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64例心血管住院病人慢性心衰病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昌河[1](2021)在《心衰易损期再入院或死亡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
赵静思[2](2021)在《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调查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心内科临床医师诊断双心疾病提供经验,降低双心疾病的漏诊率。2.探讨双心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心内科临床医师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提供经验。【方法】1.第一部分:以2020年4月-2020年10月我院心内科190例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入院3天内,使用SAS、SDS量表开展心理问题调查。经测评后将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及非焦虑抑郁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SAS评分、SDS评分。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统计分析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纳入2020年4月-2020年12月经SAS、SDS筛查确定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药物及必要的介入治疗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健康教育强化、认知疗法、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药物干预联合的双心干预。干预前所有入组患者均完善SAQ测评;干预1月后、3月后,再次测评患者的SAS、SDS、SAQ评分。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方差分析统计分析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在19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合并焦虑抑郁的有91例,其中焦虑发生率为32%,抑郁发生率为25.79%,焦虑合并抑郁为14.21%。2.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在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糖尿病、睡眠障碍、诊断、介入治疗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民族、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半胱氨酸血症、吸烟、体重指数、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3.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睡眠障碍、居民医保的付费方式呈正相关(P<0.05,Exp(B)>1)。第二部分:1.焦虑抑郁情况1)实验组焦虑33例,干预1月后缓解19例(57.58%),3月后缓解28例(84.84%);对照组焦虑36例,干预1月后缓解8例(22.22%),3月后缓解17例(47.22%)。实验组抑郁22例,干预1月后缓解13例(59.09%),3月后缓解19例(86.67%);对照组抑郁27例,干预1月后缓解5例(18.51%),3月缓解10例(37.04%)。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均有缓解,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2)SAS评分两组患者组内SAS评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月、3月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3)SDS评分两组患者组内SDS评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干预后两组患者SAQ评分1)组内PL得分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L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内AS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组内干预1月后、干预3月后AF得分较干预前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3月后AF得分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月后、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F明显高于对照组。4)TS得分实验组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月后、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明显高于对照组。5)2组患者组内DP得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月、3月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DP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第一部分:1.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易发生焦虑抑郁,临床医生应关注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2.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及职业状态、糖尿病病史、行支架置入治疗相关。3.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睡眠障碍、居民医保付费方式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存在上述情况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第二部分:1.规范的冠心病治疗和双心干预均可以缓解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联合了健康教育强化、认知疗法、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药物干预的双心干预疗效更显着。2.规范的冠心病治疗和双心干预均提高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双心干预疗效更显着。
龙佳[3](2021)在《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又称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近年来研究显示,频发的室性早搏可能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心功能不全和心肌病。目前西医治疗室性早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有不少禁忌,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而射频消融术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因具有创伤性、其适应证及并发证的局限、医疗条件要求高、价格昂贵等原因仅使部分患者能够从中受益。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早搏发生次数、改善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可能具有一定优势。近几年关于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增多,既往对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系统评价由于纳入研究的病例数偏少或文献质量偏低,且既往系统评价中文献质量评价所用的Jadad评分量表现在已经发生变化更新,目前多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3推荐的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得到的结论说服力不够强。因此随着新的文献的纳入、新的结局指标的增加等,有必要对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再次进行Meta分析,观察结论是否发生变化。研究目的:对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参考。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其他数据库包括: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WHO-ICTRP)。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 2020年12月31日。按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3推荐的改良后的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个研究的效应量和可信区间以森林图显示;当纳入文献数量大于10篇时,发表偏倚以漏斗图显示,若漏斗图不完全对称,应用STATA SE12.0软件进行Begg检验和Egger检验。