对其从成立到撤销期间内部机构变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中国经济纲领经过长期探索,逐步确立的过程。根据经济纲领确立的经济运行目标,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形势,明确了中财委的首要任务即为通过整饬市场环境,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争取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等经济活动,改造、消除旧社会的痕迹和弊病,确立新中国初期的经济秩序。确立新中国初期的经济秩序,当务之急就是整顿极端混乱的市场秩序,打击投机资本,消除恶性通货膨胀。中财委将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综合运用贸易、金融、财政工具重拳出击,接连取得反对投机资本的胜利,迅速稳定了物价,获得了对市场控制的主动权。即便如此,中财委仍未放松对物价的关注,朝鲜战争期间,面对投机势力再度兴风作浪,迅速采取综合措施,避免物价波动。保持物价稳定离不开国家对于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管理,争取财政收支平衡也必须有统一财经作保证。新中国业已成立,客观上也需要将财力、物力统一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共的领导下,中财委确立统一财经的时机,通过广泛宣传,有效部署,迅速实现对国家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在统一财经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后,中财委因地制宜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财政收支状况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是确立正常的经济秩序的基础。中财委统一全国税政,增加税收;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筹措资金;编制国家财政收支概算,规定国家财政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这几项开源节流的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情况的根本好转。物价稳定,财经统一后,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中财委积极贯彻“四面八方”政策,协助中央制定调整工商业的政策,抓住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产销关系三大重点,搬出加工订货、收购土产两路“救兵”,帮助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通过领导这几个重大经济活动,中财委实现破旧立新,确立了新中国初期的财经秩序。回顾中财委为确立新中国经济秩序所作的努力,总结其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财经工作的经验,以供学习。
林清龙[4](201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根据自己的特殊国情,相对自主地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商业领域的探索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商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理论和实践,不论其对错或成功与否,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商业观的指导下对商业领域的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今天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商业建设均有所裨益。本文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而后通过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理论和实践的阶段性考察,总结出此期我国在商业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产生的失误及其原因,并由此推导出当时商业观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时期商业发展提出一些设想。通过考察,笔者认为,整体上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工作发展得并不顺利,商业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功有过,并且商业理论大体上决定和主导着当时的商业实践。而导致当时商业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理论认识水平、政治环境等等。当然,既然是探索之路,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偏差就在所难免。好在我们能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今后,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这种自主探索精神,以史为鉴,以邻为鉴,使社会主义商业建设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郑婉辉[5](2011)在《FDI与广东省农产品出口》文中指出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飞速增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而广东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大省,加入WTO后,广东农产品出口贸易更是面临着双重机遇和挑战。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使广东农产品国际贸易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近年来,广东省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存在逆差,并且逆差的趋势越来越大。应对机遇与挑战、克服逆差影响的关键在于提高广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一个地区FDI和国际贸易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广东农产品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占到主导位置。因此本文从农业部门FDI流入的角度剖析应该如何增强广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广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困境。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广东农业领域利用FDI存在的问题,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协整关系的实证分析法建立计量模型,理清广东农业部门FDI的引入与农产品出口之间的关系,并为广东农业更好地吸引和利用FDI以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农产品出口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对解决“三农”问题更是意义重大。广东外商投资企业是广东农产品出口的龙头企业,因此,研究广东农业领域FDI流入与农产品出口的关系,对促进广东农产品出口,增强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全面促进广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总而言之,欲解决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广东省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吸引FDI的流入创造良好、公平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延伸农业部门FDI流入的产业链。
