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骨骨折108例临床分析

面骨骨折108例临床分析

一、面骨骨折108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竹青[1](2020)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Cal-27侵袭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口腔癌是常见癌症之一,而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易发生于舌侧缘,恶性程度高,由于舌体血运循环十分丰富,且舌的机械运动较为频繁,导致舌鳞癌(TSCC)生长速度快,浸润性强,转移率高,常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甚至可能发生远处转移,一般多转移至肺部。虽然现在针对TSCC迁移及侵袭的发生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关于TSCC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逐步提高,但TSCC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仍在逐年升高,临床上亟待更好的解决方案。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来源广、能够自我更新和增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对肿瘤具有趋向性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工程细胞。目前大量研究显示BMSCs对不同的肿瘤细胞的侵袭作用影响不同,或起促进作用,或其抑制作用,但BMSCs对TSCC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BMSCs对TSCC迁移及侵袭作用的影响及其对舌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细胞,并将这两种细胞共培养后分别进行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从细胞水平上观察hBM-MSCs对cal-27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是什么。为了阐明其作用机制,将单独培养及共培养后的cal-27细胞迁移及侵袭作用相关基因E-cadherin、twist、slug、snail、MMP-2、MMP-9的相对mRNA表达量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着重对MMP-2、MMP-9进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从生物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分析,并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hBM-MSCs影响下Cal-27迁移及侵袭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共培养后的Cal-27的E-cadherin基因表达下调,twist、slug、snail、MMP-2、MMP-9的基因表达上调,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MMP-2、MMP-9蛋白表达上调,推测hBM-MSCs可能是通过下调E-cadherin,上调twist、slug、snail、MMP-2、MMP-9的基因,促进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发生促进肿瘤的生长。结论:成功培养cal-27和hBM-MSCs细胞并行cal-27和hBM-MSCs共培养,提供后续实验基础。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舌鳞癌的迁移及侵袭。

