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种畜种禽管理条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林[1](2004)在《中国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及动物疫病损失特征和补贴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法、指数法、计量经济模型和特征比较法,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区域特征、规模特征、动物疫病产业损失特征、动物疫病补贴制度的选择和标准。区域优势分析主要结论是生猪和猪肉生产优势区域是西南地区,华中地区次之,华北地区第三;牛肉和肉牛生产优势区域依次为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肉羊生产的优势区域依次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奶牛生产的优势区域依次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肉禽生产的优势区域依次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东北地区;禽蛋生产的优势区域依次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绵羊和绵羊毛生产的优势区域依次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山羊和山羊毛生产的优势区域依次为西北、西南地区、东北和华北;羊绒生产的优势区域依次为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生猪饲养全国水平上的最优是小规模生产,华北地区是小规模生产,东北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是中规模生产,华中、西北地区是大规模生产方式。全国平均水平和东北地区的蛋禽最优养殖规模是国营集体规模,华北、东南沿海、华中、西南是专业户饲养规模,西北是国营集体饲养规模。全国平均水平和华北、东北地区的肉禽最优养殖规模是国营集体规模,东南沿海、华中、西南、西北是专业户饲养规模。全国平均水平上的奶牛最优养殖规模是国营集体;华中、西北是国营集体,华北、东北、东南沿海、西南是专业户。肉牛生产从成本收益率上看,东北规模最有效率,从单位耗粮数量上看,西南和西北规模最有效益。东北和西北规模效益明显。肉羊生产从成本纯收益率方面看,东北规模最有效率。从单位耗粮数量上看,西南规模效率最高,从饲养量上看,东北和西北规模效益明显。在畜牧产业动物疫病损失特征和补贴制度研究中,分析了英国疯牛病的产业损失特征,政府补贴措施及实施效果,评价了疫病对英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我国动物疫病补贴制度的启示。通过建立农民畜牧业收入模型,分析和估计了禽流感对畜牧业损害以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采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动物疫病产业损害特征,补贴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补贴制度的选择标准。
刘洪兰[2](2002)在《上犹县贯彻执行《江西省种畜种禽管理条例》工作的做法》文中指出
毛光远[3](2016)在《南京国民政府马政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初以来,由于国内社会动荡不安,牧政废弛,天灾人祸接撞而至,畜牧业生产社会环境遭到破坏,中国产马数量及素质能力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严重制约着军用马匹补充和农商社会经济的发展。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的国防危机日益加深,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紧筹划国防军备建设,在推进现代化军备建设的同时,作为冷兵器时代关系封建王朝兴衰的马政,其在国防军备方面的重要性也逐渐引起了军政各界的重视,马政提上了国民政府议事日程。鉴于当时马政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军马补充的困难,国民政府相继成立了马政委员会、马政局及马政司等中央马政管理机构,并派马政界官员远赴国外考察,通过借鉴东西方列强马政模式,制定了马政建设长远计划及军马管理方面相关法规,围绕着以增加产马数量和增进产马素质为中心,开始推进马政建设工作,以期解决陆军建设中的马匹配额问题,加强国防军备建设步伐,应对当时所面临的险恶国际战争环境。清末民初以来中国产马体格能力的下降,使得适合军用马匹数量日渐减少,故推进国产马匹品种改良成为国民政府马政建设主要内容之一。马种改良首要培育出足够数量优良种马,以期达到普遍改良之目的。有鉴于此,军政部创设了种马牧场和种马育成所,引进外洋优良种马,并通过洋马和国产马累代杂交,以期育成国产优良种马。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所属马种改良繁殖场在西部后方地区设立配种站所,推进民马改良繁殖工作。同时,为了马种改良繁殖工作有章可循,国民政府颁布了国营各牧场种马选用与马种改良的相关标准。然而由于外洋种马数量有限,再加上战争环境负面影响,国民政府各牧场民马配种站所未能广泛设立,更难以达到普遍改良繁殖民间马匹之目的。尽管如此,国民政府西部地区牧政建设活动对推动边疆民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无裨益。军用马匹广泛来源在于地方民间社会,因此推动地方产马事业发展成为国民政府马政建设中心工作之一。为了增进民间产马数量及素质能力,军政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奖励保护民间产养马骡相关办法,以推动地方马政建设工作向前发展。在国民政府推动地方马政相关政策的倡导下,地方各省通过设立种马牧场、推动民马配种、禁止屠宰马骡、举办马骡增产贷款及产马比赛会等方式,致力于地方马政建设工作。这不但体现了国民政府中央马政建设方案在地方的运行状况,而且对推动地方产马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由于接连不断战争影响,国民政府奖励保护地方产马政策缺乏彻底推行的良好社会环境,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是大打折扣,这在客观上又影响着地方民间社会产马业的发展。马政建设需要兽医、蹄铁等有关方面的大量人才,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对清末民初陆军兽医学校整顿建设,使其成为培养马政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是民国时期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数量最多的高等学府。另外,为了解决地方畜牧兽医人才不足的问题及推动地方马政建设的需要,国民政府中央有关机构与地方各省通过举办各类短期训练班及高等学校教育等方式,加大马政人才培养力度。但由于当时畜牧兽医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相对滞后,再者受传统职业偏见的影响,从业人员较少,这使得民国时期畜牧兽医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人才供求紧张状况给国民政府马政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军马补充与保育是国民政府陆军马政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国民政府通过整顿原察哈尔军牧场,创设甘青地区军牧场及军马补充所等措施,试图建立起军马补充的常规性机制。