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毅[1](2020)在《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基础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及保障能源安全战略决定了煤炭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如何清洁、高效、高值转化利用储量丰富但又尚未规模开采的中低变质程度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基于物质分级转化、能量梯级利用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中低变质程度煤分级高附加值转化利用得到广大研究者的认可和政府推广。本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设计高效高值转化利用合成功能化学品工艺,以期实现中低温煤焦油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的同时,获得高附加值产品。以中低温煤焦油为研究对象,基于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的定性定量分析,开展如下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不同中低温煤热解工艺的产品分布特点,优选适宜不同煤种的加工技术;2)建立煤焦油萃取精馏分离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模型和煤焦油加氢精制环烷基油品的真实组分动力学模型,用于实现中低温煤焦油分离加氢过程的操作参数优化及产品性质的预测;3)采用商用流程平台软件,对中低温煤焦油萃取精馏脱酚耦合加氢精制过程进行全流程过程模拟与集成。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文献报道的中试和工业热解工艺数据,建立了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的非线性规划(NLP)产物分布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固定碳为45%~60%(daf)的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产物分布。NLP模型可以提供目标产品信息和热解技术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过程综合评价模型,可用于不同煤种热解产品工艺的选择。以淖毛湖煤为原料,经过NLP模型对五种热载体工艺Toscoal/LR/DG/COED/MRF的热解过程分析,得出淖毛湖煤热解时选择LR工艺和DG工艺综合性能较好。2)针对中低温煤焦油中富含有酚类化合物的特点,通过3,4二甲基苯酚-萘共沸体系在溶剂三甘醇(TEG)的相平衡实验,采用Wilson、NRTL和UNIQUAC等热力学方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优化了原有共沸体系。基于定性定量的煤焦油分析结果,建立了煤焦油酚油馏分真实组分估计模型,对萃取精馏工艺进行建模并获得合适的操作参数,同时搭建了煤焦油低共熔溶剂脱酚工艺流程。根据文献报道和工业数据,对比分析了低共熔溶剂脱酚工艺、碱洗脱酚工艺、和萃取精馏脱酚工艺,结果表明,萃取精馏脱酚工艺在酚产品纯度和萃取率方面表现更优。3)基于煤焦油加氢的产品和原料组成分析,建立了碳数-官能团矩阵的煤焦油物性估计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得煤焦油及其加氢产品的物性参数,建立了煤焦油真实组分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客观描述了煤焦油中各组分的转化规律,通过煤焦的脱杂率、产品物性等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4)在萃取精馏脱酚技术及煤焦油真实组分加氢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煤焦油萃取精馏脱酚耦合加氢精制环烷基油品的工艺。基于节能减排技术要求,对上述新工艺过程的公用项目进行了集成与优化,并在ASPENPLUS平台上实现了全过程流程模拟。采用全生命周期(LCA)评价方法,综合评估了煤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技术系统在物质转化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与延迟焦化-煤焦油加氢及全馏分煤焦油加氢相比,煤焦油萃取精馏脱酚耦合加氢精制环烷基油品工艺在经济性、抗市场风险、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具有优势。
汪成[2](2020)在《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原油的重质化趋势、不断升级的环保标准以及日益上升的低碳烯烃需求都对催化裂化工艺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催化裂化工艺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本文基于结构单元集总方法,建立了分子水平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结合MIP-CGP装置特点,研究了 MIP-CGP反应器内的油品分子转化规律,揭示了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影响机制,可以指导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优化。论文首先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分析检测,建立了油品分子组成矩阵,得到了原料油的数字化表达。借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和柱色谱分离技术将重质原料油分离成窄馏分油和亚组分油,并综合多种仪器分析手段获得油品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和烃类组成信息。根据原料油分子组成特征,选取24个结构单元构建催化裂化体系中油品分子的结构向量,建立了含有4539个分子的分子库。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使计算性质指标与仪器检测结果相吻合,得到数字化表达的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结合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基于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编制了 96条反应规则。结合原料分子矩阵和反应规则,通过MATLAB编制程序建立了约含有118272个反应的反应网络。针对反应网络,构建反应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联合反应速率因子矩阵,采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构建了分子水平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固定流化床小试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在产物馏分分布、碳数分布和典型分子含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MIP-CGP工艺的两段串联反应器结构特征,构建了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并通过工业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型研究了 MIP-CGP反应器内的油品分子转化规律,发现在第一反应区中以裂化反应为主,烯烃大量生成,第二反应区中有利于氢转移、烷基化和异构化等二次反应的发生,烯烃转化为异构烷烃和芳烃。汽油收率和质量双目标优化的计算表明,当操作温度为510℃-530℃、剂油比为8.0-9.0时,汽油收率达到42%以上,烯烃含量低于15%的国六指标要求。以多产丙烯为目标的模拟计算表明,当反应温度高于520℃、剂油比大于7.0时,丙烯收率大于8.0%,满足炼厂MIP-CGP装置多产丙烯的目标。
徐文俊[3](2020)在《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超稠油是典型的劣质、重质原油,具有密度高、黏度高、酸值高、重金属含量高、灰分高、轻质油收率低的特点,加工难度大,难以用常规原油的加工工艺处理。目前辽河石化公司的超稠油年加工量在120万吨以上,并且主要以改质-蒸馏(减黏-蒸馏)工艺和延迟焦化工艺处理。其中改质-蒸馏工艺路线生产的大量减黏渣油,没有有效的加工手段,只能作为130#沥青产品出厂,经济效益低。而且延迟焦化工艺路线生产的液体产品性质较差,石油焦产品商品附加值低。所以开发组合加工工艺,完善加工路线,以应对市场和环境变化,对提升辽河石化公司整体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论文研究开发了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为原料的两条组合工艺路线,一是通过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二是通过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组合工艺生产环保橡胶油,重点考察了原料性质、操作温度、溶剂比以及进料方式对组合工艺的产品和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察了两条组合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以制备出符合欧盟REACH标准的环保型橡胶增塑剂,产品的碳型组成CA值达15.3 wt%,CN值达37 wt%,其他质量指标均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类似产品,可获得原油吨油效益约1768.58元/t,较原工艺高约1294.91元/t。尽管采用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组合工艺路线制得的光亮油黏度指数低,不符合中石油Q/SY44-2009通用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质量标准,却能副产一定量的环烷基橡胶增塑剂。