王军[6](2009)在《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自17世纪60年代英国茶商在伦敦首次采用拍卖模式进行茶叶交易以来,拍卖已经成为国际茶叶交易的主要模式。拍卖交易模式所具有的效率高和交易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是其被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我国是茶叶种植生产的起源国,目前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双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包括交易模式落后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市场的占有率等方面和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且经济效益也比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如越南等国,从而使国际茶叶市场的竞争加剧。面对新的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形势,如果我国茶叶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茶叶市场占据优势的话,在茶叶交易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技术上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分析等方法,剖析了传统交易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交易成本理论和产业化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茶叶交易采用拍卖模式的意义,论证了我国实施茶叶拍卖目前所具有的条件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采用茶叶拍卖交易的实施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对手交易和拍卖交易进行了比较分析,系统阐述了茶叶产业化和拍卖之间的关系,即一定的茶叶产业化生产是实施茶叶拍卖的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以及对手交易和拍卖交易在不同交易环节的不同特点,包括在搜寻客户阶段、交易阶段和契约实施阶段的比较。(2)对上海茶叶拍卖市场失败的原因首次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了茶叶产业化和我国采用拍卖交易之间的关系。首次运用博弈论理论对茶叶拍卖竞价模式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竞价过程中的四种可能结果的含义。(3)通过分析我国采用拍卖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内销市场和出口市场情况的不同,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和建议,并对我国采用茶叶拍卖交易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建议,即需要完善实施拍卖所需的政策法规,进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即拍卖人员和茶叶经纪人,以及茶叶拍卖标准的制定和对拍卖的宣传。最后,本文对我国茶叶交易采用拍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预测了茶叶拍卖交易实施的可能的时间,即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原先5年之内的预测实施时间可能要推迟。
向生刚[7](2006)在《新时期我国蚕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蚕业生产经营原先靠计划经济来协调的各个环节的矛盾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如: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与国内外大市场脱节的矛盾;生产经营多样化与服务社会化的矛盾,养蚕业社会效益高与自身效益低的矛盾等。创新我国蚕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组织,做大做强我国传统优良产业,提高我国蚕业的产业竞争力,是我国当前蚕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阐述了蚕业产业化和产业组织的一般理论,然后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学、产业集聚理论等基本理论对我国目前蚕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阐述造成我国蚕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不顺、经济效益不高、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优势远没有体现出来的深层原因,重点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保障与动力机制问题,明确政府在推动蚕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职责,提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优化配置蚕业资源,提高区位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推进蚕业产业集聚,迅速发展蚕业生产,做大做强蚕业经济的战略思路和战略措施。
黄淑美,伍慕仪[8](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认为
赵书茂[9](2004)在《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阐述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和特征,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由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以工业化促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当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文章综述了GIS、地学信息图谱、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的发展、主要方法及其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运用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模型,判断河南经济的发展阶段,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文章把专题信息与GIS技术结合,分析了河南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河南城镇体系的图谱特征,构建了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文章指出GIS技术实现了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具有空间的准确性,数据能够及时更新,便于实时监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和政府决策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是一个区域实现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数字区域的提出适应了信息时代管理和决策的需要。文章提出了“数字河南”建设总体思路及应用的重点领域,对河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探索。