鉴于抗战时期军马大量消耗及亟待补充的需要,军政部成立了临时购马骡机构,派员分赴后方产马各地采购军马,并通过"以马代丁"等措施从民间社会征集大量马匹,进行军马广泛社会动员。鉴于军马保健工作的需要,军政部制定了马乾、草料及兽医卫生器材的供给方式与发放标准,并建立了陆军马粮仓库、兽医卫生器材库、兽医院所等军马卫生防疫机构,加大军马保育及伤病马骡的治疗工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陆军马政建设对抗日战争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近代中国积弱积贫,内忧外患接连不断,边疆畜牧地带危机接踵而至,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东北及华北等产马主要区域遭到破坏,再加上西北及西南地区处于军阀割据状态下,国家中央行政不是很畅达,国民政府中央直接控制的马政资源不断缩减,这都给马政建设工作的推进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在诸多不利因素之中,持续不断的国外内战争是制约马政最为主要决定性因素之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马政如同国家其他建设工作一样被淹没在战争的漩涡之中,建设工作的推进面临重重困难,更难以达到预期设计的目标。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4](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附录1: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索引》文中提出一、综合性规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2009年)
赖以斌[5](1996)在《总结经验确立目标向畜牧强省转变》文中研究说明总结经验确立目标向畜牧强省转变赖以斌(江西省畜牧兽医局)“八五”期间,我省畜牧业随着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显着成绩,特别是1992年全省畜牧水产工作会议后,4年迈了四大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
朱冠楠[6](2015)在《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在中国,除了牧区之外的广大农业生产地区,畜禽业一直是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历史上向来是畜禽业高度发达的地方,近代江苏畜禽生产在全国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又因其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作为近代最先受到海外畜牧业影响和冲击的地区,江苏畜禽业发展也因此处于中国近代畜禽业发展的最前沿。民国时期(1912—1949年),虽仅有短暂的38年时间,但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是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传统畜牧科技与近现代畜牧科技相互交汇、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苏省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核心区,其畜禽业在这一历史时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方向的重要转折和发展。根据江苏畜禽业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将民国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二阶段是1927—1937年,国民党建立并巩固其南京政权阶段,第三阶段是1937—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江苏沦陷阶段;第四阶段是1945—1949年,抗战结束,国民党政权崩溃阶段。在第一阶段1912—1927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乱,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致使江苏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第二阶段1927—1937年社会政治相对平稳,各项建设事业均得到较快发展,史称"民国十年黄金期",在此期间,畜禽业发展才开始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国民政府主导下的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兽医机构初步建立起来,大量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引进江苏,用以改良地方畜禽品种,现代组织形式的畜禽企业及畜产合作社也逐渐建立起来,江苏畜禽业在这十年期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三阶段1937—1945年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江苏省因日本侵略沦陷,损失惨重,畜禽业发展被迫中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第四阶段1945—1949年期间,江苏畜禽业逐渐恢复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国民党政权日渐崩溃,导致这一时期江苏畜禽业的发展规划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完全付诸实践。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畜牧业发展政策,大都是围绕着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来制定的。这一时期的江苏畜禽饲料生产与加工利用、中兽医技术等方面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经验,变化较小。