研究结果:共搜索到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文献4021篇,经过初筛和严格评价,最终纳入研究41个,共6969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口服中药显着降低了室性早搏的数量(n=1392、RR=1112.50,95%CI[479.20,1745.79],P=0.0006、12=100%);口服中药提高了室性早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n=290、RR=2.35,95%CI[0.48,4.21],P=0.01、I2=98%);口服中提高了室性早搏患者Lown分级疗效(n=172、RR=1.50,95%CI[1.19,1.90],P=0.0007、I2=25%);口服中药降低了室性早搏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1239、RR=4.62,95%CI[3.06,6.17],P<0.00001、I2=100%);口服中药对改善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有显着影响(n=2194、RR=1.30,95%CI[1.19,1.43],P<0.00001、I2=73%),其中以益气养阴类、益气养血类、补气泻火类、育阴潜阳兼重镇安神类中药疗效优于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n=1156、RR=1.35,95%CI[1.22,1.49],P<0.00001、I2=56%),其中 60 岁及以上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口服中药显着改善了室早相关临床症状(n=1 093、RR=1.41,95%CI[1.15,1.73],P=0.001、I2=85%),其中干预疗程为8周时临床症状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eta分析还表明,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对照组(n=4063、RR=0.75,95%CI[0.59,0.94],P=0.01、I2=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口服中药在减少早搏发生次数、降低Lown等级、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心电图疗效、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室早相关临床症状等8个疗效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证明了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此外,口服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要少,证明了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安全性尚可。本研究为临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参考。
张蕴涵[4](2021)在《伊伐布雷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效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性的评价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IVA)联合传统治疗方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关于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IVA)联合传统治疗方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均限定在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文献,最终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文献相关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339例心功能NYHA II-IV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伊伐布雷定组的心率(HR)[MD=-9.04,95%CI=-11.74~-6.34,P<0.001],脑钠肽(BNP)[MD=-0.79,95%CI=-1.08~-0.49,P<0.001]更低;在6分钟步行试验(6MWT)[MD=55.97,95%CI=42.20~69.74,P<0.001],NYHA心功能分级[MD=-0.41,95%CI=-0.52~-0.2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2.08,95%CI(0.98~3.18,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MD=-1.07,95%CI=-1.50~-0.65,P<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MD=-1.65,95%CI(-2.42~-0.89,P<0.001]中改善更显着。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伊伐布雷定联合传统治疗方案能够显着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室率,减轻其心衰症状,并有效改善其心脏结构重塑及功能异常,可能成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新的、有效的临床治疗策略。受纳入研究数量、纳入样本量、纳入研究偏倚等的限制,还需开展更多大规模RCT研究予以验证。
林骞[5](2020)在《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普及以及治疗效果持续改善,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日趋增多。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研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且建立了适合当地的预后评估模型。但是现阶段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ESCAD)患者预后方面的研究较少,中医因素对ESCAD患者预后影响的方面研究则更少。中医认为舌象在判断疾病预后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舌象与心系病症患者的预后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将舌象加入ESCAD预后评估模型中,建立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是否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ESCAD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一 冠心病预后研究的新兴趋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分析研究目的:对冠心病预后领域的有关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从而探索该领域下的研究前沿、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在WOS数据库检索有关冠心病预后方面的文献,时间跨度为1989年至2018年。应用R软件对纳入的施引文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被引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筛选出每两年中前100名最高被引频率的文献,采用谱聚类算法对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处理并绘制相关的知识图谱,应用寻径法对图谱进行修剪,利用聚类视图以及时间线视图展示各个聚类的关系以及时间跨度,应用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加权算法、对数似然率(LLR)算法、互信息(MI)算法分别计算每个聚类的聚类标签,使用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评价视图的结构和清晰度,利用被引频次、中介中心性、引用突现度、聚类平均年发现研究前沿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结果:1 施引文献的一般情况。有关冠心病预后领域的施引文献共有43264篇。该领域下共有107240名作者,发文量最高的前10位的作者中并无中国学者。该领域下的文献涉及95个国家及地区,无论是在单一国家发表还是在多国家合作发表方面,发文总量最高的是美国,为12175篇文献,第二位为日本(3453篇),第三位为意大利(3068篇),第四位为德国(2259篇),第五位为英国(2259篇)。中国发文总量位居第九,为1241篇,为美国发表总数的1/10,占前10位的国家总发文量的4%,占该领域总发文量的2.9%。2冠心病预后领域研究前沿分析在领域下共有391568篇被引文献,生成的聚类视图以及时间线图中共有862个节点,1260条连线,模块值为0.87,平均轮廓值为0.40,共产生76个聚类,含10个节点以上的聚类有18个。最大的聚类是聚类0#,有72个节点;时间点最近的聚类为聚类17#,有11个节点。最高引的10篇文献中有3篇来源于聚类6#,1篇来源于聚类3#,聚类0#、聚类2#以及聚类8#各有2篇。高中介中心性的文献主要聚集在聚类13#、聚类3#、聚类7#,分别有3篇、3篇以及4篇。突现度较高的节点共有744个,占总节点数的86.3%。引用突显度最高的10篇文献中有3篇来源于聚类6#,聚类0#、聚类2#以及聚类8#各有2篇,1篇来源于聚类3#。由此推断,聚类0#、聚类6#、聚类8#可以表达冠心病预后领域的研究前沿,聚类17#可能是未来新的研究趋势。结论:1中国在冠心病预后领域的研究进展较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2以高敏C反应蛋白为代表的生物标记物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聚类0#)、冠心病患者药物支架术后发生血栓事件预后因素的探索(聚类8#)、出血事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聚类6#)是现在冠心病预后领域的前沿问题;3关注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聚类17#)可能是未来新的研究趋势。