田万获[10](2002)在《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体系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现代化是经济和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本世纪初至2020年是浙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快速健康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浙江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的梳理和评析,在明确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基本标志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浙江、韩国、日本、台湾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系统地对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模式选择,并对推进浙江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作了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导论”,说明了选题的依据,阐述了系统地将浙江与韩国、日本、台湾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体系进行比较的意义。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理论综述”,在总结和评价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影响全球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标志,以及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划分,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对现有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方法进行了总结,选择了本文运用的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充分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选择确定了由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农村经济结构、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六个主体指标、23项群体指标,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评价模型;对韩、日、台1970~1998年、浙江1978~1998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评,分析了四国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相对水平和所处的阶段。 第四章“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比较”,从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农地制度、农业保护政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农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四国和地区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各自的特征特点和共同的经验,以及对浙江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第五章“浙江农业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推进对策”,总结了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根据浙江的资源禀赋特点,选择了浙江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小规模农户承包经营为基础、以生物和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主导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核心、以完善的农业支持与保护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依托、以非农化和城市化拉动为手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相关领域提出了浙江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策。
二、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雏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茶叶贸易市场的联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茶叶经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茶叶史学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单位根检验 |
1.4.2 协整检验 |
1.4.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1.5 本研究的创新性 |
1.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国内茶叶市场发展状况 |
2.1 产区茶叶市场 |
2.1.1 松阳浙南茶叶市场 |
2.1.2 新昌中国茶市 |
2.1.3 福建安溪茶叶批发市场 |
2.1.4 淳安千岛湖茶叶市场 |
2.2 销区茶叶市场 |
2.2.1 北京马连道 |
2.2.2 济南茶叶批发市场 |
2.2.3 湖北茶叶市场 |
2.2.4 江苏茶叶市场 |
2.3 港澳 |
2.3.1 澳门茶文化 |
2.3.2 香港茶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茶叶贸易市场的联动分析 |
3.1 国内绿茶贸易市场的联动分析 |
3.1.1 ADF检验 |
3.1.2 VAR滞后阶数检验 |
3.1.3 Johansen协整检验 |
3.1.4 Granger因果检验 |
3.2 国内乌龙茶贸易市场的联动分析 |
3.2.1 ADF检验 |
3.2.2 EG协整检验 |
3.2.3 Granger因果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电子商务 |
4.2 资本市场 |
4.3 拍卖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嵌入性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行业协会研究 ——以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 |
第二章 文献述评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文献回顾述评 |
一、从商会到行业协会:国家-社会关系研究对象的扩展 |
二、从控制到治理:国家对行业协会管理模式变迁的研究 |
三、政治嵌入: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新命题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理论基础 |
二、嵌入性治理现实背景与理论假设 |
三、嵌入机制:几个核心要素界定 |
四、嵌入性治理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行业协会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适: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
一、总体性社会: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结构 |
二、调适与互动:改革开放后的国家社会关系变迁 |