而现代畜牧兽医机构的初步建立、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地方畜禽品种的改良和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是近代江苏整个畜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三个方面,也是江苏畜禽业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一时期初步建立的现代畜牧兽医机构、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及改良地方畜禽品种和建立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等江苏畜禽业发展集中体现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建立的具有现代特征的畜牧兽医组织机构在引进、推广、研究及传播西方畜牧兽医技术,保障中国畜禽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江苏畜禽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以及运用现代实验科学育种技术改良地方畜禽品种,是不同于以往历代传统育种技术的人工有意识的培育选种,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畜禽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现代组织形式的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建立后,采用了先进的现代畜禽生产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率与商品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尽管它们为数不多且发展缺乏连续性,但却代表了长江中下游畜禽业的近现代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挖掘我国近代畜禽业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畜禽业良性发展及畜牧业的现代转型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关于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经验主要是:多重力量及外力因素的推动和介入;注重对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畜产合作经验的学习;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畜禽业。关于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民间资本对现代畜禽业的投入较少,畜禽业在农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政府及畜牧界专家缺乏深入到农村的实地调研;政府缺乏对国外市场和外国资本经济入侵的控制及防范意识;政府与专家主导型的现代畜禽业发展导致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政府及民众缺乏对本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自主保护意识。最后归纳反思,以史为鉴,以史观今,对当前我国畜禽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7](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显现其文明程度。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动物保护思想让我国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了明确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的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代动物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而奋斗,我国的法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已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
钟新福,舒希凡[8](2001)在《“十五”期间江西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发展构想》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成绩,阐述了“十五”期间良繁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提出良繁体系建设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国有种畜禽场转制,建立种猪联合育种组织、胚胎移植中心、家禽研究所、牧草种子繁育中心。
中国畜牧业协会[9](2001)在《热烈祝贺中国畜牧业协会成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钟新福,舒希凡,李文玉,高超宁[10](2003)在《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刻不容缓,事关人类的生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保护工作是政府行为,开发利用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目前首要的是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研究。中长期要建立种质评价、动态监测、信息网络、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系,达到品种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江西省种畜种禽管理条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种畜种禽管理条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及动物疫病损失特征和补贴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中国畜牧业区域化研究 |
1. 中国畜牧业资源、科技与社会及经济的总体条件分析 |
1.1 我国畜牧业生产能力分析 |
1.2 畜牧业资源分析 |
1.3 牧草、饲料粮、工业配合饲料资源状况 |
1.4 畜牧业科技分析 |
1.5 畜牧业生产社会及经济条件分析 |
2. 畜牧业生产的区域划分 |
2.1 划分的条件 |
2.2 划分的结果 |
2.3 六大区域的畜牧业自然资源和生产特征 |
3. 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区域资源变化特征 |
3.1 饲料资源的区域间变化和特征 |
4. 我国畜牧业区域生产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
4.1 我国畜牧业区域生产特征 |
4.2 我国畜牧业区域的变化特征 |
5、畜产品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 |
5.1 比较优势分析的理论 |
5.2 影响畜禽优势区域发展的因素 |
5.3 比较优势分析的方法 |
6、同一畜产品在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 |
6.1 生猪和猪肉比较优势 |
6.2 牛肉和肉牛比较优势 |
6.3 肉羊比较优势 |
6.4 奶牛比较优势 |
6.5 肉禽比较优势 |
6.6 禽蛋比较优势 |
6.7 绵羊和绵羊毛比较优势 |
6.8 山羊和山羊毛比较优势 |
6.9 羊绒 |
7. 同一区域不同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7.1 东北地区 |
7.2 华北地区 |
7.3 华中地区 |
7.4 东南沿海 |
7.5 西南地区 |
7.6 西北地区 |
8. 不同畜禽适宜发展区域划分 |
8.1 猪发展区域 |
8.2 肉牛发展区域 |
8.3 奶牛发展区域 |
8.4 禽发展区域 |
8.5 羊发展区域 |
9. 畜牧业区域化发展政策 |
第二部分 中国畜牧业规模化研究 |
1. 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分析 |