吕鹏[4](2020)在《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文中指出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是改善焦油品质,提高轻质芳烃产率的有效途径。众多催化剂中,Y型和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较强的酸性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Y型和ZSM-5分子筛都为微孔材料,而煤焦油中重质组分占比较高,催化剂微小的孔径限制了大分子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扩散,继而影响催化反应的发生。因此,有必要探究催化剂的孔结构改变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作用,并揭示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从而为煤焦油的清洁高效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以上目的,本研究分别通过模板法和后改性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多级孔Y型和ZSM-5分子筛。考察了催化剂孔结构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影响。通过对煤焦油进行族组分和馏分的分离与分析,探究了煤焦油各组分在两种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热转化行为,并结合代表煤焦油不同族组分的模型化合物催化热解前后的产物分布,揭示了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对于上述过程难以催化转化的重质焦油沥青,本研究也进行了制备碳气凝胶的尝试,考察了制备条件对碳凝胶形成和碳气凝胶密度的影响,并探究了活化方式和条件对碳气凝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作用,为实现煤焦油的分级分质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微波水热法以有机硅烷为介孔模板剂可以快速制备出介孔直径约为4.5 nm的多级孔Y型分子筛。多级孔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效果与原煤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富含亚甲基碳和质子化芳香碳的PSM和FCM煤,热解产物中BTEXN的产率随着催化剂中介孔所占比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多级孔分子筛由于具有介孔和大的孔体积,有利于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中的传质扩散以及与活性位点的接触,从而促进了轻质芳烃的生成。PSM和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多级孔Y型分子筛催化改质后,BTEXN的总量最高可达原煤热解的3.68和2.93倍,与微孔Y型分子筛相比,提高了78.4%和43.9%。HXM煤主要由桥接芳香碳和质子化芳香碳组成,热解气态焦油中含有较多的稠环芳烃,不仅需要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也需要更多的酸性位点。(2)通过对微孔Y型分子筛进行逐级脱铝脱硅处理,可以向微孔Y型分子筛内引入介孔。随着碱脱硅处理程度的加深,所得样品的介孔直径由2.5 nm逐渐增加至10 nm左右,介孔体积不断增加。分子筛在孔结构改性过程中随着硅铝原子的脱除,其弱酸和强酸性位得到了调变。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由于具有大的孔径和孔体积以及适宜的酸性从而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效果。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催化改质后,BTEXN的产率较微孔Y型分子筛提高了67.9%,并随着催化剂介孔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最高可以达到原煤热解的3.36倍。(3)以有机硅烷和纳米炭黑为介孔模板剂通过微波水热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合成介孔直径分别为4 nm和20 nm左右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介孔所占比率可以通过改变模板剂的加入量进行调控。对于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ZSM-5分子筛的介孔率和酸量应有适配性,具有适量介孔的ZSM-5分子筛能够降低大分子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中的传质阻力,增加反应物对活性中心的可接近性,从而有利于轻质芳烃的生成。FCM煤热解焦油分别经两种具有不同介孔孔径的ZSM-5分子筛催化改质后,BTEXN的产率最高可达原煤热解的2.70和2.55倍,相比于微孔ZSM-5分子筛,分别提高了14.4%和8.3%。当介孔率超过63.0%时,由于骨架铝的减少,分子筛的酸量显着降低,催化剂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活性位点用于催化反应的发生,催化性能逐渐下降。(4)通过对微孔ZSM-5分子筛进行碱脱硅处理,可以在分子筛内引入直径为4~30 nm的宽孔径分布介孔。介孔所占比率随着碱处理程度的加深而不断提高。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改质后,产物中轻质芳烃的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碱处理会破坏ZSM-5分子筛的酸性位,导致催化剂的酸量逐渐降低。分子筛的孔结构和酸性位在煤焦油催化改质过程中分别起促进反应物传质扩散和提供反应活性位点的作用。当碱处理浓度为0.2 mol/L时,所制备的样品由于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和适宜的酸性,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效果,可使BTEXN的产量达到原煤热解的2.95倍,相比于微孔ZSM-5分子筛,提高了43.5%。(5)Y型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均有利于煤焦油中脂肪族化合物的芳构化、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酚类化合物中酚羟基的断裂以及含氮杂环化合物中杂原子的脱除,从而促进轻质芳烃的生成。与Y型分子筛相比,ZSM-5分子筛具有更优异的芳构化、多环芳烃裂化和杂原子脱除能力,而Y型分子筛具有更强的酚羟基脱除能力。在煤焦油催化改质过程中,脂肪族化合物经催化裂解和芳构化等反应生成的富氢自由基可用于稳定多环芳烃、酚类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裂解生成的小分子芳烃自由基碎片,从而有利于BTEXN的形成。煤焦油各馏分由于组成和性质的不同,经两种分子筛催化热解后BTEXN的提高程度有所差异。沸点小于210℃的馏分中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Y型分子筛由于具有更强的酚羟基断裂能力,对低沸点馏分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高沸点馏分中多环芳烃的占比较高,ZSM-5分子筛具有更优异的催化裂化多环芳烃的能力,对高沸点馏分的催化效果优于Y型分子筛。(6)煤焦油沥青与糠醛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可以形成碳凝胶,碳凝胶经常压干燥和碳化后可以得到碳气凝胶。煤焦油沥青与溶剂、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比例会影响碳凝胶的凝胶化程度以及碳气凝胶的密度。CO2活化和KOH活化均能显着改善碳气凝胶的孔隙结构,活化条件会影响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对于CO2活化,在950℃活化2 h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可达到2852 m2/g。相比于CO2活化,KOH活化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相对较低,当活化温度为900℃,碱碳比为3:1时所得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1749 m2/g。