第二节 全能型政府的转型:自上而下生成的行业协会 |
一、从划桨到掌舵:执政党与政府权力的收缩 |
二、从部门到行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发展:自下而上生成的行业协会 |
一、自由竞争的市场治理机制需要行业协会参与 |
二、多元分化的利益结构促成行业协会的生成 |
第四节 上海行业协会产生及其发展变迁 |
一、恢复起步:政府主导下上海行业协会的萌芽 |
二、快速成长:市场与政府合力推动下上海行业协会的发展 |
三、逐步完善走向成熟阶段:嵌入性治理下上海协会的转型 |
第四章 从全面管控走向嵌入型监管: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上海有色金属产业及其管理体制的沿革 |
一、同业公会与上海有色金属行业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管理: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有色金属行业 |
第二节 政府转型与市场成熟: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诞生 |
一、政府放权:管理体制调整与管理权限下放 |
二、市场的成长:企业自主经营权限与能力提升 |
三、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市场自组织的生成 |
第三节 嵌入性治理:政府与有色行业协会伙伴关系的构建 |
一、上海有色行业协会治理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互动协作治理机制的构建 |
三、从伙伴关系到相互嵌入 |
第五章 嵌入机制:行业协会治理中的制度、组织与利益互动 |
第一节 制度嵌入:制度环境与行业规制 |
一、行业协会的制度体系与制度环境 |
二、行业协会内部治理中的制度嵌入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治理与规制中的制度嵌入 |
第二节 组织嵌入:协会党建与枢纽堑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中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嵌入 |
三、业务主管部门与相关职能机构的嵌入 |
第三节 利益嵌入:政府购买服务与行业协会评估 |
一、思想建设与争先创优中的利益观念引领 |
二、行业协会评估与政府购买服务中的利益嵌入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嵌入过度:行业协会治理中的困境 |
第一节 制度嵌入过度:制度供给过剩与产业规制中的国家主导 |
一、制度供给过剩 |
二、产业规制中的国家主导 |
第二节 组织嵌入过度:组织吸纳与行业协会内卷化 |
一、执政党与政府的全面组织吸纳 |
二、行业协会行政化 |
三、行业协会组织趋同与“内卷化” |
第三节 利益嵌入过度:利益失衡与代表性缺失 |
一、国家与单一会员的控制:集体行动的困境 |
二、代表性缺失:会员利益还是行业利益 |
三、利益媾通: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合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嵌入性治理:行业协会治理现代化的抉择 |
第一节 嵌入与脱嵌:治理现代化中的国家与行业协会关系 |
一、脱钩而不是脱嵌 |
二、嵌入程度:适度抑或过度 |
第二节 制度嵌入优化:供需平衡与现代制度体系的构建 |
一、适度的规制与宽松的制度环境 |
二、适量的制度供给与现代化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组织嵌入调适:枢纽型党组织与有限政府的构建 |
一、回归行业:枢纽型党组织的构建 |
二、服务替代行政:有限政府的构建 |
第四节 利益嵌入调整:代表性与利益整合能力的提升 |
一、提升行业协会在产业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 |
二、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利益嵌入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中财委与新中国初期经济秩序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对象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概述 |
四、 主要研究方法 |
五、 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央财经统帅部”——中财委的成立及沿革 |
第一节 中财委的前身 |
一、 新中国财政经济的奠基石—华北财经会议与华北财经办事处 |
二、 “搞统一经济”—中央财政经济部 |
三、 “从华北走向全国”—华北财经委员会 |
第二节 中财委的成立及组织机制 |
一、 中财委的成立 |
二、 中财委的组织结构及工作机制 |
第三节 中财委的简并与撤销 |
第二章 新中国经济纲领的确立与中财委的首要任务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经济形势 |
一、 国统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 |
二、 解放区财政经济的初步恢复与发展 |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财政困难 |
第二节 新中国经济纲领的确立 |
一、 《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中国向何处去” |
二、 “三大经济纲领”初步勾画新中国经济纲领 |
三、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七届二中全会绘制新中国经济纲领的蓝图 |
四、 “四面八方”政策与《共同纲领》确立新中国经济纲领 |
五、 七届三中全会争取财经好转的经济纲领和“不要四面出击”方针 |
第三节 中财委的首要任务 |
第三章 “不下于淮海战役”——领导平抑市场物价 |
第一节 重拳出击,应对四次物价风波 |
一、 积极应对第一次涨风 |
二、 政治手段与经济手段并用,取得第二回合的胜利 |
三、 三方协同作战,平抑第三次涨风 |
四、 打有准备之仗,取得对投机势力的第四次胜利 |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后继续稳定物价 |
一、 取缔投机活动,加强市场管理 |
二、 加强货币管理,紧缩银行放款 |
三、 提高经营能力,区别对待不同问题 |
四、 统购棉纱棉布,掌握纱布市场 |
第三节 对物价的进一步治理 |
第四章 全国一盘棋——统一管理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
第一节 中央酝酿统一管理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
一、 统一财经是稳定金融物价的迫切需求 |
二、 统一财经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实际要求 |
第二节 稳扎稳打,为统一财经做准备 |
一、 确定统一财经的时机 |
二、 广泛宣传,统一认识 |
第三节 领导实现统一财经 |
一、 统一财政收支 |
二、 统一物资管理 |
三、 统一金融管理 |
四、 合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第四节 统一财经的成效 |
一、 财政收支接近平衡 |
二、 金融稳定得以实现 |
三、 重点需要得到保证 |
第五节 兼顾统一领导与因地制宜 |
一、 放权的呼声 |
二、 统一管理下的因地制宜 |
第五章 开源节流,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努力 |
第一节 建议并部署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一、 发行公债的准备 |
二、 中央的决策与中财委的部署 |
三、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特点 |
第二节 “宁缺组织部长,也要配税务局长”:统一税政,增加税收 |
一、 新中国税制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统一全国税政的措施 |
三、 调整税收 |
第三节 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编制国家财政收支概算 |
一、 新中国财政概算的编制背景 |
二、 第一个财政收支概算的方针和依据 |
三、 1950 年财政收支概算的修正与完成 |