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一 舌象与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目的:利用既往研究数据,探索舌象与ESCAD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课题“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学的系统研究”资助的由5家医院收集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化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及北京市科委课题“冠心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的数据挖掘及验证研究”资助的由18家医院收集的真实世界数据,并从中筛选出年龄≥60岁的ESCAD患者。候选预后因素包括两部分,共计55个。一部分为常规预后因素38个;另一部分为舌象相关的预后因素17个。预测结局为心血管事件,包括非预期的血运重建术;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未行血运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心源性死亡。将常规预后因素纳入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利用交叉验证法计算出最小惩罚值(λmin)以及1倍标准误惩罚值(λ lse)筛选出相应的预后因素,并建立三个模型对混杂因素调整。在模型1中,将调整当λ取值为1倍标准误时筛选出的常规预后因素;在模型2中,将调整当λ取值为最小值时筛选出的常规预后因素;在模型3中,将在模型2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在单变量分析中p<0.05或者文献当中记载有潜在混杂作用的常规预后因素。将舌象相关预后因素逐一的代入到上述的三个模型中进行分析,并且考虑舌象与常规预后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利用logistic回归揭示各个舌象与ESCAD患者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分析舌象与各个常规预后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了亚组分析。研究结果:最终纳入了 3256例ESCAD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最大年龄为89岁,男性患者占52%,共有349例患者在随访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1 舌象与ESCAD患者预后的关系舌色淡白与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有显着相关性[未经模型调整OR值为 2.29,95%CI(1.36-3.69),p<0.01;经模型 1 调整后,OR 值为 1.95,95%CI(1.14-3.20),p=0.01;经模型 2 调整后 OR 值为 1.82,95%CI(1.06-3.01),p=0.02;经模型3调整后OR值为1.82,95%CI(1.06-3.02),p=0.02;经在模型3的基础上考虑交互作用调整后,OR值为12.69,95%CI(2.3-75.64),p<0.01]。舌色红与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有显着相关性[未经模型调整OR值为1.48,95%CI(1.00-2.14),p=0.04;经模型 1 调整后,OR 值为 1.67,95%CI(1.11-2.44),p=0.01;经模型2调整后OR值为1.66,95%CI(1.10-2.44),p=0.01;经模型3调整后OR值为1.67,95%CI(1.10-2.46),p=0.01;经在模型3的基础上考虑交互作用调整后,OR值为4.55,95%CI(1.16-17.44),p=0.03]。苔色白与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有显着相关性[未经模型调整OR值为0.62,95%CI(0.47-0.80),p<0.01;经模型1调整后,OR值为0.73,95%CI(0.55-0.97),p=0.03;经模型2调整后OR值为 0.72,95%CI(0.53-0.96),p=0.03;经模型 3 调整后 OR 值为 0.71,95%CI(0.53-0.95),p=0.03;经在模型3的基础上考虑交互作用调整后,OR值为0.12,95%CI(0.04-0.31),p<0.01]。2经模型调整后的交互作用与亚组分析经过模型3的调整,交互作用比较明显的有舌色淡暗与高血压病3级(p=0.03)、舌色暗红与房室传导阻滞(p=0.04)、舌有瘀斑与房室传导阻滞(p=0.03)、齿痕舌与氯吡格雷服用情况(p=0.01)、裂纹舌与氯吡格雷服用情况(p=0.04)、苔色黄与阿司匹林服用情况(p=0.04)、苔色黄与CCB服用情况(p=0.01)、苔质腻与阿司匹林服用情况(p=0.02)、苔质厚与阿司匹林服用情况(p=0.02)。在高血压病3级的ESCAD患者中,舌色淡暗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有显着相关性(OR:1.95,95%CI:1.21-3.06,p=0.005)。在有房室传导阻滞的 ESCAD 患者中,舌色暗红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有显着相关性(OR:229,95%CI:12-14536,p=0.002)。在服用氯吡格雷的ESCAD患者中,齿痕舌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有显着相关性(OR:2.76,95%CI:1.58-4.75,p<0.001)。在服用 CCB 的 ESCAD 患者中,苔色黄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有显着相关性(OR:0.44,95%CI:0.26-0.72,p=0.001)。结论:1与无舌色淡白、无舌色红的ESCAD患者相比,舌色淡白、舌色红的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与无苔色白的ESCAD患者相比,苔色白的ESCAD患者有更低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2舌色紫、舌有瘀斑、舌形胖大、裂纹舌、苔质厚、苔质腻、苔质滑、苔质燥、花剥苔以及无苔未发现与ESCA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升高或降低有显着关系。3舌色淡暗与高血压病3级、舌色暗红与房室传导阻滞、舌有瘀斑与房室传导阻滞、齿痕舌与氯吡格雷的服用情况、裂纹舌与氯吡格雷的服用情况、苔色黄与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苔色黄与CCB的服用情况、苔质腻与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苔质厚与阿司匹林服的用情况在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过程中有潜在的交互作用。4亚组分析:在高血压病3级的ESCAD患者中,舌色淡暗的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在有房室传导阻滞的ESCAD患者中,舌色暗红的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在服用氯吡格雷的ESCAD患者中,有齿痕舌的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在服用CCB制剂的ESCAD患者中,苔色黄的患者有较低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但因亚组分析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样本量偏小,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临床研究二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目的:利用既往研究数据,初步建立并验证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探索舌象对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开发ESCAD风险计算器。研究方法:将研究二中的数据集按照8:2拆分为训练集以及验证集。分别将训练集中常规预后因素、常规预后因素+舌象以及常规预后因素+舌象(考虑交互因素),纳入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筛选,利用交叉验证计算最佳惩罚值(λ)。最终由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拟合ESCAD患者常规预后评估模型(模型1)、常规+舌象预后评估模型(模型2)以及常规+舌象(考虑交互作用)预后评估模型(模型3)。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三个模型进行比较: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区分度、C统计量(C-statistic)、校准度、净重分类指数(NRI)以及为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决策曲线分析法(DCA)。研究结果:模型1在训练集中的C-statistic为0.68(0.65-0.72),在验证集中为0.67(0.60-0.73)。模型2在训练集中的C-statistic为0.69(0.66-0.73),在验证集中为0.67(0.61-0.73)。模型3在训练集中的C-statistic为0.70(0.67-0.74),在验证集中为0.67(0.61-0.74)。与模型1相比,模型2的NRI升高了 1.91%,IDI提高了 0.54%(p=0.04);与模型1相比,模型3的NRI升高了 3.58%,IDI提高了 1.28%(p<0.01);与模型2相比,模型 3 的 NRI 升高了 3.58%,IDI 提高了 0.74%(p = 0.02)。无论是在训练集中还是在验证集中模型1(p=0.683/p=0.276)、模型2(p=0.620/p=0.263)以及模型3(p=0.635/p=0.238)都有良好的校准度。当预测概率的截断值为10%时,在训练集中,模型1的净获益为2.7%,模型2的净获益为3.2%,模型3的净获益为3.3%;在验证集中,在模型1中的净获益3.6%,模型2的净获益为3.7%,模型3的净获益为4.0%。根据模型3制作了 ESCAD风险计算器(安卓版手机APP)。结论:1首次针对ESCAD患者建立了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并开发了 ESCAD风险计算器;2将舌象加到模型中,可以在保证区分度、校准度以及临床有效性不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精简模型,降低模型的过拟合现象,提高模型的正确分类以及综合判别的能力。第三部分云数据平台开发心血管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平台的初步建立研究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初步构建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数据平台。功能简介:平台初步面向的对象为有临床科研需求的临床医生,用户层有患者、临床医师、医师团队以及质控人员,终端系统有Web端和移动端,移动端包括IOS版本、Android版本以及微信公众号以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需求。此外,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患者端只有微信公众号,只保留交流和提交问卷功能。该平台为心血管专科平台,有病历信息收集系统以及医患交流系统,在结构化、便捷性、实用性以及质量监控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完善。平台前期以科研信息收集为主,后期将开设网络电话以及网络视频,完善网上支付流程,使医患随时随地有偿沟通,形成医生获利、患者获益长效机制。完善医生交流系统,增加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科研临床培训、技术推广模块,以期提高临床实用性及科研应用价值。
