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防洪效能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苏政办发[2021]6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9月10日江苏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
杨媛媛[2](2021)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黄河水沙锐减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明黄河输沙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淤地坝作为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沙减蚀、调峰削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流域、中尺度流域以及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3个尺度入手,基于统计分析、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淤地坝的拦沙滞洪作用,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计算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提出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淤地坝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径流侵蚀动力的分散消减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和未治理流域次洪水特征,发现淤地坝建设使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同径流深条件下,治理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未治理流域;淤地坝对降雨总量小型降雨事件的径流侵蚀动力消减作用强。基于无定河流域“7.26”特大暴雨调查结果分析,阐明了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重要拦沙作用,计算得到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共拦截泥沙71.43×04t,流域泥沙输移比降至0.16,淤地坝改变了流域原来的产输沙模式,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2)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模型。在中尺度大理河流域,首先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权重系数对骨干坝的总淤积量进行了逐年还原,其次基于淤地坝的淤积效应系数确定坝系内的中、小型坝拦沙量。基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特征。1954~2011年,大理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0.12×108 t,其中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0.04×108 t和0.08×108t。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1-2001年的47.35%下降到2002~2011年31.19%。(3)解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1952~2011年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1.50×108t,累积拦沙量为68.63×108 t。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9~1998年的30.03%下降到1999~2011年19.9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大多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减少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1970~1979年。少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2000~2009年。(4)预测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拦沙能力变化趋势,结合淤地坝建设潜力,提出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当骨干坝的淤积库容达到总库容的70%~80%时,其拦沙效率降低。按80%总库容可拦沙计算,截止2011年底,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4847座骨干坝中,已有2466座骨干坝的拦沙效率降低。根据预测,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骨干坝在2030年有53.08%完全淤满,2040年有77.49%完全淤满。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建设潜力为13813座,淤地坝建设强度为35%,建设强度较高的流域有昕水河、县川河、佳芦河、朱家川、浑河、窟野河以及无定河等。提出了河口镇-潼关区间11个主要流域骨干坝未来建设建议,在选择适当时间节点推进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淤地坝除险加固。
何飞平[3](2021)在《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以世界遗产区“三江并流”腹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的藏族聚居空间为载体,对研究区内的聚居空间及其所处环境进行了详实的田野调查,搜集与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气候、水系等数据,与藏族聚居空间相关的人口、产业、收入、地理坐标等数据,利用相关软件将环境和聚居空间相关联,以大量图示化的语言和数据量化分析总结出研究区藏族聚居空间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处机制。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限制着藏族聚居空间的营建和藏民的生产生活,传统的环境适应机制使得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具有可持续发展典型性。历史上民族的迁徙和融合等原因导致藏族与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在三江并流地区形成镶嵌的空间分布格局;横断山脉的走势和区内羽状的水系导致藏族聚居点选址依山临水,快速的海拔上升决定了藏族聚居点的立体分布。各个海拔的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以及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不同让藏民形成了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计模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聚居空间形态和人地空间格局。以西当村为实例,结合访谈数据,探索发现各空间要素在河谷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适应环境,藏族的环境观、空间认知体系等文化信仰是维系这种适应性达到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出藏族聚居空间的环境适应性机制,将研究结论用于指导聚居点选址、空间格局优化、空间形态发展、院落空间组合等规划设计问题。