周云凤[2](2018)在《PDGF-BB通过SRC-JAK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文中指出目的:检测Src,JAK2在MC3T3-E1细胞中是否表达及它们是否处于上下游关系,以及是否可以被PDGF-BB激活,PDGF-BB是否可以通过Src-JAK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的成骨向增殖及分化。方法:首先,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rc,JAK2在MC3T3-E1细胞中的表达和PDGF-BB对它们的作用。然后同样用Western blot检测Src,JAK2在MC3T3-E1细胞中的位置关系。再运用CCK-8试剂检测PDGF-BB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PDGFRβ,Src,JAK2的抑制剂AG1295,SU6656,AG490检测Src-JAK2信号通路在PDGF-BB对MC3T3-E1细胞增殖影响中的作用。接着用 Real-time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 PDGF-BB 是否可以促进 MC3T3-E1 细胞的成骨向分化,用PDGFRβ,Src,JAK2的抑制剂AG1295,SU6656,AG490检测Src-JAK2信号通路在PDGF-BB对MC3T3-E1细胞分化影响中的作用。最后用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检测在PDGF-BB的作用下,MC3T3-E1细胞的成骨向分化及矿化,同样用PDGFRβ,Src,JAK2的抑制剂AG1295,SU6656,AG490检测Src-JAK2信号通路在PDGF-BB对MC3T3-E1细胞成骨向分化及矿化影响中的作用。结果:MC3T3-E1细胞中表达Src,JAK2,而且在30min以内,PDGF-BB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激活Src,JAK2。在MC3T3-E1细胞中,Src位于JAK2的上游。由此可以证明,PDGF-BB能够激活MC3T3-E1细胞中的Src-JAK2信号通路。PDGF-BB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并且AG1295,SU6656,AG490抑制了 PDGF-BB的促进作用。同样发现,PDGF-BB能够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相关基因如Runx2,Osterix,OCN,OPN,Col1α1,及相关蛋白如Runx2,Col1α1的表达,并且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AG1295,SU6656,AG490抑制了 PDGF-BB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向分化及矿化的作用。结论:PDGF-BB能够通过Src-JAK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高振然,马松波,张国琴[3](2017)在《坚固内固定治疗面骨骨折115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应用坚固内固定治疗面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因面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的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115例面骨骨折行坚固内固定治疗,109例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占94.8%。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面骨骨折效果确切,是治疗面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吴坡[4](2016)在《颌面撞击伤对颅底损伤的生物力学动态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颌面部处于人体暴露部位,易遭受外界撞击,解剖结构上颌面部紧邻颅脑,遭受撞击时极易伴发颅脑损伤。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导致的伴发颅脑损伤的颌面部损伤高发。如何提高伴发颅脑损伤的颌面撞击伤(Maxillofacial impact injury,MII)的救治成功率成为颌面外科医生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了解颌面部撞击伤对颅脑损伤的规律及特点是解决难题的关键。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因其可重复性好,可替代很多动物实验,因此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生物力学领域。我们前期也采用有限元方法成功模拟了猪下颌骨枪弹伤和爆炸伤的动态仿真过程,并在动物实验上得以验证。充分证明有限元法在生物力学方面进行仿真模拟的可行性。本研究主要通过建立颅颌面部骨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LSDYNA等有限元分析仿真软件,对颌面撞击伤进行动态仿真,模拟面部遭受撞击后颅底应力传导和分布,采集仿真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探寻面部不同部位撞击伤对颅底损伤的规律。尝试3D打印颅骨进行颌面部生物力学实验验证,从而探索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验证的可靠性。方法:颌面部撞击伤仿真模拟:将采集的志愿者颅颌面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获取的医学数字图像和通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数据导入Mimics15.0软件三维重建,在Hypermesh软件中进行体网格划分,完成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最后在LS-DYNA软件中设置撞击工况和各项参数,并计算撞击的致伤过程。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实验验证有限元方法的探索:利用3D打印的面中部颅骨,枕部固定,选取额部正中和双侧眶下缘为受力点,对颅骨施加恒定大小的外力,利用应力应变感应片测得颅底标志点应变大小。选取人面中部骨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面部受力稳态模拟,载荷大小与实验大小一致。采集颅底各标志点应变大小。将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1、成功建立了与志愿者颅颌面骨外形高度一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网格数量为72962。2、对颌面部右侧上颌骨、左侧眶下缘、左侧颧骨体三个部位进行撞击伤的动态仿真,撞击物为底面直径3cm,质量5kg的刚性圆柱体,撞击速度8.6m/s。撞击右侧上颌骨时右侧上颌骨、颧骨出现明显骨折和骨折块的移位,眶下缘和颧骨体遭受撞击时为局部粉碎性骨折。3、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计算,获取三个撞击部位遭受撞击时颅颌面应力云图,颅底各标记点应力-时间变化曲线;同一时刻颅底各标记点应力大小对比,以及颅底各标记点在撞击过程中达到最大应力值所需时间的对比。4、利用3D打印颅骨进行面部加载荷试验,测量颅底各标记点应变值大小,与ANSYS WORKBENCH中施加相同载荷时稳态模拟获取的颅底各标记点应变值大小的对比。5、WORKBENCH稳态模拟与加载实验测得颅底标记点应变大小数值的对比分析,显示软件模拟数据与加载实验数据基本一致。结论:1、应用CT扫描数据和Mimics软件重建人颅颌面骨的三维模型,从几何外形和力学特性来说,其相似程度均较高,且技术比较成熟,应用前景广泛。2、HYPERMESH、LS-DYNA等有限元应用软件能仿真模拟颌面部遭受撞击后的动态过程,骨折线的分布情况和骨折块的移位情况与教材典型损伤情形基本一致。3、颌面部撞击伤的模拟能显示出颅底应力传导与分布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能发现面部不同部位遭受撞击后颅底典型的应力集中区域,为颌面部撞击伤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4、3D打印的颅颌骨模型载荷试验与有限元ANSYS稳态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周海华[5](2013)在《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与髁突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伤死亡率仅低于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肿瘤,居于第四位,为40岁以下人群的首位死因。美国着名的外科专家Watt曾风趣地说:“如果死亡和交税是人生逃脱不了的两件事,那么第三件事就是创伤了”。创伤已与现代社会文明结下不解之缘1。口腔颌面部创伤,虽然不如心、脑、肝、肺、肾等脏器伤对生命的威胁那么直接和严重,但由于颌面部系人体面向社会和人群的“窗口”,又是人类语言和情感表达的主要部分,颌面部创伤给患者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流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障碍,长期对患者的心理也会造成严重损害。颌面部创伤与国家、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呈现出地域文化特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颌面部骨折特征又持续发生变化。颌面部创伤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文献报道卷叠浩繁。但多数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缺乏科学、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临床研究所总结的问题,有时需要基础研究来进一步阐释。创伤后组织愈合修复是发育与再生过程的浓缩和重现。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与创伤医学的紧密结合,使得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为止,创伤修复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而这些基本问题很大程度上又涉及发育生物学2。髁突作为颌面部发育中心,发生骨折或创伤的几率最高,造成患者发育障碍和后天畸形的可能最大,其受到的争议(治疗和疾病转归)也最大。