杜娅彤[6](2020)在《不同形态LBBB心力衰竭患者应用CRT效果比较》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我院已收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整理,探究在对心脏衰竭真、非真性左束支阻滞(LBBB)患者治疗时使用相同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否可以取得相同效果。同时通过研究分析对符合LBBB临床诊断标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方式治疗能否取得良好成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02月-2018年02月之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采用CRT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依据心电图诊断标准对上述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真性LBBB组62例和非真性LBBB组38例。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长达12个月的长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超声测量指标、QRS波群时限(ms)及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进行对比。结果:真性组与非真性组心内科住院率分别为29.41%(20)、43.75%(14),通过对比可发现,真性组住院率远低于非真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组与非真性组心功能不全率分别为22.05%(15)、34.37%(11),真性组远低于非真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期末内径分别为(6.3±1.0cm)、(7.5±1.0cm),真性组患者舒张期末径远低于非真性组患者。两组患者射血分数分别为(39.6±11.4%)、(27.7±6.5%),真性组患者射血分数明显高于非真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可得出结论,应用CRT可以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过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被重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非真性LBBB患者左室结构较大,真性LBBB患者心功能较非真性组好,对真性LBBB组采用CRT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李艳君[7](2020)在《老年心衰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心功能损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战场,时至今日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尽管在治疗和管理心力衰竭和心衰相关危险因素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慢性心力衰竭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衰患者预后因疾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使治疗方案越来越复杂,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仅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更需要有价值的治疗方案和高质量的慢病管理。容量超负荷是急、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尽管控制容量超负荷在心衰治疗中举足轻重,但是对于心衰的容量管理仍旧缺乏前瞻性研究。而且现今许多基层及社区医院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够,尚不能够做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早期发现老年心衰患者并对其做出个体化干预,而其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是比较复杂,比较容易忽视,并且难实施,患者依从性较差的一环。故本研究力图探究,通过对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个体化容量管理,并干预长达8个月进行前瞻性效果评价,希望可以证实容量管理是否能真正有利于患者,能为患者本人及家属甚至社会带来福音。为我国的心衰管理提供一些真实有效的数据。若本研究能成功延缓老年心衰患者的病情进展,今后可以在更多的基层服务进行该项工作,并为更加广大的老年心衰患者带来福利。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通过体检筛查出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开始前经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给予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并包括6min步行实验,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及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的数据填写与收集。管理团队主要由韩森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慢病管理专员,老年人体检管理专员,并在三级医院心内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共同管理。根据干预组患者不同情况,在三级医院心内科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制定个体化的容量管理方案,并给予心衰用药指导。其中包括:1)限水;2)限盐;3)利尿剂的使用;4)体质量的控制及嘱患者适量运动。并给予干预组进行特殊的干预,包括1)免费发放200ml水杯;2)免费发放膳食日记本;3)使用特殊方式督促药物的使用;4)形成心衰互助小组以促进沟通和交流。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一般化的慢病管理,包括体检、随访和健康教育。数据通过Excel、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招募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对照组50人,其中87例患者完成了本项目的全部过程。两组姓名、年龄、BMI、左右侧舒张压、收缩压、血红蛋白值、6min步行试验、心电图、胸片、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过8个月的管理后,干预组患者左侧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下降5.819mm Hg、1.767mm Hg,右侧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下降3.019mm Hg、2.437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上升为444.57±48.25 m,LVEF值上升为56.75±6.38%,血红蛋白值上升为134.52±11.59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上升为426.26±39.00 m,LVEF上升为52.19±6.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心衰自我管理量表上升为50.61±4.02,t=17.302,P=0.000,明尼苏达量表下降为50.92±8.34,t=3.129,P=0.004,对照组患者的心衰自我管理量表上升为47.40±3.06,t=9.8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双下肢水肿正常由11人上升为23人,P=0.000,心电图正常由28人上升为35人,P=0.025,干预组患者的呼吸正常16人上升为24人,P=0.008,对照组患者的双下肢水肿正常由6人上升为12人,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8个月的管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其中血压值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min步行实验干预组为455.57±48.25 m,对照组426.26±39.00 m,t=2.944,P=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VEF值干预组为56.75±6.38%,对照组为52.19±6.19%,t=3.38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值干预组为127.41±12.84g/L,对照组为134.52±11.59g/L,t=2.593,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衰自我管理量表干预组为50.61±4.02,对照组为47.40±3.06,t=4.194,P=0.000,明尼苏达量表干预组为50.92±6.30,对照组为57.13±2.26,t=3.3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下肢水肿正常干预组为23人,对照组为12人,t=3.372,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增加心脏的耐受,同时能增加患者的心衰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