四、 对国家财政概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四节 国家经济情况的好转 |
第六章 坚持“四面八方”,实现对工商业的调整 |
第一节 物价稳定后私营工商业面临的困难状况及原因 |
一、 物价稳定后私营工商业难以为继 |
二、 私营工商业困难重重的原因 |
第二节 转移工作重心,协助中央制定调整工商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公私兼顾,实施对工商业的调整 |
一、 统一财经人员思想 |
二、 抓三大重点,调整工商业 |
三、 “发两路救兵”,搞活工商业 |
四、 工商业生产和经营的恢复 |
结语 |
一、 中财委在确立新中国经济秩序中的历史作用 |
(一)中财委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二)整顿了混乱的市场秩序 |
(三)确立了新的财经管理体制 |
(四)实现了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
二、 中财委确立新中国初期经济秩序的基本方法 |
(一)为真为实,注重调查研究 |
(二)交换、比较、反复,保证决策科学 |
(三)顺势而为,适时调整策略 |
三、 中财委领导财经工作的主要经验 |
(一)关注民生,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财经工作 |
(二)坚持从大局着眼,从战略高度解决经济问题 |
(三)注重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各方有利条件 |
参考文献 |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主义商业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主义商业理论 |
2.1.1 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价值形式的观点 |
2.1.2 关于商业市场秩序的观点 |
2.2 苏联商业建设的经验借鉴 |
2.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2.2.2 斯大林模式 |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经济主张和商业实践 |
2.3.1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经济主张和商业实践 |
2.3.2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商业实践 |
第3章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商业工作的阶段性考察 |
3.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艰辛探索 |
3.1.1 探索起因 |
3.1.2 探索过程 |
3.1.3 探索评价 |
3.2 1956-1960 年的商业理论和实践 |
3.2.1 商业形势和商业方针 |
3.2.2 1956-1960 年我国主要的商业理论 |
3.2.3 1956-1960 年的商业实践 |
3.3 1961-1962 年的商业理论和实践 |
3.3.1 商业形势和商业方针 |
3.3.2 1961-1962 年的主要商业理论 |
3.3.3 1961-1962 年的商业实践 |
3.4 1963-1965 年的商业理论和实践 |
3.4.1 商业形势和商业方针 |
3.4.2 1963-1965 年的商业理论 |
3.4.3 1963-1965 年的商业实践 |
第4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工作反思 |
4.1 十年商业建设的成就 |
4.2 十年商业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2.1 单一商业主体问题 |
4.2.2 商品流通环节问题 |
4.2.3 商业队伍问题 |
4.2.4 工商关系问题 |
4.2.5 经营方式问题 |
4.2.6 商业管理体制问题 |
4.2.7 商业企业的经济核算问题 |
4.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商业观 |
4.3.1 商业观的基本框架 |
4.3.2 以马克思商业思想审视我国此期的商业观 |
第5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商业工作的当代意义 |
5.1 马克思商业思想在新时代的运用 |
5.2 对我国当代商业观的一些设想 |
5.2.1 切实提高商业的地位 |
5.2.2 进一步开放市场,激活商业流通体制 |
5.2.3 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
5.2.4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
5.2.5 规范市场秩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FDI与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本文结构 |
2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 |
2.1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变动状况 |
2.2 主要农产品出口量占实际生产量比例不断下降 |
2.3 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 |
2.4 水产业、园艺业、畜牧业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导产业 |
2.5 农产品出口主体呈现多元化 |
2.6 本章小结 |
3 广东省农业部门利用FDI的情况分析 |
3.1 广东省农业部门流入FDI的背景 |
3.2 广东省农业领域利用FDI的现状 |
3.3 广东省农业利用FDI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
4 广东省农业部门FDI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 |
4.1 FDI贸易效应的传导途径 |
4.2 一般均衡理论 |
4.3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农业FDI流入与农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平稳性检验 |
5.3 因果检验 |
5.4 模型与实证分析 |
6 政策建议 |
6.1 重点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 |
6.2 合理利用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机制 |
6.3 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6.4 进一步改善农业投资环境 |
6.5 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2 茶叶拍卖交易主要支撑理论 |
2.1 拍卖及其相关概念阐释 |
2.2 交易成本理论与茶叶拍卖交易 |
2.3 博弈论与拍卖竞价模式 |
2.4 产业化理论与茶叶拍卖交易 |
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两种交易模式比较分析 |
3.1 中国现行茶叶交易模式 |
3.1.1 茶叶交易模式变迁 |
3.1.2 现行交易模式特性分析 |
3.1.3 现行交易模式缺陷分析 |
3.2 拍卖交易模式分析 |
3.2.1 拍卖交易模式特性分析 |
3.2.2 两种交易模式比较分析 |
4 中国茶叶实施拍卖交易模式意义及可行性 |
4.1 中国茶叶实施拍卖意义 |
4.1.1 保护茶农 |
4.1.2 规范出口 |
4.1.3 降低成本 |
4.2 拍卖法规予以宏观法规保障 |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供批量规模化的条件 |
4.4 茶叶标准化建设满足批量规格统一要求 |
4.5 茶叶批发市场建设硬件基础 |
5 茶叶拍卖交易案例分析 |
5.1 中国茶叶拍卖历史探索—上海茶叶拍卖市场流产原因分析 |
5.2 Siliguri 茶叶拍卖市场与安溪茶叶批发市场交易成本对比分析 |
6 中国茶叶实施拍卖交易模式对策 |
6.1 茶叶出口拍卖交易先行 |
6.2 茶叶内销拍卖交易构想 |
6.3 中国实施茶叶拍卖交易的工作重点 |