梁锐[4](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刘成路[5](2021)在《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当地自然灾害类型多且频发多发,给当地及周边省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四川省少数民族人数多,人口结构、民族关系构成复杂,文化差异大,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较高。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是评估区域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相同的自然活动强度下,脆弱性决定了社会体系受影响的程度。因此辨认脆弱性因素,是制定针对性减灾策略,提高对地区对自然灾害冲击的适应性和恢复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区,基于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从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服务状况、人口结构等方面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从空间角度分析了各县区脆弱性等级分布状况,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大量文献阅读与数据调查,跟进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对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理论演进过程、研究重点与评估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2)收集四川省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灾害情况的基础性资料,在分析自然灾害形势分析和灾害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综合评估模式,从经济、社会、人口、灾害应对能力4个方面分析自然灾害脆弱性。(3)构建了基于指标层的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方法。在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信息冗余度低、对评价结果有显着影响的指标,得到精细量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了各区县的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人口脆弱性、灾害应对能力和自然灾害脆弱性综合评估结果。(4)根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的评估计算结果,划分脆弱性等级并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四川省各区县的自然灾害脆弱性等级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布差异,脆弱性高或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四川东北部、西北部地区,中部经济区整体脆弱性相对较低,有个别区县与相邻县区的的自然灾害脆弱性变现相反,这说明了当地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存在差异。(5)提出了降低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策略。结合文中对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结果的分析,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灾害管理与应对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建议。
段绪[6](2021)在《哈尔滨道里区语言景观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景观逐渐发展成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主要关注社会公共空间中标牌的语言使用与选择问题。公共空间中的语言景观按照标牌主体通常被划分为两类:官方标牌与私人标牌,前一标牌的设立者一般为当地或中央的政府机构,此类具有官方性质的标牌代表着政府的立场与行为以及语言政策,被称作自上而下的标牌;私人标牌通常是由私人或企业设立的用于商业或者信息介绍的标牌,常被称为非官方标牌或自下而上的标牌。文章结合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哈尔滨道里区街道标牌、建筑标牌、店铺标牌、广告牌、海报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实地拍照收集语言信息,经过定量研究整理数据并分析,以应用语言学的视角分析标牌上的语言文字形式,从标牌的语码选择、文字组合形式、排列位置等角度,考察道里区语言景观共时层面的特征,探究国家与地区的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剖析蕴含于名称与标牌的鲜明特征,探究蕴含于该类语言景观背后的语言权势地位、社会文化特征与语言意识,从而促进人们对地区语言生态的了解。经过调查与分析发现,道里区语言景观存在着信息量不平等、语言文字不规范、标牌损毁、服务群体不全面的问题,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语言景观构建对策,也为地区乃至国家层面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服务提供依据,进而从语言层面促进城市及其管理者形象的提升。
邓彩霞[7](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王秀芳[8](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武刚[9](2021)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各界对整治、修复和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围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根本上实现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探索与实践。历经三年多的试点工作,祁连山国家公园域内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跨越,依法治理祁连山成为广泛共识。在推动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在遵循保护优先原则的基础上,着重考量以往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解决长期以来多部门执法导致的实际监管与治理缺位错位的现象。按照这一较为鲜明的问题导向,从中央的试点方案到地方的实施方案均把构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作为关键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公园内的综合执法实效推进祁连山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立足综合行政执法理念与实践来探究依法治理祁连山的具体路径就更具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综合行政执法在国家公园内的运行虽然鲜闻,但在国内外执法实践中确有采用,该种执法方式的运用深受特定领域、特定区域差异性条件的限制,执法程序及执法效果又与之独特的自然人文状况密不可分,可见历史性、系统性与复杂性成为该探究不可回避的重要特征。文章首先介绍以往祁连山依法治理过程中采用的体制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从而指出祁连山综合执法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随后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展为起点,梳理中央和地方在构建国家公园内综合执法机制的政策性要求,并对祁连山治理修复过程中已有的综合执法实践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后续综合执法工作提供基础。此外,还要通过对国内部分国家公园现有执法体制机制的对比分析,考察综合执法实效及可推广经验;同时,对域外较为成熟的国家公园执法模式进行了解和研究,尤其关注各个国家公园在执法机构设置、执法权限配置和执法成效提升层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以期对祁连山综合执法提供有效借鉴。最后,在上述篇章的探究基础上,尝试从法律规范完善、执法权限优化、执法能力提升等维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司法审判等环节衔接的理论逻辑,形成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助力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执法工作,促进祁连山依法治理长效有序推进。