连敏[8](2020)在《希氏束起搏在有起搏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虽然心脏传导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多样,但对于引起严重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心脏起搏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的药物控制不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力衰竭并需要房室结消融来控制心室率的患者同样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而传统的右心系统起搏器植入已被证实会带来左心同步性降低,左心功能减低,瓣膜反流程度增加,心衰发病率升高,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的情况,而且传统的右心起搏位点,如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并不会带来这些病理生理改变的减少。双心室同步起搏方式虽在传统的起搏方式上有所改变,但由于手术过程相对复杂,费用高昂,以及部分患者患者对起搏器无应答等问题,在合并心衰的患者中应用始终受限。晚近,对于起搏位点的探究始终没有停止,希氏束区域的起搏由于其生理起搏的特性,近年来广受关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相较于传统的右心系统起搏,希氏束起搏可以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降低起搏器介导的心衰发病率,但是对于已经罹患了心衰的患者而言,希氏束起搏是否能有效的改善心衰症状以及预后目前仍尚不清楚。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至2017年我院合并慢性心衰的具有具有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的植入,随访希氏束起搏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及术后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三尖瓣返流程度,肺动脉收缩压(PSAP),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因子从我院既往起搏器植入病例中1:3匹配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慢性心衰患者,并将相关的临床随访数据与希氏束起搏对比。部分患者中观察术前及术后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以期探讨希氏束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8例,其中希氏束起搏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按照1:3匹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希氏束起搏组平均年龄75.5±11.2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平均年龄76.5±9.7岁。希氏束起搏组LVEF值较术前的0.51±0.09均有改善,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分别为0.53±0.09、0.57±0.11及0.57±0.1(P分别为0.04、<0.001、<0.001)。LVEDd随访提示相较于术前的53.86±6.91mm,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LVEDd均有所缩小,分别为50.86±5.43mm、50.14±4.95mm、49.6±6.22mm(P分别为0.01、0.02、0.01)。三尖瓣返流程度及PSAP的比较中,其中三尖瓣返流相较于术前,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的P值分别为0.46、0.20及0.36。PSAP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相对于术前的P值分别为0.15、0.21、0.36。无论三尖瓣返流程度和PSAP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随访NT-pro BNP发现相较于术前的5487(406,31140),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分别为2541(196,15280)、1297(425,13257)及1109(587,1296)(P分别为0.018、0.028、0.046),均有明显改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相较于术前LVEF的0.61±0.05,仅术后6月时LVEF的0.59±0.04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3),术后1月及术后1年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19、0.67)。相较于术前LVEDd的48.90±4.21mm,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LVEDd改善均并不明显,分别为48.95±5.62、48.1±3.69、48.71±3.65(P分别为0.96、0.02及0.58)。无论是在三尖瓣返流程度及PSAP比较中,术后及术前均无明显差异。其中三尖瓣返流相较于术前,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的P值分别为0.33、0.33及0.16。PSAP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相对于术前的P值分别为0.60、0.38、0.86。均无统计学差异。NT-pro BNP的随访发现相较于术前的1412(989,7782),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分别为1203(509,6892)、1191(167,5804)及1109(409,5012)(P分别为0.001、0.002、0.002),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与术前的定量资料差值:希氏束起搏组ΔLVEF为0.05±0.012,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LVEF为-0.03±0.3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希氏束起搏组ΔLVEDd为-4.33±2.73mm,RVAP组患者术后ΔLVEDd为-2±1.57mm,P=0.012,有统计学差异。希氏束起搏组ΔPASP为-6.5±15.77mm,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PASP为-0.15±7.74mm,P=0.35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希氏束起搏组ΔNT-pro BNP为-3088.3±3315.58pg/ml,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NT-pro BNP为-1077±1560pg/ml,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46。在术后1年和术前的有效性例数,LVEF及LVEDd的改善,希氏束起搏组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P值分别为0.038及0.023。而三尖瓣返流程度、PSAP及NT-pro BNP的改善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25、0.59及0.37。希氏束起搏组中4例患者完成6分钟步行实验,实验结果提示相较于术前239m、123m、347m及214m,术后1年分别提高至376m、243m、458m及426m,有明显改善。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希氏束起搏组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的随访对比研究,发现相较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有起搏器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希氏束起搏可能是更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起搏方式。