李圣淋[5](2020)在《石油馏分加氢裂化窄集总Chevron模型的改进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hevron模型一直是石油馏分加氢裂化窄集总机理研究的基本模型,但因主张恒反应热假设(所有反应体系不论原料性质、产品方案以及反应温度和压力如何,每消耗1kg新氢都将释放21MJ反应热)和恒反应活化能假设(即全部集总在k个串级反应床程的反应活化能Ek相同),以及按温度分布和产品分布总误差最小原则拟合模型参数等,限制了模型精度。为此,本文从如下几方面实施了改进:1、基于反应过程碳、氢元素守恒和热力学状态函数法,用石油馏分反应物和反应产物集总的标准燃烧热计算反应热,以彰显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对其反应热的影响,从而使对反应热的处理从经验上升为理论;2、鉴于加氢裂化反应器不同反应床程由于催化剂填装方式不同、温度分布和反应体系组成不同,必然导致其反应活化能不同,修改Chevron模型中关于各床程反应活化能相等的假设,规定不同反应床程具有不同的反应活化能Ek,由此将模型参数从目前的6个增加到5+k个。3、用以反应温度误差和产品分布误差同时最小为计算原理的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代替以反应温度和产品分布总误差最小为计算原理的单目标遗传算法(GA),以克服靠经验分配权重因子带来的误差,提高模型参数的拟合精度。4、目前在将计算集总还原成产品的过程中,认为计算得到的构成同一产品的各个集总的流量和比例与实际反应体系一致,导致还原后的产品质量和流量与实际存在较大误差。为解决这个问题,基于集总还原流量与实际流量误差最小原则,利用遗传算法(GA)优选集总分配系数以改善还原过程的效果。将上述研究应用于某200×104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6床程反应器,计算表明:模型采用前2项修正后其计算反应温度分布和计算产品分布与实际分布的平均误差从传统模型的2.15%和10.85%分别下降至1.34%和8.54%;模型采用全4项修正后其计算反应温度分布和计算产品分布与实际分布平均误差分别下降至1.57%和1.85%。说明改进后Chevron模型及参数拟合和产品还原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李海栋[6](2019)在《催化裂化油浆“分子组谱”及加氢脱硫过程分子转化》文中研究表明油浆是重质油催化裂化工艺的主要副产物,产量巨大,如何合理利用催化裂化油浆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工业界的难题。催化裂化油浆组成十分复杂,深入认识催化裂化油浆组成,以及加氢前后化合物转化规律,可以为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围绕催化裂化油浆全组分分子组成,以及加氢前后分子组成变化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另外开发了分析重质油中硫醚类化合物以及芳烃类化合物的新方法。(1)通过高分辨率线性轨道离子阱质谱仪(Orbitrap MS)和各种电离技术,如正负离子电喷雾电离(±ESI),大气压光致电离(APPI)以及化学衍生化反应对催化裂化油浆及其馏分进行表征,将来自不同方法的分子组成结果进行整合,并通过催化裂化油浆的元素含量及其组分的元素含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共鉴定分子式7001个,属于18类化合物的分子在催化裂化油浆中被分配和定量。在鉴定的化合物类型中,芳烃是最丰富的,占油的49.6 wt%。非碱性N1O3类化合物的含量最少,含量为0.03 wt%。化合物浓度范围从C22H15N2的0.002 wppm至C18H12的20678wppm。(2)研究了油浆加氢前后杂原子化合物尤其是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在油浆中苯并萘并噻吩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其加氢转化率较高,苯并萘并噻吩易经过芳环饱和生成四氢苯并萘并噻吩;油浆中加氢难度最大的是2,4,6,8-四甲基二苯并噻吩,在温和加氢条件下加氢转化率为0,在油浆中的浓度为87 ppm,2,4,6,8-四甲基二苯并噻吩极难脱除,菲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加氢较为容易。含氮含氧化合物经过弱加氢过程,缩合度均有所下降,有利于优质针状焦的生产。(3)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在线衍生方法来分析石油中的硫醚化合物。将碘甲烷添加至石油样品中可以用电喷雾电离质谱直接选择性地分析石油中硫醚化合物。与甲基化/去甲基化方法相比,它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同时避免了由分离过程中硫化物损失引起的分析误差。该方法通过模型化合物验证,已成功应用于柴油、VGO、原油和渣油样品中硫醚化合物的分析。(4)开发一种基于衍生化反应的石油芳烃分子组成质谱分析方法。采用磺化的方法,将芳香烃磺化为强极性的磺酸盐,通过-ESI结合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其组成,与传统APPI电离方法相比,该方法分析结果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重馏分中芳香烃的分子组成;利用磺化反应结合-ESI FT-ICR MS的方法分析VGO中芳香烃化合物偏差较小,分析结果能较为准确反映VGO样品中芳香烃的组成。
赵小宁[7](2019)在《FCC油浆抽提分离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以及炼油企业渣油掺炼比例升高等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催化裂化油浆。目前外甩油浆主要作为低附加值的燃料油调和组分,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催化裂化油浆组成上的特点使之可以经过开发加工成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油浆进行组分分离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溶剂抽提的方法,以大庆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选取合适的抽提剂对油浆进行抽提分离。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包括抽提温度、剂油比、抽提时间等对溶剂抽提油浆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多项式模型,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确定最优的操作参数为:抽提温度为61.3℃、剂油比为3.3,抽提时间为35min,抽提率为(62.6±0.5)%,抽出油芳烃含量为(75.8±0.5)%。本文同时进行了复合溶剂抽提研究。采用反抽提剂与N,N-二甲基甲酰胺复配对油浆进行抽提,同样使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为62.8℃、剂油比为3.2,抽提时间为35min,复配比为2.3,抽提率为(58.5±0.5)%,抽出油芳烃含量为(80.9±0.5)%。与单溶剂抽提相比,虽然抽出油收率有所下降,但抽出油的质量得到改善。采用红外、GC-MS、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催化裂化油浆、抽余油和抽出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抽余油中甲基、亚甲基等官能团增多,芳烃化合物特征峰减弱,饱和度增大,抽出油则相反,芳香性增强;催化裂化油浆和抽出油中均含有杂原子吸收峰,主要形式为噻吩、胺、酚等;催化裂化油浆、抽余油和抽出油中均检测到数百种物质,包括烷烃、环烷烃、烯烃、芳烃和杂原子化合物等,抽余油中烷烃和环烷烃多而抽出油中的芳烃含量高,三者中的杂原子化合物主要为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抽余油中含有大量烷基长链,芳碳率降低,抽出油的芳碳率升高,而抽出油中Hβ相对较高是由于抽出油的芳环上含有脂肪性长链所致。
