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1](2010)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怪胎 ——工农兵学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农兵学员是1970-1976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特殊现象。文化大革命以文化为突破口,首先试刀教育界,为工农兵学员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土壤;大量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存在,为其诞生提供了社会储备;高考招生制度的废除和大众心理诉求为其提供了制度准备和社会需求;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乃至先前的抗日军政大学、各种各样的革命大学、工农速成班是其诞生的历史根源;最高领袖的教育思想为其诞生提供了思想准备。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推荐上大学的制度应运而生。在“推荐制”这一特殊的招生标准下,全国高等院校招收了94万工农兵学员。他们当中多数人是按照“推荐制”的正规流程进入高等院校,但也有不少人通过各种非正当手段,以“走后门”的方式进入了大学。工农兵学员进入大学后,高等院校积极贯彻中共中央“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号召,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开门办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政治大课和教学实践课的学习,建立“校外之家”,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路线。七十年代的山东大学工农兵学员教育就是这种办学模式的一个缩影。在“上、管、改”的泛政治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是颠倒的,教师不能顺利展开教学工作。工农兵学员积极宣传、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政治活动,也有不少人珍惜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机,刻苦求学钻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工农兵学员中的佼佼者。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多被分配到原单位或原省份工作。由于时代和泛政治教育的局限,他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人业务能力不高,工农兵学员普遍得不到社会认可,这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隐痛。但工农兵学员政治热情、思想觉悟高,吃苦耐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周全华[2](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陈来[3](2008)在《犹记潇湘细雨时——我的大学时代》文中提出就我个人来说,在内蒙兵团的劳动可以说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长沙上大学的念书可以说是苦其心志,动心忍性。我虽然没有受到什么大任,但这些做工农兵和做工农兵学员的经历在我的人生中都有正面的意义。在内蒙的社会实践中打下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开始养成阅读经典原着的习惯;在工农兵学员的时代继续拓宽和发展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而且经过了比较系统的理解能力的训练,提高了综合素质。这些可以说都对我后来的学术发展作了铺垫和准备。
余智敏[4](2021)在《刘达和中国科大》文中研究说明刘达是中国共产党向高等院校派出的首批领导干部之一,先后担任过东北农学院院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拥有管理五所大学的经验,在这五所大学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目前,对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以及刘达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较多,对刘达在中国科大的研究还甚为薄弱。上述五校中,刘达在中国科大任职的时间最长(长达12年)。研究刘达在中国科大的作为,不仅能充实对刘达的研究,还是中国科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察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也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口述访谈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以刘达为中心人物,以“教学改革”、“回炉班”为研究重点,详细梳理了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大的变化历程。刘达上过大学,来中国科大之前就管理过三所大学,对于如何办大学,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以贯彻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好工农兵学员为由,办起了“回炉班”。他为中国科大留下和培育了两批独立师资,不但使其脱离了分崩离析的厄运,还为其在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毫不夸张的说,他对科大有再造之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刘达与中国科大此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作了说明;对刘达和中国科大相关的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主要对于刘达的整个生平和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的经历进行了介绍,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重视基础建设、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还创建了俄文班,并开创了东北林学院的林产化工专业。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刘达主持的“教学改革”。刘达来到中国科大后,主持了中国科大的“教学改革”,出台了几项措施,并提出“选修”“免修”“单科升级”等进一步的教改措施。刘达还完成了学校的系科调整,将学校原有的13个系并成了 6个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达的经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达停职反省,之后一直处于被专政的状态,校园里陆陆续续地成立了许多群众组织,一些群众组织试图“解放”刘达,但未能成功;1969年12月,中国科大迁往安徽,刘达随之南下,1972年终于获得“解放”。