因此,结合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0872892),研究nell-1基因在髁突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对颌面部创伤临床和基础研究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颌面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nell-1在髁突和全身软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第一部分颌面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目的:1.研究颌面部骨折在过去十年中的发病规律和趋势,包括病因、人口统计学、发病模式各方面的变迁。2.区分男女颌面部骨折发病特征、骨折模式、人口统计学等流行病学差异。3.区分“儿童”和“青少年”颌面部骨折发病特征、骨折模式、人口统计学等流行病学差异。4.研究各种因素(年龄、性别和创伤病因)对下颌骨不同部位骨折的影响程度。5.研究牙创伤和颌面部骨折之间的相互联系。评估和分析各种因素(年龄、性别、创伤病因和颌面骨折类型)对牙创伤的影响。6.研究牙创伤和下颌骨单线骨折之间的相互联系。评估和分析各种因素(年龄、性别、创伤病因和不同骨折部位)对牙创伤的影响。7.回顾性分析髁突骨折流行病学现状,总结发病规律和治疗经验,重点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和髁突骨折类型之间关联;2)病因和髁突骨折轻重程度的关联;3)伴发损伤与髁突骨折轻重程度的关联;4)髁突骨折的种类与治疗的关联。方法:1.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1131例颌面骨折住院患者。分成两个五年段(2000-2004年;2005-2009年),按性别比、年龄层次分布、发病时间、病因分布、发病部位、严重程度,进行比较分析。2.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1131例颌面骨折住院患者。按男女分成两组,从病因、发病时间、年龄层次分布、骨折类型、职业分布等进行比较。3.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192例儿童和青少年颌面骨折患者。从病因、发病时间、骨折类型、伴发损伤、治疗方案选择等进行比较。4.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86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从年龄、性别和创伤病因的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下颌骨不同部位骨折的影响。5.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1131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其中473名患者伴发牙创伤。数据录入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创伤病因、面部骨折类型和牙损伤名称。6.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294名患者为下颌骨单线骨折,其中128名患者伴发牙损伤。数据录入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创伤病因、面部骨折类型和牙损伤名称。7.198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549例髁突骨折患者。数据录入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创伤病因、髁突骨折类型、伴发损伤和治疗情况。统计学方法包括:常用统计学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 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等。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共有1131例颌面部骨折:第一阶段422例,第二阶段709例。在第二阶段,男女比例从3.35:1上升至3.63:1。道路交通伤仍然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并且有上升的趋势,从49.3%上升至54.6%(P=0.085),而暴力打击伤的比例从16.8%显着下降至12.4%(P=0.039)。下颌骨骨折患者比例从59.6%下降至55.3%(P=0.037),而面中部骨折患者比例从40.4%增加至44.7%(p=0.037)。2.881名男性,250名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5:1。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秋季发生颌面部骨折(P=0.048),而女性男性更倾向于在夏季发生颌面部骨折(P=0.006)。男性比女性更频繁发生摩托车事故伤(P=0.023)和暴力击打伤(P=0.036),而女性则比男性更频繁发生自行车伤(P<0.001)和跌倒伤(P=0.001)。妇女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髁突骨折(P=0.028),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颏部骨折(P=0.037)。所有受伤的司机患者为男性(P=0.001)。男性工人比女性工人更容易发生颌面部骨折(P<0.001)。女性儿童、学生和公司职员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颌面部骨折(P=0.010,P=0.004和p=0.044)。3.79名儿童患者(男性与女性的比例,1.63:1)和113名青少年(男性与女性比,3.52:1)共389处颌面部骨折。儿童相比青少年患者更容易发生摔倒和摔落伤(44.3%对23.9%,P=0.003),而青少年较儿童易发暴力伤(13.3%对2.5%,P=0.010)和摩托车事故伤(22.1%对8.9%,P=0.015)。儿童发生下颌骨骨折的比例高于青少年(93.1%比64.5%,P<0.001)。青少年比儿童更容易发生面中部骨折(35.5%对6.9%,P<0.001)。严重的颌面部骨折多发生在青少年患者(35.4%对14.1%,P=0.001)。青少年患者开放复位手术率更高(92.3%对74.6%,p<0.001)。4.高处跌落的患者发生下颌骨髁突骨折的风险最高(OR=9.64,P<0.001)。不同病因和颏部骨折之间没有显着关联。所有病因伴发下颌骨体部骨折的风险都很低(OR<1,P<0.05)。下颌角骨折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高度相关(P=0.001)。5.473例牙损伤患者(占总人数的41.8%),共2215颗受伤牙。上颌牙1191颗(53.8%),下颌牙1024颗(46.2%)。高处跌落导致的牙损伤风险最高(OR=4.145,p=0.002)。中切牙最容易受到累及,其中上颌中切牙388颗(占上颌牙总数的36.2%),下颌中切牙284颗(占下颌牙总数的27.7%)。最常见牙齿受伤类型为牙脱位(1070处,47.4%)。对于前牙,上颌前牙相比下颌前牙更容易发生冠折、牙脱位和嵌入伤,下颌前牙相比上颌前牙更容易发生松动和牙震荡。颏部骨折患者伴发牙损伤的风险最高(OR=2.817,p<0.001),而下颌角骨折患者发生牙损伤的风险最低(OR=0.236,p<0.001)。6.下颌骨单线骨折患者294例,持续。其中,43.5%的患者(128例)伴发牙损伤(509颗患牙)。男女性别比为2.46:1(男91例,女37例)。30-39岁年龄组的患者伴发牙外伤的风险最高(OR=2.004,p=0.014)。道路交通伤是最常见的发病病因(54,42.2%)。颏部骨折患者出现下前牙损伤的几率最高(p<0.001),髁突骨折患者最容易发生上后牙损伤(p<0.001)。下颌骨体部骨折(p<0.001)或下颌角骨折(p<0.001)患者最容易伴发下颌后牙损伤。颏部骨折患者伴发牙损伤的风险最高(OR=3.283,p<0.001),而下颌角骨折患者伴发牙损伤的风险最低(OR=0.193,p<0.001)。7.549例髁突骨折患者(749处髁突骨折),404名男性和145名女性(男:女=2.79:1),平均年龄30.12±14.44岁。道路交通事故伤最常见(248,45.2%)。水平地面摔倒和髁突头部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1)。高处跌落伤导致双侧髁状突骨折的风险最高(OR=3.19;95%CI:1.33-7.65,p<0.010)。绝大部分髁突骨折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693人,92.5%)。髁头骨折片多数被摘除(95.0%,p<0.001),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多数接受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术(74.4%,p<0.001)。髁突骨折脱出关节窝的患者多采用开放性手术(96.5%,p<0.026)。结论:1.颌面部骨折发生与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流动和病因密切相关。严格执行交通法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颌面部骨折发生的风险。2.颌面部骨折在不同性别的患者群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分布特征。3.儿童颌面部骨折和青少年患者有显着差异。在制定颌面部骨折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时,应区分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这两者之间的差异。4.下颌骨骨折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和病因密切相关。5.牙创伤的发生与颌面部骨折的部位密切相关联。6.牙创伤的发生和类型与下颌骨骨折部位密切相关联。7.髁突骨折部位与单/双侧髁突骨折发生与外部撞击力大小密切相关。开放性手术与否取决于髁突骨折的部位和骨折片移位(或错位)程度。第二部分nell-1在髁突和全身软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索nell-1在髁突和全身软骨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和调控机制。方法:孕鼠(E12,E14,E16,E18);新生鼠(P2,1周,2周,4周,6周,8周),检测部位:软骨区(髁突,肋骨,脊椎,股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结果:出生后2天的新生小鼠,NELL-1几乎在髁突软骨全层皆有表达,但增殖层和肥大细胞上层(前肥大软骨细胞层)表达更明显。NELL-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内;NELL-1在肋软骨生发层、增殖层、肥大细胞层都有表达,在软骨膜细胞和肥大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更加明显,在细胞核内表达;小鼠脊椎发育过程中亦有NELL-1参与调控,表达均衡且很明显,在细胞核内表达;股骨干骺端无明显NELL-1表达。结论:nell-1在髁突和全身部分软骨发育过程中都有表达,其表达呈现时空特异性,具体如何调控软骨发育,还需进一步完善组织学实验和体外细胞学实验研究。