张亮[8](2019)在《催化油浆裂解脱固耦合工艺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催化裂化油浆是常压、减压渣油等重质油经过催化裂化反应后塔底的重组分产物。随着重质与劣质原油加工比例的增加,催化油浆质量参差不齐,总体品质逐渐变差,并且产量大幅增加。作为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副产物,多数炼厂选择将大部分油浆外甩。外甩的油浆主要被用作廉价的燃料油出售,利用价值很低,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油浆富含芳烃组分,其组成上的特点使其作为富芳烃原料制备高值化工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为了提高催化油浆的利用价值,本论文对油浆的固含量测定及其表征,然后通过裂解反应协同脱除固体细粉,进一步结合油浆定向转化、生焦积碳气化等过程实现油浆的综合利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油浆固含量测定及组成分析。采用灰分法、过滤法、离心法测量了大港油浆的固体颗粒含量,并对几种方法在固含量测定方面的结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港油浆固含量在3100μg/g左右。离心法结果显示,油浆中重组分与细粉颗粒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离心法耦合焙烧法能够分离获得油浆中一定量的催化剂细粉颗粒。通过激光粒度仪、元素分析仪、XRD、BET、SEM-EDS等手段对分离的固体颗粒与初始FC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初始FCC催化剂粒径集中在32-120μm之间,为规则的球形分布,油浆中的固体颗粒呈现不规则的块状分布,粒径在0.4-40μm之间,催化剂细粉的粒径在1-30μm之间;油浆中的固体颗粒组成主要有细粉催化剂、焦粉和无机盐、碱金属K、Ca以及金属Sb、Fe等。(2)油浆裂解脱固特性研究。采用小型流化床实验装置,以惰性石英砂和活性适中的FCC催化剂进行油浆裂解脱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惰性石英砂由于不存在孔结构、表面积较小,不适宜作为油浆裂解的载体来得到合适的液体收率和转化率,裂解前后油品的性质与原料油浆接近。然而裂解过程中,油浆中大多数固含物沉积在石英砂表面,油品中脱固率在92%左右。(3)油浆裂解反应参数优化。选用活性相对适中的FCC催化剂进行裂解时,能够获得一定收率的、低固含量的富芳烃油品。在考察的变量条件中,对油浆裂解产物分布影响最大是温度,其次是剂油比,蒸汽油比影响最小。FCC催化剂最佳的裂解条件为:温度470℃,剂/油比5.7,蒸汽/油比0.5。在该条件下,可以得到70%左右的裂解油品,油品的H/C比最小,油品轻质组分在14%左右,裂解后脱固率达到96%,1-4环芳烃含量达到85%。NH3-TPD结果表明相比石英砂,FCC催化剂的酸性位更多,SEM-EDS结果显示,FCC催化剂由于孔道丰富,并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促进生焦等反应,更容易沉积油浆中的固含物。(4)积碳催化剂分析研究。对油浆裂解后的积碳催化剂进行催化剂表面积碳量、积碳组成和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积碳量测量方法中,热重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最高,重复性最好;马弗炉焙烧法和元素分析法适合进行日常大批量次测量,热重法和硫碳分析法主要用于小批量精密分析。积碳主要由二元环到五元环等的多环芳烃组成,这些多环芳烃主要由原料及原料裂解产物的烃类小分子化合物经过氢转移、脱氢缩聚、环化等一系列反应生成。积碳热态气化实验表明,单独通过水蒸气或者水蒸气加部分氧气的混合气氛均能够实现催化剂表面积碳的全部转化,获得气化气中合成气(H2与CO)比例约为80%。
吴鹏伟[9](2019)在《某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模拟及用能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能源局面日趋紧张,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石油化工产业又是耗能大户,其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催化裂化的能耗在行业占比1/3左右,其能源利用率与先进水平相比也还有差距。因此,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对于提高炼油行业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石油行业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缓解我国能源局面紧张的有效手段。本文即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论文以某个炼油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装置的分馏系统和吸收稳定系统运用了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并分析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对其反应再生系统进行了工艺核算,核算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以及其它必要工艺核算,此外,核算还包括了整个装置的机泵、换热器和空冷等设备。然后结合核算结果和模拟结果,运用三环节能量结构模型得出装置的能量平衡和?平衡,对其分析得出装置的科学耗能状况,实现装置节能潜力的挖掘。结果表明:能量转换环节转换率较高,排烟损失和散热损失占比较高,此环节的节能潜力主要在于降低排烟损失和散热损失;能量工艺利用环节工艺总用能水平较高,此环节的节能工作可从降低设备?损和过程?损入手;能量回收环节回收率较高,但在低温热回收和换热器温位匹配方面还有节能潜力。根据催化裂化装置的用能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NS-1高效喷嘴、催化剂磁分离技术、干气雾化技术及泵组动力用能优化来降低工艺总用能;在能量利用环节对分馏塔?损进行了分析,借助Aspen Plus软件对主分馏塔的中段回流取热比例进行了调整;能量回收环节提出了低温热回收系统(换热水系统)改造及油浆循环系统改造的节能措施;能量转换和传输环节提出了降低排烟温度的节能措施,并利用A.G.Okkes方程对排烟温度进行了分析。
王建柱[10](2019)在《A炼化公司生产计划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炼化企业的生产计划是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原油采购计划、每月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计划评价等。生产计划优化是站在公司全局角度对生产计划全过程进行的优化,对改善炼化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炼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提高炼化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炼化企业生产计划优化,提出了生产计划优化的改进方法和措施。通过对A炼化公司基本情况和生产计划进行描述,分析生产计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发展方向。本文首先提出了生产计划制定的优化方法,建立各炼油装置机理模型和全厂流程模型,升级线性规划模型,以升级后的线性规划模型测算方法为主、以全厂流程模拟的方法为辅、结合专家经验评审的方法来制定生产计划;其次提出生产计划管理的优化方法,在充分考虑市场供需的变化和生产装置的实际收率变化的前提下,采用计划模型选择适合A炼化公司的原油,建立全厂日平衡,建立数据反馈机制,建立优化制度,建立优化方案评价标准。在A炼化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基于上述改进的计划制定优化技术和管理优化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实际的优化案例证明,使用上述的优化方法可以降低原油采购成本,降低计划与实际生产数据的误差,使公司各部门协调工作,提高优化人员的技术水平,优化炼化生产过程和产品结构,及时应对市场供需的变化。
二、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中低变质程度煤资源特点及利用定位 |
1.2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对比 |
1.3 煤焦油加氢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焦油加氢工艺进展与工程示范 |
1.4.1 焦油脱酚-加氢技术 |
1.4.2 焦油分离沥青-加氢技术 |
1.4.3 延迟焦化-加氢技术 |
1.4.4 全馏分加氢技术 |
1.5 煤焦油制备航天燃料研究现状 |
1.5.1 影响航天燃料性能关键组分 |
1.5.2 煤焦油催化加氢反应难点 |
1.5.3 煤焦油加氢制航天燃料工艺及反应 |
1.5.4 工艺过程系统分析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煤焦油脱酚精制环烷基油品实验方法 |
2.1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药品、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分析表征方法 |
2.2.1 酚油馏分段定性定量分析 |
2.2.2 二元组分的沸点测量 |
2.3 ASPENPLUS流程模拟软件 |
2.3.1 活度系数模型 |
2.3.2 逸度系数模型 |
2.4 经济技术环境评价方法 |
2.4.1 全生命周期能耗 |
2.4.2 全生命周期排放 |
2.4.3 全生命周期成本 |
2.5 煤焦油制备航天燃料系统优化方法 |
2.5.1 系统换热网络与能量集成 |
2.5.2 系统水网络与水集成 |
2.5.3 系统氢网络与氢集成 |
2.6 小结 |
第3章 典型的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与产物分布特征 |
3.1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产物分布模型与验证 |
3.1.1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模型的假设 |
3.1.2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模型的验证 |
3.1.3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的评价 |
3.2 产物组成与分布特性 |
3.3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能量 |
3.4 热解工艺综合性能比较 |