张硕[9](2020)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疾病[1-3],它是导致死亡、长期残疾、癫痫、痴呆、抑郁和睡眠障碍的最重要原因[4-6]。卒中是导致美国、加拿大、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地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仅在美国,每年有79.5万例新发卒中人群,约20万人死于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估计,目前每年用于卒中的医疗费用超过620亿美元[7-9]。在中国,卒中已成为第一死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468/10万和1148/10万,占全世界卒中死亡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10-12]。脑卒中的发生和进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的大幅上升、吸烟、超重以及代谢综合征等[13-17]。近些年来,学者普遍认为尿酸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联系密切[18,19]。此前也有研究表明,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卒中相关[20]。在日本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SUA与非致死性卒中独立相关[21]。也有研究发现在女性中,SUA并不能独立预测卒中风险,但认为SUA与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关[22]。但也有研究未发现这一联系,一项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进行的研究,在调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并没有发现SUA与卒中之间存在关联[23-25]。甚至一些研究发现,在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相较于服用安慰剂组,给予尿酸治疗组因脑梗死范围较小从而能获得较好的预后[26-28]。目前来看SUA与脑卒中的关系仍有争议,尤其是在高血压、肥胖等特定人群中,查找近些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尚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尤其国内目前对高血压人群中SUA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还很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中SUA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该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卒中以及SUA的基线特征,第二部分为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SUA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第三部分为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SUA对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研究目的一.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SUA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二.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SUA对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到广东省东莞市寮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年度体检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集一般资料,检查血压、血常规、血生化、血脂。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按照尿酸浓度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明确各组间基线资料有无差异。同时依据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将新发缺血性卒中人群同正常人群按1:1配对后明确两组间有无差异。考虑到性别对尿酸的影响,分析在不同性别亚组中SUA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本研究采用Cox比例危险度模型估计危险比(HR)和置信区间(CIs),采用倾向性评分、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A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联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有5473例合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平均年龄为62.02±13.76岁,其中,男性2666例,占比48.71%,女性2807例,占比51.29%。在平均随访4.5年时间内,总共出现155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按SUA四分位法分组后,发现在不同浓度尿酸分组中,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吸烟、饮酒、新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病史和降压治疗史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而糖尿病病史及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则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虽然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年龄也随之增加,但这一趋势未发现统计学意义。3.相较于正常组,新发卒中组人群在TC、TG、SUA、吸烟及降压治疗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这也与目前普遍共识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相符合。4.在以性别为基础的亚组分析中,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FBG、TG、TC、HDL-C、LDL-C、SBP、eGFR、降压治疗史、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后,在男性人群中,SUA每增加1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53%(95%CI:1.16,1.84,P<0.001),在女性群体中为35%,在整体人群中为41%。当以尿酸为分组变量时,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且男性风险高于女性(Q4组HR 1.89 95%CI:1.21,2.18<0.001男性VS HR 1.58 95%CI:1.16,1.89<0.001 女性)。5.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从低到高尿酸组分别为7(0.51%)、26(1.90%)、53(3.87%)和69(5.04%),通过log-rank检验发现SUA的升高与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6.SUA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476(95%CI:0.7098,0.7855,P<0.001)。敏感性为0.7548,特异性为0.6076。提示SUA对缺血性卒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SUA水平的升高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升高有关。SUA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患者中,SUA对缺血性卒中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可能是缺血性卒中一个很好的标志物。
钱吉琛[10](2020)在《经方生脉散干预PM2.5致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及细胞实验》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从祖国医学对“雾霾”的认识及其致病的病因病机,PM2.5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方面产生的影响及PM2.5对心肌细胞损害的机制,PM2.5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多种心脏疾病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经方生脉散的组方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药理学作用进行了综述。临床研究目的:(1)探讨大气PM2.5浓度与ICU收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及病情发展之间的关系;(2)系统的对经方生脉散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ICU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202例患者,进行病例数据统计,根据患者入科当月的PM2.5浓度水平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其中低浓度组114例,高浓度组88例,分析PM2.5效应对收治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情况及对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情况的影响;(2)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已发表的关于生脉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低浓度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4例,占本组患者的38.6%,高浓度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7例,占本组患者的53.4%,高浓度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高于低浓度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浓度组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为22.7%,高浓度组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为46.8%,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eta分析共纳入了 