黄靖芳[10](2020)在《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福州市为例,通过分析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在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现状,梳理其薄弱环节。应用应急管理理论、协同理论、流程优化理论对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进行分析。对福州市及下辖区县应急管理机构、福州市应急管理专家委、媒体、福州市社会应急救援团队、志愿者、福州市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结合福州市近几年防汛应急实践情况,分析了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在协同上存在组织协同不足、决策协同不科学、信息协同不及时的问题;在流程上存在缺乏监测预警机制、缺乏专业应对和救援、缺乏有效恢复重建措施等方面问题。研究结合了智慧城市技术、借鉴美国标准ICS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对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旨在推进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并更有效解决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事宜。
二、森林防洪效能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防洪效能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河水沙变化 |
1.2.2 黄河中游区生态建设及其水沙效应 |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 |
1.2.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 |
2.1.2 大理河流域 |
2.1.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场次洪水 |
2.2.2 侵蚀性降雨量及径流泥沙 |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2.2.4 梯田 |
2.2.5 淤地坝 |
2.3 本章小结 |
3.淤地坝建设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影响 |
3.1 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变化 |
3.1.1 径流过程 |
3.1.2 输沙过程 |
3.2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关系影响 |
3.2.1 径流输沙相关性分析 |
3.2.2 径流输沙差异性分析 |
3.2.3 水沙关系变化 |
3.3 淤地坝对不同降雨类型的水沙过程影响 |
3.4 淤地坝对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
3.4.1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拦沙特征 |
3.4.2 淤地坝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及淤地坝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1 大理河水沙变化特征 |
4.1.1 侵蚀性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 |
4.1.2 水沙关系变化对输沙量影响 |
4.2 大理河流域骨干坝时空分布 |
4.2.1 建坝历程 |
4.2.2 骨干坝空间分布特征 |
4.3 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验证 |
4.4 淤地坝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4.1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变化特征 |
4.4.2 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 |
4.4.3 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贡献率研究 |
5.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水沙变化 |
5.1.1 黄河干流 |
5.1.2 主要支流 |
5.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时空分布 |
5.2.1 骨干坝建坝历程 |
5.2.2 骨干坝空间分布 |
5.2.3 主要流域骨干坝淤积特征 |
5.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 |
5.3.1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验证 |
5.3.2 骨干坝与中小型坝拦沙量占比变化 |
5.3.3 主要地貌区淤地坝拦沙特征 |
5.4 淤地坝拦沙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5.4.1 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贡献率 |
5.4.2 主要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变化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1 骨干坝拦沙能力预测 |
6.1.1 河口镇-潼关区间 |
6.1.2 主要流域 |
6.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潜力 |
6.2.1 淤地坝建设适宜区识别 |
6.2.2 淤地坝建设潜力 |
6.3 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3)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极具独特性 |
1.1.2 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 |
1.1.3 梅里雪山极具价值性和生态敏感性共存 |
1.1.4 快速城镇化、旅游业兴起等推力促使藏族聚居空间更新发展 |
1.1.5 藏族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的诉求 |
1.2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提纲及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环境适应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 |
2.1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 |