3.5 热解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萃取精馏分离 |
4.1 酚油馏分关键组分气液相平衡参数测定 |
4.1.1 中低温煤焦油酚油馏分的表征 |
4.1.2 萃取剂的选择 |
4.1.3 二元系统沸点测量 |
4.2 酚油馏分模型化合物的物性 |
4.2.1 气液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
4.2.2 二元气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4.3 萃取精馏分离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 |
4.4 中低温煤焦油提酚工艺设计 |
4.5 中低温煤焦油提酚工艺优化及关键参数 |
4.5.1 精馏塔参数的初步确定 |
4.5.2 溶剂与原料油的比 |
4.5.3 溶剂进料温度 |
4.5.4 原料进料位置 |
4.5.5 回流比 |
4.5.6 中低温煤焦油酚油馏分提酚工艺参数 |
4.6 酚类化合物分离工艺的对比 |
4.6.1 低共熔溶剂萃取工艺 |
4.6.2 酚类化合物分离工艺的综合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煤焦油加氢制航天燃料工艺过程分析 |
5.1 中低变质程度煤焦油及其加氢产品性质估算 |
5.1.1 煤焦油虚拟组分表示法 |
5.1.2 煤焦油替代组分表示法 |
5.1.3 中低温煤焦油化合物类型 |
5.1.4 煤焦油替代组分选择 |
5.2 典型化合物加氢反应动力学 |
5.3 萃取精馏分离耦合加氢反应过程模型 |
5.4 基于煤焦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制备航天燃料工艺设计及稳态模拟 |
5.4.1 催化精馏模型 |
5.4.2 加氢杂原子化合物脱除模型 |
5.4.3 芳烃加氢饱和模型 |
5.4.5 产品分离 |
5.5 小结 |
第6章 煤焦油制高性能航天燃料全过程优化与系统评价 |
6.1 系统产品的定位 |
6.2 煤焦油制备航天燃料关键单元参数获取与优化 |
6.2.1 催化精馏塔的参数优化 |
6.2.2 加氢脱杂反应参数优化 |
6.2.3 加氢饱和单元参数优化 |
6.2.4 分离单元参数优化 |
6.3 关键单元及全过程工艺集成模型建立与验证 |
6.3.1 煤焦油加氢固定床模拟 |
6.3.2 全过程工艺集成模型建立与验证 |
6.3.3 过程系统集成与优化 |
6.4 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分析 |
6.5 经济技术环境全生命周期评价 |
6.5.1 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6.5.2 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 |
6.5.3 全生命周期环境分析 |
6.5.4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6.5.5 综合性能分析 |
6.5.6 不确定性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 |
1.1.1 催化裂化工艺的重要地位 |
1.1.2 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挑战 |
1.1.3 国外催化裂化技术进展 |
1.1.4 国内催化裂化技术进展 |
1.2 催化裂化MIP-CGP工艺 |
1.2.1 催化裂化MIP-CGP工艺特点 |
1.2.2 MIP-CGP工艺与FCC工艺对比 |
1.3 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
1.3.1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 |
1.3.2 催化裂化工艺中的主要反应类型 |
1.4 催化裂化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 |
1.4.1 经验反应动力学模型 |
1.4.2 馏分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 |
1.4.3 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 |
1.5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 |
1.5.1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的基本思想 |
1.5.2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 重油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
1.6.1 重油组成和性质的分析检测方法 |
1.6.2 重油分离方法 |
1.6.3 基团贡献法 |
1.7 本论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技术路线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催化裂化原料及催化剂 |
2.1.1 催化裂化原料油 |
2.1.2 催化裂化催化剂 |
2.1.3 实验试剂 |
2.2 主要实验装置和仪器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 |
2.2.3 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实验装置 |
2.3 催化裂化原料油及产物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
2.3.1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预分离 |
2.3.2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
2.3.3 催化裂化产物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
第3章 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矩阵 |
3.1 油品的分析表征 |
3.1.1 轻质油品的分析检测 |
3.1.2 重质油品的分析检测 |
3.2 催化裂化体系原料和产物的组成和性质 |
3.2.1 催化裂化产物的组成和性质信息 |
3.2.2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组成和性质 |
3.3 实沸点蒸馏窄馏分油的组成和性质 |
3.3.1 TBP窄馏分油的性质 |
3.3.2 TBP窄馏分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及烃类组成 |
3.4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窄馏分油的组成和性质 |
3.4.1 SFEF窄馏分油的切割分离 |
3.4.2 SFEF窄馏分油的宏观性质分析 |
3.4.3 SFEF窄馏分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和烃类组成 |
3.5 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构建 |
3.5.1 分子组成矩阵的描述 |
3.5.2 种子分子的选取 |
3.5.3 模拟退火算法计算原料分子组成矩阵 |
3.6 原料油及SFEF窄馏分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
3.6.1 原料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
3.6.2 SFEF窄馏分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
3.7 SFEF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合理性 |
3.7.1 馏分油分子组成矩阵的递变规律 |
3.7.2 SFEF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优势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4.1 催化裂化反应规则的构建 |
4.2 催化裂化反应网络的求解 |
4.2.1 反应网络的建立 |
4.2.2 利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求解反应网络 |
4.3 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试验模型验证 |
4.3.1 分子组成矩阵的产物划分 |
4.3.2 不用反应温度下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的验证 |
4.3.3 不用剂油比下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的验证 |
4.3.4 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预测产物碳数分布的验证 |
4.3.5 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预测产物典型分子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IP-CGP反应过程模型的模拟与优化 |
5.1 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 |
5.1.1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的建立 |
5.1.2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的工业验证 |