7 结论和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时期我国蚕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的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蚕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 |
1 基本概念 |
1.1 农业产业化 |
1.2 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 |
1.3 蚕业产业化 |
2 蚕业产业化基本理论 |
2.1 产业链理论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2.4 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理论 |
2.5 产业集聚理论 |
第三章 我国蚕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分析 |
1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背景 |
2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
3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
4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
5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
6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
第四章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证分析 |
1 成都市裕邑丝绸公司的蚕业产业化经营 |
2 江苏富安茧丝有限公司的蚕业产业化 |
3 湖南蚕业产业化经营 |
4 小结与启示 |
第五章 我国目前蚕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1 我国目前蚕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
1.1 蚕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规模效益不明显 |
1.2 公司与蚕农之间交易成本高昂,合作不稳定 |
1.3 利益连接机制不太紧密,蚕业生产基地建设滞后 |
1.4 蚕业管理体制不顺,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
1.5 蚕业产品深加工不够,龙头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开拓不力 |
2 影响我国目前推行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 |
2.1 市场因素 |
2.2 体制因素 |
2.3 质量因素 |
2.4 科技因素 |
第六章 发展我国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与措施 |
1 强化政府职能,建立蚕业产业化调控引导机制 |
1.1 高起点搞好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划 |
1.2 制定优惠的经济政策,促进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
1.3 完善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法制建设 |
1.4 加强协调,理顺管理体制,消除旧体制障碍 |
2 培育蚕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蚕业经济的发展 |
3 狠抓蚕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蚕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
4 调整蚕业生产结构,优化蚕业布局,促进蚕业发展 |
5 建立健全我国统一的蚕业行业生产标准 |
6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 |
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21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评述 |
二、实证区域相关研究评述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体系 |
一、本研究的角度 |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原则 |
三、体系结构 |
第二章 主要技术方法 |
第一节 GIS技术 |
一、GIS技术的发展 |
二、GIS技术的基本功能 |
三、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 |
一、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的发展 |
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的主要方法 |
三、知识发现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技术 |
一、图谱、地学图谱、地学信息图谱 |
二、地学信息图谱的类型与特征 |
三、地学信息图谱的应用领域 |
第四节 系统演化过程分析技术 |
一、自组织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 |
二、区域经济波动周期分析的理论 |
三、时间序列分析的技术方法 |
第三章 河南经济发展阶段辩识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模型 |
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为对象的阶段划分模型 |
二、以工业化为主线的阶段划分模式 |
三、小康阶段划分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河南经济发展系统的成长轨迹 |
一、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
二、河南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河南发展阶段的判断 |
一、发展阶段划分的主要判定指标 |
二、发展阶段划分的定位基准 |
三、河南发展阶段的判定 |
第四节 河南经济波动周期分析 |
一、河南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理论分析 |
二、河南经济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分析 |
三、河南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
第四章 河南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一节 河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空间差异 |
一、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差异 |
二、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
三、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
第二节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测度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评价指标选取及资料的分析利用 |
三、河南省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分析 |
第三节 河南城镇空间结构的图谱特征 |
一、Voronoi图用于城市图谱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二、城市网络中空洞的发现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
第一节 国内外主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一、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二、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一、美国的经济评价指标 |