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刘达创办教师进修班(俗称“回炉班”)的经历。“回炉班”是由选调回来的1968届、1969届和1970届的中国科大毕业生组成。面对下迁后的薄弱师资队伍,刘达勇于担当,创办“回炉班”,相继开办了进修一班、进修二班。在随后的“批林批孔”、“反回潮”运动中,他果然遭到批判,并最终黯然离开了中国科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刘达敢于担当,不但从中国科大应届毕业生中留下了一批师资,还冒着风险,为中国科大保留了一批“政治处理品”师资,并以办“回炉班”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召回了一批师资,从而为中国科大建立了独立的师资队伍,令其在下迁合肥后得以免遭肢解、起死回生。他还以贯彻毛泽东“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尽管那些措施实行时间并不长,但它们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令中国科大得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迅速成为改革的先驱。从这些举措看,刘达不但是中国科大历届党委书记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在中央派往高等院校的第一批领导干部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正如朱镕基和李岚清所言,刘达是“杰出的教育家”。
周武[5](2007)在《我的“工农兵学员”经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4年,我有幸成为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的一名解放军学员,在校学习三年后,回到了部队。有人对当年工农兵学员上大学那段历史缺乏了解,以讹传讹,认为这一批人都是白卷先生,这与我知道的事实有很大出入。我有责任将我所了解的“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情况及我的经历作一叙述:
舒云[6](2007)在《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文中研究指明谁说中国古代只有四大发明?活到1300岁的科举考试当然应该是第五大发明了。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将科举考试传到英国、法国和美国,逐步形成现代考试制度。在当今中国,恐怕再也没有比高考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事情了。
顾高菲[7](2020)在《近现代我国高校推荐入学制的流变》文中研究表明从民国时期的"保送入学"到"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再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入学制"的探索实践,均出现了招录机会不公、腐败滋生等诸多流弊,这也使得高校招生制度对推荐入学方法存在着反反复复的限制和割舍。推荐入学制常常作为考试制的一种补充而时隐时现,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人才的选拔需要考试制与推荐制互为补充,才能建构起更为科学的高校招生入学制度,但在此之前,先要有效处理推荐入学制的流弊问题。高校招生必须进行人才选拔科学化和维护社会公平相统一的制度完善。
王金昌[8](2005)在《挣脱》文中指出一自从和卢娜“恋爱”以来,吕大鹏从来不失约,但很少和卢娜一起去商店、公园和电影院,他总是设法把她留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宿舍里,卢娜解开胸怀,让他拥、让他爱。她想用身体拴住他。他也想既成事实,好让自己死心。这样的反复,使他越陷越深,越深越痛苦。让这高墙深院把外面的世界隔离起来吧,在封闭的环境里,面对的只有她一个女人,没有高矮之别,美丑之分。面对着世界上惟一的女性,他的青春的本能冲动和虚荣心似乎得到了满足,一桩
李宜江[9](2013)在《青年教师学术与生活的历史境遇 ——以安徽省S大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近十年来,大学青年教师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学术界从不同学科视角、聚焦不同问题领域、运用不同研究方法纷纷对大学青年教师展开研究。现有大学青年教师的研究在呈现良好研究态势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局限:一是研究的时空:静态有余,动态不足,缺乏历史感;二是研究的问题领域:维度有余,立体不足,缺乏联系感;三是研究的方法:定量有余,质性不足,缺乏生活感。为了研究的方便,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青年教师划分为三代人。具体说来,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形成的一代,他们中多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读的大学,主要出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第二代大学青年教师是经历上山下乡、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的一代,他们中多数是恢复高考后读的大学,主要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第三代大学青年教师是迎来改革开放的新生一代,他们中多数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读的大学,主要出生于20世纪70-80年代。本文以时间为“线”、S大学空间场域为“点”,宏观社会背景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编制访谈提纲,选择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三代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教育叙事、口述史等研究方法,从教育、生活、学术等多种维度,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大学青年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术与生活的境遇。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是“同质”的一代,学术与生活常受困扰。在上大学期间,他们的学习就不断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在大学工作以后,学术活动在政治干扰中缓慢前行,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助教工作,在政治控制中科研“无意识”,由于职称晋升工作非制度化、不确定性,他们在青年时对讲师职称非常向往,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当了十多年助教。在生活方面,他们的生活境遇二十年间未曾本质改变,表现为拿了20年“一个”工资,住了20年“一间”房子,看了20年“一样”电影。第二代大学青年教师是“奋进”的一代,表现出对学术与生活的渴求。第二代大学青年教师多数在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上大学,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的学习。