5.1.3 MIP-CGP工艺中的二次反应 |
5.2 基于分子水平模型的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分析 |
5.2.1 温度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2.2 油气平均分子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2.3 催化裂化产物产率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2.4 汽油产率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2.5 液化气中烯烃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2.6 汽油烃类族组成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2.7 柴油烃类族组成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2.8 典型产物分子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
5.3 以分子级MIP-CGP反应过程模型为指导的装置优化 |
5.3.1 以汽油产率和质量为目标的MIP-CGP装置优化 |
5.3.2 以柴油产率和质量为目标的MIP-CGP装置优化 |
5.3.3 以轻油收率和和质量为目标的MP-CGP装置优化 |
5.3.4 以丙烯产率为目标的MIIP-CGP装置优化 |
5.4 催化裂化MIP-CGP反应过程模型软件包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超稠油简介 |
1.1.1 稠油的定义 |
1.1.2 稠油资源分布及储量 |
1.1.3 超稠油的性质特点 |
1.2 基于脱碳路线的稠油加工技术 |
1.2.1 减黏裂化技术 |
1.2.2 焦化工艺技术 |
1.2.3 溶剂脱沥青技术 |
1.2.4 重油催化裂化技术 |
1.3 基于加氢路线的重油加工技术 |
1.3.1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 |
1.3.2 移动床渣油加氢技术 |
1.3.3 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 |
1.3.4 悬浮床渣油加氢技术 |
1.4 糠醛精制技术 |
1.4.1 环保型橡胶油 |
1.4.2 糠醛精制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进展 |
1.5 润滑油加氢技术 |
1.5.1 润滑油简介 |
1.5.2 国外润滑油加氢技术进展 |
1.5.3 国内润滑油加氢技术进展 |
1.6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试验部分 |
2.1 试验原料及来源 |
2.1.1 辽河超稠油原油一般性质 |
2.1.2 辽河超稠油馏分油性质 |
2.1.3 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性质 |
2.1.4 试验原料小结 |
2.2 研究路线 |
2.2.1 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工艺路线 |
2.2.2 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工艺路线 |
2.3 试验方法 |
2.4 试验设备 |
2.4.1 实沸点蒸馏试验装置 |
2.4.2 溶剂脱沥青试验装置 |
2.4.3 润滑油高压加氢试验装置 |
2.4.4 糠醛精制试验装置 |
2.5 试验分析方法 |
2.6 小结 |
第3章 超稠油减黏渣油溶剂脱沥青研究 |
3.1 试验原料及溶剂 |
3.2 溶剂比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3 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4 减压深拔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DAO |
3.5 筛选DAO作为糠醛精制原料 |
3.6 小结 |
第4章 超稠油减黏渣油组合工艺研究 |
4.1 脱沥青油高压加氢试验研究 |
4.1.1 脱沥青油加氢试验条件 |
4.1.2 脱沥青油加氢加工方案研究 |
4.1.3 产品产率核算及组合工艺经济性评价 |
4.2 脱沥青油糠醛精制试验研究 |
4.2.1 临界互溶温度试验 |
4.2.2 糠醛精制试验 |
4.2.3 产品产率核算及组合工艺经济性评价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处理芳烃油(TDAE)油品的主要性质指标 |
附录二 浅度溶剂抽提油(MES)和残余芳烃抽提油(RAE)油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
附录三 环烷油(NAP)和重环烷油(HNAP)及调和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
致谢 |
(4)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煤焦油的性质及分离 |
1.2.1 煤焦油的性质 |
1.2.2 煤焦油的分离和利用 |
1.3 煤焦油提质的途径 |
1.3.1 煤的临氢热解 |
1.3.2 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 |
1.4 多级孔分子筛的制备 |
1.4.1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分子筛 |
1.4.2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分子筛 |
1.5 煤焦油沥青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 |
1.5.1 煤焦油沥青制备活性炭 |
1.5.2 煤焦油沥青制备针状焦 |
1.5.3 煤焦油沥青制备泡沫碳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1 实验煤样 |
2.1.2 实验所用催化剂 |
2.1.3 实验所用试剂 |
2.2 实验装置 |
2.2.1 微波水热反应装置 |
2.2.2 快速热裂解仪 |
2.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2.2.4 中压制备色谱 |
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2.3.1 热重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表征 |
2.3.3 红外光谱表征 |
2.3.4 核磁共振表征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7 氮吸附表征 |
2.3.8 NH_3-TPD表征 |
2.3.9 有机元素分析 |
2.3.10 模拟蒸馏分析 |
第三章 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对煤热解生成轻质芳烃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煤的结构特性及其热分解行为 |
3.2.1 煤的碳结构类型分析 |
3.2.2 煤的热分解行为分析 |
3.2.3 煤热解焦油中BTEXN的产率和分布 |
3.3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Y型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3.3.3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3.3.4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3.3.5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3.3.6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分析 |
3.3.7 多级孔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3.4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Y型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3.4.1 实验部分 |
3.4.2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3.4.3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3.4.4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3.4.5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3.4.6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对煤热解生成轻质芳烃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4.2.1 实验部分 |
4.2.2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4.2.3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4.2.4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4.2.5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4.2.6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分析 |