12篇文献943例患者,结果显示生脉散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RR=1.25,95%CI(1.15,1.36),P<0.00001]、左心射血分数[MD=6.93,95%CI(6.09,7.78),P<0.00001]、每搏输出量[MD=8.78,95%CI(6.47,11.09),P<0.00001]、心排量[MD=0.79,95%CI(0.52,1.06),P<0.00001]、心脏指数[MD=0.60,95%CI(0.44,0.76),P<0.00001]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生脉散制剂还可以通过提高冠脉再通率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增加6min步行距离、降低B型钠尿肽水平及控制心率等多项指标改善心血管疾病,并且纳入研究的病例中仅报道了 4例患者在使用生脉散制剂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PM2.5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且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生脉散制剂在多个方面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均有其优势所在,可联合常规治疗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且具有安全性。实验研究目的:探讨PM2.5、经方生脉散及组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各单味药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提供细胞学依据。方法:(1)新鲜完全培养液和5%C02、37℃培养箱内培养H9C2心肌细胞,设置不同浓度PM2.5混悬液进行细胞染毒,并设置对照组加入等量不含PM2.5的培养液,12h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采用CCK-8法检测各孔OD值计算细胞活力;(2)96孔板内使用完全培养液培养H9C2心肌细胞,培养24h后选取生长占孔底面积80%-90%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生脉散混悬液保护,设置对照组加入等量不含药物的培养液,24h后CCK-8法检测各孔OD值计算细胞活力,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人参、麦冬、五味子混悬液作用后的细胞活力。结果:(1)PM2.5可对H9C2心肌细胞正常形态产生破坏作用,PM2.5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且PM2.5浓度与细胞活力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性(r=-0.896,N=17,P<0.001);(2)经方生脉散及组方中各单味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有提高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的作用,当其作用在某一浓度达到最大值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会减弱对细胞活力的增强作用,甚至抑制细胞活力,各组药物的不同浓度对细胞活力产生的影响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2.5可对生长状态良好的心肌细胞活力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可随着PM2.5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而合适浓度的生脉散及组方中各单味药均可增强细胞活力。
二、1164例心血管住院病人慢性心衰病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64例心血管住院病人慢性心衰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单中心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单中心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双心干预研究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双心医学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室性期前收缩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 |
2 室性期前收缩流行病学 |
3 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因和机制 |
4 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表现 |
5 室性期前收缩的检查方法 |
6 室性期前收缩西医诊断依据研究进展 |
7 室性期前收缩的良恶性鉴别 |
8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
9 室性期前收缩的预后 |
10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 |
3 病机 |
4 辨证分型 |
5 中医治疗 |
6 国内外口服中药治疗室早的RCT文献研究现状 |
7 对系统评价的认识 |
8 对Meta分析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系统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纳入标准 |
3 文献排除标准 |
4 文献筛选 |
5 质量评价 |
6 资料提取 |
7 Meta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研究筛选过程 |
2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
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5 不良反应 |
6 发表偏倚 |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伊伐布雷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效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方法 |
2.结果 |
3.数据分析 |
4.讨论 |
5.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生化标志物在评估心力衰竭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研究一 冠心病预后研究的新兴趋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分析 |
1 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CitSpace软件的参数设置 |
1.3 数据整理 |
1.4 方法学基础 |
2 结果 |
2.1 施引文献的一般情况 |
2.2 冠心病预后领域研究前沿分析 |
3 总结 |
3.1 冠心病预后领域文献研究前沿分析 |
3.2 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二 建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构想 |
1 心血管病临床预测模型国内外发展现状 |
2 建立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必要性 |
2.1 建立ESCAD预后评估模型的必要性 |
2.2 将舌象加入ESCAD预后评估模型的必要性 |
3 建立ESCAD中西医结合临床预后评估模型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舌象与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来源 |
2.1 数据来源一 |
2.2 数据来源二 |
3 方法 |
3.1 诊断标准 |
3.2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3.3 观测指标及随访 |
3.4 临床结局指标定义 |
3.5 候选预后因素 |
3.6 样本量计算 |
3.7 统计方法 |
3.8 流程图 |
3.9 伦理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以及单因素分析 |
4.2 ESCAD患者舌象与常规预后因素的交互作用探索 |
4.3 常规预后因素筛选结果 |
4.4 舌象与ESCA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
4.5 调整后的交互作用与亚组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二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来源以及病例筛选方法 |
3 方法 |
3.1 候选预后评估指标 |
3.2 样本量计算 |
3.3 统计方法 |
3.4 数据分析流程图 |
4 结果 |
4.1 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比较 |
4.2 预后因素筛选结果 |
4.3 ESCAD预后评估模型系数 |
4.4 模型验证与评价 |
4.5 ESCAD风险计算器 |
5 讨论 |
5.1 一般情况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2 实验室检查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3 合并病对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4 用药史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5 舌象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6 临床意义与不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云数据平台的建立心血管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平台的初步建立 |