1.1 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
2. 我国畜牧业规模生产发展模式 |
2.1 我国畜牧业规模生产经营模式 |
2.2 我国畜牧业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发展特点 |
2.3 我国畜牧业规模生产发展特点 |
3. 畜牧业规模化评价指标体系 |
3.1 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特征 |
3.2 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指标评价体系 |
3.3 中国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指标评价体系的方法 |
4. 不同区域不同畜禽的最优养殖规模 |
4.1 最优养殖规模分析方法说明 |
4.2 我国畜禽生产最优规模评价说明 |
4.3 生猪规模化养殖评价 |
4.4 家禽(蛋禽、肉禽)规模化养殖评价 |
5. 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政策 |
第三部分 动物疫病产业损失特征和补贴制度的实证研究 |
1. 英国疯牛病的产业损失特性及其补贴制度 |
1.1 英国疯牛病危机 |
1.2 英国政府和欧盟政策 |
1.3 英国政府的公共支出 |
1.4 疯牛病危机对英国肉牛产业的影响 |
1.5 疯牛病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
1.6 潜在影响 |
1.7 1996/97英国疯牛病的影响评估 |
1.8 启示 |
2. 禽流感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危害的模型估计 |
2.1 禽流感对亚洲的危害 |
2.2 禽流感在我国发病状况 |
2.3 禽流感对我国畜牧业危害的特征性评估 |
2.4 禽流感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危害的估计与测算 |
2.5 禽流感对我国畜牧业相关产业影响估计与测算 |
2.6 禽流感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
2.7 控制和扑灭禽流感的措施建议 |
3. 禽流感对禽业损害特征及补贴的研究─吉林禽流感案例分析 |
3.1 禽流感对家禽业的损害特征 |
3.2 禽流感损害的产业补贴标准 |
3.3 禽流感补贴测算模型 |
3.4 对减少疫病损失和风险的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南京国民政府马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史料运用说明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马政建设的缘起 |
一、马匹在国防军备方面的重要性 |
二、产马数量锐减与体格能力的退化 |
三、军用马骡补充困难 |
第二章 中央马政机构与马政计划 |
一、中央马政机构演变与事权的集中 |
二、中央马政机构的播迁 |
三、全国马政建设计划 |
四、军马选定与保管规则 |
第三章 种马牧场与马种改良 |
一、马种改良预期标准 |
二、抗战前种马牧场建设与马种改良 |
三、抗战开始后的种马场所建设与民马改良 |
第四章 军牧场与军马培育 |
一、军牧场整顿与建设 |
二、军牧场马匹构成与军马培育 |
三、军牧场垦殖工作 |
四、军牧场与地方社会的纠纷 |
五、军民合作放牧协定办法的出台 |
第五章 提倡地方产马与地方马政建设 |
一、国民政府地方产马助成办法 |
二、地方各省马种改良繁殖 |
三、地方产马比赛会 |
第六章 马政人才培养与军马卫生防疫 |
一、马政人才培养 |
二、军马卫生防疫机制 |
三、陆军兽医卫生器材供给机制 |
第七章 国民党军队军马补充与草料补充机制 |
一、军马补充所与补充处 |
二、军马采购临时机构与相关问题 |
三、"以马代丁"措施与民众负担 |
四、"献马运动"与民众反抗 |
五、军牧场育成军马调拨 |
六、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军骡输入 |
七、马粮仓库与军马草料补充机制 |
八、军政部保护产马与军用马骡保育 |
第八章 国民政府马政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困境 |
一、马政建设起步迟滞 |
二、马政模式与相关困境 |
三、马政资源萎缩 |
四、牧政基础设施薄弱 |
五、军用马骡频繁征调与农家役畜短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况及以往研究局限 |
三、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解释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晚清江苏畜禽业发展概况 |
一、养猪业 |
二、养牛业 |
三、养羊业 |
四、养马、驴、骡业 |
五、养兔业 |
六、养禽业 |
第二节 晚清中国畜禽业发展的困境 |
一、中国畜禽业日趋衰落 |
二、中国畜禽产品贸易的困境 |
第三节 晚清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引进 |
一、翻译介绍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文章和着作 |
二、重视畜牧兽医教育,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
三、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并建立畜牧试验场 |
第二章 现代畜牧兽医机构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
一、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 |
二、江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
三、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
第二节 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
一、我国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
二、位于江苏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
三、各级畜牧兽医教育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
四、畜牧兽医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及留学生教育 |
第三节 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
一、设立于南京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
二、设立于上海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
第三章 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地方品种的改良 |
第一节 猪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一、猪种改良的目标 |
二、江苏的猪种改良 |
第二节 牛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一、牛种改良的目标 |
二、江苏的牛种改良 |
第三节 羊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一、羊种改良的目标 |