在大学工作以后,他们的学术之花迎来了开放的春天。从担任助教那天起,就开始训练基本功站稳讲台,成为讲师以后教学成了生活的主线,科学研究开始有了量化评价标准,职称晋升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他们经历了“脑体倒挂”的岁月,并从容地度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清苦日子,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也可以简单快乐地生活,进入90年代以后,他们的生活开始逐渐好转,物质待遇不断提高。1977、1978级大学生出身的大学青年教师成为第二代青年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年龄差异巨大、社会阅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格外刻苦,心态积极向上、敢于拼搏进取,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经历和道路不可复制,其经验和精神却可以传承。第三代大学青年教师是“纠结”的一代,学术与生活面临选择的困惑。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也给第三代青年教师日后的学术与生活带来了选择的烦恼。他们在学术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第一代青年教师记忆中刻骨铭心的助教,到了第三代青年教师时已行将成为历史。当第三代青年教师的教学遭遇科研那只“看得见的手”时,青年教师开始有了不同选择,或是重科研,或是委屈教学,或者寻求良心的平衡。当科研考核渐趋量化的时候,科研评价就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双刃剑”,如何在积极与消极方面获得平衡又是一个纠结的问题。职称晋升的竞争到了第三代青年教师时日见激烈,职称晋升“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第三代青年教师有别于前面两代青年教师学术方面压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位提升方面的压力空前绝后。第三代青年教师的生活待遇在客观上不断提高,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幸福感却在不断下降。对于学术与生活他们面临从未有过的选择与平衡。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大学青年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术与生活境遇。扫描三代青年教师走过的学术与生活历程,发现曾经同样年轻的他们,在客观历史与主观经验交互作用下却有着不同历史境遇;虽然处在不同历史境遇中,却有着渴求知识传播知识的共同坚守;面临不同时空有着多样选择,却都是追求沉浸于日常教学与科研的“安心”人生。
谢海涛[10](2007)在《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一群特殊的高校学生,他们的名字叫工农兵学员。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持续七年的工农兵学员招生成为历史。而1976年的那一届,也就成为了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本文记述复旦大学中文系7611班的往事,他们当中有插队多年
二、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等教育的怪胎 ——工农兵学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和资料使用 |
三、核心概念的提出 |
第一章 漫长孕育:工农兵学员诞生的渊源及其现实条件 |
一、政治土壤 |
二、社会基础 |
三、历史根源 |
四、思想基础 |
第二章 怪胎出世:高等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
一、现代推荐制:"精英"选择的"十六字标准" |
二、天之骄子:新式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的概况 |
三、考场外的竞争:变味的"群众推荐" |
第三章 青春豪迈:"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
一、开门办学: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
二、"上、管、改":泛政治教育下的学员与教师 |
第四章 隐痛未了:工农兵学员现象述评 |
一、未了情:大普学历的惆怅与挣扎 |
二、往事并不如烟:关于工农兵学员的观察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
一、停课闹革命 |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
二、"斗批改"总述 |
三、清队整党 |
四、精简下放 |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
二、工宣队状况 |
三、贫管会状况 |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
2、"掺砂"--三结合办法 |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
2、校办厂场 |
3、临时任务劳动 |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
1、开门办学 |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
一、概况 |
二、文化学习状况 |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
五、"上管改"状况 |
六、质量评估 |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三、"边干边学" |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
三、五七学校 |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
1、办成政治大学 |
2、办成农场 |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
5、"三上三下" |
6、"对着干" |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
二、教育悄悄复苏 |
1、文化考查旋风 |
2、重整学校秩序 |
3、抓文化学习 |
4、调减生产劳动课 |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
四、批林批孔 |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
二、教育的整顿 |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
一、风云突变 |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
四、教育界的"反击"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
三、招生录取情况 |
四、考后风波 |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
1、平反冤假错案 |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
五、复兴高等教育 |