1 功能介绍 |
1.1 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数据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
1.2 平台架构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不同形态LBBB心力衰竭患者应用CRT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病例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判断标准 |
1.2.1 1985年WHO-ISFC推荐的LBBB诊断标准 |
1.2.2 2009年AHA/ACCF/HRS推荐的LBBB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术前准备 |
1.3.2 CRT植入方法 |
1.4 观测指标 |
1.4.1 心功能评定 |
1.4.2 心室重构观察 |
1.4.3 CRT术后并发症 |
1.5 术后优化及随访 |
1.6 CRT反应性评价 |
1.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1 一般资料比较 |
1.2 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 |
1.3 CRT反应性比较 |
1.4 术后随访比较 |
讨论 |
1.CRT治疗慢性心衰的机制 |
2. CRT使慢性心衰获益的徇证医学证据 |
3.LBBB的发生与发展 |
4.LBBB患者从CRT植入中的获益 |
5.LBBB是慢性心衰患者从CRT中获益的重要因子 |
6.本文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7)老年心衰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1.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现状 |
1.1 国外流行现状 |
1.2 国内流行现状 |
2.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等慢性病患者管理 |
2.1 心衰患者的心衰门诊团队护理 |
2.2 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 |
2.3 多学科管理小组 |
2.3.1 医生的角色 |
2.3.2 护士的角色 |
2.3.3 药剂师的角色 |
2.3.4 营养师的角色 |
2.3.5 物理治疗师的角色 |
2.3.6 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的角色 |
2.4 最近的举措和新的希望 |
2.4.1 远程监控 |
2.4.2 有创监护 |
2.4.3 非血流动力学植入设备 |
2.4.4 血流动力学监测 |
2.4.5 使用人工智能预测 |
2.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1.1 基本信息采集 |
2.1.2 6min步行试验 |
2.1.3 心衰相关量表 |
2.2 分组管理 |
2.3 管理团队 |
2.3.1 干预组进行个体化容量管理 |
2.3.2 干预组进行特殊的干预 |
2.3.3 干预组及对照组均进行的干预 |
2.3.4 试验分组 |
2.3.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收集数据情况 |
3.1.1 随机分组后资料比较 |
3.1.2 分组后资料比较 |
4 讨论 |
4.1 结果讨论 |
4.2 局限性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老年人个人健康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 |
附录4 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 |
附录5 标准电话访问手稿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希氏束起搏在有起搏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三、实验方法 |
四、资料收集 |
五、有效性定义方法 |
六、统计学方法 |
七、技术路线 |
结果 |
一、临床基线资料 |
二、术前术后比较 |
三、有效性结果 |
讨论 |
一、左室射血分数方面 |
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方面 |
三、三尖瓣返流方面 |
四、在肺动脉收缩压方面 |
五、氨基脑钠肽前体方面 |
六、关于死亡病例 |
七、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S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制及流行病学 |
1.2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 |
1.3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
1.4 高尿酸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 |
1.5 高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关系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收集 |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3.1 一般基线数据比较 |
3.2 尿酸与卒中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实验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与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 |
致谢 |
(10)经方生脉散干预PM2.5致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及细胞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雾霾的认识 |
1.1 雾霾致病的病因病机 |
1.2 雾霾致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
2 PM2.5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PM2.5对心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影响 |
2.2 PM2.5对心肌细胞的损害 |
2.3 PM2.5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响 |
3 生脉散的组方分析及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
3.1 组方分析 |
3.2 各单味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
3.3 生脉散复方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PM2.5对ICU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结果 |
1.6 讨论 |
2 生脉散在临床应用中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
2.1 资料及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细胞来源 |
1.3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4 实验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H9C2心肌细胞的培养 |
2.2 H9C2细胞的计数 |
2.3 PM2.5对H9C2心肌细胞的毒损作用 |
2.4 生脉散及各单药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细胞活力与PM2.5浓度的关系 |
3.2 药物对细胞活力影响的组间差异分析 |
4 讨论 |
4.1 PM2.5对心肌细胞的毒损作用 |
4.2 生脉散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4.3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1164例心血管住院病人慢性心衰病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心衰易损期再入院或死亡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D]. 杨昌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D]. 赵静思. 大理大学, 2021(09)
- [3]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 龙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伊伐布雷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效性的Meta分析[D]. 张蕴涵.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 林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6]不同形态LBBB心力衰竭患者应用CRT效果比较[D]. 杜娅彤. 青岛大学, 2020(01)
- [7]老年心衰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效果研究[D]. 李艳君.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8]希氏束起搏在有起搏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D]. 连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D]. 张硕.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10]经方生脉散干预PM2.5致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及细胞实验[D]. 钱吉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