李谊[6](2011)在《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多发性颅面骨骨折{包括探讨鼻内镜下眶内下壁(鼻颌筛)复合骨折;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修复上颌骨(窦)后外侧壁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探讨对游离髁状突快速有效的寻找方法和治疗方法;探讨鼻内镜下高密度多聚乙烯(Medpor)植入板和瑞士可吸收固定材料在眼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恢复患者正常面容及功能。方法对不同部位的颅面骨骨折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洗镜器术中冲洗鼻内镜,以利视野清晰)采取不同的手术微创及美容切口或局部疤痕切口并用钛板钛网或快速固定材料等固定方法,以修复颅面骨骨折或矫正眼球内陷等;应用医用耳脑胶(EC)对于颅颌面碎骨片进行复位和固定等。结果患者术后外形全部得到明显改善;双眼眶及面部对称,眼球凹陷在2mm以内;上下咬合关系正常,张口无受限;术后无感染,种植物无排异、无移位,患者面部饱满、自然。医用耳脑胶胶膜与创面镶嵌紧密,粘接后红细胞不能通过,有良好的止血和骨组织粘接固定作用,但数日后胶膜在体内可被降解吸收。结论对不同的颅面骨骨折在鼻内镜引导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整形美容效果,对骨折病人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洗镜器术中冲洗鼻内镜,鼻内镜手术过程中不必进进出出,这样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医用耳脑胶对于颅面碎骨片能进行很好的复位和固定;Medpor植入板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瑞士可吸收固定材料适用于颅颌面部骨折和重建的治疗,包括鼻筛部和面部诸骨的粉碎性骨折,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易塑形、可血管化等诸多优点,其最终代谢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明显优于其他材料。尤其在鼻内镜引导下手术,更能使骨折断端达到完美的结合,并能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鼻内镜引导下的下颌骨髁状突游离骨折的寻找和复位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寻找方法和治疗方法;鼻内窥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修复上颌骨(窦)后外侧壁骨折术式简单易行,疗效显着,安全性好,本术式解决了目前困扰整形医生在治疗上颌骨后外侧壁骨折的困惑。