二、江苏的羊种改良 |
第四节 马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一、马种改良的目标 |
二、江苏的马种改良 |
第五节 兔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一、兔种改良的目标 |
二、江苏的兔种改良 |
第六节 鸡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一、鸡种改良的目标 |
二、江苏的鸡种改良 |
第四章 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
第一节 现代畜禽企业的建立 |
一、现代奶牛企业的建立及发展 |
二、现代养鸡场及蛋品公司的建立 |
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畜禽企业的建立 |
第二节 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
一、建立畜产合作社的背景 |
二、江苏畜产合作组织的概况 |
第三节 现代畜禽企业及畜产合作社的特点 |
一、由政府和畜牧兽医专家学者主导和发起 |
二、发展缺乏连续性 |
第五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
一、多重力量及外力因素的推动和介入 |
二、注重对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和畜产合作经验的学习 |
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畜禽业 |
第二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民间资本对畜禽业投入较少,畜禽业在农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 |
二、政府及畜牧界专家缺乏深入到农村的实地调研 |
三、政府缺乏对国外市场及外国资本经济入侵的控制及防范意识 |
四、政府与专家主导下的现代畜禽业发展导致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
五、政府及民众缺乏对本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自主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江苏省民国时期建制沿革 |
附录2 江北各县二十四年度推进畜禽养殖业情形简明表 |
附录3 无锡牛乳营业登记一览表 |
附录4 《牛乳营业取缔规则》 |
附录5 《南京市牛乳保证责任合作社章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主持科研项目 |
(7)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中国大陆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章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49~1977)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78~1999) |
一、有关非法狩猎、走私的规定 |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条例中的规定 |
三、有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规定 |
第三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打击非法捕猎、走私野生动物力度增加 |
二、野生动物保护地方立法繁荣发展 |
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全面建设 |
(一)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的重要通知 |
(二)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 |
(三)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有关规定 |
四、其他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 |
(一)关于肇事野生动物补偿工作 |
(二)关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及网络救助 |
(三)关于自然灾害中的野生动物保护 |
(四)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规定 |
第二章农场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恢复期(1949~1965) |
一、农场动物保育的有关规定 |
二、发展农场动物养殖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屠宰、防疫的有关规定 |
四、关于农场动物的其他规定 |
第二节曲折停滞期(1966~1976) |
第三节全面建设期(1978~1989) |
一、农场动物养殖发展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生存发展基本问题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防疫的有关规定 |
四、农场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四节迅猛发展期(1990~1999) |
一、农场动物种畜禽管理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屠宰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五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农场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
(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防疫免疫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四、《畜牧法》的有关规定 |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有关规定 |
(二)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的有关规定 |
(三)畜禽养殖的有关规定 |
(四)畜禽运输的有关规定 |
(五)质量安全保障的有关规定 |
五、其他涉及农场动物福利的有关规定 |
第三章实验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79~1982)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83~2005) |
一、实验动物立法体系全面建设 |
(一)专门规范实验动物管理的立法出台 |
(二)实验动物管理地方立法全面建设 |
(五)其他立法中的对于实验动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
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建立 |
(一)七部委共同制定的部门规章——《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出台 |