2.1.1 相关概念解析 |
2.1.2 相关研究综述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域的选择 |
2.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2.3.2 选择研究区域的原因 |
2.4 环境因子选取 |
2.5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
2.5.1 地形地貌 |
2.5.2 多样的植被分布 |
2.5.3 种类繁多但耕地有限的土壤 |
2.5.4 澜沧江水系及其他水文分析 |
2.5.5 生态环境的垂直地带性 |
2.6 气候环境因子分析 |
2.6.1 年太阳辐射、最佳朝向(日轨分析) |
2.6.2 温度、湿度、气流、周围辐射(焓湿图分析) |
2.6.3 风频、风向、降水量(风分析) |
2.6.4 特有的立体气候环境特征 |
2.7 社会环境因子 |
2.7.1 宗教信仰影响下的生态观 |
2.7.2 藏族佛教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观念 |
2.7.3 梅里雪山特有的转山文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调查研究的藏族聚居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 历史演变与成形 |
3.1.1 唐宋时期民族迁徙下形成的迪庆藏族 |
3.1.2 元朝时期形成的贸易热潮 |
3.1.3 明朝木氏土司时期的民族融合 |
3.1.4 明清时期迁入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
3.1.5 解放后迪庆藏族的发展 |
3.2 藏族聚居点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3.2.1 藏族与其他民族在滇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2.2 藏族在迪庆州的分布 |
3.2.3 藏族样本聚居点在研究区的人口密度分布 |
3.3 地形地貌与藏族聚居空间的垂直分异关联分析 |
3.3.1 分异划分依据——海拔梯度 |
3.3.2 数据处理 |
3.3.3 藏族聚居点在海拔梯度上的选择 |
3.3.4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度上的选择 |
3.3.5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向上的选择 |
3.4 通道与藏族聚居空间的耦合关系 |
3.4.1 澜沧江水系与藏族聚居点的分布 |
3.4.2 山-水-村空间格局 |
3.4.3 道路交通与藏族聚居空间 |
3.5 资源垂直分布与聚居空间分异关联分析 |
3.5.1 农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
3.5.2 林牧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
3.5.3 藏民生产方式的分异 |
3.5.4 森林-山地—田坝/村落—水系的聚居空间格局分异 |
3.5.5 不同海拔的聚居空间人地关系分析 |
3.5.6 聚居空间中心与边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机制技术应用实证 |
4.1 实证研究——以西当村村域为例 |
4.1.1 典型村样本选取依据和自然环境情况 |
4.1.2 西当村概况 |
4.1.3 西当村形成历程 |
4.1.4 空间营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
4.1.5 文化信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
4.2 传统人居环境适应性系统解构 |
4.2.1 藏族聚居空间传统营建智慧 |
4.2.2 独特的社会结构 |
4.3 当代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
4.3.1 生计模式转型混乱 |
4.3.2 聚居空间重构的生态丧失 |
4.3.3 建筑的建设无序 |
4.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建议 |
4.4.1 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思路 |
4.4.2 划区分类发展以适应生计模式转型 |
4.4.3 生态环境基底合理保持和用地集约利用 |
4.4.4 聚居空间布局合理与配套体系完善 |
4.4.5 适应环境的道路系统规划 |
4.4.6 适应环境的建筑建造 |
4.4.7 充分发挥村民自组织的管理作用 |
第五章 结论 |
5.1 技术方法的应用范畴 |
5.2 对规划设计问题的指导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128 个典型样本聚居点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 D:部分典型村访谈信息统计表 |
附录 E:澜沧江流域藏族聚落空间航拍图 |
(4)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2 空间管控体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1.5.5 研究综述总结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管理 |
2.1.2 空间规划体系 |
2.1.3 空间管控体系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维度概况 |
3.1.2 人文维度概况 |
3.1.3 .感知维度概况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
3.2.1 景观格局 |
3.2.2 景观过程 |
3.2.3 景观功能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
4.1.1 空间类型划分 |
4.1.2 城镇空间 |
4.1.3 农业空间 |
4.1.4 自然生态空间 |
4.1.5 过渡空间 |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
4.2.1 多方博弈分析 |
4.2.2 管控事权协调 |
4.2.3 空间治理提升 |
4.2.4 自然资源管理 |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4.3.1 整体思路 |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4.3.4 管控尺度 |
4.3.5 管控体系要素 |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1.1 相关政策文件 |
5.1.2 相关规划情况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
5.2.2 管控主体 |
5.2.3 管控对象 |
5.2.4 管控工具 |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5)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方法 |
2.1 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定义 |
2.2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
2.3 指标筛选和分析 |
2.4 自然灾害脆弱性主成分分析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分析 |
3.1 四川省综合概况 |
3.2 区县级单元自然灾害脆弱性空间分析 |
3.3 自然灾害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讨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的降低策略研究 |
4.1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4.2 科学构建自然灾害防治组织体系 |
4.3 加快构建灾害联防机制 |
4.4 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保障 |