谭颖徽,王建华,张纲,裘松波,牙祖蒙[7](2006)在《颅颌面骨缺损的Ⅰ期修复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颅颌面骨缺损Ⅰ期修复重建的临床体会。方法从我科2002年1月2005年3月收治的26例颅颌面复合伤和颅颌面肿瘤患者中,回顾性分析7例颅颌面骨缺损Ⅰ期修复重建病例资料,通过2例典型病例,探讨手术适应证和骨缺损修复重建手术方法。结果颅颌面创伤和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适宜于Ⅰ期修复重建颅颌面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骨和钛板、钛网等人工材料,可以良好的修复颅颌面骨框架,恢复面部形态。结论颅颌面骨缺损畸形Ⅰ期修复重建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自体骨和人工材料可以良好修复颅面形态。

黄念全,孔庆龙[8](2003)在《儿童面骨骨折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

张健,田卫东,李声伟[9](2002)在《儿童面骨骨折9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儿童面骨骨折的致伤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法 :对 91例儿童面骨骨折病例资料 ,从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致伤原因 :坠跌伤 5 0例 ( 5 4 .9% )、交通事故伤 3 0例 ( 3 3 .0 % ) ;骨折部位 :下颌骨骨折 73例 ( 80 .2 % ) ;治疗 :以保守治疗为主 ,效果满意。结论 :儿童面骨骨折致伤主要原因是坠跌伤和车祸 ,常见骨折部位是下颌骨。骨折严重程度较成人轻 ,咬关系恢复尽可能接近正常 ,主要是预防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及发育性畸形。

李传宇,郭健力,李玉秀[10](1994)在《颌面骨骨折11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颌面骨骨折115例临床分析李传宇,郭健力,李玉秀我院自1971年~1991年11月共收治颌面骨骨折病人1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本组均系于我科住院之病人,且病历记载完整者。1.2一般资料:本组共115例,男95、女20例、其...