1、收回被占校舍 |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
3、恢复与增设高校 |
六、复办重点学校 |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
一、近世学风一变 |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刘达和中国科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已有相关研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刘达高校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管理特色的形成 |
2.1 刘达生平 |
2.2 创建东北农学院 |
2.3 创建东北林学院 |
2.4 坚持说真话、办实事 |
第3章 初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3.1 教学改革 |
3.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
3.1.2 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
3.1.3 加强外语学习 |
3.1.4 减少学生课外活动量 |
3.1.5 免修、选修、单科升级 |
3.2 系科调整 |
3.2.1 系科调整前的酝酿 |
3.2.2 正式系科调整 |
第4章 特殊时期的焦点人物 |
4.1 对刘达的斗争与保护 |
4.1.1 刘达被停职反省 |
4.1.2 陆续成立的群众组织 |
4.1.3 把看管者转化为“铁杆保皇派” |
4.2 刘达终获“解放” |
4.2.1 随中国科大下迁 |
4.2.2 重新担任党委书记 |
第5章 再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5.1 试图把中国科大从合肥迁回北京 |
5.2 创办“回炉班” |
5.2.1 进修一班和进修二班 |
5.2.2 进修班与工农兵学员 |
5.3 刘达调离中国科大 |
5.4 对中国科大后来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刘达中国科大活动年表 |
附录2 忆刘达和科大——宣雅静谈话录 |
附录3 “刘达与回炉班”座谈会记录 |
附录4 冯焕清、周荷琴访谈录(节选) |
附录5 黎懋光先生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
(6)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2年中国建立了统一考试制度 |
二、毛泽东对侄子说, 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 |
三、延续多年的高考制度要废止 |
四、中学生的两封信 |
敢叫日月换新天 |
五、废除高考的决心终于定下来了 |
六、1966年的招生通知成了一纸空文 |
七、到1977年434所学校还剩328所 |
八、工农兵学员是文革的特殊产物 |
九、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
十、张铁生三门功课考了105分 |
十一、教育界的“新鲜事”不断 |
十二、周荣鑫的讲话受到教育界的拥护 |
十三、夺了教育部的领导权 |
十四、邓小平一锤定音, 恢复高中毕业生直接招考学生 |
十五、中央决定调用印《毛泽东选集》五卷的纸印制考卷 |
十六、教育界的春天真的来了 |
(7)近现代我国高校推荐入学制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保送入学 |
二、工农兵推荐上大学 |
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
四、余论 |
(9)青年教师学术与生活的历史境遇 ——以安徽省S大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基本概念界定 |
七、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同质”的一代:学术与生活的困扰 |
一、我的大学:读书·运动 |
(一) 从“童工”到大学生 |
(二) 读书只能偷着读 |
二、学术在政治干扰中缓慢前行 |
(一) 刻骨铭心的助教工作 |
(二) 科研“无意识” |
(三) 对讲师的向往 |
三、生活境遇二十年间未曾本质改变 |
(一) 拿了20年“一个”工资 |
(二) 住了20年“一间”房子 |
(三) 看了20年“一样”电影 |
第三章 “奋进”的一代:学术与生活的渴求 |
一、我的大学:珍惜·奋进 |
(一) 郑学农“工农兵”学员的生活 |
(二) 从农村来到北京上学 |
(三) 死都要上大学 |
二、学术之花迎来开放的春天 |
(一) 当好助教站稳讲台 |
(二) 教学成了生活的主线 |
(三) 科研有了量化尺度 |
(四) 职称晋升不再遥远 |
三、在“脑体倒挂”的岁月里从容生活 |
(一) 80年代的清苦日子 |
(二) 回老家办婚礼只因没有一间房 |
(三) 没钱也可以“穷开心” |
(四) 生活渐有起色 |
四、特别一说的一届群体 |
第四章 “纠结”的一代:学术与生活的选择 |
一、我的大学:学习·兼职 |
(一) 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 |
(二) 下课咱去溜冰 |
(三) 上大学就开始挣钱 |
二、学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
(一) 行将成为历史的“助教” |
(二) 当教学遭遇科研那只“看得见的手” |
(三) 悬在头上的“双刃剑” |
(四) 职称“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
(五) 学位压力空前绝后 |
三、生活待遇提高了为何幸福感却下降 |
(一) 青年教师的收入中等偏上 |
(二) 收入的增长敌不过房价的飙升 |
(三) 青年教师为何感觉不幸福 |
(四) 朱知史的幸福生活 |
四、学术与生活:如何选择 |
第五章 “青年”:学术与生活留下的历史印痕 |
一、客观历史与主观经验交互作用下的不同境遇 |
二、渴求知识传播知识的共同坚守 |
三、沉浸于日常教学与科研的“安心”人生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林锡琦的大学梦 |
话剧的诱惑 |
来自五湖四海 |
“用麻袋装知识” |
来自77级的冲击 |
研究生考试 |
“文革”后第一个大戏《于无声处》 |
毕业在1980年 |
四、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等教育的怪胎 ——工农兵学员探析[D]. 刘慧. 山东大学, 2010(09)
- [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3]犹记潇湘细雨时——我的大学时代[J]. 陈来. 开放时代, 2008(01)
- [4]刘达和中国科大[D]. 余智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我的“工农兵学员”经历[J]. 周武. 文史月刊, 2007(06)
- [6]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J]. 舒云. 时代文学, 2007(06)
- [7]近现代我国高校推荐入学制的流变[J]. 顾高菲. 江苏高教, 2020(06)
- [8]挣脱[J]. 王金昌. 青年文学, 2005(15)
- [9]青年教师学术与生活的历史境遇 ——以安徽省S大学为中心的考察[D]. 李宜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10]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J]. 谢海涛. 文史博览,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