4.2.7 多级孔ZSM-5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4.3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4.3.1 实验部分 |
4.3.2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4.3.3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4.3.4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4.3.5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4.3.6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煤焦油族组分分离 |
5.2.2 煤焦油馏分分离 |
5.3 煤焦油族组分的分离与分析 |
5.3.1 煤焦油族组分的GC/MS分析 |
5.3.2 煤焦油族组分的元素分析 |
5.3.3 煤焦油族组分的官能团分析 |
5.3.4 煤焦油族组分的模拟蒸馏分析 |
5.3.5 煤焦油族组分的催化热转化行为 |
5.3.6 煤焦油族组分催化转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
5.4 煤焦油馏分的分离与分析 |
5.4.1 煤焦油馏分的组成分析 |
5.4.2 煤焦油馏分的元素分析 |
5.4.3 煤焦油馏分的官能团分析 |
5.4.4 煤焦油馏分的模拟蒸馏分析 |
5.4.5 煤焦油馏分的催化热转化行为 |
5.5 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解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比表面积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煤焦油沥青的制备 |
6.2.2 碳气凝胶的制备 |
6.2.3 碳气凝胶的活化 |
6.3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制备 |
6.3.1 交联剂的选取 |
6.3.2 制备条件的优化 |
6.3.3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形成过程 |
6.4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活化 |
6.4.1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CO_2活化 |
6.4.2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KOH活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石油馏分加氢裂化窄集总Chevron模型的改进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学术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学术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加氢裂化技术进展 |
1.2.1 国外进展 |
1.2.2 国内进展 |
1.3 加氢裂化建模研究进展 |
1.3.1 集总理论 |
1.3.2 集总模型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Chevron模型简介 |
2.1 加氢裂化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
2.2 反应体系 |
2.2.1 工业加氢裂化反应体系 |
2.2.2 加氢裂化窄集总反应体系 |
2.3 反应速率方程 |
2.3.1 反应速率常数 |
2.3.2 分配系数 |
2.4 反应热计算 |
2.5 反应的化学计量平衡 |
2.6 反应床层温度分布 |
2.7 小结 |
第三章 改进Chevron模型 |
3.1 催化床层的活化能 |
3.2 改进后的反应热计算 |
3.2.1 集总反应热 |
3.2.2 体系总反应热 |
3.3 从油品划分集总和从集总还原油品 |
3.3.1 从油品划分集总 |
3.3.2 从集总还原油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模型参数计算 |
4.1 算法运行逻辑流程 |
4.1.1 并行流程 |
4.1.2 嵌套流程 |
4.1.3 串行流程 |
4.2 模型求解算法 |
4.2.1 参数估计算法 |
4.2.2 微分方程求解算法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加氢裂化模型工业应用 |
5.1 采集反应器系统数据 |
5.1.1 装置简介 |
5.1.2 数据采集 |
5.2 反应体系集总划分 |
5.3 拟合模型参数 |
5.3.1 拟合过程参数 |
5.3.2 拟合分布参数 |
5.4 计算结果 |
5.4.1 过程参数计算 |
5.4.2 分布参数计算 |
5.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操作优化 |
5.5.1 灵敏度分析 |
5.5.2 优化问题描述 |
5.5.3 优化算法 |
5.5.4 优化结果与讨论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催化裂化油浆“分子组谱”及加氢脱硫过程分子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催化裂化油浆基本性质 |
1.2 催化裂化油浆组成研究方法与应用 |
1.2.1 核磁共振波谱 |
1.2.2 气相色谱和质谱法 |
1.2.3 高效液相色谱 |
1.2.4 红外和紫外光谱法 |
1.3 重质油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1.3.1 离子化技术 |
1.3.2 高分辨率质谱在石油领域的应用 |
1.3.3 高分辨率质谱定量分析 |
1.4 催化裂化油浆加氢转化规律研究进展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催化裂化油浆分子组谱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样品 |
2.2.2 催化裂化油浆基本性质 |
2.2.3 催化裂化油浆的分离和分析 |
2.2.4 Orbitrap MS仪器操作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裂化油浆基本性质 |
2.3.2 饱和分 |
2.3.3 芳香分 |
2.3.4 胶质 |
2.3.5 定量结果整合 |
2.4 结论 |
第3章 油浆加氢前后含硫等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样品 |
3.2.2 元素分析 |
3.2.3 噻吩纯化 |
3.2.4 Orbitrap MS仪器操作条件 |
3.2.5 GC-MS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油浆加氢处理过程杂原子脱除效率 |
3.3.2 加氢前后硫化物组成 |
3.3.3 碱性和中性氮化物 |
3.3.4 含氧化合物 |
3.4 结论 |
第4章 电喷雾质谱选择性分析石油中的硫醚类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样品 |
4.2.2 利用碘甲烷的选择性甲基化 |
4.2.3 分离VGO中三种硫醚锍盐 |
4.2.4 FT-ICR MS分析 |
4.2.5 GC-MS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模型化合物甲基化 |
4.3.2 ESI MS选择性分析VGO中硫醚化合物 |
4.3.3 直接加碘甲烷与常规甲基化方法对比分析 |
4.3.4 直接加碘甲烷选择性甲基化分析柴油、原油和渣油中硫醚化合物 |
4.4 结论 |
第5章 磺化反应结合-ESI FT-ICR MS分析石油中芳香烃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样品 |
5.2.2 反应与分离 |
5.2.3 有机元素分析 |
5.2.4 高温模拟蒸馏 |
5.2.5 烃类化合物族组成 |
5.2.6 FT-ICR MS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馏分油及未磺化油基本性质 |
5.3.2 不同烃类组成分析方法对比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FCC油浆抽提分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FCC油浆的组成及性质 |
1.3 FCC油浆的分析方法 |
1.3.1 核磁共振波谱法 |
1.3.2 红外光谱法 |
1.3.3 质谱法 |
1.3.4 荧光光谱法 |
1.4 FCC油浆的分离方法 |
1.4.1 FCC油浆中固体颗粒的分离 |
1.4.2 澄清油的分离 |
1.5 FCC油浆的应用 |
1.5.1 沥青改性剂 |
1.5.2 橡胶软化剂 |
1.5.3 强化蒸馏剂 |
1.5.4 炭黑 |
1.5.5 针状焦 |
1.5.6 增塑剂 |
1.5.7 多环芳烃树脂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前言 |
2.2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 溶剂抽提 |
2.3.1 抽提剂的选择 |
2.3.2 FCC油浆切尾处理 |
2.3.3 溶剂抽提流程 |
2.3.4 溶剂回收方法 |
2.3.5 溶剂抽提效果的评价方法 |