二、面骨骨折108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骨骨折10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Cal-27侵袭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hBM-MSCs对Cal-27迁移及侵袭作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仪器和设备
        1.2 实验器材
        1.3 主要试剂
        1.4 人舌鳞癌细胞系
        1.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实验方法
        2.1 舌鳞癌细胞Cal-27的培养
        2.2 hBM-MSCs的培养
        2.3 Cal-27细胞与hBM-MSCs细胞共培养
        2.4 划痕实验
        2.5 Transwell迁移实验
        2.6 Transwell侵袭实验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hBM-MSCs对Cal-27迁移及侵袭作用机制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和设备
        1.2 实验器材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PCR实验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
        2.2 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 18例病例
    病例一
        参考文献
    病例二
        参考文献
    病例三
        参考文献
    病例四
        参考文献
    病例五
        参考文献
    病例六
        参考文献
    病例七
        参考文献
    病例八
        参考文献
    病例九
        参考文献
    病例十
        参考文献
    病例十一
        参考文献
    病例十二
        参考文献
    病例十三
        参考文献
    病例十四
        参考文献
    病例十五
        参考文献
    病例十六
        参考文献
    病例十七
        参考文献
    病例十八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2)PDGF-BB通过SRC-JAK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综述
    参考文献
一、实验材料
二、试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附图
五、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颌面部骨折1264例临床回顾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3)坚固内固定治疗面骨骨折11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内固定材料
    1.3 面骨骨折部位
    1.4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3.2 面骨骨折治疗原则
    3.3 手术进路的选择
    3.4 髁突骨折的治疗
    3.5 坚固内固定手术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4)颌面撞击伤对颅底损伤的生物力学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颅颌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颅颌面骨撞击伤三维有限元动态仿真模拟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3D打印颅骨验证颅颌骨有限元力学分析的初步尝试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颌面部撞击伤对颅脑影响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与髁突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综述
    文献综述Ⅰ 颌面部骨折伴发损伤
        1 领面部骨折伴发牙损伤
        2 领面部骨折伴发硕脑损伤
        3 颌面部骨折伴发颈椎损伤
        4 领面部骨折伴发眼组织损伤
        5 领面部骨折伴发其他部位损伤
    文献综述Ⅱ Nell-1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
        1 -nell-1调控成骨细胞分化机制851
        2 nell-1在介导成骨细胞调亡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3 结束语
第一部分 牙领面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一章 领面部创伤在过去十年中的变迁
    第二章 牙领面部创伤在不同性别患者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第三章 儿童与青少年领面部骨折
    第四章 发病因素与骨折发生内在关联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
    第五章 颌面部创伤与牙创伤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机制
    第六章 髁突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二部分 nell-1在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和附表清单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鼻内镜下眼眶骨折微创治疗观察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眼眶骨折分类探讨
        二、眶内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三、眶内侧壁复合骨折晚期整复治疗
        四、眶外壁骨折晚期手术治疗
        五、枪击或弹药爆炸所致的眶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六、眶内下壁战伤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七、眶上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八、眶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鼻内镜下下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髁状突冠突游离骨折微创治疗
        二、泪前隐窝入路微创治疗上颌骨后外侧壁骨折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鼻内镜下修复颅面骨骨折所用材料临床探讨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眼眶骨折眼球缺失后眼窝凹陷修复材料的应用
        二、Medpor修复材料在爆裂型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三、瑞士快速吸收固定材料在颅面骨折中应用
        四、瑞士快速吸收固定材料在眼眶骨折中应用
        五、医用耳脑胶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结果
    讨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观察成果
附件
致谢

(7)颅颌面骨缺损的Ⅰ期修复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典型病例报告
3 讨论

(8)儿童面骨骨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结果
2 讨论
    2.1 致伤原因
    2.2 骨折的特点
    2.3 骨折的诊断
    2.4 骨折的治疗

(9)儿童面骨骨折9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面骨骨折108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Cal-27侵袭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徐竹青. 青岛大学, 2020(01)
  • [2]PDGF-BB通过SRC-JAK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周云凤. 武汉大学, 2018(07)
  • [3]坚固内固定治疗面骨骨折115例临床分析[J]. 高振然,马松波,张国琴.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06)
  • [4]颌面撞击伤对颅底损伤的生物力学动态仿真研究[D]. 吴坡.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6)
  • [5]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与髁突发育的研究[D]. 周海华. 武汉大学, 2013(06)
  • [6]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D]. 李谊. 郑州大学, 2011(10)
  • [7]颅颌面骨缺损的Ⅰ期修复重建[J]. 谭颖徽,王建华,张纲,裘松波,牙祖蒙. 重庆医学, 2006(02)
  • [8]儿童面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 黄念全,孔庆龙. 实用医学杂志, 2003(06)
  • [9]儿童面骨骨折91例临床分析[J]. 张健,田卫东,李声伟.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01)
  • [10]颌面骨骨折115例临床分析[J]. 李传宇,郭健力,李玉秀.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1994(01)

标签:;  ;  ;  ;  

面骨骨折108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