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四、河南省“两个较高”评价指标体系 |
五、方创琳区域发展指标体系 |
第三节 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一、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作用 |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三、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河南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
一、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
二、评价模型与方法 |
三、河南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分析 |
第六章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区域”和决策支持系统 |
第一节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区域” |
一、数字区域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
二、河南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条件 |
三、河南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构想 |
四、河南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示范工程和重点应用领域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 |
一、决策与决策过程 |
二、决策支持系统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 |
第三节 河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
一、河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 |
二、河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界面 |
三、河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主要结论 |
第二节、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要研究工作 |
致谢 |
(10)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体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综述 |
2.1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评价 |
2.2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标志 |
2.2.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
2.2.2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
2.3 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
2.4 启示 |
3 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 |
3.1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评方法 |
3.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3.2 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模型的构建 |
3.2.1 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3.2.2 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的建立 |
3.3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评 |
3.3.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数测算 |
3.3.2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比较 |
4 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比较 |
4.1 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比较 |
4.1.1 经济发展水平 |
4.1.2 农业生产条件 |
4.2 农地制度比较 |
4.2.1 韩国的农地制度 |
4.2.2 日本的农地制度 |
4.2.3 台湾的农地制度 |
4.2.4 浙江的农地制度 |
4.2.5 比较与启示 |
4.3 农业保护政策比较 |
4.3.1 韩国的农业保护政策 |
4.3.2 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 |
4.3.3 台湾的农业保护政策 |
4.3.4 浙江的农业保护政策 |
4.3.5 比较与启示 |
4.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 |
4.4.1 韩国农协 |
4.4.2 日本农协 |
4.4.3 台湾农会 |
4.4.4 浙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4.5 比较与启示 |
4.5 非农化和城市化比较 |
4.5.1 韩国的非农化和城市化 |
4.5.2 日本的非农化和城市化 |
4.5.3 台湾的非农化和城市化 |
4.5.4 浙江的非农化和城市化 |
4.5.5 比较与启示 |
5 浙江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及推进对策 |
5.1 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
5.2 浙江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
5.3 推进浙江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茶叶贸易市场的联动分析[D]. 何晨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2]嵌入性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行业协会研究 ——以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为个案[D]. 唐兴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3]中财委与新中国初期经济秩序的确立[D]. 余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理论与实践研究[D]. 林清龙. 华侨大学, 2013(08)
- [5]FDI与广东省农产品出口[D]. 郑婉辉. 暨南大学, 2011(07)
- [6]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模式研究[D]. 王军. 安徽农业大学, 2009(S2)
- [7]新时期我国蚕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向生刚.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2)
- [8]《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9]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 赵书茂.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4(02)
- [10]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体系的比较研究[D]. 田万获. 浙江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