2.4 响应面分析法 |
2.4.1 响应面简介 |
2.4.2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
2.5 油品分析方法 |
2.5.1 理化性质 |
2.5.2 四组分分析 |
2.5.3 元素分析 |
2.5.4 红外光谱分析 |
2.5.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2.5.6 核磁共振分析 |
第三章 FCC油浆单溶剂抽提 |
3.1 单溶剂的筛选 |
3.1.1 溶解性能 |
3.1.2 选择性能 |
3.2 抽提温度对抽提效果的影响 |
3.3 剂油比对抽提效果的影响 |
3.4 抽提时间对抽提效果的影响 |
3.5 单溶剂抽提FCC油浆的RSM实验 |
3.5.1 单溶剂抽提实验因素水平的选取 |
3.5.2 单溶剂抽提RSM实验设计及结果 |
3.6 单溶剂抽提FCC油浆的RSM优化分析 |
3.6.1 抽提率的模型分析 |
3.6.2 抽出油芳烃含量的模型分析 |
3.6.3 抽出油芳烃含量的响应面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CC油浆复合溶剂抽提 |
4.1 反抽提剂的选择 |
4.2 复配比对抽提效果的影响 |
4.3 复合溶剂抽提FCC油浆的RSM实验 |
4.3.1 复合溶剂抽提实验因素及水平 |
4.3.2 复合溶剂抽提RSM实验设计及结果 |
4.4 复合溶剂抽提FCC油浆的RSM优化分析 |
4.4.1 抽提率的模型分析 |
4.4.2 抽出油芳烃含量的模型分析 |
4.4.3 抽出油芳烃含量的响应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浆及组分性质分析 |
5.1 理化性质 |
5.2 红外光谱分析 |
5.3 GC-MS分析 |
5.4 核磁共振分析 |
5.5 组分的应用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催化油浆裂解脱固耦合工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石油现状 |
1.2 重油性质分析 |
1.2.1 油浆性质分析 |
1.2.2 渣油基本性质 |
1.2.3 油浆和渣油性质对比 |
1.3 油浆组合加工工艺 |
1.3.1 FCC-加氢裂化工艺 |
1.3.2 FCC-溶剂脱沥青工艺 |
1.3.3 FCC-溶剂精制工艺 |
1.3.4 FCC-延迟焦化工艺 |
1.4 课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油浆裂解脱固反应特性研究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催化剂 |
2.1.3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 实验过程 |
2.3 表征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浆固含量的测定及组成分析 |
3.1 实验所用原料、试剂及仪器 |
3.2 固含量测定方法 |
3.2.1 过滤法 |
3.2.2 灰分法 |
3.2.3 离心-焙烧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含量测定结果 |
3.3.2 固含物表征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浆裂解特性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4.2 石英砂裂解脱固实验 |
4.3 油浆裂解脱固及定向转化研究 |
4.3.1 油浆组成分析 |
4.3.2 FCC催化剂裂解油浆实验 |
4.3.3 产物油品性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碳催化剂研究 |
5.1 积碳量测量方法 |
5.2 积碳组成分析 |
5.3 焦炭气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某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模拟及用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能源应用现状 |
1.1.1 能源发展趋势 |
1.1.2 石化企业节能意义 |
1.2 催化裂化节能分析 |
1.2.1 催化裂化技术分析 |
1.2.2 催化裂化装置用能特点 |
1.2.3 催化裂化节能发展现状 |
1.2.4 三环节能量模型 |
1.3 过程模拟在节能分析中的应用 |
1.3.1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
1.3.2 过程模拟在节能中的应用 |
1.3.3 模拟软件Aspen Plus简介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模拟 |
2.1 工艺流程简介 |
2.1.1 装置工艺流程 |
2.1.2 装置基本工况 |
2.2 分馏系统过程模拟 |
2.2.1 主分馏塔模拟策略 |
2.2.2 模拟结果分析 |
2.3 吸收稳定系统过程模拟 |
2.3.1 吸收稳定系统模拟策略 |
2.3.2 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催化裂化装置的用能数据核算 |
3.1 热量平衡计算 |
3.1.1 烧焦量 |
3.1.2 热平衡计算 |
3.2 工艺核算 |
3.2.1 提升管反应器 |
3.2.2 沉降器 |
3.2.3 再生器 |
3.3 余热锅炉核算 |
3.4 外取热器核算 |
3.5 换热系统负荷核算 |
3.6 动力泵组效率核算 |
3.7 用能数据核算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裂化装置的用能分析 |
4.1 三环节能量模型详细内容 |
4.2 能量和?计算细则 |
4.2.1 ?计算基本式 |
4.2.2 石油及其馏分?的计算 |
4.2.3 水蒸气能量和?的经验计算公式 |
4.3 催化裂化装置的三环节模型计算 |
4.3.1 能量转化和传输环节 |
4.3.2 能量工艺利用环节 |
4.3.3 能量回收环节 |
4.3.4 效率指标计算细则 |
4.4 三环节能量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 |
5.1 工艺总用能优化 |
5.2 提高能量利用环节?效率 |
5.3 优化能量回收率,降低排弃能及?损 |
5.4 降低能量转换环节损失能,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A炼化公司生产计划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A炼化公司现行生产计划现状分析 |
2.1 A炼化公司基本情况 |
2.1.1 A炼化公司简介 |
2.1.2 A炼化公司原料和产品 |
2.1.3 A炼化公司工艺流程 |
2.1.4 A炼化公司生产计划阐述 |
2.2 A炼化公司生产计划问题诊断 |
2.2.1 历史原因分析 |
2.2.2 技术约束分析 |
2.2.3 计划模型及优化方法的缺陷分析 |
2.2.4 计划模型更新周期问题分析 |
2.2.5 生产计划的反馈缺失 |
2.2.6 原油管理问题分析 |
2.2.7 生产计划滞后性分析 |
2.2.8 计划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矛盾分析 |
2.2.9 生产过程优化缺失分析 |
2.3 生产计划优化解决方案 |
2.3.1 生产计划优化现状 |
2.3.2 A炼化公司生产计划优化的方法改进 |
2.4 小结 |
第3章 A炼化公司生产计划优化改进及评价 |
3.1 生产计划的模型改进 |
3.1.1 建立单装置机理模型 |
3.1.2 线性规划模型升级 |
3.1.3 建立全厂流程模型 |
3.1.4 生产计划方案优化 |
3.2 生产计划的执行优化 |
3.2.1 生产计划的排产 |
3.2.2 建立全厂日平衡 |
3.3 改进后的生产计划制定流程 |
3.4 生产计划方案评价 |
3.5 小结 |
第4章 生产计划优化案例及实施保障措施 |
4.1 生产计划优化案例 |
4.2 生产计划优化实施保障措施 |
4.2.1 优化技术和人才保障 |
4.2.2 公司优化制度保障 |
4.2.3 优化管理保障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基础研究[D]. 黄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D]. 汪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D]. 徐文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D]. 吕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5]石油馏分加氢裂化窄集总Chevron模型的改进及应用[D]. 李圣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催化裂化油浆“分子组谱”及加氢脱硫过程分子转化[D]. 李海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FCC油浆抽提分离工艺研究[D]. 赵小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催化油浆裂解脱固耦合工艺基础研究[D]. 张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某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模拟及用能分析研究[D]. 吴鹏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A炼化公司生产计划优化研究[D]. 王建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