(二)地方性立法中关于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关规定 |
(三)其他地方性立法中的实验动物相关规定 |
四、《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 14925-2001)》的发布 |
第四节繁荣创新期(2006~至今) |
一、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的提出 |
二、实验动物的地方性立法繁荣发展 |
第四章伴侣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快速发展期(1980~1999) |
一、伴侣动物传染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
二、伴侣动物的出入境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的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四、伴侣动物限制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二节全面繁荣期(2000~至今) |
一、伴侣动物的饲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一)国务院各部委相关公告中的有关规定 |
(二)对伴侣动物饲料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管和通报 |
二、伴侣动物的诊疗、用药管理的相关规定 |
(一)《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二)地方性立法中动物诊疗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一)狂犬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
(二)伴侣动物进出口检疫的有关规定 |
四、地方立法中关于伴侣动物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五章工作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49~1977)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78~1999) |
一、工作动物的饲料方面 |
二、工作动物防疫、检疫的相关规定 |
三、工作动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
四、工作动物运输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导盲犬的相关规定 |
二、检疫犬的相关规定 |
三、搜救犬的相关规定 |
第六章娱乐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观赏动物保护的立法简述 |
第二节演艺动物保护的立法进程 |
第二部分中国港澳台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20 |
第一章中国香港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节中国香港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一、香港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二、动物保护立法中最核心的一部法律——《防止残忍对待动物条例》的相关规定 |
(一)防止残忍对待动物的一般性规定 |
(二)残忍对待动物的法律责任 |
第二节中国香港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
二、《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
三、《渔业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 |
四、《捕鲸业(规管)条例》的相关规定 |
五、其他法律中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 |
第三节中国香港地区驯养动物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香港地区农场动物福利的法律规定 |
二、香港动物运输保护的法律规定 |
三、香港动物屠宰保护的法律规定 |
四、香港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第二章中国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节中国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第二节中国台湾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第三节中国台湾地区驯养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中国台湾地区动物福利保护法制概述 |
二、中国台湾地区农场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三、中国台湾地区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四、中国台湾地区动物运输保护的法律规定 |
五、中国台湾地区动物屠宰的法律规定 |
四、江西省种畜种禽管理条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及动物疫病损失特征和补贴的实证研究[D]. 黄德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5)
- [2]上犹县贯彻执行《江西省种畜种禽管理条例》工作的做法[J]. 刘洪兰.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2(02)
- [3]南京国民政府马政建设研究[D]. 毛光远.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4]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附录1: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索引[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
- [5]总结经验确立目标向畜牧强省转变[J]. 赖以斌.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1996(02)
- [6]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D]. 朱冠楠.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7]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
- [8]“十五”期间江西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发展构想[J]. 钟新福,舒希凡.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1(06)
- [9]热烈祝贺中国畜牧业协会成立[J]. 中国畜牧业协会. 中国禽业导刊, 2001(23)
- [10]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钟新福,舒希凡,李文玉,高超宁.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