4.5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哈尔滨道里区语言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哈尔滨道里区语言景观概况与调查 |
第一节 哈尔滨道里区语言景观的形成背景 |
一、哈尔滨道里区概况 |
二、道里区历史沿革与语言景观形成背景 |
第二节 哈尔滨道里区官方语言景观 |
一、街道名称 |
二、建筑名称、文化地名 |
第三节 哈尔滨道里区非官方语言景观——以中央大街、关东古巷周边为例 |
一、店铺名称 |
二、广告牌、海报 |
第四节 哈尔滨道里区语言景观调查 |
一、道里区语言景观调查对象 |
二、道里区语言景观调查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道里区官方语言景观研究 |
第一节 官方语言景观的调查与分析 |
一、街道名称 |
二、建筑名称、文化地名 |
第二节 官方语言景观语码的选择、组合与排列 |
一、单语标牌 |
二、双语标牌 |
三、多语标牌 |
第三节 官方语言景观的功能 |
一、官方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 |
二、官方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里区非官方语言景观研究 |
第一节 非官方语言景观的调查与分析 |
一、店铺名称 |
二、广告牌、海报 |
第二节 非官方语言景观语码的选择、组合与排列 |
一、单语标牌 |
二、双语标牌 |
第三节 非官方语言景观的功能 |
一、非官方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 |
二、非官方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里区语言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建议 |
第一节 道里区语言景观存在问题 |
一、信息量不平等 |
二、翻译错误与不规范 |
三、标牌损坏 |
四、服务人群不全面 |
第二节 关于道里区语言景观建设的建议 |
一、道里区语言景观的改善建议 |
二、关于语言景观建设的一些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祁连山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祁连山生态保护行政执法的概况与困境 |
第一节 祁连山生态保护行政执法运行概况 |
一、执法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
二、执法工作基本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祁连山生态保护执法的主要问题 |
一、立法难以有效指导执法 |
二、执法效能与治理目标不相适应 |
第二章 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的基础 |
第一节 推进国家公园综合执法的法理价值 |
一、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 |
二、国家公园综合执法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祁连山国家公园行政执法改革经验 |
一、“联合”与“综合”的模式选择 |
二、现阶段综合执法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国家公园执法实践考察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域外国家公园立法与执法概况 |
一、美国 |
二、巴西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公园立法与执法考察 |
一、三江源国家公园 |
二、武夷山国家公园 |
三、神农架国家公园 |
第三节 经验与启示 |
一、域外典型国家的制度借鉴 |
二、我国国家公园执法实践经验 |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发展进路 |
第一节 遵循综合行政执法的理论逻辑 |
一、回归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的价值 |
二、把握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强化综合行政执法的立法保障 |
一、增强现行立法的适应性 |
二、突出国家公园立法的针对性 |
第三节 提升综合行政执法的整体效能 |
一、遵循“因地制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
二、完善“垂直体系”平衡执法权配置 |
三、依托“森林公安+”模式强化行刑协同 |
四、立足“能动司法”促进行政与司法衔接 |
五、探索“智慧执法”破解时空制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防汛 |
2.1.2 应急指挥体系 |
2.1.3 智慧城市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应急管理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2.2.3 流程优化理论 |
3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现状 |
3.1 福州市防汛应急组织体系 |
3.2 福州市防汛应急预案体系 |
3.3 福州市防汛应急运行机制 |
3.4 小结 |
4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
4.1 基于协同理论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
4.1.1 协同理论视角的应急指挥体系要素梳理和评价指标设计 |
4.1.2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实证分析 |
4.1.3 问卷结果分析 |
4.2 基于流程优化理论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
4.2.1 流程优化理论视角的应急指挥体系要素梳理和评价指标设计 |
4.2.2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实证分析 |
4.3 小结 |
5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对策 |
5.1 基于智慧城市技术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的协同优化 |
5.1.1 建设城市运行监测系统 |
5.1.2 建设应急值守系统 |
5.1.3 建设应急资源一张图系统 |
5.1.4 建设应急指挥处置联动系统 |
5.2 借鉴美国应急管理标准指挥体系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的流程优化 |
5.2.1 应急管理标准指挥体系借鉴标准的选择 |
5.2.2 建立模块化的指挥组织框架 |
5.2.3 采用规范化通用术语和通讯方式 |
5.2.4 实施规范化的应急响应规程 |
5.2.5 建构完善的应急指挥要素保障体系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协同现状调查问卷 |
四、森林防洪效能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7)
- [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D]. 杨媛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D]. 何飞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D]. 刘成路.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6]哈尔滨道里区语言景观研究[D]. 段绪.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9]祁连山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研究[D]. 武刚. 兰州大学, 2021(12)
- [10]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D]. 黄靖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